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900000006

第6章 自然灾害种类及自救互救

【台风灾害】

我国拥有18400公里的海岸线,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出现在5-10月,集中出现在7-9月,尤以8月份最为严重。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每年约有20个,平均每年登陆6-7个,最多的1971年达到了12个,平均每年遭受台风危害(不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的农作物260万公顷,死亡人数超过450人,倒塌房屋30余万间。台风登陆,不仅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有的台风还会深入内陆引发暴雨洪水和风暴潮,带来巨大灾害。因此,台风灾害历来是我国的防御重点。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中心气压极低,急速旋转的暖性涡旋。热带气旋在西太平洋上(我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称其为台风(Typhoon);在东太平洋上(欧美一些国家)称其为飓风(Hurricane);在印度洋上(印度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称其为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其结构一般可分为台风边缘(大风区)、台风本体(涡旋区)和台风中心(台风眼)三部分。在台风边缘多大阵雨;台风本体浓云密布、有狂风暴雨,靠近中心附近风力最大,常在12级以上,日降雨量往往超过100毫米;台风中心直径约几十公里,因有下沉气流,云层不多,风力微弱,常出现晴天。

我国目前热带气旋分级,根据其中心风力大小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六级。

热带低压: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6-7级(风速10.8-17.1米/秒)及其以下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8-9级(风速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强热带风暴: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0-11级(风速24.5-32.6米/秒)的热带气旋;台风: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13级(风速32.7-41.4米/秒)的热带气旋;强台风: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15级(风速41.5-50.9米/秒)的热带气旋;超强台风: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6级或以上(风速达到或大于51.0米/秒)的热带气旋。

台风的生命期(从形成气旋环流起直到消失或转变为温带气旋)一般为3-8天,最长的可达20天以上,最短的不到1天。台风生命期夏秋两季较长,冬春两季较短。

(一)时空分布

台风登陆在时空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根据国家气象部门对建国以来42年中368次台风登陆情况分析:在地区分布上,华南沿海(包括海南和台湾两省)占较大比例,达327次,占登陆总次数的89%;浙江及其以北沿海仅41次,占11%。在省份分布上,广东居首,达115次;台湾次之,达76次;海南、福建两省列第三、第四位,分别有63次和60次。在时间分布上,5-12月份均有台风登陆,但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分别达到96、97、95次,5月份为11次,12月份1次。

(二)主要特点

1.群发显著。台风中心气压很低,常在970百帕以下,有时可达900百帕以下,它和外围正常的气压场之间形成很大的气压梯度,因而形成狂风,大者可达17级(60米/秒)以上。由于中心气压低,形成强气流辐合,中心附近会出现暴雨或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同时,台风对海浪具有夹卷作用,浪借风威,风助浪势,会掀起很高的海浪并将其夹卷上陆,形成风暴潮,潮位比正常潮位要高1-5米。因此,台风一旦生成并登陆,常伴有狂风、暴雨、巨浪、狂潮,有时还有海啸,还会引起洪涝、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具有明显的群发性和连锁反应特征。

2.影响广泛。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沿海,不仅北起辽宁、南至两广,海南的漫长沿海地区常遭受台风的袭击,而且大多数内陆省份也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台风灾害以广东、福建、海南、台湾为最多。

3.灾害严重。台风引起的大风对海上作业的船只有很大危害,常会引起船翻人亡事故。在陆地上则会拔倒树木、摧毁建筑。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个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6亿元,死亡百余人。1989年我国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6亿元。这些损失还是在事先进行预防的情况下发生的,否则,其危害会更大。

4.预警准确。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有两个相对集中的生成区:一是菲律宾东侧洋面;二是南海中北部海面。一般情况下,台风在海上生成后,从海面移动到陆地,常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如1956年12号台风,7月26日在西北太平洋上关岛以北形成,8月1日夜间在浙江象山登陆,历时6天多;而1975年的3号台风,7月31日生成,8月2日晚登陆,也有2天多的时间。随着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对台风生成、发展的监测手段越来越先进,人类对台风的中心风力、登陆时间及地点、受影响的地区等要素,基本能进行准确的判定,为防台风工作提供了一定的预警时间。

(三)形成原因

台风形成一般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高海温的热带洋面,形成的大范围高温高湿不稳定大气,为台风生成发展提供能量。二是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小,而对流层垂直切变的水平梯度大,利于扰动上空形成和维持暖核,暖核出现,地面降压,暖核发展愈强,降压愈快,促使初始扰动的气压不断下降,从而形成台风。三是地转参数大于一定数值,产生气旋性涡度。四是低层湿空气摩擦辐合(热带低层扰动),形成大面积积云对流。

(四)主要危害

强大的台风破坏范围宽度可达500公里,弱小的台风约25公里,多数台风为80-160公里。台风灾害主要由台风大风、台风暴雨和台风风暴潮所致,会对受灾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及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尤其对农业、交通、水利、渔业等行业的影响最大。台风灾害主要有三种。

1.风灾。台风带来的狂风可倾覆水上的船只,影响渔业生产和水上运输;台风的形成会摧毁房屋等建筑设施,吹断树木和果树,毁坏农作物,造成粮食等农作物减产。

2.雨涝灾。台风引起的暴雨量可达500、600毫米以上,甚至达1000、2000毫米,能造成山洪暴发和内涝,淹没城市和农田,毁坏水利工程,冲垮公路、桥梁和堤围,破坏供水、供电、供气、通信设施,可能造成城市瘫痪、交通中断、人畜伤亡等灾害。

3.风暴潮灾。风暴潮一般指强烈的大风暴所引起的强风和气压骤变,从而引起海面的水位异常涌升现象。台风在广阔海面上所形成的风暴潮能使海水上涨5米以上,台风浪与风暴潮的侵蚀力惊人,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冲刷掉海滩达9-15米之远,有时风暴潮叠加海浪而来的汹涌巨浪能冲垮海堤,影响海上捕捞、盐业和水产养殖业等海洋开发活动,还会造成海水倒灌,农田淹没,土地盐碱化,地下水污染等次生灾害。

(五)防范与避险方法

1.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

(1)加强台风动态预警。充分运用先进科技,建立台风预警体系,采用卫星云图、雷达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台风的监测预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手机短信等手段,及时预报台风动向,发布台风警报。

(2)加强应对预案编制。充分考虑防台风工作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编制和完善防台风预案,完善防台风应急救援措施,重点对风前防御、风中避险、风后救灾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防台风工作有案可依,临阵不乱。

(3)加强防护工程建设。针对台风及风暴潮灾害特点,加大经费投入,加快江海湖堤等防洪工程建设,加强重点防护工程的保护和除险加固。在工业、交通、能源、水产养殖、农业和城市规划建设中贯彻防台风要求,加强房屋、电力、通讯、广告牌等建设,提高城镇和重点工程整体防台风能力。

(4)加强台风知识宣传。把防台风工作作为抢险救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防汛会议、防台部署等时机,有重点地加强宣传教育,宣传防台风知识,使广大民众了解台风的特点、规律及其危害,学习掌握防台风工作常识和技能,增强防台减灾意识。

(5)加强防台工作部署。台风登陆前要切实加强防台风工作部署,按要求和预案落实防台准备,做好危险地段人员和物资的撤退转移、搞好排查除险,特别是沿海地区城镇要对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在建工程、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等进行加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2.防范与避险的主要方法

主要是掌握台风动态,学习防护知识,搞好排险加固,提高避险、抢救、自救、自保能力。当遭受台风侵袭时,针对所处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室内时:台风即将侵袭时,尽量避免外出,主要在坚固的房屋内躲避。若自家房屋不够坚固,应及时进行加固,并听从政府安排,撤到安全的庇护所暂避。在海边、河口等低洼地区的室内时,应关好门窗,迎风的门可使用重物抵挡,并远离门窗,尽量不用电器以避免雷击或其他损伤。在户外时:要穿着颜色鲜艳(被困时易于救护人员发现)、紧身合体的衣裤,紧缩身体、低姿前进,一步一步走稳;要尽量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绝对不能顺风跑,以免停不下来被风刮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特别要注意空中落下物和飞来物,避开高压线和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大树等,以免受到伤害,并尽快寻找避风处。在野外空旷地域,应伏地爬行,并远离河湖边、山谷、山崖边等危险地区,要避免在桥上或高处行走,以免被风吹落;如果台风夹着暴雨,行走时要注意路上水深,成年男人可涉水行走的深度为70厘米,女性50厘米,不熟悉的地方可用竿子探路,切不可走到不明水域中去;万一不慎落入深水中,应尽力游回岸边,无法游回时要尽可能寻找漂浮物,以待救援。在车内时:应尽量不要在台风中强行行车,以避免行车中发生冲撞事故;正在行车遭遇台风侵袭时,要集中注意力,沉着操作,牢牢把住方向盘,驾车慢行,不要超车;如果风暴太强时,要将汽车停入车库或停在地基结实、平坦、排水良好的避风处躲避。

(六)应急处置方法

对台风的应急处置,基本方法是“防、抢、救”。

1.台风来临前以“防”为主,主要是排险加固、疏散人员和转移物资。

(1)排险加固。查清危险房屋、危险区域(地段)和危险防汛工程等情况,查清船舶、飞机、车辆、工程机械、化工原料、产品、粮食、药品等装备物资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加固防护措施。

(2)疏散人员。将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就地转移。当判定台风强度不大尚能抵御时,主要是将处于危险地域的人员转移至比较稳固且地势较高的安全地带进行避防。另一个是疏散撤离。在判定有特大强度的台风来临,本地难以抵御,缺乏安全地域时,要将灾区的人员分散撤离至灾区以外的安全地带。

(3)转移物资。在台风登陆前,按照先海上后陆上、先野外后室内、先主要后次要的顺序,组织力量将处于危险房屋、危险区域和危险环境中的重要物资,就地就近转移至安全地带,防避台风袭击。

2.台风侵袭时以“抢”为主,主要是抢救人员、抢运物资和处置突发险情。

(1)抢救人员。主要采取分片包干的方法,派出若干清搜和抢救小组,搜寻和动员个别躲避在家的群众离开危险区;抢救被洪水围困、落水及被倒塌物体埋压的群众。具体抢救要领参见“江河洪水”之“转移人员”和“地震”之“人员抢救”有关内容。

(2)抢运物资。组织船艇、车辆、运输等专业力量,将台风来临前未来得及转移和台风登陆后危险房屋、仓库和地区内的重要物资,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具体抢运要领参见“江河洪水”之“抢运物资”和“地震”之“抢运物资”有关内容。

(3)处置险情。跟踪掌握险、灾情变化,组织应急抢险和专业力量,及时抢险封堵因台风降雨造成的江海湖海和水库堤坝决口、渗漏、管涌和裂缝等险情,抢修道路桥梁,抢救遇险人员和物资。抢险要领参见“江河洪水”之“封堵决口”、“加固堤坝”和“抢修道路”有关内容。其他险情,视情派出相关力量前往处置。

3.台风过境后以“救”为主,一是协助进行灾区卫生防疫和救治人员,指导灾民自救互救。二是参与灾区防汛重点工程设施和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抢修、抢救,扶持灾区恢复生产生活。三是协助安排灾民生活,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洪水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腹之患。防范和处置洪水灾害,减少灾害损失,关系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生态与环境的改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江河洪水

我国地域辽阔,江河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9条。其中,长江、黄河、海河、淮河、松花江、辽河和珠江等流域水系密布,雨量充沛,洪水灾害频发,是防范和处置洪水灾害的重点。建国后,尽管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但频繁发生的洪水仍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1954-1964年,是我国洪水发生比较频繁的时期,其间长江、淮河、黄河、松花江和辽河等流域都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洪水,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全国每年平均受灾农田面积达10000余千公顷;1965-1975年,七大江河水势比较平稳,除个别年份如1975年外,没有发生大面积洪涝灾害,全国每年平均受灾农田面积只有4800余千公顷;1980年以后,洪涝灾害又趋严重,1980-1990年,全国每年平均受灾农田面积又上升至10550千公顷;此后15年间,长江、淮河还出现了1991、1995、1996、1998和2003年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由于水灾造成的平均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169亿元,2005年,仅长江流域共有700余个县(市)约8300余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约4700余千公顷,成灾面积约2900千公顷,绝收面积约748千公顷,倒塌房屋58万余间,因灾死亡556人,直接经济损失约425亿元。

(二)定义与分类

江河洪水是指由于超常强降雨和冰雪融化及堤坝溃决等,使江河水流流量增大、水位上涨引起的径流漫溢、水流泛滥的现象。以水文要素的重现期为标准,划分为4个等级:一般洪水,重现期为10年一遇;较大洪水,重现期为10-20年一遇;大洪水,重现期为20-50年一遇;特大洪水,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江河洪水按照成因主要分五种类型:即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川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

(三)地区分布

1.暴雨洪水:我国绝大多数江河洪水是由降雨尤其是暴雨形成的。暴雨洪水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地区分布集中在全国五大暴雨集中区。华南前汛期暴雨:主要为华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和湖南、江西南部和海南);江淮初夏梅雨期暴雨:主要为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北方盛夏期暴雨:主要为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东部沿海台风暴雨:主要为东部沿海地区;华西秋季暴雨:主要为西南地区(北起陕西、甘肃南部,南至云贵高原,西自川西山地,东到汉江上游和长江三峡)。

2.融雪洪水:融雪洪水是由冰融水和积雪融水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尔泰和东北部分地区。

3.冰川洪水:冰川洪水是由冰川融水为主形成的。主要为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北坡高山地区。

4.冰凌洪水:冰凌洪水是由大量冰凌阻塞河道,在河道内形成冰塞或冰坝,使上游水位明显壅高,当冰塞溶解,冰坝突然破坏时河道积蓄的水量集中下泄形成的。主要出现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如黄河上游宁夏至包头一段,下游兰考至河口一段,松花江下游干流的通河以下河段等。

(四)主要特点

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性强,时空分布不均且高度集中。

全国大部分地区存在洪水问题。我国大陆东南部约占国土总面积50%的地区为暴雨洪水多发区,水患严重;而西北部为少暴雨区,但融冰、融雪洪水比重有所增加,有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洪涝灾害。

1.时间的季节性。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决定了我国洪水发生的季节性规律。春夏季之交,华南地区由南至北暴雨开始增多,长江流域6、7月间易发生洪水;四川盆地各水系和汉江洪水期持续较长,一般为7至10月份;淮河、黄河、海河和辽河流域的洪水期多为7月至8月;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则为8月至9月。

2.地域的广阔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我国境内除沙漠、极端干旱和高寒地区外,大约有2/3的地区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水隐患,其中“七大江河”中下游和滨海地区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3.形成的区域性。我国的洪水灾害以暴雨成因为主,而暴雨形成与地区关系密切。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按海拔高度自西向东概括为三级阶梯:第一阶梯为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气候严寒干燥,降水量稀少,不存在洪涝问题;第二阶梯地带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阿尔泰山、天山、秦岭等山脉组成,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气候南北差别大,洪涝种类多样,以山洪、泥石流为主;第三阶梯地带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及云贵高原一线以东,直至海滨地区,海拔在100-1000米左右,气候炎热多雨,是洪涝的多发区。我国的暴雨主要产生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区,洪水灾害主要分布于24小时50毫米降雨等值线以东地区,即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和苗岭以东地区。

4.强大的破坏性。我国主要江河全年径流总量的1/3都是洪水径流,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由于洪水来量集中、峰高量大,所到之处对人类活动和环境均造成较大的破坏。我国的东南部地区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区和人口稠密区,遭遇洪水后,单位面积上的损失将更加严重。

(五)形成原因

江河洪水的成因复杂多样。大的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环境、天气气候和水系特征、降雨等因素,不受人类控制,而大气环流的异常是洪涝形成的直接原因。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天气系统包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纬度阻高、东亚大槽等。其中副热带高压和汛期旱涝关系较为密切。当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南且脊点偏西,同时中纬度有阻高出现时,长江流域及东北易出现洪涝灾害。当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南、偏西时,受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控制,长江流域和东北北部易形成强降水。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系统破坏,如破坏森林植被、引发水土流失,筑垸围湖造田、降低蓄洪能力,侵占江河水道、影响洪水通行等,从而加剧了洪灾的危害。

(六)主要危害

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列居第一位,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损失约占各类自然灾害的40%。

1.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危害。洪水易造成农田受灾、粮食减产,工业停产,铁(公)路和通信中断,水利堤防、渠道、电站、泵站设施损毁等,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据统计,50年代以来,全国农田受淹面积平均每年约930万公顷,其中成灾约460万公顷;平均每年死亡人口5280人;年平均倒塌房屋210万间。90年代,全国水旱灾害平均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粮食减产年平均约150-200亿公斤。

2.对社会的危害。洪水灾害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指对人民生命、社会生活和生产环境的影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死亡30000人;1975年河南大洪水死亡26000人;1994年我国南北方的大洪水涉及8省区,受灾人口达1.39亿。大量的灾民安置、生产恢复、疫病的控制预防工作,给国家和受灾地区的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3.对环境的危害。洪水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暴雨洪水可导致水土流失致使土地贫瘠,大量积沙积淤导致河流功能衰减、湖泊萎缩、耕地沙化,其后果十分严重。

(七)防范江河洪水的一般要求

1.汛前做到“六到位”

(1)认识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开展防汛动员,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认清防汛形势,明确任务与要求,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自觉防汛意识。

(2)责任到位。按级按责落实各级、各部门的防汛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确保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3)指挥到位。建立健全防汛指挥机构,明确应急指挥人员、职责、工作方式和有关要求,建立防汛值班。

(4)措施到位。建立完善防汛信息和气象水文预报系统,加强防洪工程管理,修订完善的防汛抢险、洪水调度、人员转移安置等预案。

(5)保障到位。落实防汛抢险力量、物资、通信、车辆、器材和资金等各项保障。

(6)检查到位。组织力量对前面提到的防汛准备“五个到位”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查找防汛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推进各项工作在防汛末端的落实。

2.汛期做到“五个加强”

(1)加强汛情掌握。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及时分析研究防汛形势,准确掌握预报雨情汛情态势。

(2)加强巡堤查险。当江河达到设防水位时,应及时组织人员到重点江河堤防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裂缝、渗水、坍塌、管涌等险情。

(3)加强应急抢险。当江河达到警戒水位时应组织应急抢险力量集中待命;当防汛工程及配套设施出现险情时,应迅速组织应急抢险力量投入,及时排险加固。

(4)加强洪水调度。河道水位达到分洪、蓄洪标准时,应从大局出发,根据上级指令适时组织分洪、蓄洪,确保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5)加强转移安置。当洪水威胁群众生命安全时,及时动员和组织群众转移撤离至安全地带,对从行蓄洪区转移出来的群众,应妥善安置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

3.汛后做到“三个消除”

一是及时组织灾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消除洪水灾害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二是全面总结防汛抢险经验教训,消除防汛组织和指导上存在的问题。三是抓好水毁工程修复、防汛物资补充、防汛通信和警报系统完善,消除洪水对防汛工程及配套设施造成的损坏和隐患。

(八)遭遇洪水时的避险办法

1.洪水到来前的准备

(1)冷静分析水情。根据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冷静分析雨情水情及可能的发展变化,确定避险对策。

(2)预选撤离路线。结合所处位置、环境和交通条件,精心筹划,选择最佳撤离路线。

(3)完善自救措施。①备置救生器材。可因地制宜自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内胎和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以备水中救生急需。②备足生活用品。准备足够的食品、饮用水和日用品。③携藏贵重物品。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可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④带好通信工具。撤离时要带上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和哨子、手电筒等简便信号工具,以便呼救使用。

2.洪水到来时的自救办法

(1)呼。如果遭遇洪水或被洪水包围,应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形,首先拨打电话或发信号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2)避。迅速向附近的山坡、高地、避洪台等地转移,如附近没有山坡、高地,也可爬上楼房、大树、高墙等高处暂避,尽量避开洪水的正面冲击。

(3)撤。如洪水继续上涨,所在之处已不安全,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快速撤至安全地带。如洪水没有漫过头顶,且周边树木比较密集,可考虑用绳子撤离。先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屋内较牢固的地方,然后牵着绳子走向最近的一棵树,把绳子在树上绕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棵树,如此重复,逐渐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4)躲。在撤离过程中,不可接近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离躲开,防止触电。

(5)逃。如已被卷入洪水,一定要沉着应对,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的一个重要灾害类型。由于受人类生产发展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发生在我国的地质灾害有所增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100-150亿元。重视防范与处置地震、地质灾害,对于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地处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浙江、贵州、四川、甘肃、宁夏、河北等省,都曾发生过较大的地震。据统计,20世纪发生5级以上地震3000多次,6级以上地震792次,7级以上地震117次,8级以上地震9次。仅大陆地区而言,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21次,6级以上地震4-5次,7级以上地震1次。中国大陆陆地占全球的7%,而7级以上地震占全球大陆同级地震的35%。中国人口占全球的22%,而地震灾害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5%左右。20世纪全球两次造成死亡20万以上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4万人,另一次是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人。据统计,自1949年至1991年,我国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

(一)地震的定义

地震,亦称地动,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察觉到的地面振动。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二)地震的分类

地震通常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五种类型。

1.构造地震:就是因地壳板块或断块之间发生碰撞和错动形成的地震。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强度最大,震源深度从数公里至数百公里。全球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强烈地震都属于这类地震。

2.火山地震:是由于地下火山、熔岩喷发而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局限于火山周围地区,强度较小,震源深度在数公里范围内。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左右,震级一般较小。

3.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的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范围局部,震级不大,强度小,震源深度在数公里范围内。但对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威胁较大。此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

4.诱发地震:是指因水库蓄水、油田开发,对地壳产生压力,引起地下应力集中而引发的地震。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的地震是广东新丰江水库地震。1961年库区发生了6.4级地震,震源距大坝仅1公里,由于事前对大坝采取了紧急加固措施,使大坝经受了强烈地震的考验。

5.人工地震:是指因矿山爆破、核爆炸等造成的地震。一次2万吨级的TNT核爆破,其能量不亚于一次5级地震。此外,按震中距可分为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近震(震中距为100-1000公里)和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按震级强度可分为超微震、微震、有感震、破坏性地震、中强地震、强烈地震、大地震和特大地震等10级,5级以上的称为破坏性地震。

(三)地震带分布

地震带是指地震发生较多且比较强烈的地带。地球上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它自太平洋东岸的智利,环绕洋岸一直延伸到西南岸的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我国的台湾就在这条地震带上。这条地震带的地壳运动非常活跃,所以,地球上的大多数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带。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它西起地中海,经土耳其、中亚细亚、印度北部、我国西南部直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遇。这两条地震带上分布着很多火山。我国地处在这两条地震带之间,部分地区还在地震带上。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划分,我国大致可分为二十三个地震带,它们分别是:1.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2.燕山带。3.山西带。4.渭河平原带。5.银川带。6.六盘山带。7.滇东带。8.西藏察隅带。10.东南沿海带。11.河北平原带。12.河西走廊带。13.天水—兰州带。14.武都—马边带。15.康定—甘孜带。16.安宁河谷带。17.腾冲—澜沧带。18.台湾西部带。19.台湾东部带。20、滇西带。21.塔里木南缘带。22.南天山带。23.北天山带。

(四)主要特点

1.震情发生突然。地震属于一种猝发性灾害,没有明显的人感预兆,往往在瞬间突发剧变,使人们来不及作出有效的反应和抗御,顷刻间便毁于一旦。目前人类对地震的测报工作还处在探研阶段,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尚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

2.整体破坏性大。由于地震是一种地质剧变现象,瞬发时,往往给地面上的人和物造成整体性破坏。有时小震级的地震也会造成大灾。大震级的地震常常使受震的广大地区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3.灾害继发性强。地震灾害通常由一系列不同震级的地震活动群组成,连续余震,不仅直接造成建筑倒塌、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引发海啸、洪水、瘟疫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4.社会问题突出。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和破坏性极强,在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之后,还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如,地震灾害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和精神创伤,容易使大众产生“恐怖症”;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作用,使灾区经济遭受致命打击,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社会治安等不良后果;地震灾害后,还将使大量的家庭解体,出现孤、老、残和职工安置等社会问题。

(五)主要危害

地震是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在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直接灾害的同时,也会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

1.地震的直接灾害。直接灾害就是由地震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设施破坏。主要包括:一是对地震区内居民生命安全的破坏,如人员被埋、被砸、被撞、被困、被淹等;二是对建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三是对地面的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四是对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火烧伤人畜的现象。

2.地震的次生灾害。地震的次生灾害是指因地震的直接破坏而引发的其他情况灾害。主要包括:地震还会间接引起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疫病蔓延;地震时电器短路引燃煤气、汽油等会引发火灾;水库大坝、江河堤岸倒塌或震裂会引起水灾;公路、铁路、机场被地震摧毁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设施、互联网络被地震破坏会造成信息中断;化工厂管道、贮存设备遭到破坏会形成有毒物质泄漏、蔓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电厂、水厂、煤气厂和各种管线被破坏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卫生状况的恶化还会造成疫病流行等。

3.地震造成的其他影响。破坏性地震的突发性和巨大的摧毁力,容易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有一些地震本身没有造成直接破坏,由于“地震谣言”的流传,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如人们会因恐慌而停工、停产、停课;会到银行大量提款;会因成群外逃“避震”造成交通堵塞,引起交通事故,甚至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六)防范与避险的一般要求

防范与避免地震灾害,平时应加强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普及地震与减灾知识,学习防震避险技术,制定防范与处置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积极强化政府、家庭和个人防震意识和作为,切实增强工程防震减灾和民众自救互救能力。

1.工程防震“四个精”

主要是在工程建设选址、施工、评估和现有工程建筑加固中贯彻防震减震的有关要求。

(1)精确选址。在房屋和工程建设选址上,要组织工程、地震等专业技术人员充分论证,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及其不利地段。

(2)精心施工。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工程建设,必须按国家有关建设规范精心组织,在建筑设计、结构、用料和投入等方面贯彻落实防震抗震有关要求。

(3)精确评估。房屋和工程建设完成后,应适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防震抗震性能测试,特别是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估。

(4)精密加固。对没达到防震抗震要求的房屋和建设工程,要及时调整建设方案,周密进行维修加固,不宜加固和加固达不到防震抗震要求的危房要坚决停建或予以拆除。

2.家庭防震“六步法”

(1)召开家庭防震会议。主要学习防震避震、卫生急救和护理知识,分配家庭成员防震避震的具体工作,避免震时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2)选择避难路线地点。地震发生后需要马上撤离到空旷开阔的安全地带,要具体明确避难地点,并定出最快捷最安全的逃生路线。有条件的可在家中布置避震安全角。

(3)准备避难营救物品。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个轻便防震包,放置食品、饮用水、日常生活用品和手电、绳索、口罩、信号哨、急救卡片等营救物品器具。

(4)消除不利防震隐患。检查家里不利防震的安全隐患,室内家具布设要合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加固室内家具杂物,把家中高处的危险尖锐物品移开,拆掉笨重的装饰物,移去悬挂物。

(5)落实防火具体措施。地震时火灾是经常出现的次生灾害,对家庭防火要特别重视,防火措施应具体详细。

(6)进行防震应急演练。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熟练地震应急的技巧,进一步完善家庭避震措施。

3.个人防震“五字诀”

(1)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及时了解和掌握地震动态信息,不信谣传,放松心身,早想对策。

(2)看。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变化,发现地震前兆等异常反应,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早作预防提供依据。

(3)备。学习地震灾害及其避险常识,增强防震心理素质,准备个人避难营救工具和物品,如应急灯、撬棍、锤子、斧头、小钢锯、手电、绳索、口罩、信号哨、药品等,放在震后便于拿到的地方。

(4)断。地震发生时,首先要克服紧张、惊慌、恐惧心理,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煤气、水等灾源,以防止和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

(5)抗。地震发生后,要冷静沉着应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避险防护,条件许可时应积极参加抗震救助行动。

(七)遭遇地震时的逃生方法

1.注意观察地震前兆

地震前,特别是强烈地震之前,总会在自然界发生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有些必须借助于仪器仪表才能观测到它们的微弱变化,这些称为微观前兆。目前,我国开展微观前兆监测的主要方法有地变形、地磁、地电、重力、地温、地应力、地下水及水化学等。而人们能直接感觉到的,如动物、植物、地下水、地气味、地声、地光等这些震前的异常变化称为宏观前兆。加强地震前兆观察,是防范和处置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几种易觉察应特别注意的地震前兆反应如下:

(1)动物异常反应。一般较强的地震发生之前,约有近百种动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其中较明显的有四十余种,部分饲养动物主要前兆异常反应为:

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蜜蜂群鸟迁家忙,大猫叼着小猫跑。

冬天蛇蛙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2)地光异常反应。地光是指在地震前或地震时在地面或在天空中出现的闪电或光亮。地光形状不同,颜色有白、红、蓝色或多彩颜色,是地震即刻到来的警报,一般在震前几分钟至几秒钟出现,看到地光后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

(3)地声异常反应。地声是指地震时地下发出的声音,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狂风怒吼声或山洪咆哮声,兵戈澎湃声,马达轰鸣声,响雷声或闷雷声,大树折断的“咔嚓”声或履带拖拉机、坦克开动时的吼叫声,撕布声等等。震前几分钟听到地声是临震征兆,表明地震即将发生,应采取紧急避震措施。

(4)地下水异常反应。在较强地震发生前,由于受地应力的作用,地下水也会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如水井水位升降和水温变化,水翻花、水打转、水变浑、翻泥沙、水面漂浮着油花、冒气泡,还有水变色、变味等。

2.正确把握逃生原则

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一般为12秒左右时间,最多30多秒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也称为求生时间。地震来临时要抓住时机,冷静判断,正确选择避震和逃生方式,成功避震脱险。

(1)保持镇静,因地制宜。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正确的避震和逃生方法。如远震常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2)果断行动,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震时要冷静判断,果断采取行动,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3)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3.科学采取逃生方法

地震发生时,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都必须保持镇静,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紧急逃生,减小地震对个人的侵害。

(1)抓紧时间沉着避险。遇震时,求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抓紧时间进行避震和逃生最为关键,千万不要耽误时间。但切不可惊慌盲目逃生。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千万不要从楼上、窗户跳下和使用电梯外逃。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遇震时,当身处室内来不及撤离建筑物时,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承重墙墙根、墙角,下水管道和暖气管道处,坚固的桌椅、睡床下等。不能停在窗边、阳台、楼梯及其附近。在公共场所时,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千万不能乱跑、乱挤,以免挤撞踩踏,切勿躲在地窖、隧道或地下通道内。

(3)做好自我保护姿势。选择好躲避处后,应降低身体重心,蹲下、坐下或趴下,脸朝下,额头贴于两臂上;闭眼,闭口,用鼻子呼吸;用手抓住桌腿、水管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有可能时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正在用火用电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器开关。

(4)正确选定逃生方向。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避开山脚、陡峭的山坡、山崖等;身处海边时,可能会出现海啸,要迅速离开沙滩。

(5)避开室外危险地点。地震时,已经撤离建筑物的人,尽可能走向公园、操场、旷地、花园、田野等开阔地;不要停留在城市道路、狭窄的街巷上和高大的建筑物旁,以免被掉落物砸伤;尽量远离立交桥、烟囱、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吊车和河堤、水渠、陡壁、悬崖等。

(6)想方设法进行自救。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地震过程较为短暂,地震过后要冷静分析自身处境,可能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办法,进行自救脱险,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注意不要使用打火机或蜡烛,以防空气中可能含有易燃易爆气体。

(7)注意保存精力体力。地震后若不幸遭困,可采取拨打手机、敲击管道、吹信号哨、呼叫、打开手电筒等方式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海啸灾害】

海啸是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历史上发生的海啸主要是地震海啸。世界上经常受到海啸威胁和危害的主要有日本、菲律宾、智利、夏威夷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如,1498年日本发生的8.2级地震引发海啸,死亡4.1万人;1703年日本元绿大地震引起海啸,死亡、失踪近20万人;1993年日本三陆地区发生7.8级地震引发海啸,死亡3000余人;1976年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8级地震引发海啸,死亡和失踪约8000人。据统计,从公元358年至今,全球共发生了近5000次破坏性地震海啸。太平洋地区从1900年至今,共发生了407次海啸,平均10年发生一次4级(最大涌高20米左右)地震海啸,平均每3年发生一次3级(最大涌高10米左右)地震海啸,平均每年发生一次2级(最大涌高5米左右)地震海啸,平均每年发生4次零级(最大涌高1米左右)地震海啸,造成大约近5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失踪,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

我国地震海啸很少,历史仅发生过一次地震海啸,即1867年台湾基隆发生7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船只沉没,房屋倒塌,死亡数百人。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滑坡、塌陷所引发形成的海洋巨波,又称“巨浪”。这种巨浪的波长可达几百公里,波高可达数十米。它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席卷一切,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和摧残。

海啸按相对受灾现场的传播距离远近,可分为遥海啸和本地海啸两类。遥海啸是指横越大洋或从很远处传播来的海啸,也称为越洋海啸。这种海啸波属于海洋长波,一旦在源生地形成后,如果没有岛屿群、大片浅滩和大陆架阻挡,一般可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造成海啸灾害。本地海啸是指从海啸发生地到受灾的滨海地区相距较近的海啸,又称局地海啸。我们常说的大多数都属于本地海啸。这种海啸形成后,海波抵达海岸的时间较短,有时只要几分钟,多的也只要几十分钟。本地海啸在形成前通常有较强震感或震灾发生,由于预警困难,往往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全球很多伤亡惨重的海啸灾害,大多是由近海海底地震引起的本地海啸造成的。

(一)主要特点

1.传播快。海啸形成后,传播速度极快,通常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跟波音747飞机飞行速度相当。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里斯本附近发生一次地震海啸,仅几分钟就使6万人丧生。1946年4月1日阿留申群岛曼港克岛深海沟发生大地震,引起海啸,海浪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冲向夏威夷群岛的希洛湾,造成灾害。

2.波浪长。海啸波浪长可达几百千米,由于波长长,通常对海面航行的船只影响较小,但海啸波及面广、受灾区域大。1960年5月22日,智利8.9级地震引起的海啸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啸,在宽500公里的沿岸地带反复冲击达数小时之久,沿岸一切荡然无存。海水深入内地达3公里,造成死亡5700人,经济损失近7亿美元,北美洲沿海、新西兰、菲律宾、日本和前苏联东部太平洋沿岸都受到这次大海啸的波及。

3.能量大。波浪高达几米至几十米的海啸,内含巨大的能量,一旦从深海到达了岸边,前进受到阻挡,其能量将变为巨大的破坏力,摧毁一切可以摧毁的东西,造成巨大的灾难。1896年6月15日晚,日本三陆7.6级地震海啸,浪高24.4米,冲毁房屋1.4万间,死亡2.7万人。1993年7月12日,日本北海道奥尻岛7.8级地震海啸,浪高21米,毁坏船只500艘,死亡176人,冲毁大量港口设施和民房。

(二)易发海域

从海床地貌和海啸的孕育条件看,海啸多发生在海沟、岛弧和年轻的褶皱带等地区。这些地区构造差异明显,运动强烈,如智利海岸的安第斯山,日本岛弧山系高达千米以上,濒临的海沟深达万米,高差达几公里至十几公里,断层倾滑可能性大,所以人们把海沟视为海啸的“潜伏所”。由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深海沟分布最广,浅源大地震最多,故地震海啸多发生在这一海域。据历史资料记载,世界上近85%的海啸发生在太平洋中的岛弧—海沟地带,包括夏威夷群岛、阿拉斯加区域、勘察加—千岛群岛,日本及其周围海域、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区域、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区域、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北部及智利沿岸、中美洲及美国、加拿大西海岸,以及地中海东北部沿岸区域等。其中遭受海啸袭击最多的是夏威夷群岛,其次是日本。其他15%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印度洋中的阿拉伯海以及地中海等地。

(三)形成过程

海啸形成的原因有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风暴潮等因素,因此,按成因又可分为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和风暴潮海啸。地震是最主要的原因,其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下降型”和“隆起型”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的形成过程: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隆起型”海啸的形成过程: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四)主要危害

海啸是威胁和毁坏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通常按其强度和破坏威力可分为-1、0、1、2、3、4六级。海啸形成初期,巨大的海潮、涌浪和涡流,易吞没海上作业、航行的船只等,直接威胁和危害海上航行和作业船只、人员的安全。冲向海岸时,通过高水位淹没和浪涌冲击,易对海滩及低平地区的游人、房屋、道路、桥梁、机场、港口码头和车辆、船只,以及城市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配套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和破坏。海啸上岸后,由于巨大的冲击力,破坏力更强,以摧枯拉朽之势,迅猛袭击海边的城市、村庄和农田,淹没、冲毁着沿海居民地和城镇建筑物,所过之处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造成极大的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给人类带来十分巨大的灾难。如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造成30多万人死亡,仅印度尼西亚一个国家死亡人数就高达24万多人。

(五)防范与避险方法

目前,人类对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害,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避险,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还不能控制其发生。

海啸灾害防范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点:

1.加强对沿海海气系统变化的动态监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预测、预报系统。加强与太平洋地区有关国家合作,继续加强海啸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专门应对海啸灾难的应急系统和机制,完善海啸应急响应预案,开展海啸风险评估,加大海啸发生、发展等基础理论和预报技术研究力度,建立快速沟通的信息互通机制,抓紧在我国和影响我国的太平洋海域布设探测装置,完善太平洋地震海啸遭海啸袭击后的海滩预警系统建设,真正形成海啸预报能力。

2.完善沿海地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法规,保护抵御海啸破坏的海岸天然屏障。在我国沿海城市尤其是沿海旅游风景区规划、重大工程决策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潜在威胁,禁止在海滩特别是与海岸线平行的方向建设密集居住区,防止对沿海现有岸滩和能减弱海浪的红树林、珊瑚礁等的破坏,从建设规划上保护好海岸、海滩、海礁等这道抵御和削弱海啸冲击的天然屏障。

3.加快沿海及入海河流的堤防工程建设,构设抵御海啸冲击的海岸坚固堤防。这是减轻海啸灾害最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要着眼于加强对沿海城市和重大工程设施的安全保护,提高建在海边的城市群、核电站和火电厂等堤防工程的防护标准。另一方面要在沿海重点地区修筑防波堤、种植防波林,建立防御海啸的人工障碍,减缓和抵御海啸的冲击。

4.组织预防和处置海啸等自然灾害演练,提高民众应对海啸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在全社会开展预防海啸灾害的宣传教育,视情在海啸威胁严重的地区组织海啸防灾减灾演习,提高广大民众特别是沿海地区居民对海啸的认识和应对海啸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六)逃生与救护方法

1.逃生避险方法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应充分利用地震波与海啸到达的时间差,做好相关预防和撤离准备,包括整理装具物资、选择撤离路线和收拢清点人员等。

(2)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3)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4)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2.落水自救互救方法

在海啸中不幸落水可按下列基本要求自救互救。

(1)抓牢浮物求生存。落水后尽力抓住身边的木板等漂浮物,保持身体平衡和上浮,注意观察水中周围情况,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随波漂流保体力。自己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在水中尽量减少动作,不要举手、不要游泳、不要脱衣、更不要乱挣扎,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减少体能的无谓消耗。

(3)忌喝海水防病毒。在水中要保持沉着冷静,防止呛吃海水,千万不要喝海水解渴,因为海水含盐量高、污染物多,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4)靠近他人图救助。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能扩大目标范围,更容易引起救援人员发现。

(5)取暖裹衣补热量。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也可适当喝一些糖水,没有条件时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

【雪灾灾害】

我国雪灾常发生在北方,这些地方不仅纬度高,海拔亦高,气候寒冷、干燥,自然灾害频繁。雪灾发生的时段,冬雪一般始于10月,春雪一般终于4月,危害较重的,一般是秋末冬初形成的所谓“坐冬雪”,随后又不断有降雪过程,积雪持续整个冬天。在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几乎每年秋冬春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雪灾发生,较大的雪灾差不多每隔几年就发生一次。西北地区就流传着“五年一大灾,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两头灾,三年一小灾”等说法。我国雪灾的特点主要是范围广、强度大、积雪深、持续时间长、灾情重。加之大雪过后,又常伴随大风和强降温,最低温度可降到-30--40℃。雪灾对牲畜越冬危害最重,草场被大雪覆盖,牲畜出牧困难,致使牲畜大批死亡。雪灾造成道路交通堵塞,供电供热中断,不仅危及牲畜,还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雪灾,主要指冰雪所造成的自然灾害,又称“白灾”。它是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聚积在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而引发强降雪、雪崩、大面积积雪的现象。根据我国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通常可分为雪崩灾害、风吹雪(风雪流)灾害和牧区雪灾三种类型。

1.雪崩灾害:是指由于积雪堆积过厚,大量积雪从高处突然崩塌下落,造成房倒屋塌和人员伤亡的现象。雪崩通常发生在山地,一般在雪聚积了较多的时候产生,有时也在特大暴雪中产生。

2.风吹雪灾害:是指降雪时或降雪后,风力达到一定强度时吹扬雪粒,形成风雪流,被风雪流搬运的雪在风速减弱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吹集雪而产生的灾害。吹集雪易阻塞交通,影响车辆通行,在坡度陡于30度的山坡上,还容易形成雪崩。

3.牧区雪灾: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降雪量过大和积雪过厚,积雪长时间掩埋牧场,影响家畜放牧采食,造成家畜大量死亡的现象。我国牧区雪灾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草原、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一)主要特点

1.持续时间较长。雪灾属慢性灾害。因形成雪灾的冷冻气候相对稳定,降雪崩雪过程通常此起彼伏,持续期较长。一场大的雪灾,有时可持续几个月。如1989年西藏那曲地区从9月开始持续8个月连降150多场大雪,平地积雪达500毫米厚,阴坡积雪达3000毫米,至1990年5月底才基本消融。

2.地区特征明显。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寒潮袭击和强冷空气活动最多,每年冬半年(当年9月至次年5月)都会倾降数场大雪,是我国雪灾的主发区。我国牧区雪灾有“十年一大灾、三年一小灾”之说,每年因雪灾损失的牲畜达100万头以上,重灾年超过500万头。由于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不断减弱,我国南方地区雪灾较少。

3.危害范围广阔。形成降雪的气候条件往往具有很大的空间范围,降雪通常对地面形成大面积覆盖,造成交通阻塞,通信和供电中断,妨碍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如1993年1-4月,青海省果洛、玉树、黄南、海西、海南、海北等六个自治州的23个县、81个乡遭大雪袭击,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积雪厚达62厘米,覆盖了草山、牧场,有20多万人被大雪围困。

4.搜救机动困难。雪灾形成后,由于搜救范围面宽点散,加之道路、机场被积雪覆盖,通信中断,组织空中和地面输送制约因素多、难度大。特别是受灾地区居民分布散,处于流动状态,居无定所,难以准确掌握具体情况,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搜救工作的难度。

(二)成因及危害

雪灾主要是由于持续大量降雪,并长期堆积而形成的。它不仅对农业、工业、畜牧业、交通、通讯等造成损害,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直接危害主要有围困、冻(饿)死人员、牲畜;阻断交通、压垮房屋、冻坏农作物、毁坏树木等。如1983年4月25-30日,受寒潮的影响,我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范围最大、危害最重的雪灾,全国766个县(市、自治区)4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绝收面积23万余公顷,倒塌房屋400多间,死亡1500人、大牲畜13万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间接危害,主要有因雪灾引发的雪崩、冰湖溃决、冰川异常运动、凌汛等次生灾害。如1970年5月秘鲁一次雪崩,引发冰川泥石流,导致容加依城灭顶,死亡2.3万人。西藏冰湖崩溃曾淹没亚东、江孜、日喀由等县城。黑龙江、黄河和松花江下游等,因上游冰雪堆积年年都出现凌汛。

(三)防范与避险方法

1.懂常识

平时应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有重点地学习掌握一些防范与避免雪灾危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懂得“面临雪灾怎么防、遇到雪灾如何救”等常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雪崩作为雪灾的一种,具有发生突然且避险时间极短的特点,尤其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出行时避免雪崩危险期内进入雪崩危险区。在降雪、大雾、暖风时以及其后两天内是雪崩发生的危险期,不宜选择这段时间出行。二是如果必须在雪崩危险期内进入雪崩危险区时,可对危险区域发射炮弹等方法,提前引发雪崩。三是受到雪崩冲击时,应尽力固定身体使自己不被卷走,如果不能固定,则尽量使自己保持在雪面上。如被卷走,应尽力活动双臂作游泳状,活动头部,避免胸部受雪压过大引起窒息,保持镇静,等待或呼喊求援。

2.早防备

适时跟踪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利用雪灾较长的预警期,加固房屋门窗设施、维修供暖供气设备、购储粮食衣被燃料、预置常用治病药品等,提前做好防寒、防冻、防滑、防病、防饿、防风等准备,以减少雪灾对人员的危害。对于常受雪灾危害的牧区牲畜,可以通过四个“加强”来减轻雪灾对牧区牲畜的危害。一是加强饲料饲草基地建设,储草备荒,这是预防雪灾对牲畜危害的根本措施。二是加强棚圈建设,使牲畜在积雪时有个安身之地,这是保证牲畜安全越冬度春的重要条件之一。三是加强牧区气象预报,使广大牧区能及时收听收看到灾害性天气预报,以便做好各种防灾、抗灾准备。四是加强畜群结构调整。在各种牲畜中,马的破雪采食能力最强,羊次之,牛最弱,根据这一特点,适当调整畜群结构,将各种牲畜混合编群,先放马,再放羊,后放牛,使各种牲畜都可采食。

3.慎出行

雪灾发生后,路阻道滑,一般不宜外出和远行。如确需外出时,不宜单个人员行动,尽量在白天选择行人较多的道路出行。出行时要穿戴好御冷衣物,配备必要的抗寒防冻药品。车辆出行应安装防滑链,通过被雪覆盖的复杂路段时,应注意辨明道路的位置及路况,防止因误择路线而发生意外。雪地行驶过久,易使驾驶员双目晕眩,应注意适当组织休息或替换。

4.多通联

雪天人员到边远地区出行或执行救援任务,应携带可靠的通信联络手段,行动中应不断判定方位,熟记方位物,并保持不间断的通信联络,适时将自己行进的具体位置和通行情况告之对方。

5.勤清扫

雪灾通常持续较长的时间,只要条件许可,就应利用铁锹、雪耙等简便工具,适时对有人居住的房屋、帐篷、工棚和主要通道及附近地区覆盖的积雪进行清扫,防止被积雪压塌和出行受阻。如在山地进行清扫积雪抢险作业时,应与斜面积雪保持适当距离,防止造成雪崩灾害。

【雷击灾害】

雷电是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活动增加,高层建筑、现代化电子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的大量出现,雷击事件和雷电灾害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定义

雷电是一种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对流性天气系统,也称为雷暴。雷击是指在雷电天气时,带电的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发出的强烈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目标的现象。雷电常与暴雨、冰雹、大风、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伴生。

(二)雷击的类型

1.直击雷。指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上某一点发生的强烈放电。直击雷可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地面建筑物、其他物体和人畜毁坏与伤亡。

2.感应雷。当直击雷击中地面目标后,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主要对用电设备设施产生干扰或破坏,也称“二次雷”。

3.球形雷。是指在雷雨天,一些带颜色的火球在空中、地面水平方向移动或流动,其直径有十余厘米至几十厘米,甚至超过一米,存在时间从几秒钟到几分钟,一般多为几秒钟到十几秒钟。它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或无声地消失,或发出丝丝的声音,或发生剧烈的爆炸,击中人员或击毁物品。

(三)雷区分布

1.地域分布

就全球而言,雷电天气最活跃的地区是赤道地区和热带地区,雷雨的次数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在热带地区每年约有75-100个雷雨日,在中纬度地区每年约有20-50个雷雨日,在极圈附近每年只有几个雷雨日,北纬82度以北和南纬65度以南地区没有雷电。我国地域广阔,南北分布在几个气候带内,加上地形错综复杂,因此我国的雷雨分布很不规则。总体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地比平原多,内陆比沿海多。

2.时间分布

地球上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有雷电,在中纬度地区,雷电多集中在6、7月份,冬季很少有雷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雷电以夏季出现最为频繁,春季次之,冬季最少。雷电最多的是岭南地区,特别是海南岛、雷州半岛地区;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丘陵地区春季雷电较多,冬季偶尔也有雷电;黄河流域、山东半岛至东北等地秋季雷电较多。雷电出现的开始月份一般从南往北,由东向西逐渐推迟,各地雷电出现以夏季6、7、8月份最多,终止月份大多在9、10月份。

(四)主要特点

1.发生频繁。在全球范围内,雷电发生的频率很高,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每秒钟有上百次雷电,每天约有800多万次雷电,一年中平均发生30多亿次雷电;我国每年平均发生近万次雷电灾害。

2.时间较短。雷电天气出现时,持续时间为几分钟至数小时之久,一般多在1-2小时;每次闪电时间非常短促,一次雷电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三个阶段,全部放电时间一般不超过60微秒。

3.能量巨大。据研究,雷电的电压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至几十万安培,放电时温度可达2万摄氏度以上,并伴有强烈的爆炸响声和形状奇特的闪光。

4.范围立体。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升空的火箭、航空航天器及地面上的建筑物、物体、室内用电设备设施、人畜等都可能遭受雷击,这也是雷电灾害区别于其他气象灾害的一个显著特点。

5.危害多样。雷电因其种类多样,可直接致人身伤亡、楼房倒塌、引发火灾,还可造成电力电子系统毁坏和瘫痪,产生的危害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五)形成过程

雷电形成至今尚未有一种被公认的完整学说,一般认为需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空中水汽凝结产生云层。夏季由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升温远高于空气,所以白天地表升温较多,当地面含水蒸气的空气受到地面炽热烘烤而上升,或者较温暖的潮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而被“垫高”,产生向上的气流,空气的上升运动引起的降温冷却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从而形成了云层。

2.空气强对流形成积雨云。近地面气层由于传导和辐射的作用,温度也随之升高。空气升温膨胀,密度降低,空气做上升运动,而对流层上部的气层相对密度大,做下沉运动,产生空气对流。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与高空低温下沉气流热交换,云中凝结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却水滴、冰晶,并随高度逐渐增多,当发展到对流层顶(大约10千米)附近后,向水平方向展开,逐渐形成积雨云。

3.积雨云积聚电荷。积雨云形成过程中,云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在气流的作用下上下运动,相互碰撞过程中吸附了空气中游离的正离子和负离子,水滴和冰晶就分别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而且会越积越多,当云内、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电位差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由于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瞬间被灼热,发出耀眼的闪电,而通道上的高温会使空气急剧膨胀,同时也使水滴汽化膨胀,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造成巨大爆炸响声。

(六)主要危害

我国雷电灾害发生频繁,每年发生的雷电灾害近万次,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到上百亿人民币。在雷电造成的灾害中,直击雷引起的占20%,由感应雷引起的占80%左右。

1.雷击造成人身伤亡。雷电可直接击中人,或由于人在雷击点地面附近,两脚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被“跨步电压”击中,造成伤亡。我国每年雷击伤亡人数超过1万,其中死亡3000多人。如:2004年6月26日下午,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30余名村民,聚集在树下一简易帐篷里打牌时遭到雷击,致17人死亡、13人受伤,就是由于雷击形成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雷击造成建筑设施毁坏。直击雷易击中并造成无防雷措施且高出周围地势的高大建筑、烟囱、高塔、各种输电架、架空电线、无线电天线,以及电线杆、孤立树木、户外巨型广告牌等设施损毁;球形雷可进入室内,击毁室内物品。如:2003年8月16日下午,河南省获嘉县冯庄镇职庄村某村民家遭球型雷袭击,电话机被击毁,电话线被击断成多截,墙壁被击出一个直径60厘米的坑。

3.雷击造成电子信息系统破坏。感应雷可使雷击中心1.5-2千米范围内产生瞬间过电压,通过电源、天线、信号收发设备的线路,侵入室内通讯、计算机网络、家用电器等设备,击毁设备或元器件,造成传输及存储的信号、数据受干扰或丢失、传输中断、网络破坏、系统瘫痪。如:1992年4月27日,南昌市遭感应雷击,江西财经管理学院200门程控电话全部被毁;1992年6月22日,北京国家气象中心计算机室遭感应雷击,计算机网络中断,多台计算机接口被破坏,计算机系统工作中断46小时。

4.雷击造成火灾。由于闪电的电流极高,在其经过的地方,空气剧烈地加热,当雷电击中木材、干草、燃油、火药等易燃物品时,会引起建筑物、森林火灾及电气设备爆炸起火等。如:1989年,我国青岛市黄岛油库于8月12日遭雷击失火,燃烧104小时才勉强扑灭,伤亡人员近百名,烧毁原油4万多吨,整个油库被毁坏殆尽,变成一片废墟;2000年6月16日襄汾市老东关街遭雷电,原料库的棉垛和尼龙垛被雷击并引起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万元。

(七)防范与避险方法

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灾害,雷灾对国民经济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所以,加强全社会的防雷意识,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减轻雷电灾害,尤为重要。

防范雷击灾害的主要对策有:

1.开展防雷教育,提高防雷意识

根据对雷灾的调查分析,遭受雷击灾害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懂得防雷常识,以及没有防雷设施或设施不完善、不合格。因此,要加强对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破除人们的侥幸心理,提高广大群众防雷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雷电基本知识和雷电灾害发生和成灾规律,掌握预防雷电灾害的简易手段、防雷自救的方法和措施,把防雷减灾变成自觉行动。

2.完善技术手段,及时预测预报

加强雷电防护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制定防雷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建立和完善雷电探测系统、雷电灾害预(警)报服务系统,通过多种手段,准确地发布雷电灾害预报,使人们提前做好防雷准备工作,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和防止雷灾。

3.加强防雷检查,落实防范措施

根据有关防雷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定期对防雷措施落实、防雷装置技术性能等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针对具体设施的不同特点,从保护建筑物、设备设施和人员免受雷击的要求出发,综合应用“传导、搭接、接地、分流、屏蔽”等技术,设计和安装合格的防雷装置,积极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八)主要措施

1.人员室内避雷

(1)搞好雷前防范。雷电到来前,要将电源和室外天线保护好,有条件的应安装电源和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SPD);电脑、电视、音响、影碟机等弱电电器尽量不要靠近外墙摆放。

(2)选择安全位置。雷电时,室内人员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部位;不要接触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不要站在灯具下,也不要赤脚站立。

(3)采取安全行为。雷电时,要关好门窗,防止侧击雷或球形雷进入室内;脱掉淋湿的衣服,揩干身上、脸上和头发上的水珠,最好脚下垫有不导电的物品或坐在沙发、木椅上。

(4)慎用电器设施。雷电时,尽量不要使用手机、电话机和电脑,不要打开电视机、收音机;不宜淋浴特别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以及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各种家用小电器;尽可能拔去电器设施的电源线、电话线、网线及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插头,拔出未装避雷器的室外天线;雷电强烈时最好关闭电源总开关。

2.人员户外避雷

(1)判断雷区位置。当狂风、暴雨和乌云覆盖时,是闪电即将来临的征兆;可通过看见闪电与听见雷声的时间间隔来判断雷电位置,如果每次看见闪电与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则雷电正在逐渐靠近;如果时间间隔5秒钟,表示雷击发生在距自己约1.5公里左右的位置,如果是1秒钟,说明雷击位置就在附近300米处。

(2)选择安全地带。不要站在孤立的大树、烟囱、铁塔、电线杆、户外巨型广告牌等高耸物体附近,要与其保持足够安全的距离(安全距离为高耸物体高度的2倍以上);不要站在山顶、高楼平台等高处,避雷时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小型建(构)筑物内,可进入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和船舱内避雷。

(3)避开金属物体。雷电时,不要接近导电性强的物体,应尽量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避雷针引下线等金属物体;不要靠近铁路轨道,要远离车辆、摩托车等;头顶上方要避开电力线,身处遭雷击断裂的高压线附近时,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4)限制户外活动。雷电天气不宜出门,确需外出最好穿绝缘胶鞋;不宜在户外打球、游戏,不要在水面和水边停留(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在水面船上时应迅速上岸;不要很多人挤在一起,更不要几个人手拉着手;遇球形雷时,不要走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形雷引开。

(5)杜绝危险行为。雷电时,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或大步行进;驾(乘)车时,不要将头伸向车外,上下车时不宜一脚在地一脚在车,双脚应同时离地或离车;不要接听或拨打手机,不要打金属柄雨伞,不要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铁锹、钓竿等高于身体的尖状物。

3.建筑物防雷

建筑物防雷,要请防雷专家设计和安装防雷装置。

(1)防直击雷。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作为接闪器,通过引下线使直击雷能量泻放入大地,以保护建(构)筑物。建筑物顶部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要检查其是否超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超出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应为它单独安装避雷针。

(2)防感应雷。将建(构)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金属构件、钢屋架、钢窗、电缆金属外皮等金属物件与避雷针接地装置相连联合接地。

(3)防球形雷。雷电天气关闭门窗,在烟囱和通风管道等处,装上网眼不大于2厘米×2厘米、导线粗约2-2.5毫米的接地金属丝保护网,并确保接地良好。

4.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建筑物顶部避雷针,能防止或减少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却增加了建筑物内部用电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遭受感应雷击概率,应采取多种方式加以预防。

(1)选好设施安装位置。建筑物集中供电设备尽量安装在大楼底层,最好是地下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也尽量不要选择靠近顶层,设备不要安装在靠近外墙处。

(2)构建避雷网带。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线路最好是埋地铺设,无法埋地时线路要有金属屏蔽层;各类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机房防静电地板金属支架、金属屏蔽层等各种不带电的金属物,与供电系统地线、防雷接地装置组成等电位连接网。

(3)安装电子避雷器。办公楼房、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对架空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带电导线(如电源线、网络线、电话线、数据线、反馈线、有线电视线等)都要按规范在入户处安装参数匹配的电涌保护器(SPD),使雷电电流在到达设备之前,通过防雷器和地网泄放入地。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滑坡、泥石流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遍及29个省(市、区)的广大山丘区,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甘肃、陕西、湖南、湖北、江西、辽宁、浙江等。据统计,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每年因滑坡、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亿元,死亡900余人。近10年的统计显示,全国由于滑坡、泥石流造成的人员死亡已近万人,平均每年达928人。山体滑坡与泥石流严重制约着广大山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山体滑坡与泥石流基本知识

山体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两种自然地质灾害。

山体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俗称“地滑”、“走山”、“垮山”或“山剥皮”等。根据滑坡体体积可分为小型滑坡、中型滑坡、大型滑坡、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按水源条件分为典型暴雨型泥石流、冰雪融水型泥石流、水体溃决型泥石流。

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不论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其运动速度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快。

(二)分布地区

滑坡分布:据统计,我国滑坡灾害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坡—呼和浩特—榆林—兰州—川西平原西缘—横断山一线以东的东部季风区,约占全国滑坡灾害总数的88%。其中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是我国滑坡最易发的地区,占全国滑坡灾害总数的42%,仅川东低山丘陵区滑坡灾害就占全国的16%,居全国首位;贵州高原滑坡灾害占全国的12%,居第二;云南高原滑坡灾害占全国的11.7%,居第三。另外,蒙新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仅占全国滑坡灾害总数的12%。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高原地区、青藏高寒区滑坡灾害点极少,且分布较散。

泥石流分布:东部季风区是我国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主要地区,泥石流灾害沟占全国的77%;蒙新干旱区泥石流灾害沟占全国的12%;青藏高寒区泥石流灾害沟占全国的11%。在东部季风区,西南地区更是全国泥石流灾害高发区和多发区。在不足东部季风区1/4的面积上,泥石流沟个数和暴发次数占47.77%和39.45%,占全国的36.99%和31.06%。主要集中在川西山地丘陵区、金沙江下游、小江流域、川东黔西低山丘陵东缘、贵州高原湄潭—江口和威宁—纳雍一带、云南高原边缘横断山脉南段东侧、怒江中下游和澜沧江中游地段。其中川西山地丘陵区占全国的19%,居全国泥石流灾害首位。

(三)主要特点

1.分布广泛、多样性强。我国位于东亚季风区,雨季集中,暴雨活动的区域性决定了滑坡、泥石流灾害范围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样性。

2.预防困难、突发性强。一般而言,从降雨到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甚至在1小时以内,加之山丘区目前监测站网覆盖率低、雨量计少,给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带来很大的困难。

3.来势凶猛、破坏性强。泥石流具有强大的冲毁能力,所经之处会造成毁灭性灾害。1981年7月9日,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沟暴发灾害性泥石流,流速高达13.2米/秒,冲毁了利子依达沟大桥,使422次列车颠覆,300余人遇难。

4.频发度高、季节性强。汛期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往往占全年滑坡、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其中6-8月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达到80%以上。

5.地域集中、易发性强。西南地区、秦巴山地区、中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山丘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为集中,而且易发性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相对分散。

(四)形成原因

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具有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降雨因素、地形因素、地质因素及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

1.降雨因素。降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等因素有关。在一个流域或区域内,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级和强度时,该流域或区域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就较大。

2.地形因素。地形条件是形成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必要条件。地形起伏对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既提供势能条件,又提供充足的固体物质和滑动条件。我国大部分山地强烈隆起,河床比降大,不仅有利于滑坡、泥石流的形成,而且影响到滑坡、泥石流的分布格局、运动规模和固体物质的补给方式。

3.地质因素。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断裂破碎带、活动强度、升降差异等,是影响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的控制性因素。我国地质构造运动表现十分强烈,特别是以纵向构造和“歹”字形构造最为突出,这些断裂规模大、活动性强,是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对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和活动起着控制作用。

4.经济社会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因素。我国山区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大,过度开采、开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改变了地表原有结构,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五)主要危害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所引发的灾害往往非常严重。当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滑坡、泥石流运动路径上有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1.对乡村的危害。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1999年6月16日,四川松潘县大沽鲁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泥石流,不仅使该村死亡20多人,重伤10余人,而且滑坡、泥石流冲入岷江,使300米宽的岷江变窄,河水上涨,淹没沿江公路数百米,使1000多名游客受阻。

2.对城镇的危害。位于城镇附近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如,1987年9月17日凌晨四川巫溪县城龙头山发生滑坡,摧毁一栋6层的宿舍、两家旅舍、居民房29余户,掩埋公路干线70余米,造成12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70万元。

3.对矿山的危害。位于工矿区的滑坡、泥石流,可摧毁矿山设施,毁坏厂房,伤亡职工,使矿山停工停产,造成重大损失。如云南省威信县墨黑煤矿山区,近40年来先后5次发生较大滑坡、泥石流。据不完全统计共毁坏民房157户,毁坏耕地824亩,损失粮食数万斤;摧毁煤矿通讯井2处、回风巷800米、运输巷450米;损坏10万伏高压输电线800米,造成煤矿停产的经济损失113万元。

4.对河道工程的危害。泥石流还对修建于河道上的水电工程造成很大危害,如云南省近几年受泥石流冲毁的中、小型水电站达360余座、水库50余座;上千座水库因泥石流活动而严重淤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六)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与避险方法

1.山体滑坡灾害防避知识

(1)选择安全稳定地段建设村庄、构筑房舍,是防止滑坡危害的重要措施。村庄的选址是否安全,应通过专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来确定。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居民住宅和学校等重要建筑物必须避开可能遭受滑坡危害的地段。不要随意开挖坡脚。在建房、修路、整地、挖砂采石、取土过程中,不能随意开挖坡脚,特别是不要在房前屋后随意开挖坡脚。如果必须开挖,应事先向专业技术人员咨询并得到同意后,或在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下,方能开挖。坡脚开挖后,应根据需要砌筑维持边坡稳定的挡墙,墙体上要留足排水孔;当坡体为粘性土时,还应在排水孔内侧设置反滤层,以保证排水孔不被阻塞,充分发挥排水功效。不随意在斜坡上堆弃土石。对采矿、采石、修路、挖塘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废土,不能随意顺坡堆放,特别是不能在房屋的上方斜坡地段堆弃废土。当废弃土石量较大时,必须设置专门的堆弃场地。较理想的处理方法是把废土堆放与整地造田结合起来,使废土、废石得到合理利用。管理好引水和排水沟渠。水对滑坡的影响十分显著。日常生产、生活中,要防止农田灌溉、乡镇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引水渠道的渗漏,尤其是渠道经过土质山坡时更要避免渠水渗漏。一旦发现渠道渗漏,应立即停水修复。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要合理排放,不要让废水四处漫流或在低洼处积水成塘。面对村庄的山坡上方最好不要修建水塘,降雨形成的积水应及时排干。

(2)注意发现滑坡前兆:山坡上出现裂缝。滑坡裂缝是滑坡形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伴生现象。随着滑坡的发展,滑坡裂缝会由少变多、由断续变为连贯。对于土质滑坡,张开的裂缝延伸方向常与斜坡延伸方向平行,弧形特征明显;水平扭动的裂缝顺斜坡倾向发展,多数情况下较平直。对于岩质滑坡,裂缝的展布方向常受岩层面和节理面的影响而复杂化。地面裂缝的出现,说明山坡已经处于不稳定状态。弧形张开裂缝和水平扭动裂缝圈闭的范围,就是可能发生滑坡的范围。坡脚松脱鼓胀。有些情况下,滑坡迹象首先在坡脚处显现出来。斜坡前缘土体或岩层发生松脱、垮塌时,垮塌的土体一般较湿润,垮塌的边界不断向坡上扩展;斜坡前部有时会发生丘状鼓起,顶部常有张开的扇形或放射状裂缝分布。斜坡局部沉陷。当地下存在洞室(如矿洞、溶洞)或地面有较厚的近期人工填土时,有时会由于洞顶失稳或填土压实导致地面沉陷,这种情况下,地面陷落必然与下伏洞室或填土范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当斜坡上出现的局部沉陷与上述因素无关时,可能是即将发生滑坡的征兆。

斜坡上建筑物变形。斜坡变形程度不大时,在土质地面和耕地中往往不易发现变形迹象,相比之下,房屋、地坪、道路、水渠等人工构筑物却对变形较敏感。因此,当各种构筑物相继发生变形、特别是变形构筑物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时,应将之视为可能发生滑坡的前兆。泉水井水异常变化。滑坡发展过程中,由于岩层、土层位置的变化,也会引起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动态的变化。当发现原有泉水出水量突然变大、变小、甚至断流,水质突然浑浊,原来干燥的地方突然渗水或出现泉水,井水位忽高忽低或者干涸,蓄水池塘忽然出现大量漏失等现象时,都可能是即将发生滑坡的表现。

地下发出异常声响。滑坡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地下岩层剪断,巨大石块间的相互挤压和摩擦,都可能发出一些特殊的响声。当出现这种现象时,应该注意家禽、家畜是否也有异常反应。因为动物对声音的感觉要比人的感觉更灵敏,往往能在人类之前更早感知危险的临近。各种前兆的相互印证。前兆出现的多少、明显程度及其延续时间的长短,对于不同环境下的滑坡有着很大差异,有些前兆可能是非滑坡因素所引起。因此,在判定滑坡发生可能性时,要注意多种现象相互印证、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样做出的判断才会更准确。在无法判定是否会发生滑坡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采取避灾措施,再请专业人员来诊断。

(3)抑制滑坡发展,监视滑坡动态抑制滑坡发展。滑坡前兆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必然发生滑坡。当发现滑坡前兆后,首先应该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其次应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主动消除或抑制有利于滑坡形成的因素,就可能延缓滑坡的形成甚至避免滑坡的发生。及时填埋地面裂缝、把地表水和地下水引出可能发生滑坡的区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抑制滑坡发展的积极措施。

监视滑坡动态。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还应通过简易监测,密切监视斜坡变形的发展情况。一般情况下,应把变形显著的地面裂缝、墙体裂缝作为主要监测对象;通过在地面裂缝两侧设置固定标桩、在墙壁裂缝上贴水泥砂浆片、纸片等方法,定期观测、记录裂缝拉开宽度,分析裂缝变化与有关影响因素(比如降雨)的关系,就可以掌握斜坡变形的发展趋势,为防灾避灾提供依据。历史经验表明,滑坡灾害绝大多数发生在雨季,夜晚发生滑坡较白天发生滑坡的损失更大。因此,雨季特别是雨季的夜晚最好不要在滑坡危险区逗留。

2.泥石流灾害防避知识

(1)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2)不要在沟口、沟道上建房。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山区的绝大多数沟谷今后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3)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4)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下雨天在沟谷中耕作、放牧时,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地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的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因此,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可以为防范泥石流灾害提供重要信息,大家都应养成每天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

(七)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与避险要求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防范、避险的一般要求。在山地环境下,滑坡、泥石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范措施,滑坡、泥石流危害则是可以减轻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的防范与避险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避为先,先避后抢”的方针,采取预警监测、综合治理、避险防范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实施。

1.预警监测要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要突出重点对象,在地质灾害隐患地区建立预警区,在重要地质灾害危险地段建立监测点,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流动巡查,形成群测群防预警监测体系。二是要突出重点内容,把降雨量、降雨强度、放射状裂缝、小型坍塌、松弛现象、挤压声响、水流含沙量、泉水(水井)异常等作为经常性监测的主要内容,并做好监测记录,建立预警监测数据库,作为预测滑坡、泥石流的依据。三是要突出重点时段,在降雨量较为集中的季节或汛期,要加大预警监测力度。

2.综合治理要做到“四个搞好”

一是要搞好生态治理。加强对现有森林的保护,实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逐步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发挥好森林植被保护水土和治理滑坡、泥石流的综合作用。二是要搞好工程防护。加强对潜在的滑坡、泥石流的防治,视其成因、规模、性质及危害程度,采用改变土体性质、建挡墙、限载荷、排除地下水和地表水等措施进行专项治理。三是要搞好移民安置。对于灾害频繁、治理难度大的地区,采取搬迁避让措施,把位于危险区的居民搬迁到安全地带。四是要搞好生产管理。将在滑坡、泥石流易发区内的生产建设活动作为重点监督内容,严格审批和监管采矿、采石、取土、挖砂、修房、排水等生产活动,防止加剧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3.防避部署要做到“五有”

一是有应急机构。在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大的市(县、区)和乡镇,以国土资源部门为基础和依托,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组织和办事机构,负责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信息收集、预警预报和组织指挥。二是有应急预案。按照灾害易发程度划定危险区、警戒区及安全区,从“防、避、救、治”几方面制定指导性好、操作性强的避灾预案,制定预警程序,落实人员转移、紧急避难和灾后救助措施。三是有防范责任。推行基层防汛责任制,以泥石流危险区内的险村险户为重点,组建乡、村防汛领导小组,逐级签订防灾责任,落实责任人,在发生滑坡、泥石流前,及时向群众发布避险信号,组织人员抢险,撤离险区群众。四是有物资器材。着眼防险、避险、抢险的需要,加强交通工具、通讯器材、抢险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物资器材的准备。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地预先搭建临时住所,群众的财产和生活用品可以提前转移到避灾场所,为群众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五是有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资料片、印刷宣传单、设立警示牌、公布报警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宣传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性、防灾避灾减灾的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避险、群防群测的意识和能力。

同类推荐
  • 如何维修收割机

    如何维修收割机

    本书以问答形式为您排忧解难,帮你解决收割机的保养和维修,内容包括:谷物联合收割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有哪些、影响脱粒质量的因素有哪些、粮食穗头太多怎么办等等。
  • 安全教育知识读本

    安全教育知识读本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全面落实《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写组组织相关力量对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保障重点专业建设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规划和编写。从2006年秋季开始,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将陆续出版,提供给广大中等职业学校使用。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是面向中等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教材,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教学大纲编写,并通过l专家的审定。
  • 如何维修农用运输车

    如何维修农用运输车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农用运输车使用与维修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我国农用运输车的分类、农用运输车的基本构造、农用运输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农用运输车正确的启动方法、火花塞常见故障等。
  • 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设

    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设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不沿边,不靠海,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宁夏的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始终占着主导地位,可以说,公路交通的发展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 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主要向你介绍了汽车的基本结构、汽车的正确驾驶、汽车发动机的检查与维修、底盘的维修、汽车电气的维修、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希望农民朋友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论如何攻略世子爷

    论如何攻略世子爷

    总角相识,一个是人人敬畏的帝都小霸王,一个王府人人可欺的小世子。十年相伴,可怜世子长成了如玉少年。而他…转身成了美娇娥。小世子:对好兄弟有意思,这怎么破?断袖就断袖吧,只要是他就好。小霸王:小跟班是个断袖,而且对自己有意思,这怎么破?不行!得告诉他真相,别耽误为了他终身才好!知道真相后的小世子:……我觉得自己还能再抢救一下!
  • 我家夫人是主播

    我家夫人是主播

    主角:苏陶,裴尽擎苏陶身为狸鱼TV的电竞主播,不仅技术钢,声音好听,还有着让其他主播羡慕的“盛世美颜”。裴老夫人更是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女孩子,觉得特别适合她的长孙,便召集裴家所有人下载狸鱼TV并关注苏陶,美名其曰“给她长孙找个媳妇”。PS:恋爱为主,游戏为辅,文章主现实碰撞。
  • 促销员背后那些事儿

    促销员背后那些事儿

    你确定你真的会做促销方案?从城市蚁族到最牛促销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销售绝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鬼录鬼榜

    百鬼录鬼榜

    【欢迎加入粉丝读者群:【百鬼门】〖无情脉〗,群号码:555741416验证留书名】封存了千百年的鬼榜再次重现人间,异域鬼族蠢蠢欲动,看似平静下的驱鬼一界早已孕育着滚滚的浪潮。鬼族至尊的一一觉醒,血腥狂乱的战争即将一触即发。早已绝迹的上古神器的出现到底是为人间带来了希望还是毁灭,稚嫩的主人公才刚刚踏足这个未知的世界,他又如何才能够从这混乱又处处充满杀机的世界找寻出一条渺茫的生命曙光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四方樱之枯

    四方樱之枯

    如果你能后悔做一件事,你会选择做什么?会去改变自己犯下的错误?还是去用它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比如买彩票之类的,在我眼中,它就是无意义的,如果我能的话,我说如果,我想让四方樱,再次开放。
  • 灵气前夕

    灵气前夕

    2020一场巨变,灵气复苏,全球进化!张然意外沉睡,苏醒在三百年后。两米高的大金毛,时速赛高铁的飞鸟神秘的瞳术,层出的体质,诡异的阵法,傲世剑意!是进化身体,还是打造合金装备,还是修炼灵气。科技,医学,在面临灵气复苏时…两大时代的糅合,新纪元的开启!踏入灵气复苏后的大地,展开一段旷世奇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谜团从未止步,这是灵气复苏时代的前夕之夜,我们是新纪元的见证者,一切精彩等你揭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永不醒的噩梦

    永不醒的噩梦

    “九尾,注意,这里是设施保安。众多scp与混沌分裂者强行攻入基金会!我们在……咔嚓。”“哦~该死,这脖子是如此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