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0300000033

第33章 霸经33用人重谋,诫在面从

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

——曹操

曹操重视人才的罗致和使用,终其一生而不移。但如果综合考察,则将发现,他的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改变的。

建安初年,刚刚迎帝都许,百废待兴,急需人才,他征召贤能,重用旧部,奖掖有功,擢用1日僚,很快建立并发展了自己的势力,有效地控制了中央和军事实权。这表明曹操在网罗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从思想的角度考察,似乎尚乏重大建树。

官渡之战后,曹操开始真正地从思想和理论上考虑问题,表现之一就是用人重谋,“诫在面从”的思想。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他发出了《求言令》:

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已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将览焉。

另据《初学记》载,曹操为了“求言”还专门设置了主管这件事的官员,负责按时发送统一格式的纸张和函套,因令:

自今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朔各进得失,纸书函封,主者朝常给纸函各—历史表明,曹操的胜利,特别是建安初年的诸多胜利是同诸多谋臣共同谋划而取得的,其中如荀或、郭嘉、荀攸、贾诩等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自平定河北、自领冀州牧以后,曹操威望日高,权力日大,自负之心日长,在一段时间内便很少主动听取谋士们的意见了;谋士们亦慑于曹操的威权而很少主动献策。因此,诸多决策出现了失误,如征高干,先是遣乐进、李典击之,继而亲征,但围城三月而不能拔。为什么呢?因为他下令说:“城拔,皆坑之。,’曹操听不到不同意见,在事实面前逐渐觉悟到自己用人方面存在问题,因而发出《求言令》指出,“频年以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为了纠正这一现象,他汲取历史的经验,把问题提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作出了理论上的概括,指出:‘‘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面从,就是长官意志,上级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跟着附和,或想方设法完善上级领导的意图,而不主动从多方面或反对方面权衡得失、提出问题。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小人同而不和”,也是这方面的意思。为了减少或防止“面从’’现象,鼓励众官进言献谋,曹操曾积极从两个方面进行工作:

第一,鼓励并强制属官提出建设性意见。上述“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朔各言得失,吾将览焉”,就是明显的例子。月旦、月朔,指每月初一日。这就是说,曹操要求其主要属官每月初一都要呈送一份书面报告,对其所司各事作出得失分析。这是一种述职性质的报告。这种报告固然要汇报成绩。要讲“得”,同时也要汇报问题和缺点,要讲“失”。既然是得失之议,自然就应有建设性的议论和具体措施的提出,于是便不愁“嘉谋”不闻了。惜哉,这种每月一份书面报告的制度终究坚持了多久,无从考知。

第二,优奖嘉谋。在《求言令》发出之前,曹操已开始了大奖善谋的活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他连上数表,借用为荀或请爵的因由,尽言荀或之功,突出“奇策密谋”之用;表述了“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的思想,指出“珍策重计,古今所尚”;通过肯定荀或参同计划,周旋征伐,每皆克捷,奇策密谋,悉皆共决的功绩,进而讲到“《诗》美腹心,《传》贵庙胜”,或有大功,宜进封赏,以彰元勋,以劝后进。据说,荀或认为自己没有实际战功,辞让不受。曹操写信给荀或,把珍策重谋的思想作了进一步强化。因说:“与君共事以来,立朝廷,君这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已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战也,愿君勿让。”信中突出“匡弼”、“举人”、“建计”、“密谋”四点,均属谋臣之所为和应为;“功未必皆野战”,进一步强调了重谋、尚谋、“谋为赏本”的主张。

与此同时,他还嘉奖了荀攸。曹操曾以荀攸之计,大破袁绍于官渡,援袁谭攻袁尚,继而尽灭袁氏,其谋皆善。曹操因而为荀攸请封,表称:“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重点也突出了一个谋字。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二月,曹操东征管承后回到邺城,开始论功行赏,发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封功臣令》:

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

这是曹操第一次集中大封功臣的行动,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谓承,前就是封赏了自中平元年(公元189年)陈留起事以来十九年间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谋臣与武将。无异于一次功劳评结大会赏。据载,此次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依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在这次评赏功臣中再次强调了谋臣“贤士大夫”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一是专发了有关荀或、荀攸的特令,说:“正忠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或)是也,公达(攸)其次也。”二是又一次为荀或请封,写了《请增封荀或表》,不仅更充分地述其功劳,而且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用人思想的重大特点,即所谓“贵指踪之功,薄捕获之赏”、“尚帷幄之规,下攻拔之力”。

曹操重视谋臣之用,还可从他对待郭嘉之死得到验证。

他说过,“唯奉孝(郭嘉字)为能知孤意。”也就是指郭嘉最善于领会曹操的意图,所以每说必中。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每每在关键时刻,解除了曹操的犹疑之念,提供了曹操决策的根据和理由,坚定了曹操的决策信心。据记载,郭嘉死,年三十八岁,曹操“临其丧,哀甚”,对荀攸等说:“诸君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随后上表为郭嘉褒功请封,其表略谓;军祭酒郭嘉,自从征战,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另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和《傅子》所载曹操《请追增郭封邑表》和两封给荀或的信还写道,“上为陛下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累陈“悲痛伤心”之情,坦言“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诸此无不反映着他对重要谋臣的重视程度。

“诫在面从”和是否乐于“纳谏”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这里特别还该提到的是,曹操在“诫面从”求言令之后,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回师邺城,不仅大封有功,而且还特赏了敢谏之人。《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记载了曹操封赏敢谏者的情况。

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人三十余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而有言之。谏而不纳,然后皆赏之。这是为什么?恐塞言路也。这既说明,曹操能够大处着眼考虑问题,同时也说明曹操在一定情况下亦善接受不同意见。这种情况后来也有,如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贾逵谏阻雨季伐吴被收监待诛,后来证明贾逵的意见是对的,立发《原贾逵教》,称:“逵无恶意,原复其职。”

曹操重谋赏、封臣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部属,并在全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是它的启后作用。文如华歆、王朗、闻征而鼓舞,愿为其用;武如徐晃、朱灵等终生以遇明主自豪。徐晃常常感慨地说:“士人患不遇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朱灵说,曹操“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曹操征荆州,王粲、蒯越劝刘琮降,并随归操。曹操置酒汉江之滨,粲举杯向操祝酒:“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可见,曹操知人善用已誉满海内,并收到了颇为强烈的社会效果。

同类推荐
  • 1896之最强帝国

    1896之最强帝国

    1896年台湾这是一个拥有金手指的男人横空出世,抢遍世界的故事。
  • 我家地窖通明朝

    我家地窖通明朝

    无意中,我发现租住的房间地窖里面,有一块可以让我穿越到明朝的石头。这块石头,不仅可以让我穿越过去,同时在那边的话,也有一块这样的石头,可以让我穿越回来。就这样,我在两个时代里面,来回穿越着。想着现代都市里面发财,拿一两银子到明朝的大街上买一些字画和瓷器,拿过来稍微一买。我就成百万富翁了。想在明朝做大老爷,什么蜡烛,什么蚊帐批发一些过去,我就成了明朝的红顶商人。泡MM,更简单了。喜欢文采的,清朝那些大文豪写得诗词,我都可以拿来用用。欢歌舞的,什么东风破,什么女人花,稍微演奏一番,爱得我是死去活来。靠着来回穿越的本事,在明朝这个社会里面,无数的红颜知己,都是非我不嫁。
  • 明末天下行

    明末天下行

    (失败的书,失败的我,再写下去不知何日是尽头,书友们对不起,老域还要养家,不能继续了,只能将这一段时光做为美好的回忆!)明末,华夏大地进入一个纷争的时代,各方势力层出不穷,大明、后金、东林党、大顺、大西,你方唱罢我登台,没有妥协,只有你死或者我亡。罗曼诺夫王朝、西班牙王国、荷兰王国、大明海盗更是趁着华夏的纷争都在偷偷地贪婪地吞噬着华夏大地的血和泪。杨兴定来了,一名很普通的小市民,一名曾经很普通的消防士官。他来了,他悲哀过、迷茫过,曾经很想再次肩负起救火队员的职责。当用他的双眼、用他的身体,看到了、体验了这人吃人的时代,看清了这世间的一切善与恶,他放弃了救火,毅然拿起火种在华夏大地上点燃了一把更大的星星燎原之火。
  • 落殇不解

    落殇不解

    陆遥前16年风光无限,少年英雄,一战成名!可他爹死后,他就光认钱了,用大家的话说,只要皇帝不问,这天下的东西没有他不敢卖的…
  • 王莽刘秀喋血皇冠

    王莽刘秀喋血皇冠

    西汉末年,南阳郡成为开国帝王将相批发部,批量生产出王莽及其皇后、刘玄及其皇后、刘秀及其皇后、大量东汉开国功臣,这种奇特现象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我怎么又被迷住了

    快穿之我怎么又被迷住了

    姜小凉是一个很合格的女朋友,做饭打扫管账打脸情敌无一不会,可这仍然改变不了她是单身的事实。主神老爹看不下去了,毕竟是他唯一的女儿,不帮一把说不过去啊,所以,姜小凉很荣幸地开始了她的快穿之旅。某大型萌物:媳妇儿媳妇儿你终于要来见我了吗本文剧情小白,甜宠文,剧情党勿进,男女主颜值在线
  • 猪妖凶猛

    猪妖凶猛

    某仙媒:冒昧请教,您是如何成为天下第一妖的?朱不凡:怼啊,怼天怼地怼空气,但凡看不顺眼的,统统怼死!【成长任务:破坏上古仙宗遗址,任务完成获得999999成长值】朱不凡:放开那遗址,让我来!重生成猪,做大妖怪!
  • 打工赖雄

    打工赖雄

    他从一个偏避如洪荒的山村走出来,被社会的洪流裹挟着,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与历史的脉搏共鸣。他被人骂做无赖、流氓、恶棍,他也被人称作义士、侠客、英雄,他混沌懵懂如小儿,他机智深沉似老者,他怀揣古国道家最不堪的邪术,他修炼古国最阳刚磊落的武功,他的身份很难清晰界定,因为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来自荒村的最底层的打工者,但他却如长虹经天,彗星坠地,以自己独特的风姿让黑暗的更显得黑暗,让光明的更显得光明。。。。。。
  • 傻丫头的皇牌男友

    傻丫头的皇牌男友

    第一次见面,她穿着哥哥地衣服先是对着他犯花痴,又无缘无故就抱着他不放,然后帽子被他打掉,暴露了她女生的身份。第二次见面,她竟然穿着女仆的衣服招摇过市,而且撞见了他与一个小女生的热吻镜头。他暴怒,紧紧抓着她说,“上次的帐还没跟你算呢,还想跑吗?”
  • 清雅曲

    清雅曲

    萧雅绫25世纪的一个普通女孩,因为坠楼而穿越到承天朝,成了后族萧氏的子孙,本以为这一生也就是平平淡淡的过了,谁知,命运弄人,现世中的亲人、仇人都结伴而来,在这个时空中再次展开了一场爱恨情仇的人生大戏!他说:“小雅,生生世世你都是我的妻!”他说:“小雅,你永世都逃不出我的手心!”他说:“小雅,既然无法和你共结连理,那就让我永远的守护着你!”且看小小女子在亲人的陪伴下,怎样化解恩怨,陪心爱之人君临天下,成就一段帝后的千古传奇!本文不虐,可说是一份清粥小菜。口味重的抱歉了!!!
  • 月之魅

    月之魅

    一段情、一段事、一个人、热血、柔情,对与错的界线在哪里………………
  • 浩渺星下

    浩渺星下

    浩渺星辰,现于谷时,位于东方,象征希望。一个架空的世界,拥有庞大的世界观。三块大陆,十二岛屿,六海域,五个种族,九种智慧生物,八种星辰,三十三晷的历史。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世界的边缘,灰暗之地说起……小说风格慢热型。
  • 道一曲阁楼

    道一曲阁楼

    本文讲述古代言情,男主与女主的崎岖故事。
  • 会呼吸的痛

    会呼吸的痛

    关于青春,谁又能晓得什么,又能不晓得什么,这次修改,希望会是最后一次修改吧。关于青春的记忆,就是一杯辛辣的白酒而已。一口气开了三个坑,但折腾了一年半都没能写完,是作者的失误,写多少算多少。还希望各位在看的朋友能留下一两句评论,谢谢。
  • IC事件簿

    IC事件簿

    这是一部新时代的推理作品。这是一部拥有魔法、道术、超能力的推理作品。这是一部不是科幻就是玄幻的推理作品。修仙的话,好像也能插入一点吧?搞笑?不不不,他不是搞笑,他经过训练,不是特别好笑的他绝对不会笑。新人处女作,请多多指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