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65200000007

第7章  ZD质量风暴

一场质量“战争”

每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势必会带来一场“风暴”,零缺陷也不例外。它让质量开始了一场在所难免的“战争”。

奥兰多。一个落霞满天的傍晚。

在离迪士尼乐园不太远的马丁公司佛州奥兰多分部,美国《时代》杂志采访组花了近一天的时间与高管们谈话并拍了无数张照片,最后用10分钟的时间采访了时任公司质量经理的菲利浦·克劳士比先生,还让他与“潘兴导弹(Pershing)”模型一起拍了一张照片。

1964年,克劳士比先生因为首创“零缺陷”概念而被美国国防部授予军方给予公民的最高奖励——美国杰出公民服务奖。

许多年之后,克劳士比先生先自嘲式地说道“注释1”:

自从提出“零缺陷”后,我就成为“偶像破坏者(Iconoclast)”,成为那些质量界的老卫道士口中的“怪物”。我不在乎他们的人身攻击,但他们从来不愿意动脑筋想想:我到底说的是什么。

记得1968年,我应邀在西班牙马德里“欧洲质量控制组织(EOQC)”召开的年会上演讲。就在那次会议上,我遭到了许多来自美国的质量界领导的攻击。他们反驳我的观点:“不要再谈什么‘零缺陷’了!如果让公司采用你这种工作标准,不但是一种浪费的行为,而且还会给员工们带来一项不可能完成的重任。”

其中有位前辈最为激动,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自行跳到了讲台上。

于是,我微笑着请他为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零缺陷”。没想到他声嘶力竭地嚷道:“还有必要解释吗?无非是一种激励员工的计划而已。通过让员工签署承诺书,以误导管理者相信他们一定可以生产出质量更优的产品!”

那天的场景,我终生难忘。它促使我思考:人们为什么不愿在否定一件事前多深入了解一下呢?为什么总做一些错事来证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呢?

克劳士比的经历的确令人匪夷所思,这也注定了这场质量“战争”将会很漫长。

“注释1”选自克劳士比自传《我与质量》(Quality and Me),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半个世纪的质量风雨路

如今,很多企业质量问题频频出现,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和顾客的信任。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进行变革,解决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早在1979年,《质量免费》一书就引发了一场“质量变革运动”。这是一场必要的变革运动。为何这样说呢?我们来看看这次运动的来龙去脉。

50年代:那时的主要武器是基于现状的科学检测、可接受的质量水平(三西格玛)以及补救措施的质量控制。其结果是公司要容忍少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及服务,重点放在对不符合的产品及服务的评估上,以保证把绝大多数产品推给客户。

美国政府的文件“Mil-Q-5923”(不符合要求材料的控制)让这个做法变得合乎情理。挑肥拣瘦竟形成了一种家庭手工业,补救措施就成为处理不合格产品和服务的必需品。每个人都能卖掉他们的任何东西,顾客也习惯于关注产品和质量问题。因此,人们自然认为:质量即“好的质量”。

60年代:在这个时期“质量保证”得到了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国防部的质量保证规格:Mil-Q-9858.质量保证是以文件形式操作的,其结果是程序手册以及对检测和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估。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方面虽未有改进,但企业却能够更好地了解事情在哪里出错了。主要的补救措施通常是重写程序,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培训,也没有在教育上下功夫。新雇员对环境的了解不包括任何与质量及其需要有关的内容。

我的“零缺陷”概念——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专业领域内被视为一种天真幼稚的想法。这时,质量还是“好的质量”。

70年代:“质量管理”虽说被人们谈论,但从未在美国的制造业被描述过,因此,在与生产可靠产品的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很快失去了市场份额。

我曾做过十多次演讲并撰文强调:质量即符合要求以及树立预防哲学观念的需要。我谈了我们在ITT公司全球操作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检测和程序帮不了任何人的忙,必须得靠管理哲学才行。就好像驾车一样:仪表、数据以及用户手册与驾车人的操纵哲学关系不大。质量依旧是“好的质量”。

80年代:企业经理们意识到:他们能够为顾客做一些事情,兑现产品和服务的承诺。我们的质量学院培育了数千名经理人员和数十万名知识及技能工人。他们现在对质量管理及其改进技巧有了一种共同语言。其结果是:他们抛弃了AQL(可接受的质量水平)政策,并着手学习如何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就要求确立清楚明了的要求并开办培训班。

这种做法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转变以及一种全球标准的例行操作。这时,质量即“符合要求”。

90年代:质量成为管理人员要考虑的一个正常内容,人们开始寻找一种不做太多教育和工作就能产生符合要求的质量的办法。其结果是,“质量控制”以一种更为程序化的形式再次出现。虽仍有一种AQL,但今天则是要求用六西格玛来取代50年代的三西格玛。这种做法降低了企业的诚信要求。

“质量保证”通过ISO程序组的推行而正式化。“质量管理”已成为这些努力的总题目,而忘记了其哲学部分是产生质量改革运动的根源。质量即“好的质量”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21世纪:MBA(工商管理学硕士)学院讲授一种预防哲学的质量管理,不重视QC(质量控制)和QA(质量保证)。这些人能够区分主次,比过去十几年的管理人员更加全球化、知识化,更加老练。对他们来说,质量即诚信——“怎么说就怎么做”。

一条主线:面向未来的质量之路

“我一直认为,质量是政策和文化的结果,不是技术活动。只有当高层管理者们把它纳入工作议程中并亲力亲为的时候,质量才会产生。”

这是克劳士比先生20世纪90年代参与编写美国20余家商学院广泛使用的《管理学:质量与竞争力》教材时所说的话。

这些年来,这段话也一直是我在国内工作的主题。我非常佩服彼得·德鲁克大师(Peter F。Drucker)先知先觉的洞察力,他在1997年的著作《德鲁克论亚洲》中曾预测:“过去10年内,‘日本管理哲学’之类的书盘踞西方书市;未来10年,相信与‘中国管理哲学’有关的书将会成为畅销书。”我认为,这是历史赋予中国人的使命,更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伟大国家对背后支撑的理论的呼唤。于是,我一直努力地在服务企业的实践中不断进行观察、探求,尝试总结出“把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

欧盟经济一直在崩溃的边缘挣扎,美国深受债务泥潭的拖累,日本则已经在苦海里挣扎了10年,似乎只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我的担忧正在这里。因为我们的企业没有经历过19世纪科学管理的锤炼,更没有经历过20世纪质量革命的洗礼,仅仅凭借人口和资源红利所创造出的巨大的“中国机会”以及聪明与勤劳的国人快速积累起来的财富而发展起来。换言之,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是外强中干,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气滞血瘀。就像“三鹿事件”对于乳制品行业的影响一样,一个企业的倒下,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的冬天。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制造”是否必须踏着“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走过的质量大道才能获得突破与升华?如果是,走惯了“数量大路”的国内企业如何能顺利转型,走上质量的康庄大道?如果不是,我们能否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数量与质量兼顾的“中国制造”之路呢?

哲人有云:“忘记过去就会被判罚重演历史。”质量是政策和文化的结果,仅靠教给员工一堆新的工具,或强迫他们追求时尚的词语是无济于事的,管理层“感觉不错”,但员工深陷困惑。事情再清楚不过了:他们被一些容易使人上当的东西迷惑了。

1.缺陷率影响了成功

我认为,很多公司难以成功的原因在于,浪费且不能充分利用其资源——改正因为服务出现缺陷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对被接受的产品进行返工,这些均被认为是从事经营活动的正常成本。例如,在汽车业,购车后的最大花费就是保修。

这种状况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公司的成功。

2.阻碍成功的“笼子”

尽管我倡导零缺陷已经很多年,并依托克劳士比质量学院,培训了数以万计的高级主管、经理和员工,使他们学会了如何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但是,很多质量专业人员依旧深陷一个无形的“笼子”中难以自拔。

笼子由“四面墙”“天花板”和“地板”构成:

“北墙”上写着“定义”,如全面质量管理、ISO、波多里奇准则、Mil-Q-9895等;

“南墙”上写着“系统”;

“东墙”上写着“工作标准”,强调事情不会永远是对的,所以我们得接受可变的标准,如AQL或六西格玛;

“西墙”上写着“衡量”,认为衡量质量的方法是指数或基准点;

“天花板”上写着“用户”,认为企业从来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

“地板”上写着“资料”,但只有散乱放着的计划、系统、文章和书籍。

3.基础在于需求

质量是哲学而不仅仅是方法。如果要理解质量,我们必须运用那些“基本”且不变的概念。

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想要有价值,就必须了解自己的目的及如何实现这些目的。每个公司或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为“需要”提供解决方法。“需要”就是我们为别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基础。

每个企业都有需求、要求和业务,所有这些都来自管理层的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决定了企业能否成为“有用的”和“可信赖的”。

4.教育培训能拆除“笼子”

质量管理的目的是营造一个能清楚界定所有要求、顺利完成每次业务,并使员工、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的公司文化。我们把阻碍实现这一目标的因素叫“笼子”。实际工作中,教育培训则是拆除这些“笼子”的好办法。

定义:“成为有用的”,这一要求必须得到正确的理解和执行,否则公司将不能良好运作。

系统:管理不能依赖任何运作系统,因为质量管理是一种理念,或者说是一种哲学。例如,我们只能把ISO资料中有价值的信息看成质量保证的教科书,而不是质量管理的教科书。每个人都需要接受质量理念、哲学方面的教育,以帮助有助于ISO和相同信息资源的使用。但如果没有上述教育,很多人就不会严肃对待程序系统。

工作标准:我们的目标是,每个要求和每次业务都能做对。“零缺陷”就是用工作体现“诚信”。

衡量:所有的管理层最在乎的都是盈利,这就是衡量的方法。实际上,许多公司,包括那些非营利性质的组织花费了三分之一的精力在重做事情上。

顾客:要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而不仅仅是令他们满意。为此,管理者需要培训员工,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生活。教育过程的目标是让大家在质量管理的理念或哲学上达成一致。

5.成功的要领

成功的公司,是一个向顾客、员工、供应商和社区需求提供解决性方法的公司;

为使这些方法有效,管理层必须清楚这些方法的要点;

为满足三方要求,管理层必须界定员工、供应商和顾客各自应完成的事情;

质量管理是一种理念和哲学层面的训练和纪律,它能打造出一种舒畅的企业文化。

这篇文章的视角是高远的,逻辑是清晰的,思维是透彻的,情感是真切的,并且它的主旨一语中的,道出了零缺陷的目标:创建“可信赖的组织”,也是我们中国人俗称的打造“百年老店”。

质量管理是有目的地创建一种组织的文化——在那里,所有日常的业务工作都能正确地完成,而且所有的关系都能获得成功,这种活动的结果,就是使组织成为“有用的”和“可信赖的”,这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利润的途径。

同类推荐
  • 市场营销知识

    市场营销知识

    本书介绍了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市场营销概述、市场营销环境、购买行为分析、目标市场营销、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
  • 这样激励员工,才能带好团队

    这样激励员工,才能带好团队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针对各个层次、各种需求的员工,提出了一系列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法,为管理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供解决方案。是一本新手创业者、中高适层管理者、管理咨询人员必备的管理指南。
  •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本书共分12章,包括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总论,银行的资本结构及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和负债管理,投资管理等内容。
  • 理想的家园

    理想的家园

    文章讲述的是:思想的火花,理想的心声,耕耘的秋曲等基本内容。
  • 李彦宏·百度在试错中前行

    李彦宏·百度在试错中前行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百度的LOGO是熊猫爪,那是我们独一无二的。虽然我只拥有百度20%的股权.但是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百度在中国人的控制中:人生是可以走直线的,这条“直线”在自己心中。但我们的妥协分心和屈从让我们往往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浪费了很多时间:百度致力于拉近人和信息之间的距离:不管你是高端人才还是大学教授,不管你是小镇的农民还是残障人士,每个人通过百度,离信息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百度永远离破产只有30天,让我们更坚强,更勇敢地共同战斗。让那一天永远不要来,这样才能让我们老去的时候仍能对孩子们说:“有问题,百度一下”。
热门推荐
  • 踢出重围

    踢出重围

    性格内向的时令没有想到因为一个乌龙球,自己走上了一条过去从来没有想到的路……
  • 你是生活中最美的意外

    你是生活中最美的意外

    现在我有点生气,等我缓一缓,再来哄你。——叶弦
  • 关于初恋这件小事

    关于初恋这件小事

    你还记得第一个对你说喜欢的男生么?脑海里还有他的样子么?最后的我们是嫁给了最初的他么?
  • 随身带个传奇世界

    随身带个传奇世界

    我叫李维,一觉醒来出现在了千年后的地球。这里被外星人变成了一个恐怖的世界,猛兽崛起,侏罗纪复苏,上古神话和异次元空间同时降临!还好随身带了个《传奇》空间。屠龙刀,烈火剑法!骨玉权杖,冰咆哮!还有绝世神器麻痹戒指。我也想低调啊,奈何实力它不允许,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我了!一刀999,沙巴克永不为奴!【不套路,不水字,剧情流】
  • 小韶华

    小韶华

    我们不是神仙眷侣,在一起的时候有温馨,但是别人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我们也会经历。什么毕业季,分手季的,感情的事情,我们已经说好了,顺其自然就好,如果有一天,真的决定不在一起了,也一定要好好的分别!我们还在一起的时候,有我一口饭吃,不会少了你一口肉,浪漫的话,我不会说,但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 异灵世界:灵狐闯天下

    异灵世界:灵狐闯天下

    她,21世纪的顶尖杀手,却穿越到异灵世界化为一只呆萌的不要不要的小狐妖。他,仙隐的二殿,冷酷无情、邪魅腹黑、强势霸道、杀伐果断、天赋卓绝。她无意中被他收养,带回仙隐,误食了世间罕见至极的玄灵果,成功化成人形。世人皆对她有所不满,有意将她驱逐仙隐大陆,可是在那一刻,他又一次救了她。在对他心心念念、爱之入骨时,他却将她的幻想一击破灭,让她在那一瞬间跌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她恨,却无法释怀;她爱,却心如刀绞。当她最绝望之时,他再次出现在她的身边,诉说着他心中的那个秘密。“爱一个人很简单:得到,拥有他;失去,离开他。而我很幸运,能够成为他心目中的那个她。上天最大的恩赐,不是得到他,而是遇见他。”
  • 武入星门

    武入星门

    大千世界,宗门万千,亿万星门。武者修炼,如果能够找到‘星匙’,就可以开启一扇星门,在星门中得到‘星灵’的祝福,获得一项星灵赐予的能力。这些能力中,有能够让武者提升修行速度的‘星魂’,也有能够让武者战力大增的‘星宝’,还有从星门中走出来的强大‘星宠’,更有一些逆天的星门功法,星门……有无数可能。方鸣,一个普普通通的宗族少年,因一次意外,体内多出了一份地图,而这份地图中,则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标注出一枚星匙的所在……
  • 封灵仙尊

    封灵仙尊

    一个平凡的少年,为了替母亲看病,情愿卖掉自己,却阴差阳错的走上了一条修仙大道。偶然间获得异宝,让他在修仙界中开始崭露头角,且看平凡少年如何搅动修真界的风云,谱写一曲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本书新作,新人,求各位观众老爷们点评,您的意见就是我的灵感,伸出您的双手,哪怕只是一句,蹉跎都感激不尽)
  • 一场梦与剑

    一场梦与剑

    万家灯火,山上云烟。是凡人百年寿数,平安喜乐来得快活,还是山上神仙,坐观沧海桑田更为自在?若有一天,天塌在即,人间倾覆。茫茫道山之上,可有一人愿为人间万千不甘认命的芸芸众生起剑,力挽天倾?
  • 豪门谋:千金要翻天

    豪门谋:千金要翻天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因为一次绑架落魄成了大山里的村姑。十年后,重回豪门,迎接她的却不是安稳富贵的生活,而是随处可见的危险。白氏集团,享誉世界,是真正的豪门大族。与之富贵相匹配的则是豪门里的你争我夺。上有道貌岸然的叔伯,下有不省心的堂兄堂姐,外有虎视眈眈的仇敌……四面楚歌。白颖冷笑,真以为她是软包子?她可以柔情暖心,让貌合神离的父母重归于好。也可以心狠手辣,整的阴毒之人有口难言。更可以六亲不认,将叔伯长辈送进监狱……辱我之人,我必整她;欺我之人,我必坑她;害我之人,我必毁她。一步步反击,一步步壮大。且看一代灰姑娘如何在豪门的腥风血雨中披荆斩棘,最后成就自己的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