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4900000054

第54章 附录1经典的歇后语——言有尽而意无穷(1)

郑庄公挖地道——不到黄泉不相见

【解析】郑庄公的母亲从小就不喜欢他,而喜欢他的兄弟共叔段。她如此偏心,后来竟然发展到帮助共叔段谋反、意欲置庄公于死地的地步。郑庄公愤怒之下,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母亲见面。后来,他心生悔意,在一个聪明的大臣的帮助下,“掘地及泉”,母子相见,重归于好。这个故事包含了两个元素:一是孝心,二是智慧。庄公反悔之后孝心大动,这本让人十分欣慰,后来又使用巧妙的办法尽了孝心,成为一个千古传颂的美谈,让人不能不油然而喜,心情大悦。

要饭的看丈母娘——穷孝顺

【解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孝顺这种事情,是完全超脱于贫富之外的,因为它完全就是个心意的问题。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样的孩子就算腰缠万贯,他也不孝。圣人说,孝顺,最主要的是牵挂父母的身体。所以即使穷困潦倒,远在千里之外,只要时时牵挂父母,那也是孝顺。

一根藤上的瓜——苦甜是一家

【解析】一家人就应该苦甜与共。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家徒四壁,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挡住雨雪。有了灯光,有了薪火,就有了满屋子的温馨。巴山深处,因为买不起碗和筷子,全家人共用一个碗和一双筷,只好你吃完了我再吃,家庭温馨之情,仍无处不在;陕北窑洞里,一家人只有一条打了补丁的裤子,谁出门给谁穿。即使再苦也有亲人维护你的体面,才是一家人。

药店里的草药——少不了的一位(味)

【解析】在药店里,有些药是少不了的一味;在一个完整的单位里,有些人也是少不了的一位……每一种事物之所以存在,其自身都有某种不可或缺的东西,缺少了它性质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人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特别关注那“少不了的一位”,因为它往往是核心和关键,把它处理好了,事情往往就会迎刃而解。同样,在一个家庭里,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少不了的一位,应该敬之重之,好好地孝顺他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解析】有个老人的马无缘无故跑了,他却对别人说:“你怎么知道这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着一群马回来了,他却又说:“你怎么知道这不是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他儿子喜欢骑马并因此摔断了大腿骨,他却又说:“你怎么知道这是福气呢?”过了一年,发生了战争,壮年男人都参加战斗,战争结束后,附近的壮年男人死去了百分之九十,这家却因为儿子腿瘸和父亲年老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得意不忘形,失意不丧气。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形势在人们没有观察的时候就悄悄改变了,能够洞察事物每一次变化的先机,并做出调整和反应,固然很难,但是人们只要能够明白福祸相倚、否泰相循的道理,就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世间的风浪。能够从表面的祸事里看到转化的契机和希望,这与其说是一种智慧,还不如说是一种心态。

二流子打锣鼓——吊儿郎当

【解析】吊儿郎当形容作风散漫、衣着不整或做事敷衍不负责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看到这种现象。因为吊儿郎当的人对他人、对工作不尊重,所以他也无法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重。世界和生活本身存在美好的一面,吊儿郎当者却不为然,只是以一副玩世不恭的面目存活在世界上只有这样。在现代文明的社会中,人们做人做事一定要去除吊儿郎当的习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借米还糠——气鼓气胀

【解析】别人借了你的米,还给你的却是糠,价值上相差太远,别人明目张胆地占你便宜,让你怒不可遏,其实仔细想来,完全没有必要。恶行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惩罚,如果你为之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十分不值得。为人处世,还是豁达一些好。对于伤害自己的人,以牙还牙,不是君子所为,索性置之不理,将其视为小事,就能使心中一片坦荡。

灯草灰过秤——没分量

【解析】这个世界上的人,大多数是人微言轻的,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人有几个呢?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清楚并且接受人微言轻的事实,这样就做到了豁达。一个人如果太敏感,就无法活得幸福。比如你表达了一个观点,无人理睬;你发明了一件东西,无人问津,你愤愤不平,觉得世人忽略了你,其实大可不必。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不是金子,纵使外表再华丽,也一样毫无用处。

买了罐子打了把——别提了

【解析】当人们说“别提了”的时候,大多是一脸懊丧。其遇见的事情,大概是绳子拴在豆腐上,完全提不起的。不过也有些人,说起“别提了”的时候是笑嘻嘻的,这大概是遇见了好事,想要人知,又不想要人知,一言以蔽之。更有一些人,说起“别提了”的时候,乃是大手一挥,再无牵挂。这种人是真正的豁达。

睡在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解析】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他们都是眼里除了钱、别的一概不在乎的人。其实财富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滋养生命的。生命比钱更加重要,挣钱的目的乃是维持生存。如果拼命地去敛财,连生命都不在乎了,早就使财富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千万不要为了钱将生命都赔进去了。

猫不偷鱼吃——假正经

【解析】猫喜欢吃鱼,乃是其天性,如果伪装不吃,就假正经了。人也一样,七情六欲是其天性,在生活中总有喜怒哀乐,总有喜好,总有厌恶。孔夫子说:食色,性也。《中庸》又说:如好好色每一个男人都喜欢美色,因为这是天性使然,人们固然可以提升修养,让自身的追求不受美色的摆布,但大可不必伪装自己,对美色不屑一顾。去除虚伪的假正经,大胆流露真我的本色,这种坦荡、自然、真率不失为一道亮丽的人性风景。

半夜里打雷心不惊——问心无愧

【解析】“问心无愧”这个成语出自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古人讲究天人感应,总以为人心善恶,天上的神仙都知道,心怀不轨者,有可能被雷公劈死。于是人们把天上的雷声与地上的善恶联系在了一起,人们以听到雷声是否惊慌作为内心是否善的标准,没有做过坏事的,自认为雷公不会对其如何,于是半夜打雷,也能坦然而卧。若是日间做过坏事,则要惴惴不安了,因为担心会被雷劈死。胸襟坦荡,才能问心无愧;堂堂正正做人,才能问心无愧;不损人利己,才能问心无愧。

蜡烛一生——损了自己照亮别人

【解析】“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南丁格尔精神的写照。在鸡西总医院医疗集团,就有一支具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精神的护理队伍。他们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的职业意识和道德修养。他们素质精良,技术精湛,朝气蓬勃。他们热爱护理事业、关心病人疾苦,被患者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

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自怜,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舍己为人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中国人,并且还会继续感动下去。

灯影子打哈欠——皮(脾)气

【解析】如果能从外星系遥瞰地球,会感觉芸芸众生就像一群忙忙碌碌的小蚂蚁,其喜怒哀乐、恩恩怨怨,真像片片风,丝丝雨,终将杳然无痕迹。佛说一切皆缘,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幻不定、无足轻重的,这话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真理。人的愤怒和脾气,都像灯影子打哈欠一样,虚幻不真,毫无意义。人世难得开口笑,何不在有限的生命里快乐一点、随和一点、宽容一点?

钻进牛角尖——拐不过弯来

【解析】培根有一个很著名的“洞穴假象”说,意思是人都是从自己的一隅之见出发,犹如坐井观天,不能看到世界的真实面目。人在认识一件事情的时候,脑袋里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着早已有之的见解。有什么样的视野,就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同理,人若是心胸宽广,在遇见可气可恨的事情的时候,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从而作出合理的决定。若是性格急躁,则有可能钻进牛角尖,让怒火一路燃烧,最终可能会得到一个可怕的结果。

廉颇拜访蔺相如——负荆请罪

【解析】在负荆请罪的故事里,蔺相如的宽厚让人印象深刻。廉颇咄咄逼人,他却一退再退。蔺相如之所以这么宽厚,一方面与其自身修养有关,再就是出于国家安定的考虑。廉颇犯昏,逞匹夫之勇,蔺相如头脑清醒,以大局为重,有国士风范。

癞蛤蟆上蒸笼——气胀气鼓

【解析】人生在世,难得开口一笑,然而让人烦恼、生气的事情仍层出不穷。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应该怎么办呢?豁达之人会自嘲一笑,从容而退,身心都毫发无损。而狭隘之人不同,他跟自己过不去,这既于事无补,又白白地生一些闷气。

半道上捡个喇叭——有的吹啦

【解析】“吹牛皮”的说法来自于皮筏。人们在屠宰时,先设法剥下羊或牛的整张毛皮,然后经过一系列工序,使之变得松软后用细绳将其缝扎成袋状,只留一小孔,待吹足气后将小孔封紧,然后再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在古代,人们没有打气筒和气泵之类的东西,要想给皮筏充气,办法只有一个——用嘴吹。羊皮袋体积小,可以用嘴直接吹起。但即便是羊皮袋,一般也只有体格非常健壮、肺活量很大的人才能吹得起。而牛皮袋子由于体积过大,直接用嘴是吹不起来的。因此,在黄河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能吹起牛皮袋子,就会被人们认为是在说大话;而那里的居民在不耐烦别人的夸口言行时,也往往会对其说:“你有本事就到黄河边上去吹牛皮好了!”久而久之,“吹牛皮”就逐渐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逐渐流传开来。

抱着擀面杖当箫吹——一窍不通

【解析】“一窍不通”这个词语出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意思是纣王不仁,心窍是被封闭着的,所以他安于为恶,把比干杀了。孔子说,如果他的心能有一窍是开的,他就不会杀比干了。于是后人就用“一窍不通”来形容一个人的昏庸糊涂。人一方面要谦虚,免得自己一窍不通还不可一世;一方面要自强不息,不断学习。

半天里响鞭炮——放空炮

【解析】放空炮是发射出去的炮弹未击中目标,比喻说话未达目标,也就是所谓的说大话。放空炮有时候是作为一种策略,那自然无可非议,但有时确实肚中无货,但是硬要扯着嗓门说大话,“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那就不应该了。做事应该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那就不要去说,说了而做不到又有何意思?不仅自己丢了面子,而且还会遭到别人的嘲讽。

穿钉鞋拄拐棍——稳上加稳

【解析】有些事,必须稳上加稳,比如治国,尤其是治大国,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一着不慎,祸害无穷。治理国家如此,个人修养也应该如此。应该培养谨慎、细致的性格,不然在某些大事上出了疏漏,那就后悔莫及。

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己

【解析】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那在理论上不太可能。只有以己之昭昭,才有可能使人也昭昭。当然,如果自己昭昭,却让别人昏昏,那说明教育技术很糟糕。但是在道德品质上,身教胜于言传,也就是说,不需要什么教育技术,只需要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榜样的力量自然会震动被教育者。当然,这是对正人君子来说的。

见人先作揖——礼多人不怪

【解析】礼这种东西,是专为尊重和互相尊重而设。见人先作揖,就是表示对其尊重,除非是非正常人,没有几个人不愿意被尊重的。所以礼多人不怪,礼少了人才怪。只要不是惺惺作态,只要不是繁文缛节,人们应该多多知礼,这也是在提高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披大氅偷烟袋——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解析】文明人不做文明事的情况让人感觉别扭,很多情况下这会让人猝不及防,说不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如果表面上是个不文明的人,你对他做出的不文明的事不会感觉奇怪,因为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如果表面上是个文明人,突然做出一件不文明的事,肯定让你十分意外。

大厅中央挂字画——堂堂正正

【解析】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写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花高洁的品格,正是君子堂堂正正做人处世的写照。在现实社会中,人会遇到各种歪风邪气,只有挺起脊梁,堂堂正正做人,才能战胜它们,从而磨砺出崇高的品格来,就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处浊世而品益清。

大姑娘要婆家——嘴里说不出来

【解析】人常常由于所谓的“自尊”,将一些事情憋在心里,尊口难开。面子这个东西,大概是与人类的道德规范同步产生。凡是为一般人所认可和鼓励的,大概都是可以直接言语的;凡是一般人认为应该抑制含蓄的,都应该憋在心里。其实大姑娘想婆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共同制定了道德规范的“一般人”互相告知:女孩家要含蓄、要害羞、要委婉,迫于这种压力,大姑娘只好闭口不言,等待青春消逝。道德规范的存在,本来是为了让人间更美好,可在某些情形下,它却违背了这个初衷。

擦粉上吊——死要面子

【解析】死要面子的人,一般都活受罪。因为他们总是要顾及别人的看法,总是担心别人的评论,总是不能潇洒地、自我地生活,这样活得很累。其实大可不必,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自由的权利,都有保护自己的义务,不必时时刻刻为了将就他人而委屈自己。

半瓶子醋——晃荡得很

【解析】满罐子不晃半罐子摇,这本是一个物理现象,却被人拿来比喻社会现象。所谓无知者无畏,那些腹内空空的人,才胆敢大放厥词,而胸有实学的人,由于知道学无止境,所以会低下沉甸甸的头颅,虚心谦逊。

十二月的蛇——打一下,动一下

【解析】同是动物,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有差别。比如说牛吧,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蛇却不同,一到冬天就熄火,不打不动,一打一动。拿来比喻人,什么性情就一目了然。有的人积极主动,无须吩咐就奋蹄狂奔;有的人懒散惰怠,非要批评教育不可,不然就一动不动,消极怠工。人活着应当效仿老牛精神,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而不能做十二月的蛇,消极怠工,混吃等死。

黄连做笛子——苦中作乐

【解析】有句老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正因为身在苦中,所以为了不一味地苦下去,应该在苦难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在苦中寻找快乐,不向苦难屈服,才能以此作为对苦难的抵抗和嘲讽,并且自我激励,为改变苦难的现状而努力。

蚯蚓变蛟——纵变不高

【解析】总有一些东西是由基因决定的,再惟妙惟肖,也不能达到完全相似。有些人总是试图模仿,岂不知像我者死,似我者生。得意忘形才是最高境界,得形忘意乃是极端末流。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天赋,这才是正道。

打半边鼓——旁敲侧击

同类推荐
  • 顾准文集

    顾准文集

    顾准吴敬琏强力推荐王元化、李慎之、李锐、吴敬琏、朱学勤等人极力推崇的中国当代最伟大、最深刻的思想家20世纪后半期最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最有创见的学者顾准著作精选集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命运之船

    命运之船

    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原本约定好与男朋友一起的乘坐轮船去旅行渡假。却因误会争吵女孩独自一个乘坐轮船渡假,在船上遇到一个陌生的神秘白发老人对她说了一句话“时候未到”捡到一张老人掉下陈旧的(泰坦尼克号)照片,背面写着:1912、4、15。此后白发老人便失踪了~~
  • 表演兴趣观摩

    表演兴趣观摩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表演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舞蹈表演、曲艺表演、军事故事演唱表演、乐器表演等内容。
  • 后天神圣

    后天神圣

    开局一个老大哥,什么,老大哥凉了?莫慌,老大哥的记忆和天赋还在。好不容易走向星空,星空之下,乱象纷陈,有横行霸道的星际公司、有播撒混乱的宇宙星盗、有易进难出的骗子街、还有动不动就来一波邪恶实验的疯狂科学家……乱世出英雄,也出妖孽,曹朗以诡计对抗诡计,以卑鄙抗衡卑鄙,常令敌人长叹:不是人不是人……
  • 花千骨漫画版

    花千骨漫画版

    花千骨身怀异香出生时那一香飘满满村全城的花都枯萎了有好几年没有花骨朵和花朵可是花千骨的命运就偏偏你不开别人的捕捉可是有一天她的命运完全变了她十二岁时必须得要上茅山拜师学艺斩妖除魔,可是毛山已被七杀殿攻打,在清虚道长你死之前要花千骨去昆仑山白子画拜他为师,经过一番努力千古终于到了昆仑山找到了白子画他请求白子画收她为徒因为她已经没有地方可去了最终百子画还是收了她但他还是一个普通的长留弟子,两只结局会怎么样会在一起吗敬请期待。。。
  • 红尘愿

    红尘愿

    文艺版:红尘愿,自斩羁束,心结幽远念,身仗三尺青锋,天地何方不自由?普通版:这是一个想太多背太多的少年在一个叫“红尘”的游戏里认清自己放下包袱的故事。逗比版:我在追求自由的路上越行越远啊哈哈哈!七月的目标还是可怜的日更1500==
  • 神之等待

    神之等待

    他是下凡历练的九皇子,在下凡的时候被他亲哥哥一脚踹下凡,这这反倒对他很好,他遇上了上官赤炎,上官家族最盛大的一个人族,他对这个人喜欢上了。他在凡界却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他不能一直跟着上官赤炎,这个人却有着很多爱慕者,所有喜欢喜欢他的都得倒霉……
  • 冷情总裁独宠傲娇妻

    冷情总裁独宠傲娇妻

    这一番话说的她没有任何可以辩驳的。她没有哭闹,没有歇斯底里,只淡淡的说:“你想让我怎么做?”“好,真是聪明,一点就透。要钱你说,要其他的你也开口,只要你别再粘着叶琛。不然的话,我也不敢保证接下来会做什么。”凌冉在叶琛妈妈面前不卑不亢的说:“我跟叶琛不是用钱来衡量的,哪天你儿子发现你用钱打发他的感情会怎样?我也没有其他要求。至于今天我答应先离开他,不是因为你的威胁,而是我想给他机会,让他遇见更好的,更适合他的人。”叶琛妈妈冷笑道:“行啊,还算有自知之明,懂得退让。”凌冉同样冷冷的说:“同时检验下我和叶琛的感情,经不经得起考验和诱惑,免得将来嫁错人后悔。”说完转身华丽的离开。叶母怎么也没想到,这女人会用这种语气跟她讲话?这话说的愣是让她觉得自己理亏了呢?按照她设想的情况,她应该是痛哭流涕求着她,或者爽快点拿钱走人吗?她越想越气,自己拍着胸口捋了捋……
  • 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你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各种身体不适或疾病?你想摆脱身体衰竭的状态吗?你想拥有一份健康的保障吗?……请打开此书,从改变你的生活点滴做起,这样你的身体在生命的每一天都会显得更有活力!
  • 东城杂记

    东城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皮画

    人皮画

    一首死亡之诗牵扯出“死亡诗社”与人皮画《第八碗》,乌镇著名画家和梦幻少女在追查真相时,发觉一个惊天秘密:某个神秘组织正以耶路撒冷哭墙为根基,以人肉人骨为材料,制作一组恐怖的人骨雕塑!那个组织为了复活“耶稣”,不惜跨洋过海盗取圣血和耶稣裹尸布!两人与神探霍克联手,发觉凶手制造的灾难现场拼合起来就是个“十字”,凶手即将在台湾阳明山和上海黄浦江口制造血难!而世上最著名的圣殿宝藏也即将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