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4400000253

第253章 你尽管放马过来(3)

纳兰明桑见萧冠泓都走了,想着下次见那娘娘腔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扳回一城,遂咬牙切齿,悻悻地走了。

却说萧冠泓怎么到了北玄,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宇文腾的消息。

柳青娥曾告诉宇文腾,成王世子在西呈时曾大费周章的找寻过一名女子,正是若樱。但成王世子似乎也不能确定若樱是不是他要找的人,所以便假意要若樱帮忙完成任务,从而把她送到原来的骠骑将军府。

萧冠泓知道是这个原因后,想到宇文腾曾提过他家那个檀木牌的来历,忽然茅塞顿开,成王世子让若樱和柳青娥盗信是假,想盗这个木牌是真。至于成王世子从何得知宇文家的秘密他是百思不得其解。

故而他带着华娘等人直接到了西呈,用以前安插在西呈的探子打探成王世子的消息,一面又去烧成废墟秦家旧地去查看,无意中碰到南宫辰。

那天晚上秦家的大火烧红了半边天,南宫辰焉有不知之理?可待他赶到时,若樱已不见踪影,他疯狂寻找也没找到一丝若樱去了哪里的珠丝马迹。

两人这次见面没有剑拔驽张,如今都只急着找人,甚至把后山那个隐藏的山洞都找过,可惜一无所获。幸而探子打探出一则消息,秦家之所以遭受灭顶,正是因为若樱曾经跟他提过的那个檀木牌……

又是檀木牌?

若樱的檀木牌他看到过,并仿着帮她做了一个赝品。后来宇文腾满嘴胡言乱语,怪力乱神,见自己不信,就把藏在头发中的檀木牌给他看。他记得跟若樱的牌子几乎是一模一样,只是宇文腾的牌子发光,并且是个闪亮的青龙图腾,而若樱手中的牌子却没有光彩,暗沉沉的。

联想过若樱说秦家养大她是另有目的,想等她十六了就放血抽剥皮,抽筋等等,之所以这样残忍的对待她,是因为她身怀宝库之类的。这样一想,他便恍然大悟,宇文家和秦家被成王世子关注,皆是因为那个木牌所藏有的宝库有关。

拉拉杂杂又查出冯氏的师兄在冯氏手中夺了一块檀木牌献给了成王世子,总之一切就跟成王世子有关。萧冠泓曾怀疑若樱已死于纳兰明桑之手,那时他痛不可抑,只觉肝肠寸断,伤心悲恸之下只想手刃仇人。

复仇心切,于是便带了死士在路上截杀纳兰明桑。

纳兰明桑武功高强,萧冠泓在南宫家府同他交过手,但他打定主义拼尽一切也要将纳兰明桑斩于剑下。

纳兰明桑的武攻的确深不可测,可能并不在萧冠泓之下。但萧冠泓用的是拼命的打法,只攻不守,你剑刺来,他不闪不避,照杀你不误,拼着受伤也要刺你一剑。俗话说,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种玉石俱毁的打法代价虽大,但成效也颇大……你不想活,纳兰明桑想活啊!

纳兰明桑本就有些不敌萧冠泓,最后负伤逃逸,留下的人马中竟然有柳青娥。不得不承认柳青娥这个女人还真是命大,萧冠泓把纳兰明桑的手下全当着她的面杀了,独独留下她。

柳青娥是又一次落入萧冠泓的手中,知他手段,便不做无谓的抵抗,当着华娘、玉娘和燕语的面老实交待了一切,但她肯定成王世子没有杀若樱。萧冠泓心里虽松了一口气,却不信她一面之词。

燕语早就什么都交侍了,华娘和玉娘见柳青娥都说了,也不能再抵赖,只好交待了,她们都说成王世子并不会要若樱的命,因为若樱身上有他极需要的东西。

闻言,萧冠泓的心才好过了些,思及纲兰想要跟北玄联姻的传言,还有他虎营最近的小动作不断,巧的是虎营频频动作,却都是在西呈往北玄而去的线路上……

他灵光一现,直接使了人潜入北玄调查,调查的结果令他欣喜若狂,那感觉犹如劫后余生。

背着人他则喜的掉下了男儿泪……不管怎么样,人活着就好!就如他自己感慨的,经过这一次的惊吓,对若樱他已无所求了,只要她活着,无病无痛,四角俱全的活着,他就心满意足了!

既然纳兰明桑想打着联姻的旗号来北玄,那他就快他一步……兴隆帝谴使团以给北玄太后贺寿的理由先行,他随后就到。

路上他便琢磨好了,若是两人见面,若樱还是对他的王妃之位不屑一顾,弃如敝履,那他也不强求了。但他也不走,务必要把“赖”字决使用的出神入化,就跟在若樱身边,她爱去哪他便去哪,只要能陪在她身边,看她平平安安,顺顺遂遂的活着,便比什么都要强。

他想,两人这次见了面,他一定要告诉她,做他的王妃,无须担心三妻四妾,更不必忧心姬妾成群,他是个没能耐的男子,光一个女人尚且无法对付,多一个他就可以死一死了!

还要告诉她,其实男人的内心也是极度奢望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坚贞爱情,只要是遇上了自己爱着的人,每个人都会想一生一世一双人。

就如《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刘兰芝投河自尽,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磬石无转移!无论遇到多少难难险阻,只要双方的心意不变,两人不改初衷,饶是结伴下黄泉也是快活的!

当然他也不是一下子就想通了,说到这里还得感谢一下纳兰明桑。

若不是萧冠泓误以为他把若樱杀了,那一瞬间的万念俱灰,生不如死,还有一种毁天灭地的恨,以及无数的伤心和后悔,让他顿悟:他其实许多话放在心里没对她说,老是以为两人横竖是要在一起过一辈子的,来日方长,到时在说不迟。结里因为他的自以为是,这些话永远也说不出去了……

不过想像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他精心设计的两人第一次见面被慕容喾那恶人破坏了,心里的一箩筐的话一句也未说出口。对于慕容喾这个名字,萧冠泓熟悉的狠,最初让人在北玄找寻若樱时,就随着若樱的名字在资料中一起出现,以后次次出现,天天不落空,以至于让他恨得吐血,妒忌的牙酸,这样勤劳的情敌你便是想不记住都难,何况他还是北玄的太子。

同类推荐
  • 紫笛情深

    紫笛情深

    为什么,为什么他要这样对待她?他明明承诺过要等她的,但为什么在她与他的婚期在即,为他受伤的养病期间,他却要弃她不顾,当着她的面和别人卿卿我我,还求她成全他们的情爱,她看错人了吗?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不过是去了趟江南,怎么一回来她却无缘无故的失踪?两年后,江湖上窜出“紫笛仙子”这号人物,她会是“她”吗?会跟终日带着紫笛的“她”是同一人吗?
  • 囧女穿越纪事

    囧女穿越纪事

    一朝穿越,邂逅的第一个美男是神仙,第二个美男是采花贼,第三个美男是变态同性恋……囧不死人不偿命,雷不死人不罢休,看搞笑女主怎样在这三大美男间施展计谋,最终谁又能抱得美人归?
  • 一两江湖

    一两江湖

    [花雨授权]“一枝绿离披,只能救一个人。如果我们中间,只有一个能活……”他深吸一口气,“那我选她!”央落雪陷入更长久的沉吟,这位白发少年神医说什么?“难道……难道……”
  • 回到古代当王妃

    回到古代当王妃

    一场意外让傅馨儿来到一个历史上所没有的国家,还是一个被人遗弃的王妃的身上。一场宴会让馨儿发现自己的穿越居然不是意外,而是设计好的。阴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我要吵着阎王为我的穿越负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才狂妃,娶一送一

    天才狂妃,娶一送一

    草包?废物?未婚生子为人不齿?靠!21世纪的天才杀手又怎会任人欺凌?一朝穿越,她成了藏得最深的那个!腹黑无耻,我行我素!昔日的废物,而今盛世风华,睥睨天下。
热门推荐
  • 殿下不要忽悠我

    殿下不要忽悠我

    “不好了!王爷,王妃要去逛青楼!”某殿下很镇定地喝茶:“无妨!”“不好了!王爷,王妃把您最宠爱的云夫人推进了河里!”某殿下嘴角抽了抽:“随她去!”“不好了!王爷,王妃她……她要红杏出墙!”某殿下继续喝茶:“无所谓……什么!?她竟敢红杏出墙!?”某殿下提起宝剑,誓要斩断出墙的红杏!王妃花容失色,大吼一声:“殿下,不可以!!!”
  • 王爷的将军媳妇

    王爷的将军媳妇

    一朝穿越果真是老套路—不受宠的王妃!可是那又怎样呢,看我沈临活出不一样的风采:写和离书、开武馆、,,,玩腻了就混个将军当当。什么?王爷想要复婚?那不存在的。新时代的女性就要活出新时代的风采。想要复婚,慢慢追吧。
  • 超神学院之天庭太子

    超神学院之天庭太子

    天庭之主让太子殿下去人间历练太子殿下到了超神宇宙遇到了爱人。
  • 收将凤纸写相思

    收将凤纸写相思

    一卷一世界,一卷一浮华。尘世浮华,铺就江湖之路,汇于红尘之中。然红尘往事,不过大梦一场。故人,依旧是故人。
  • 来自风中

    来自风中

    “我们自风中相遇,又归于风中去,这一世我只能陪你走到这里,期待我们下一世的相遇”我总是在梦里听到这句话,我是一个卖早点的,可我们这早点卖的老不好,因为我们这没有一个正常人。
  • 小学生成语接龙天天读

    小学生成语接龙天天读

    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熟记成语对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进行日常对话大有裨益。成语接龙形式活泼,好玩有趣,是小学生掌握成语的最佳形式之一。本书精选了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记忆的成语接龙,每组成语接龙附加了有趣的拓展栏目,并配有激发想象力的插图,让小学生在玩接龙、做游戏中轻松掌握成语,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积累课外知识。
  • 六界太子

    六界太子

    玄幻六界,谁主沉浮;六界主宰者神界皇族,被魔族攻破差点覆灭,六界陷入战火纷纷的混战世纪。以六界精灵幻化人形的皇族血脉,六界太子,开始了慢慢一统六界的征程。
  • EXO之foreverlove

    EXO之foreverlove

    时间,终究能改变一切的是吗?朴灿烈,人终究会变的……
  • 镜中画卷

    镜中画卷

    掐灭黑暗的烛火,温暖寒冬的长河。你的笑容里没有美酒的味道,我却醉倒在你的温柔下,你没有烈日的耀眼,我却晕倒在你的光芒中。掐死黑暗的蜡烛,点燃岁末的冬夜,我们都是你的影子,我们也都是你,但你却永远不是我们。你说你讨厌我们的存在,可你喜欢过那么多人,她们不也是影子吗,都是那个人的影子。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