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7500000010

第10章 烽火硝烟(2)

“天然珍珠”冉冉升起,像是特地为九姑娘送行。时值大喜之日,新郎着一身显赫的校官军服,新娘身穿一件杏红色软缎旗袍,上身罩了一条由纱绫制成的雪白色大披肩,在“天然珍珠”的照射下,红光雪亮,亮丽鲜彻,相映争辉。再看九姑娘,身材适中,四方脸,大眼睛,皮肤白皙,容貌端丽,与新郎并肩一站,落落大方,温文尔雅,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

婚礼办得简捷、喜庆、热烈,结婚当日,黄埔军校同学王坚送来200块大洋,省师校同学孙强送来一只大花篮。

入夜时分,新郎新娘送走客人,返回新房歇息。一整天来,九姑娘一直沉浸在婚礼庆典的喜庆之中,待回到这间不大不小的新房,不知想起了什么,登时喉咙发紧,心下酸楚,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已入洞房的张灵甫,正想恣意放纵自己的情感,忽见新娘眉眼低垂,黯然神伤,顿觉诧异。他定了定神,心想这九姑娘是怎么了?按说大喜的日子高兴才对呀!莫非在与“闺秀时代”挥手告别之时,她想起了自己的闺房,想起了父亲、母亲和弟弟?想到这里,刚刚经过炼狱之苦的张灵甫顿生怜悯之心,他猛地将妻子搂进怀里,热烈地亲吻,百般地劝慰,讲些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道理,说些生死相依白头偕老的誓言,边说边拽着新娘来到窗前,抬头眺望,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幽静的天空似深邃的海洋,那轮明月似遭万顷海浪的拍击,化成了千万颗小星星散至四方,一同发出了碎屑般的荧光。张灵甫大谈爱情带给自己的甜蜜,抒发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他谈得那么自信,那么投入,那么如孩童般的天真和快乐,直至九姑娘破涕为笑。

翌日清晨,“天然珍珠”再次冉冉升起,幸福的阳光泼撒在夫妻二人的心头,光芒四射的爱情生活让双双沉浸在新婚燕尔的浪漫和温馨之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灵甫对这位千金牵肠挂肚,宠爱有加,唯独没有带高艳玉回东大村拜见公婆及结发妻子邢勤英。老夫人当众已有言在先:“下嫁农家子弟已经屈尊,决不可以让女儿做妾。”高艳玉也知丈夫的家乡就在长安的东大村,然而岂肯回东大折腰做小?丈夫既然不提,自己在言谈时也极力回避。

婚后不久,张灵甫赶赴汉中,担任了74军51师153旅补充团团长,很快便正式就任305团团长。

1938年9月,一个在军官培训班结业的小兵分到了305团,他叫胡立文,年方一十有六,小伙子文笔不错,既聪明又稳重,很快受到张团长赏识,调团部做了文书。至1938年11月,张灵甫快速擢升为74军51师153旅少将旅长,胡立文随之也跟随张旅长调至旅部。次年张灵甫率全旅官兵在南昌外围高安市作战,不幸左腿中弹,下属们历尽艰辛,将张旅长送到了桂林后方医院。不久张灵甫去香港诊治腿伤,夫人高艳玉奉命一路陪同,此为后话。

2006年夏,调研组在贵州省遵义市拜访了胡立文老人。

在我们所走访的十几位74师老兵中,胡立文的命运可以说是最顺最佳。谈其原因,胡立文说:“这与张灵甫旅长当年对我的信任和使用有关,也与我个人的诚信正直有关。1943年我受张旅长委派,去桂林军校学习军需和会计专业。解放后,因持有一技之长,学有所用,我扎根边疆一干就是几十年,为当地会计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因潜心专研业务,兢兢业业,多次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

据胡立文回忆说,张灵甫不喝酒、不吸烟、不喝茶,只喝白开水,平时爱用红钢笔水写字写信。自1938年至1945年,丈夫连年征战,每到一地,妻子高艳玉都亲自动手,在房内或帐篷内布置一些花卉,一直陪着丈夫转战南北。自1937年夏天结婚,夫妻恩爱,携手并肩,一起度过了8年最艰难困苦的岁月。8年抗战,张旅长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自然有夫人高艳玉的一份功劳。

问及高艳玉婚后是否抽过大烟,胡立文笑了,他说那好像不大可能。张灵甫是什么人啊?每场战役,无不身先士卒,在74师上上下下很有威信,对家属的要求同样也相当严格,怎么会允许妻子抽大烟呢?至于说高艳玉晚年如何如何,我不敢妄加评判,但说她在8年抗战中抽大烟,不大可能。客观地讲,高艳玉稳重漂亮,知书达理,举止文雅,在4位夫人中,与张灵甫生活的时间最长。他夫妻二人共同生活的这8年,正是中国人民义愤填膺,举国抗击外来侵略的8年,期间夫妻生有一女两子,因战争年代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官宦家庭出身的高艳玉,生活能力本就不强,又因个人一时大意,先后导致两个幼子夭折,死状之惨,令人不寒而栗,这是1942年至1945年初发生的事儿。为此,夫妻双双遭到巨大的精神刺激,也导致感情出现严重裂痕,最终未能肩并肩地走到爱情的终点。

五、兵逼武汉,杀气腾腾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补充团随74军赴淞沪击敌。不日,51师153旅奉命扼守上方镇大小要地,抗击日军久留米师团。血火激战两昼夜,51师力挫敌锋,击溃敌人7次冲锋,打得日寇丢盔弃甲,打死打伤日军800多人。

次日上海报纸赫然登出51师师长王耀武的照片,并报道说:“不驰名的51师在南京一带力挫日军精锐,有一个‘补充团’居然多次击败日寇……”

部队整休期间,中央政府派要员校阅74军,称51师153旅战功卓著,堪称劲旅,内中以补充团为最。

1937年11月下旬苏州陷落,张灵甫率补充团坚守望城,拒敌西进,曾在京沪铁路线137号大桥与日军血战三日,忠实完成了任务。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打响,74军进至淳化镇一带,补充团担任该镇一线守备。张灵甫率官兵遥拜国父孙中山陵寝,勉励部属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誓与国都共存亡,官兵为之感泣,同仇敌忾。

到了1938年5月,中日战争白热化。徐州会战和豫东会战刚刚落下帷幕,日军锋芒直指华中腹地武汉。日军情报部门认为,只要掌控了武汉,就可以把南京政府逐出中原,迫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也就是说,只要攻下武汉,就能支配中国。为此,日本裕仁天皇及军界高层作出决定,在中国大陆作战的部队不但不能回国,而且将继续增兵40万人,调拨用于“武汉会战”的资金多达32.5亿日元。

在御前会议上,日本裕仁天皇说:“日本陆军将为汉口作战倾注全力,希望能迅速攻占武汉,给国民政府以致命一击,从而迫使中国投降。为达此目的,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军师团也将随时待命,以便及时增援武汉作战。”

半年前,国民政府决定实施战略大撤退,从南京西迁重庆。因重庆路途遥远,拟沿长江而下,抵达武汉,武汉为战略重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先在武汉安营扎寨,休整喘息,以恢复秩序。

一时间,武汉成为实际上的战时之都。

首脑机关云集武汉,日军决定实施“恶虎掏心”战法,各路主力迅速集结,直扑华中腹地大武汉。当时日本全国陆军的总兵力计90万人,主打武汉用了35万人。

首脑机关虽然暂时稳住了阵脚,但一致认为武汉绝非久留之地。为了保住武汉,将中国军队的精血在武汉拼光耗尽绝非明智之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应避敌之锋芒,以空间换时间,只要与敌对峙数月,消耗遏挫敌人攻势,就能争取到最为宝贵的时间,确保首脑机关和各方物资成功迁徙重庆,只要坚持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

一经达成共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武汉”,即将作战重点布置在武汉外围,如江西、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由中国军队层层把守着各个要塞,日军想攻下武汉,就必须先拔掉外围这一个又一个的铁钉子。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第9战区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率10万大军驻扎于德安的万家岭地区。

德安位于江西瑞昌和九江县的南部,三者的地理位置恰恰形成一个倒悬式的等腰三角形。战役打响后,瑞昌、九江相继失守,德安立刻暴露出它那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若德安再被攻陷,日军便可北进武汉,南攻南昌和长沙,进而截断粤汉公路,对武汉形成大的包围圈。

1938年6月12日,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以醒目标题发表了题为《保卫大武汉》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积极组织、武装起来,为保卫大武汉踊跃参加前线作战。

第9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为纪念抗战一周年发表文章,题为《以全力保卫大武汉》,文章指出:

“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之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一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的决心,来守住这个重要的国防堡垒,必能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将来决战中极为有利的形势。”

一时间,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保卫大武汉”的声音响彻中国大地,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战役打响了!

此役,从长江沿线到大别山麓,从赣北南浔铁路到武汉近郊,在纵横数千里的土地上,中国的130个师,约百万余人,与35万日军展开了搏斗和拼杀。

六、“三口棺材”上战场

1938年9月,74军51师开进万家岭地区的雷鸣鼓刘村,士兵们开始在丘陵地段构筑工事。一时间,雷鸣鼓成了兵的世界,里里外外挤得水泄不通。

51师师长王耀武坐在小土丘上,脸上显出焦虑的神情。透过厚厚的镜片,他刚刚观察了远处冒着浓烟的战场,用不了多久,日军的铁蹄就会朝雷鸣鼓方向踏来。

若干天来,为迎战左右两路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也在频繁地调动,无意之间在南浔和瑞武两地出现了一道防御空隙。通过空中侦察,坐镇九江的冈村宁次,很快发现了这道空隙,由此产生了冒险一试的冲动。他立即指示第106师团乘隙而入,向中国纵深腹地穿插,如一把钢刀,将中国军队的防御体系一举瓦解。

1938年9月25日,在中将师团长松浦淳六郎的率领下,第106师团1万多人轻装向西疾进,一头钻进了赣北的崇山峻岭。

106师团的孤军深入,及时被薛岳发现,薛岳向进驻武汉的军委会和第9战区司令部发电请示:

“敌松浦之第106师团钻隙精神甚强,已突至我白云山一线纵深。我兵团拟抽调大军,歼灭突入之敌,以定后方。”

请示获批。

1938年10月1日至3日间,74军向敌106师团发起连续攻击。在日军飞机的掩护下,106师团拼死反击,双方伤亡惨重。4日,双方在小金山、张古山一带展开激战,薛岳调遣的各部队已陆续靠拢,对106师团形成合围之势。

冈村宁次发现情况不妙,立即命令106师团朝北向27师团靠拢,同时命令27师团警戒106师团右翼,一举把106师团接出重围。

27师团把守的张古山,地势陡峭,荆棘丛生,是万家岭战场的一个制高点,握有张古山,也就有了一道阻止中国军队进击的天然屏障。

如果拿下张古山,不仅可以彻底封死106师团的去路,而且居高临下直接威胁万家岭敌人的核心阵地。因此张古山的得与失,关系到围歼106师团和整个战役的成败,而单靠仰攻,势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由谁来担当围歼106师团的主力呢?薛岳几经考虑,选择了74军。

几天前,74军军长俞济时下了一道死命令,伤亡了数千名官兵才攻下了长岭。如今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山横在了74军面前。51师师长王耀武试着组织了几次强攻,部队还没等接近山头,就被密如雨帘的枪弹打了回来。俞济时军长扔给王耀武师长一句话:“两天后你要保证我能在张古山向薛岳长官报告胜利!”

这天上午,师部作战会议正在紧张地进行。武汉会战已打了4个多月,51师153旅305团团长张灵甫也憋了4个多月,不光是他,全团将士看见日本兵眼睛都发红。

“师座,张古山只能智取,不能硬攻。”会上,305团团长张灵甫站起来发言:“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方没有重炮,单凭正面仰攻,伤亡太大,难以完成任务。三国蜀将姜维据守剑阁,拒10万魏兵于险关之外。魏将邓艾遂派精兵偷渡阴平,翻越摩天岭,下江油直取成都,一举灭蜀。兵法之奇,在于出敌不意,不循常规,今天我们可否仿效此战法,以智取代替强攻。表面上,我军仍保留正面进攻之态势,暗中挑选一批精干将士组成突击队,从张古山背面,经人烟绝迹的崎岖峡谷攀援偷袭,快如闪电,出其不意,在敌人背部埋下一支奇兵,待大部队发起仰攻,后山奇兵同时发起进攻,两面夹击,可一鼓作气消灭27师团。”

听着张团长的发言,王耀武暗暗叫好。记得在南京保卫战中,张灵甫当着全团战士,临阵抬着3副棺材作战,一副是为他自己准备,另外两副则留给他的部下。战场上张团长豪气冲天,骁勇善战,智勇双全,带领补充团全体官兵多次击败日寇的进犯,让补充团名噪一时。如今灵甫站出来请战,两面夹击之术有勇有谋,当细研作战方案,如能通过立即组织实施。

经过讨论,大多数将领认为:绝迹偷袭富于想象力,后山插入,出其不意;缜密安排大胆可行;提议被采纳。王耀武遂令302团、305团、306团共同完成这一偷袭任务。

下午,战场动员开始,张灵甫用冷峻的目光扫视着305团的全体官兵。这是一支军纪严明的队伍,清一色的卡宾枪、大头靴、英式钢盔……官兵们从张团长那充满寒意的眼光中接受着力量。至夜,借着暮色,300余名官兵朝后山悄然行进,黑暗中他们沿着绝壁攀藤附葛,奋力向上攀登。

至深夜,位于张古山正面的74军士兵高声呐喊,佯作进攻。张古山上的守军近800人,正严阵以待,听到呐喊声,不知是计,果然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正面,双方打得刀光见血,不可开交,猛然间背后枪声大作,3个团的战士从后山登顶成功,似一把尖刀从背部插入敌人心脏。黑夜中日军腹背同时受敌,阵角大乱,全线崩溃,我正面部队一鼓作气冲上了张古山顶,两面夹击的战术如愿奏效。

张古山是106师团最后的退路,岂能丢失?天刚蒙蒙亮,20余架轰炸机从厚厚的云层中钻出,直逼张古山上空,日机飞行员凭借空中优势,肆无忌惮地来回做低空俯冲轰炸,机身上的猩红色膏药旗清晰可见。顷刻间,张古山山顶震耳欲聋,笼罩在一片浓烟火海之中。

七、叶挺: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

张灵甫蹲在掩蔽工事内,头上的钢盔不时被爆炸的气浪掀动着,身上堆满了碎石浮土。透过呛人的硝烟,他眼睁睁地看着官兵们牺牲于敌机的轰炸中。

同类推荐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物理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物理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七位物理学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 厚德尚学精医济世

    厚德尚学精医济世

    本书从儿科医院44位曾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以及上海市学术界担任一定职务,具有影响专家着手,以访谈的形式刻画每位专家的医学成长之路,以及他们对儿科医学的执着追求和对儿科事业的奉献精神。
  • 欧阳修传

    欧阳修传

    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学巨擘的地位早已毋庸置疑,他还是北宋文学辉煌起点的1057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等人;同时他还是政坛上三起三落、卷入波诡云谲的朝堂纷争的高层官员。本书就是从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入手,以他的人生起落为经,诗文作品为纬,以诗词文入传,不仅全面展现他起起落落的一生,更显现出他的文心可贵。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热门推荐
  • AI男友3601号

    AI男友3601号

    林念念穿书了,并且变成了对前男友死缠烂打的炮灰女配几个月后看着渣男前男友和心机小白莲羡慕地摸着一辆银色的宾利。林念念用电子钥匙开了车门,走了过去。“二位,挡到我的宾利车门了。”……………………林念念此刻正被妖孽老板压在沙发上动弹不得。“何途!我要拔你充电器!”妖孽老板紧了紧抓着林念念两条胳膊的那只手,还朝她挑了挑眉。“那我抢你充电宝!”妖孽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你……无耻!”林念念被突然俯下身来的妖孽在她唇上啄了一下。“你……你要干什么!”妖孽笑了,说:“在充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异空间穿越是什么体验

    带异空间穿越是什么体验

    我不想说话,我当时。。。真的很后悔。。。作为一名主角没半点主角光环你敢信?我们宇宙女神还是个逗比你敢信?啊啊啊啊,当时就不该来这个世界的啊!!!!————————铉泽大陆,1820年未来王林一留
  • 劫灵渡

    劫灵渡

    桀骜少年的挑战之旅,谁赢将会决定霸主的宝座归谁,一起挑战,战无不胜!
  • 穿越之冷王宠娇妃

    穿越之冷王宠娇妃

    陈氏集团小女陈雪,是爷爷最疼爱的女儿,可是,因大姐陈霜谈恋3年的未婚夫突然变卦,夺取一切。陈雪从英国赶回家时,爷爷已近离开,大姐与未婚夫双双跳楼。陈霜发现在掉下楼的那一瞬间,自己不但没有事,好像还复活了。就这样,她穿越了,穿越到韩国二公主雪幻的身上。而二公主一直受大公主欣幻的欺压,直到被欣幻处死的那一刻...................
  • 美女的修真保镖

    美女的修真保镖

    一个被师傅赶下山门的修行人,来到了世俗界做了一名富豪女学生的保镖,在美女如云的大学,他该如何对付这些疯狂的追求者...
  • 天圣破狱

    天圣破狱

    圣战以后,大陆鱼龙混杂,战火不休,绵延数万年!
  • 关于我转生变成了废树

    关于我转生变成了废树

    啊这别人转生变成龙傲天我变成了一颗废树林恒一脸懵这就是强者的世界吗???我还是逃的远远的,修养生息结束树生好投胎
  • 终古有情似无情

    终古有情似无情

    人成个,今非昨。我自人间惆怅客,终古有情似无情。楚雨与采芹大大的心愿小小的世界,走过了岁月的峥嵘,却不得人各一方,唯有秋风刮起。大雪纷飞的时候能想想对方。
  • 封天至尊

    封天至尊

    凝望苍穹,天地皆在脚下,谁与争锋。一个山沟的少年,原本以为会向父母一样,早出晚归的在山里过完一生,却没想到在一次感情背叛后,改变了他的人生。那次的挫伤,众人的讥讽下,让他彻底的明白,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后,才能拥有所谓的尊严,于是他走上了寻道之路。寻道难,难于上青天,刚摸索到边缘,却在一次冲动报复下,连累了父母,最终他走上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