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59700000032

第32章 衙门里边怪事多(10)

第二个“另类殉节”的人是原新编陆军第八镇步兵第十五协29标标统张景良。武昌起义后,张景良附和革命,还出任了湖北军政府参谋部副部长。一次在军政府会议上,张景良突然大喊大叫,用头撞击黎元洪。革命军把他逮捕。不过黎元洪看好张景良,出面证明张景良只是暂时精神不正常,把他保释出来。阳夏保卫战打响后,张景良出人意料地表示要到前线杀敌立功,还愿意以全家人作为人质。革命党人面面相觑,最后勉强同意张景良出任前线总指挥。张景良到达前线后,故意拖延时间,不作任何作战部署。后来,军政府发现部队混乱,就越级下令,代替张景良下达指令。战斗打响后,革命军和清军激烈战斗。张景良这个前线总指挥弃军不管,还在相持的关键时刻突然放火焚烧军需物资,造成革命军弹药告罄,伤亡过大,节节败退。汉口保卫战的失利,张景良“功不可没”。事后,张景良在汉口找了个地方躲藏起来,被革命军发现后抓起来,以“通敌”罪枪毙。

《清史稿·忠义传》记载:“景良临刑夷然,仰天大言曰:‘某今日乃不负大清矣!’”《清史稿》能够挖掘出张景良这么好的“典型”来,着实不易。可是,张景良的行为也算不上是“殉节”,而是超越殉节,上演了一场“无间道”。

需要指出的是,殉节是官员阶层的特权,而且还要是一定级别的官员。布衣之身是没有殉节的荣耀的。普通老百姓,或者基层的小官吏,即便是对王朝感情再深,殉节行为再慷慨再激昂再壮烈,朝廷也看不到,更得不到像中高级官员那样的哀荣。其实,普通人的为国赴难,表现出来的对王朝的感情才是真挚的、可贵的。所以,史官们在修前朝史书的时候,留意挖掘基层的殉节故事,借此证明王朝恩泽深入民心。《清史稿》也不能免俗。遗憾的是,基层人物极少有为清朝殉节的。《清史稿》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叫做胡国瑞的人:

胡国瑞,湖南攸县人,举人出身。清王朝对长期考不中进士的举人有一项“大挑”的制度,就是挑选那些能写官样文章、满口官话且长得像官的人当官。光绪二十九年,胡国瑞被挑中,分配到云南候补。之后几年,胡国瑞在云南当过几个穷地方的官,都是些短期的小官。晚清,官场竞争激烈,当官不仅要拼关系、拼人脉、拼金钱,还要拼智慧、拼说话、拼表现。那些没钱没背景,不会说话不会表现的人,就只好在小官下僚的职位上徘徊,在穷乡僻壤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调任、闲置、候补。胡国瑞不幸就属于这类混得不好的小官。辛亥革命爆发时,胡国瑞已经被解职了,准备“修墓归里”,也就是混不下去要回湖南了。当地讹传北京城破,胡国瑞就跳井自尽了。这么好的一个案例,《清史稿》自然不会放过。书中记载,胡国瑞还在背上写下遗书(不知道他是怎么写上去的),说:“京师沦陷,用以身殉。达人不取,愚者终不失为愚。”胡国瑞自认“愚者”,的确没错。那些聪明的“达人”、“达官”们在清朝官越当越大、缺越补越肥,赚了金山银山,革命发生后又安然脱身,下半辈子享福去了,或者混入革命阵营继续当官。反倒是胡国瑞这样的“老实人”,孤独地去为一个并没惠及自己多少恩泽的旧王朝殉葬去了。不知胡国瑞孤零零地走在黄泉路上,会不会感慨:知府、道台、巡抚大人们怎么都没来呢?

殉节的人少,也就意味着革命的阻力小。枪声响起,清朝各级官员望风而逃,地方政府土崩瓦解。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完成,这场革命之所以被称为一场“低烈度的革命”,很大程度上还要感谢那些贪生怕死、落荒而逃的清朝官吏们。

体制内部信仰缺失、口是心非、鲜廉寡耻的官僚,实际上也是政权的敌人。相比体制外的敌人,这些内部的敌人更加危险。因此,对于一个健康的体制来说,剔除内部的无耻官僚,至关重要。如何遴选出戴着面具的官员,如何真正将意识形态融入体制的血液中,考验着每个政权的自信、智慧和能力。

谥号能给人盖棺定论吗?

1917年1月,晚清重要政治人物、******奕劻死了。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政治人物似乎比普通人更在意自己的“身后名”。奕劻死后,遗老遗少们都关注紫禁城里的******会给他什么谥号。

奕劻是小皇帝溥仪的祖辈王爷,历任要职,当过领衔军机大臣和第一任内阁总理(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理就是袁世凯了)。对于这样的宗室重臣,大臣们按惯例,草拟了“忠”“贤”等极好的谥号,只等皇帝圈定一个字就行了。没想到,溥仪接到折子后,彻底推翻大臣的意见,提笔写了个“丑”字,送给奕劻。“丑”是极差的恶评,奕劻如果被定为“庆丑王”,注定要遗臭万年。

虽说皇上圣裁独断,但当时民国成立已经五年了,皇权江河日下,底下人也有了讨价还价的底气。奕劻家人不能接受“丑”的谥号,找了溥仪的生父、晚清摄政王载沣出面,劝说溥仪给奕劻换一个好谥号。

载沣也觉得定同族长辈为“丑”,很不合适,拿着溥仪的批复去见儿子,说“这,这,这……”潜台词是:“这不符常例。这太不正常了。这要改。”溥仪很坚持,说奕劻昏庸无能,贪赃枉法,开了一家坊间皆知的“庆记公司”受贿贪财,在位多年、祸害多年。更严重的是,奕劻与窃国大盗袁世凯互为盟友,对丢失祖宗的江山社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的人,怎么能给好谥号呢?

载沣退了一步,说,那就改个次一点的谥号吧,比如“献”。溥仪还是不肯,非要给“谬”、“丑”、“幽”、“厉”等差字。最终,大臣们拟了一个“密”字,溥仪认为是恶谥,这才同意了。奕劻成了“庆密王”,是清朝谥号最差的亲王。即便如此,溥仪还后悔了。因为他发现《谥法》中说“密”有“追补前过”的意思。他觉得奕劻没有改过,配不上“密”字。

那么,什么是谥号,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谥号,是帝王和重臣死后,用来评定其生平功过的字号。作用就是盖棺定论、褒贬善恶。不能用好字好话乱拍马屁,也不能用恶毒的字眼搞人身攻击。不然,谥号就在理论上失去了意义。

正是因为谥号公平、公正,一个人能获得好谥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仿佛是全社会莫大的肯定和赞誉。后人对有谥号的前辈多将谥号加在他的姓氏之后而不称名字。比如欧阳修死后获谥“文忠”,后人就尊称他为“欧阳文忠公”;李鸿章死后也获谥“文忠”,晚清和民国的人就尊称他为“李文忠”。后人看谥号,大致能看出主人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正因为如此,谥号制度是古代中国一项非常严肃的制度,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起初是只有帝王才能获得谥号,到了汉朝,皇帝也给大臣“赐谥”,但操作极其严格,只有生前封侯者才有得谥资格。到了唐朝,赐谥资格扩大到三品以上的职事官。明清两代获谥的级别大幅升高。清代规定只有一品大员去世后,请皇帝决定是否赐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特办,一概没有谥号。所以,不少官员虽然做到了当朝一品,依然没有获谥。

其次,谥号的用字,极有讲究。皇帝的美谥莫过于文、武,大臣的谥号之美莫过于正、忠。帝王的谥号中,像文、武、景、庄、烈、明、昭、宣等都是好字眼,比如汉文帝、汉武帝是汉朝的伟大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刘备的谥号是“昭烈”,也是相当好的美谥。惠、质、冲等,则是中庸偏向昏庸的皇帝用字,比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没什么能力。厉、灵、炀等字则含有否定的意思。比如治国无方的陈后主死后,隋朝皇帝杨广给他定的谥号就是“炀”。没想到,杨广自己死后,唐朝给他定的谥号也是“炀”,杨广就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哀、怀、愍、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在景山自缢的崇祯皇帝谥号就是“思”。

大臣的谥号中,正、忠等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词,端、襄、成、恪、敏、肃等也是常用的好词。对于文臣来说,谥号以“文”字开头是很荣耀的事情。明清只有出身翰林或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高官才能用“文”字。而“文”字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尊贵,只能由皇帝特旨颁布,群臣不能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次于“文正”的第二谥号是“文忠”,得到的人也很少。整个清朝只有约十人得谥“文忠”,如李鸿章、林则徐。再下面的谥号是“文襄”,如左宗棠;接下去有“文恭”、“文成”、“文恪”等等。晚清另一个“中兴名臣”沈葆桢的谥号则是“文肃”。

汉唐时期,谥号是有褒有贬的,既肯定一个人生前的功绩,也不避讳他的弱点甚至品格缺陷。比如唐代萧瑀的谥号是“贞褊”,贞表示他端直,褊则说他多疑。不用说,批评死者的恶谥招人反感,不利于“君臣团结”和“体恤臣工”,于是北宋朝廷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宋朝大臣的谥号都很光鲜亮丽,极少有贬斥的谥号。明清时期,谥号进一步演化为给高官评功论好的表面文章,不仅给大臣选择好词,而且还会不顾实际地夸大,或者根据皇帝的一人喜好随意决定。总之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背离了最初评判死者生平、鞭策后来者的初衷。至此,谥号异化为高级官员的“哀荣”,沦为一种政治待遇。

明清获得谥号的大臣中,固然有曾国藩、李鸿章等支撑朝政、劳心劳力的股肱之臣,但更多的是曹振镛、王文韶等信奉“多磕头少说话”的庸才。平庸圆滑、钻营仕途的人,反而能得到升迁,能在死后获得谥号。时人讽刺这种现象是:“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流芳身后便无穷,不谥文恭,便谥文忠。”这些绚丽华美的词藻,与主人的生平功过基本无关,只能表明皇帝或者现行体制对他们的认可。

按理说,赐谥很严肃,是一锤子买卖的事情。但历史上发生过“夺谥”、“改谥”的现象。说到底,赐谥的权力在皇帝手里,天威难测,皇帝的心思在变,大臣的谥号也就跟着变了。

所谓“夺谥”,就是剥夺已经颁布的谥号,以示对死者的追加惩罚。最典型的如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死后获谥“文忠”,但很快就遭到反攻倒算,被抄家,谥号收回。“改谥”顾名思义是修改死者的谥号。主要是将好词改为恶词,体现的是对死者的否定,相对“夺谥”而言惩罚更进一步。比如南宋秦桧死后,宋高宗赐谥“忠献”,表扬他忠心耿耿、操心国事。后来政治风向变了,朝野普遍认为秦桧执行的是卖国求荣的投降路线,很多人抓住秦桧陷害忠良(主要指岳飞)和有汉奸嫌疑(主要指他从北方逃回的经历可疑)不放。宋宁宗干脆追夺秦桧原谥,改谥“缪丑”,痛斥他名实不符、怙威肆行。

“忠献”两个字本意都不错,就因为被秦桧用过,变成了“明褒实贬”的恶谥。之后的帝王将相避尤不及。南宋后期的权臣史弥远,对外妥协退让,对内专权擅政,死后被一帮文官拟了“忠献”的谥号,遗臭青史。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对死去很久的人追加谥号,称为“追谥”。最典型的就是孔子和关羽了。他二位死后很长时间都没有谥号,唐宋之后二人地位越来越高,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追加谥号。大家蜂拥而上,一个赛一个地将二人的谥号往上“拔高”,最后一个成了“孔圣”,一个成了“关帝”。再比如岳飞冤死的时候无谥,宋孝宗时得到平反,追谥“武穆”,人称“岳武穆”。南宋末年,朝廷为了激励将士抗元,将岳飞改谥“忠武”,又加封为“鄂王”。追谥体现出来的评价标准的变化和政治需求的起伏,更加明显。

越到晚期,谥号越成为****体制下的政治待遇,受到的政治干预就越重,也就越偏离初衷,不能起到盖棺定论的作用。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宣统皇帝退位后,小王朝给人的谥号就陡然公正起来。上述奕劻的谥号是一例。此外,只担任过前清四五品官的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破例“诏”谥“忠悫”。忠是表彰王国维不忘“故国”,悫是“行见中外”、“表里如一”的意思。******给王国维的谥号就相对公正。当时,江山社稷没了十几年了,小皇帝和遗老遗少们自娱自乐,约束和顾忌比坐拥江山时少得多,用词定字也就公正了起来。

还有一种例外的情形是民间存在的“私谥”。它往往带有对官方谥号的蔑视与否定。私谥一般由死者的亲友、门人、故吏所立,如东晋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北宋林逋的私谥为“和靖”,世称他二人为“陶靖节”、“林和靖”。私谥的主人多为清高孤傲的文人。他们生前徘徊在庙堂之外、乐游在江湖之中,无欲则刚,死后更不怕什么了,一心追求名实相符、盖棺定论。

我们似乎可以说,真正评价是非功过,要在事后,要看人心。

同类推荐
  •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
  • 入党培训教程

    入党培训教程

    《入党培训教程》是为广大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知识而编写的教材。本书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章和胡锦涛同志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为依据,结合高等学校党校教学的实际而编写。本书编写大纲由易传英、张大能拟定;汪亚芬负责附录的收编工作;各章完稿后,由易传英负责全书统稿、修改和定稿;由代家惠负责全书的校核工作。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

    《党建工作实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公共政策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作为一种把关工具,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可以监督政策的具体实施。通过对政策效果的监控,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可以决定政策的保留、修改或者终结,是政府进行公共政策调整、改进或终结的重要依据。
  • 县域管理研究

    县域管理研究

    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你读读吧!你发现吧!你感悟吧!一个思想者,一个实践者,一个创新者的心路;一个学习者,一个生活者,一个事业者的历程;一个公民,一个专家,一个官员的境界。治国理政、哲思启智、知人善任、养身正家、教真育爱、金声玉振、仁医仁术。本书从这七个大方面来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王大人牛炸天

    女王大人牛炸天

    【本文男女双强】“靠,我这么怎么倒霉啊?”“报告女王大人,这个问题二兔回答不了。”“滚一边去!要你何用?!”“额,二兔有很多用处滴!”“去去去!你能有什么用处啊,除了吃就是睡。”————————————“哇,撒狗粮啊!二兔滚了!”‘宝贝~你这么就整了这么一只吵吵闹闹的小东西呢?”“别叫我宝贝,我都还没答应你!”“这难道不是迟早的事吗?”“一边去!”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末代妖侠传

    末代妖侠传

    神州末法时代,妖族不再遵守建国后不许成精的规矩。人族与妖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此时,一个被野兽养大的少年横空出世。“为何天下不允许再有永生?”“为何他们生下来便注定是主宰者?”“因为你是异类,做人,你不合格!做妖,你没资格”!“爱上妖精,就不是一个好人了吗”?“是”!“我不信,我要用我的道,征服天下万道”!!!
  • 告别致青春

    告别致青春

    齐薇从7岁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在她复杂的青春路途中她遇到很多相同寂寞的灵魂,她看着他们一个个向她走来又一个个的挥手离开,她抓不住任何东西,她只好准备好一次次的迎接告别。
  • 诀剑殇歌

    诀剑殇歌

    沈梦沉,一个来历神秘的青年,一身的道行卓绝天下,涉世入道,追寻着梦中的记忆,一步步揭开没入时间过往的一切。
  • 现实与梦境被颠倒的女孩

    现实与梦境被颠倒的女孩

    现实生活累了、疲了、倦了...不妨跟随敏一姑娘一起去她的小世界寻找专属你的快乐吧告诉作者你希望在敏一的小世界里看什么样的故事吧来定制个专属于你自己的故事
  • 时光从不辜负有情人

    时光从不辜负有情人

    这是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她在很小的时候变认识他,对他一见倾心,后来他转学去了外地,她只能默默守着心里那一份情意。时隔多年,俩人再次相遇,他已经是公司的大老板,而她则是公司微不足道的小职员。身份的差异,让她对他的好感只停留在感觉上不敢付诸实际行动。而他的大胆表明心迹,让一切都产生了变化……
  • 女强人来了,你是否敢接

    女强人来了,你是否敢接

    大学时被称为第一校花的李墨洁,可是个性格冷艳,好强的女人,从小就没人敢欺负她。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她踏入职场是什么样呢……
  • 离子综合症

    离子综合症

    可能平平无奇,或许心思稚嫩,只是想把属于00年代的开始平淡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