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38800000003

第3章 通三教九流—— 洞明生存般若智慧(2)

明朝以后,理学成为八股取士的主要内容。后来,王阳明的“心学”一度昌明海内,理学逐渐失去人心。清廷入关后,为巩固统治,禁锢人心,重新推崇理学。直到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砸烂“孔家店”,新学渐盛,理学遂江河日下。

⊙心学——儒学的变异

心学,全称“陆王心学”,是由陆九渊、王阳明等发展出来的儒学一脉。心学最早可推溯至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并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明代王阳明则首创“心学”概念,提出心学的宗旨是“致良知”,至此心学有了清晰而独立的脉络。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常常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客观唯心主义)。

宋代大儒陆九渊认为:“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他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倡导“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六经注我

《陆九渊集》中记载:“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对此,陆九渊的弟子杨简解释说:“《书》者,先生之政事;《诗》者,先生之咏歌;《礼》者,先生之节文;《春秋》,先生之是非;《易》者,先生之变易。”六经,天下人的六经,每个人的六经!

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开创“阳明心学”,又称“王学”。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从自己内心即可求得。他的思想被弟子们继承,并以“讲会”的形式在民间广为传播。其中,泰州学派更是将其学说推向极致,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皆可为尧舜”,即使不读书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心外无物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枝问曰:“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枝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传习录》

阳明心学“心即理”的观念,也影响了世人对“人欲”的主张和看法。由于“心即理”,“人欲”便不再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与“天理”是对立的,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这对明朝晚期的“人性复归”和“个性解放”等进步思想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心本无善恶,是“意”,让人有了善恶之分。心存善恶之念,一点一点地去做,就能为善去恶。后两句说白了就是知和行的关系,不但要知也要去行。

⊙气学——儒学的转折

气学,宋明儒学的主要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以张载、罗钦顺、王夫之等为代表。

张载是北宋大儒,他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张载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这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人们的肉眼看不到而已。他用“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张载说:“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罗钦顺是明代大儒,他建立了唯物主义理气学说,主张“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他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条理秩序;“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反对朱熹“理与气是二物”的见解。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他批评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倾向,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他又用“氤氲生化”说明“气”变化日新的性质。

“气学”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文本,首推张载的《西铭》。这篇铭文虽仅有200多字,却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共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并且为社会理想蓝图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宏阔的境界。《西铭》在传统社会即备受赞誉且传诵不绝,并且其所描述的价值理想,所展现的人生追求,在今天仍有着积极而丰富的意义。

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新学——儒学的走向

清朝中期,汉学极盛,儒生们纷纷埋首故纸堆中,在理论上毫无创见。后经戴震、庄存与、刘逢禄等人的努力,提倡“微言大义”的今文学的诞生。至魏源和龚自珍时,今文学开始转向批评腐朽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后来,西学东渐,国门大开,传统儒学日渐衰落。儒家学者为求自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思想。之后,康有为、谭嗣同等为了托古改制,对传统儒学加以改革与创新,树起近代新儒学的大旗,代表作有《新学伪经考》《仁学》等。

康有为把近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电气、星云,与传统儒学中的元气、仁心杂糅在一起,用以解释宇宙自然的生化和人类社会的演进,建立了资产阶级新儒学。谭嗣同则建立了以“仁”与“以太”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以图为维新变法清除障碍。

孙中山籍古创制

孙中山结合西方民主制度和儒家思想,创立了政权、治权分立的民权学说和五权分立的政体学说,还仿“周礼”制订了详细的“结会”“动议”等规程,并以恢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儒家道德作为复兴民族的基础,以儒家的大同作为民主的同义语。

现代新儒学则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对“五四运动”激烈反传统的一种保守的回应。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的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堪称现代新儒学之开山之作。熊十力、冯友兰等亦先后成为现代新儒学的主要代表。

大众儒学

一种新儒学研究派别,是当代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派认为,“内圣外王”涵盖了“塑造人”的理论和“塑造人群(含人群、社会和国家、世界)”两个方面,涵盖了整个社会学的全部领域,一切有关社会学的学说都可以用“内圣外王”予以贯通。

他们以儒学的“内圣外王”为立宗之本,目标是在汇通中西文化的前提下解释和发展儒学。代表作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贺麟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等。主要成果是熊十力继承陆王心学构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和冯友兰的“新理学”。

内圣外王

这是对儒学思想的总概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内圣范畴,即通过修养成为圣贤;齐家、治国、平天下,属外王范畴,即在内心修养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活动推行王道,创造和谐社会、大同社会。内圣与外王都以仁、义、礼、智为根本指针。

新中国成立后,新儒学沉寂了几十年,成绩甚少。改革开放后,一些新儒学著作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学人开始反思和讨论新儒学的功过利弊,对儒学和新儒学进行彻底的、全面的去糟取精、古为今用。新儒学是当代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新兴的“大众儒学”是当代新儒学发展的最高成果。

■ 教义、思想与终极追求 ■

儒教以孔孟之道为教义,以此规范、引导信仰者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作为了一种传教的载体。孔孟之道不仅被儒士作为立身行事的规范,而且也成了中国人思维模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主体部分。其中的条条框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影响着其言谈举止。

⊙成仁取义——儒者的人生路

在人生路上,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和冲突,如生死、穷达、理欲、毁誉、力命、出仕、公私、群己等,应持何种态度?应怎样选择?儒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儒家看来,选择人生路的原则就是“以仁义为重”,当道德价值与其他价值发生冲突时,应毅然决然地成仁取义,选择道德,放弃其他;当非道德的各种价值发生冲突时,人应达观待之,悠然洒脱;而当道德与非道德价值发生冲突时,可灵活权变,相机应对。

生死问题是人生的最大问题。孔子曾说:“不知生,焉知死。”他不愿谈论死亡,认为人应当着力于生存,尽量把生的义务做到最好。儒家并不畏死,他们认为死亡是自然的,并不可怕,关键是人要在死亡中表现出生命的意义和人格的伟大。

成仁取义

儒家对人的死法是很有讲究的,强调人要死得其所。比如,孔子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关于义利问题,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或崇义非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孟子则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公与私,也是人生中一对大矛盾。对此,孔子说:“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矣,敏则有功,公则悦。”即应该以宽仁争取民心,以挚诚争取信任,以公道让群众悦服。孟子说:“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也是强调先公后私、以公为重。

推己及人

在群己关系上,儒家提倡推己及人。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则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具有明确的关心群体、尊重群体的价值取向。

对于理欲问题,儒家最初反对纵欲,倡导以理制欲。如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后世儒家则将理与欲对立起来,认为是一善一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如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对于人力和天命的关系,儒家讲求“尽人事,听天命”。他们既刚健有为、奋发进取,又不盲目自信,夸大主观力量;在挫折面前能够安之若命、泰然处之;跌倒之后会继续努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

出仕与入仕

对于出仕与否,儒家是很达观的。在他们看来,有机会出仕并把道德播扬到天下固然很好,若没机会出仕而能全德以退也很不错。他们主张,国家有道就出仕,国家无道就隐退。可称得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儒家惯看穷达,相当洒脱,基本上是“区区小事不足挂怀”。对儒者来说,最大的财富是道德,外在的地位、财富并不重要。所以,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孟子说:“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对儒者而言,能正其谊、明其道,人生就有意义,外在的称赞与诋毁无足轻重。如《论语》中所说:“叔孙、季孙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天地君亲师——儒教五偶像

儒教将神秘的宗教世界观与封建专制宗法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政治神学伦理观,归纳起来就是“天地君亲师”。它对中国人影响极大,比如过去中国堂屋中央的神龛里,就总是摆着一块写着“天地君亲师”的长方形木牌。

“天地君亲师”构成了儒教文化的根本,被称为“礼之三本”。其中,“天地”是“生之本”,是所有生物和人类生命的本源。

“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对其旨意只能顺从,不能违背,简言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西汉的董仲舒在倡导“独尊儒术”的同时,还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认为皇帝是天子,理所当然应该主宰人间。

天人感应

一种神秘主义学说,认为天和人精神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该学说将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其实质,是对皇权的神化。

正所谓“上有天,下有地”,“地”的地位虽然不如“天”,但仍然排在“人”之前,所以有“天地人”之说。天为阳、为刚,地为阴、为柔。天地交合而生万物,地是世间万物的承载者,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一般将“天地”并称。

天地之间就是“人”了。人分尊卑,其中君、亲为尊。“君”指君主、皇帝、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亲”指先祖,是“类之本”,没有先祖,就没有人类的生存繁衍,先祖是族群生命的源头。

“君亲”是封建宗法制的核心,人生在世,要以“忠君孝亲”为本。其实这才是儒教提出“天地君亲师”的目的所在,前面的“天地”仅是为了烘托、渲染后面的“君亲”而已。而且,儒教主张先“君”后“亲”,即先“忠君”而后“尽孝”,这也是封建士子的行事法则。

那么,“师”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师”是“天地君亲”的代言人,其地位也是非常崇高的,因此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师”有时具体指孔子,有时又指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师”担负着向人们,尤其是下一代讲解、灌输“天地君亲”的神圣使命。因此,儒教一贯强调“师道尊严”。

至圣先师

“君”仅限于一代,“亲”只限于一脉;只有“师”,既具体又超越。比起“天地”来,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比起“君”和“亲”来,他又超越了一个个具体的王朝和宗族。从这意义上说,被儒教奉为人格神的“至圣先师”孔子,可谓“礼之三本”的真正中心。

“君师”是“治之本”,“君”指皇帝、君王,也就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秩序;而“师”,则专指“万世师表”的孔子,以及他代表的儒教礼教文化。只有皇权代表的政治力量与礼教代表的世俗的约束力相结合,国家、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总之,“天地君亲师”是宗法制度与神秘宗教观念的有机结合,其中“君”和“亲”是中国宗法制的核心,“天”是君权神授的神学依据;“地”是作为天的陪衬,而“师”是代天地君亲立言的神职人员,拥有最高的解释权。

⊙三纲五常——儒家处世标尺

“三纲五常”是儒家的处世标尺,也是儒教的伦理观,它正式确立于宋代。

其中,“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要求臣、子、妻绝对服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堪为臣、子、妻的表率。“三纲”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其中“君为臣纲”为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辅。

与“三纲”并称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三纲”的辅助和补充,是封建社会处理君、臣、父、子、夫、妻、师、友等各种社会关系的主要标准和尺度。

三纲五常的先声

“三纲五常”的源头可远溯先秦。如孔子曾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韩非子也曾指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最早出现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中。书中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乃《春秋》之大义也。”

同类推荐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

    中国古代藏书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源,文化积淀相当深厚。私人藏书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世态人情,而且对文化教育、学术传播、图书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书稿以近代著名学者伦明所著的《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一书为视角,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透过该书来审视近代藏书较之传统藏书之自由与开放性,探讨藏书与学术发展、社会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以及近代地域藏书的发展趋势与地方特色,从而推动和深化中国近代藏书思想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此书主要写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各种文艺,是用来让读者欣赏建设和谐文化中的艺术,提升自我价值。
  •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科学把我们推上天堂,还是把我们拉下地狱?无论是大思想家卢梭,还是声名赫赫的精神领袖伏尔泰,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相反的。
  •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本书按照《四库全书》的分发,重点介绍了经、史、子、集四部的经典国学著作,选编了其中部分章节内容,并附有译文。
热门推荐
  • 小仙成帝记

    小仙成帝记

    意外来到仙人世界的高中生,一步步成长为仙界大帝的故事。开局一身白,装备全靠抢。抢妖抢魔抢大仙,抢地抢天抢诸天。
  • 暖袖之香

    暖袖之香

    现代女警察魂穿到一个和地球相同的平行世界,在融入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在这过程中女主收获了亲情、也收获了爱情。从一个官家小姐一路到王妃的心路历程。
  • 管理者能不能管别人

    管理者能不能管别人

    墨羽萧:???什么玩意,这不是坑我吗?岑宇飞:怎么会,墨兄。这可是你的运气好
  • 百里玫瑰不及你

    百里玫瑰不及你

    离婚后,不仅没有等来杨清染想要的安静生活。——反而被苏言墨锲而不舍地追求…………第N次鲜花钻石人民币堵住了她的家门。——“苏言墨,你到底有完没完!”……他好看的眉头一皱,委屈道:“我老婆不要我了,我当然不敢玩。”…………男女主身心干净无前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予尔深情

    予尔深情

    *****如果非要守候一个人,你会用多久?一年,两年,一百年,还是一千年?在无数次跨越时光的旅程里,温予深从未迟疑过。他知道,只要自己忍受了夹杂在这光年距离里的孤独痛苦,就能见到他的姑娘,那个从未认出过他的姑娘。*****有没有一瞬间,你会觉得,在这世上,你要等一个人。他的容貌、声音、姓名,所有一切,你都不知道。可你知道,有个人,你一定要等到他。于是,苏尔陌用尽余生,去等着他,那个梦里逆光而来的少年。*****这是守候,是等待,也是救赎。我爱你,便愿为你跨越光年距离。
  • 妖精的尾巴之北辰加入

    妖精的尾巴之北辰加入

    这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也是一个梦幻般的公会。
  • 女神算祥安

    女神算祥安

    庄晓梦本是一名普通的白领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意想不到是她遭遇了爱情的背叛,失恋后她窝在出租屋抱着宠猫嚎啕大哭,迷迷糊糊醒来后,她发现自己到古代变成了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她脑子里总是突然闪现即将要发生事情的画面。重男轻女的农户家因她得了重病后苏醒,听信神婆的话以为她是邪魔附身,于是把她扔到山林,路过的老道士和青年道士带她走出竹林,给她取名为祥安,并把她送到富人家收养。祥安成为富家千金后,她预见未来的特异功能越来越强,任何人与她认真对视一眼,她就能看到别人的未来人生轨迹……祥安从与她成长生活有关的人眼中,预见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 乡村贴身高手

    乡村贴身高手

    地下王者秦龙回归都市,寻找生死兄弟的妹妹,却意外成为美女村长的贴身保镖。在保护美女村长的同时,他还要面临一个个纯情村花、火辣寡妇、成熟御姐、娇柔美妇、大家闺秀的骚扰。且看征服了地下世界的秦龙,如何征服这些女人。
  • 冷王独宠:逆天倾城冷颜

    冷王独宠:逆天倾城冷颜

    在某个并不太好的一天,一个并不太好的时间,一个并不太好的地点。有个人对她说:"我在”。刹那间,一向平静无波的心湖起了阵阵涟漪。众人皆道她冷心冷清冷性,没有人可以让她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可是她却唯独对于他例外。他,传说相貌宛若神邸,神秘势力之人,无人知其来历,却也知此人不可招惹。他拒人于千里之外,漠视世间万物,众人皆传他无情无欲,但是她却成了他生命中唯一的意外。他漠视一切,却独独对她情有独钟她冷情冷性,却唯独对他无计可施是冷漠凌驾一切,还是冰山融化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