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7300000002

第2章 审美视野中的(1)

§§§第一章影视传播与美学

§§§第一节 审美传播的特殊性与普适性

一、从美学说起

(一)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1735年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创用“Asthetik”一词,即:感性学。到1750年,他正式用它作为自己的一本书的书名。自此,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开始流行起来。鲍姆加登在他的学说中,认为:“美学(感性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也就是说,他认为“美”的根源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自鲍姆加登建立了他的“美学”后,其后的思想家都承认了这门学科,并因而对“美”做出更加专题、系统的思考,自此,“美学”这门学科产生了。

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把美学作为其哲学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把美学的对象界定为美,认为人类的心灵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有关知的部分是理性认识,属于高级认识能力,已经有逻辑学来进行研究;有关意的部分是道德活动,已经有伦理学来研究;有关情的部分是感性认识部分,他与前两者相比,虽然属于层次较低一等的认识能力,但却没有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这与鲍姆加登的观点有相似之处,鲍姆加登主张应建立一门新的学科来研究“情”,即:感性学。认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后经他命名,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得以成立。他也由此被尊为“美学之父”。但从此之后,关于美学的问题一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艺术,他说,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他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他强调只有艺术美才是美。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把唯物史观引入美学,提出“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认为美学研究的是艺术的一般规律,尤其是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在中国美学界也存在着上述论争,以朱光潜和马奇为代表的美学家认为美学就是关于艺术的科学;以洪毅然为代表的美学家认为美学就是研究美的科学;以蒋孔阳为代表的美学家认为美学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美学家把美学界定为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等等,不一而足。

当今美学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美学已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简单地说,美学史研究现实美、美感、艺术美和美的创造的科学。

美学属于社会学范畴,美学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他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美学同哲学有密切的关系。美学研究的美和哲学研究的真是相联系的。美学所研究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方面。美学研究中形象思维的部分,又是哲学所不能完全包括的。

美学与伦理学联系密切。美与善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就决定了美学与伦理学的密切关系。美学在研究美时要涉及到伦理学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调节、道德教育等问题。美学则研究伦理学中涉及美、丑的部分,美不仅研究道德范畴的审美关系,还研究其他范畴的审美关系。

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审美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那么,研究美学必然涉及到心理学的问题。但又不能把美学研究的范围仅仅归结为心理现象。美学的研究还包括心理学以外的内容,例如:客观事物的美与美的创造。

美学与文艺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艺术现象。美学也并不是以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而是以艺术中有关美的部分为研究对象。美的广泛性是文艺学所包含不了的。

除此之外,美学包括美感教育,他与教育学相关,美学研究是社会现象,与社会学也相联。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美学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宽,与许多学科日益交叉渗透,开始从纯理论的探讨走向实际的应用,逐渐地出现了美学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现象。于是有了诸如:生理美学、语言美学、建筑美学、文艺美学等许多边缘学科。

美学所研究的规律可以应用到一切艺术,“对于各种艺术犹如北斗星”。①

那么影视传播呢?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大至世界风云,小到生活琐事,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一个内容,是大众每天都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其鉴赏要求与审美趣味都与美学研究密不可分,如何使影视传播美学化,就要看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创作者的个性追求与审美理想,同时又受到受众的认可,这里又涉及到了接受美学的问题。

①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7页。

(二)影视传播与美学的关系

恩格斯曾指出,“学科在边缘之间是最有前途的”,影视传播同样是需要其他学科来丰富自己,拓宽自己的研究天地,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否则,难免局限于自身的小圈子,保守、狭隘、僵化、萎缩。目前已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并做得很好,以此为借鉴,我们从美学与审美的新视角来审视影视传播,有助于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1.社会生活与影视传播的审美关系

有人对汉语文字里的“美”字进行过研究。《说文》中解释:“美”字从“羊”从“大”,即:“羊大为美”,可以推知我国古代人民的审美观点来源于狩猎时代的生活真实。据考证,外民族最早使用的“美”字也与狩猎有关。也就是说,对美的认可来源于活生生的生活。大千世界处处充满了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形象。天的蓝、云的蔚,草原的无垠,大地的无际,奔腾的江河,逶迤的峭壁,缓流的清泉,羞涩的花蕾,善良勤劳的人民,这些无处不在的美,能激发每个人的美感,是公认的美的表现。不仅如此,社会生活云蒸霞蔚,人的面貌日新月异。社会环境的美、行为活动的美、品格心灵的美,这些都体现着美的本质。在我国神话中,《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的传说,都不约而同地把为民奉献、勤劳能干的人物赋予了美的特点。就是说,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切领域中,所有正面的、美好的、向上的都闪烁着美的光彩,就像高尔基所说的那样,“照天性来讲,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生活中如果我们把美的成分抽干了,我们的生活将是不可想像的。

就影视传播来讲,同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影视传播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生活最直接、最迅速、最全面的切入,那么,美的事物必然同样要纳入传播的视野范围。美学中的崇高、优美、悲剧、滑稽等表现形态以及移情、意境、和谐、妙悟等等,都应该在影视传播中找到折光与踪影。影视传播是反映整个世界的情况与变动的,其中对美的事物的报道是传播的主导方面,不管传播者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他总是在采撷美、播种美、收获美。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觉不自觉地对美的事物、美的变动、美的目标进行搜寻、挖掘、提炼、加工与传播的过程。

那么,传播美的内容从何而来呢?当然是从现实生活而来,从广阔生活的变动和个人生活的折射中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①所谓审美关系,是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来把握和改造对象,作为影视传播,传播者除了要准确地感知、体验、认识对象,还要从情感心理上评价对象,在思维中按照美的规律构建一个有审美价值的形象世界,因此,观察生活、深入生活与体验生活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来源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特有的审美意识,靠的就是对自身生活的观察,运用的就是自身对生活素材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然后开发升华为作品的是独有的传播思维。倘若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变成了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那么,是永远无法挖掘出鲜活的、美好的人物形象,传播出人民群众的审美期待的。影视传播只有肩负起展现美、塑造美的历史任务才不负影视传播的使命。

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2.传播效果与受众审美

即使在娱乐形式层出不穷、文化消费市场日趋多元的今天,影视传播作为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仍具有最广泛的受众和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影视作为一种覆盖面广、包容性大、渗透力强的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在今天正以新的形象体系、时空观念、叙事方式增强和改善着当代人对世界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它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独特的文化机制,并影响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影视审美是忙碌的现代人最普遍、最经常、最方便、最简单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训练。它是观众对屏幕和银幕形象的感受、领悟、体验和理解。当观众打开电视机,沉浸在那五彩缤纷、真情世界的场景里时,有没有感受到一种美的韵致、美的风采、美的享受呢?无疑是有的。这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经过观众积极创造、主客体交融、由感性到理性的审美活动。它虽然遵循着一般艺术审美的客观规律,但由于影视传播特殊的规定性,又使它具有着自己的特征。

时代在进步,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精神世界的日益丰富,促使人们在各个方面追求美、向往美、渴望美的沐浴。影视传播应该顺应这种潮流,加入这种潮流,更何况当今的受众,早已不满足于以往简单的画面,语言的老一套,毫无变化的模式等等,他们需要的是新鲜的、细腻的、能令人产生遐想与愉悦的艺术享受。新时代的影视观众是审美修养已经提高了的观众,这就需要高水平的具有审美内涵的影视传播内容。观众不同了,传播的档次、品位就需要及时跟进。

可以肯定,影视传播的审美比其他的艺术审美来得便捷。一般来说,作为艺术欣赏者,对于绘画、雕塑、音乐、歌剧、诗歌等艺术类作品的赏析,需要具有相应的文化素养。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还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①这就是说,一定的审美信息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感觉能力,如果这种审美感觉的能力很弱,或者不具备,那么它就不可能接受这种审美信息;至少是不能很好地接受这种审美信息;即对象不能成为他的审美对象。就像我们逛街总比逛博物馆来得容易,逛公园比逛美术馆更不需要文化修养一样。罗丹曾说,毫无疑问,能够欣赏好作品的人是不多的,在美术馆里,甚至在广场上,只引起少数观众的注意。影视传播可以触发各类人的多种情感体验,几乎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即使文盲也可以在影视中获得审美的享受。所以说影视传播是大众的、即时的、普遍的,随时都可以影响亿万普通的百姓。受众需要美,我们就有必要从美学的角度考察、监督影视美的传播。

当然,美的形象、美的观念不可能是枪林弹雨式的灌输给观众,只能是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美学与传播的关系,这里既有管理的问题,也有审美的素养、审美水平的问题。这就对影视传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美学修养,以审美的高尖端眼光去编排、创意、制作,按“美的规律”去从事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受众感觉体验中美的符号。让影视作品更令人赏心悦目,悠然神往,像磁石般紧紧吸引受众,激起人们喜、怒、哀、乐、的情感,将人的思维导向一种新的更高一级的审美境界,在提高的基础上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把受众的审美活动引向健康的发展方向。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6页。

二、影视传播的审美特性

世界上各门艺术之间都有相通之处,这是艺术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而各门艺术又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是艺术在各门艺术中的表现方式不同所决定的,影视艺术也不例外。概括起来,它的特征具有综合性、运动性、视觉性、逼真性、群众性。优秀的影视艺术具有综合的美,具有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力量,它吸取各种艺术的精华,获得了再生性的独立韵味,并在吸取传统艺术的精华之后展现出了成熟性和独立性的风范。电视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即时效性、现场性。它能够真实、快捷、全面、灵活地切进现实、再现事实,反映当今社会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并以满足人们亲眼看见的需要为主。它所特有的现场魅力使人们不但知道事件的发生,还看到了许多细节,其灵魂是现场感,这是报纸、广播都无法比拟的。同时电视又具有家庭性、通俗性、灵活性等特点。影视艺术的诞生、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结果,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精神文明。

(一)影视传播的独特性

从艺术的审美本质来说,任何艺术形态都是创作主体遵循审美规律对客观世界给与的艺术表现,都是通过艺术美学形态对物质世界与感情世界的审美观照。影视传播艺术较之其它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首先是活动的画面的艺术。影视的动感画面具有其它艺术不可比拟的独特风采。

影视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确立了表现活动着的画面的手段,使人和事物在画面上栩栩如生,如此,运动构成了影视传播画面的灵魂。这一点是与摄影、绘画、文学、建筑等其它艺术的根本区别,是影视传播独具的特色。如同影像一样,运动可以是实在具体的,也可以是高度风格化的或者是抒情的。在哑剧、芭蕾、现代舞等动态的艺术中我们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动作,从现实的到极度抽象的一应俱全。在电影中也可以看到这种运动的多样性。卢米埃尔的“活动电影机”以拍摄和放映技术上的完善和摄制影片主题的新颖,制造出了一个为人们所接受的新媒介,使人类有了以活动影像的方式记录并再现现实的新手段,卢米埃尔也从此将自己的名字载入了电影的史册。影视传播“动态美”使影视“影像表意大于情节表意”成为可能。

影视传播与绘画都属于视觉艺术,也都是利用画面反映思想。不同的是,绘画是静态的艺术,它是抓住观众生活中画家所感知的美好瞬间,凝固在画面上,供人反复观摩,仔细品味。而影视传播艺术则是“一次性通过”。所以必须在刹那间抓住观众的情感,震撼观众的心灵,让刹那在观众的脑海中变成永恒。

同类推荐
  •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怎样读一幅画

    怎样读一幅画

    该书以西方名画为切入点,作者通过一百幅名画,给读者详细介绍了西方数百年来的精品画作。通过该书,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西方著名美术作品,还可以看到该书作者引申开的个人思维。全书贯穿作者所思所感,既有对画作的鉴赏,又有对画家的品评,还渗透着作者自身的人生哲思和艺术旨趣。文字洗练朴实,清顺流畅,而又不失力度。
  • 中国色彩论

    中国色彩论

    本书为一部系统的关于中国色彩理论的专著,从中国古典文化“以色明礼”“以色证道”的儒学角度,论述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世俗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推出在中国人审美观念中色彩观形成的内在理路,并借助西方美术中的色彩运用,脉络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绘画以致实用领域的独特色彩规律。
  • 世界雕塑艺术(上)

    世界雕塑艺术(上)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热门推荐
  • 我的奶爸人生

    我的奶爸人生

    这是一本让人开心发笑的书。这是一本温馨的书。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快乐小孩的书。
  • 戮杀诸天

    戮杀诸天

    一往无前,神挡杀神,魔阻屠魔,诸天为敌,凡与为敌者,无一放过。
  • 夏夜微风凉若霜

    夏夜微风凉若霜

    若霜曾说自己白痴了才会喜欢上他他知道后淡笑着对她说幸好你是个白痴她不相信一见钟情所以他决定日久生情他孤傲冷峻却可以对她柔情似水这是一场游戏中的完美邂逅她遇见了他他也遇见了她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依然选择你——在匆匆的青春岁月里有的爱淡似水有的爱浓如酒他给她的却是最温暖的保证先在此说声...懒凌比较懒,而且最近要急着学考,所以可能很久才会更一章……比如,几个月没更(打死)但绝对不是弃文!不会弃文!弃文可耻!喜欢我的书的小可爱耐心等等呗~比哈特~
  • 天灾幕后的神秘魂修

    天灾幕后的神秘魂修

    这是天灾的结局,又或许是天灾的开始。通往下界的大门紧急关闭,游荡在世间的灵魂暂无归宿。或许妖族会从中作乱,又或许魔族的浩劫是场不为认知的误会。谁会战胜谁?谁又会因此灭族?种种不为人知的谜团打破了世俗的宁静,战场的火花再次燃起......“给我去死!“
  • 若爱非昔

    若爱非昔

    她与姐姐是不同的,她的世界是黑暗的,而姐姐的世界平凡而又美好。当有些真相被不得已的搬上了台面,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她原本只是想守护着姐姐,甘心背负着家族给予她的命运,虽然与姐姐并不常见,但是,谁给你们的胆量竟敢动我的姐姐,那么,就要承受着我的怒火……姐姐,看着吧,看着我是怎样的为你出气的!“我的姐姐刚刚过世。”“我的姐姐叫程诺呢。”“所以,曾经关照过姐姐的好同学们,我会代姐姐好好回报你们的。”言若勾起唇:呐,各位,好戏才刚刚开始。……一切渐渐落寞之际,才发现,姐姐不是原本的姐姐,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那么姐姐,你呢?“言若,你怎么不死在那呢?”“既然有了我,为什么又要有你的存在?言若,我恨你,我程诺最恨你了。”对向自己的利剑,呵,程诺,你真是我的好姐姐呢!
  • 六婴神纹

    六婴神纹

    星际航海时代的神人武技,推动人类进化的少年传说。用玄冥神掌冰封火星岩浆,用六脉神剑洞穿白鲸星舰,这是属于神人文明大放异彩的时代!
  • 我的懵懂少年时代

    我的懵懂少年时代

    主角王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小伙,看他如何在这个平凡的时代创造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你我皆凡人,但你真的希望自己是普通人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晓梦语

    春晓梦语

    青春是一场五彩的烟火,绚丽多姿,美妙动人,似乎承载了整个生命的精彩;青春恰似漫天的星辰,明暗相交,点点闪烁,好像预示着人生天机般的玄妙;青春犹如一场梦语,飘渺轻咛,朦胧美幻,仿佛蕴藏着生活全部的憧憬。然而青春到底是什么?似乎永远没有一个定论,于是每个人都以己心中所想,撰写青春,诠释脚注。于是每个人都忠诚内心所念,以自我角色,演绎青春,以本真形态,戏内人生。于是“青春”成为了不老的传说,成为了永恒的话题,成为了心中珍藏的“曾经最美”。沉思于抬笔之后,沉默在下笔之前,青春就在笔下,字里行间有那不一样的故事……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简称L&J。孔庆东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要注意这个人,少年班招生时,如果差50分,也招来。张颐武教授说,是这个时代,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因为你是青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