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0300000041

第41章 霸经41巧设玄机,敲山震虎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曹操

曹操一直很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并尽一切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位道统式的人物,很少做头脑发热、一意孤行的事。尽管当时曹操已拥有百万雄兵,处理朝中大臣很容易,但他并没有随意地处理一些与自己意见相背的人。而且,对于任何想谋害自己的人,从不“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他的策略是:处理外人,不慌不忙,事先找准机会,设下陷井,让人露出真相,最后,抓住实据,严惩不贷,并以此来警戒其他人,达到敲山镇虎的目的。

董承自刘备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仍然无计可施,他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召吉平为之治病。董承与其他五人欲设计谋害曹操。一日董承因其家奴庆童偷情而欲重罚时,不料庆童怀恨在心,夤夜将铁锁扭断,跳墙而出,逃至曹操府中,告有机密事。操唤人密室问之。庆童云:“王子服、吴子兰、种缉、吴硕、马腾五人在家主府中商议机密,必然是谋丞相。家主将出白绢一段,不知写道甚的。近日吉平咬指为誓,我也曾见。”曹操藏匿庆童于府中,董承只道逃往他方去了,也不追寻。

次日,曹操诈患头风,召吉平用药。平自思曰:“此贼合休!”暗藏毒药人府。操卧于床上,令平下药。平曰;“此病可一服即愈。”教取药罐,当面煎之。药已半干,平已暗下毒药,亲自送上。操知有毒,故意迟延不服。平曰;“乘热服之,少汗即愈。”操起曰:“汝既读儒书,必知礼义: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父有疾饮药,子先尝之。汝为我心腹之人,何不先尝而后进?”平曰:“药以治病,何用人尝?”平知事已泄,纵步向前,扯住操耳灌之。操推药泼地,砖皆进裂。

操未及言,左右已将吉平执下,并至后花园进行拷问。曹操凭真情实据,人证物证,将董承等五人,并其全家老小,押送各门处斩。死者共七百余人。

操满腹经纶,且有雄才大略,经国治世之才,可为了达到目的又常常不择手段,他狐性多疑,心狠手辣,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令很多人都非常忌恨。

一次,曹操在批阅文书、信件时,发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骂曹操“大奸大恶,挟天子以令诸侯,乱了君臣之礼”等等。曹操阅后十分生气,杀心大起。于是召来魏郡太守国渊,问如何找出写信之人。

国渊沉思了一会儿,说:“查对笔迹就清楚了。”

可是如何查对笔迹呢?当时没有笔迹专家,也没有完整的档案记录,确实非常难办。

国渊拿到信后,仔细琢磨。最后,他发现匿名信中有许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而《二京赋》在当时是一篇很晦涩的文章,一般人都很难读懂。

于是,他召来手下人,说:“咱们魏郡虽然是一个大郡,但是有学问的人太少了,可挑选一批聪明懂事的少年人出去寻访名师,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咱们郡的声望。”

不久,手下人就挑选了三个少年。在三个少年临行之前,国渊把他们找来训话,说:“《二京赋》是内容丰富的文章,但因为太难,一般人都不重视,所以知道的人很少。你们必须找到能读懂它的老师,学好这篇文章,这样才能毕业,才可以回来做事。”这些少年人连忙点头称是。

三个少年人走后不到十天,果然找到了能读懂《二京赋》的人,赶忙写信告诉国渊。国渊知道后,马上给那人写了封信,要求他严格管理,希望他能多费心思把这三个少年教好。那人很快也给国渊回了信,说了一些客套话。

国渊立刻拿着这信同匿名信上的字迹一对照,两封信的字迹一模一样。于是将此人抓来一审讯,果然是写匿名信的人。

国渊向曹操报告后,曹操把写信人关了两个月,并高度赞赏了国渊的机智灵活。

在人生的斗争中,先示弱一点没什么关系,只要借机掂量对手的性格,试探他的弱点,然后拿他最喜欢的东西诱惑他,他就必定上钩无疑,授给你把柄让你来控制局面了。

一个统治者,在铲除异己时,仅凭手中的权力是远远不够的,主要是要有真凭实据,只有这样,才能行使权利说服大家,树立自己好的声誉,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统治。

同类推荐
  • 崛起之虎踞东亚

    崛起之虎踞东亚

    枭雄虎鉴堂穿越到清末,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却不耽误人家牛逼。兴军事,上战场,杀得各路列强军阀个个跪;善内斗,玩官场,耍得旧官僚新议员团团转;通人情,搞亲民,举国上下无不唯其马首是瞻。在这波澜壮阔,而又腥风血雨的大时代中,看虎鉴堂如何豪情潇洒,笑傲天下!——————————————————————————————————(建了个群,进来陪我说说话吧:170056700)
  • 皇子的迷惑与蜕变

    皇子的迷惑与蜕变

    周国境内强大的世家习于蔑视平民,并使这股风气深入宫廷之中。有着平民母亲的皇长子刘竑也因此饱受排挤,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这种排挤开始威胁母子二人的性命。但命运即会捉弄世人、也能造福于人。周国元武八年八月,在自己居住的偏殿,年幼的刘竑见到了皇后。这位皇后给予刘竑支持,使他不再卑微;而作为报答,同时也是为了自身,刘竑将以皇后养子的身份去争取君王之位......特别强调,这是一本架空小说,请不要将它视为中国的任何一个朝代
  • 憨厚的大唐

    憨厚的大唐

    长相过了刚及格线的孤儿小女子,穿越到七世纪大唐年间,换了性别,拥有了帅气的长相,高贵的身份,以及庞大的亲族。可是,她{他}是史上有名的悲催太子!要活下去,就要改变,从自身开始,直到改变整个王朝。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跟在屁股后面走。换个空间,换个时间,换个性别,也要换个活法!
  • 纵横三国之军阀割据

    纵横三国之军阀割据

    讲述心怀天下的公子貂蟾,如何打破束缚成为乱世之中显赫军阀
  • 重生之南明挽歌

    重生之南明挽歌

    (书友群565652541)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师,崇祯完成了君王死社稷的最后使命,鲜血与火光染红了整个大明江山,在这个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乱世中,摇摇欲坠的南明小朝廷在一只蝴蝶翅膀的挥动下,驾着历史的车轮,在大明帝国最后的余晖下,谱写着壮丽的挽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真的无所谓

    你真的无所谓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受,你每天过得真的压抑,你不向任何人倾诉,感觉自己很卑微,没人在乎你的感受,总是孤身一人,没有朋友。你不敢与别人交流,你怕聊的深了,失去的也就多了。
  • 墨乔凌阳

    墨乔凌阳

    Q市第一私立学校是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全能能力的集团,其核心价值观:梦想,需要去创造学生个个聪明伶俐,人见人爱。比如下面这一段精彩对白!某暴躁老师:‘“喂,小子,谁让你在这混的,有种给我滚过来!!!叛逆少年:“老头,你敢让小爷滚?去你亲戚的吧!goodbye!!!(小宝诽谤:’你这样对老人不尊重好么,真是个问题学生)少年一个喷嚏:‘一个个摊子全让小爷摊上了,谁在背后骂小爷。放心吧,让我心里不舒服的人,我也不会让他好过!!绽放了一个奸诈的笑,大白天的真瘆的慌。
  •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我想把工作做好,也为之付出了艰苦努力,但就是提不高工作效率,没有业绩和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天赋不够还是才智不足呢?其实要成为职场中的精英,获得骄人的成绩,天赋和才智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确方法更不可缺。本书教会你提高工作效率的50个好方法,通过树立高效意识,矫正不良方法,培养良好方法,重塑自身、改变命运;工作业绩、奖金、甚至晋升全都会在认真阅读本书之后接踵而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掌门你是真的菜

    掌门你是真的菜

    大大大师兄,大事不好,掌门师父在宗门外散步时被妖怪抓走了!呔,快去西峰请太上长老出关营救掌门。大大大大师兄,大事不好,掌门师父修炼时走火入魔口吐白沫了!呔,快去后厨舀碗甘泉水灌给掌门。大大大大大师兄,大事不好,掌门师父因为发不起供奉在卧室饿晕过去了。呔,快去收拾行李,趁掌门有口气我们快去向掌门辞行。............厌倦了努力,厌倦了打打杀杀,厌倦了无情,厌倦了一心向道。有兴趣,有爱好,有理想。
  • 山水荒

    山水荒

    一个梦,一个她。今世的情,便是前生的缘。
  • 墨悠暮卿笑:驱魔帝妃

    墨悠暮卿笑:驱魔帝妃

    是初见时的惊艳,或是他无辜地眨着紫眸赖上她让她带他回家的情景,一时又是魅惑的紫眸,清冷的略带笑意的看着她,最后那渐渐化为虚无的身影,相处的点滴在眸内划过,为什么?垂首看着萧墨悠原在的地方,唇瓣轻颤,一行行清冷的泪缓缓滑过冰冷的面颊,灼痛了心。突然的出现在她的身边,又以这种方式离开,在张陌生的时空里,头一次尝到痛的味道,为了让她穿越时空,想必是费尽了法力吧,却仍是紫眸淡笑
  • 大宋王爷下南洋

    大宋王爷下南洋

    天潢贵胄,凤子龙孙,出生显赫的大宋齐王殿下,竟然舍弃与身俱来的富贵,爱上了变幻莫测、杀机四伏的海洋。
  • 珠玉词

    珠玉词

    《珠玉词》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的传世词作,其词承南唐冯延已词风之“俊”,又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明净清丽,融思于情,抒情含蓄柔婉而富有诗意,流露出词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相伴而生的惆怅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便是第一境界,而“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