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57900000017

第17章 名人茶缘篇(3)

陆龟蒙有个好朋友叫皮日休(约834—883年),也是唐代的文学家,襄阳(今属湖北)人。皮日休在咸通十年(869年)担任苏州刺史时,结识了陆龟蒙。他们一见如故,两人又都喜欢饮茶,就经常在一起进行诗歌唱和及评茶鉴水,成为亲密的诗友和茶友。有一次皮日休感慨于自己喜欢饮茶,可是却没有像陆龟蒙那样用诗歌表达对茶的感情,于是就创作了一首《茶中杂咏》。皮日休将诗送呈陆龟蒙后,便立即得到了陆龟蒙的唱和。陆龟蒙当即创作了一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这首“十咏”,从茶坞、茶人、茶笋、茶赢、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等十个方面,叙述了茶叶制造和品饮的全部过程,以诗人的灵感、丰富的辞藻,形象地描绘了唐代茶事,对茶叶文化和茶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后来,陆龟蒙不再满足于购买新茶饮用,就在浙江湖州的顾渚山下开辟了一座茶园,交给当地茶农经营,每年都按着茶的等次以实物收取茶租。这样陆龟蒙每年除了卖掉大部分实物茶租外,还有足够的好茶供自己饮用。这样他既有经济实力过着隐居逍遥的生活,又可以饱饮自己出产的优质茶。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溪边摘萌芽”。他那闲适时饮茶待客和亲自到茶园采摘茶芽的情景,生动地反映了他那有如晋代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恬淡生涯。

范仲淹与《斗茶歌》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进士出身,官至枢密副使。他一生为官清正,关心民生疾苦,又以生活简朴、品德高尚名于世。范仲淹在处理政务之余,有个爱好就是饮茶。他饮茶如同自唐代以来的文人雅士一样,不单是为了解渴,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消遣,一种以茶会友的方式。在饮茶之余,他还写过以茶事为题材的诗歌,其中以《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最为脍炙人口,影响深远。

这首被称作宋代“斗茶歌”的代表作,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宋代斗茶的盛况: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蕾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萁。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全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体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要理解这首“斗茶歌”,首先要弄明白“斗茶”是怎么回事。“斗茶”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最初产生于出产贡茶的福建建州。建州的白茶当年被列为贡茶,在每年春季的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以及地方官吏们要聚在一起品茗辨茶,以便选出优质茶作为贡茶呈送给皇上。这种比较新茶优良次劣的活动,自然有比赛高下的内容,后来沿袭成习,比赛的内容逐渐扩大,演变为一些文人墨客、朝廷官员在闲暇时陶冶性情的品茗方式。之所以称作“斗茶”,恐怕与我国古代斗鸡、斗蟋蟀有关联,其中的“斗”字是比赛争胜的意思。

再看范仲淹的这首诗,诗的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是肯定了建溪茶是“冠天下”的名茶和它的“武夷仙人从古栽”的悠久历史。其次写到了初春茶芽绽出的时节,茶农们“家家嬉笑穿云去”,争抢时间去采摘嫩芽。“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是写悉心焙茶,焙茶火候要恰到好处。再次写斗茶的热闹场面。“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是写通过斗茶选择最优的白茶进贡给皇上。接着写文人墨客斗茶的过程、要求,以及“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的胜败感受。最后通过写屈原、刘伶、卢仝、陆羽、伯夷、叔齐等历代名人的人生际遇,强调了饮茶的“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的最佳境界。因而《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称这首诗“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诗的后面部分点出参加斗茶的茶都是品质极好的,这种茶有神奇的功效,它可以醒千日之醉,它比灵芝仙草还好,它比任何酒药都要好。假使卢仝,陆羽在世,他们将会给斗茶写赞美诗和把斗茶写入《茶经》。诗中多处用典,以衬托茶味之美。

王安石明辨巫峡水

王安石(1021-1086年)是宋代力主改革的大政治家,也是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文学家。他于熙宁二年(1069年)推行的变法新政,史称“王安石变法”。可是他的变法,却遭到同朝为官的司马光、苏轼等旧派官僚的反对,因而苏轼被贬为黄州副团练史。赴任前东坡到丞相府告辞,王荆公送他到下滴水榜前,拉着东坡的手说:“老夫幼年寒窗十载,染成一症,近年经常发作,太医院看是痰火之症。虽然服药,难以除根。只有常饮用阳羡茶才能治愈。这里有圣上赐予我的阳羡茶,需要用巫峡水烹服;而巫峡在四川,路途遥远,老夫几欲差人往取,未得其便。这次借你去眉州接家眷的机会,顺便从巫峡取些江水来。”

到黄州后,苏轼就向太守告假要去眉州接家眷,并准备返程时给王安石取些巫峡水。他回到眉州接了家眷,从陆路到夔州,再从夔州乘船东去。途经三峡时,江流湍急,行舟飞下,七百里的三峡,风光秀美,看得苏轼流连忘返,不觉间就到了西陵峡。他就命人从江心取来一瓮江水,用柔皮纸封固,亲手签押,即命开船回到黄州。

转眼间就到了冬至节,按着习俗,每逢冬至节各地府衙要向朝廷进奉冬至节贺表。太守就请苏轼亲自进奉,同时给王安石送巫峡水去。王安石见到巫峡水后非常高兴,连忙命童儿用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煎,等到水煮沸,如同蟹眼闪烁之后,将阳羡茶取一撮放在茶碗里,沏入沸水,但只见茶色半晌才慢慢显现出来。王荆公有点怀疑水的来源,就问道:“此水何处取来?”东坡道:“巫峡。”荆公道:“是中峡(巫峡)了。”东坡道:“正是。”荆公笑道:“可别欺瞒老夫!此乃下峡(西陵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承认道:“确实是取下峡之水!老太师何以辨之?”荆公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水经补注》里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宫乃明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船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几句话说得苏东坡无言以对,只得连连道歉,羞愧地离席谢罪。

蔡襄制作龙团茶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在杭州、泉州、建州任职,官至端明殿学士。擅长书法,草书自成一家,与苏轼、黄庭坚和米芾并称“宋四家”。著有《茶录》、《荔枝谱》等。蔡襄不仅擅长书法而且在品茶、制茶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与蔡襄齐名的苏轼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相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这首诗写的就是蔡襄与丁谓为皇帝制作团茶的事。句中的“前丁后蔡”就是丁谓和蔡襄。他俩都先后在福建担任漕河转运使。当年福建漕的治所在建州(今建瓯),是当地的茶乡。自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本地乡民就开始制作团茶。就是将茶碾压成粉末制成圆团状茶饼,便于保存和运输。至道三年(997年)进士丁谓出任漕运使,他是个善于迎合皇帝心意、极力讨好皇帝欢心的人。他就任后发现给皇帝进奉的茶叶,经过长时间的漕河运输,容易发霉,为了给皇上进奉优质的武夷茶,何不采用当地茶农制团茶的办法呢?于是他就派人向当地茶农学习制作团茶的技术,并在制作技艺上多加改进。制作成每八饼为一斤的团茶。这不仅是选用武夷的优质茶制作,而且还在茶饼上加了包装,上面绘有龙凤的图案,称作龙凤团茶,显得非常精致美观。后来被称作“大龙凤团茶”。进奉给真宗皇帝后,备受赞赏。几年后丁谓因此被封为右谏议大夫。

庆历年间,蔡襄被任命为福建漕运使。这时每年向皇上进奉龙凤团茶已经沿袭成习,得到几任皇帝的肯定。新上任的蔡襄觉得一成不变地沿袭旧例进奉团茶,不能保证总能博得皇上的欢心,还不如加以改制,将原来的八饼一斤改为十饼一斤,而且选料更为严格,制作更为精细,包装更为精美,被称作“小龙凤团茶”。由于蔡襄制作的“小龙凤团茶”在茶的质量、品相都超越了丁谓的“龙凤团茶”,因而“小龙凤团茶”更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喜爱。

蔡襄品茶辨雌雄

蔡襄在担任福建漕运使期间,通过制作龙凤团茶,练就了一手品茶的本领,能辨别茶的品种、味道与优劣。据宋代学者彭乘的《墨客挥犀》记载,有一次返乡归隐的蔡叶丞邀请蔡襄来舍下做客,蔡襄刚落座不久,蔡叶丞的另一旧友来访。侍童在下房烹小龙凤团茶时闻知又来了位客人,急得束手无策。因为家里仅有的两块小龙凤团茶都烹上了,恰好每人一茶瓯。现在又多出一位客人,可怎么办呢?考虑再三,他就掰了块大龙凤团茶一起烹煎。烹好后端给主人和两位客人,心里还为自己的“高招”暗暗自喜。不料蔡襄在侍童端上茶瓯时就觉得茶的气味不对,呷了一口果然不是正宗的小龙凤团茶,于是便问道:“为什么要将大小龙凤团茶合在一起烹煎呢?”

蔡叶丞是位有身份、好面子的人,听到蔡襄的问话,既吃惊又觉得有失面子,就唤回侍童问明缘由。侍童只好原原本本地说清了真相。蔡叶丞原谅了侍童,却对蔡襄辨茶的本事佩服得五体投地,随即向蔡襄请教是怎样分辨出大小龙凤团茶的差别的?蔡襄说:“我要是吃不透大龙凤团茶的特性,怎能研制出小龙凤团茶呢?若是二者只有八饼一斤和十饼一斤的差别,皇上会如此青睐小龙凤团茶吗?”几句话说得在座的人无不伸出大拇指,表示敬佩。

蔡襄品茶,辨茶在宋代是很有名气的。在建州的能仁寺的院里,一棵茶生长在石缝中间。它产的茶叶被称作“石岩白”,是一种稀有的优质茶的品种。寺内和尚仿照龙凤团茶的制法,制作了八饼团茶。分别馈赠给漕运使蔡襄和京师的朝臣王禹玉。一年后蔡襄调任吏部侍郎,在他去拜访王禹玉时,王禹玉知道蔡襄的辨茶、品茶闻名遐迩,不敢怠慢,就命人以最好的茶——“石岩白”来招待他。蔡襄端起茶瓯先闻了闻茶的香气,然后说:“您怎么会有能仁寺的‘石岩白’?”王禹玉说:“真不愧是‘茶博士’呀,什么茶都瞒不过你。”对蔡襄的佩服真是溢于言表。蔡襄还撰写了《茶录》。分为两篇"上篇论茶,对茶的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下篇论茶器,对制茶用具和烹茶用具的选择,均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茶艺专著。

欧阳修饮茶的“五佳境界”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1007-1072年),曾是一位官至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的高级官员。在他为政的近40年间,仕途坎坷,浮沉不定,但是与他一直相伴的就是诗书和饮茶。特别是饮茶,更是他的特殊癖好。在欧阳修29岁时,因替范仲淹打抱不平,被贬谪夷陵(今湖北宜昌)。来到夷陵后,他遍访村野,体察民情,发现这里江山秀美,民风朴实,生活安逸。老百姓吃的是鱼和稻米,还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就是在这里的为官期间,欧阳修开始对饮茶产生兴趣,直到晚年一直不衰。他在晚年曾在一首诗中谈及“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可见他有着30多年的饮茶历史,直到晚年对其他的兴味都逐渐减弱了,唯独饮茶却没有衰减。

欧阳修不仅喜好饮茶,还对泡茶的水很有研究。茶圣陆羽将“宜茶之水”分为20个等次,欧阳修根据自己的饮茶体会,对陆羽之说提出了异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尽管水味有“美恶”之分,但把天下之水都排出次第,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在欧阳修主事洪州(今南昌)时,对境内分宁县(今修水县)双井产的茶叶用本地的井水泡,茶味香醇可口,十分赞赏。他后来在《归田录》里写道:“自景祜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他还在一首《双井茶》诗中写道:“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宝云日铸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这首诗的前半部分赞美了双井茶的形态、生产和茶的品质,后半部分则是借茶抒怀,表达了对势利小人的鄙视和对那种“不改旧时香味色”的君子风度的赞赏。

欧阳修在为福建路转运使蔡襄的《龙茶录》作的《后序》中,述说了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八位大臣得到宋仁宗赵祯赏给的一饼小龙团茶的情形。这种“小龙团茶”是蔡襄为仁宗特制的精品茶,制作精细,品质优异,第一年只造出十斤,造价为每斤茶需黄金二两,可见极为稀有。宋仁宗赵祯非常喜爱“小龙团茶”,不肯轻易赏给大臣。在嘉祐七年(1062年)的祭祀天地大典上,宋仁宗将一块“小龙团茶”赏赐给欧阳修。他对皇帝赏赐的这块“小龙团茶”十分珍惜,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手持心爱不欲碾”,舍不得饮用。几年后欧阳修归隐撰述《归田录》时,还不无兴奋地称:“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欧阳修有一首诗里写饮茶时的最佳境界是:“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这里提到的“泉甘”,是指泡茶的水要甘甜,“器洁”是指泡茶的杯壶要清洁,“天色好”是指饮茶时要天气晴朗,会使人心情愉悦,“客亦嘉”是指要与高朋嘉客共饮。再加上欧阳修最喜欢饮新茶,就构成了欧阳修饮茶的“五佳境界”——“泉甘”、“器洁”、“天好”、“客嘉”、“茶新”。因此他的老朋友梅尧臣对他的评价是“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

蔡京三次改革茶税

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1070年)登进士第。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为相后要全部废除王安石的新法,要求在五天内恢复差役法。当时担任开封知府的蔡京在五天内完成了任务,得到司马光的赏识。而到了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又起用章悖恢复新法,蔡京又投靠章悖,帮助其重行新法。据此可见蔡京是个见风使舵的势利小人。然而,他却当上了权重位尊的高官。

同类推荐
  • 中国饮酒习俗

    中国饮酒习俗

    本书内容包括:历史长河飘酒香,酒具与饮酒方式,历代较为集中的饮酒日,酒宴、酒令及其他,饮酒习俗与酒文化的内涵等。
  • 巧手宴客菜

    巧手宴客菜

    《美食天下(第1辑):巧手宴客菜》中宴客菜既要吃到美味,又要吃到新意,那就需要几道拿手菜亮相餐桌,跟巧手学手艺,让您的厨艺快速升级,美味菜品好吃又有新意,朋友们会一抡而光;众宾客前大显身手,好手艺让人拍手叫绝,希望《美食天下(第1辑):巧手宴客菜》能给您和您的家人带去健康和幸福。
  • 让家人吃出健康

    让家人吃出健康

    看似时尚的现代人,无论是优雅的女子还是挺拔的绅士,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都会时常被各种健康问题所困扰。特别是正在孕育和哺育宝宝的妈妈们,为家人买菜做饭的主妇主夫们,往往会被种种健康劝告、营养信息和保健产品弄得不知所措,又被各种环境污染信息和食品安全事故吓得战战兢兢。
  • 论吃货的道德修养:人人都是厨师

    论吃货的道德修养:人人都是厨师

    美食,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制作各地美食,就是你全球通行的签证。走访曼谷的大街小巷,会吃到一道普及率极高的泰国美味,无论是路边摊、还是大餐馆。这道菜便是泰式炒河粉。
  • 家常好菜大全

    家常好菜大全

    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大家熟知且喜爱的家常菜肴,并分以凉、热、劳、素、汤几大类别。每道菜都列有材料、调味料、做法、制作、工具、时间等重要信息。另有“特点”展示菜肴的色、香、味,引起人动手、动口的欲望;有“贴心小提示”告诉你健康饮食的生活小窍门;书中附录则能让你全面掌握各种食材的营养价值、搭配方案、饮食宜忌、烹调技巧等内容;更有直观的彩图给你带来美妙的视觉享受。相信你能从中学到最健康、简单、方便、美味的快手佳肴!
热门推荐
  • 未命名小说蓝版

    未命名小说蓝版

    一口气看完《剑与魔法日常》(未命名小说蓝版港版名字),呆了半晌,不能说是因为受到了震撼,应该说一贯的思维运作方式被小说的新奇独特打乱了,须要时间来适应。是的,在此之前,没看过情节设想如此新奇,却又和现实的青少年感情结合得如此水乳交溶的幻想故事。作者所构想的‘一个大光球降临,世界秩序完全改变,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景,造成了书中主角进入了复杂的思想迷宫,他运用青少年的智慧来应付环境的异动,寻求出路和解答。通过流利轻松的笔法展现乐观,使小说读来令人兴致盎然。但作者不是没有感叹,请看以下的句子:‘众人皆醉我独醒可不是什麽值得高兴的事,除了照顾那些醉倒的人,我还要配合他们说醉话,问题是,我根本没有醉,不可能知道怎样说醉话。’字里行间的无奈,适当地展现了小说的深度,岂止是好看而已。倪匡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大光球来了吗?哈哈
  • 行走黑暗之间

    行走黑暗之间

    “金钱,权利,美色,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罪,却没法除却,只能怪罪在无辜的百姓身上,真是讽刺。”“世主!”幽蓝轻微的摆摆手,示意她不要说话,然后接着说道:“你去看一下吧!”美女总裁,靓丽师姐,俏丽警花,腹黑会长,一个个出现在良木身边,良木只想说,不要误会,这不是桃花运,更不是桃花劫,这只是单纯的恶梦罢了!
  • 大佬你又马甲掉了

    大佬你又马甲掉了

    【女主云眠,男主江云逸,1v1,女主...她就是个祖宗爸爸】“听说没,大一物专重点今年来了两个特招生。”“对啊,一女生,叫云眠。”“切,听说是靠关系进的,人家国外刚回来,没什么朋友,小透明一个。”当没朋友小透明一个的云眠其中一个马甲被扒了以后....众人:大佬!我错了!后来云眠“被迫”掉了好几个马甲后众人:啊!(土拨鼠惨叫)扎心大佬云眠: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方初见时,云眠11岁,江云逸19岁奉师父命令下山去打瓶酱油的云眠在上山路上遇到了伤痕累累的江云逸,本打算默默离开的云眠鬼使神差的摘下来他的面具...骨灰级颜狗云眠:woc真帅!然后掀衣服云眠:身材好好!于是,打完酱油的云眠拎着一米八几的江云逸回去了。后来......江大总裁:眠眠~你要负责!云眠:不,我没有,我没看!否认三连论云眠大佬是怎么被征服的?云眠冷漠:他太帅了,我控制不住自己,都是他的错。江云逸欣慰摸摸自己的俊颜,嘴角上扬。【简介无能,移步正文】
  •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本书详细探索对称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具体表现,全书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对称经济与对称哲学、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对称经济学与对称辨证法等。
  • 重生归来之修仙

    重生归来之修仙

    今生,谁在拦着我方浩的路我就让他离开今生,如果你们还在我相信世界终究是我们的
  • 寻山志

    寻山志

    如来坐下九品莲台突然作乱,引发三界大劫,而后灵山消失,万佛寂灭,天庭荒芜,众仙身死。多年后,无影山上一个唤作云生的小和尚,被无影法祖派下山去寻找灵山,自此踏上无限魔幻的漫漫旅途......
  • 极冰

    极冰

    冰-封万物。冰封的大地会收下你死亡前的哀嚎
  • 冰与焰

    冰与焰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大陆上到处充满着可供人修炼的灵元,在这个大陆上到处都有光怪陆离的故事发生,这是一个强者纷纷崛起的盛世,也是一个灵力逐渐枯竭的末世,这方大陆已经存在亿万载岁月,可是为何只有万年的历史记载,到底是谁,抹掉了万年前的痕迹,在这万年历史的背后,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秘密......(只是练手文)
  • 轻爱

    轻爱

    说她是个孩子,可她什么都懂,说她什么都懂,可她毕竟是个孩子。明明就想知道他的消息。却强忍住死也不去问。明明就发了疯的在乎,却从不见她提及。她是个不善于为自己解释的女孩儿,她总是喜欢逞强,哪怕自己难过的要死,也只是强忍着。哪怕笑的时候泪水总是不听话的滑落。
  • 暮往朝来情依在

    暮往朝来情依在

    林暮第一次听到陆朝的名字,是在高一的升旗仪式上。星期一的早晨,阳光洒在青春的绿茵上,广播里正播放着竞赛的获奖名单。“第三名,陶依依”“第二名,孙黎”“第一名,陆朝”林暮站在班级的队伍里,透过人群的缝隙,看到了主席台上最耀眼的他——陆朝。看着他清澈的眼眸中闪耀着的光,在他低下头时,恰好与林暮四目相对,但很快又错开了眼神。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让林暮心里泛起了一层涟漪。脑海中回想起陆朝第一次站在她身边,她从嘈杂中捕捉到他的那一声“你们班的人到齐了吗?”陆朝也曾是林暮心里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