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1000000005

第5章 电视新闻语体的语境(2)

在非语言的使用上亦是如此。因为体距语[体距语是交际者通过空间距离传递的信息,即所谓人际空间或人际距离行为。该领域的研究以美国人爱德华·T·霍尔为代表,他将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体态语等非语言表达手段是一个民族群体在相同的氛围中约定俗成的。比如,一般来说,墨西哥文化所形成的体距比北美文化的球形亲密空间略小,“这种差距可以在几英寸中测量出来。于是当一个北美人和一个墨西哥人站着交谈时,墨西哥人会稍稍靠近对方以达到舒适顺畅的人际话语交际所需的合适距离,而对于亲密空间相对较大的北美人来说,会感到墨西哥人正在侵入他的亲密空间,因而会后退一两英寸。这会令墨西哥人不舒服,因为他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太远,于是他又会靠近些。”[[美]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施家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和日常人际交流间的体距语、体态语不同,在大众传播领域中,行为主体间的体距一般为社交距离。电视新闻播音员的体态语不能像日常生活中的体态语那样随意、芜杂,也有别于综艺、娱乐等节目主持人夸张、灵活的体态语,电视新闻播音员主要依靠面部表情和头部动作来配合有声语言表达,体态动作端庄大方、自然得体。比如海霞在新闻播音中,特别注意运用点头、微笑和真诚的目光和观众进行交流,遇到需要着重强调之处,海霞会恰到好处地轻微点头并配合正视、有力的眼神,而在一般情况下,则面带微笑、目光柔和,很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所推重的温柔端庄、亲切大方的韵味。

三、认知心理语境

认知心理语境与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以及知识背景相关,它依赖于人们平时所储存、积淀的各种知识、能力,并且通过这种知识背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认知(cognition)“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以特定的目标为方向处理信息的过程”[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美国心理学家霍斯顿认为:“认知是信息加工,是心理上的符号运算,是一组相关的活动如知觉、记忆、思维、判断、推理、解决问题、学习、想象、语言使用等。认知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与情感动机、意志等心理活动相对应的理智思维过程,是大脑对客观事件及其关系进行信息处理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

可见,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认知心理背景对大脑神经网络起着调节、控制的作用,即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认知心理背景为言语的表达和理解提供解释的可能。

在新闻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三种认知心理背景:传播主体所持有的认知心理背景、传播客体所持有的认知心理背景以及主客双方共有的认知心理背景。总的来说,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所持有的认知心理背景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主客体所持有的共同认知心理背景越多,即共享知识结构越多,相互之间的理解能力与沟通程度就越高,因而传播效果就会越好,反之,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乃至于失败。

电视新闻是以大众为传播对象的,在进行传播时,就不能不充分考虑广大受众的认知心理结构,尽量符合大多数受众的认知心理结构、习惯,尽量避免出现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之间认知心理的疏离。因而新闻传播“必须事先假定相当数量的知识、信念、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是他的读者对象共同分享的。离开这样想当然的信息,新闻就无法理解。”[[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电视新闻传播受社会认知心理的制约的同时,也在反作用于社会认知。因为新闻传播是“大众知识、信念、态度、规约、价值观、伦理、意识形态的生产者”[[荷]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等译,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71页。],“在许多方面新闻话语恰恰界定了解释和评价世界事件的大众舆论。另言之,我们可以说,新闻话语的影响是‘结构’性的:除了影响知识和态度的重要内容外,新闻话语还特别控制社会认知的总体结构、相关性等级、评价程序以及基于这些认知的公众议论和讨论的条件。”[同2,第249页。]

电视新闻传播受社会认知心理制约并反作用社会认知心理的过程,也就意味着电视新闻肩负了特殊的话语权力与责任,“什么应该说而什么不应该说,什么能够说而什么不能够说,什么值得说而什么不值得说”[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0页。]——言语禁忌、理性原则,都应在其考虑范畴之内,将一个社会的共同认知引向何方,更是电视新闻传播者须认真思考、审慎对待的问题。

第二节电视新闻语体的媒体语境

媒体语境是社会语境的子系统之一,是电视新闻语体的中语境,对电视新闻语体有着特殊的制约作用。

一、新闻传播语境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混沌初期就有了交流的愿望与实际行动,那时的传播目的很单纯,为了协调行动、为了和自然作斗争。随着人类各种能力的增强,交流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不仅继续沿用着最古老但却最便捷的口耳交流与传播,而且还不断凭借时代的先进媒介——文字、印刷、无线电、电话、广播、电视乃至网络等,来延伸自身的感官。

人类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交流、传播活动,可以总括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种类型。其中,自我传播属于非社会传播,“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个体自我进行的思维活动。思考、内心冲突、自言自语以及发泄、陶醉等均是自我传播。基本上可以说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属于自我传播的范围,因此,自我传播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新闻具有社会属性,它的传播阈限可大可小,大到全世界范围内,小到两个人之间。也就是说,新闻传播具有不同的层次——人际新闻传播、组织新闻传播和大众新闻传播。

大众新闻传播和人际、组织新闻传播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传播者的职业化、新闻制作的集约化、信息的权威性与多向性。

传播者的职业化,是指在大众新闻传播中,新闻传播者以新闻传播为职业,长期、固定在新闻传播的各个流程中,以专业的标准、负责任的态度从事传播活动。与大众新闻传播者的长期性、固定性相反,人际新闻传播中的传播者则只是短暂地、临时地充当传播者的角色,在传播的过程当中,时常对新闻事件或渲染夸张、或轻描淡写,给新闻事件涂抹上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更有甚者,当一个新闻事件在人际间反复传播几次之后,事件本身会变得面目全非!

新闻制作的集约化是指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运营模式,通过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生产出质优量大的新闻产品。在大众传播领域,几乎每一条新闻都是制作群体通力合作的结晶。正常的电视传播不仅要有记者的采访,编辑进行文字、画面的加工,还要有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创作,在播出的同时还需要大量技术的保障,如灯光、音响、导播、信号发射等。传播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新闻信息的多向性与制作的集约化是密切相关的,不仅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间分工明晰,而且在每个环节内部还要进一步细致分工,各司其职。比如,在采访这一环节中,工业、农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不同领域设有专人负责报道该领域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新问题。新闻媒介经过汇总、筛选、编排,将来自国内、国外、中央、地方等不同区域的不同领域的新闻报道制作成相对完整的一个整体,向广大受众进行传播,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信息需求。

新闻信息的多向性不仅表现在新闻来源的多渠道、多方位上,而且还表现在新闻信息传播范围的多向性上。和人际新闻传播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不同,大众新闻传播是大众新闻媒介这个点对无数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受众同时进行信息传递,受众因自身认知结构的差异产生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的不同。

新闻信息的权威性是大众新闻传播与人际新闻传播的又一根本区别所在。长期以来,对新闻传播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职业要求,以及新闻媒介是政党、国家政府代言人的传统,使受众形成对新闻媒介比较根深蒂固的精神上的信赖,“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转引自展江、李勇、余敬中《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新闻理念》,见《中国传播论坛2001》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因而,大众传播中发布的新闻信息具有人际传播无可比拟的权威性。

行文至此,另外一个隐藏在背后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大众新闻传播所创造出的虚拟性。

李普曼曾在《舆论学》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the world outside and the pictures in our heads)这一命题。命题的要点即“两个环境”的理论:人是生活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现实环境通过我们的身体感觉器官可以真切地感知得到,虚拟环境则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头脑之中,是现实环境的折射与反映。

这两个环境在大众传播中建构了三种现实——客观现实、媒介现实与受众现实。客观现实指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媒介现实指媒介所呈现出的事件情景;受众现实这里特指受众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认知。

新闻媒介即使使出浑身解数,调动所有能运用的符号系统,企图真实地再现现实的客观世界,但毕竟还是对现实的部分的复制,是经过取舍、加工的“现实”,是媒体用语言、用摄像机等描述出来的与现实极其相似的虚拟的“现实”。因此,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受众可以通过自身去感知身外的世界,但毕竟感知的范围有限。新闻媒体为受众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使人的感官越来越远地延伸以掌握更多信息:奇闻轶事、异国风情;战争风云、政坛突变;天上人间、历史未来……受众足不出户便可纵观时事变化,阅尽人间沧桑。但这种阅历、认知是通过大众媒体转述得来的,离真正的客观现实又远了一步。

至于受众现实距离客观现实到底有多远,则取决于新闻媒介的表述方式以及它所制造的“现实环境”。与客观现实尽量“零距离”、“用事实说话”、“真实记录”、“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等口号的提出,也表明了新闻传播工作者对缩小三种现实之间距离的愿望以及对受众、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和决心。

二、电视传播语境

㈠电视传播的特点

电视传播是利用现代光电转换技术,兼容声音、画面、文字等多种符号系统,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线性大众传播。

具体来说,电视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形象直观。报纸将新闻事实转化为文字进行描述,读者必须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解码活动,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重现新闻现场的场景;广播通过有声语言对新闻事实进行描述,听众需要进行联想等内心思维活动将事件再现出来;电视通过活动图像和有声语言可以把新闻现场、新闻当事人等全方位的信息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并把中间解码、转译中的损耗降至最低限度,使人们听其音、观其形,产生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感。

2.时效性强。由于电子媒介从发送信号到接收信号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加上电视台播出时间不断延长,可以采用现场直播、重要新闻临时插播、字幕滚动播出等多种形式,及时地、不间断地传递信息,现在,从发生新闻事件到播出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越来越小,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远远超过了报纸。先进的电子摄录系统与卫星传送系统技术使得电视新闻由“今天的新闻今天报道”成为了“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使受众有了“看见新闻的发生,看着新闻的发展”的可能。借助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电视能把新闻现场的实况同步传送至想要传送的每个角落。和报纸、广播相比,电视传播的时效性是无可比拟的。报纸由于受印刷时间、出版发行时间的制约,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要么是昨天的新闻(日报类),要么是今天新闻事件的总汇(晚报类),报纸新闻很难做到新闻报道与信息接收的同步实现;广播可以凭借声音的现场报道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由于无法借助视觉通道,因而不具备“不用中断节目进程,通过滚动字幕的形式及时传递突发的、最新的消息动态”的便利条件,单就此而言,广播的时效性仍然无法和电视相抗衡。

同类推荐
  • 教育文化禅

    教育文化禅

    本书为文化散文。作者长期行走在教育一线,本书记录了作者一路行走中的感怀,既有神州揽胜,也有域外漫笔,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思考。本书内容丰富,描写手法独到,可作为阅读教学素材和写作教学范例,亦可给读者带来视野的拓展,思维的提升。
  • 课堂密码(第二版)

    课堂密码(第二版)

    《课堂密码(第2版)》就是想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大家尽其所能地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课堂教学,因为只有科学化的课堂教学,才可能被我们深入研究,我们才可能根据研究成果,改造自己和他人的课堂;而那些艺术化的课堂教学,虽然会让我们很兴奋、很激动、很崇拜,但并不会对我们的课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真正的课堂密码,并不是可以启动核爆炸的按钮,也不是可以打开保险柜的密钥,而是一种对待课堂教学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法。
  • 张邦邦新闻作品集

    张邦邦新闻作品集

    前几天,邦邦传来了他的《新闻作品集》电子版,让我看一看,写篇序。我打开电脑看起来,觉得不少稿子读来饶有兴味,读着读着,不时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对问题的思索,进而在回忆与思考中受到启发。为什么这些写在二十多年前,十多年前,晚的也是五六年前的新闻稿没有时过境迁、味淡色褪呢?
  • 美国人文主义:传统与维新

    美国人文主义:传统与维新

    当“人文主义”思想在美国借助“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广为传播之时,恰是这一学说遭到曲解、创造力枯竭的时刻;然而,当“新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批评运动)衰落之后,“人文主义”思想却在此后新的历史时刻再度焕发出了生机。有感于此,本书特选编美国历代“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性文章,以期有助于我国学界了解“美国人文主义”历时及当代诸形态,并由此反观中国自身的“传统与价值的再发现”工作。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热门推荐
  •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信伴你走天涯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信伴你走天涯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群凰求凤

    群凰求凤

    “小丽姐,自古王者多嫔妃,哪家王不是后宫三千佳丽,我只有你们几个,还都是你做的恶,够专情了吧!”“不要脸,你还想咋样,有我在,你永远别想着三千佳丽!”小丽姐呵叱道,陈尚吓的一哆嗦,佳丽梦从此算是破灭了。……“小丽姐,自古王者多霸气,成王之路哪一个不是刀山火海,无王不成魔,无魔不成王!”“胡说,有我在,你休想成魔!”小丽姐不满的说道,陈尚尴笑了几声,于是乖乖做了一个良善的王。……“小丽姐,我想做一个有道明君,我要亲政,我要扛起王者的责任!”“相公,陪为妻一起去游历,咱不稀罕做那个破大王!”陈尚乐呵呵的跟着走了,有道明君的理想也破灭了。……“小丽姐,你想让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我不想让你做些什么,我只想让你做我的好男人,我想要一个乖乖的小尚,不想要一个冷酷的大王!”……
  • 哈利波特之至尊荣耀

    哈利波特之至尊荣耀

    我是霍格沃兹年年第一名的学神,是日常想要跟伏地魔硬刚的无畏者,是拯救邪恶除掉良善的为恶者,是让邓布利多吃醋的男人,是全球巫师界的至尊巫师。诡谲当下,远古巫师卷土重来,处于深渊的旧日正在升起,开启新的巫师之路。凯尔高呼旧日已死,至尊当立,迎头踏上与全世界争斗的路。(前期的一些错误小细节可以忽略,中间有什么错误我都可以改,没看过原著,只是后期入坑了哈利波特,还是从神奇动物在哪里后才追的,所以这是电影版,写书随缘,只求舒服。)——谨慎入坑。
  • 剑行难

    剑行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剑行亦难,行剑于人间。剑不平则鸣,人感不平怎能不鸣?不鸣则已,一鸣惊动的是这个世界。
  • 雨落花开已注定

    雨落花开已注定

    这篇文我没有什么需要介绍的,懂的人自然会明白。
  • 灵轮之主

    灵轮之主

    尘星地震!诡异突生!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生存危机!人类该如何自处?
  • 这个少爷太劣质我要退货

    这个少爷太劣质我要退货

    她是曾经的夏氏千金,却不料东窗事发,她的母亲带着她离开,后来,她几番辗转又回来了,意外收到夏氏来信。在某个夜晚成功的牵走了三千亿!可是,也因为这一笔钱,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媒体的追问,与意外的婚约“什么?谁是你家少爷的新娘!我才不是!”她被强行的拉进了程家,成为了A市的焦点。她并不想结婚的说!于是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打好人际关系,设定方案,实施计划。“这个月的零用钱没收!”他幽幽道。“嗯,然后呢?”她悠哉的看着墨柯。几天后……“我错了,少爷”夏颜不得不来到他的跟前。他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你错在哪里了?”“我不应该这么对少爷你说话的”她一个个罗列出自己的错误。看着他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说实在,她很想打人,不过。我忍!为了以后可以解除婚约,什么都是值得的!“你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难得,你过来”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算计。“啊?”她看着程墨柯的微笑。嘴角不禁抽搐“不了,少爷你继续休息”她看着他阴森的笑……
  • 暗杀者的自我修养

    暗杀者的自我修养

    灾变过后,世界天翻地覆,兽人族与植物种族争夺大陆的主宰,元素族在一边密谋这自己的野心,幕后的黑手在推动着一切的发展,而十三得到他最后的名字,来到这个他已经遗忘的世界。
  • 深夜无眠,无眠夜晚

    深夜无眠,无眠夜晚

    什么是人生什么才叫有意义?也许这就是吧!忙中偷闲做些喜欢的事让文字代替一切让一切从心出发能力有限请大家多多指教,码字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我会不断努力,继续前行。谢谢!
  • 绝世杀手:异界之旅

    绝世杀手:异界之旅

    明明只是睡个觉,为什么会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呢?二十一世纪的苏梦变成了异界苏家九小姐苏梦,已经跟往日不同了!结交了好友狱蝶,后面是不是还会有很多同伴呢?这些事,都需要你们和苏梦一起去探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