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3600000014

第14章 德意志的崛起(1)

[公元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

整个19世纪,人类的智慧之光普照德国。在德意志崛起及其统一前后,可谓灾难频仍,战事纷繁。然而,真理的声音,文学的呐喊,枪炮的轰鸣,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却在德国大地上组成了“四重奏”,流淌飞扬。在这个世纪里,马克思主义轰然诞生了,文学大师横空出世了,音乐精英群休亮相了。而今,震耳欲聋的枪炮声随着弥漫的硝烟早已逝去,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类智慧之光,仍然普照着全球。

腓特烈大帝

不管是哪一种社会制度,统治者实行清明政治,无疑是会受到欢迎的。如果再来一点小小的民主,再来一点惜民、爱民之心和忧患意识,那就该称他“明君”了。

28岁登基加冕的腓特烈二世堪称这样的明君。他满负荷工作,治理贫困孱弱的普鲁士长达46年,最终使其跻身于18世纪欧洲大国的行列。74岁高龄了,他还在倾盆大雨中检阅军队,并因此病重逝世。你说,他的人民能不深深地怀念他吗?

近代历史开端以后,一直到19世纪中期止,德意志有两大历史特点,就是政治上的分裂和经济上的落后。

17世纪20年代,政治上的分裂一度还引发了“30年战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1618年开始,到1648年结束,分成4个阶段,即:

捷克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和法兰西—瑞典阶段。这场战争使德意志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毁坏300多座城市和2000多个村庄。封建主利用战争的破坏,疯狂霸占土地,使许多自由农沦为农奴。13世纪就已废止的农奴制又得以复活。

本来就已割据严重的德意志,经过这场战争,出现了大大小小360多个独立邦国,及4万个世俗领地和4万个教会领地。这些邦国和领地更是肆无忌惮地各自为政,各行其事,使本想加强皇权的皇帝的最后一点权威也荡然无存,帝国的各种机构形同虚设,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外力作用下,德意志才重又步入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

在德意志诸邦国中,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最为强大,它们的相互称雄,构成了17、18世纪德意志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奥地利在这些众多的邦国中又占有特殊地位。首先由于它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再者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到16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除原有的奥地利本部外,还领有神圣罗马帝国的捷克和匈牙利的一部分;1699年又从土耳其手中夺取匈牙利的其余部分,于是,整个匈牙利都归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在各个邦国中,对德意志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除去奥地利,当数普鲁士。普鲁士王国的核心地区是勃兰登堡。但勃兰登堡同样经历了长期的贫困孱弱和纷繁易主,直到1740年5月31日腓特烈二世(1740—1786在位)登基加冕,整个勃兰登堡—普鲁士才逐渐构成一个完整的普鲁士王国。

腓特烈登基加冕时刚刚28岁。他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登基后立即着手进行一系列军事改革和民政改革。他命令政府官员把人民的利益置于其它一切利益之上;命令将军们严加管教士兵,以免国王的臣民遭到军队的迫害。这很有点像中国皇帝“爱民如子”的味道。他在政府中设立贸易和工业部,以鼓励生产并促进商业的繁荣。开设公立粮仓,以降低面包价格。还许诺扩大公民的自由,严禁司法机关使用酷刑逼供,并允许新闻出版界享有更多的自由。他在宗教上奉行祖宗制定的宽容政策,并进一步确认其臣民有选择宗教的自由。从以上措施来看,腓特烈确实是位明君。

然而,腓特烈同其欧洲邻国打交道首先是在战场上的厮杀。加冕不满一年,经过周密的军事准备,他力排众议,然后率大军开进领主国奥地利控制的具有战略位置的西里西亚。奥地利军队仅进行了微弱的抵抗,而当地居民也并不完全反对统治者的更替,所以,腓特烈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西里西亚。

战后,普鲁士和法国结成了不稳定的联盟,但却各怀鬼胎,互不信任。法国人不希望腓特烈二世强大,而腓特烈也觉得法国在中欧拥有过于强大的势力。不过,奥地利是普鲁士强大的领主国,而且后者新近又硬夺了人家的土地,奥地利肯定耿耿于怀,而奥地利又是法国的老对手,所以,普鲁士和法国表面上的联合,可以共同逼迫奥地利服从他们的意志。

如意算盘这边打,那边就出了问题。西里西亚无故被人夺走,奥地利女皇玛利亚·特利萨岂能咽下这口气。在其盟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夺回西里西亚。

此时的腓特烈处境不佳。玛利亚首先有英国的支持,萨克森感到腓特烈对其虎视眈眈,力求自保,也投靠了玛利亚,奥地利的联盟不断壮大。而腓特烈的国库空虚,补给不足,军队士气低落,名义上的盟友法国刚在德意志北部被老对手英国打败,无法帮腓特烈的忙,同时有报告说俄国也将给奥地利添翼。勃兰登堡处于敌人严重的威胁之下。

腓特烈真是好样的。面对如此逆境,他心中没有一个怕字。他别无退路,决心背水一战。他煞费脑筋,精心策划,摆开了口袋阵,诱使奥地利军队钻入其中,然后腓特烈来了个瓮中捉鳖,将奥军彻底打败。同时,腓特烈乘机将萨克森也狠狠地收拾了一顿。这一连串的打击严重地削弱了奥地利的有生力量,最后,逼得玛利亚在1745年圣诞节那天,派代表签署了《德累斯顿条约》,确认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

腓特烈可谓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威风。在普鲁士国内,他的臣民们把他视为英雄,尊称他为腓特烈大帝。现在,全欧洲都承认需要认真对付这个身手不凡的青年腓特烈及其令人生畏的大军。

战后,腓特烈重新启动其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但他首先注重的就是由他父亲奠定基石的军队,他将国家财政的四分之三投入到军队建设,还将兵力扩充至原来的两倍还多。在民事方面,他对司法进行改革,比如加速和简化法律诉讼程序,甚至不切实际地希望这个王国中最贫困的居民也能获得公正。

他自信而又自负,几乎不欢迎任何批评意见。他说,他是主宰,一切得由他来做主,连外交事务也要由他亲自处理。不仅他自己玩命地埋头工作,同时要求他的属下以他为榜样,将脑袋一头扎进事务中,最好不要休息。

他可以让大臣们行使着相当大的权力,能够使他们飞黄腾达,也能够使其身败名裂。但他未必都信任他们。他大胆猜测有99%的政府官员都是腐败分子。他认为,“文职人员越多,就有越多的贼”。

他学他父亲的样,一面让官员们彼此暗中监视,一面与其资深官员的下属保持秘密联系,并委派几个彼此互不知情的奴才去从事同一项任务。用这种方法,他把整个复杂的统治集团置于他的牢固控制之下。

就在腓特烈一心治理国家的同时,其他欧洲大国间的政治形势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腓特烈的老对手奥地利的玛利亚·特利萨正在扩充兵力,暗中较劲,决心要夺回西里西亚。同时,位于普鲁士东北部的俄国日益崛起成更具威胁的新对手。审时度势之后,1756年腓特烈同英国签署了一个新协定。如此一来,英国的老对手法国对腓特烈就不高兴了,转而同玛利亚结成联盟。萨克森正在骑墙观望,犹豫是否放弃中立。腓特烈可不给他这个时间,1756年8月,他的大军一举突入萨克森境内,并占领了首府德累斯顿。腓特烈不曾料到,他的这一行动却拉开了欧洲“七年战争”的帷幕。

虽然腓特烈声称其行动纯粹是防御性的,因为他的首都柏林南部距离萨克森只有48公里。然而,腓特烈的每一个敌人都有其参战的理由。腓特烈四面树敌。由他挑起的这场战争倒变成了一场他为生存而进行的生死未卜的战斗。

在这场战争中,只有英国是普鲁士最有价值的盟友,因为英国汉诺威王室的君主同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王朝有历经几代的王朝关系。而腓特烈的对立面就有奥地利、法国、瑞典、萨克森和俄国这样强有力的对手。

当时,一对老冤家英法两国已在争夺海上霸权和对东西方殖民地的控制权。而这场“七年战争”正好为两国提供了彼此争斗的契机。因此,正当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军队在中欧和东欧的土地上彼此大开杀戒之时,英国和法国却在几千公里外的战场上拼死相搏。英法西线的冲突在北美的冰天雪地中展开,而东线的战斗则在印度的酷热中进行。在北美,新法兰西殖民者试图保卫其权益不受英国殖民者的侵犯。在印度,法国和英国的贸易公司都尽力扩展其势力范围。所以,双方这种不可避免的争斗之酷烈是不难想见的。

最后,英国在两个战线上都取得了满意的胜利,而这场战争的结局对腓特烈也十分有利,普鲁士不仅保持了自己的领土完整,而且继续占有西里西亚。

在“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战争中,有18万名士兵阵亡,战前全国总人口中大约有50万人被杀、被俘或被迫逃离普鲁士,有几千幢房屋被毁,无数的马匹和牲畜丢失,许多地区被敌军劫掠蹂躏。战后,通货疲软,土地、食品、房屋及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在柏林,信贷公司纷纷破产,商人们被迫停业清理。贵族和富有的自由民面临着毁灭的厄运。

然而,腓特烈是个从来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战后,他开始着手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残酷的战争虽然使他的体力耗尽并过早衰老,但他还是投身于一个范围广阔的发展和改革计划之中。他对战前原有的规划进行了调整,并向其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腓特烈和他的臣民们戮力同心地整顿拼搏,普鲁士走上了复苏之路。那些在恰当的时机经营适当生意的人成为最富有的暴发户,而经营奢侈品的人也逐渐富裕起来,一般的居民和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普鲁士又变得生机勃勃。

在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腓特烈的视线一直关注着普鲁士境外的大国斗争,并积极参与进去。1772年,还和俄国、奥地利一起,第一次瓜分了领土楔入其心脏地带的波兰。腓特烈分到的地区被称为西普鲁士,极具战略意义。它把普鲁士王国的中心地带和遥远的东普鲁士联系起来。腓特烈对此非常满意,说这是“一件极其有利的战利品”。

1785年,年迈的腓特烈进行了他有生以来最后一次主动的外交行动。他说服14个德意志邦国的统治者,缔结了军事同盟,腓特烈作为其中最强大的君主,自然居于这个同盟的首脑地位。

长期而满负荷地治理国家,尤其是长期的军旅生活,严重地损害了腓特烈的健康,1786年8月,74岁的他,因在倾盆大雨中检阅军队而感染风寒,病重逝世。未来的德国人民将深情地怀念这位饱受忧虑折磨的国父。

1848年德国革命

1848年德国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人民起义烈火在德意志联邦范围内的维也纳,柏林,匈牙利首都佩斯,意大利的米兰、伦巴第、威尼斯,捷克首都布拉格等地到处燃烧。然而这些起义既没有摧毁封建专制统治,也没有完成德国的统一和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

资产阶级的背叛、小资产阶级的动摇,导致德国革命半途而废。

1818年,普鲁士发起成立了一个商业同盟,即“关税同盟”。到1834年为止,除奥地利外,德意志境内几乎所有的邦国都加入了这个同盟。他们制定了贸易条约,其成员国享有统一的流通市场和商业利益。“关税同盟”成功地刺激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就是在农村,农产品数量也逐步增加,城市里的新兴工业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作坊。在经济现代化的刺激下,普鲁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然而,这种繁荣的局面没有维持多久,残暴的封建专制统治、1846年的马铃薯歉收和1847年的经济危机,促使德国的革命形势迅速成熟。巴黎二月革命的消息传来,首先在毗邻法国的德意志西南部各邦掀起了革命风暴。巴登、巴伐利亚等地的城市工人和各阶层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要求撤换反动内阁,废除一切封建特权,在普选的基础上召开全德议会。在农村,农民纷纷起义,捣毁地主庄园,赶走豪绅老爷,焚毁地契,拒交地租。3月1日,巴登内阁首先倒台,成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参加的新内阁。其他各地的政权也相继转到资产阶级自由派手中。

3月中旬,维也纳和柏林爆发了革命,德意志这两个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这时成了两个革命的中心。

3月13日,维也纳的工人、学生和市民举行了反政府的示威,高呼“打倒梅特涅,宪政万岁”的口号。当梅特涅首相调集军队进行镇压时,人民群众迅速筑起街垒,举行武装起义。郊区的工人拿着长矛和铁器,向城内进发。他们攻打寿敦门,与政府军激战;把城墙团团围住,四面放火,烧毁城堡。傍晚,巷战暂时停止了。起义军的代表们来到王宫,限令奥皇在晚上9时前罢免梅特涅。梅特涅厚颜无耻地声称要制止“无秩序”状态,代表们回答说:“这不是无秩序,这是革命。”梅特涅见势不妙,于是男扮女装,仓皇逃往英国,他的反动内阁垮台了。两个月后的5月15日,起义者用刺刀取消了刚刚颁布不久的宪法草案和选举法,奥皇斐迪南一世吓得连夜逃出了维也纳。

梅特涅被推翻的消息,像火星抛向一堆干柴,柏林的革命烈火立刻燃烧起来了。3月13日至16日,柏林举行了大规模的群众集会。

普鲁士政府在柏林街道上布满了军队,枪杀无辜的老百姓。18日下午,反动军队向聚集在王宫前面广场的群众再次开枪。顷刻间,报仇和革命的怒吼声震撼了柏林城。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革命群众,没有理睬资产阶级要求他们“保持安静”的劝告,立即举行了武装起义。他们筑起街垒,“所有的人都用粪耙、用刀剑、用长矛、用手枪、用厚木板武装起来了”。柏林人民同1.4万名政府军战斗了10个小时,取得了柏林三月革命的胜利。第二天早晨,反动军队狼狈不堪地滚出了柏林;一批批街垒战士,手里拿着胜利的武器,肩上抬着牺牲的战友,精神抖擞地涌向王宫,命令腓特烈·威廉四世向死者脱帽致哀。同时迫使德意志联邦议会解体,让位于新组织的法兰克福议会,并努力为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制定新的宪法。

三月革命的风暴沉重打击了德意志各邦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到处都出现了革命和反革命的激烈搏斗。

同类推荐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雪在烧

    雪在烧

    如果有一天,可以回到古代你会做什么,当睁开眼的那一刻,这人命如草芥,武将多如狗,文人满街走的年代,我要活下去!
  • 五代华章

    五代华章

    公元907年,残唐覆灭,朱温称帝。自此乱世至,五代起。主角,重生乱世,出生豪右,父居旧相。三朝寄篱,一代雄主,风起五代,兵扫群雄,文动四海。且看主角如何扫清八荒,建立一统,复中华雄威!“我居然被百年难遇的流星砸死了!我的夜生活啊!什么?离唐朝灭亡还有十一年,我才十二岁啊!”主角穿越五代,开始在唐末长安谋求自己的归属,有红颜知己,有淑妻在侧。朱温弑帝,主角拥兵自立,讨伐之。“什么?后晋割燕云十六州?打!”“宋朝还是出现出现了?打!”“你们来五国联军?打!”“我华夏岂能败亡,游牧民族,我怕你啊?打!”(本文架空历史,许多人物虚构、乱入,如有不满,请勿侵扰)粉丝群:1087906145
  • 正统年间

    正统年间

    大幽末年,灾旱不断,乱像初生。时代的动荡不安,导致各地门阀自立。这是最乱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指的不止止是民间。朝堂,亦是一座江湖。江湖,民间,朝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长治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热门推荐
  • 永生是多么寂寞

    永生是多么寂寞

    全宇宙幸运儿范凡,获得了灵魂永生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人生不归路。路上转转勾美女,网上转转挣大钱。随便改改黑科技,随便学学万人敌。
  • 装修工的逆袭

    装修工的逆袭

    李清河是一个装修工,他以前是一个地产大亨,公司一朝破产,妻子王碧菡经常打骂他,他还是兢兢业业的辛苦的工作赚钱养家。无意中发现妻子外面有人,一天把妻子和那男人当床抓住李清河却被那男人打了一顿……
  • 异芯

    异芯

    一个流氓机器人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一张奇异芯片,他的机器人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奇异芯片又有着怎样的神秘来历呢?且看主人公沫蝉如何在星际探险的潮流中奋勇向前,铸就传说。
  • Ten Thousand Horses

    Ten Thousand Horses

    In this fable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bestselling authors of The Serving Leader John Stahl-Wert and Ken Jennings providence a clear and actionable model for addressing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s every leader faces: how to move employees from compliance to engagement.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浣生劫

    浣生劫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他只是一念之间救了她的命,她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世间如此薄凉,唯有她,是他的生命之泉。他追随她,伴她左右,过着闲散神仙的生活。可他终究不是个仙,妖孽,总会露出拼命掩藏的尾巴。一场仙魔大战,她为了他就此陨落,只留下一颗微亮着的灵珠。他不再挣扎,万念俱灰。可时间从不停止,他怨恨自己的寿命这般的长。三百年后,灵珠突然消失,命运又开始重新转动。
  • 汉语超能改变时代

    汉语超能改变时代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或概括自己,你会用那个词呢?如果你选择的这个词能赋予你超凡的能力,你希望获得怎样的能力,又会用这份能力去干些什么呢?在这样一个实现这一切的世界,一个少年为追寻自己的身世并帮神秘少女找回记忆,离开生活多年的小村庄,投入到了因为“标签”而开始疯狂起来的世界。
  • 悠之苍穹

    悠之苍穹

    依雪瑞本想安度大学时光,可谁知却踏上了寻父之旅,走访先人遗迹,通过古人留给他的线索,知晓了自己的身世秘密,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场星座游戏。
  • 有一种智慧叫糊涂

    有一种智慧叫糊涂

    糊涂是一种境界:一个汲汲于一时一事、戚戚于一得一失的人,做人必然小气而显得猥琐不堪,而能忍能让、不争长短的人则显得超脱潇洒。糊涂也是一种智慧,因为看似糊涂的人能够树起更广的人脉,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同时超然于小事之外的眼光让他于大事上有着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准确的判断力。《有一种智慧叫糊涂》由张新国编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莫过于安身立命,而安身立命处处需要智慧!因为人生总有一些坎坷和波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多年的同事突然间反目成仇;昔日的朋友不欢而散;妻子说你不顾家庭,上司不赏识你的才能等诸如此类。每每那一刻,你会从心里发出叹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应对生活中的琐事和难题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