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4300000038

第38章

就是啊,也有一些人,因为一时身处逆境,无法转化心情,不得其志、郁郁寡欢、憋闷而死。如邓弼,感叹自己空有才华不被重用,所以,看破红尘,出家当道士去了!想想看,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不能被当世所用,依然利用自己的学识从事教育工作,不也是成了千古一圣了吗?邓弼满腹经纶,当个老师也不错,至少可以教书育人啊,但他却选择了悲剧形式的收场,还是被遭遇影响了心境。

古代的君子圣贤,不一定每个都是得志的,遇到不得志时,有些人依然保持着冰清玉洁。所谓贤人不出山的太多了,他们懂得修道,守己,更懂得“人有求用之祸,事有求全之毁,树有求才之殃”的道理。于是,他们顺着天道而行,就像张九龄说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遇”与“不遇”,何必要让别人赏“待遇”呢?

“遇”与“不遇”,可能有过相同的“机遇”吧?

抓住“机遇”,就有“待遇”;

得到“待遇”,就是“知遇”。

这就是我读懂的有志者、有心人的“知遇之道”。

【63】王昭君的出塞之道

昭君出塞,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而且是一个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案件。

先请看我的七律诗《昭君出塞咏叹调》吧:

昭君出塞美名扬,

匈汉和亲友好章。

身献国家成壮举,

心遭痛苦断肝肠。

姿容秀丽宫中女,

聪慧才佳技艺强。

可叹画师贪贿赂,

盗名欺世丧天良。

再容我从故事开始,探讨我对这一历史事实、事件、案件的看法。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元帝回宫后,越想越不是滋味,自己后宫竟然有王昭君这样倾国倾城的美女,我怎么不知道呢?他叫宦官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来挑选。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元帝知道真像,差点没有气死,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应该说,出塞后的昭君,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汉族文化、促进汉匈和睦相处、长期友好往来的作用,使得两国人民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得以免受战争之苦,过上了半个多世纪“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幸福生活。

但是,昭君的生活也决不是一顺百顺的。他和单于婚后生育了一个儿子,单于死后,按照匈奴的风俗规矩,子袭父业,还要继承父亲的妻妾。昭君无法接收,要去回到汉朝。没有得到批准,无奈又嫁给自己的儿子,并且又生了两个女儿。从此可以想见,远嫁匈奴的王昭君,一生当中精神和肉体受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折磨啊!

从昭君出塞的故事和事实来看,固然应该充分肯定正面的、客观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大局利益。然而,从反面的、主观的角度,昭君主动请缨,更多的是出于对贪婪的画师、对不顾真相的皇帝、对自己寂寞无聊的生存状态的一种不满和反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选择。后来,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政治倾向和需要,才使昭君的身上被赋予了越来越亮丽的色彩,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所以,我认为:皇帝、画师、有关的官吏大臣、昭君的儿子等人,制造了冤假错案,败坏了民俗风尚,都是民族的败类、历史的罪人。

昭君出塞,出于无奈;

皇帝昏庸,社会黑暗;

主观抗争,客观失败;

牺牲个人,唤醒时代。

【64】聪明人的进化之道

当今社会,聪明人越来越多,而且是越来越聪明。他们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的“进化”。

请看他们的十种表现:

1.知书达礼:仅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送礼;

2.度日如年:日子非常好过,每天象过年一样;

3.杯水车薪:每天办公室喝喝茶,月底可以拿到一车工资;

4.知足常乐:知道有人请自己洗脚,心里就感到快乐;

5.见异思迁:看见漂亮的异性就想搬到她那里住;

6.语重心长:别人话讲的重了,心里怀恨很长时间;

7.有机可乘:出门考察、游玩有飞机可以乘坐;

8.不学无术:不要白费工夫学那些不实用的东西;

9.夫唱妇随:丈夫进了歌厅唱歌,妻子跟踪尾随;

10.德高望重:得到高级职务、职称以后,就忘记工作重任。

我们再来读一读一些聪明人在酒店里“进化”了的“对白之道”吧。

男男女女一伙子人进入酒店包间落座后,便不停的聊天,只有一个人在点菜。点好了,征求大伙儿意见:“菜点好了,有没有要加的?”这种情况,一般是让服务员小姐把点过的菜名儿报一遍。

于是,一位急嘴的哥们儿说:“小姐,报报。”

小姐看了他一眼,没动静。

“小姐,报一下!”哥们儿有点儿急了。小姐脸涨得通红,还是没动静。

“怎么着?让你报一下没听见?”哥们儿真急了。

一位女同事赶紧打圆场:“小姐,你就赶紧挨个儿报一下吧,啊。”

小姐嗫嚅着问:“那,那……就抱女的,不抱男的行吗?”

“噗!”边上一位女同事刚喝的一大口茶全喷前边人身上了。十几个人笑做一团,小姐更是不知所措。

上菜了,先上一个拌拉皮儿。一大盘拉皮儿端上来,接着是几碟儿配料、酱汁儿什么的。小姐上菜的时候没留神,一滴酱汁儿洒在一位哥们儿的裤子上了。那哥们儿也是成心逗闷子,假装阴沉着脸问小姐:“怎么办呀?”

小姐很冷静地说:“怎么办都行。”

“那你说怎么办?”

“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那你们这儿一般是怎么办的?”

“要不俺帮您办?”

“好呀。”只见小姐麻利的把几碟儿配料、酱汁儿一股脑倒在拉皮儿上,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刷刷几下就拌好了。然后对那哥们儿说:“先生,拌好了,可以吃了。”

哥们儿瞪着那盘子拉皮儿半天没说话,另一位同事替他跟小姐说了声“谢谢”。

上主菜了——烧羊腿,一大盘肉骨头,一碟子椒盐儿。那位急嘴哥们儿酷爱这口儿,毫不客气的抓起一羊腿,“咔嚓”就是一口,“呱唧呱唧”地大吃起来。

小姐一见,说道:“先生,这个要蘸着吃。”哥们儿将信将疑的看了看小姐,又看了看懂行的同事。懂行的同事说:“蘸着吃好吃一些。”

哥们儿于是拿着羊腿站起来,“咔嚓”又是一口。

小姐赶紧过来问:“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

“啊?没有啊。”

“那请您坐下来吃。”

哥们儿嘀咕着坐下来,看了看大伙儿,茫然若失。小心翼翼的把羊腿拿到嘴边,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小姐又说:“先生,这个要蘸着吃。”

哥们儿腾地一下站起来,挥舞着羊腿怒气冲冲的嚷:“又要站着吃,又要坐着吃,到底怎么吃!?”

酒菜满席,领导跚跚而来。满座起身相迎,一片寒暄之声。

旁边侍宴的小姐甚美,新来,经验不丰,颇有些紧张。

众人落座,有人招呼:“小姐,茶!”

小姐忙近前用手指点:“1、2、3、4、5、6、7,共七位!”

众人嬉笑,领导补充曰:“倒茶!”

小姐忙又“倒查”了一遍:“7、6、5、4、3、2、1,还是七位。”

有人发问:“你数什么呢?”

小姐犹豫了一下小声答道:“我属狗。”

众人怒,急呼:“叫你们经理来!”经理入,垂手讪笑,问:“诸位,传我何事?”领导曰:“别多问,去查查这位小姐年龄属相。”经理纳闷,依命而行,旋来回复:“18岁,属狗!”

领导大笑,众人大笑。领导海量不做追究,众人雅量不便追究。小姐、经理如坠五里云雾。

酒过三巡,上来一道菜:“清炖王八!”众人皆喜,然未忘规矩,有人以筷子拨王八头曰:“领导动动,领导动动!”

领导看着被拨得乱颤的鳖头,心中不悦,既不愿谐了此言的尾音又不愿违了众人美意,于是乎持勺酌汤,曰:“好,好!大家请随意。”

又有人奉称曰:“对——鸡吃骨头、鱼吃刺,王八就该喝汤!”领导气得几乎喷饭。

未几,汤将尽,有物圆圆浮出,问:“小姐,这是什么?”

小姐忙答:“是王八蛋。”众人又惊喜:“领导先吃,领导先吃!”这位领导没听到“晦气”之言,甚悦,唤小姐:“给大家分分!”

良久,小姐不动,领导怒问:“怎么,这也分不清楚吗?”

小姐为难的说:“七个人,六个王八蛋,您叫我怎么分啊?”

众人听罢,个个伸脖瞪眼,满口美食,难以下咽。

哈哈哈哈哈哈……

【65】赏荀子的劝学之道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劝学篇》,很多学过的人都喜欢,甚至能够背诵全文、叙述要义。

我就很喜欢这篇文章,尤其欣赏荀子的“劝学之道”。

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曾被秦昭王聘用,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来又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县令。晚年,荀子主要从事教学和著述。

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篇》是其中的第一篇。

荀子劝学之道,我认为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正确的见地。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把《劝学》作为首篇,非常符合传道受业的顺序。《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地,就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第二,重要的方法。

《劝学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

第三,坚强的心志。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可以出世的。

第四,非凡的境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本来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

第五,坚固的道心。

荀子可谓无师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够悟道,还是因为其修学暗合道妙。从《劝学》篇中我们可以明白其修学思想与佛教戒定慧三学是暗合的。荀子对道心之坚固非常重视:“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是修道最重要的,这种德操与积善的关系是密切的,是真正的戒。“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应”即是“慧”,也可以说“定”是“止”,“应”是“观”,“能定能应”即“止观圆融”。这时候才可谓之成人,即成就道业之人。

成就之后,荀子再谈到了其境界“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天地间纯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证量一二。最后荀子以“君子贵其全也”作结,勉励后学勿得少为足,当勤精进。

【66】了不起的劝忍之道

元朝是指公元1206年——1368年间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权。

在中国王朝序列中,尽管元朝存在的时间(162年)较短,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还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中国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进一步得到肯定,二是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三是兼容的文化氛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散曲和杂剧)就是在此环境下形成的(今人把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视之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四是儒家文化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务实的精神推动了文化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开创了中国封建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最繁荣的时代。

元朝建立后,农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官营手工业发达,生产技术有较大的进步,尤以棉纺织为突出;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相当繁荣,还产生了大规模的海运。元代多种宗教兴盛,文化成就斐然,特别是元曲灿烂辉煌;郭守敬、王桢等学者则在科学技术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我的这篇读人心得读的是两位鲜为人知的元朝人物和他们创立的了不起的“劝忍之道”。

700年前,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事例汇编而成《忍经》一书,共计156条。而四年后,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一个名叫许名奎的人与吴亮不谋而合,著成了《劝忍百箴》四卷,共计100条,成为忍学集大成者。其内容包括忠孝仁义、喜怒好恶、名誉权势等多个方面。

令人遗憾的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有关作者更多的的文字记载,只有一些零散的《忍经》、《劝忍百箴》的图书介绍。现在,有一些出版物把两个人的书合二为一出版了,名字就叫《忍经》。

我还在搜集、查找有关介绍许名奎、吴亮的史料,找到读懂以后补充进来。就他们两个人的著作来看,我个人比较认可许名奎的《劝忍百箴》。因为,许名奎确实是一位世间高人,洞察世事,还专门精心为商人撰写了一部《经商百忍经》,“千年商贾智慧,今世商人宝典”,实在是一部难得的学以致用的经商教科书啊。

同类推荐
  • 过去的痛:梅·萨藤独居日记

    过去的痛:梅·萨藤独居日记

    梅·萨藤作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在诗歌、小说及非虚构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日记构成了她写作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本书收录了梅·萨藤的两本日记《过去的痛》(Recovering)与《梦里晴空》(AftertheStroke),她在书中坦诚地记载了人生中的两段艰难时期:66岁,一段多年的感情走到了尽头,此时她不仅深陷抑郁症的泥潭,还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但“打击唤醒了隐藏的力量”,她凭借坚韧的勇气继续阅读和写作、悉心打理自己的生活空间,最终以卓然之姿走出了困境。73岁,她不幸中风,却仍未被击倒,而是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深入思考自身与过去的关系,完成了一段精神与身体的康复之旅。
  •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

    《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不仅有中世纪武功歌的代表作品《罗兰之歌》,还有杨宪益先生亲自选译的49首英语近代诗歌,囊括了叶芝、艾略特、奥登等现代著名诗人的诗作,其中多数均由杨宪益首次译成中文,至今仍为独本。《罗兰之歌》是法兰西古老的英雄史诗,与英国的《贝奥武夫》、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并称为欧洲文学的三大英雄史诗。杨译本生动还原了史诗昂扬的战斗精神与爱国情怀,罗兰牺牲等诗节读来催人泪下。《近代英国诗钞》所选诗歌均创作于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而杨宪益先生选译这些作品的原因也正如他在序中所言,“过去中国和欧洲国家处境不同,但当时中国青年也同欧洲青年一样,经过迷惘失望和追求,对祖国和世界人类前途保持了美好的理想和希望。”《罗兰之歌》与《近代英国诗钞》两部作品合为一本,更是凸显了西方诗歌在主题和形式上的古今之变。
  • 每朵花本应芬芳

    每朵花本应芬芳

    小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对世界了解得十分彻底而且全面,但只能了解他所感知的那一部分世界。一起来翻阅《学生爱看的名家小小说:每朵花本应芬芳》吧!
  • 动物集

    动物集

    《动物集》是阿雷奥拉的一部精彩的微型小说集。在书中,阿雷奥拉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绘了二十三种动物。阿雷奥拉表面上写的是动物,但文中折射出的却是他对人的看法。每篇故事的篇幅都非常短小,但阿雷奥拉总是能够用寥寥数笔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寓意。阿雷奥拉的比喻直接、干脆,不带丝毫犹豫,有时甚至是定义性的,密度极大的比喻交织结成动物凿实的轮廓线条,如银针笔所作的插画一般笃定,我们也因此得以感受到本体与喻体之间那更为深刻和决定性的相符相合。
  •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
热门推荐
  • 渎棋记之巴赫平均律

    渎棋记之巴赫平均律

    就图个乐呵,高兴就好,也无所谓写的好坏,不好就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与楠木

    青与楠木

    世界很大.有人对你的爱不屑一顾.也会有人把你的爱小心珍藏.做好了要与你过一辈子的打算.也做好了你随时离开的准备.这大概是最好的观念.深爱不纠缠.
  • 历史小白的穿越

    历史小白的穿越

    谁最有钱?东林党!——抢!谁最有粮?东林党!——抢!谁说我是阉党?东林党!——割!就是这么横,就是这么没文化!
  • 雨檐

    雨檐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下雨时与你躲雨的屋檐。听雨打屋檐,邂逅一段情缘。
  • 我已负花开经年

    我已负花开经年

    那些花开的年纪,却被不懂人生的我负了。终究兜兜转转那么久,还是回到旧人身边。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腹黑竹马溺爱的小青梅

    腹黑竹马溺爱的小青梅

    她六岁那年,失去了爸爸妈妈,还好七岁的他收留了她。她天真地问他:“哥哥,你长得那么帅,长大一定有很多人喜欢你吧!”他不屑一顾地反问:“那你长得那么漂亮,长大也会有很多人喜欢你吧!”长大后,她十六岁,他十七岁。她遇到一个强悍的情敌,总是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还一发不可收拾了。不知情敌去哪儿找来了她的亲生父母,他不再信任她了,她该怎么办?他整天借酒消愁;她整天失魂落魄,心不在焉的;情敌再次下手了,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
  • 逃嫁王妃不争宠:王爷别惹我

    逃嫁王妃不争宠:王爷别惹我

    不嫁不嫁不嫁就不嫁!她才不要嫁给史上第一暴力男!他是王爷又怎样?初次见面就甩她一巴掌,她是穿越女又不是穿越受!哼哼!敢打她?身为追风堂堂主,她要告诉这只古代沙猪男:姐喜欢玩心跳,更喜欢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 末世之百炼成神

    末世之百炼成神

    秦越自从来到这个创世神系统就每时每刻都受到死亡威胁,这次终于让它见到了幕后黑手,她一个箭步冲上去,毫不压抑自己的怒气质问道:“你说!你为什么一定要置我于死地!”“啊?这个这个……我只是在招聘啊。”“招聘?聘什么?”“聘我的顶头上司,创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