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4900000031

第31章 千古自然名句——良辰美景,赏心乐事(4)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为白居易十六岁时所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被看作是白居易的成名作的五言律诗,一般都认为是白居易十六周岁(公元787年)左右,由徐州经出生地河南新郑县,到达京都长安,或者在饶州及苏州拜谒大诗人顾况时,拿出的“行卷”礼,是在练习举业过程中的“咏物”之作。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出处】出自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释义】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解析】原诗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于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原诗共两首,此处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充满爱国豪情,大气磅礴,风格悲壮。当诗人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他会想起很多往事。人生匆匆近百年,回首过往,感慨颇多,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都会像过眼烟云一样在心头闪现。当时,金人南侵,宋朝丢失了大半壁江山,诗人由于主张对金作战而被罢官回乡,僵卧孤村,失意之思,经历之悲,病体之痛,家国之愁,似乎已穿越岁月时空,飘飘悠悠,在身边蔓延。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中。当南宋皇帝偏安江南,朝中士大夫纷纷在江南的小桥流水中风花雪月、吟诗颂词之时,陆游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北伐,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祖国的统一,虽屡受投降派的谗毁排挤,却矢志不移。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处】出自南宋·朱熹《春日》

【释义】很随便地便认识了东风的面目,这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光点染而成。

【解析】全诗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春游诗;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寻芳是指求“道”。诗虽充满理趣,但形象鲜明,仅仅作为游春诗来欣赏,也是一首好诗。

后人评论朱熹的诗作时说:“因他胸中先有许多道理,然后寻诗家言语衬托出来。”也就是说,朱熹是用真正的诗歌语言来表达哲理的。朱熹三十一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出处】出自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释义】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不远处流水上有一座小桥,周围住着一些人家。

【解析】原诗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曲由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名词。作者将这十二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了这四幅优美的画面,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表面看本曲并无华丽美妙之处,然而,正是作者看似不经意的名词整合却写出了这千古名篇。

全曲以较简洁质朴的十二个名词组成这四幅优美的画面。作者的用词并无华丽的辞藻,只是一些诗词中常见常用的老词,并不见任何新意。但正是这些并不见有任何出众之处的旧词却写出了这不朽的经典之作,从而得以广泛流传,深入人心。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用了枯、老、昏、小、古、瘦等形容词来强调名词的重叠效果。名词的这种用法,省略了形容词(对属性的描写)和动词(对名词的动态描写),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如同国画的飞白一样,空白处才是神妙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处】出自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释义】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解析】原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黄鹤楼处于武昌西黄鹤矶上(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踞山临江,得形势之要,登楼八面来风,凭栏可极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登临送客,足可壮人襟怀。这首写在李白的江南之游结束后不久,这时友人继之而下吴越之广陵,自然会唤起他关于广陵的种种记忆。李白二十岁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岁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几遍中国东南。看惯蜀中山水的李白,自然会对雄浑广阔的自然景色有其敏锐的感受和准确的把握。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风华正茂,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这首诗写得神采飞扬。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处】出自唐·张继《枫桥夜泊》

【释义】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解析】原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古又称枫桥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旧名妙普明塔院。相传因唐代高僧寒山拾得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更名为寒山寺。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僧法迁重建寺院。

这首诗是张继落榜后,在客船上,听到寺院的钟声响起而写的一首诗。在很多年以后,人们已经不记得张继那一届的状元是谁,但人们却记住了这首诗,记住了张继。

寒山寺位于阊门外枫桥镇,现为佛教活动场所。自从张继写下了这首诗,诗韵钟声就开始千古传颂。夜半钟声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声,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如今每到新年,人们都有到寒山寺听钟声,以抛弃烦恼忧愁的习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处】出自唐·杜牧《山行》

【释义】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解析】原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看来是从长途旅行图中截取的“山行”片断。黄叔灿《唐诗笺注》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还有“枫林晚”的那个“晚”字,意味着夕阳将落,火红的光芒斜射过来,更使满林枫叶红得快要燃烧。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施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练、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或为李商隐并提,称与“李杜”。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出处】出自唐·刘禹锡《竹枝词》

【释义】东边在出太阳西边却在下雨,以为没有晴天然而却又是在晴天里。

【解析】原诗为,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是一首模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予以表达。

据刘禹锡的自序说,他在建平做官的时候(建平,古郡名,故城在今四川巫山县),看见当地的人唱着一种歌曲,即竹枝词是用笛子和鼓伴奏的,一边唱一边跳舞。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采用了他们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体裁和七绝一样。本来这种民歌,在唐代早已流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处】出自南宋·杨万里《小池》

【释义】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解析】原诗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的意思是: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荫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处】出自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释义】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就已穿过万重青山。

【解析】此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这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随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原诗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利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加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如《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又丁龙友云:“此是神来之调。”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

附:名句荟萃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释义】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而成,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千万条。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释义】池塘畔长起了春草,园中柳树上也换了鸟儿在歌唱。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释义】有的时候下一点小雨,到处都可看五枝十枝的花朵在开放。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释义】梅雨季节到来,雨水连绵不断,青草上和池塘边到处都是青蛙。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释义】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释义】屋外荷花雨后正盛,在日出之后,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支支荷花在风中摇摆。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释义】春天来得很慢,让人很是期待,来了之后,花草都长得很快。生机勃勃,草长莺歌,各种农作物都长得很好。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释义】海上升腾的云霞带来曙色,江南先发的梅柳已报阳春。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释义】树林里的花儿开了又谢,扫也扫不完;小径上的青草呀,长得那么充满生机,踏上去之后,很快就又生长起来。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释义】二月时湖水清澈透亮,家家的鸟儿都和着春天的脚步争相啼鸣。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释义】萧瑟的秋风从渭水吹来,长安城中尽是飘飞的落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释义】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你要记的,不是繁花盛开的春天,是橙子将黄,橘子犹绿的季节(就是秋末冬初)。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释义】秋风吹红了枫叶,吹动的白发,让人感叹暮年已至。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释义】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天空仿佛也比往日透明了许多。

一树樱桃带雨红。

【释义】小雨初霁,葱茏的叶间掩映着晶莹剔透的红樱桃,上面挂了颗颗透明的水珠。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释义】岁月流逝,时光不再,樱桃又红了,芭蕉也绿了。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释义】在小楼上卧听一夜风雨,到了天胆,深巷中传来听卖杏花的声音。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释义】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象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释义】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从北方避难而来的人们,整日在西湖上唱歌、跳舞,究竟到何时才会停止?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释义】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释义】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释义】天空中排云而上的秋鹤,启发了作者的思维,使作者自然而然地产生到碧宵的诗情。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释义】浩瀚的荒漠上冰雪已经积得很厚很厚。天空中惨淡的愁云也好像凝固住了一般。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释义】鸟儿向着屋檐的方向飞去,云朵从窗里向外浮出。

同类推荐
  • 三字经心解

    三字经心解

    贯通古今,拌落七百年的历史尘埃,融汇历史,汲取五千年的人文精粹。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 谁在掩盖真相

    谁在掩盖真相

    用什么来说话?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考虑这件事时,轻飘的纸张就变成了流光异彩的文字和沉甸甸的思想。这就是媒体,它从西方弥漫到全世界。当世界对它产生高期望值时,它却显得那样放荡不羁。媒体帝国在威胁着本来就需要它的世界。
  • 中华美德——表里如一

    中华美德——表里如一

    “表里如一”是说做人要真诚。表指外表,里指内心。外表和内心一样,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表里如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继承和发扬表里如一的传统美德思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真诚待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坚持真理,保持真我,不随波逐流,不做两面人。
热门推荐
  •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绣花王爷淘气妃

    绣花王爷淘气妃

    凤宇王朝的王爷,不爱男装,爱女装,最拿手的是手拿绣花针,绣天下绝品!老王爷气的七窍冒烟“给本王娶妻!”手拿绣花针的绝美男子嫣然一笑“除非从天上掉下来!”此话一出,穿越而来生活九年的火泪影从天而降。烧他的绣品、劈他的古琴,小王妃气煞绣花王爷!他要反抗!拭目以待!
  • 三国小独裁

    三国小独裁

    东汉末年,朝廷羸弱,诸侯割据,只有用铁血的手腕才能改变这个局面。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陈明不过是个穿越到三国的小人物,却一步步成长起来,搅动了整个中原的局势。骁勇的阵前战斗,辛辣的政治手段,过人的指挥艺术,独到的战略眼光,这都不是陈明与生俱来的,靠的是后世的知识以及不屈的信念。
  • 腹黑娇妻:老公,战么

    腹黑娇妻:老公,战么

    她是全球通缉的罪犯特工。一朝死而复生,却嫁给富可敌国的暗夜总裁。他说她手黑,不配当他的妻子。她说他心黑,丢人是她的老公。恰逢月黑风高,她手拿匕首,媚笑说“正好杀人灭迹。”他邪魅一笑,“黑灯瞎火,老婆大人不觉得更适合肉搏吗?”“唔……”
  • 惹上偏执伪君子

    惹上偏执伪君子

    据说,简先生对于简夫人占有欲极强。这一天,江歆在刷微博,一不小心手滑点赞了一条小鲜肉晒自己肌肉的微博,这一不小心就被顶上热搜。简先生看见这条热搜的时候脸不要太黑,里面让助理把热搜撤了下来,自己回家收拾简夫人。“听说你点赞了小鲜肉的微博?”简先生扯着领带对简夫人说。简夫人咽了咽口水,“我没...唔”女主江歆,男主广告过后回来
  • 嫡妻攻略

    嫡妻攻略

    阴错阳差,她嫁入司家,举步维艰,只能逆境求生。姨娘阴险,弟妹狠毒,外室相逼,小姑子更是个能折腾的主,面对婆婆心机,为保性命只能借互斗来谋生。心思过深的夫君,又藏着什么秘密?她好不容易制造一次次的机会,自然不能让他们如愿。撕下他们的伪装,定要将他们狠狠的踩在脚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向来痛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别走

    英雄别走

    “英雄,你额头放神光,行走间有大道轰鸣,追随我!如何?”“你是王者?···有何为证?”“···你来我这,有吃!”“哼!”“···有数不尽的宝物!”“切!”没办法,只能使出杀手锏了。英雄凝重的看着王者的口中呼之欲出的几个字···“···颇一熬!!!”英雄嘴角微翘,目露欣赏:“你果真是个汉子。王,我愿追随··”
  • 从首富开始亏的修炼

    从首富开始亏的修炼

    人物篇:五十岁的枫叶城首富马腾云,偶得亏损系统。系统篇:只要有足够的金币亏损,宿主想要兑换任何物品都没有问题。价值百万金币的【养体药剂】在亏损系统只需要亏损十万,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亲,签字后就能获得功法噢!只需要亏损五十万金币呐!】刁炸天的作者写的刁炸天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