登陆注册
16945200000025

第25章 太原龙兴(上)

(三条腿的凳子最稳定,但当第四股力量介入的时候,这样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抓住时机,找准目标,笑到最后的人竟变成了一直寂寂无声的唐公李渊。这是一次贵人话语迟的美丽巧合,还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军事行动?)

新崛起的这股势力,正是李渊统领的太原军,也就是后来的李唐王朝。

李渊(566——635),字叔德,陇西成纪(今属甘肃省天水市)人,祖父李虎,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代西魏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这个封号一直继承下来,直到李渊把“唐”这个字用作国名。《旧唐书·高祖本纪》形容李渊:“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李渊不仅性情温和,而且允文允武。在一些民间叙事中,李渊常常作为一个胸无大志、优柔寡断、胆小谨慎的人出现,其实不然,李渊与隋朝皇室一样,都出身关陇贵族集团,身份高贵,天生骨子里就有一股做王者的傲气,当时有一个叫史世良的术士,善于相面,他曾对李渊说:“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像这种舆论造势我们姑且不去论其科学性和真假,相较之下,李渊的反应更值得我们去注意。《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李渊听了这话后,“颇以自负。”他心底里的骄傲显露无疑。李渊最初仕于隋时一直比较沉寂无名,征讨高句丽时,李渊也没有随征,而是负责怀远镇的督运工作,杨玄感叛乱时,李渊负责弘化郡的安抚工作,防止叛乱再生,做的都是一些善后的小工作。直到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李渊的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是年,隋炀帝命李渊前往山西剿平母端儿叛乱。按照《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说法,母端儿率众数千,而李渊身边只有十余名骑兵,面对漫山遍野的敌军,李渊面无惧色,连射七十余发,箭箭无虚,敌兵应弦而倒。母端儿见李渊如此骁勇,急忙下令撤军。李渊创造了十余骑退千余兵的神话,声名大振。他的政治生涯,从此突飞猛进,第二年(公元616年),被拜为右骁卫将军,又过一年(公元617年),被拜为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为副。”到这时,李渊已经独掌一方军政大权,实力非常雄厚。

正是在自己的政治生涯顺风顺水的时候,李渊选择了从太原起兵,与众农民起义军一样,举起了反对隋炀帝的大旗。大唐王朝的开国历史,从这一页正式揭开。有的学者认为起兵的实际策划者和操作人为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其实不尽然,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谁先谁后之分。在《旧唐书·高祖本纪》中,至少有两条史料可以证明李渊早有起兵之意。第一条,是笔者前文提到过的“高祖颇以自负”,李渊对于相面之士的话语是非常在意的,说明他自己也常怀帝王之志。第二条,笔者于本书开头也曾提到过,李渊在安抚弘化镇期间,“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这样的举动甚至引起了隋炀帝的猜疑,幸亏李渊后来用奢侈糜烂的生活作风蒙蔽了隋炀帝的双眼,逃过一劫。

而李世民也的确是此次太原起兵的谋划者之一。我们先举两《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在《旧唐书·太宗本纪》中,有记载称:“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如果要拿这条史料来证明李世民是起兵主谋的话,则存在一个时间上的疑点。这条史料中明言“时隋祚已终”,应该是指江都兵变之后,而其时李渊早已起兵,故而这里存在一个不可弥补的时间差。就算我们把“时隋祚已终”所包含的时间长度给拉长,那么这条史料虽然不存在时间差的问题,但同样存在叙述上的问题。这条史料前文还在叙述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与李世民共同抗击高阳贼帅魏刀儿的事迹,下一句直接跳到“时隋祚已终,”显得过于跳跃。所以在《新唐书·太宗本纪》中则直接称“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新唐书·太祖本纪》的说法与《新唐书·太宗本纪》的说法比较相似,《新唐书·太祖本纪》称:“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俱不听见。”两部本纪的相似之处就在于皆讲明起兵太原是李世民的主意,并且高祖对此毫不知情,正应“非其本意”与“而高祖未之知”所云耳,并且《新唐书·太祖本纪》的说法巧妙地避开了时间差的问题,表明李世民眼光长远,早就预见到了隋朝必亡,所以才与刘文静早早开始谋划起兵大计。《旧唐书·太祖本纪》也记:“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其说法与《新唐书·太祖本纪》和《新唐书·太宗本纪》是同,在此不赘言。我们再举《资治通鉴》的史料,如果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也应该是把李世民放到了起兵的主谋位置上。首先,《资治通鉴》在介绍到李渊及其四子的时候,几乎没有记李渊做了什么,反而把笔墨都花在了李世民身上。《资治通鉴》称世民“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可见李世民很早就心怀大志,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安天下之志”,结交了一批当时的可用之才。其中包括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刘文静、裴寂。我们一个个来看。

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三人都是不愿意跟随隋炀帝征讨高句丽而逃到太原避难的武官,李世民对他们非常尊敬,常常登门拜访,并且与长孙顺德结下了血缘关系。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妻子是后来的长孙皇后,这位长孙皇后正是隋朝著名政治家长孙晟的女儿,而长孙顺德又是长孙晟的族弟。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皆是骁勇之人,后来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文静和裴寂是好朋友,两人都足智多谋,皆是唐朝开国功臣。当时刘文静任晋阳令,裴寂任晋阳宫监,两人有一次夜晚登高望远,见远处烽火四起,裴寂率先感叹:“贫贱如此,复逢乱离,将何以自存!”这话语充满哀怨,足见裴寂心中的愤懑不平。刘文静则呵呵一笑:“时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忧贫贱?”这一席话将文人的傲气展露无遗。刘文静一直期望着能够遇到明主,他最先结识了李世民,觉得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非同一般,于是对裴寂说:“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之才也。”这一句评语把李世民比作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试想一个人年纪轻轻便能得到如此评价,的确非常可贵!但是裴寂不以为然,他自己没有见过李世民,所以不愿意凭借刘文静的一面之词来判断一个人。两个高傲的文士,谁都不服谁,颇有意思,令人捧腹。而李世民最终能与裴寂取得联系,还要归功于李渊。李渊与裴寂是好朋友,刘文静抓住这层关系,把裴寂推荐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知道裴寂心高气傲,又好赌,于是不惜自掏腰包,散钱百万,让龙山令高斌廉拿去跟裴寂赌,次次都故意输给他,裴寂非常高兴,知道李世民是一个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人,于是开始与他来往。不过李世民真正开始谋划起兵大计,是在狱中。这是怎么回事呢?《旧唐书·刘文静传》记载:“后文静坐与李密连婚,炀帝令系于郡狱。”刘文静与造反的李密有姻亲关系,所以受到李密牵连而被下狱,正好关在太原。李世民赶紧前去探望,两人就在狱中谋划了一出太原起兵的方略。刘文静心里早就有此打算,但是他不知道李世民举兵的心思坚定不坚定,所以他先试探了一下李世民:“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高”指的是汉高祖刘邦,“光”指的是光武帝刘秀。很显然,刘文静是以一个不得志的治世能臣的口吻来试探李世民。李世民倒是十分直爽:“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我来相省,非儿女子之情,欲与君议大事也。计将安出?”其中,“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一句说得多么骄傲,这句话说得正是自己,然后李世民不再跟刘文静兜圈子,而是直接表明来由:“计将安出?”刘文静见李世民果然心存鸿鹄之志,于是跟他说:

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但须真主驱驾取之。诚能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

刘文静的头脑无疑是冷静而客观的。他为李世民分析了天下大势,隋炀帝躲在江都不敢出来,李密与王世充在东都洛阳僵持不下,天下值得取且可取之处,只剩长安。所以刘文静建议李世民,从太原举兵,向西挺近,进入关中,占据隋朝政治中心——长安。李世民又把这个计策告诉了裴寂,裴寂也许诺愿意帮李世民实现帝业。

综合以上的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李渊和李世民都有起兵之意,两人都曾为起兵反隋做过一些前期准备,只不过区别就在于,李世民的准备工作做得更为全面,搞出来的动静也更大,而李渊的动作或许更加谨小慎微一点,但无论如何,笔者认为不可武断地认为太原起兵就是李世民或李渊一人之功,父子两人皆有准备,只不过规模不同而已。现在对于李世民来说,他不知道父亲李渊的态度,也不知道应该怎样鼓动父亲起兵,而对于李渊来说,揭竿而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现在缺少一个合理的契机和合适的时间。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山西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接连发生了两件事,逐渐坚定了李渊起兵的念头。第一件事笔者于前文曾提到过一次——******继雁门之围后,再次南侵,袭略马邑。在《隋书·突厥传》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记载:“唐公以兵击走之”,不过,这是突厥列传中的记载,这条史料比较粗略,只交代了突厥袭略马邑的最终结果是以失败告终。实际上李渊击退突厥的过程并没有这么顺利,反而是一波三折。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突厥入侵的时候,李渊曾派自己的副手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与突厥交战,但两人均被突厥击败。要知道隋炀帝刚刚经历了雁门之围,他现在对一切有关突厥的问题非常敏感,一听说高君雅和王仁恭战败,一纸罪诏立刻降了下来。李渊非常恐慌,担心最终这条罪状会落到自己头上。李世民看出来父亲的顾虑,借机跟他说:

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

李世民选择的进谏时机还是非常恰当的,但是李渊依然表现出了谨小慎微的一面:“你怎么能出此大逆不道之言呢?我现在就拿你去告官。”说罢,李渊拿出纸笔,就要写状子。李世民慢慢地说:“孩儿观当今天下大势,起兵在所难免,如果您一定要告发我,我也死而无怨。”父子俩一来一往,戏演得很足。李渊怎么忍心真去告发儿子呢?所以他说:“我怎么忍心告发你,这样的话,你以后不要再说了。”第二天,李世民又来劝李渊:

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要之,终不免罪。且世人皆传李氏当应图谶,故李金才无罪,一朝族灭。大人设能尽贼,则功高不赏,身益危矣!唯昨日之言,可以救祸,此万全之策也,愿大人勿疑。

仅仅过了一夜,李渊居然就妥协了:“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李渊的意思是:“我管不了你了,起兵之后,家破人亡也由你,化家为国也由你!”这更像是一个父亲因管不了爱胡闹的儿子而发出的感叹。李世民觉得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前期的铺垫还不够,他还在等,等待一个更佳的时机,彻底帮父亲把这出戏演足。不久,王仁恭和高君雅又败给了突厥,隋炀帝再也忍无可忍,一纸罪诏降到了李渊头上,责怪他指挥不力。看到父亲最担心的事情最终发生了,李世民赶紧拉来裴寂,两人一同三谏李渊:

今主昏国乱,尽忠无益。偏裨失律,而罪及明公。事已迫矣,宜早定计。且晋阳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以兹举事,何患无成!代王幼冲,关中豪杰并起,未知所附,公若鼓行而西,抚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柰何受单使之囚,坐取夷灭乎!

对李渊来说,现在已是命悬一线之际,如果不起兵,可能几日后隋炀帝的囚车就到了,并且为了进一步坚定李渊起兵的信心,李世民还为他分析了起兵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太原当地的优势。事到如今,李渊也觉得铺垫得足够了,于是暗中集结部队,准备进军关中。偏偏在这时,李渊突然又改了主意。令人捉摸不透的历史,就像一个大导演,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突然喊了“CUT”——隋炀帝前脚罪诏刚到,后脚赦书就跟了上来。李渊想:“现在陛下又赦免了我,现在起兵,又变得师出无名了。”所以起兵之事又一次被搁置下来。

紧接着,第二件事发生了——马邑校尉刘武周据汾阳宫,起兵作乱,李世民与王威、高君雅集兵征剿。此时已是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的春天。既然是集兵,就必然要募兵,李世民的两个得力干将,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不到十天就募集了将近一万多人。李渊又暗中从河东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从长安召回女婿柴绍,以备不时之需。这些举动令高君雅和王威非常恐慌,虽然此前李世民和裴寂劝谏李渊的工作都是秘密展开的,但高君雅和王威或多或少会通过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明白李渊的最终目的,所以两人一合计,决定先下手为强,把李渊除掉。两人借今年太原大旱之故,请求李渊前往晋祠祈雨,准备在晋祠设下伏兵,斩杀李渊。孰料隔墙有耳,王威和高君雅的阴谋被晋阳乡长刘世龙知道了。刘世龙赶紧把高、王二人欲“为不利”的事告诉了李渊。现在对于李渊来说,情况的严峻性更进了一步:之前隋炀帝虽然一连怪罪自己作战不力,但毕竟都是来自外部的威胁,更何况炀帝后来还赦免了自己。但现在危险近在眼前,自己的副手想要对自己动手,这难道还不是放手一搏的时候吗?思忖良久,李渊决定反手一击。他派李世民秘密屯兵于太原宫城之外,作为必要时应对紧急情况使用的部队。又派刘文静找来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携带一封密状,准备展开最后的行动。

五月十五早上,李渊、王威、高君雅正坐在一起处理政务,刘政会带着那封神秘的奏状走了进来:“有密报呈上。”李渊看了一眼王威,示意他去拿。王威正要伸手去接,刘政会突然将密报往回一收,说:“这封密状,告发的正是王大人与高大人的事,只有李大人才能看!”王威和高君雅两人呆若木鸡,一时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李渊赶紧故作惊讶:“竟会有这样的事!速速拿来给我看!”刘政会递上密状,看了看王威和高君雅,只见两人面面相觑,一脸茫然,那表情仿佛在问:“今天是愚人节吗?”李渊接过密状,浏览了一遍,突然把状子丢在地上,指着王威和高君雅,愤言道:“平日待你等不薄,如今外有异邦入侵,正是事关国家危亡之际,你等怎可暗通突厥!”高君雅瞬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是李渊的反戈一击!他立刻站起身,袖子一卷,大喊道:“李渊才是真正要谋反的人!他这是在贼喊捉贼!”可惜,太晚了。刘文静带着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一哄而入,把王威和高君雅五花大绑,投进狱中。不过,李渊为王威和高君雅设定的罪名让自己担了很大的风险,因为现在突厥人就在太原城外,为了杜绝社会上不利的舆论,李渊冒险打开了城门,太原的百姓看到了人喊马嘶的突厥兵,真的以为是高君雅和王威把突厥兵带了进来。李渊借机处死了高、王二人,化解了来自内部的危险。但是,李渊不能不管这些放进来的突厥人。按照之前的战绩,李渊在面对突厥人时应该是有很大的心理优势的。前一年对来犯马邑的突厥作战时,虽然高君雅和王仁恭在突厥人手中吃过不少苦头,但李渊经常对突厥人发动突袭战,取得了不少胜利,《资治通鉴》记载:“突厥颇惮之。”然而李渊此次面对突厥,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他的部将王康达率军与突厥交战,结果全军覆没。情急之下,李渊想了一个办法,他夜里派兵悄悄出城,伏于城外,白天开战时,城外伏兵摇旗呐喊,敲锣打鼓,在道路上扬起征尘,突厥人看到后,以为隋朝援军到了,于是在太原劫掠一番后,撤回了漠北。李渊用疑兵之计吓退突厥兵,实际上是有其长远的考虑的,且留待后文说明。

至此,李渊起兵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一切,只待那个披着暮色的黎明。

同类推荐
  • 恣行明末

    恣行明末

    白山黑水铁蹄剽悍,川陕湖广流寇肆虐,江南天堂香艳淫逸,宫内宫外君昏臣庸……明末,一个诡异、动荡、酝酿着巨变的乱世。乱世出英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名现代卧底警察穿越而至,快意恩仇,恣意花丛,笑傲宦海,驰骋沙场……还华夏以朗朗乾坤qq群:123092606
  • 三国伪志录

    三国伪志录

    前世战略级特工穿越到三国名将赵子龙身上。你有诸葛,我有郭嘉。三国分天下,怎么能少得了我常山赵子龙。此三国非那三国。
  • 鲁迅之风云人生

    鲁迅之风云人生

    鲁迅是谁?······鲁迅出生在积弱积贫的旧中国,在很小时由于家庭突来的变故,他受到了阴暗势力的威压,他开始洞察、感觉这个社会,在以后的成长生活中,他不断受到改革势力的影响,萌生了振兴中国的念头,并且,毕生为此奋斗。鲁迅不总是横眉的,他很幽默,他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奋斗目标。本书循着鲁迅的足迹,为你展示生活中的鲁迅诚然,我不是鲁迅同时代的人,凭我对他的喜爱,我以丰富的史料做基础,努力地还原那个时代的人、的事、的社会背景,想赤裸裸地展示鲁迅的一生,试图给你一个较为完整的、清晰的鲁迅形象由于本文是小说体裁,人物语言自然属于演绎类的
  • 帝君扶苏

    帝君扶苏

    一个受够组织阴暗的杀手之王,企图推翻组织,奈何棋错一着,却意外回到神秘秦朝,神秘的阴阳道术,强大的神兵利器,林立的各门各派,这里好像不是自己想象的世界。紫女罗兰、师姐梦柔、俏皮莲儿......龙渊剑、赤鸿刀、龙缺巨戟......统领诸子百家,收集剑谱名器,招贤纳士,一统这江山,还不够,隔海还有桑夷,西方还有强敌,我要让我中华子民屹立在世界之端。这不是我的时代,但是我的宏图霸业——摘自秦帝扶苏语录,后人统称千古帝君
  • 明雪

    明雪

    皇太极窃天河之水下凡筑满清,点燃了女真气运;袁崇焕引南冥离火入世护朱明,延长了汉家国祚;毛文龙脚踩蛟龙俯瞰乘势而起,东江建镇;九千岁立身紫禁之巅啸月当空,宇内第一;江湖之中,有一剑破千骑的白露剑仙,有一刀断海潮的北地刀王,有会飞的剑客,有会转世的和尚……庙堂之上,有一字退敌的大儒学士,有一计篡国的纵横大家,有会沟通鬼神的钦天监,有会画出前世的老童生……这一年,大明江山下起了雪,有一卢姓少年,缓缓走来,他能否在这雪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热门推荐
  • 帝冥劫之王妃会尸变

    帝冥劫之王妃会尸变

    妖王谋篡冥界,冥帝之女轩辕素和跌落凡尘,莫名成为花名远播的九王之妃。丧命、还阳,一路波折不断,痴情九王化身冷睿王爷,冷魅将军一朝谋朝篡位,妖王穷追不舍!看冥界二公主明眸璀璨,倾世姿容,如何掀起江山剧变,乾坤逆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触碰爱被灼伤

    触碰爱被灼伤

    对不起,我爱你,为了你,我可以付出一切,如果你爱的是她,我会退出,习惯了没有你的生活了,习惯了一个人在繁华却凌乱的街道独自徘徊看到了你就当熟悉的陌生人,习惯了看见你和她……习惯了走走停停的温度,为你改变,为你退出,值得吗?我输了……输的一败涂地……他们在这相遇,又会在这结束么?一切还能挽回么?如果不能那结束吧!再见。。。。。再见、、还是不再见?
  • 婚途脉脉

    婚途脉脉

    宁城人尽皆知,秦家独子秦遇时生性凉薄,不近女色。直到绯闻曝光,他们才知秦公子早已成婚,且对妻子言听计从,宠无上限。整整三天,各大报纸杂志头条皆是他们的身影。晚上,她指着报纸头条,道:“秦公子爱着她却娶了我,真是委屈你了。”秦公子碾灭烟头,嘴角噙着笑意将她拉入怀中,“和她是绯闻,和你是事实。”事实是……那年情窦初开,阳光正好,你披荆而来,为我开疆辟土。【1V1,宠文,真·不虐】
  • 魄纹界记

    魄纹界记

    异世之斩,魔陆重生,魄纹陡闪,契约心中,雄心未泯,霸世称雄。他曾颓废末志,也曾跌宕坎坷,在世间这人情世事,他身负重任。报仇称雄,他霸世威风。纵然爱恨情仇,他孑然一身,立下这雄心,重生之门,再度降临。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非凡之路

    非凡之路

    连续12次相亲失败的陆谦因为一张小广告签下了一份魔法师拯救合约原本只存在于他记忆中的各种游戏被这份计划的幕后黑手有节操没节操的拼凑成一个个虚幻而又真实的副本世界踏上这由各种扭曲副本世界搭建成的非凡之旅,陆谦开始了全新的蜕变——————一大波老游戏组团接近中,貌似或许可能18X神马的不在此列
  • 双生帝王花:魔君追妻

    双生帝王花:魔君追妻

    她红衣似火,点燃了他冰冷的心。她白衣似雪,心中有要保护的人,可惜没有他。她们是姐妹,他们是天下最强者,可惜他们却都愿为了这对双生姐妹花,与天下为敌。她说“我今世强大起来只为保护最亲的人,可最后却是被你保护。”她说“我对你好,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妹妹。”(呜~~亲爱的读者们这本小说,,有点甜,有点虐狗。欢迎来跳坑﹋o﹋)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别跑!就是你

    别跑!就是你

    [花雨授权]蓬松的乱发,硕大的黑框眼镜,这样的迷糊女人肯定要绝种了!当然,唯有她除外。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酷男死缠烂打。唉,让她躲都躲不掉……一定是她中了邪了!
  • 大漠起孤风

    大漠起孤风

    牛首小道入红尘少年提剑试天下六岁稚童言说誓不杀人少女十八一人屠尽北海少林寺有个和尚志要普渡众生金陵城的那个瘸子说想成仙做祖段风,一介闲人,一身白袍,一页金面,一步踏进了江湖;那一日,风吹出大漠,这世上再无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