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88500000015

第15章 中药养生:强调整体调和,防治与保健并得(2)

很多人抓了药,回家自己煎服,但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其中有很多不是药方的问题,而是自己煎煮的时候方法不对,破坏了药效。有一些病人误认为中药浸泡不好,拿起中药立即煎煮,甚至为节省时间直接加热水煎煮,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对。

中药药材大部分是干品,干燥而质地细密、坚硬,有效成分已结晶或定形沉淀于细胞内,水分不易渗入,如果在煎煮前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药材会变软,细胞会膨胀,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

此外,由于中药多是植物的根、茎、叶、花及种子,直接用热水煎药,容易使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产生凝固现象;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也不易破裂,即使破裂了,有效成分也会留在凝结的固体中,不易释放出来,从而影响药效。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用凉水煎药。用凉水煎中药时,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药材会变软,细胞会慢慢膨胀、破裂,有利于药效释出。

细节提示:

煎药用什么水质也有严格的要求。李时珍选择的煎药用水为雨水、露水、雪水等5种,都属于天然的蒸馏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纯净,能减少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其次可选择洁净的自来水、雨水、泉水、井水、河水,绝不宜用浑浊质差的水来煎药。

13.煎药的火候有讲究

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怠慢〔大火、急火为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明代医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由此可见,煎药的火候不可忽视。

煎药时火候过强,水分蒸发快,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亦易焦糊;火候过弱,煎提效果低。正确的做法是:在药物未沸之前用武火急煎,沸后可文火慢煎,使药力尽出,尤其是滋补之剂,更应文火慢煎,保持微沸状态,使其减慢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李时珍指出:“凡一切补液诸膏宜桑柴火(即文火)煎之”。

此外,东晋医药学家葛洪也指出:“栎炭火(武火)宜锻炼一切金石药,桴炭火(其火候界于文火与武火之间)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医家对火候的选择是根据药物的性质而定的。一般来说,解表药宜用武火速煎,中火断后,以“气足势猛”迅速煎成;一般药剂用武火煎至沸,中火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滋补调理药应是武火至沸,再文火慢煎,使药汁浓厚药力持久。

细节提示:

植物根茎、果实,动物的甲、角、壳等药物,由于质地坚硬厚实,难于溶解。因此,在煎药前最好捣碎使用,并适当延长煎药时间。

14.煎煮中药并非越浓越好

一些人认为中药煎得浓药效就会越高,其实有些时候中药煎得并非越浓越好。煎得太浓,会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蒸发太多,或在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此外,浓缩的药汁味比较苦,服用后就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且一些药物煎浓了容易引起化学反应,导致人体中毒。

那么,我们煎中药时,药液大体上要保持一个什么“量”呢?一般来说,一剂中药的煎出量应保持在400~500毫升为宜。

细节提示:

煎药的加水量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传统经验认为,把饮片置于药锅内,加水至超过药面3~5厘米为宜,二煎时可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这是一种行之方便,也容易掌握的加水方法。

15.汤药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

中药(主要指汤药而言)相对西药来说副作用小一些,但中药中也有剧毒药,如服用过量也会引起中毒。有些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以为汤药无毒性,服多些无关要紧,这是非常危险的。

有些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如马钱子、生草乌、生川乌、大戟、附子、天南星、朱砂等;某些有毒中药必须经过相应炮制减少其毒性,方能用于治疗。如果该炮制的未炮制而用生品,或炮制程度不够,或炮制方法不当,则必然导致毒性反应。此外,若过量服用巴豆、乌头、附片、半夏、苍耳子、雷公藤、甜瓜蒂、木通、苦楝子等中药,也可发生中毒反应而危及生命。

我们每个人的体质强弱都是不同的,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在用药时要“因人制宜”,切莫随意多服,滥服则不但不能治病,反会损害健康。

细节提示:

一般情况下,汤药的服法是每天2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或每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一次。

16.汤药冷热服用有学问

中药煎好后,放到药液不冷不热时服叫温服,一般病人都采用这种方法服药。但也有一些汤药须冷服,有些汤药须热服。注意中药的冷服与热服,不但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1.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都可采用温服,使其具有增强补益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在服用补益药时最好趁热服,夏季则宜温服,但不能冷服,因过冷的补药不易被人体吸收。

2.热服。凡伤风感冒、解毒的药,宜趁热大口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应热服。

3.冷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都应冷服。冷服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指寒性药剂放凉后服,如治疗大热实证病症者;另一个是指热性药剂冷后服用,如治疗真寒假热病症。

细节提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属于脾胃虚寒的、风寒感冒、寒凝痛经、阴萎阳缩等症都需要热服,即用武火煎药,沸后5分钟取其汁,稍停片刻,趁热服下。这样有助于身体发汗、疏散风寒、温通经络。

17.汤药里不要随意加糖

中药中的汤药一般都是特别苦的,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可是有些人还是受不了这份“苦”,不加糖就根本喝不下。尤其是孩子更是如此,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喝下药去,往往在中药里加些糖,以此来减轻药的苦味。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服中药不可随意加糖,原因有5点:

1.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有效成分就会发生降解。

2.某些健胃药本身就是借助苦味起刺激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3.铁、钙元素较多的红糖容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如鞣质、蛋白质等起化学反应,失去药效。

4.糖能分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

5.患有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化脓性疾病的病人不宜吃糖。

因此,中药里可不可以加糖,最好去咨询一下医生,不可自作主张。

细节提示:

服药后立即用凉水漱口,再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汤药的苦味。

18.滋补中药莫与牛奶同服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服用滋补中药时,不用开水而是直接用牛奶冲服。要知道,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来说,滋补中药的有效成分含糖类及其衍生物,蛋白质、多肽与氨基酸类,微量元素,一些有机成分如人参皂苷及各种维生素、挥发油、有机酸、苷类等;而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如果二者同时服用,会与中药中的某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稳定的难于溶解的结合物,难以被肠道吸收。不仅如此,有些药物还会被牛奶所破坏而失效。

因此,我们在服用中药尤其是滋补类中药时,不宜用牛奶送服,而且在吃药前后1小时都不能喝牛奶或牛奶制品,以免影响药效。

细节提示:

果汁不宜与健胃药、止咳药同用。某些健胃药是通过药物的苦性来刺激食欲帮助消化的,与果汁同用达不到此目的。止咳的药物也是一样,二者掺合,使止咳药的疗效降低。

19.中药汤液不宜隔夜服用

很多上班族早上起来比较晚,生病后还要煎药喝了再上班,时间不够用,于是就把汤药分成几次吃,当天服不完,就留到第二天来服。从医疗卫生角度来看,这样是不利于健康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医学专家的意见是,中药中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挥发油、微量元素和多种酶等有效成分。煎煮中药时,这些有效成分大部分已溶解在汤药的汁里。如果将这些药汁存放过久或隔夜后再服用,因空气、温度、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药液中的多种酶分解会降低药效。

此外,细菌的滋生和繁殖,糖、淀粉类营养物质等有效成分发酵水解,会使药液变质,如果我们再服用这些变质的隔夜中药,反而有可能危害健康。

因此,中药汤剂不宜过夜服用。

细节提示:

服用中药时最好一次服完,你可以先趁温热时服一半,过4~6小时后再服一半。上班族也可以将药“打包”带到单位里喝,当然不要让气味影响他人噢。

20.服药期间不宜喝浓茶

人们都知道,茶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杀病菌、防污染等一系列的保健作用。然而,在生病服用中药期间不宜喝浓茶。

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比如,我们在服用含铁剂的中药如生、熟地黄时,不要喝茶,茶中的鞣酸会与铁产生沉淀反应,会影响药效,沉淀物对身体还有不好的影响。

此外,茶性凉,不宜与热性中药同用。

细节提示:

茶是使营养失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过量饮茶会增加尿量,引起镁、钾、维生素B等重要营养素的流失。因此,我们在平时饮茶时不仅不宜太浓,而且应避免反复冲泡使大量水分进入体内,致使营养素随着尿液流失。

21.补药切忌服用过量

有些人天真地认为“有病必虚,虚则必补”。因此,生病了或想养生就一加思考地服用补药。殊不知,是药三分毒,补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非包医百病的万灵药。

一般来说,补药只适用于虚症患者,且虚症患者也有不同种类,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如果不加选择地滥用补药或过量服用补药,往往会加重病情。比如,有的高血压患者误服人参等补品,会使血压骤升,甚至会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严重后果。

此外,对于市场上所夸大的补药,我们更应该审慎对待。这里的补药大多只是泄药。新语丝网站站长方舟子曾在文章中说:“多种中药补药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如砷、汞等。吃这类补药会‘发热’、‘上火’,让人感到好像很补,其实正是重金属中毒的症状。”

因此,无论是什么药,我们都应该谨慎对待,切不可随意为之。

细节提示:

一旦我们服用温补药如野山参、红参、鹿茸、冬虫夏草、西洋参等过量时,多会出现头晕、头痛、鼻出血、牙龈肿痛、心烦失眠等症。这时我们可以用生萝1个,榨汁,顿服;还可频饮浓茶;可多吃一些凉性水果或蔬菜,如白菜、苦瓜、冬瓜、雪梨、西瓜等;还可适当饮用清热生津降火中草药的汤剂。

22.小心!有些中药也会引起过敏

很多人认为只有西药才会引起过敏,中药不会引起过敏。其实,有些中药也会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休克、剥脱性皮炎等。

中药引起过敏的现象在以前的药典中很少提及,因此很容易被患者所忽视。其实,中药煎剂、中成药以及外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也会引起过敏反应。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可包括以下几类:

1.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麻疹样皮疹、多形红斑、湿疹样皮疹。致敏的中药有熟地黄、煎服蒲公英、木香、砂仁、金钱草等;中成药有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丸(片)、回天再造丸、六味地黄丸、小活络丹等。

2.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四肢发麻、经常大汗、面色苍白、胸闷气短、血压下降等,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牛黄解毒丸、板蓝根、穿心莲、柴胡、复方丹参等注射液等,有时会引起此类过敏反应。

3.局部过敏反应。口服六神丸、枇杷膏等药物,有时会引起喉头水肿。

如果我们在服药时出现了上述过敏反应,应当立即停药,马上采取抗过敏治疗措施,症状较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细节提示: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使用中药针剂出现的过敏反应较多,症状较重。因此,家庭中最好不使用,如果确实需要,应当到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23.夏季吃人参要有所选择

有人认为,人参只能冬天用,夏天不能用。其实,人参什么季节都能用。人参能够提高人体机体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既能用于预防冻疮,也能用于预防中暑。

炎热的夏天人体在高温的刺激下,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消耗增加,不爱睡觉,不爱吃东西,而且很容易疲劳,体质也往往会受到影响。对高温抗衡缺乏适应能力的人,人参正是抗御暑邪的佳品。此外,夏天也是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的旺季,人们容易患乙脑、急性胃肠炎、肝炎等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这些疾病在康复阶段,常伴有低热、胃口不佳、口干、舌质红、体弱无力等症状,此时服用人参可以养阴益气、扶正调脾。

一般来说,只要舌苔不是白腻,或厚腻,或黄腻,或有热,都可以服参进补,人称“伏补”。但是人参有很多种,夏天吃参,还是要有所选择。一般情况下,那些得大病的人可以吃一点红参、别直参、野山参等,来补充元气,最好还是遵医嘱。

如果我们只是在平时进补,以增强体质,可以适当吃一些生晒参、白参等。这些人参药性比较平和,适于消化吸收功能差的人和老年人。如果我们吹空调后出现拉稀或吃多了西瓜肚子不舒服,可吃点人参增强体质、预防暑病。

需要注意的是,舌质偏红,由阴虚引起午后身体多潮热、便秘等情况者不能随便服用人参,需要经医生同意,方能进补。

细节提示:

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那些在冬天寒冷季节容易发作的慢性病患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病人,夏季服用人参可以扶正固本,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冬季慢性病的发作。

24.六味地黄丸要慎吃

一些人喜欢服用六味地黄丸来补益肾功能;很多中老年男性,更喜欢把它当作补肾壮阳的佳品长年服用;也有女性听说六味地黄丸有美容保健的功效,也会经常服用以延缓衰老。无疑,六味地黄丸确实是一味好药,但“是药三分毒”也时刻提醒我们——六味地黄丸也要慎吃。

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如熟地黄补肾阴,山茱萸是肝肾同补,山药能健脾益肾。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肾阴虚者,肾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肾阴虚的人平时可服用一些六味地黄是比较有效的,但如果体质较好或者湿热较重的人服用,则会严重上火,并且加重内热,以致影响消化功能。

此外,六味地黄丸的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较弱,服用时更要谨慎,最好不要长期连续服用。

服用六味地黄丸前可以先咨询一下医生: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用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细节提示:

一般来说,肾阴虚的人多表现为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症;肾阳虚者则表现为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

25.身体健康的人不宜服用补药

同类推荐
  •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药物不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健康绝非仅靠医生和药物来维持,适宜的饮食营养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影响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凶手,追根究底,往往是由于饮食营养失调导致的疾病。《食物是最好的医药》就是这样一本服务于现代家庭生活的自然营养宝典,是操作性很强的自助健康指南,同时也是一本借用营养、天然食物治疗身体病变的上佳之作。
  • 爱自己的女人会调养

    爱自己的女人会调养

    这是中国万千读者心中的“邻家老奶奶”,自然反射疗法专家杨奕老师为中国女性奉献的一部体质养护宝典。在杨奕奶奶75岁高龄之际写就的这部心血之作中,她将自己一生中所积累的、经过无数人亲身验证有效的养生经验分享于世,专门针对女性一生最焦虑最关心的如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宫寒、孕产期、更年期等问题给出了手到病除的解决方法。
  • 这样享天年:朱世增教授谈

    这样享天年:朱世增教授谈

    内容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养生方,以不同的养生功效来分章,每章结束后都有一小结对本章所述内容进行辩证分析,养生方多以单方为主,有药物组成少、取用方便、疗效较好的特点;下卷为细说养生法,养生功法杂且多,而本书挑选的二十二个养生法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每个养生法都与日常起居息息相关,例如喝水与养生、运动与养生等。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山珍海味不能减轻心中的忧虑;旅游归来依然身心疲惫;柔软的水床并不能带来安稳的睡眠;豪华的房间也消除不了夫妻的矛盾……面对“心病”,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它,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学会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心理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希望本书就像西方传说中每个人都拥有的“守护天使”,在关键的时刻能给予您智慧和信心,帮助您正确应对纷繁复杂的心理困惑,轻松掌控心理,赢得圆润生活,从而迈向成功的人生。"
  • 烟草工业与人类健康

    烟草工业与人类健康

    《烟草工业与人类健康》从烟草工业的起源、发展与盛衰及在全球的传播开始介绍,详细阐述了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分析了当前中国乃至全球控烟的困境与突破之关键。全书分四章,包括烟草工业的盛衰和持续、吸烟与疾病、戒烟的治疗、戒烟的预防。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是普及、宣传“烟草危害健康”的好书。
热门推荐
  • 我的暖男朋友

    我的暖男朋友

    根据我的学生生涯故事进行改编,所有事情都有原型。
  • 重生之无上玄皇

    重生之无上玄皇

    自己看,我就是这么拽,咋滴,有本事就把这本书加入书架
  • 无间升龙记

    无间升龙记

    名如小诗的卧底警探郑飞雪,于暗黑炼狱中打击罪恶、争锋逞威的惊奇传记。热血爽文,无需废话!
  • 蛀牙记

    蛀牙记

    我有一个同事,叫夏天,特别怕疼。?记得每年的公司体检验血的时候,那家伙都转过头闭着眼睛。你看过《电锯惊魂》剁手的那一部吗?差不多就是那个表情。
  • 山村先生

    山村先生

    灵堂是什么样子,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供桌上的供品该怎么摆放,相信也有不少的人知道,那你知道那些供品分别代表着什么吗?还有,每样供品出现异常代表什么,该怎么处理,你又知道几个?(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三界淘宝店

    三界淘宝店

    老君出品,造化金丹,一颗平添3000斤臂力,专治各种不服!牛头马面炼制的招鬼符,一个不开心便召百万阴兵踏境,碾碎一切!误入三界淘宝店,宁小凡不咸鱼翻身,简直没天理了!
  • 诸天博物馆系统

    诸天博物馆系统

    作为博物馆主,工作便是穿越诸多世界,收集各种藏品。你说打赢你才能拿走?不,我可是个文化人,不喜欢打打杀杀那一套。不过我手下一班职员都很凶的,越女剑阿青,绿巨人浩克……打架他们是专业的。顺便说一句,不光东西拿走,你这个人我也顺便收藏了!博物馆开张,凡人来参观展品便能获得对应能力。全球魔改浪潮由此拉开大幕!我是诸天博物馆主,我为文化交流而来!快穿类作品,已确定穿越世界:越女剑,武状元苏乞儿,功夫,无头骑士异闻录,无敌浩克,魔戒……同时主角作为异界影响现实的源头,将诸多异能,人物带入现实,引起真正的大乱斗,拉开时代变革巨幕。
  • 然动君心:香绕余生

    然动君心:香绕余生

    她是传统香水世家的大小姐,他是现代香水集团的总裁。对立的两人,因为一场偷花,产生交集。被当众退婚,被羞辱,安然发誓,让所有瞧不起她的人后悔。从小小的调香师到国内最负盛名的顶级调香师,安然一步一步地前进。而厉墨琰,是她生命里的意外。初遇时,她偷花被逮,厉墨琰冷漠地开口:“关门,放狗。”只是曾经冷漠的他,怎么悄悄变了样?宠她爱她,将她捧在手心呵护。捏着她的下颌,厉墨琰眼神坚定:“有我在,谁都休想伤到你。”
  • 重生之庶女心计

    重生之庶女心计

    她是顾家三房最不起眼的庶女,本以为跟着过继给大房的庶姐日子会好一些,不料却深陷泥潭,最终成了姐夫的妾室,最后还被诬陷怀了别人的孽种,跳河塘以示清白。再度重生,她顾吟欢就是拖着这不受宠地身子,也要把她所受的罪一样一样的讨回来,睚眦必报!
  • 武起天元

    武起天元

    六百年前,一个只有一魂一魄的傻小子被毫无武道天赋的挚爱令欣怡所害。六百年后,道风重新活了过来,完整的灵魂重聚,却发现曾经害死他的挚爱,已经统一了忆风大陆,成为一代女皇,登临天界。道风,凭借体内的一条白色雷霆,走上了一条与其他武者不一样的修炼道路,而一个惊人的上古之谜也距离他越来越近。曾经的上古大神一个个的死去、涅槃,十万年前的他们到底是因何而战?天元的传说便是从那时候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