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6600000014

第14章 佛门好修行(1)

讲经听课

既然当了和尚,就得学习佛教典籍,钻研佛法,也就是修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寺院又是一座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当“学生”的僧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听讲经”,也就是“听课”。

中国的寺院修学往往是师徒传承的,这种习惯自魏晋时代就已形成。东晋高僧道安的师傅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和尚,法号佛图澄,能背诵经文数十万字,学识非常渊博。他的门徒也相当之多,前后差不多有l万人,难得的是质量也相当高,其中出了不少有名的人物。当然,最出名的就是道安。道安在佛图澄去世后,带领弟子400多人来到襄阳,后建立檀溪寺,一住10多年。道安除了自己注释佛经、写一些阐释佛经义理的著作外,还经常登堂讲经。他讲经的水平很高,虽然还不像佛祖那样能“天花乱坠”,但也吸引了四方的僧俗老少。

其实在道安之前,讲经已经是传授佛学的重要方法,但那时候讲经大都是说说经文的大概意思,听讲者没有太多收获。而道安既是精通佛教义理的高僧,又是位出色的教师。他讲经之前,要“穷览经典”,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讲经时,对每一部经都要讲明其来龙去脉,作详细的注解。可以想象,听了这样的课程,一定有茅塞顿开之感。

自道安以后,讲经的制度逐步走上正轨。寺院在讲经时形成了一种“都讲”的方法。

什么是“都讲”呢?就是一问一答的讲经方法。讲经时,法师升座,坐在法师对面的就称为“都讲”。他的任务就是提问发难。法师则通过都讲的提问和疑难,来讲解经文,阐发经文的佛理。这种讲经方法可以使讲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也更有益于启发听众的思考。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提问式”的教学方法。

与“都讲”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复讲”的讲经方法。复讲,就是法师在讲完经后,让一位得意弟子重新讲一遍。这种复述中包含着复讲人对经文的理解,并可及时提出疑难问题,把讲经引向更深的层次。

这种讲经法的创始人可能是道安的师傅佛图澄。据记载:道安生得很丑,黑漆漆的,所以被人叫做“漆道人”。但他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深得师傅的信任。师傅每次讲经后,都要道安复讲一遍。开始,众僧不服气,说我们听师傅的讲经理所当然,你不过是和我们一样的弟子,长的又那么难看,怎么有资格在我们面前讲经说法?于是故意在道安讲经时提出疑难问题。但是没有一个问题能难住道安。众僧这才心服口服。

南北朝时,讲经的制度受到佛门弟子的普遍重视,十分盛行。当时有位年仅二十几岁的和尚僧昊,他举办的讲经法会人山人海,在听众中,有名标当世的先辈法师,有山野都市各寺的僧众,还有俗家名士学子,等等。为了听经,寺院关门停止其他活动。四方前来听讲的僧人听众,一个挨一个坐着,终日而不知疲倦。其盛况可以想象。僧吴过了而立之年,讲经的水平更炉火纯青,俨然是一代宗师。

僧昊和法云、法藏并称为“南朝三大家”,另两位高僧也是讲经的高手。每讲一次经也都是听者云集,这里就不多说了。

隋朝初年,隋文帝征选天下高僧会集京城,选出其中25人,每人担任一门课程的法师,组成教化众僧的机构,听任众僧选择其中的一名高僧就学。这就是早期的佛学院了。除了这25位“国家级”佛学教授外,隋文帝还在京城的寺院中专门开设5门功课:涅榘众、地论众、大论众、讲律众、禅门众,安排精通这些学问的大师教授众僧。当时,僧人法应在实际寺有300多弟子,分别修学这5门功课,他们生活方面的供给则有官府保证。

讲经授学、师徒传承的修学方法发展到隋唐时代,逐渐演化成佛教宗派。中国的佛教宗派都是与师徒相承传习某种经典有关。比如天台宗,就是专门研习和发挥《妙法莲华经》的;而三论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等无不如此。就连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禅宗也不例外。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就是以对《楞伽经》的研习确立禅宗理论;二祖慧可,三祖僧璨都以《楞伽经》相互传承。发展到五祖弘忍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以神秀为祖师,继续以《楞伽经》传宗。而南宗以六祖惠能为祖师,改以《金刚经》为传宗的基本经典之一。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六祖惠能本来是岭南新州的百姓,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以打柴为生。一天,惠能在街上卖柴,偶然看见有一位客人在街上诵经。惠能听见经中的一些话,心里有所省悟,于是问那位客人:“你诵读的什么经?”客人回答说:“《金刚经》。”惠能又问:“你是从何处得到这部经书的?”客人告诉惠能:“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五祖弘忍大师主持该寺,门下弟子干余人。大师常劝导弟子,只要依《金刚经》修行,就可以成就佛道。”惠能听见这话,立即辞别老母,上黄梅参拜五祖弘忍。弘忍问:“你是哪里人?到我这里,想求得什么?”惠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到这里不为别的,只求成佛。”弘忍说:“你是岭南人,是个未开化的蛮夷,怎么能成佛呢?”惠能回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未开化的蛮夷身体与大师不同,但佛性没有差别。”惠能这番回答,显示了高人一筹的见解,被弘忍选为传法人。为避人耳目,让他做一些劈柴挑水之类的杂事。8个月后,惠能做出了一首名传后世的偈语: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饱含禅理的偈语使弘忍下定决心立惠能为自己的衣钵传人。夜深人静时,他密召惠能入室,为他讲说《金刚经》。终于惠能成为禅宗的第六代祖。

总之,在隋唐时,讲经是中国佛门弟子的必修功课。因此,讲经的仪式也日益完善,据日本来大唐求法的高僧圆仁记载,这个仪式程序如下:

(1)“打讲经钟,打惊众钟。”这是集众讲经的信号,听钟后,僧众上堂。

(2)讲经法师登座。在登座期间,僧众同声称赞佛名。坐定后,僧众用歌咏的方式赞颂佛。

(3)开题。法师先唱经题,然后总述经题大意。

(4)由“论义者”举问发难,法9币只回答而不反问。

(5)法师入文说经。

(6)法师讲经完毕,大众同时“长音赞叹”;法师下座出堂。

(7)复讲。

讲经过程比较特别的是,现场有“乐队”伴奏。这就是“赞呗”,一批专职僧人以鼓乐和歌咏相配合的方式唱诵赞词。这就是佛教音乐。在寺院里,“赞呗”也是僧人的必修课之一。

在唐代,还出现了一种称为“俗讲”的讲经方法,顾名思义,俗讲就是用一种普通僧人及信徒容易接受的通俗的形式讲说佛经。它兴起于唐朝初年,据《续高僧传》记载,唐贞观年间,就有一位名善伏的僧人,就是因为在常州听俗讲而皈依佛门。它一般分为三类,首先是一种称为“押座文”的引子,是七言或八言的押韵短文,用赞呗的形式唱念,以此引起听众的注意。第二类称“讲经文”,分散文和韵文两部分,即以又说又唱的形式讲解经文,如(《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等。第三类称“俗文”,也称“变文”、“唱文”、“讲唱文”等。这是一种以佛经内容为主题、使佛教教义通俗化的说唱文学作品,是小说话本甚至戏曲的前身。

禅机奥秘

禅宗佛教兴起后,僧人的修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这就是参禅。参,是参问、参学的意思,即禅宗僧人谒见师长,询问佛法的修学方法。禅,又名“静虑”,达到止息一切杂念的修行方法,也称“坐禅”。在禅宗寺院中,参禅是禅师指引弟子、传授佛法的主要教学手段,而不再以讲经说法为主。

禅宗寺院的住持,每隔5日要上堂一次,为众僧开示说法或接受参问,称“五参”,即是每月一、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共6天。后来因初一、十五为祝圣上堂日,故每月五参实际上上堂日只有4天。

此外,在每天的晚上,住持应弟子的请求,根据修学僧众的多少,或在禅堂,或在法堂,不定时集合僧众,上堂说法,为僧众开示,称“小参”。小参一般在午斋后,由侍者禀报住持后,由行者挂小参牌,通知众僧。如果不举行小参,就鸣“放参钟”,即在当晚鸣经堂钟三下。如同五参那样的定期上堂开示又称“大参”。

每天午后2点到4点,僧人要进行坐禅以静心,称“坐参”。届时,僧堂及众寮舍挂坐参牌,众僧准时入堂,首座等执事僧人也上堂入座,然后坐禅,直到吃晚粥前下牌,坐参结束。坐禅是僧人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每天的坐参外,每当重大法事,在上堂前也要短暂坐禅,称“坐堂”。在《百丈清规》中对坐禅的方法和要领作了规定。

禅宗佛教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在教学方面并不注重讲读佛经,而是采用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教学方法。祖师启发弟子不是长篇大论,细说经义,而是用比喻或隐语,即用机缘语句。弟子向师祖参问,也不直接回答,或是指东指西,或是棒打脚踢,大声呵斥,等等。比如,六祖惠能的再传弟子道一,在南岳独自坐在一间禅房里,一天到晚坐禅,谁找他也不理不睬。他的师傅怀让为了引导他,来到他的禅房前开始磨一块砖。最开始,道一仍然不理睬,但时间一久,他注意到了,便问怀让:“您磨这砖头干什么?”怀让回答说:“磨了来做镜子。”道一感觉奇怪:“磨砖头哪能磨出镜子来?”怀让借机启发他:“磨砖头磨不出镜子,光坐禅哪能成佛?”

在禅宗那里,佛法的意思是不能由祖师用语言这种正常的表达方法来传授的,要从主观上自己去领悟。在禅宗语录中,弟子向师傅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是佛法?”而祖师们的回答不是“麻三斤”就是“庭前柏树子”一类的话,总之没一句听起来正经的。

同类推荐
  •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星云大师的著述涵盖甚广,包罗万象,从佛心禅意出发,启发世俗人生的精进与和谐。继《宽心》、《舍得》之后,推出本书,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哲辩思语,以使读者在工作生活同时在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时光漫过星星海

    时光漫过星星海

    在卫语墨这一生中,璀璨的瞬间,莫过于在17岁的盛夏,遇见她所爱的少年。17岁的卫语墨与17岁的许洛,那一年的少女,仿佛恋爱大过天。他是关于初恋的按图索骥,也是关于爱情的无限甜蜜与苦不堪言。那么多的细节,都与他密不可分。卫语墨次为了他和女生动手打架,次体会心痛的滋味,次不得不被迫与他分开的无奈……小时候的她原以为流血痛,后来她才幡然领悟,原来流泪比流血更痛。所有的秘密与等待,在17岁的时光中沉淀,然后消失殆尽,随风飘远。
  • 诛天伏魔

    诛天伏魔

    天道有缺无因无果,创万物而如刍狗,妖邪横行,魔主复生,乱世之中必有英雄,而英雄大多来自平凡,且看平凡少年如何一步步登顶巅峰,诛天伏魔!
  • 重生之霸道老公抢妻

    重生之霸道老公抢妻

    我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却熟悉的床上。发生了什么?不是做梦,我重生了!我竟然回到了十年前!从高中、大学乃至步入社会,他用柔情将我包围,他的温柔无处不在,他的爱意滴水不漏,于是,我爱上了他。一个女人,俏生生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不屑地对我说,你知道吗?他的爱,只是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于是我知道,让我爱上他,是他蓄谋已久的阴谋!我的心,在寒风中碎成一片片……攻心,他做得如此成功!只是,我呢?我又该何去何从?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 乱世之新汉崛起

    乱世之新汉崛起

    回到东汉末年,乱世将近,没有绝世武功,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骚猪系统,也没有过人的智商,十六岁的二十一世纪的少年该如何生存下去?难道没有厕纸吗?屁股好痛,这竹片能用?身上都臭了,就没有香水什么的吗?香皂也行啊?这洗衣服怎么这么难,怀念我的洗衣机。让我回去好不好?想吃玉米了……想念我的华夏美食,我一定要找到小龙虾!科技发展要快,不然得造侵略要开放思想,建立学校,不然总是没人愿意教自己的技能,这就很气啊!要让我泱泱中华成为世界强国!
  • 大雷的铜锤

    大雷的铜锤

    夜深树林车灯明亮。人影绰绰。
  • 王爷追爱:宠妃难逃

    王爷追爱:宠妃难逃

    秦轩墨最后悔的事情便是相信自己的好兄弟,若不是太过于盲目的相信,就不会闹出那么多的烂桃花,让自己与女神失之交臂。沐水怜喝下忘忧草,前尘往事犹如过眼云烟,唯独他刻苦铭心。往日的情分他忘不掉。好在上天怜悯,又把她送回自己的身边,这一次,他不再放过。一场苦逼的追求记开始上演。且看闷·骚王爷如何追寻自己的失忆女神!【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我的老板是无常

    我的老板是无常

    裂口女:“小子,还得谢谢你,不过你现在就去死吧。”黑白无常:“大胆东瀛小妖住手!”……“嗯,既然如此就赐你阴司一职吧。”镰鼬:“醒来吧,信长大人,带领着您的万千手下醒来吧。”关羽:“嗯?传说中的幕府天王?哼!我来会会他。”
  • 黎花下杏花未开

    黎花下杏花未开

    山坡上,桃树下,桃花落,杏花开,星澜陌,立满天,这一生,只为你,想着你,伴着你,不求你,为爱弃。
  • 清远公子传

    清远公子传

    洪荒时代,曾有远古神祗生活在中土大陆上,古神之战后诸神神隐,只留下了些许远古神迹,及种种诡异秘术。三百年前一场战争震动中土,东南西北四境诸侯相互厮杀,七王称霸斗得昏天暗地之际,一群身着黑袍的秘术师自黑暗中走出,操纵邪魅,施术将星门逆转,以致世间万千魑魅魍魉横行,百姓沦为血食。三百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是谁,最后又为何烟消云散。只有一位紫衣公子,自秘教圣地清流山走出,他带着一身的秘密和灵力云游四海,收下徒弟洛林,旅途所见诸人诸事,欢笑悲哀,满纸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