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400000012

第12章 名门贵胄,浊世翩翩(1)

李瑞清档案名号\字仲麟,号雨农,易号梅生、梅庵、梅痴、玉梅花庵主,入民国署清道人,因喜食蟹,又号李百蟹,谥号文洁生卒年\1867-1920籍贯\江西临川出生地\广东南海家世\李氏家族是江西临川的一个名门望族,能人辈出,且素来有重视书画的传统,世代有书画人才名世。瑞清父李必昌以军功起家,参加过中法之战,后在湖南为官三十余年,雅好文学,曾作《久自芳室诗文集》十卷艺术领域\书法、绘画、诗词、鉴赏代表作品\《清道人遗集》等经典名言\书学先贵立品,右军人品高,故书入神品,决非胸怀卑污而书能佳,此可断言者特殊嗜好\食蟹评价\“为二千年书家开一面目”(谭泽闿)李瑞清:言行立世则,道德为人师

书学先贵立品

李瑞清《玉梅花庵书断》开篇即言:“书学先贵立品,右军人品高,故书入神品,决非胸怀卑污而书能佳,此可断言者。”李瑞清传奇般的一生,就像是对这句话的注释。

李氏家族是江西临川的一个名门望族,历代能人辈出,瑞清高祖李宗瀚是清朝乾嘉年间赫赫有名的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叔祖李联琇(宗瀚之子)是清咸丰年间进士,着名的学者,曾任国子监祭酒、钟山书院山长,世称小湖先生。瑞清父李必昌以军功起家,参加过中法之战,取得谅山大捷,后在湖南为官三十余年。李必昌虽是武将出身,但雅好文学,曾作《久自芳室诗文集》十卷。李氏家族素来有重视书画的传统,世代有书画人才名世,这样的家学渊源以及众多的金石书画典藏让李瑞清从小成长于一个得天独厚的艺术世界里。他七八岁时就“好观图画”,“每夜秉烛依几,按图而问”,打下了扎实的艺术根基。

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李瑞清在江西中举,次年,赴京会试,考中进士,又一年,即1895年,他在选拔翰林的朝考中列一等,成了一名光荣的翰林院庶吉士。那个时代的翰林们可不得了,个个牛气冲天,按照明清的规矩,非翰林出身者不得入阁拜相。翰林们随便外出溜达一圈,下面的大小官员都得争着巴结。而这时李瑞清还不到三十岁,少年得志,令人歆羡。

不过李瑞清并没有一直待在翰林院,就在点翰林这年的冬天,他因念母心切,请假回家探亲,没想到刚到家就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丁忧后,李瑞清随父宦游于湖南、云南一代,常年闭门读书吟诗,直到1902年才出山,应云贵总督魏光焘之聘主讲云南学堂,为魏之幕僚。

1903年,魏光焘调任两江总督,李瑞清随之转移阵地。1906年,李瑞清出任两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监督,即校长,前后历时6年,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事业之一。李瑞清上任后,励精图治,大建校舍,广延名师,使两江师范学堂成为声誉卓着的江南第一学府。他还大刀阔斧改革学堂体制,赴日本考察,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在学堂中开设了中国第一个美术教育专业——“图画手工科”,培养出中国第一批美术领域的专业人才。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东南大震,南京城很快危在旦夕,大小官员纷纷举家出城,连一省之长的布政使樊增祥都携印潜逃,一时人心惶惶。只有两江师范秩序井然,弦歌不绝,这是因为学生有感于李瑞清的人格,不忍离他而去。总督张人骏听说这个消息,大赞其好男儿,立即电奏朝廷,以李瑞清代理布政使,这事如果发生在正常时期,那就得谢天谢地谢祖宗,可在这个当口却无异于纵身跳火坑,这种“临时工”自古至今都是代人背黑锅的。但李瑞清毫无推辞,临危受命,上任后立即从外面籴米三十万担,使危城得以足食,人心赖以安。

12月2日,南京光复,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宁将军铁良乘船避走上海,只有李瑞清还在苦苦坚守。跟李瑞清有交情的美日领事及美国传教士鲍文都争着派人请他到兵舰上避难,李瑞清拒绝道:“托庇外人,吾所羞。吾义不欲生,使吾后世子孙出入此城无愧可矣。”

城陷之日,李瑞清身着官服、捧着官印,正襟危坐在大堂之上,炮弹在堂前轰发,旁边的人吓得瑟瑟发抖,想要强行将他带入厅后,瑞清怒视众人,使众人不敢轻举妄动。“反正”后的江苏巡抚程德全偕革命党人、镇军都督林述怀先后入城。程德全以瑞清素得民心,欲挽留他任新政府的顾问官,派使者迎接李瑞清,瑞清不愿意去,使者以武力相威胁,瑞清道:“吾惧死耳,一手枪足矣,不尔,千万人何畏焉。”程德全再三挽留,李瑞清却口气决绝:“如必相迫胁,愿甘鼎沸!”

当时府库中还有八十余万金,有军官率兵来窥,似有不轨之心,李瑞清矗立库前,瞋目道:“欲取此中物,先杀我!”官兵愕然,逡巡而去。而后,李瑞清将南京城的父老缙绅召集来,当众清点移交藩库内尚存的几十万金及两江师范学堂清册、账簿,告诉大家:“余不死,黄冠为道士矣。库之财,宁之财也,幸尚保之。”说完他泪流满面,在场之人皆泣不成声,莫能仰视。

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李瑞清尽忠于清朝,似乎有背历史潮流,但个人的思想见地往往受制于历史环境和教育背景,像李瑞清这样受传统文化浸濡极深的人,以现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未免有点苛责。倒是他在危急存亡之刻表现出的这种凛然节气,比起那些朝三暮四、见风使舵之徒不知道高出多少!

因此,李氏门人蒋国榜在《临川李文洁公传略》将他与文天祥、史可法相提并论:“呜呼,逊清养士二百余年,迨国变,多弃土潜逃,无复知有大节,公万死不顾,孤忠亮节,树人臣之大防,使后之论史者谓清尚有人在,又何忝宋之文山、明之忠正?”

了结完这些事后,李瑞清避乱于沪上。清朝灭亡后,他一直以遗老自居,不肯与民国政府合作,辫子盘在头上,以“亡国贱俘”自居,仿明朝遗民万寿祺之“寿道人”而名己“清道人”,真的如他许诺的那样“黄冠为道士矣”。“清”字一语双关,既是他的名字,也隐指清王朝。

李瑞清为官两袖清风,失业后并无积蓄,加上家眷众多,生活非常潦倒,一度“贫至断炊”,门人要集资供养他,他不愿“以口腹累人”,最终决定鬻书画维持生计。书画家看似一个很好的职业,信手一挥银子滚滚而来,但是对于李瑞清这样一个传统士大夫思想极其浓厚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很痛苦的转变,他认为这样自己就成了一个逐利的商人。民国刚刚建立,士农工商的排位仍然没有改变,从士到商的过渡,李瑞清的内心一定经历了强烈的挣扎。

李瑞清最后九年的鬻书卖画生涯在他的整个生命中不过占据了六分之一的篇幅,但这段时间都是在民国成立后,所以他虽然一直以清朝人自居,却是不折不扣的民国艺术家。刚卖书画时,由于名气还没有打响,日子还是很拮据,三四年后他已书名大振,连日本收藏家都不远千里来收购他的作品,国人素有从众的心理,这下子大家都抢着登门求他写字了,蒋国榜云“于是儿童走卒,皆知有李道士矣”,当然其书画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了。其后李瑞清的日子才摆脱温饱线,进入了小康水平,宅屡扩、客常满。

李瑞清是近代书法史上“金石派”的代表人物,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他在众多的书法家中佼佼出群,和他感情很深的堂弟李云麾在《先从兄李瑞清行述初稿》中说:“海上恃书画为活而先已有重名者颇不乏人,皆为所蹴蹙,顾无不敛手拜服,莫敢与争衡。”

在《玉梅花庵书断》中,李瑞清曾自述个人练习书法历程:“余书幼学鼎彝,学散氏盘最久。后学齐候罍之属,遍临诸铜器。弱冠学汉分,年廿十六始用力今隶,六朝诸碑,靡不备究。而后始稍稍学唐以来书。然后碑入简札,沈膇不入格,始参以帖学,然帖非宋拓初本,无从得其笔法,故不如碑之易得也。”由此我们可见其书法用功之勤,造诣之深。中年以后,他漫游黄山等地,看云观海,心有所悟,跳出桎梏,更加挥洒自如。

李瑞清认为学书法必须从根本即篆书开始,能通篆法于书道可谓擒贼擒王,再练他体,应势而破。他求篆于金,对于钟鼎彝器无不涉猎,“目无二李,神游三代”,别开生面,以极具个人标志的“涩行顿挫”笔法横行于世,成为金石书派的一代宗师。从清朝中后期开始,碑学兴起,以至书坛无人不碑,不过普通的书法家只能做到鹤立鸡群,而李瑞清的成就堪称鸵鸟立鹤群,他独创“化碑入帖”,成为何绍基之后碑学的又一个高峰。

据说李瑞清刚开始卖书画时,朋友见他销路不好,指点他:“在上海卖字必备之条,一有官帽,你当过藩司,不但有官帽,且官很大;二字要怪,你的字太正规……”于是,他只好抖动用笔,写出怪字。这样的说法未免带有戏说的成分,但是他成名后,上海书家学他的人趋之若鹜,成为风气,遗憾的个个都“画虎不成反类犬”,论者以为“始作俑者清道人,难辞其咎也”。还有一种说法,他最好的字是他自藏不卖的字,大气磅礴、酣畅淋漓,这才是他的最高水平。

李瑞清的绘画同样非同寻常,他以书入画,以篆入画,成就之高,足以匹敌当世大家,堂弟李云麾说他:“画则由唐宋勾勒入手,寝馈倪黄,下及恽王之恬逸,二石之苍莽。”门人蒋国榜说他:“画承家学,晚喜假八大山人(朱耷)、大涤子(石涛)自饰。为佛像、花卉、松石,意境尤有独至,然非其人不予,得者宝之。”可惜他的画作传世极少,且画名为其书名所掩,鲜为人知。

同样为其书名所掩的还有李瑞清的诗名,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将李瑞清列为“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排名相当高,并说他:“诗五古最高,七言绝句有东川(李颀)龙标(王昌龄)格意。”陈可毅以诗赞曰:“来往金陵又几时,久闻人说李梅痴;过江名士知多少,争诵临川古体诗。”李瑞清认为学问跟书法是密不可分的,好的书法必须要有“书卷气”:“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故自古以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贵矣。”

量大为君子

俗话说“量小非君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瑞清是绝对的君子,他“量”之大在艺林中那是有口皆碑的,一则为食量,二则为肚量。

李瑞清身材魁伟,人家是“五大”,他是“六大”,再加一个胃口大。弟子张大千说:“李老师胃口好是出了名的,他一人可以独吃一桌酒席,盘盘空。如果请他吃饭,熟朋友都知道规矩,酒筵之后,要特别为他准备两只烧鸭子,由他一人独吃,否则他就不饱。”

大千在李氏门下受教时,一日陪老师吃饭,看到桌上的红烧肉,吓了一跳。原来李瑞清爱吃肉,他家做的红烧肉,半斤一块,大如手掌。瑞清关心弟子,特地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在张大千的碗上,说:“听说你还能吃点肉,来陪我吃饭。”大千回忆,那块红烧肉之大,已经遮盖了整个饭碗,没想到勉强吃完之后,老师又夹了一块给他。“长者赐,不敢辞”,那一顿饭,张大千拼命吃了三大块红烧肉,他称:“后来我能吃肥肉,可以说是李老师训练的。”

李瑞清有一个着名的外号“李百蟹”,传说他“日进百蟹”,一天能吃下一百只大螃蟹。这件事并非虚传,据张大千说,实际上还不止此数,有一位同学知道李老师爱吃螃蟹,一次送来三百只蟹,李瑞清仅用两天就把它们全消灭了,平均一天一百五十只。而且吃得相当彻底,不仅吃蟹肉蟹黄,甚至连蟹爪子里面的肉,都掏出来吃得干干净净。

张大千的另外一个老师曾熙与李瑞清早年即是旧识,且关系极好。1894年,他们一同赴考京师,同住在达智桥胡同,每日一起研讨书法、激扬文字,日子过得不亦乐乎。曾熙喜欢吃樱桃,经常用水晶盘盛着一些樱桃放在斋头以为玩物,李瑞清见而馋之,经常趁曾熙午睡的时候偷着将樱桃吃完。等到曾熙睡醒的时候,不由大窘,怒称瑞清为“樱虎”。这件事固然表现了李瑞清的爱吃,但何尝不说明他的天真可爱。

肚量大,才能食量大,因此,食量大的人,常常“肚量”也大,李瑞清一生中在许多事情上表现出来的宽广肚量着实让人钦佩。

光绪十七年(1891),李瑞清以武陵籍在湖南参加辛卯科乡试,中副榜第一,由于其父在湖南为官未满三十年,按例仍属于江西籍,因此湘人大哗,说他冒籍,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高考移民。李瑞清所中的副榜相当于举人备选,虽然不是正式的举人,但可以自动成为一名贡生,取得做官的资格,《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奋斗了一辈子也不过是这个成绩。而李瑞清的“冒籍”其实在可有可无之间,疏通一下完全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他不愿意跟人相争,一句“是区区何足争议”,潇洒去之。两年后,他在江西原籍再次参加乡试,得中举人,并连捷成进士、翰林,名气日盛,湘人才大大后悔失去了一个人才。

做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时,李瑞清秉持着“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始终不渝”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了爱生如子。然而,学生容易接受新思想,剪发者很多,李瑞清忠于清朝,这些剪发的学生实际上已经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成了他的敌人,但他却没有因此为难过任何一个学生。武昌起义爆发后,时任江南提督的张勋以剪辫子为革命党的标志,下令“剪辫者杀无赦”,派兵四处抓捕剪辫的壮丁和学生,一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为了救护这些跟随自己而留下的学生,李瑞清在张勋面前抗颜力争:“生皆为我留,若戮一人者,请先戳我,第二人乃及其他。”张对李向来敬重,便给他令牌,对他说,凡为你留下的赶紧把他们送走。于是,李瑞清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给学生作为返乡的盘缠,连夜把他们送出城去,一些长得很有“反相”的学生,不惜让他们坐在自己的车上出城,经他抢救全活的学生不可数计。因此,革命党人都相互告诫:江宁即下,勿伤李公!正是敬其为人,城破后新军才让李瑞清从容而去。

李瑞清后来在上海鬻字,三四年后,清道人已经执上海书坛之牛耳,但他雍容大度,从不与人争胜。海上书家中,吴昌硕的石鼓文最富盛名,他也以此自许,李瑞清遂不轻易给人写石鼓文,人家求他写,他就推说自己不如吴昌硕,让来人去找吴。吴昌硕毕竟是与李瑞清比肩而立的一代宗师,这话虽属谦逊,但并不过分,然而李氏连一些尚且称不上大家的人都赞誉不已,常说自己某方面不如某人,这就令人觉得不够实在了。

李云麾曾就此事当面质疑过自己的堂兄,李瑞清告诉他,自己干这一行属于插队的,跟同行抢饭碗本来就很惭愧,现在再指出他们的缺点,打破他们的饭碗,就更不仁义了。万一这些人因此失业,自暴自弃,还会沦为社会的祸害,君子应当成人之美,自己受点委屈算什么。

李瑞清盛名在外,经常有人拿书画找他题跋,他每次都极力颂扬,大赞对方书画如何高明,李云麾又发出疑问:“不惧人讥兄盲耶?”李瑞清解释道,人家来找我题字一定是想把书画卖出去,希望借我吉言让书画更值钱;不缺钱的话谁会忍痛割爱,这本身就是值得怜悯的一件事情;而愿意买画的人肯定是手头宽裕,让有钱人吃点亏来帮助急着用钱的人,不也是件积德的事?

同类推荐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萧红:人鸟低飞

    萧红:人鸟低飞

    在众多写萧红的传记文学作品中,王小妮的《萧红:人鸟低飞》独树一帜。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叙述的写法,让作品既写了一个人一生的宏阔,也凭借一支敏感细笔,试图深入到历史现场,潜入萧红的内心,写一个流浪者的心理现实。有人说,历史,只有人名是真的;小说,只有人名是假的。这或许有些夸张,但在材料的真实和心理的真实之间,王小妮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正是这种平衡,赋予这部传记一种张力,一种直逼人心的力量。王小妮说,好的写作者从来都是稀有的,萧红是一个。一个好的写作者来写另一个好的写作者,又能写得好,实属难得。
  •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用幽默诙谐、活泼晓畅的语言,分析诸葛亮生平的重要事件,抽丝剥茧,拨开近两千年的历史面纱,还原一个出身卑微、有血有肉的真实诸葛亮。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他的带兵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战场的嗅觉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他打胜仗的秘诀就是他对自己军队和敌人的了解和对战场的时刻把握。他的每一项部署每一次出兵都与战场的形势和客观事实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彭德怀,是每一格军人特别是军事指战员所学习的榜样,是当代军人所必需了解和崇拜的将军。
  •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贺欣欣编著的《海伦·凯勒》内容介绍:海伦·凯勒在年幼时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她的一生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在全世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海伦·凯勒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处奔走,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机构,终身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她的温柔与果敢征服了她同一时代的人,并让这首生命的昂扬赞歌一直谱写下去,影响了一代义一代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一起来翻阅《海伦·凯勒》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耀仙奇缘

    耀仙奇缘

    天煞孤星降人间,天地难逃一浩劫。身为天煞孤星的他,因果缠身,此生注定活不过二十岁,为寻解救之法,而下山入红尘。究竟是逆天改命,还是天道难违?且看我《耀仙奇缘》!
  • 这个影帝套路多

    这个影帝套路多

    治愈甜宠&轻松暖萌因一场慈善晚宴,作天作地作自己的小记者舒汐,为摆脱其困扰,丢下一句:“我前男友被我甩了,因为我嫌他无能,满足不了我的需求。”谁知不过片刻,转头就见着了正主。舒汐:“近年发展挺好啊你。”陆时初:“哪好?不是很无能吗?满足不了你的需求?”舒汐:……你赢了。所以后来,她把自己给作没了。—对于陆时初来说,喜欢一个人就是要陪着她干她所有喜欢的事。比如,小丫头喜欢作,那就陪着她一起,就算全世界都被她给作没了,但她身后还有他。[在线观看小天后如何花样百出玩作死,影帝大大如何戏精附身玩套路。]【PS:本书全文免费不上架,练笔之作,如若不喜,还请多多包涵。】[既然来了,就和我看尽世间繁华,共享人间星河后再走叭~]
  • 群魔乱舞之拯救师

    群魔乱舞之拯救师

    一个普通的贫困少女败叶被车撞死后,来到地狱,看到了自己的已经死去的哥哥,为了争取那转世投胎为人的机会而拼死拼活,为了哥哥能够顺利投胎而与冥王签订了契约,拯救那些即将自杀的人。她恨那些把人逼上绝路到自杀的人。他们只有死后来到地狱才会知道,想要获得一次轮回要经历多少非人的考核!而他们却无情地把别人逼到自杀!
  • 七律血纪

    七律血纪

    文明不可能孤独的存在,必然会有其它文明与之接触。蔚蓝,七律,血狱,火种,星能,到底是怎样的存在?这,是一个少年的自我救赎的故事。
  • 一世无双两世城

    一世无双两世城

    断壁孤垣刻一梦,褐水幽崖覆九尘。我本是燕国最受宠爱的公主,却在乌川崖前的一面之后,深深坠入忘川,缘劫不复;人间一道,虚怀若谷,月明当空,歧路无返。罗陀寺后的一别,送走的不仅仅是属于我的一世长安,还有我尽力保留的最后一丝喘息·····从此以后,我紧握回忆刻入骨髓,任留残念随水憎生。原来···是我忘记了破城后的每一天我都在想,即使被贻笑永垂,我也不悔如今的千古绝对。时过境迁,可笑的是,终究留我一人沧海桑田,原道一生一世一双人却换成了一世无双两世城。海棠树下,月影依旧,,,
  • 戮尸界

    戮尸界

    在最恐怖的死亡中孕育着生命在最黑暗的深渊中孕育着光明我们就是这么一群人一群追逐死亡,同时渴望生命的人一群追逐黑暗,同时希望光明的人我们是矛盾的,世界是矛盾的不矛盾的是,我们都需要活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二萌兽

    十二萌兽

    主人公昭羽是救世主转世,找到了自己几千年前的搭档,展开了一系列冒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