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4300000056

第56章

【91】读书郎的用功之道

小嘛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哪,

没有学问(啰)无脸见爹娘,

朗里格朗里呀朗格里格朗,

没有学问(啰)无脸见爹娘。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歌名就叫《读书郎》。我们从歌中可以听出或者看出,自古以来读书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真正读上书、读好书、读成书的,就更是难上加难啊!

尽管如此,自古以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的读书郎还是屡见不鲜的。他们的成功妙诀是什么呢?

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从孔夫子、荀子等12位历代圣贤及名人学士那里,选取了12种读书学习方法。当然,好的读书学习方法决不仅仅这12种。您或者教给您的孩子试一试吧,或许会有一点点帮助的。

一、“思·问·习”读书法

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一是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是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本人也是如此:“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当他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是温故知新。提倡经常巩固复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假物”读书法

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三、“精至”读书法

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王充《论衡》)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四、“不求甚解”读书法

这是陶渊明提出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

五、“提要钩玄”读书法

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出精粹的内容。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精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韩愈勤于读书,注重方法。他在《进学解》中有两句话概括了他的读书法;“记事者为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那“提要钩玄”,组成了他自己卓有成效的读书法。

六、“计字日诵”读书法

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这样进行的:他根据自己的需要,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这是经验之谈,表明熟读背诵古文的重要。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则是欧阳修实践过并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七、“一意求之”读书法

这是苏轼提倡的。苏轼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这样的定向阅读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八、“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

这是朱熹所提倡的。关于“体会”。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又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观书以己体验,固为亲切,然亦须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己见,却恐于事理有所不周,欲径急而反疏缓也。”关于循序。朱熹说:“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之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又说:“量力所至,约其课程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结旨,未得手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于彼。”关于精思。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又说:“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杌陧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

九、“五类四别”读书法

这是以唐彪为代表所提倡的读书法。唐彪把书分为“五类”:”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他认为分类读书有利于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这种“五类”读书法与古代有些学者所提出的“四别”读书法相类似。“四别”指的是分出“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要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写下来)”等四种类别的书。

十、“五要”读书法

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一要天天读。蒲松龄自己订了一个本子,每天清晨起床后,就在本子中标上一天中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章。如果日期下面出现了空白,他就会愧疚万分。二要夜夜读。蒲松龄白天要忙于生计,夜里经常是一卷书、一盏灯,埋头苦读到深夜。上床后,他还要就着烛光看上几页书。三要老年读。蒲松龄到晚年,发白、耳聋,齿脱,但眼睛好,能派用处,借以翻书阅读,足以使自己心情愉快。有他的诗为证:“仅目一官能尽职,翻书幸足开心情。”他《寂坐》诗中写道:“平生喜摊书,垂老如昔狂。日中就南牖,日斜随西窗。”四要抄书读。蒲松龄在毕家教书三十年不愿离去,当中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毕家书多,可供他抄读。他以借书读、抄书读为幸。五要分类读。蒲松龄把书分成精读、泛读两类,有区别地读。有的书了解大意就行了;有的要反复诵读,不断玩味,读通为止。读通的要求是:自我疑问,自求解答,滤尽渣滓,尽得精华。有他的诗为证,“读书析疑如滤水,务使滓尽清澈底。”

十一、“贵精”读书法

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十二、“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

这焦循的读书经验。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的公式是:“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写到此处,我该做出结论了:历史上的名人们,成功固然有道,并且是千差万别,今人学习他们,应该因人而异、因人而宜、因人而益、因人而已,切不可盲目模仿。谨以《读书·赏花》来收篇了:

读书或许无定法,

恰似花园赏奇葩。

万众眼光难一致,

各人自有喜爱花。

书山有路勤为径,

愚公无悔毅当家。

未必寻得颜如玉,

当然亦能乐哈哈。

【92】状元郎的绝妙之道

人们常说,人生有八喜,就是: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升官又进爵,财源纷纷至;

家和体魄健,尽享天伦日。

今天,我只说金榜题名时这一喜也能带来其他七喜的历史知识,也就是有关状元的话题。

【一】状元的始末根由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响亮的名字——“状元”。

1300年来,这个响亮的名字曾经风靡过整个神州大地。曾几何时,千千万万的寒门学子追逐着这顶桂冠,通过金榜题名,步入政坛,获得升官晋级、光宗耀祖、招财进宝、报国安民的机会。民间百姓把他们看作文曲星下凡,全国上下为之震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啊。状元,成为当时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

我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时代的骄傲,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举意在选才。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慈禧“垂帘听政”时代,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坛、文坛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孙伏伽出现,到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结束,科举制为历代王朝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进士。据有关资料记载(说法不一,我采用此版本),我国历史上共约产生过状元886名,有姓有名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受历代封建王朝正统承认的文状元504人。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三年(公元1853年)的傅善祥。虽然那时开科取士不是唯一的入仕之路,但也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通道,使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浩浩荡荡的进军京都。它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官场知识结构产生极大的变化,它是一大进步。

到了清朝,科举程序是:不论身份和年龄,一律都得经过童试(含县级的童试、州府的府试、省级的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程序。参加乡试之前必须经过童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去省里参加乡试。乡试中合格者为举人。凡是经过考生所在县的县试的,就算童生,童生不算功名,但是是一种社会荣誉,往往会得到社会相应的尊重和资助。童生都具备了进入府试的资格。经过了府试的童生,就取得了参加省级院试的资格。省级院试过关,就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了,国家要给秀才免掉他家庭中的税赋,还要给予资助。

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大多在秋天考试,所以又称之为“秋闱科考”。“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考试,经过了乡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举人”。会考三年举行一次,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科考。会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贡士”。贡士的名额很少,一年只有300名左右。取得了贡士功名的,其实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所谓的殿试,就是皇帝要在太和殿再进行一次御前考试。殿试在宋朝之前属于科考程序之一,殿试要产生重新排名,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总称“鼎甲”。取得进士功名的人,国家可以直接放官,也就是可以直接选他上任做官,但还要根据国家职官的空缺情况来定。所以,也有一些进士一生并没有做过朝廷官员。同时,也有许多8品以外的官员可以参加这样的科举考试,以获取功名去求取仕途宽广。

“一登龙们,则声价十倍”。万人挑一的状元,可谓是人中之龙、天之骄子,其荣耀、其显赫、其尊贵,简直登峰造极。然而,真正称得上一流人物的却又屈指可数、凤毛麟角了。然而,就状元整体来说,却是名不符实的,其中的大多数虚有其表,相当平庸,甚至是只识几个字的白痴状元、草包状元。考试,也未必能把一个人的学识水平测验出来。诗写得好,八股文做的好,未必就会做官。状元不如进士,进士不如落第举子的现象常常发生,何况状元大多是钦点的,皇帝老儿的学识水平与爱好,直接影响被点状元的素质。他们录取状元多凭自己的爱好和心情,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去衡量,或以貌取人,或以名字好而被看中,不少真才实学的人被排除在外。士子争名求禄的习性却也形成了社会的阴暗面。科场作弊现象司空见惯,如夹带、冒名顶替、买枪手、窃取或买试题等层出不穷。有钱的金榜题名,没钱的名落孙山。可见状元的录取,并非全是秉公取才。从总体上看,状元的素质低的根本原因,要归结于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官场的腐败。

我国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没落,有它的客观规律。科举制度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但它的弊端却是明显的。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1903年,由袁世凯领头的一批有识之士奏请皇帝废止这种制度,进士张之洞上书:“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进行了最后一届之后正式废除。

【二】历代状元的绝妙之处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2.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3.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和。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4.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年)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5.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6.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7.历代科举考试中,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冯京、王岩叟等6人。

8.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人。

9.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同类推荐
  • 丁玲全集(3)

    丁玲全集(3)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那些时光教我的事

    那些时光教我的事

    几年前,偶遇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教授。临别前我问:何谓生活?他答:同一样的生,不一样的活。
  •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是著名作者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在《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这篇报告文学里,她讴歌了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用精湛的医技拯救着人类的生命,用圣洁的心灵净化着社会人群的精神境界。
  • 星夜

    星夜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是伍尔夫创作力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开辟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和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热门推荐
  • 晨曦永恒

    晨曦永恒

    时间万物皆从0开始
  • 九转凤印帝姬重生

    九转凤印帝姬重生

    她,本是一位枫琼国公主,却因国家安危,被迫嫁给他国太子。大婚之日,他轻抚她面颊,只是轻轻说了句,“我不会伤害你,待你同意之时在碰你。我会给你天底下最好的东西,以及高高在上的地位。”三年后她从贵妃爬上后位只为保护自己的国家,可是在册封之日却被皇上杀死,“北冰思域,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却这么对我,我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你。”
  • On the Study of Zoology

    On the Study of Zo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遗风传

    遗风传

    一个异次元世界,采用的是古老的封建制度。屹立在世界巅峰的武者。隐藏在帷幕后的阴谋家,谁又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一群少年郎,未必相谋,不过他们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但是他们仅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推翻旧的制度,开创一个新的未来。一个世态炎凉,尔虞我诈,复杂而又真实的社会。身处迷雾中的“人们”总会在这大雾中迷失方向。今天的你,是否还是昨天的你。谁又能知道?何真,何假?没有人能把它定论。我也一样,尽管我是一名旁观者
  •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丛氏萨提亚模式”帮助你学会萨提亚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让你获得关于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的改善、更好的沟通等问题的全新认识。萨提亚模式到底是什么?萨提亚对我会有什么改变?我应该怎么用它?——《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里有最可读的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外世界

    天外世界

    宇宙,永远都有你不知道的秘密,越是探索,就越发觉得它无边无际,不可认知。宇宙之中星球无数,那宇宙之外呢!是否更加浩瀚,藏着人们不可探知的秘密。于是今天,人们沿着古代预言探索出星空之路,终于冲出宇宙。宇宙之外,是一片传承无尽岁月的大陆,仙派妖兽并立,地球人成了弱者,科技不再有用,身体无比脆弱,他们该如何生存。一个普通人,意外得到仙药,种下灵种,踏上修仙路,只为报仇。本书纯修仙,不科幻。
  • 未寄出的书信

    未寄出的书信

    一位自幼患有孤独症的男孩,经历了学生时代的四个阶段,用一封封感人的书信记录下了自己对其经历中遇到的最重要的几个红颜知己的情感,渲染了小男孩的悲情且又多彩的成长经历,定格了他在未来获得的非凡成就……
  • 守护科技

    守护科技

    与主角一起在末世中,毁灭一切敌人,星际系列,魔兽系列等系列守护人类,直到无须守护群号514327248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