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50800000195

第195章 :以死威胁

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在了。一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下面的论断我认为是关于“死亡”最完美,最科学的论断。

关于死亡,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用这样的论述来同死亡的恐惧作斗争:“论自己习惯于这样一种思想:死亡与我们毫无关系……你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因为这个缘故,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无干,便使我们对于人生有死这件事愉快起来,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上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了出来。一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在了。

死亡是给活着的人留下了巨大的悲伤和痛苦。死人当然不知道,并且也不在乎了,而活着的人则因为死亡而意识到了它的可怕。也就是说,人不是对于自己,而是对于旁观者才死的。

而在面对死亡时候往往无法做旁观者,更多时候我们都是亲身经历者,虽说我们将别人死亡的时候其实并不难受,而当死亡真的落到我们头上的时候,尤其是还没有发生即将发生的时候,才是我们最恐惧的时候,从这一点无论是神灵恶魔人类都无法免俗,早知道人们惧怕死亡也就没有什么好,在信念支撑之下我们也许能够支撑一段时间,但是要知道信念的崩塌只是早晚的事。

死亡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个沉重的话题。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死亡,但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死亡。大家都对死亡很恐慌害怕,因为不了解死亡。不知道死了以后我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又是什么状况。了解之后可以排除对死亡的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有些人对死亡非常恐惧,但是什么都不做。大家对死亡很迷茫,唯一就是到宗教中去了解,除了佛法以外,其他对死亡的解读是很难的。

对死亡有正确的了解之后,再去考虑如何面对。对死亡过度恐慌,是一种极端。如果能较好地掌握方法,死亡也不是极端。另外一种极端,就是把死亡不当一回事,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不怕死亡。其实这是一个很虚妄的情绪,真正面对的时候,没有不怕的。如果说不怕死亡,因为他骨子里认为死亡离自己还有距离,所以感觉不到恐惧。如果要面对,就感觉得到恐惧。就像小孩不懂火,去接触,这是因为不了解。有些人说不害怕死亡,是因为他不懂死亡。生死是佛法的人生观中的一部分,对死亡的正确解读唯一在佛学中能找到。

很想让我们在面对死亡的情况之下让这个恶魔屈服了,虽说我们才能得到老大的去向,才能展开我们接下来迎接老大的活动,但是在战胜这个恶魔的同时我内心也展开了思考,如果连恶魔都无法正确面对死亡,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死亡,我们真正最大的危险,或许就是死亡的本身。

一种人认为人死了以后一切都结束了,既然生命都不存在,没有什么好害怕,反正没有人感受痛苦,活着的时候想干嘛干嘛。另外一种就是太消极了,因为自己的身体是最珍贵的,但是说没有就没有了,一个好好的人瞬间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从此以后就消失了,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很恐慌。学佛人要走中道,既不要对死亡太恐慌也不要无所谓。比如这一生得点小病或两三天吃不到饭,很多人都有所谓,那么对生死这么大的事怎么能无所谓呢?

过去的修行人,上等的非常喜欢死亡。道歌中说:死亡非死亡,瑜伽者成小佛。对修行人来说,死亡不修普通人那么恐慌。经历一次死亡后,瑜伽者的修行不一定成佛但是境界一定会提高。中等的修行人不害怕死亡,不拒绝。因为他心中有数,有一定把握,知道怎么样去面对。下等的修行人对死亡没有后悔,无论修行有多少进步或成果,但是已经尽力了,一生也没有造很多的恶业,所以不会后悔。学佛人对死亡不能恐慌害怕。这个不恐慌是一个理性的不害怕,不是根本不知道,感觉不到害怕。屠宰场的动物马上要被杀了还不知道,还在互相打斗,这是一种愚蠢。

面对死亡,全世界最好的书籍是《西藏度亡经》,但是需要灌顶。对死亡的定义,简单地讲,是周期性的一个生命的现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佛教讲死了以后还要投胎,生了以后还要死,所以死亡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我们的生命永远都不会结束的。成佛以后还是有生命的,只要能修行,我们的生命会越来越好的。堕地狱也有生命,去哪里都有生命,我们的生命不会结束。死亡、投胎,都是生命的一种现象而已。

生命的周期有三种:第一种,当我们还不是众生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形成个体,宇宙大爆炸瞬间的时候,还没有形成生命,这个阶段是光明,如来藏,佛性。在这个当中,出现生命的能力是存在的,但还不是身体的形状,然后逐渐成熟,生命诞生。第一个瞬间,从如来藏光明中出现,还只是一个生命而已,然后快速成长,我们对生命产生执著,立即形成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就是最低的意识。立即产生执著,形成第七识末那识。有了执著就形成生命的个体,有眼耳鼻舌身,比较粗大的感知也诞生了,形成。人的身体还有精神,诞生成长的过程都是这样。最后消失毁灭的过程也是这样的,这是死。

从刚刚诞生生命,到成佛,就是回到最原始的状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才是真正的自然。山河大地都是有因有缘的,不是真正的自然,禅宗的明心见性才是自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周期。中等的周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从死亡,然后中阴身,投生,生活,最后又回到死亡,根本没有结束什么东西,立即下一个周期就要开始了。还有最短的周期,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完成。睡眠比较好的人,睡着之后进入深度睡眠,没有做梦,失去了所有的知觉。我们的生命是存在的,意识也是存在的,但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知不存在了,没有思维,这个中间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其实这个也是死亡,可是我们不叫死亡,叫睡着。其实这三种周期是一样的道理。是生命的现象不是本质的问题,本质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现象发生变化。

死亡的定义是什么?西方的死亡学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绝大多数说的死亡就是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停止,没有脉搏、瞳孔放大等等,但是这些都有了,过十几二十小时,有的人又活过来了。所以没有一个标准定义。人进入昏迷的状态,这个时候人没有痛苦。就像我们深度睡眠时,除了会梦的修法的修行人,发生了什么根本不知道。比如得了非常痛苦的病,死了以后,所有的痛苦立刻都停止了。人还没有死,人的意识是逐渐停止的。首先是感官,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这是要死的时候发生的。熟悉的人在身边,却看不清;在耳边很大声地说话,但是好像是很远很远地方的声音,或者只听见声音,却听不懂意思,这是眼耳鼻舌身开始停止。死亡是意识短暂停止工作。意识有比较代表性的八十个念头,属于贪嗔痴的念头一步一步地停止。一个有训练的人就会感知到,每个不同的停止,整个过程都是清清楚楚的,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得过灌顶就可以学习掌握得很清楚。这个时候人是昏迷了,所以佛教讲至少三天以内不能火葬。(藏传佛教的传统,如果人死了立刻火化,是有杀生的罪过。——上师在本次开示后的答疑中提及)第二个阶段就进入中阴身,人从昏迷中醒来,看得见自己的尸体,亲戚朋友,也有神通,知道人家心里在想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中阴身一般最多七七四十九天,然后就投生了。我们最怕的不是死亡,死亡没什么可怕的,再痛苦再痛苦,反正有痛苦的时候都是活着的,死亡的时候所有痛苦都结束了。最可怕的是投生,投生到什么地方这才可怕。如果堕地狱饿鬼畜生,怎么办?

密法的气脉明点用一种强制性的手段把所有的杂念断掉,我们深度睡眠的时候也停止了,死亡的时候杂念也停止了,修禅定也达到这样的状态。这个离证悟非常近,再迈一步就达到证悟。死亡的时候,这些所有的东西就停止了,所有染心停止了,只有净心。但是没有修行的人根本不知道,就像深度睡眠一样。死亡的时候也是这样。修行人对整个过程清清楚楚,中间如来藏显现,立即就证悟了。我们却什么都没有感觉。

人死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结束。比如深度睡眠也没有知觉,但是过了几个小时又开始做梦,然后醒来又开始生活。人死了也是这样,又开始中阴身,再去投胎,这跟我们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生活,是一样的。投生要跟随自己的业力,这时候真的很可怕,所以现在要积累资粮,要修行。

死亡没有什么恐惧的,但是也不是不需要做准备。

修密宗生起次第的三个(禅定)阶段:首先修空性,进入法界。第二个禅定,是在空性当中修慈悲心。第三个禅定,真正地观想佛菩萨(平时五加行的金刚萨埵没有这个步骤)。(生起次第)比如先观想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咒(舍字),然后这个种子咒又变成法器,法器发光,最后变成观世音菩萨,观想完了,观世音菩萨又融入我们自性当中,最后消失。这个针对着生命的过程。第一个修空性,因为人死了之后第一个就进入无念的状态,为了直接清净这个状态,就修空性。然后要面对中阴身,就对所有众生修慈悲心。之后要投生,比如人的身体是逐渐形成,观想观世音菩萨的身体,人怀胎十月后出生,与此相对应。就像写错了东西,用橡皮擦掉,我们这样观想就是橡皮擦掉。最后观世音菩萨消失,就是为了清净人死了以后的毁灭(状态)。密法就是针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所以修起来快。接受灌顶并修完五加行,然后可以听这些修法,可以进一步了解死亡以后会发生什么。

同类推荐
  • 最后的长生

    最后的长生

    一次意外的发现令我回想起童年细碎的阴影,小时候细思极恐的经历几乎是让我被巨大的阴谋包围…我的好朋友一夜之间性格大变,判若两人最后竟然离奇死亡…2004年的夏天一张恐怖诡异的照片上,我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 思议世界

    思议世界

    真相总存在于黑暗一面,光明的背后总有残缺。历史总是充满扑朔迷离,并不是每一本史书就是真相。千年的爱恋情怀藏在这历史的尘埃之中。即使是公认的暴虐形象也有他温柔的一面。——这是盗墓,也是解密。
  • 阴阳执掌人

    阴阳执掌人

    我是大山里出来的人,在山里所有人都会对鬼神加以祭奠,或崇拜或畏惧。在山里更是不乏能通灵鬼神佛之人,我倒不会通鬼神,却也异于常人。因为我有个秘密,我的眼睛——能够看见鬼。
  • 极品驱邪小法师

    极品驱邪小法师

    九个青铜所铸的龙形雕像,分别埋葬在了九座不知名的坟墓里,镇守着朝廷的气运。李梓作为一个灵异工作者,接手的第一桩案子就被扯进了龙形雕像被盗的大事件里······
  • 和女鬼有个约会

    和女鬼有个约会

    我叫李斌,一个普通的大一学生。快放暑假时一个长相妖娆,身材火辣醉妞非要拉我去开房,我干了天下间所有男人都会干的事情,我去了!可万万没有想到,她的肚子里孕育着可怕的东西。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东西寄生在了我的左手心,成了一个纹身。让我彻底不能再过正常人的生活,每天只能跟鬼怪打交道,谁来拯救我啊!
热门推荐
  • 伤心笔

    伤心笔

    笔是无情的,但人是多情的,多情的人用无情的笔刻画一段深情的故事。总归是故事罢了……
  • Minecraft万物起源

    Minecraft万物起源

    起源旅2讲述的是超神的故事,当然Minecraft万物起源(起源旅1)的内容也包含其中,由古界发起的战争引起了这些故事,世界的超神在一个个地苏醒!
  • 束手就情,首席情深难负

    束手就情,首席情深难负

    被未婚夫好闺蜜联手打包送上了别人的床,她变成了他最特别的生日礼物。她以为他们的相识只是一桩龌龊的交易,她不过是被人利用完抛弃的棋子,而他却将她圈入怀中,无限宠溺。“嫁给我,既能买买买,又萌刷刷刷。”某人首次求婚。她扔他一脸玫瑰花。“结婚吧,宝宝不黑户,老公又多金。”某人再次求婚。她扔他一脸纸尿裤。第三次,他直接拽去民政局:“哼哼,不打证,休想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脸是个好东西,麻烦许先生要点儿好吗?!”程写意义愤填膺,她不过就是别人的替身而已,装得那么深情干什么?这个男人霸道得令人发指,她想逃,却发现她再也不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从向往外面的世界,到心平气和过自己的小日子;从游荡在巴塞罗那街头的“嬉皮”少女,到怀揣一颗初心出入办公楼的外国领事馆小职员,嘉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了另一种青春的模样:你不疯不闹,没有不顾一切离家远行,认真工作、生活,这样的青春,照样可以精彩,甚至更长久。这本随笔贯穿嘉倩的22~23岁,内容不局限于作者本身,既有国内同龄人的,也有外国人的,主题关乎生活、亲情、爱情、友情,更多的是嘉倩关于梦想、关于自身的心灵感悟。
  • 傅先生转运吗

    傅先生转运吗

    前世的莫思暖简直就是锦鲤转世,运气好到世人膜拜的对象,她也表示自己是个傲娇的好运鲤。可没想到一朝穿越她从好运鲤变成“霉运鱼”,而且是不带丁点好运的那种!在彩票还剩一个谢谢参与和特等奖这种得奖率极高的情况下,她“谢谢中奖”了!一次意外相遇,莫思暖发现她的“霉运”体质在靠近大佬时,莫名好运了!于是莫思暖眨着星星眼,抬头看向男子:“傅先生,求伸大腿!让我挂着可好?”傅凉辞:“为什么?”莫思暖“害羞”一笑:“因为傅先生可以给我转运呀!抱是抱不住的,不如让我挂着!”傅凉辞:“……”后来莫思暖走上了“挂着”大佬的“不归路”,最后自己也成功“挂”进去了……
  • 你身后永远有个人

    你身后永远有个人

    小说讲述了同父异母、身份地位悬殊的兄弟二人之间的友情与亲情。围绕哥哥宋勇义与弟弟曹宏俊在大学校园的故事展开,他们在校园里结识了喜欢的人,经历了各种磨难……
  • 神秘的馈赠

    神秘的馈赠

    金琼本是平凡的人,因为一份神秘的馈赠,让生活变得不一样。
  • 逆天炼神

    逆天炼神

    一个庶出的少年,一块被称为镇仙碑的石板,一条热血沸腾强者之路~
  • 喝杯奶茶吗

    喝杯奶茶吗

    一次交通事故惹来的相遇,一杯奶茶撒出来的好久不见,擦肩而过的是下一次的回眸一笑。当万片叶子只有一叶无风落下时会代表什么......
  • 淘气皇后慢点跑

    淘气皇后慢点跑

    她,是E时代的死神级杀手,意外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时代,而他,是一代皇帝,他和她之间的爱恋,在遭遇重重伤害后,她,踏上了复仇之路。他说:”妍儿,我愿意江山为聘娶你,你嫁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