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84900000037

第37章 知权达变,人尽其才(2)

部将曾劝耿弇,暂时关闭营门,休养士兵,以待皇上增援。耿弇听后,厉声斥责说:“身为臣子的应当杀牛备酒,恭迎皇上,怎么能把贼寇留给皇上去处理呢!”于是耿弇继续出兵同敌人交战,从早晨一直战到黄昏,把敌人打得落荒而逃。张步哀叹遇到不怕死的人,丢下几千车辎重,仓皇逃回剧县老巢。

过了几天,刘秀到达临淄,亲自犒劳军队,大宴群臣。刘秀激动地握住耿弇的手说:“从前,韩信攻破齐国,开创了汉朝基业。今天将军立下奇功,功比韩信!以前你说保证完成任务,我老觉得任务艰巨,还有点不敢相信,但现在说明,有志者事竟成啊!”

领导就喜爱这种充满自信、保证完成任务的员工。所以,当员工接受任务时,不管你内心是否认为负担过重或不喜欢这项任务,都要装作非常乐意接受。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为何长久流行,成为许多大公司的员工必读书?就在于这本书中极力提倡一种敬业精神。美西战争时,军官罗文,接受了美国总统的任务,去找寻古巴丛林中的加西亚将军,把总统的一封信交给他。加西亚的确切位置在哪,没有人知道;这次任务会遇到无数艰难困苦,是不得而知的。但罗文没有向领导提出任何条件,而是坚定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领导都需要罗文这样的员工。我们来做个试验:你坐在有6名员工的办公室,把其中一名叫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一生做成一篇摘录。”

你一定希望那个员工爽快地说:“好的。”然后马上去做。

可事与愿违。员工会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他是何人?何时过世?哪套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放在哪儿?这是我的工作吗?为什么不叫小李去?时间要紧不?

这便是不讨人喜欢的员工。领导希望听到的是坚定的承诺:一定完成任务。

当然,对这个问题也要灵活地把握。倘若你是一个参加工作的低层职员,领导的命令当然要无条件执行。可是,若你是一名中层领导,而你的上司不见得比你高明,怎么办呢?执行他的命令就要随机应变了。

领导喜欢充满自信、保证完成任务的员工,这是通用的道理。在接受任务时,就应该给领导一个满意的承诺:保证完成任务,不要讲任何借口。

异中求同,高效协作

前苏联曾研发出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这架战机的许多零部件同当时的美国战机相比而言要落后,但因许多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所以这一机型在速度、升降应急反应等方面在当时堪称一流。这就是管理学上有名的“米格25效应”,对于建设一个协调高效的团队很有启发意义。

从一种层面上来讲,一个会用人的领导,能知人善任,他是一个出色的箍桶匠,能够扬每一位下属之长,避其所短,使他们形成合力;这样整个团队就是高效率的团队。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

在历史上,作为军事统帅的曹操在辨才用人之处,可以说高出孔明之上。他手下谋士云集,战将林立。任何一次战役,不论守关或是夺寨,曹操一般能够做到择人任势,调度合理。这就非常有利于争取主动,夺取胜利。其中,张辽、乐进、李典三将军守合肥,就是曹操知人善任的典型一例。

建安二十五年(215),曹操西征张鲁,东吴孙权见有机可乘,便率军攻打合肥。镇守合肥的三员大将是李典、张辽、乐进。他们三人按资历、地位、能力、职务,都各有千秋,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三人互不服气。在讨论破敌决策时,常各执己见。

这时,形势异常紧张,合肥危在旦夕。就在这节骨眼上,曹操派遣护军薛悌从汉中送来一个木匣,里面是曹操对合肥的防御作战作的具体计划,指出:“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

曹操的计划,是基于他对三位将军的深刻了解。张辽,文职武职都担任过,有勇有谋,能顾大局;乐进是名猛将,但脾气暴躁;李典,温文柔雅,不爱争功,但难以独当一面。如果让张辽、乐进一同出战,让李典守城的话,两员猛将可能会有争执,而李典恐怕也难当大任。故曹操做出了让张、李出战,乐进守城的安排。最后,在张辽的带动下,三人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大破孙权。

择人任势,知人善任,是一门重要的组织指挥艺术。领导应深知下属做事为人、性格修养等各个方面的特长,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调兵遣将,很好地发挥手下的才能。糊涂的领导常会做出派“黑旋风”到水里同“浪里白条”交手的这样的傻事来。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调遣失度,导致失败。

改革之初,中央有文件指出,要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于是,某些部门一哄而上,把原来的业务骨干提为所在单位的重要领导者。效果不尽人意,当了“官”的业务骨干陷入繁琐事务中,各种迎来送往,再没有时间,也没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业务中去,日子久了,眼看着原来的同行不断开拓提高,而自己的业务水平却一落千丈,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人才就是生产力。在团队中,有没有人才被闲置,或是被放错了位置?他们是不是正在生闷气,或是准备跳槽?这些问题领导者应当深思。

在一个领导班子中,最好由形形色色的人物组成,有利于互相取长补短,异中求同,科学决策。那种“一色清”的指挥班子,以一人的意见为决定,一人提出方案,大家举手通过,不能进行各种意见的比较和补充,这样形成的决策就容易失误。

从某种意义而言,出色的领导,他是一个出色的箍桶匠。

勤工作,多汇报

在古代,交通阻塞,地方官员很少当面汇报工作。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主要靠文书,向朝廷写的报告叫做奏牍。既然见面不便,文字工作尤为重要。

曾国藩就深知其中的道理,奏议是臣子最重要的事,必须谨慎对待,下苦功。很多名臣都是奏牍的高手。我们今天看《古文观止》,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奏牍文书,也就是汇报材料。贾谊、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司马光等人都是写汇报材料的高手。

李鸿章入幕后,曾国藩主要让他负责文书工作。这是考验为官者的一项重要素质,训练的是如何同上级打交道。当时只有地方大员才有上奏折的权力,李鸿章虽然也在安徽做过类似的事,但是最多不过是个记名的道员,还没有直接和朝廷对话的资格。曾国藩让他负责起草奏折,一方面是知道他的笔下功底不错,用他比较放心,另一方面也有培养之意,李鸿章以后若要独当一面,这一关必须过硬才行。湘军的头领,无论是左宗棠、胡林翼还是曾国藩,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因此有天下奏牍三把手的说法。

咸丰八年(1858)底,湘军李续宾部在三河镇被陈玉成、李秀成全部歼灭,李续宾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等400多将领战死,成为湘军一次惨痛损失。事情过后,胡林翼奏陈其事,请求给予优厚的追赠,言词恳切,催人泪下,咸丰帝也被打动了,禁不住涕泪交流,下令追赠李续宾做为总督,两个儿子都赐予举人出身,并送部引见,赐银500两。

李续宾虽是湘军悍将,但是却无正式的官衔。这次一个人得到了皇帝这般厚赐,不能不说胡林翼的奏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此,胡林翼也深感自豪。他在咸丰九年(1859)正月初一给左宗棠的信中说:“天下奏牍只有三把手,而均在洞庭以南。这三个人,名次高下,尚待千秋。自问总不出三名之下。倘其抑志拊心,储精厉学,则不肖尚未可量也。”

胡林翼对自己的奏牍功夫非常自信,将自己与曾、左并列,称天下奏牍三把手,并说自己“尚未可量”,实则有以己为首之意。而左宗棠则说:“当今善章奏者三人,我第一。”曾国藩不曾争过第一。根据民国的徐凌霄、徐一士兄弟说,三人各有千秋,曾之雄伟,胡之恳切,左之明畅,都超乎常人,不分先后。但从学问根而言,“国藩为独优矣”。

曾国藩文章高妙,所以奏牍也非常高妙。据研究,他的奏稿也分不同时期,有明显变化。总的特点是:简洁明快、沉稳老练。但前期的奏稿显得激切、倔强。后期,也就是1858年重新出山以后,它的特点则变为绵里藏针、缜密细致、平淡质实。1858年是他仕途变化最显着的一年,经此番风波,他慢慢变得谨慎,奏牍中就能充分体现。

当时能向皇帝请奏是一种特权,体现这个人已得到皇帝的器重。如何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就要在奏章上下功夫。曾国藩多次教导手下,在奏牍上一定要谨慎行事。同治元年(1862)正月,曾国藩读了洪亮吉的《上成亲王书》,这个人就因为上了这一奏疏,被发配到新疆。曾国藩读后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忌讳的地方,饶是如此,还受到这样的灾难,可见奏牍不可不慎啊。

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鲍超得到批准向朝廷直接奏事,自以为腾达之日可寺,非常高兴。曾国藩却以自己的教训为例,告诫他要谨慎行事。他在信中说:“阁下虽可奏事,但须十分谨慎,不可乱说一句。若说得不得体或触圣怒,不让再奏,则反失台端之体面,有负期望。国藩道光末年在京上疏,颇有锋芒,自出京后,在军十四年,所奏之折没有一句话不朴实,无一字不谨慎。即如此次因军务不顺,请开钦差、江督各缺,不是骄傲的时候,而所奏两折两片,亦仍属谨慎,兹特抄寄一阅。自古以来,立大功之人,以谨慎败者少,以傲慢败者多。”

第二年五月,曾国藩又教训了曾国荃一番。曾国荃刚获得单衔奏事权,就弹劾满臣官文,捅了马蜂窝,所以曾国藩反复告诫他写奏稿要非常小心。他说:“吾兄弟高爵显官,为天下第一指目之家,总须于奏疏中加意检点,不希望得到什么,希望免除灾难。”

然而,也有不听曾国藩劝告而以此致祸之辈,吴汝纶日记中记载:“手笔书疏,大臣最宜慎重。武侯之徒李平就出其书疏前后犯错而表上其罪也。汝纶前随曾相在军时,有某帅来,相公戒以书疏不可不留意,最后导致失败。”

我们常说笔杆子好的人会写文章,其实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有想法、有头脑。领导手下的笔杆子为什么提拔得快?因为他们常在领导身边,站得高,有想法。

在今天的政府机关、企业里面,文字工作依然要紧。工作干得好,还要文书写得好。三分工作加七分宣传,虚的东西是多了点;七分工作加三分宣传,还是必须的。

向上级汇报工作,当说不当说,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表现自己的成绩,不可过分自耀;提出批评与建议,一定要注意分寸。文字是日积月累的事情,要在实践中精进。

请求上级要把握好分寸

下级的资源与权力都来自于上司,要想办好事情,就要得到相应的权力,很多时候,必然有求于上级。把这方面做好,会大大减少办事的阻力,取得很好的效果。

曾国藩的权力是自己在枪林弹雨中换来的,但是如果没有较高明的策略,很可能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他在奏折上下足了功夫。当时地方官员和朝廷沟通的主要方式就是上奏折。奏折起源于康熙年间,在雍正朝确立为“密折制度”,成为朝廷控制地方,地方奏报中央的最主要的信息渠道。并不是任何地方官都有直接上奏的权力。

一般而言,地方唯有督抚等大吏才有这样的权力。其他官员只能通过督抚代奏;曾国藩办团练以后,并不是地方大员,但是他有着兵部侍郎与团练大臣的头衔,拥有直接上折的权力。因为出山之战失败,他差一点失去了专折奏事的权力,若失去了这个权力,他在地方将是呼天不应,呼地不语,只能受制于人。为此他恳切请求,专门上折,终于保住。

奏折的文字,看似平淡无奇,但其实却是暗藏玄机。曾国藩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如何去说。在向朝廷有所请求时,小事情可以直说,这样让人觉得坦诚,皇帝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轻易驳自己的面子。但是大事情,往往涉及到重大的利益与人际关系,朝廷在选择的时候也会费尽心思。如果直接索要,则显得过于跋扈,甚至还有要挟之嫌,使原本可能成功的事情失败。

所以,曾国藩在这种问题上,尽量避免正面提出,而是旁敲侧击,让朝廷知道自己的意思,同时也留够了回旋余地。万一朝廷不答应,不会失去面子,朝廷也不会难堪。若朝廷批准,也是其主动的示恩,而非自己强取。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从困守江西的局面中解脱出来,针对自己的部下很多归属于湖北巡抚胡林翼,他在九江劳师之后,就上了《附陈近日军情请催各省协饷片》折。

在奏折中,他多次强调杨载福、李续宾所统率的湘军,原本是自己的部下,因为受人之急,增援湖北而借调给胡林翼,如今不但湖北省城武昌已经收回,就连湖北的蕲州、黄州沿江城市也已克复。他虽然没有明确说,但是意思明确就是要求清廷将李、杨统率的湘军拨还自己节制。尽管他没有说自己是杨载福、李续宾的上级,但在奏片中却为他们请饷、催饷,事实上仍然是以李、杨所部的直接指挥者自居。湘军后来分出很多支派,划分给不同的人统领。但是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他是湘军的实际创始人,虽然有的部队已经不归他直接指挥,但是仍然要奉他为精神领袖。

因为湖北省位于中心地带,武汉更为重要,咸丰五年(1855),曾国藩派遣罗泽南从江西分军前往武昌外围增援胡林翼,时隔不久,石达开用兵江西,开辟根据地,曾国藩的湘军一度受到重创,但是他依然顶住了压力,等待胡林翼攻克武昌。罗泽南在战斗中病死,他的手下就归学生李续宾指挥。后来胡林翼终于攻占武昌,增援的任务已经完成,按理也应该归还曾国藩了。

曾国藩上奏时,也抄送了胡林翼。胡林翼一看便知是曾国藩的意思,他心领袖会,命杨载福、李续宾统率的湘军水陆东下,自己却不随军指挥。曾国藩迅速赶到九江劳师,会晤杨、李,收回了实际的控制权。

尽管曾国藩这个奏折没有写明要求朝廷归还李、杨所部,但是他绕来绕去,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朝廷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也只好同意李、杨所部仍归曾国藩指挥。

曾国藩在推荐下属的时候,也采取这样的方法。对于普通的州县小官,他就明确说应当任命为什么县的知县,什么州的知州,而对于职位较高的官吏,尤其是巡抚一级的封疆大吏,他从不直接说明,而是非常谨慎。他保举李鸿章的时候,并没有把话说得很明白,而是称其“堪膺封疆之寄”,也就是具备担任封疆大吏的能力。当时的李鸿章还是一个候补道员,直接推荐他担任巡抚,越过了好几级,风险很大。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经命令李鸿章编练淮军,也率队东下,救援上海,实际上掌握了江苏地区的大权。这份奏折就是说,是让朝廷任命李鸿章为江苏巡抚,处理江苏上海地区的军政事务,实至名归。朝廷顺水推舟地做一个人情,当即调署理巡抚薛焕回京,正式任命李鸿章为江苏巡抚。

同类推荐
  • 修炼静心美丽的女人

    修炼静心美丽的女人

    顺其自然,即可得静忙碌。宁静而致远,现实之中,能够超越功利的追求,在杂乱中求静,繁纷中求无,乃是人的纯朴精神的真实体现,学会平静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堪称悟透了人生,这才堪称是拥有大智慧的最美丽的女人!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本书内容包括善行填满贫瘠的心灵、诚信是永恒的人性之美、勇气来自坚强的心灵等。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精心为青少年总结了100条经久实用、深刻睿智的人生经验,每一条人生经验都以精彩独到的哲理点拨,挖掘人生深层的内涵,揭示了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青少年在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梦想;在遭遇挫折和感到无望时,能从中汲取力量;在迷惘和失落时,能从中获取慰藉……
  • 有效沟通的艺术

    有效沟通的艺术

    本书包括: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不同场合的沟通方式;与人沟通的艺术等内容。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演讲与口才训练教程,不是着重介绍一些如何讲话的技巧和法则。卡耐基强调要让自己获得一种自信、勇气和能力,以便在你当众发表谈话时能够冷静面清晰地思考。本书传授了让你获得勇气和自信的方法及与人有效沟通的技巧。
  • 读史学做人(低调做人的哲学与亮剑精神)

    读史学做人(低调做人的哲学与亮剑精神)

    其实,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保留着一分追寻逝去历史的好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通晓古今之变,能够知道我们来自何方,又将走向何方?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本身就处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在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中,古人们那些超越常人的见解,出奇制胜的创造,机敏应对的韬略,解疑醒世的良言,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他们正确看待问题的眼光、巧妙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今天看来仍然体现出极高的智慧。每天读一点历史,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启迪思想,开悟心灵,改变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改变你做事的方法与技巧。只要我们走到历史中去,你一定能够从中有所感悟,这些感悟肯定会对你的做人做事有所启迪,会源源不断地激活你的思绪和才情。
热门推荐
  • 末日之大佬请抱抱

    末日之大佬请抱抱

    腹黑大佬遇到柔弱女主,进行深入研究。“大佬”把腿放下来让我抱抱好吗?
  • 我有进化天赋

    我有进化天赋

    他说他根骨无双,修炼速度是你的百倍?你进化了下根骨,获得了先天道骨。他说他有绝世神体,所向无敌,横推万古?你又进化了一下体质,获得先天圣体道胎。他哑口无言,目瞪口呆。你进化了下坐骑、神剑、功法。你获得了真龙、诛仙剑、天帝经……PS:催更群372206993
  •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商业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不断挑起人们的物质欲望。当我们的收入增长十倍时,我们的欲望已经增长了百倍。被欲望绑架成为无数中国人不快乐的根源。在本书中,刘仰对起源于西方社会、主导着世界潮流的幸福观,有全面的质疑和深入的反思。
  • 剑魂情深

    剑魂情深

    十几年前冷月山庄被魔教强夺天乐剑法,而一夜灭门,只剩下冷月山庄云浩和云婧兄妹两人,一双孤儿。云浩自小坚毅非常,年纪轻轻混迹人世,更是变得冷酷狠辣无比。虽在红尘漂泊,却尽心竭力照顾妹妹。但是生存对于尚未成年的孩童来说,显得是万分的简单。
  • 尸香醉

    尸香醉

    她:现代都市里一只活泼可爱的吸血鬼,从未想过爱情是个神马东西,却懵懵懂懂掉进了爱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哪怕落得魂飞魄散的下场他:现代版狄仁杰,英勇神武,帅气逼人,不过有点冷血的冷面大叔这是一个恐怖的故事?——NO这是一个欢脱的故事?——NO这是一个虐心的故事?——NO那么这是一个神马故事?——这是一个两分恐怖两分欢脱三分轻松三分虐心的故事ps:写给自己的话,写作的道路总是漫长而孤独,每一个点击每一个收藏甚至每一条评论对新人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可素……当这些外因无法改变的时候,只有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努力把文写的更好。好友陌上琴鸣,一起和臭臭加油哦,不要放弃【ps:新人新作,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三克油~~~~】
  • 山海谜踪:绝地谜云

    山海谜踪:绝地谜云

    在诡异的野人山深处,存在着一支神秘的部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没有人知道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外界而言,这支部队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谜。季影身为这支神秘部队的成员之一,正在大山中和隐藏在暗中的敌人周旋,但是经过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双方都只能感觉到对手的存在,却一次也没有看见隐藏在黑暗中的对手,就在他以为这次任务失败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份5S级的绝密文件,带来的却是一次神秘的任务,扑面而来的谜云,让所有人在其中苦苦挣扎,要么解开背后的疑团,要门永远迷失其中……
  • 此情可待:总裁恋人不听话

    此情可待:总裁恋人不听话

    姜浩辰没有想过,三年后重逢,自己竟会成了那个念念不忘的人,而曾经的情人唐蜜,竟对自己是避之不及,还有了新的男人。唐蜜,貌美人娇易推倒,大学毕业后误打误撞成了姜氏少主的隐秘情人,她是他所有的情人中的另类,她以为他会很快的厌倦自己,但直到一年期过,他还将她圈养在身边,直到发生那件事……三年后、霸道男再遇娇娇女,先有她温文尔雅的上司来护花,再有她初恋男友的强势回归,野百合也有春天,他想不到,他的小蜜糖竟也成为抢手货……
  • 六月夏天

    六月夏天

    一名普通高中生六月和她的男神易冉的故事。
  • 枫飘夏末

    枫飘夏末

    一段无能为力的痴念,一段不得已的放手,终究都是过往了,现在只想珍惜眼前人,过着淡然的人生
  • 凰权似锦

    凰权似锦

    一世叶家、一世王妃、一世一宫之主,三世看尽世态冷暖,手握天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