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17000000002

第2章 创新为魂(1)

创新决定成败

张瑞敏:我讲的这个题目是《管理创新和企业发展》。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讲呢?我想,一个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如果不能够创新,这个企业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力,也很难保持持续的发展。

我自己对这一点体会非常深。因为我们的企业发展到现在,路还走得不太长,我原来是以这个企业前身的上级机关一个副经理的身份到企业来的。我们这个企业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亏损的企业,当时亏损147万。我到这个公司来的时候,连工资发放都非常困难。

但是来了之后,经过这十几年的时间,从原来亏损147万到去年赢利4亿多,利税是8亿多。原来每年只有300多万的收入,去年收入达到了108亿,今年预计全年可以达到160亿。

这样看来,我们的发展应该说是非常快的,美国有一家世界性的杂志,叫做《家电杂志》,它对全世界家电公司作了一个金融数据整理,我们的规模和国外公司相比还很小,但在全世界的家电公司中,我们的增长率是第一位。我们从开始到现在,平均每年的金融速度是86%,保持着一个很高的增长速度。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这个增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因为高速增长而出现问题,始终保持着一个比较良好的高速增长势头。

我现在的体会是,能够保持这种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地创新,或者是说不断地创造市场、创造需求、创造顾客。这个创造市场的观念,反映出来我们内部保持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关于这一点,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的一句话,可能比较恰当。他说:“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们后面谈的知识经济也是这样。

电脑是什么?严格说来,其实是沙子、是石头。把沙子和石头变成电脑,就是创造新的资源,它的出现,就是依靠一种创新精神。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好多事情正是运用了这种创新精神,所以在竞争中才可能脱颖而出,或者说是在竞争中走到了一些企业的前面。

比如说,从质量方面来讲,我们开始先搞了一个质量创新。我刚到这个工厂来的时候,工厂工资发放都比较困难。我来到这个地方,大概有半年时间,每个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借钱发工资。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的小企业,是街道的小厂。一开始,国家不会借给钱,因为你不是国有企业;另外,银行也不会借钱给你,因为担心你会不会还上钱。那时候没办法,我们就到农村生产大队去借。城乡结合部的地方,那部分农民当时提前富起来了。所以,我们是到那里去借的。

一开始起步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去抓质量呢?1985年初的时候,中国才进行质量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国外早就开始搞了,中国是在1985年初才开始搞的。当时,很多企业都在学习质量管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并不算太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就是,更多地关注了权能质量管理中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说,权能管理的基本工具是把它当成数据统计的一种办法。

但是我在那个工厂的时候,我就没有把简单的权能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方法,而是作为一种价值观,也就是说,怎样通过权能质量管理来改变员工的观念。所以说这个工厂以前也搞了些产品,当时搞得也不错。但你只有内销电机,而且因为后来都有质量问题,卖不出去,被迫停产。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想办法怎么去改变员工的观念。所以当初就提出一个观念,即只要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当时中国的质量管理是个什么概念呢?没有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就是到最后检测线的时候,这个产品放着是不是合格。检查员来了,他拿一个图章,这是一等品,那个一看有点问题,是二等品,再有点问题是三等品,再遇点问题就是等外品。总归要有点出路的,总归要让它们出厂的。这样的做法,就是把很多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都给它找出路,给质量问题找出路。而且,员工中的质量管理意识已经降到最低限度了。

我想转变这个观念。有的时候我想,改革开放20年也是观念转变,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成功。一件事情,随着一个观念的改变,这件事情的本身含义就改变。这件事情本身没有改变,但对自身的认识改变了。我们当时就说,如果按照过去的观念,这个产品虽有一点缺陷,有一点问题,还可以使用,那么就是正品。但现在如果有点缺陷就会把它当成废品,因为这样才能把质量管理的观念转变过来。

所以,当时我通过新闻媒介作了很多宣传,把76台问题冰箱集中起来,然后让大家讨论。讨论之后决定,谁做坏这个冰箱,由谁亲自来砸。我们通过砸冰箱这件事情来告诉大家,这些冰箱都是大家亲手做出来的,但是又亲手砸掉了。可不可以用呢?可以用。但是如果是用这种标准来做的话,我们永远没有希望。所以必须要把它们砸掉,当时这种办法起到了震撼的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每个工人的平均工资是40块钱,一台冰箱按当时的价格要800多块。对于普通工人来讲,一台冰箱相当于他们两年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大的一笔财富。我自己做坏的我自己来砸,很多工人都流泪了。这是比较强烈的刺激,就是要让他接受这种观念,不能做坏。

因此我们把它作为一种观念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灌输,而不仅仅把它作为一种方法。那是1985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和其他工厂比起来,把质量放在了第一位。所以前些日子,美国《远东经济评论》有个记者到这里来,他对这里非常感兴趣。他说了一句话:“希望能把当时砸碎冰箱的那个铁锤放在那里展览,让大家永远不要忘记。”

质量管理也是一样,质量管理也是创新的。质量管理首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怎样把这种观念灌输给大家,改变大家旧有的观念。同时在质量管理上,我们还有一种观念,即先卖信誉后卖产品。在1997年5月,我作为中国企业界惟一的代表在《亚洲周刊》年度企业家会议上获得了一个发言机会,在发言中我就提到这样一个观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后来大会的文件把这个观念给收录了进去。

这个观念就是说,许多企业,特别是在计划经济的时候,也不太管市场,这个产品就要生产出来了,二级站、三级站就来收购了,实际上当时就是这么收购的。但进入市场经济就不应该我生产什么你就买什么,或者我能生产到什么程度你就接受到什么程度,而是应该怎样去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就是说,先是我要满足你的需求,我有了那种信誉后再来介绍给你。

营销策略中讲到推战略和拉战略。我们现在好多企业采取的都是推战略。我现在带着这么多产品,为什么不在库里积压?不管怎样我把它推出去,打广告也好、降价也好,给哪一个大的批发商,产品给你了,你怎么销售出去,我就不管了。当时看上去把这个产品销出去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消费者并没有真正的接受,压在中间渠道中,无非就是从工厂部门转到商业部门了。这肯定不行。

我认为企业应该采取拉战略,消费者跟你的商场要,商场跟你的工厂要,这才是真正的营销而不仅仅是促销。但是如何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我想,首先你要把信誉给消费者传达下去。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一个很好的这方面的案例:

我们生产滚桶洗衣机的时候,刚刚生产出来的滚桶洗衣机放在广东销售。潮州有个用户叫陈军义,他到广州后看到我们这个洗衣机很好,但是在潮州没有卖的,他让我们在潮州给他搞一台这种滚桶洗衣机,我们派广州的营销人员给他送一台到潮州去。当时,销售人员租了一辆出租车,带着洗衣机到潮州去,在离潮州用户家还有两公里的地方,车子坏了。坏了之后,再去拦别的车,没有拦到。没有拦到就没办法了,这个时候天渐渐地黑了,干脆给用户送去吧,他就背起这台洗衣机到用户家里去。两公里的路程,当时气温是38℃,洗衣机是75公斤,他走了整整三个小时才到用户家里,身上都湿透了。这件事他也没有说出去,用户也不知道,用户是从别的渠道知道这件事的,他非常感动,写了一封信给《潮州日报》。

《潮州日报》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大讨论,这件事本身已经超出服务的范围,它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另外一种概念,一种全新的理念。这件事揭示了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和用户之间不仅仅是钱和物的交换,而应该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我们应该真心实意地为用户服务,这就是信誉的表现。

文化创新

赵刚(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先生,您谈的这件事很有意思,也就是说从现在的管理理论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样去激励雇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不断地创新,为顾客服务,提高产品的质量。您的这个雇员能够在38℃情况下,背着这个洗衣机走到顾客家里,您的企业到底是用了什么样的机制,使得雇员能够把本来是公司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去做?

张瑞敏:这是因为,我们企业有两个原则,就是两个千方百计:一个是千方百计满足我们员工的要求;一个是千方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就是你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我让用户去体验需求,首先要满足员工的要求。不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需求,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就是我后面要讲到的企业文化问题。怎样形成企业文化的氛围,使他愿意和自觉去做,否则的话,没有人去监督他,他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我想,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作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氛围使员工能够自觉地去做,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宋铁军(解放军第6465工厂南阳金属纤维实业公司经理):这就是您刚才提到的激励要素,刚才赵先生提到的一个问题,我也有同感。作为您来说,企业成功有个基础,就是好的机制、好的产品、好的领导班子。好的领导者也离不开过去毛主席所讲的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依靠职工办企业。

其实这一点说新也不能算新,但是要能真正做到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得有些办法。换句话说,您要能做到这个企业是大家的企业,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这样,可能职工的积极性会自发地达到像您这个业务员的这种工作精神。另外,通过一些管理方式和一些手段,督促职工按这个去做。但是,我认为企业管理最关键的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应该是最重要的问题。

张瑞敏:对。我们企业现在还搞了一个源头论。中国过去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大河流水小河满”。也就是说,你企业有水了,每个人都没问题了。这样容易让员工产生惰性:反正咱们企业有的是钱,我在这儿时不会垮,我也不会没有饭吃。但是在市场经济下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一个企业顷刻间就能瓦解,顷刻间就会破产。所以我们把员工叫做企业的源头,不是只要大河满就小河也满。

这个大河水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员工那里来的。员工是大河的一个源头,我们有两万人,两万人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源头,都在往外冒水,这个大河的水就多得不得了,甚至有很多了。而用户应该是小河,用户能从这条大河里得到一些利益,反过来,他又给大河以回报。他的回报就是我认可你的产品,我来买你的产品。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员工的位置摆到企业的原动力上,而不仅仅是,你就是一个雇员,你就是一个打工的,这就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宋铁军:中国过去有句古话叫“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管理者的操作艺术对职工的积极性调动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张瑞敏:对。另外我们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说明这种问题。我们刚开始搞空调的时候,空调比较紧张,供不应求。有很多人到我们工厂排队买空调。当时来了一位老太太,她是替别人买一台空调。她买了空调后就叫了一辆出租车,拉着这台空调送到家里去。

到家之后,她对这个出租车司机说:“你在这里等一下,我住在五楼上,我到五楼找一个人下来帮我抬这台空调。”她叫人下来以后,出租车没了,出租车司机把这台空调给拉走了。当时我从《青岛晚报》上看到这件事情以后,就要求我们这个空调公司给老太太送一台空调去,那老太太当时非常感激。因为最后没有破这个案子,所以这台空调就送给她了。

但是我们没有把这件事情做到此为止,反过来我们有一条叫做:用户永远是对的。既然用户永远是对的,所有出现的问题都是我们的责任。对这件事反过来检讨我们自身,如果我们把这台空调送到老太太家里,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现在全国的空调企业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在几年前就做不到。我们推出这套500项服务,就是把所有这方面的用户都给他服务到家。这不仅是送的服务,还要给用户安装等等。

我有时候想,现在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但是,我认为有比市场份额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市场资源。我个人认为,市场资源就应该是用户与企业的“共同组”,也就是用户的心。你能够得到用户的心,你这个企业现在份额小,将来会份额大。但是你得不到用户的心,你伤了用户的心,你今天市场可能很大,但明天就很危险。所以,我认为不应该仅仅盯着市场份额有多大,而是应该盯着用户与你企业的“共同组”,你的企业首先应该对用户有所主动,然后才能获得用户的心。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市场资源。

赵刚:我想补充一点。刚才张先生说的,其实不只在中国,在美国、在其他国家,在市场经济情况下都是这种样子的。比如说,在二三十年前,日本的汽车在美国的销售量很低迷,日本的家用电器在美国或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也很小。但是他们当时能够注重产品质量。

当时美国有个叫朱兰的人发明了全面质量管理,他拿了这些理论向美国的企业去游说,很可惜,美国的企业没有接受他的理论。他就到日本去了,他去了日本的本田汽车和新立电器。他们看了他的理论以后,觉得这是块法宝。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赢得世界市场上顾客的心,就是顾客对我们市场上的信任。所以,他们当时从汽车生产到加工电器都是不断地搞质量的控制、质量的提高。后来占领美国的市场,再以后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所以我就想补充一点,张先生从海尔的运作来说的话,是没有国际的,到哪里都一样。

同类推荐
  • 逆流而上

    逆流而上

    本书作者尹生经过两年时间的深入采访和客观写作,描述了中兴通讯在两次经济危机中,逆境下利用危机求得发展的过程。本书在中兴通讯公司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同时描写了电信行业30多年来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 这样惩罚员工最有效

    这样惩罚员工最有效

    惩罚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触动心灵的艺术。惩罚的形式很多,小到批评、警告,大到判刑甚至剥夺生命。本书主要论述了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科学惩罚,比如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 金融市场学教程(第二版)

    金融市场学教程(第二版)

    本书介绍有关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阐述金融市场的组织架构、交易工具、运作机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本书从解释概念入手,力求浅显而不失严谨。各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可检验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本书可作为经济、金融和管理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各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教材。此外,本书还可供对金融市场有兴趣的读者参阅。
  •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多年来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感悟。青岛港把儒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对世界的认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书中做了详细介绍,不失为汇集中国管理智慧的好书。
  • 企业公民:从责任到能力

    企业公民:从责任到能力

    “企业公民”概念肇始于西方,是指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企业。一爪“好”的企业公民,需要在商业实践中善待在商业生态网络中的各个层面的、相互联系的利益相关者:顾客、员工、社会(社区)、环境与资源、合作伙伴以及股东。当今社会,商业势力是最重要的社会主导力量,企业享有空前的超级话语地位,与之相伴随,各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期待。企业作为一种社会“器官”,将不得不面对更加严格的外在约束和自我规范,而企业公民的能力建设问题,也随之被凸现、放大和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热门推荐
  • 暮雪剑春秋

    暮雪剑春秋

    山水楼台,人间之美,人间之事。万丈红尘,踱步世间的神与仙,带着飘渺与傲然,河山大地,尽是消失的神话和传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风雨之中见彩虹,而无尽的星空是如此的瑰丽。武道漫漫,前赴后继的凡人和修士一往无前,奔赴浩瀚的战场,天地间的画卷是如此的浩大,战天斗地,群雄争霸,万族染血的宇内争雄!少年走天路,无尽的征程就此步入,求道,求仙,求......江山如画!
  • 钻石金主:霸宠娇妻缠绵爱

    钻石金主:霸宠娇妻缠绵爱

    原本想上个茅厕方便方便,不料一朝穿越,到某个军队区域.。在二次元世界生活的她,当然知道这是是非之地。她为了求生拼命的讨好金主大人。每天做着美味佳肴,不辞辛苦的给金主洗衣服。在某个月黑风光的晚上,刚洗完澡的龙金主准备要穿“睡衣”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貌似是从“睡衣”传过来的。他没有这个洗衣液,是吧?片刻后,龙金主一脚踢开某个闺门,“柳莹莹,你…”此时的柳莹莹上身几乎全裸,被子被一脚踢开呼呼大睡着。
  • 创业的成长史

    创业的成长史

    【从摆摊做到成功人士的奋斗史】一个22岁刚毕业的大专生,一无所有,找工作处处碰壁,生活历练磨难,如何一步步走向事业爱情双丰收【真实故事改编】
  • 末代奇侠霹雳记

    末代奇侠霹雳记

    由于亘古核战人类迎来黑暗的“末时代”的到来,在这黑暗的时代中,文明早已陨落,人类再一次回到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各个国家相互攻伐,但物欲横流,相互残杀并没有停止,这个世界也许并没有什么希望,但有一部分人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组织“新丐帮”传承不世的奇功,带领众人为一个和平自由公平的世界而战,柯晓明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身负血海深仇的他,怎样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存并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并拯救这个崩坏的世界。
  • FBI探员在日本

    FBI探员在日本

    华人FBI探员萧白因为日美合作被派到日本。让如花似玉的女学生免受流氓骚扰。帮助风韵犹存的阿姨过马路。带天真无邪的小萝莉找妈妈。拯救日本女性于水深火热。顺便再帮警视厅破个案。且看萧白如何玩转日本。
  • 我师父有点难追

    我师父有点难追

    冷艳,从M国回来,准备替母亲报被人羞辱和害公司破产的仇,没想到一回国,追求者温如延也跟着回国。回国之后的她从一个对陌生人冷若冰霜的女强人变成会撒娇撒泼的女孩,戏谑哥哥的追求者、将计就计地陪把她当成假想敌的女人玩阴谋、虐渣渣、演白莲花……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出来的。而跟着他回国的温如延还是在冷艳面前那么一如既往地不要脸,下属看见了这一面的他,眼珠子都快掉到地上:你还是我们那个雷厉风行的总裁吗?“生气了?”“我给你表演一个帅哥耍帅?”她傲娇地说:“不好!小羊怎么叫的?小狗怎么叫的?我不知道!”“咩咩咩!汪汪汪!”“我喜欢你,跟我在一起好吗?”她认真地回答:“我不想谈恋爱,更不想结婚!”追妻之路漫漫,谁能帮帮我?
  • 亿万男神的100度沸腾爱

    亿万男神的100度沸腾爱

    初见,他是高高在上的亿万男神,惊鸿一暼冷漠无情,再见,他却缠住她不放,“顾景琛,做鬼,我也不会喜欢你。”顾景琛笑了笑,“傻瓜,和我在一起,不用做鬼。”“滚--!”某女发飙,只是,某男锲而不舍,甘之如饴。
  • 奇冰天下

    奇冰天下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神星,名为主灵。神尊经过大战后,为了苍生而亡。因为,一把元素之剑复生,成为一名女婴降临在1000年后。一名男孩从弱小到强大,慢慢成长为审判神君,而女婴则是他的妹妹。“小巧,你嫁给我可好?”
  • 晨暖若汐

    晨暖若汐

    阿咧,哥哥是男神大大的神秘室友,他居然不告诉我。得知真相的苏若汐两脸蒙蔽。她一个小小的pv师怎么也想不到她自己居然会和网配大神住在一起,完了完了,她傻了。新人摸摸大,网配文,请多多支持嘞!
  • 姐姐是老中医

    姐姐是老中医

    今世,他要让姐姐做全球第一老中医。世人将知道,她的仁慈与善良,是人世最美丽。而他,将踏上一生无敌之路。那燃烧的血,那猩红的唇,那冰冷的剑锋!令敌人丧胆,令美人倾心,令天才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