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500000017

第17章 羽翼丰满,黄浦滩上的人杰(5)

杜月笙通常要到九十点钟起床,匆匆梳洗,便赶到三鑫公司去转一转,然后开始见客、拜客、饭局和赌局,有时深夜两三点钟回家,有时整夜不归。

此时,杜月笙的姑母万老太太,在乡下听说他发大了,便不辞辛苦,迈着一双小脚跋涉进法租界,她找到杜月笙,开口便说:

“现在你有了这么大的场面,可以帮帮穷亲戚了。墨林在十六铺做铜匠,工钱少,生活苦,你帮个忙,把他安插到三鑫公司去,也好多赚两个钱,将来好成家立业。”

杜月笙考虑了一下,说:

“你叫他到我这里来,先在我这里打打杂,三鑫公司那边,我先给他挂个名。”

万老太太一听,满心欢喜,亲自去十六铺把万墨林叫了来。

杜月笙见到万墨林,表现得很亲切。这位表弟今年19岁了,头大,个子高,衣着朴素,在上海城里住了近10年,还是一副乡下孩子的老实相。

杜月笙心想,要让他成为一个贴身的跟班,恐怕还得经过一番磨练。他沉吟半晌,说:

“你跟我来。”

万墨林诚惶诚恐,跟杜月笙上了楼。他们来到一间卧室,只见四周垂帘垂幔,美轮美奂,靠里面的一张贵妃榻上,躺着一位丰腴的少奶奶,正在吞云吐雾。

“他叫万墨林。”

杜月笙把万墨林带到榻前,介绍给沈月英说:“他是我高桥乡下的表弟,我叫他来服侍你怎么样?”

沈月英看了看土头上脑的万墨林,说:

“很好。”

因为原先替沈月英烧烟泡的华巧生,经常有事外去,她常常抓不到他的人影。她觉得,土头土脑的万墨林正好专门供她使唤。

杜月笙留下了万墨林,下楼去送姑妈。万老太太觉得,杜月笙二话没说收用了万墨林,是很看重他的老面子的,很高兴地走了。

万墨林外表土头土脑,头脑却十分好使。他事事留心,样样都暗中学习。不久,他就能烧出一手好烟泡,很讨沈月英的欢喜。

为了试试万墨林是否诚实可靠,沈月英有一次耍了个小花招。他叫万墨林去拎开水,在他走后把一张5元的钞票悄悄地放在了楼梯口。不一会儿,万墨林拎了一壶开水回来,还没进门,就高声叫道:

“这张5块钱是谁的?”

万墨林中气足,嗓门高,用力一叫,吓了沈月英一跳。她忍不住笑起来,说:

“别叫了,拾起来给我吧!”

从此,沈月英常在杜月笙面前,称赞万墨林老实、规矩。

杜月笙对他很快建立起了信任感。以后的日子,万墨林也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由跟班升至总管。

不久,黄金荣一家搬到了钩培里。杜月笙等人也从同孚里搬出,迁入金福里。这里的房子也是黄金荣买下用来出租的,他每月只收杜月笙四五块钱,算是意思意思。一起开公司赚大钱的“小八股党”和其他人也都纷纷在八仙桥一带买房租屋,成家立业。

自从张啸林参加了黄、杜集团后,三鑫公司的触须,开始伸向官场和军界。

1921年前后,全国各地的军阀、政要,只要是有些气候的,没有不在上海设有代表处或办事处的。

这些人来到上海后,都纷纷去拜访黄金荣、杜月笙,他们都是代表各地的军阀和政治巨头的,手中十分有钱,杜月笙常常设赌局和他们大战,每每能赢不少钱。

袁克文就曾把几十万元的巨资输给杜月笙他们。

袁克文,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是袁世凯的次子。他不愿做宫,却喜欢在江湖上散混。当时,他见青帮遍布天下,人多势众,便从北京跑到山西,在一位“礼”字辈前辈的坟前摆上供品,磕一串响头,摇身一变成为“大”字辈人物。由于他的老爷子是国家总统,也就没人和他顶真,大家顺水推舟,默许了他这“大”字辈。

当时,全中国的“大”字辈也没有多少人。

袁克文知道上海是个花花世界,心中十分向往。开始,他常常给上海老牌小报《晶报》写稿,一时名气大作;加上又是袁世凯的二公子,所以,他人虽不在上海,上海人却都知道他,俨然一位社会名流。

就是这样的一位社会名流,在袁世凯死后不久来上海滩上游历时,却还是被杜月笙骗了一刀。

那次,袁克文带了几名随从来上海,其中有一名侍从名叫韩荣浦,与黄金荣有旧关系。袁克文通过韩荣浦的关系去面见黄金荣。一见面,袁克文就忙不迭地送上10枚金币作为见面礼,竭力巴结这位上海滩上的“闻人”。

这些金币是袁世凯当上总统后,由英国人为他铸造的,上面有袁世凯的头像,极有收藏价值。

杜月笙看到后也连声称好,黄金荣就送给他三枚。

杜月笙见袁克文眼中只有黄金荣,没有他自己,心中十分不快,决心狠狠骟这小子一刀。

于是,杜月笙出面,替黄金荣尽地主之谊,大摆宴席,隆重招待袁克文。他陪袁克文大吃大喝,游览名胜、寻花宿柳,最后还以赌博助兴。

开始时,袁克文和杜月笙、金廷荪他们搓麻将,总是“手气”很好,袁克文的赌瘾也因此越来越大,赌注由千元上升到万元。眼看时机已到,杜月笙他们便三吃一,直到袁克文输得身无分文。

杜月笙还挺讲“义气”,赞助袁克文5000元,让他回北京去。

捉拿“宋教仁案”的凶手

辛亥革命后的10年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没有一天不在打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人们渴望着战乱停止,和平统一。一部分工商业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中间阶层人士,以为只要废除各省的督军制度,裁减现有的军队,中国的和平统一的局面就能实现,因此,他们大力提倡废督裁兵、化兵为工。一些军阀政客为了欺骗人民,笼络人心,也高唱这种论调。于是,废督裁兵、化兵为工的政治思潮很快就流行起来。

1922年7月,上海中华全国工商协会、中华国货维持会等20多个团体联合发表了《废督裁兵宣言》,全国商会联合会发表了《筑路养兵意见书》,都是提倡废督裁兵的。

为什么要提倡废督裁兵呢?他们提出,民国以来,“各军阀自由招募,保卫个人地盘禄位,增兵无已,目前统计全国已有百五十余万”,“四万万主人翁,除以血汗供二万万余两军饷外,所受军人酬报者,十年来之哗变劫杀,南战南,北战北,南北交战等之流离颠沛与奸淫掳掠而已,老填沟壑,壮散四方,战线内之兄弟姐妹,无辜饮弹”,“更因兵患酷烈,无力经营,酿成水旱灾荒,连年冻饿死者,又不知有若干千万人,农工失业,商务摧残,教育破产,青年失学,垄断元气,危及国本”,认为当前“首先办到裁兵一件大事”,“若兵不能公开裁处,一切国宪、省宪、自治与联省自治省,均是骗人之假名词。”共和幸福,绝难实现。”因此,他们一再劝告军阀,“正宜顺从民意”,“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爱国爱民善始善终”。不过,这一切全是他妈的骗人,无非是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蠢蠢欲动!

1913年,黄金荣承办侦破了他一生中最轰动的一项谋杀案。他亲自把暗杀中国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前农林总长宋教仁的凶手——武士英迅速逮捕归案。

1913年3月20日,晚上10点多钟,宋教仁先生从上海寓所抵达北火车站,他要搭乘10点三刻的特别快车到南京,然后转乘津浦路车由天津到北平,出席国会。

10点40分,距离开车还有5分钟,躲在办公室与售票房附近的刺客武士英,向宋教仁开了一枪。顿时,北站人声鼎沸,秩序大乱,有很多人看到那名凶手,他身材矮小,动作敏捷,穿一身黑色军服,下手后立刻趴在地上向左右连开两枪,用以吓阻追捕。然后,他急速起立,混在人群之中,穿过大半个候车厅,一路往铁路公司方向低头猛冲,拼命奔逃。

宋教仁惨遭暗杀后,全国震惊!

坐镇北京的袁世凯编造谣言,先发制人,诬赖沪军都督陈其美派人刺杀了宋教仁。陈其美正为遽失良友而伤心,突然又受到恶意中伤,忧急愤慨,迅速采取行动,联络有关方面的同志和朋友,请他们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侦破宋教仁被刺的血案。

此时,黄金荣与陈其美也早有接触,平时小有来往。黄金荣是法租界巡捕房的包打听小头目,同时在上海又有广泛的交际网和雄厚的实力,所以陈其美也嘱托黄金荣追查刺客。

3月23日的深夜,黄金荣已经睡了。杜月笙(那时刚进黄公馆不久)忽然进来喊醒他,报告英租界巡捕房打电话给法租界,说是在湖北路迎春坊妓女李桂玉家里,抓到了一个叫应桂馨的人,可能与宋教仁血案有关。英捕房要求法捕房明天早晨派人去搜查他的家里,希望能找到一些证据。

黄金荣得报,立刻率领五六名巡捕在夜幕中赶往应桂馨的住处法租界文元坊。应宅的客厅里有几名男女,见巡捕一拥而入,个个惊慌失措,神色仓皇。

黄金荣见状,高喝一声“不许动!”

只见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子,扭头就往后面逃跑,黄金荣立即拔步追赶。

应家客厅后面,有一条长长的走廊通往厨房,厨房之后,又是一个小小的天井,连接着高逾丈许的后墙。

这一路没有一线灯光,黄金荣凭听觉感到那人穿过厨房,准备翻墙逃跑。黄金荣暗中作了准备,待那人纵身扳上墙头之时,黄金荣一个箭步窜上去,几乎捉到了他那两只悬空的脚。那人身手异常矫捷,一个引体向上,左脚一跨,便越墙跳到墙外的地下。

黄金荣身材微胖,连跳三次才爬上围墙。借着微弱的天光,他看见那人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黄金荣情急生智,站在墙头上纵身向下飞扑,恰巧扑在那人的身上,两人同时高呼一声:“哎哟!”

那人虽被黄金荣按在地上,仍作困兽之斗,幸亏黄金荣的助手赶到,齐力把那人制服,押回应家客厅。

灯光下,黄金荣一眼看去,顿时想起一张熟悉的面孔,冷笑道:“你叫武士英!”

那人身体震了一震,却仍在竭力掩饰:“我不是武士英,我叫吴福铭!”

黄金荣把脸一沉,喝道:“瞎讲,你明明是武士英,你忘记啦?今年2月,你代别人销卖三支肉桂,偷拿了两支还嫌不够,又把另一支卖得的100多块钱吞没了。法捕房里,你不是坐过一个月牢吗?”

至此,武士英无话可说,只得默默地低下头去。

解到捕房,黄金荣直截了当地审问道:“是谁指使你刺杀宋教仁的?”

“应桂馨。”武士英招供道:“应桂馨给我1000块钱,一张照片,一支手枪和六颗子弹,并且拨四个人相助,其中一个叫叶玉如,一个叫杨什么仁,另两个则忘记了名字。应桂馨要我带这四个人到北火车站,依计行事,行刺照片上的人。我根本就不知道要去刺杀的那个人是谁。”

天快亮了,黄金荣命武士英在口供上签了字,然后押入囚室。

黄金荣认得应桂馨,并且一向对他很注意。应桂馨的被捕,是由于一位国民党员找到专门贩卖古董字画的河南商人王阿法,陪同他到英捕房去报案。

据王阿法说:一个星期以前,他到应桂馨家去卖画,应桂馨曾经拿出一张照片给他看,就是要他“办”这个人,事成愿意给1000元酬金。

王阿法回答说:“我没有办人的能力。”

“那就算了。”应桂馨迅速收起照片。

宋教仁被刺后,王阿法看到报上的照片,才知道应桂馨要“办”的就是宋教仁,并愿意为此案到公堂作证。

3月24日下午4时,黄金荣带着随从杜月笙,邀同法捕房的蓝总巡捕,总翻译曹振声,四名华捕,三名西捕,一同到文元坊应桂馨的家里正式搜查。

武士英行刺时使用的六响手枪,以及枪内余存的三颗子弹一并搜了出来。

黄金荣立刻派人持枪去查对,枪中所存子弹,和宋教仁身上开刀取出的弹头一模一样。搜查应家时,黄金荣和蓝总巡捕商量,宋教仁被刺案全国瞩目,关系重大,所有在应家的男女人等,应该一律带回巡捕房,分别侦讯,再决定羁押还是释放,免得会有人犯漏网。

蓝总巡捕答应了,在重要证据运走以后,再把应家上下人等集中一处,竟有26人之多。

英国领事鉴于应桂馨生性狡猾,必须将羁押在法捕房的武士英提来,和他当面对质。法国领事表示同意。

杜月笙对黄金荣说:“这个犯人太要紧了,说不定袁世凯、赵秉钧都会派人来伺机将他刺死加以灭口。”

“不错,我将严加防范。”

押解武士英去英租界的那一天,一路上便衣密布,人人紧张。黄金荣和四名西捕坐一辆汽车,荷枪实弹地看着武士英,一点也不敢大意。

武士英见了应桂馨有点畏惧,他企图推翻被捕时在黄金荣面前所作的供词,一会儿说他只跟应桂馨见过一面,一会儿又虚构出一个叫“陈玉生”的人来,说是陈玉生指导他如何行刺宋教仁的。

主控律师一一加以驳斥。之后,法捕房方面请求公开黄金荣他们搜应宅时所获的证据,那里面赫然有赵秉钧和洪述祖往来的密电码,以及洪述祖指使应桂馨行刺的电报与信件,证据确凿,应桂馨和他所聘请的四位外国律师,至此已无法再作狡辩,于是全案真相大白,应桂馨在会审堂上俯首认罪。他说:

“确是因为袁世凯畏惧宋教仁北上出席国会,深恐对他有所不利,所以由国务总理赵秉钧,授命洪述祖指使本人,贿买凶手行刺是实。”

4月25日,上海地方法院宣布正式开庭,审理应桂馨、武士英行凶杀人案。就在头一天晚上,拘押在中国监狱的武士英,竟会突如其来的吃红头硫磺火药“自杀”,事后查悉,那些致命的火柴头,是有人逼他吃下去的。

黄金荣闻知此事,无限懊恨,十分感慨,那么许多人花费多少心血所得到的收获,在一夜之间付之东流。

7月25日,应桂馨公然逃狱。事先,他花了大量的金钱贿买“典狱者”,同时指使他一批手下,里应外和,居然劫狱成功,让他逃了出来。

应桂馨越狱后直接逃往青岛,住在租界里面,隐名埋姓,平时很少露面。

一天,他从北平乘快车回天津,结果被袁世凯的特务发现行踪。当他坐在头等车厢时,忽然从门外闪进来一条大汉,手一扬,砰的一枪,打死了应桂馨。

距离应桂馨之死不到一个月,赵秉钧在天津督军衙门宴客,当场中毒死亡。袁世凯杀死了赵秉钧,还假惺惺地送上块匾,上面写道:”凄怀良佐”。

几个帮凶虽然死了,但真正的元凶袁世凯还窃据着大总统的宝座,继续干祸国秧民的坏事。

孙中山在宋案发生后,对袁世凯的面目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武力讨袁的主张。

通过宋案,杜月笙更明白了许多生意场之外的事。

神秘的幕后混乱

二次革命爆发后,陈其美虽然面对着强大的北洋军和军械物资严重短缺等困难,但他在上海依然举起了武力讨袁的旗帜。

1913年7月16日,陈其美担任驻沪讨袁军总司令,并在南市设立司令部。7月18日,宣布上海独立,发布《讨袁宣言》,痛斥国贼袁世凯“残害忠良”,“私借外债、丧失主权”,“破坏共和,掳掠奸淫”等滔天罪恶,宣告“共图讨贼”。组织联络沪军、浙军和调拨滇军至沪;还与沈缦云等筹划经费。

7月22日深夜,陈其美在南市讨袁军总司令部召开前线诸将领军事会议,作临战动员,并宣布进攻计划。

7月23日,陈其美发动了进攻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并同蒋介石等亲临阵地指挥,接着又于7月24日、25日和26日的夜间发动了攻击,之后在沪宁车站、吴淞、宝山等处与袁军发生过几次交战,均先后被击退。

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加上兵力有限,后援无济,8月13日,陈其美所领导的上海讨袁战争最终失败。

同类推荐
  • 经历

    经历

    英国“文坛教父”马丁·艾米斯用小说手法“创作”的先锋回忆录,书写童年、亲情、友情、爱情、死亡,关于艾米斯文学世家和英国文坛的真实之“构”,书中含多幅照片,真实记录马丁·艾米斯的成长经历。《经历》是马丁·艾米斯的一部回忆录,书中涉及了童年、友情、爱情、亲情、死亡、病痛等主题,在这些回忆中,自我被消融、肢解、阐释、组装。不断增补的脚注,更为过去的经历添加新的层面,像是洋葱,层层叠叠地往外延展。该作品出版当年在《时代》周刊评出的非虚构类小说中位列第四,受到评论界的好评。
  • 人生当自强

    人生当自强

    本书是五年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当自强》的第二辑。由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征集优秀中职毕业生的事迹,组织评选出“职教之星”,并将每位获得“职教之星”称号毕业生的创业与奋斗故事编写成案例。本书就是“职教之星”毕业生创业案例的汇编。
  • 千古大变局

    千古大变局

    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是作者在采访了150多位前总统的好友、同事和对手的基础上创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他的私生活内幕及其大张旗鼓宣传的人道主义成果,将带领读者亲历克林顿任内的最后时光,并一直追溯到他的妻子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的台前幕后,让你充分领略比尔·克林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奥黛丽·赫本传

    奥黛丽·赫本传

    她从罗马假日里款款而来,她是一抹浅笑。她在蒂凡尼的早餐上恬然而起,她是挥之不去的温柔。她在战争与和平中屡屡惊魂,她却是全世界眼中最窈窕的淑女,她是那个黑白年代的梦幻记忆,她是直到永远的谜中之谜。有人说,她是误落人间的天使,她的美丽,是那整个世纪。
热门推荐
  • 柳宗元集3

    柳宗元集3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瑰丽时代

    瑰丽时代

    全名:泰拉瑞亚1-瑰丽时代。以泰拉瑞亚世界为基本框架,主要讲述了主角AFK和他的同伴在泰拉世界的经历。
  • 城南北事倾城倾国婚后故事

    城南北事倾城倾国婚后故事

    游戏里前脚“前夫”刚和自己结束感情,后被求婚,两个人才熟悉并有个很好的婚姻和恋爱。
  • 爱上来自文字的你

    爱上来自文字的你

    你听说过字灵的故事么?这是一个如童话般唯美的故事:当一个过气的网络女作家将全部心血,都凝聚在一部描写自己的爱情小说里,当故事中虚幻的男主角被女作家的文字赋予了奇妙的灵性,而悄然间出现在了她的生活里。当来自文字世界的男主角爱上了他的创造者——心净如水、才华横溢却又平凡无奇的网络女作家,会是怎样的唯美而浪漫、刻骨而虐心,他们的爱情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呢?
  • 恶魔校草,你是我的!

    恶魔校草,你是我的!

    一纸婚约,自己的执着,豪门,她…该怎么选择?忠粉请加作者QQ3037850483这是常用QQ!!黑粉勿加!!
  • 魔妃乱世

    魔妃乱世

    “靠!老娘穿越了。”哎呀太子妃,你怎么还是这酱紫,没变呢?粗鲁、说出的话就像倒出去的水,永远都拾不回来,秋辰修啊秋辰修,管好你的老婆,不要让她到处闯祸,你看!刚刚还和一名武士打胜仗,正满城炫耀呢!而秋辰修这个兔崽子居然和她一起闹,弄得自己太子的位置差点丟了,还弄得满城风雨,非要别个平民百姓对你们指指点点。“秋辰修!你不能死!”欧阳依依一脚踹上他的“乌龟壳”。哎呀!我滴小祖宗啊!你不仅断了他的命根子,还踩上了别人的背,这要是个活人,早骨头就断了,可这位先生,不是活人,而是个死人。呸呸呸!他才没死,他就是个王八!男主形象没做好,让女主守寡,该死!啊呸!我是不会让女主守寡的……这居然是个死循环……
  •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又名《这个结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当沙雕女主遇到霸道总裁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召唤异形

    召唤异形

    这是一个人类与非人类还没有分离的世界!主人公陆崆因为一场车祸来到了这里,从而拥有了能够召唤异形的能力!魔物、机械、等各种生物与异形相融合,究竟会产生怎样的怪物呢?
  • 一滴孤星的泪水

    一滴孤星的泪水

    这是一部个人奋斗与社会潜规则的痛苦角力的小说。本书通过70后边缘浪子,准孤儿张涛逆袭成为社会精英,张涛与电视台万人迷,美女主播林妍雪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的故事为主线。把触角伸向情场,官场,商场。以改革开放二十年,一座海滨开放城市为背景,让众多的人物粉墨登场,如一部精彩纷呈的舞台剧。围绕着这些人所引发亲情,爱情,友情,江湖道义等各方各面,错综复杂角力博弈。让整部书精彩纷呈,情节跌宕起伏,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是一部现代都市版的热血江湖,爱情传奇,也是一部60后70后的血泪奋斗史,对80后90后的读者,也很值得一读。
  • 常识与洞见

    常识与洞见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