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6000000012

第12章 每天突破一点权威定势

打破权威神话,不盲目崇拜权威

打破权威神话的关键是打破知识的神话和年龄的神话。

所谓知识权威,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掌握者。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书本、专家都是权威,是知识的化身,因而学生对他们充满了崇拜与信赖。其实,权威的知识未必代表真理。

《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十万个为什么》上说,蜜蜂没有发音器官,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才产生嗡嗡声音。监利县黄歇中心小学的聂利同学却大胆挑战这一权威论断。她通过40多次的观察试验,得到的结论是:蜜蜂不靠翅膀振动也能发音。她撰写的论文《蜜蜂不是靠翅膀振动发音》荣获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奖。她的惊人发现挑战了权威论断。这样不迷信权威的独立思维的品格十分难得。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清华大学讲,中国青年人的胆子要大一些。拿专家们的话来讲,现在不少孩子的思维受惯性影响,顺着成人模式来想事情,很少从相反方向考虑,这不利于从小培养孩子敢想、不唯上、不唯书的品质。可贵的是,聂利同学大胆怀疑、科学认真地求证,最后得出了结论。虽还未最后确认这个结论究竟怎么样,但小学生能发现这个问题,这本身是个了不起的事情。

从幼儿时期咿呀学语到今天,我们阅读过的书籍应该是不计其数了,书本、老师、专家在我们心中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地位呢?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书本、老师、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其中有千百年来人类经验和体悟的结晶。但是,在创意的天空里,又常常是由于对书本、教师、专家的崇拜,反而阻碍了我们探索的脚步。只有敢于突破权威障碍,打破权威神话,我们才会产生更多的创意。

正确的知识和观念可能会成为权威,但权威未必正确。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对老师、书本、专家等权威持有批判态度,不能盲目地崇拜他们。在某些时候,突破权威的束缚,就可能会有重大的发明创造产生,为人类社会增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敢于对权威提出疑问才是年轻人必须具备的、难能可贵的精神气质。

打破权威神话的另一个含义是打破年龄的神话。许多人不敢挑战权威是认为自己年少、见识少,怎么可能向见识多的人挑战,年长的人当然见识多,可是,见识多的人往往又比较保守和麻木,恰恰需要年轻人的冲劲和敏感。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毛泽东曾经对留学生说过一段最富哲理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人类科技的许多重大突破都产生于科学家的青年时期。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哥白尼38岁提出日心说。人类的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也大都是在年轻时励精图治,创立学说和事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时分别是30岁和28岁,毛泽东诵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诗句时,也只有20岁左右。青年时期是最富有创意精神的黄金时期。有学者对1500~1960年全世界1249名杰出自然科学家和1928项重大科学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峰值为37岁。正是年轻时候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才使人们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影响人们思维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过分信赖权威。人们对专家权威作出的判断与方法深信不疑,往往作为全部真理而接受下来。事实上,即便是某个领域的泰斗,他们也难免在判断上有失误。如爱迪生曾写过几篇研究非议交流电的论文,他断言交流电太危险,家庭不适用,直流电是唯一途径。再如,爱因斯坦曾顽固地反对物理学的某些新理论,如量子力学与海森堡测不准理论,尽管这些理论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发现推导出来的。

充分使大脑开动起来,不仅限于科学、政治和哲学等领域,而且也广泛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这样一位学生,有一次他在餐馆吃到糖醋鲫鱼,竟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原来在他的印象里,鱼从来都应该是清蒸的,因为他的爸爸告诉他,鱼就是应该这样做的。因此他从来没有试过别的方法,因为他爸爸的话对他来说就是权威。

虽然崇拜权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思维视野,克服固执己见和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崇拜权威,完全相信报刊书籍和专家的东西,不去批判地怀疑他们,害怕被孤立,拘泥于“真理”,这只能阻碍思维的通道,影响问题的迅速解决。

崇拜权威的人首先表现为有自卑心理,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自卑的人,他看不起自己,也根本不想发挥自己的才能。有自卑,就不想去创意,也不敢去创意。再就是表现为缺乏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心。好奇心指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或新鲜事物的求知欲。进取心指对现实的不满足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这种崇拜心理还表现在缺乏勇敢、刚毅和牺牲精神。布鲁诺提出日心说,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形的,就在于他们没有跪倒在权威者的脚下,以无惧无畏的勇气和信心,打破了权威者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他们的思想是站起来的。

人们对权威往往有一种天然的敬重、信赖感。一般来说,威望越高、权威越大的人,人们越容易遵从他,因而在决策中常常围着权威者的意见转。当然,怕负责任,怕担风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那些杰出的创意者在面临严重困难时,他们常常会凭借自信心与自强心,释放出巨大的人格力量,想尽办法,战胜困难,直到取得成功。否则,创意活动则会功败垂成。

人不能鹦鹉学舌,要有独立思考能力,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要敢于质疑,不盲从权威,要敢提出新的见解与主张,要在权威面前站起来,而不是匍匐于他们的脚下。爱因斯坦曾说过:“从少年时代起,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息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

真理并非始终在多数人手中,往往少数人的意见恰恰是真知灼见。有了敢于质疑的精神,才能走出权威的篱笆,激发创意意识,才能有助于作出具有独创性的决策。

超越权威束缚,敢于对权威质疑

权威指的是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威望和地位的人或事物或使人信服的力量。在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存在权威,人们在相信权威的同时,往往会对权威产生崇拜,对权威所确立的观点、理论,会丝毫不作考虑的肯定其正确性,并且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用它去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一旦遇到和权威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便会不假思索地认为那些观点是错误的。这样,就会使人们陷入尊崇权威的思维定势中。

我们需要对权威一分为二地看。

一方面,通过汲取权威所确立的理论和知识,在处理我们的日常事务时,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性,使我们不必要凡事都要从零开始研究、开始摸索。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他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几个有限的领域里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对其他的许多领域却知之很少。于是当实践中运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求助于各个领域的专家,结果按照专家的建议去行事,往往使问题得以很好的解决。

另一方面,人们认为专家的意见就是权威,是准确无误的。久而久之,形成了尊崇权威的思维定势,不但盲目遵从,而且从未对所谓的权威产生过质疑。于是当需要人们进行创意性思考时,人们往往很难摆脱权威的束缚,在怀疑自己能力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总会按照权威所确定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从而无法进行创意性的思考,也就无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早在1750~1769年期间,天文工作者勒莫尼亚就曾12次观察到了天王星的存在。但是有关天文学的权威性的著作一直认为,土星是太阳系最边缘的行星,太阳系的范围到土星为止。由于无法冲破权威性论断的束缚,勒莫尼亚始终没有能认识到它所发现的这颗星也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直到1781年,才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谢尔认定天王星确实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

勒莫尼亚因为不敢向权威挑战,使人类认定天王星的时间推迟了十几年。这是很可惜的。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创意的成果都是建立在推翻权威的基础上的。

在医学史上,盖伦是西方古代医学的最大理论家之一,他的成就为西方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得到了宗教神学的支持,盖伦的学说如同托勒密的地心说一样,成为当时的金科玉律,是绝对的权威。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不顾权威的束缚,出版了《人体的结构》一书,他在著作里大胆地驳斥了《圣经》所说的上帝抽出亚当的一根肋骨而创造了夏娃,提出并证明了男女均有24根肋骨。同时他还纠正了盖伦著作中的200多处错误。维萨里的同学,西班牙的萨尔维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向权威发起了挑战,他批判了盖伦的“心血潮流说”,提出了血液“小循环”观点。

在生物学上,进化论的确立也是跟权威作斗争的结果。在欧洲,从中世纪以来就是“神创论”占有统治地位,《圣经》中说,上帝创意了天地和日月星辰,又创意了动物、植物,最后用泥土造人。到了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大胆地提出了人、猿、猴同属灵长类的“人猿同类论”。不久法国的布丰又提出了“人猿同源论”。19世纪初,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更进一步,首次提出了由猿变人的理论。最后,在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名著《物种起源》,正式提出了进化论。

那么,如何超越权威呢?

首先,学会对权威进行质疑。学贵有疑,我们要学会不再盲从,而是质疑书本里的知识。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用“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韩愈曾经写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指的是如果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

对书本知识,我们不妨换一种视角,即我们在欣赏书籍、吸收知识的同时,也来挑挑书本里的“毛病”,提出一些相反的或者不同的观点,然后把两种观点放在一起综合比较,这样,我们的收获也许会更大。中国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学会质疑,你才能够从书本的权威中走出来。

走出书本的权威,还有很多权威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当学生的见解和老师的看法相悖的时候,怎么办呢?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虽然我们非常感谢老师、曾经的科学家和学者们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现在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从而看得更高、更远。但是我们依然要学会对这些学术界的权威、生活中的权威进行质疑。这是因为科学的道路是无止境的,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够有勇气在科学的路上不断地探索。科学史也表明,每当科学上有重大突破和理论上有重大建树时,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已找到了最后真理。20世纪量子力学、粒子物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后,20世纪80年代曾有物理学家错误地认为,物理学对物质的认知已经达到顶峰。未过20年,航天观测发现宇宙有加速膨胀的迹象。美国航空航天局于1998年宣布,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过去未发现过的“暗能量”,占总能量的70%以上,对星系产生负压力或斥力,超过了物质之间的引力,导致宇宙在过去数十亿年的历史中加速膨胀。此外,还发现在占宇宙质能27%的物质中,我们能看到的和能觉察到的仅有4%左右,还有23%的“暗物质”存在,其组成和性质无人知道,物理学尚无法解释。这有如冷水浇头,使认为科学已经终结的人清醒了很多;也提醒着我们,只有不断质疑、不断探索,我们才能够拥有更多的收获。

其次,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当我们开始质疑书本、质疑权威、质疑经验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学会提出问题了。那么,下一步就需要我们通过努力来验证我们的质疑是正确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做实验、推理等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全世界都能够考出优秀的成绩,却缺乏创意的突破和独立的思维呢?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说过,中国的学生知识丰富,善于考试,却不善于想象、发挥和创意。延续2500多年的儒家文化中形成的亲、尊、长、幼,君、臣、父、子逐级服从的社会风尚,它所要求的是孩子们必须服从父母,学生必须相信老师所讲的一切,教科书上的东西都是对的,权威的训导必须服从,科学定律不准讨论或修改。试卷设标准答案,不允许考生有所发挥。正是这些无形的枷锁钳制着人们挑战权威的勇气,禁锢了人们成长的翅膀,让人们无法飞翔。而人们真正应该做的是——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更不要被经验所束缚,拥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天空。

坦桑尼亚中学生姆潘巴在1963年偶然发现,热牛奶倒入冰格一个半小时后会冻结,而先放入的冷牛奶还是很稠的液体,没有冻结。后经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波恩博士实验证明,姆潘巴发现的现象属实。40多年来,许多论文与实验试图阐明这个现象背后的原理,但由于缺乏科学实验数据以及定量分析,至今没有定论。

2004年11月起,在中学科技名师黄曾新的指导下,三名女中学生——庾顺禧、叶莎莎和上海中学的董佳雯开始研究姆潘巴现象。四个月来,她们利用糖、清水、牛奶、淀粉、冰激凌等多种材料,采用先进的多点自动测温记录仪,在记录了上万个数据后进行多因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同质同量同外部温度环境下,热液体比冷液体先结冰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三种可能。她们认为,只有当冰箱有温差、牛奶含糖量不同或糖没有溶解、含有较多淀粉等非液体成分时,姆潘巴现象才有可能发生。

不管最后的结论是否正确,姆潘巴和这些中学生挑战书本的勇气和坚持研究的执著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同类推荐
  • 能给你带来好运的100个智慧

    能给你带来好运的100个智慧

    本书内容丰富,包含了很多人生智慧和哲学思想,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潜藏在人们体内的种种理念,为一个人不断认识自己、改造自己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是资深心理治疗师沈星妤“星语灵师系列”书系第一部。《寻找你的命运之轮》是由十个心理治疗的案例集结所成,是一部心理励志类随笔集。全书对各种心理案例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找出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有十分积极健康的引导意义。
  • 精神的五种力量

    精神的五种力量

    当全世界都在探究力量的秘密时,本书提醒你不要忽略精神的力量。因为精神本身就蕴藏着神秘、伟大的能量。
  • 听大愿说禅(下册)

    听大愿说禅(下册)

    这本听大愿说禅(上中下)由释大愿讲述,内容包括:四会——六祖成就之地、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以六祖坛经为例、与心对话禅悟人生、禅与身心灵健康、如何照见五蕴皆空、经营管理中的佛法、禅宗智慧与企业发展、禅与中国民营企业传承之道等。
  • 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的活

    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的活

    画家拿起画笔,勾勒内心的美景;音乐家拨动琴弦,展现内心的旋律;作家奋笔疾书,书写内心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就流淌在绘画、演奏和书写的瞬间里,他们的快乐在于专注投入、浑然忘我的体验。《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地活》首次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当完全专注于一件事时,你会浑然忘我、心无旁骛,全然忘却周遭其他事物和时间的存在,整个身心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心流”状态。在身心合一、专注投入的情况下,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而且生活本身就会成为目标所在。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从分析一般人日常的生活结构开始,帮你掌握那些美妙的心流时刻,让生命与志趣融合无间,收获更美好的人生体验。
热门推荐
  • 来自孟婆的那只碗

    来自孟婆的那只碗

    由于在喝孟婆汤的时候放了个屁,把孟婆熏得是上吐下泻,他则趁机倒掉孟婆汤,顺走了孟婆装汤的碗。投胎转世后,他前世的记忆仍在,他爷爷不得不管他叫兄弟,他爹不得不管他叫二大爷。还有那只孟婆汤碗,那只碗成了他在今世的无敌法宝,且看断魂楼主是如何帮世人消除冤孽,改变命运的。断魂楼里断人魂,魂返前世洗冤尘。冤尘一去万运亨,从此世间皆财神。你最想看到哪位英年才俊复活?黄家驹?张国荣?张雨生?李小龙?等等,他们都回来啦。
  • 无限的动漫配角

    无限的动漫配角

    第一个世界:《甲铁城的卡巴内瑞》召唤小鸟游十花作为仆从,初始身份:菖蒲的未婚夫第二世界:《从零开始的异界生活》召唤锁之巫女作为女仆,初始身份:罗兹瓦尔的朋友
  • 拳意述真

    拳意述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星空下的灿烂

    TFBOYS星空下的灿烂

    世界上最红的超星组合TFBOYS,在一次偶然中认识了姬如霞,这个女孩从以前的天真烂漫到现在都冷酷无情,打动了这三位少年,他们的生活因为她而改变,爱与被爱,她,究竟会怎样选择!最终她选择的是。。。。。。
  • 六十载烽烟燃遍

    六十载烽烟燃遍

    六十年风雨,六十年兴衰。本书主要叙述的是刘宋政权从宋武帝刘裕早年至宋顺帝刘准退位的若干史事以及刘宋历代君主的执政政策。我想,任何一个朝代自然都有它的两面性,刘宋也不例外。无论是扬善讳恶,还是扬恶讳善,其都是有失偏颇的。在这本书中,我希望能够对于刘宋的种种做出一个尽量客观的评价,不至于过誉,也不至于过贬。当然了,终刘宋一朝,其中有争议的部分也是极多的,我在本书中陈述的观点也是我个人参考部分学者观点得出的结论,并非学术界统一观点,是非如何,诸位自断。
  • 若干世纪之后

    若干世纪之后

    几千年后,某一个平行世界。出生点是个完全不认识的岛屿。什么都不记得了是闹的哪一样啊!为什么这个分明很现实的世界,可以被那群熊孩子玩出游戏的感觉啊!然而不对……这世界好像一点也不现实啊?
  • 我在神话历史聊天群

    我在神话历史聊天群

    张宇穿越华夏类似时空,皇帝类似即将老死,内有五王争天下,外有外族入侵,繁华落尽,无人知,北梁即将大乱。来到这个世界,本想争霸天下,以此来献祭华夏穿越前辈们脸,可惜这个世界以强者为尊,天资普通的他辛苦十二年,也才成就第二重炼血境。已经做好咸鱼,反正自己老爹是镇北侯,自己有是最小的世子,成年之后老爹给自己一块封底,做个土皇帝。(这个世界太大了,除了主要城市外,一般分封给贵族,税收当然不会少,毕竟)生活时,居然得到消息,北有荒山蛮族,数百万,南有草原狼族,百万铁狼骑袭来!在感觉性命不保之时,自己金手指居然觉醒,还是连通华夏神话历史顶级聊天群,借兵甚至用功德买兵,神话版大唐等历史甚至天庭天兵天将。哈哈,天不亡我!疯了,然后嗨死了,不是嗨晕过去了。老子要召唤百万铁骑,碰一碰,看我硬不硬就完了。注:本人也是没事就写写,不是成为专职作家,不会写,不要喷,哈哈。
  • 中式青春

    中式青春

    中式青春有什么?有做不完的习题卷纸,有提不上去的考试分数,有过了多久都记得的男孩女孩,有偷偷玩手机吃东西的快乐,有老师来了的害怕,有请家长的恐惧,有一起玩一起哭的兄弟姐妹……
  • 所改变的那一日

    所改变的那一日

    作为小说的女主角,本应该按照剧情度过一生,却因为一个意外,得到了预知小说所有剧情的能力。而根据剧情遇见他的那一日,命运所有走向都改变了。这一次,换我走向你…【小说背景,非穿书,甜中带刀,校园背景】
  • 光荣之城

    光荣之城

    关于未来历史的故事。历史的占有者们,可以赋予时间以方向。也需要壮观的群众运动,需要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塑造真实、缓慢、细微的时间的质感。在这个国度的三重世界中,无论是公民、居民还是流民,一次次群体性运动塑造了他们难以摆脱的宿命......他们能否抵御技术织就的美妙情景,重新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