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25200000002

第2章 《孝经》全解(1)

开宗明义章第一①

仲尼居②,曾子侍③。子曰④:“先王⑤有至德要道⑥,以顺⑦天下,民用和睦⑧,上下无怨。汝知之乎⑨?”

曾子避席⑩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大意】

作为全文的开启,本章具有纲领作用,对孝的意义,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做了扼要的概括。章中首言孝是“至德要道”,从而将孝的地位抬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接着对孝做了进一步阐释:孝是人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教化的源泉所在;它的基本内容是不毁伤父母给予的自然之体,而最高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行孝,名扬天下后世,光耀父母。人在青年时期以事奉亲人来体现孝道,中年则以服务于国君为孝,晚年则表现为致力于成为典范表率的实践。

章末引文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注释】

①开宗明义章: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这里是说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所以称开宗明义章第一。

②仲尼居:仲尼,孔子的字。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居:闲居,无事闲坐着。

③曾子侍:曾子,即曾参,孔子的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侍: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身侧为侍,古文《孝经》作曾子侍坐,故这里侍为侍坐之意,也就是在孔子坐席旁边陪坐。《孝经正义》认为,孔子用六经设立教化,随事表名,虽然道由孝生,而孝纲未举,将要开明其道,作为来世垂范,因为曾参的孝道名声很大,就假借闲居为曾参陈说的名义,阐述孝的义理。

④子曰:子,《正义》云:“子者,孔子自谓。”按《公羊传》:“子者,男子通称也,古者谓师为子,故夫子以子自称。”曰,说也。

⑤先王:先代圣帝明王,这里指尧、舜、禹、汤、文、武王等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圣王。

⑥至德:至美之德。要道:要约之道。释文引郑玄注云:“至德者,孝悌也。要道者,礼乐也。”

⑦顺:顺理,治理。

⑧民用和睦:《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郑注:“睦,亲也。”《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蜀才曰:“睦,亲也,”赵岐曰:“睦,和也。”《说文》曰:“睦,目顺也。”民,黎民百姓。民用和睦,意思是百姓相顺而亲,相悦而和。用,因而。

⑨汝知之乎:你知道这些道理吗?汝,第二人称代词,你。乎,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

⑩避席:离开座位。《吕氏春秋·直谏》:“桓公避席再拜。”高诱注:“避席,下席也。下席者,犹言离去其席位也。”指离开坐位站起来以示恭敬。

敏:聪敏,有智慧。

夫孝,德之本也:《邢·孝经正义》:“先王有至德要道,至德要道元出于孝,孝为之本也。”《后汉书·江革传》:“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全句意思是说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夫,发语词。本:根本。

教之所由生也:《礼记·祭义篇》:“众之本教曰孝。”又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大戴礼·曾子·大孝篇》:“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全句意思是所有教化都是从孝道产生出来的。

复坐:复,重也。《邢·孝经注疏》:“曾参起对,故使复坐。”

吾语汝:吾,我。语,告诉。《广雅·释诂》:“告,语也。”

身、体、发、肤:范祖禹曰:“身体发肤,受于亲而爱之不敢忘,则不为不善以亏其体而辱其身,此所以为孝之始也。”《正义》:“身谓躬也,体谓四支也,发谓毛发,肤谓皮肤。”《礼记·祭义篇》曾子云:“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

立身行道:立身,独立己身。行道,行己身当行之道。全句意思是说自立修身,自强奋斗,修养品德,实践道德思想。

扬名:显扬名声。

以显父母:显,荣耀。显父母,显扬父母的声名。《曾子·大孝篇》云:“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正义》云:“夫为人子者,先能全身而后能行其道也。夫行道者,谓先能事亲,而后能立其身。前言立身,未示其迹,其迹始者,在于内事其亲也;中者,在于出事其主,忠孝皆备,扬名荣亲,是终于立身。”《孟子·离娄篇》:“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又云:“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事亲,事之本也。守身,守之本也。”又《万章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大学·释齐家治国章》云:“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这句的意思是行孝,始于侍奉父母,进而为国为君尽忠,最后实现自己的志向。

《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文王篇。《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无念尔祖:《左传·昭王二十三年》:“无念尔祖。”杜注云:“无念,念也。”无念尔祖,就是念尔祖的意思。尔祖,你的祖先。尔,你。

聿修厥德:意思是修述其先祖之功德。《尔雅》云:“聿,循也,述也。”厥,代词,古代厥、其二字相通。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他的学生曾参在旁边侍坐。孔子说:“先圣帝王都具有至高无上的美德和非常重要的道理用它来治理天下,以顺应天下百姓的心。因此天下的百姓和睦相处得十分和谐,上上下下都和和气气,互相都没有怨恨。你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吗?”

曾参离开座位站起来恭敬地说:“我不够聪敏,怎么能够明白先王的至德要道呢?”

孔子说:“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你坐下来,让我告诉你:身躯、四肢、头发、皮肤,都是父母所给予的,作为一个孝子就不能让它们有轻易的伤害更不能够毁伤,这就是尽孝的开始;如果一个人树立了自己的志向,而平时能立身反省,行为处世遵循道理,使自己的名声能够流传后世,以使父母声誉荣耀,那就是尽孝道得到最圆满的结果了。一个人行孝的方面是很广博的,首先从事奉自己的父母开始,其次是事奉自己的君王,最后是修身立世实现自己的志向。”

《诗经·大雅》上说:“难道你不思念自己的的先祖吗?如果你思念他们,就要想到将他们的功德修养发扬光大。”

【编者评析】

在第一章中孔子开门见山地告诉大家一种“至德要道”,那就是“孝”。那么“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孔子归纳成三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就是孝道的纲领。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秩序和封建伦理关系就是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时至今日。我们所提倡的尊老爱幼、热爱祖国、心怀抱负等新的道德要求,可以说是孝道的发展和完善。在家里,子女尊敬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在社会上,尽职尽责,为国家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对个人,要修身养性,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有序。

几千年前的孔夫子高瞻远瞩极其有远见地提倡的“孝道”,无论是对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和影响,都是难以泯灭的。

天子①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②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③,刑于四海④,盖⑤天子之孝也。《甫刑》⑥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⑦’”

【大意】

本章言天子之孝。天子之孝在于以身作则,对亲人爱敬,并推而广之,行博爱广敬之道。以此教化人民,规范天下。章中首二句的意思是爱亲者也同样是爱他人的,敬亲人者也不会怠慢他人,即博爱广敬是真正爱敬亲人之道。

章末引文出自《尚书·吕刑》。

【注释】

①天子:指帝王、君主。《礼记·表记》云:“惟天子受命于天,故曰天子。”《白虎通》:“王者父母天地,亦曰天子。虞夏以上,未有此名,殷周以来,始谓王者为天子也。”

②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恶,厌恶、憎恨。慢,轻侮,怠慢。《孟子·梁惠王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离娄篇》:“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全句的意思是: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讨厌别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

③德教加于百姓:德教施于万民的意思。《吕氏春秋·孝行篇》云:“光耀加于百姓。”高诱注:“加,施也。”德教:以道德教化。

④刑于四海:刑,法则。四海,四夷。《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滕文公篇》:“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礼记·乐记篇》:“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吕氏春秋·孝行览》:“故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究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

⑤盖:《公羊传·宜元年正义》:“盖,犹是也。”《广雅·释诂》:“是,此也。”

⑥《甫刑》:一名《吕刑》《尚书》篇名。

⑦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人,天子。庆,善也。有庆,指天子有了爱亲敬亲孝行可庆善的事实。兆民,万民,指天下之百姓。兆有两种说法,一说一百万为一兆,一说古代以万亿为兆。这里指数目极多。赖,依靠、凭藉的意思。全句意思是说天子行孝,天下百姓都赖其善。

【译文】

孔子说:“如果是一个懂得热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丝毫不敢厌恶别人的父母;如果是一个懂得敬奉自己父母的人,就丝毫不敢怠慢别人的父母。竭尽爱敬侍奉父母,施展教化于万民百姓之中,因此他在普天之下就成为四海效法的榜样,这就是天子应尽的孝道。《尚书·甫刑》上说:‘如果天子热爱亲人,孝敬亲人,能够施行德政,那么天下的亿万百姓就都仰赖他。’”

【编者评析】

孔子将“孝”分成了五个等级,第一等便是:“天子之孝”。

什么是“天子之孝”?

“天子之孝”就是敬奉自己的父母,也敬奉天下的父母;言传身教,将德行和教化施行到广大的民众中去。天子之孝有两个重要内容,第一,天子必需具备广敬博爱的心,第二,天子必需承担撒播爱心的责任。

上行而下效,孔子深深懂得如果一国的天子行了“孝道”,那么他的臣民就会受到感化,就会以天子为榜样,这样推行孝道就容易得多。同时,一国的天子的品德如何关系到天下黎民百姓的命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旺,所以“天子之孝”至关重要。

孔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教育家,他建立的孝道面对的是每一个人,可以说是:“孝道面前人人平等,孝道面前人人有责。”行孝不分尊卑贵贱,只不过是不同的人行孝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以后的章节里,孔子还要逐一谈到“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和“庶人之孝”。

诸侯①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②;制节谨度③,满而不溢④。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⑤,而和其民人⑥,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⑦”

【大意】

本章言诸侯之孝。诸侯作为一方之君,上有天子,下有人民,职责甚重。

诸侯之孝体现在以不骄和守法来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富贵,进而保住社稷、庇护人民。可见诸侯孝之与否全在于能否持久地保住自己的封国。

文末之诗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注释】

①诸侯:指由天子分封的国君。《正义》:“次天子之贵者,诸侯也。”按,《释诂》:“公侯君也,不曰诸公者,嫌涉天子三公也,故以其次称为诸侯,犹言诸国之君也。”

②在上不骄,高而不危:不骄,没有骄傲之心,即能守法合礼之意。《论语》:“子曰:‘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中庸》第二十七章:“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曾子·立事篇》:“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老子》第九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司马光云:“高而危者,以骄也。”唐玄宗云:“诸侯列国之君,贵在人上,可谓高矣。”本句意思是说地位在上而不骄傲,处于高位而没有危险。

③制节谨度: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诗经·大雅》:“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荀子·富国篇》:“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馀。”又《宥坐篇》:孔子曰:“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④满面不溢:满,充实,指国库充裕。溢,过分,这里指奢侈浪费。

⑤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之有国者必立社稷,以社稷之存亡示国家之存亡。《孟子·离娄篇》:“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⑥和其民人:和,和睦,这里是“使……和睦”的意思。全句意思是说诸侯和人民和悦地相处。民人,百姓。

⑦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近。《正义》:“夫子述诸侯行孝终毕,乃引小雅小之诗,以结之言。诸侯富贵不可骄溢,常须戒惧,故战战兢兢,常如临深履薄也。”意思是说恐惧谨慎,担心坠入深渊不可复出,担心陷入薄冰下不可拯济。

【译文】

一个人如果身居高位,却能做到不骄不躁,谦虚谨慎,那么就用不着惧怕有遭到排挤的危险。如果做到事事节省费用,慎守法度,即使国家经费充裕也不会追求豪华而奢侈浪费。地位显赫而没有倾覆的危险,自然就能长久地保持尊贵的职位;财物丰富而能做到谨慎开支,而不浪费,自然能长久地保持充裕的财源。

身为诸侯,要首先使富贵不离开自身,然后才能确保他的社稷,跟天下百姓和悦地相处。这就是诸侯应尽的孝道。

《诗经·小雅》里说:“诸侯治理国家,凡事必须小心谨慎,仿佛走在深潭边,好像踏在薄冰上。”

【编者评析】

诸侯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仅次于天子,所以孔子将“诸侯之孝”放在第二等。

诸侯是天子政令的实施者,诸侯的品行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孔子在“诸侯之孝”中强调得更多的是诸侯的处世哲学,那就是要做到:“在上不骄”“满而不溢”,在日常的政务中小心谨慎,就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他就会取得百姓的支持和认同,同时也就能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

孔子确实有真知灼见,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实了这一点。

卿大夫①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②;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③。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④;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⑤。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⑥,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⑦。”

【大意】

本章言卿大夫之孝。作为居于臣僚地位的卿大夫,上有谏君之责,下有抚民之任,故其孝以所言所行来体现。文中认为,卿大夫孝之与否有三项标准:一为言行遵奉先王法道;二为言行正确;三是言行受到天下赞誉。做到这三条,就可以保住宗庙。文中的“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指的是其言行唯以先王之法言、德行为标准,决不旁及其他。

章末之诗引自《诗经·大雅·蒸民》。

【注释】

①卿大夫:指地位仅次于诸侯的高级官员。《正义》:“次诸侯之贵者即卿大夫焉。”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三十六计译注(国学经典)

    三十六计译注(国学经典)

    《三十六计》是古代兵家计中国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译注》对《三国志》进行白话的翻译和注释,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普及性读物。内容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语源于南北朝时期,约成书于明清。本书根据计名,多选取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简介:文轩,男,80后人,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喜爱中国古代文化,向往先秦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心服儒家仁者风度,欲“为往圣继绝学”,作品有《人间词话注释》《三十六计译注》等。
热门推荐
  • 求知文库-能源解密

    求知文库-能源解密

    人类利用能源是以薪柴、风力、水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始,后来才发现了煤炭和石油。中国大约在春秋末(公元前500年)开始利用煤炭作燃料,但是直到13世纪英国开采煤矿,才把煤炭推上了能源的主角地位。
  • 长安落尽鬓白头

    长安落尽鬓白头

    她是姑苏最受宠的嫡公主,与闺中密友四人皆为名动天下的姣女。一首春子游引得长安一时纸贵。嫁得少年郎,一生休。陌上少年人如玉,公子无双为姣人负尽天下。活一世,哀一生,重活一朝,我定不负!
  • 诛神傲世录

    诛神傲世录

    一位预言之子的诞生,一段光明与黑暗的挣扎,一曲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恋歌。一位年幼无知的男婴被萨满称作是预言之子而被光明王朝的王者所追杀,古老的阿尔法家族为了保护男婴而一路逃亡,但是最终逃不过光明王朝的追杀而失败。然而,古老的阿尔法家族在预言的时间内诞生下来一对孪生兄弟,这两位兄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注定就开始面对生离死别,其中一位被粗心的追杀者带走,而另一位等待着命运的改判。传奇与预言之路就此展开了最绚烂的一篇!萨满曾经预言,这位预言之子将会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他将会是这个时代的终结者和新时代的开创者。他是王者,他是古老的时光守护家族中的一员,他叫阿尔法赵星。“世界如果被黑暗笼罩,我将会引导圣光的到来,这是时光赋予我们的最重要的意义!”——摘自《阿尔法赵星自传》
  • 网游之倾城世界

    网游之倾城世界

    这是一个披着网游皮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披着网游皮的生活。不一样的游戏生活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人生。每日三更,欢迎入坑。新人求指导。简介无能,求点击,==
  • 神隐之妖月传

    神隐之妖月传

    你们说我是祸端,可我偏偏却不认命!我的路在我自个的脚下,那怕只有那一轮弯月陪我同行!巨大的勾镰总有一天会划破长空,创造出每一人想要的那份天地,而你们,浅薄的人啊,只配活在自个的梦里。我是孤光!是你们难以企及的女神!
  • 估客行

    估客行

    高手林立的江湖,多少名门世家为崭露头角而挤破脑袋,而他,区区一个掮客商贾,没有超绝的武艺,也没有名门靠山,而因为朋友的缘故,让自己的名字拥有一席之地。南宫徽,与身份神秘的江氏兄弟江自流,江心石久居山林,原本以为江湖之于他不过是个遥遥相望的世界,却因江自流自在江湖中名声鹊起,连同他身旁一无名之辈南宫徽也一同卷入……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但与君共饮,江湖未孤行……
  • 冷刺2:暗刺

    冷刺2:暗刺

    《冷刺》系列军事小说共三部,讲述了特种兵韩枫从大山里走出,成为特种兵之王的故事。《冷刺》是网络超人气作品,作品充满爱国情怀,在热血青春中展现了军人的顽强与不屈。
  • 穆先生又有新的相亲对象了

    穆先生又有新的相亲对象了

    没有人相信,冷漠偏执的的穆先生会结婚,还娶了个绝美,孱弱的女孩。不管走到哪里,穆先生都必须带上她,宠得无法无天,就怕她吓着。……“我想生一个宝宝。”“不生。”男人丝毫不犹豫,一脸阴冷,他才不会生个小家伙来和自己争宠。天知道,他对她的爱,偏执霸道得可怕。一个月后。她怀孕了,怕男人生气,她偷偷跑路了。……后来,穆先生的好友告诉柳沐言,她消失的那个夜晚,穆先生整个人陷入癫狂,狠戾得可怕,无人敢靠近。她后背一凉,立马屁颠屁颠地跑到穆先生跟前,“傻瓜,我最爱你了。”他喉结微滚,“怀着孕呢,老实点。”
  • 混在大马的日子5

    混在大马的日子5

    出国留学的去向要视留学生的目的而定——公派留学并且将来想成为教授的,英国是最佳选择;想学业有成外加移民的,自然是去美国,澳洲,加拿大;想以留学的名义打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日本是首选;对于想趁着青春年少游山玩水,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些甜蜜回忆,再顺便镀层金的中国“游学生”们,风光秀丽的马来西亚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学院——如来学院(这真的不是一间佛学院!)以‘爱玩’为第一主人公的‘有志青年们’的故事,嬉笑谩骂,待看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