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4300000065

第65章

他的治军思想是:军队能否打胜仗,不完全取决于数量上的优势,重要的是依靠军队的质量。质量高的标准是:要有能干的将领,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兵士;要有统一的号令;要有严明的赏罚。他重视将帅的作用,尤其是重视将帅的谋略,强调好的将帅应有优良的品质和作风。重视士卒的训练,提高实际作战能力。强调赏功以励士兵。

9.陆逊(183-245)字伯言,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著名的军事家,江东大都督。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多建部队番号,乘夜进入山谷,到处鸣起军号鼓角之声,造成有干军万马的声势,从心理上瓦解了叛军。然后一鼓作气勇猛进击,终于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几万人的山越暴乱。

夷陵之战时,陆逊则又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刘备十万之众来势凶猛。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待蜀军锐气顿减之时,陆逊巧用火攻大获胜利。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陆逊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他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10.孙膑(?—前316年),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山东鄄城人,孙武的后代。

孙膑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嫉妒他。后来庞涓当了魏惠王的将军,把孙诳到魏,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并在他的脸上刺上犯罪的标志。故称孙膑。

原来,这庞涓把孙膑骗来之后,即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诬陷,使孙膑遭此伤身之祸。庞涓以为,受刑后的孙膑成了一个残疾人,他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和自己较量了。

孙膑装疯产生了作用,他暗中加紧了寻找逃离虎口的机会。一天,他听说齐国有个使臣来到大梁,便找了个间隙,偷偷前去拜访。齐国的使臣听了孙膑的叙述,从谈吐中认定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十分钦佩,遂答应帮他逃走。这样,孙膑便藏身于齐国使臣的车子里,秘密地回到了齐国。

孙膑回国后,很快见到齐国的大将田忌。田忌十分赏识孙膑的才干,便将他留在府中,以接待上宾的礼节殷勤加以款待,并被齐威王任为军师。

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前去救援。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马陵之战: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并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明白是中计了,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银雀山出土,有一万一千余字。

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只因孙膑不是主帅的身份,而屈居十大儒将的末席。

【103】郑板桥的糊涂之道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因此,我不敢说写诗赞美他,只能用八句“顺口溜”来表达我读他的心得:

出身穷困实可怜。

跨越三朝康雍乾。

半百熬得官七品,

花甲丢弃画三餐。

宽厚温情美名传,

多才多艺立异篇。

以怪为本诚幽辣,

难得糊涂非等闲。

这位杰出的名人,一生可以概括为“五步曲”:

【一】读书教书

郑板桥生于1693年,卒于1766年,活了73岁。他的名是“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

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板桥先世。他的近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生。郑板桥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困难了。3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14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郑板桥资质聪慧,3岁识字,至8——9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跟随父亲到真州毛家桥读书。16岁跟同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大约在20岁左右考取秀才。23岁娶妻徐夫人。当年秋天,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26岁到真州之江村设立私塾开始教书。30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二】作画卖画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30岁以后,就放弃了私塾教书的差事,到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

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的儿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32岁时,出游江西,在庐山结识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33岁,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京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35岁,客居通州。36岁,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37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39岁,徐夫人病故。

郑板桥十载扬州,作画卖画,结识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来往频繁、交往密切。这些,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三】中举中进

1732年,郑板桥40岁了。这年秋天,他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写下《得南捷音》诗以志纪念。为求深造,他又赴镇江焦山读书。现在的“焦山别峰庵”,还有郑板桥手书木刻的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1736年,乾隆元年,44岁的郑板桥,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了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为此,他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737年,45岁,滞留北京一年左右,等着当官,没有结果,又返回扬州。在朋友江西程羽宸的资助下,续娶饶氏。不幸的是,与他感情深厚的乳母费氏去世了。

1739年,47岁,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虞见曾。

1740年,48岁,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

1741年,49岁,入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

从20多岁考取秀才,40岁中了举人,44岁中了进士,真是跨越三朝的经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四】当官弃官

郑板桥50岁时,即1742年春天,终于当上了一个七品芝麻官——范县的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同时开始修定诗、词集。

1743年,51岁,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敲定定稿,上元司徒文膏为他刻写了诗稿。

1744年,52岁,第二夫人位饶氏,生下一个儿子。郑板桥在范县任职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54岁的郑板桥,从范县调到了潍县任职。这年,山东发生了重大饥荒,已经到了人吃人的程度。潍县,原本繁华富庶的地方。然而从这年开始,灾荒连年。救灾,就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集远近饥荒灾民,吃饱饭再出工,发动城里的富人大户,开厂煮粥轮流供应灾民。对囤积粮食的商户,予以调用,救活了一万多人。秋天歉收,减免税收,废毁借条,又救活了很多灾民。潍县的许多饥民出关逃荒要饭,郑板桥感慨万千,伤心地写下了《逃荒行》。

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郑板桥跟随他们一起赈济民众。这年收成不错,潍县灾情有所缓解,逃荒的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郑板桥又欣慰地作诗《还家行》纪述。为防水浸寇扰,发动群众捐资捐物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修潍县城记》。

1751年,海水潮溢,板桥到潍县北边禹王台勘灾。郑板桥做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他在潍县任职期间,勤政廉洁,深得百姓拥戴。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

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

1748年,乾隆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为了安排皇帝登泰山的各项工作,他在泰山绝顶坚守40多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

1749年,57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病死。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诗钞》、《词钞》,并手写付梓。

1750年撰《板桥自序》。同年,重修文昌祠,发起兴建状元桥,作《文昌祠记》。

1751年,59岁,作《难得湖涂》横幅。

1752年,60岁,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

板桥两地当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

1753年,61岁的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

离开潍县的时侯,百姓拦道挽留,家家都挂上郑板桥像以作纪念和敬仰,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这足以证明郑板桥的深得民心啊。

【五】三绝四怪

辞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

1754年,62岁的郑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山阴道上。

1757年,65岁,他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极多,流传极广。

1766年1月22日,板桥离开了人世,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73岁。

郑板桥的两个儿子都是早亡,过继了堂第郑墨之子鄣田。

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郑板桥的诗、书、画世称“三绝”,独创写意,著意趣味。他自谓应有“真气、真趣、真意”。

诗文特性:去陈旧俗套,白话代替古典,暗喻民族志节。代替古典,暗喻民族志节。去陈旧套语,白话代替古典,暗喻民族志节。

书法特色:人各有体,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人各有体,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

绘画特色: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则不乱,少则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论。

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看他诗集里三首题画的诗,展示郑板桥三绝——诗、书、画的高妙。

1.《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

卫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3.《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

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

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

从这三首诗中,悠悠然的感受到题诗如画的美外,更可闻到他关心民情,以及因案辞官的高操志节;疏放狂宕中,更见其真性情,板桥三绝充满了真气、真意、真趣,的确形容得非常贴切。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鲜、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之一。

郑板桥的“怪”,在于画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为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难得糊涂”,是他的一句平淡有味的名言。

他本是个聪明绝顶,通今博古的一代文豪,却偏偏写什么“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并煞有介事地再加上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入糊涂更难”。

历来当官的人都明白,为政得罪上司,就难有好的下场。而板桥一反积习,我行我素,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不惜扔掉热烘烘的乌纱,而宁可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也正因他的率真,才能显得如此的洒脱。

他的“难得糊涂”,蕴藏两种含意,一是来于官场中的糊涂,他难得那种糊涂,只有及早抽身;二是看透世态,为免多惹烦恼,不妨糊涂一点。他能保全这种“糊涂”,不愧是高风亮节的人物啊!

【104】孔夫子的情趣之道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就是现在的孔林。我怀着无限景仰的心情曾经去拜谒过孔府、孔庙和孔林。

同类推荐
  • 陈应松文集:去托尔斯泰庄园

    陈应松文集:去托尔斯泰庄园

    陈应松的写作常被人称为是“底层写作”或是“生态文学”,不少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写了苦难的生活以及苦难的人群。由于“神农架系列”小说,他在神农架林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神农架十大人物”之一。他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自己原本是出身文盲家庭的孩子,一个封闭环境中的不通汽车的针眼小镇人,“一个高中时才看到《唐诗三百首》的学生,不是天才”。今年以来,他自愿要求到家乡挂职,深入生活,进行广泛的乡村调查,尤其想唤醒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怀念不成器的青春时代。虽然现在是露臀装的时代(包括文学的露臀装),可我还是要为青春喝彩,为糊里糊涂的青春欢呼。”
  • 足球范儿:我们球迷这些年

    足球范儿:我们球迷这些年

    一个球迷告诉所有球迷,转告所有非球迷的“我们球迷这些年”。在这里,读懂中国球迷!每个男人都该有一支自己钟爱一生的球队!关于中国足球的真实记忆。关于纯粹的足球,关于我们的信仰,关于那份执着的爱与忠诚。附赠北京国安16年职业联赛全记录。
  • 《品三国(上)》补正

    《品三国(上)》补正

    本书是依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上册)而推出的一部读书札记。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指出易中天《品三国》书中48处历史错谬。
  • 朗诵中国

    朗诵中国

    《朗诵中国》是一部以歌唱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诗集。从几十年前一摞摞泛黄的报刊和一部部珍贵的诗集中采撷百余名诗人的经典作品,缅怀激情岁月,歌颂美好生活。这些诗歌感情饱满,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在各种活动特别是歌颂祖国的庆典上朗诵,能极大地激发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见证党和国家的历史进步与非凡成就,聚焦深刻改变中国方方面面,记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文苑缤纷

    文苑缤纷

    罗孚先生所著《丝韦随笔》于1997年由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出版,内容是作者在1993年至1997年在香港相关报刊上发表的散文和随笔。2007年,作者又将他在此后10年间所写的散文和随笔汇集,由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出版。本书汇集了上述两部分内容,以《文苑缤纷》名之。
热门推荐
  •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所收44篇作品,依题材内容编为5辑,或念亲友,或记往事,或悟人生,或品新作,以真情实感娓娓道来。见解独到,语言简洁,文风朴实。彰显出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撷文论”收录了几位方家对作者长篇小说《烟火人家》的评论,珍为它山之石,意在激励自己,感谢文友。
  • 惹上野蛮校草

    惹上野蛮校草

    梦嫣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身边从不缺少男人,缺少的只是让我心动的男人。可是,当她遇到寻找已久,那个心动的男人时。可是她却不能爱。要努力的压抑着自己内心那火热的情感。爱却不能说。明明爱到痴迷却要说不爱。那种感觉真的是生不如死。梦嫣:因为你是静宜的男朋友,所以我不能爱。天航:爱就要不顾一切。花开了,春天来了,爱情降临了,那么,我们都幸福了。花开的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大陆之天书传奇

    斗罗大陆之天书传奇

    斗罗大陆的重新开始,一步一步见证主角旭晨在这大陆上的种种,由天书而启,不由天书而终。
  • 星轨逆云

    星轨逆云

    春秋乱世,百家争鸣。奏阴阳之声,鸣纵横之音。诸子百家,顺天应人或逆天而行。时隔千年,一场突变使星克成为孤儿,在调查父母死因的时候逐渐了解到自己真正的身世。神秘的梦境,多舛的命运。千年的阴谋,诸子百家的争夺,宗族学派的较量皆为守护或争夺得到那天地间最神秘的力量----星轨太初之力
  • 巧克力也有春天

    巧克力也有春天

    巧乔集团被歹人陷害落败,无奈乔巧被父亲嫁给了付斯,付斯世界首富啊!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男人啊,但却被乔巧嫌弃,让付斯的颜面何在??!付斯对这个女人很好奇,她却让他帮忙查出歹人,两人共同面对,日久生情但却迎来了不速之客……
  • 销售经理实用全书

    销售经理实用全书

    在当今的时代,销售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充斥着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个人,大到企业、组织、机构、行业乃至整个国家,都无法脱离开销售而存在。销售是产品价值的体现,是利润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满足全社会的需求和欲望的手段,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媒介。本书引用国内外销售名家的经典案例,旨在帮助销售经理提高销售管理的技巧和技能、提升销售业绩。
  • 星途璀璨:她比总裁霸道

    星途璀璨:她比总裁霸道

    黑料?绯闻?本小姐自己安排的!未来婆婆难缠?对我比对她亲儿子放心!情敌?看我花式……保护她!在娱乐圈当红小花唐沁眼里,没有她搞不定的状况、看不透的人。只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未来大伯子”怎么比她还不按常理出牌?挥金如土,花式表白,天上的星星要是喜欢也给你摘下来!在她面前演总裁文剧情?唐沁魅惑一笑,还是让她这个专业演员教教他什么叫真正的霸道!
  • 管理越简单越好Ⅴ

    管理越简单越好Ⅴ

    简单化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最佳方法。管理者要力求简单,做好“画饼、画圈、画叉”三方面:方向明确、人才运用得当、制度令行禁止,贯彻到位,将有限的资源效应运用到最好,相信定会终有所成。
  • 王牌明星系统

    王牌明星系统

    天后慕容卿尘:他是一个天生的演员,没有他完成不了的角色。当你以为不可能的时候,他会告诉你还不够。天王刘华:他是一个天生的音乐家,不管什么乐器,编曲,都无法掩盖他的才华。好吧,我承认,他为我制作了一张专辑,达到了钻石销量。可你们不可否认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