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30000000007

第7章 儿子的降临,谢谢婆婆

年轻的无畏,有时会让我们品尝苦果

妈妈转身出去了,我泪眼婆娑地看着似乎更理解我的婆婆,总是更觉得委屈,泪水不禁扑簌簌地就下来了。婆婆总是抚摸着我的肩,像拥抱自己的女儿一样抱着我,然后低声对我说:“也理解下妈妈,她总是为你好的。看你吃不下东西,也是很着急。她也是担心孩子和你嘛。不要哭,坐月子哭会落下病根的。”

婆婆在我们婚后从不催促我们要小孩,而年轻的我们也根本不想早早地用孩子来束缚自己,于是结婚三年以后,我们才选择了期待新生命的到来。

而婆婆总是有静待一切变化的能力,她总是那么顺从地接受生活所赐予的一切,她总相信,我们会在想要孩子的时候拥有自己的孩子,她也会有自己的孙子。本该是最等不及的她,却给了我们年轻人足够的自由去挥霍时间。

现在每当陪儿子去小区里玩时,看到他疯跑、疯玩,要一路疯狂到天上去的样子,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婆婆。老实说,如果没有婆婆,我不知道我的儿子现在是何种状况;准确地说,如果没有婆婆,就没有眼前这个健康的孩子。

果儿喜欢骑着自行车和小区里的孩子你追我赶,他总是骑在最前面,带领着他的“车队”在小区绿树成荫的树丛中,林荫道里钻来钻去,灵活自如。此时,他的协调能力、运动能力与一般的孩子没有区别。

当果儿在小区幼儿园前的滑梯和小朋友捉迷藏时,只要我在,果儿总是在我面前逞能地跟小朋友说:“我自愿当‘猫’。你们快跑吧,我来捉你们。”这个“猫”当得并不容易,当“猫”的人在捉四处逃散的小朋友时,脚是不能落地的,否则视为犯规。因此,“猫”的双脚只能踩在滑梯边上的栏杆来回地窜动,或是从栏杆的这边翻到那边,总之,如果脚落在滑梯的地上,就是抓到小朋友也不算胜利。

我看着当“猫”的儿子身形灵活地在滑梯的栏杆间上蹿下跳,左翻右突,他斗智斗勇地并不使用蛮力,并不在最宽敞处去捉那些四下逃窜的小朋友,而是略施小计,将待在靠近滑梯的小朋友逼到滑梯的滑道里,再守住只有一个出口的滑梯口。按照规则,这个小朋友如果将脚落在滑梯下的地面上,那他就算输了,因此这个小朋友要么下滑梯,要么上来被守在门口的儿子捉住,两种方式,他都会输。因此,这样一来,儿子当“猫”的短暂生涯也便宣告结束。

看着身体灵活得像一只可以上房揭瓦的小猴子的儿子,我站在旁边,不停地叫他慢点慢点,可果儿还是用他的方式努力地攀爬,跳上跳下,直到把小朋友逼下滑梯,他才没心没肺地咧着缺牙傻笑,举起两根手指头,向我做着胜利的手势。然后大笑着问我:“我是不是很厉害?”我也笑着竖起大拇指,为他的快乐感到快乐。

看着今天的儿子,能跑能跳,身形灵活,只要放他出去玩,他可以将头发都跑得立起来,而我这个跟在他身后的老妈,却时常在心底感念我的婆婆,感激婆婆为儿子所做的一切。

儿子是早产儿,在我肚子里只待了八个月就急急忙忙地出世了。后来自己分析,可能是因为怀孕期间不注意身体,工作太过劳累导致的早产。年轻气盛的自己当时做着部门领导,在公司领导安排事情下来时,总是大包大揽、事无巨细地执行,仍然按照平常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努力完成工作。而且我也不想别人认为我怀了个孩子,就显得太过娇气,所以在对待工作上,仍然是和没怀孕时一样,丝毫没有要求减少工作任务。

怀孕七个月的人,却坚持着只提前一个月再休息。那段时间正是公司最忙碌的年底,当时所在的物业公司年底的各种计划,对来年租金收取的预测,对如何保障公司计划的顺利完成,整个市场几百家客户,我挨家挨户地做着详尽的分析和预算。那时的我对工作不懂得拒绝,不懂得分摊,只管头儿吩咐下来,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就是了。在公司做不完,就带回家做,往往夜里会工作到十二点也不眠不休。

虽然身体并未感到疲累,可是身怀六甲的身体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自己根本没察觉。

2002 年12 月28 日晚,当我半夜起来上厕所时,羊水突然如坏了的水龙头般哗哗地从身体里流了出来,在里屋睡着的东,也听到了我身体突然流水的声音。这是早产的信号,我们急忙简单地收拾了几样待产的衣物,马上坐出租车去医院。到了附近的一家区级医院,夜班医生慢腾腾地起床给我检查,在得知我是早产后,她建议我们上市级医院去,否则孩子早产出来如果有什么情况还得转院。

于是我再次冒着羊水继续流淌的危险辗转到了一家大医院,到了医院,医生让我立即躺在床上,垫高脚,头放低,整个人倒躺在病床上,以免羊水再流出。

第二天一早,照B超,照心电图,做各种各样的产前检查,其实每一次搬动都无法阻止羊水流出,我只能一动不动地倒躺在病床上,双腿垫得高高的,整个人像倒挂起来一样。医生在看了B超、心电图等多项检查结论后,给的答复是保胎,还振振有词地说:“孩子在肚子里,多待一天出来都要好带些,能多保一天是一天。”

于是,医生的处理是给我打保胎针,让我不再有生产的相关迹象,我没有阵痛,除了身体稍微动一下,羊水就要出来外,我没有任何其他感觉。我就那样一动不动地躺着,护士每隔一个小时会来听一次孩子的心跳,偶尔她会拿听筒让我听听孩子的胎心,作为妈妈的我,听到孩子那么有力的心跳声,也会心怀感激地觉得,为了孩子,我就这样不能动弹又有什么?最重要的是,孩子活泼有力的心跳,给了我无尽的力量,妈妈因此受的这点罪又算什么呢?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身为母亲的无畏,为了孩子,我什么都愿意;为了孩子,我一动不动静待他的出世,勇敢地面对着身体上的变化和不适。东一直守在我身旁,和我一起等待着一个新生命的来临。

第二天上午打电话告诉领导我在医院时,领导气急败坏地说:“那什么时候来上班?”他还想着我还有几天才能休息呢,我没好气地说:“来不了了,跟你说我在医院的。”他居然还问:“怎么来不了呢?”他仍然以为我只是去医院检查,因为距离预产期还有一个月那么久。我不客气地说:“我马上就要生孩子了,来不了了。”他这才听懂我的话似的挂了电话。

原来,地球真的离了谁都会转的。我没有任何安排和移交,工作也顺利地由别人接手。年轻的我们,会天真地以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以年轻为代价,年轻就可以挥霍时间,包括身体。直至孩子早早地来到人世,才懵懂知道点滴,年轻也并不是无所不能,可以无所畏惧。有些东西,其实正是因为年轻,我们不计后果地做事,却要终身品尝由此带来的恶果。

而我差点就品尝到了年轻无畏带来的恶果。

从我进医院的凌晨到第二天下午一点多,医生都下医嘱说保胎。后来我们在医院托了熟人,那个经验丰富的医生过来看我,在看了我照的B超片后,立马决定手术,她说:“羊水都那么少了,还保什么胎?”她用简单的道理为我们讲解:“正常的孕妇子宫里会在四处有羊水,而你现在有三处都已经没有羊水了,剩下那一处羊水,已经非常少了,如果再不剖腹产,孩子在肚子里会有危险。”

我不知道之前的医生是如何作出保胎的结论的,她一直给我灌输,多保一天,孩子在肚子里大一些,等他生下来会好带一些。可是她似乎没想过,在孕妇子宫只有极少的羊水量的情况下,是否能保住孩子的性命,或是否会给孩子带来种种后遗症?

前一夜守了我一晚上的东刚刚回家睡觉,又被叫回来签一串字,然后等待马上手术。儿子出世了,早产,只有五斤二两。在医院的保温箱里住了一晚的儿子,因为呼吸各方面体征都很正常,第二天便顺利来到我的病床前。我们对这个小人儿呵护有加,医生嘱咐要注意保温,因为时值冬天,早产儿最重要的是不能感冒,怕有生命危险。

儿子自生下来,一点不折磨人,吃了便睡,醒了要吃、要拉,都很简单,也从不黑白颠倒地睡觉。我和东晚上轮流照顾他,有时,他起来为孩子换尿不湿,有时起来给他喂奶。那时东白天要上班,晚上也时常加班到很晚,回来得晚的他正好给孩子喂奶。

在我坐月子的日子里,妈妈负责帮我照看孩子,而婆婆专门负责我的饮食。早在我怀孕的时候,婆婆就叫农村的亲戚为我养了三十只土鸡,在我生完儿子之后,婆婆就让亲戚把那些土鸡拉过来,一并放在她家的阳台,说让我每天吃一只鸡。可想而知,婆婆家那个小小的阳台会脏成什么样子,臭成什么样子,婆婆每天都想着为我捉一只鸡来,让我天天喝鸡汤,但是我确实没有那个能耐。

由于我吃得慢,婆婆家的阳台在那个月里一定是臭气熏天,可是婆婆丝毫没有骂我这个媳妇那么不能吃,反而想着法子换着花样弄吃的给我,今天弄鸡汤,明天弄鸽子汤,后天弄甲鱼汤,变着花样翻新地给我做营养餐。

不过,我的食量和以前并没有两样,一直不像别的妈妈一样因为生了孩子而能吃能睡。因为晚上照看儿子,给儿子喂奶,换尿不湿,让我筋疲力尽。于是白天总是昏头昏脑地睡,也是因为两个妈妈在这里,为我照顾宝贝,我总是放心大胆地睡得个昏天黑地。

于是,老是觉得,每次睡醒的时候,总是见到妈妈推门而进,而她手里必然端着有大块鸡肉的鸡汤,或是两个新鲜的荷包蛋。有时会因为刚刚睡醒,睁眼便见到妈妈端一碗东西进来,而倍感厌恶,于是会和妈妈吵嘴,妈妈也是恨铁不成钢般恨我吃那么点“猫食儿”。

有时,妈妈会冲着我发脾气,骂我不吃东西,哪来奶水,我的确没有多少奶水,有时非常费力地挤,也不过挤出30 毫升的奶水来。

从没当过妈妈的我,以前总是以为所谓的喂奶,只要将乳头塞进孩子的嘴里他只管吃就好了。当了妈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孩子要将乳头紧紧地衔在嘴里才能吮吸。而儿子总是不能衔紧我的乳头,我也不知是儿子先天不足所致,还是我喂奶姿势不正确造成的,所以原本在别人看来很轻松的喂奶,在我这里总是要费尽周折,出一身大汗,依然还没有让宝贝吃到奶水。

那时我要喂奶时,妈妈总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助手,用尽一切办法来帮助我,将枕头垫在手臂下,或者将我的手抬到哪个高度,然后用非常期待的眼神望着我,伴随着非常期待的声音问我:“这回吃到没有?”“这回像是吃到了。”但通常情况下,我和妈妈在这个问题上费尽了心思,做尽各种辅助动作,而结果却常常是我们两个如表演的小丑,使尽了各种力气,孩子依旧吃不到一滴奶水。

妈妈常常泄气地说:“看你吃得那么少,当然没有奶水了。”我也知道母乳喂养好,可是我真的吃不下那么多,我也没有办法。如同嚼蜡的死扁扁的鸡肉,没有什么味道的鸡汤,让我这个平时喜欢吃大麻大辣的女子,很难将这些食物吃得津津有味。

面对妈妈不时的怒火与责备,刚生了小孩的我突然变得脆弱而小气,也会和妈妈顶嘴,有时说着说着就会流下眼泪。妈妈也在一边气呼呼的,不能理顺那口气。这时候,婆婆就要进来劝我们娘俩,她跟我妈妈说:“刚生完孩子的人,很容易得产后忧郁症,因为身体的很多特征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会有很深的失落和不自知的变化。你也不要太心急,能吃多少是多少吧。”妈妈转身出去了,我泪眼婆娑地看着似乎更理解我的婆婆,总是更觉得委屈,泪水不禁扑簌簌地就下来了。婆婆总是抚摸着我的肩,像拥抱自己的女儿一样抱着我,然后低声对我说:“也理解下妈妈,她总是为你好的。看你吃不下东西,也是很着急。她也是担心孩子和你嘛。不要哭,坐月子哭会落下病根的。”婆婆轻言细语,和风细雨的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让我又鼓起勇气将婆婆端进来的鸡汤一饮而尽。在这个时候,我反倒觉得性格急躁的妈妈,反而更像他人所说的婆婆那样和我作起对来,而婆婆更像自家妈妈一样理解女儿的苦衷,这种感觉真是很奇怪。

妈妈一直坚持让我母乳喂养,我也尽己所能地配合。可是有一次,妈妈将宝贝抱来喂奶,看到最后连血都吸出来了,还是没有吸到几滴奶水时,才完全打消了让我母乳喂养的念头。

于是,儿子两个月后就离开我,回到妈妈家,我也重新开始了我的上班生涯。

家人的爱,让我们共渡难关

儿子三个多月时,每周回家看儿子,我都在观察他的变化,在这个时候本应脑袋稳稳立起的他,却总是摇摇晃晃地不能完全抬头。我有些担心却依然耐心地等待着,可是过了一周又一周,小家伙到了四个月,仍然不能非常稳定地抬头。每次我总是很疑惑地问妈妈,按照书上说,四个月的小家伙应该能够稳稳地抬头了呀,可果儿的头为什么依然是那样摇摇晃晃地搭在肩膀上?妈妈总是说:“他本来就比别的孩子早生一个月,可能在发育上也会比别的正常的孩子晚些吧。”我想想也许就是如此,但心中始终有些疑惑。

不久,婆婆来看果儿,她看孩子还是不能正常地抬头,于是就和妈妈一起把果儿带到儿童医院去检查。虽然之前一直在附近的医院做着儿保,可是那些医生只管给孩子量头围、体重、身高等表面指标,而关于儿童的阶段性发育的其他指标,却是丝毫没有涉及。因此,虽然儿子一直在做儿保,却没有任何医生向我们建议,儿子的大运动量发育指标实际上是不正常的。

一到儿童医院,医生除了日常的指标检查外,还做了大运动量的检测,医生让儿子趴在小床上,他自然地将两只小手撑在胸前,可是握成两只拳头的小手,让他无法支撑起身体的重量,儿子的头无可奈何地耷拉在了小床上。他想抬起头来,一遍遍地,似乎也做了种种努力,可是依然不能将头高高稳稳地抬起来。

医生又将儿子抱起来靠墙坐着,看他的一双小手,他们发现他的手紧紧地握着个拳头,并不肯像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那样自由地张开。颇有经验的儿科医生,并没有立即作出判断,而是让婆婆和妈妈带儿子去照个脑部CT 再说。到六十岁都从未在医院输过液的妈妈,对这种检查总是嗤之以鼻。而久经医院各种检查、手术,一生都在医院间奔波的婆婆却坚持让孩子做个全面的检查。

检查的结果吓人一跳:儿子有脑外部积水。

脑外部积水这样的结论,后面跟着一个更吓人的诊断:可能导致脑瘫。妈妈们带儿子去检查那天,我依然在上班,我仍然记得,当我接到婆婆的电话,听到这样的结论时,我马上泪流满面。当时我刚到一个新单位工作,趴在桌上我就哭了起来。身为一个母亲,眼见自己的孩子患病,却无能为力,那种无助,恨不得自己就是儿科医生,能真正知晓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能亲自为他看病治疗。事实上,当时的我除了哭泣之外,毫无办法。

等我冷静下来,我开始打听有哪个朋友的熟人在儿童医院工作,我想真正知道孩子的病如何才能治好,如何才能让他像个正常的小朋友一样行走跑跳,让他的一生不至于一直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下,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我给了他生命,我不能就这么看着他还没有花开,生命的色彩就黯然失色。

好在,我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身为孩子母亲的我,责无旁贷地必须强大起来,而且爱我的家人,一直在我身后,默默、无私、有力地帮助着我,在这场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一家人齐心协力地想办法,为孩子的健康而努力。

儿科医院的大夫告诉我们,孩子小,发现早,可以做引流手术,也就是在太阳穴上面的位置开个小洞,然后将脑积水引出来。可是,当爸爸和大坪医院神经外科的教授商量时,这边的医生建议保守治疗。这位教授给我们举例说,他们医院有个教授的孙子和我儿子的病情差不多,经过保守的高压氧治疗,现在十岁了,能跑能跳,也聪明伶俐,以前的病症对他的成长并没有产生影响。

我始终想知道,为什么我儿子会脑外部积水,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医生解释说:“孩子因为早产,在医院保胎的那一天多时间,其实是比较危险的。可能是羊水骤然减少,让肚子里的宝宝脑部缺氧造成的。”听着这样的结论,我真觉得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他们的每一个医学判断,每一个结论,都关系着一位孕妇以及她的孩子的生命安全。不仅如此,如果判断失误,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作为医生的他们,是否应该仔细又仔细,认真又认真呢?而无辜的我们,却要承受他们误判带来的所有后果,甚至如果不能及早地发现,并及时有效地治疗,孩子本该美好的一生都会因此而被

毁掉,想来真是可怕又可怕。一家人细细地商量后,还是觉得一个四个月大的孩子要做脑部手术,风险过大,太过危险。最后全家人一致通过,选择保守治疗:做高压氧。

对于做高压氧,医院有明确的规定,孩子必须固定一人陪伴,提前三十分钟到高压氧舱外等候。当时正值2003 年“非典”盛行,医院每天都要对抱孩子去的妈妈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 度,就只能将孩子抱回去。妈妈总是怕因走得太急而造成体温上升,所以每天早早地出发去医院。那时,医院离家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妈妈总是六点过一点,天蒙蒙亮就出发去医院,而我这个做母亲的除了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去医院陪孩子做一次高压氧外,别的一点忙都帮不上。

所谓高压氧,就是在一个密闭的氧舱里,通过管道将纯氧或净化压缩空气输入高压氧舱,有自控能力的成年人,就坐在一排椅子上,戴着氧气罩接受治疗,舱外医生通过观察窗和对讲器与病人联系。而像儿子这样无法自行坐立的儿童,就只有趴在一个密闭透明的如一个小箱子式的柜子里接受治疗。妈妈也坐在氧舱里,陪着趴在透明箱子里的儿子。透过透明箱,可以看到趴在里面的儿子。

妈妈有时会跟我说起她在氧舱里看着儿子时的那种无力感,当她看到宝贝在里面无助地或躺着,或趴着,或用小手触碰透明的柜壁,流露出万分孤独的眼神时,妈妈总是会伤心地流泪。妈妈会在心底默念:我们一家人一生都没有做过任何缺德的事情,我们不会遭报应的,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妈妈带着儿子,坚持做了一个月的高压氧,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看着妈妈对儿子尽心尽力地照顾,我总是充满感激。每当遇到困难时,我总是欣慰我有如此好的一双父母,有如此好的婆婆,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我们一家人反而因为这些困难紧紧抱成团,是那些困难让我们见证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力量。如果只有我和东去面对所有的困难,如果让我不工作去陪伴孩子治疗,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可以支撑下去。

儿子做了两三天高压氧之后,情况便有明显好转。他的小手从紧紧捏着的拳头,慢慢地自然地张开了,当我们用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去逗他玩时,

他会伸出小手来自然地想抓了。而他的头也慢慢地能够稳稳当当地抬起,不再摇摇晃晃了。儿子的活泼程度比以前大有好转。我们确信这样的治疗对孩子的确是有用的。于是,那一个月,妈妈和婆婆都住在我们家,我们家小小的两室一厅也因此颇有人气。

与其说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不如说,所有的老人都在围着我们小两口转。我和东要上班,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去看病,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我们减负。

每天,妈妈陪儿子去做高压氧,公公有时也会陪同妈妈去医院,为儿子拎一些衣服、尿不湿什么的,两个人一起有个照应。而婆婆就在家里负责我们全家人的一日三餐。

因为只有两间卧室,婆婆平时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公公也帮助婆婆从家那边买些菜过来,周日如果休息,我就会陪着孩子去做高压氧。

因为医院高压氧舱规定只能由固定的人员陪同进去,所以我就是陪儿子去医院,也是不能进高压氧舱的。当妈妈陪着孩子去高压氧舱时,我就坐在外面等。

在氧舱的门口,总是会看到一些等待做高压氧的孩子们。那些孩子,大多是三四岁,他们的身高在一米左右,看上去与普通的孩子没什么分别,不过,他们的头一直耷拉着,抬不起来,就连说话也是低着头,嘴里嘟嘟囔囔地,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有些孩子的手弯成月牙状藏在身后,不能自然地放于两侧。有些孩子望着身边的孩子纯真地笑。可是这样的笑,在我看来是一种辛酸,一滴泪,看到他们,再想想自己的孩子,如果长到三四岁仍然像眼前的他们一样,那我该是多么着急和焦虑啊!而看着眼前的他们,对于做母亲的我来说,心底的那份怜惜与疼爱,也是油然而生,并且不可遏制地深深忧伤。

坐在门口的婆婆们,总在一起讨论如果哪里有神医可以治愈她们的孩子,她们宁愿给医生下跪,宁愿倾家荡产,不惜一切代价。可是,天下没有那么多能手到病除的神医,有些医治的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命运不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

当家里有病孩子时,我才知道那种对于大人来说的揪心的痛。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家里孩子有个头疼脑热,发烧输液什么的,一家人尚且急得团团转,更别说遇到像“脑瘫”这样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病症,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头顶那片乌云般的黑暗将伴随孩子和大人的一生。

那些孩子到3岁时,仍然不能抬头,大都是因为病情发现得太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致。也许,他们一生都将低着头走路,他们的手也许一生都会不得已地弯着,悄悄地背在衣角的后面;也许,他们一生都将捏紧拳头,一生都将一瘸一拐地走路;也许,说话会词不达意,或是语速缓慢。

每个人脑袋里那些神奇的经络,像一个个指挥官,指挥着一个人的肢体行为,那些看不见的力量,支配着人一生跑、跳、行、语这些看似最基本的生存要求。

有病孩子的家庭一生都将耗在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的途中,痛苦而沉重地陪伴孩子慢慢长大。家长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尝尽各种医疗手段都不放弃,家徒四壁也在所不惜,父母的良苦用心,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奇迹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自家的孩子能像别人的孩子一样,跑跳自如,拥有别的孩子轻而易举得到的健康,每日祈祷着想要实现的不过是别人眼中最基本的要求。

而那些拥有健康身体孩子的父母,又开始向孩子要学习成绩,要求不输在起跑线上。要知道,孩子的快乐,幸福的人生,并不是父母以为的样子,而是孩子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每个人的欲望总是那样强烈,这样的欲望甚至会衍生到孩子身上。

那个时候,每当看到从我身前跑过的健康孩子,看着他们欢乐的笑脸,听到他们铜铃般的笑声,我就会无比心酸地想到在里面做高压氧的儿子,他的一生究竟会怎样?这样的治疗是否能确保他脑外部的积水全部消除,让CT 片中的阴影消失得一干二净,让我的孩子可以和同龄的孩子们一样跑跳自如,能够充分享受属于他的快乐童年、快乐人生?

儿子在四个月和十个月时,分别坚持做了两个月的高压氧治疗。还好,老天保佑,儿子在他一岁时,就能用清脆的童声清晰地叫我“妈妈”;在一岁零三个月时,儿子能稳稳当当地走路了。我还记得,儿子第一次说的四个字,竟然是“雾都夜话”。也许妈妈当时喜欢看这个节目,无意之中,儿子就学会了这个词儿。当我回到家,儿子用地道的重庆口音低沉地、相当清楚地跟我说“雾都夜话”时,我高兴极了。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运动量丝毫不比同龄儿童差,我们悬着的一颗心几乎可以落地了。

尽管孩子后来的种种表现都与其他同龄孩子无异,可是为了让家人那颗悬着的心稳稳落地,我们在儿子一岁半的时候再次去医院为儿子做了脑部CT 检查。检查完毕,站在门外等待结果的我,心扑腾扑腾地乱跳,那种忐忑有着等待命运审判的凝重。谢天谢地,检查结果是:一切正常。儿子脑外部积水的阴影全部消失了。

那一刻,我几乎喜极而泣。拿着那宝贝一样的诊断书,我笑了。我和陪我一起去的妈妈相视而笑,妈妈像个先知似的说:“我说没问题了吧,我们一家人又没做过缺德事,孩子当然不会有事的。以后再也不来照CT 了。”一辈子都没输过液的人,对医院总是抗拒了又抗拒。不管此时妈妈说什么,我都不会反对,事实上果儿真的好了。

这是一家人不服命运摆布而抗争的结果,我们胜利了。

我给婆婆打电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婆婆也高兴得立马来家里看果儿。一家人坐在那里,看着果儿这个主角跑来跑去,都觉得幸福得不行。只有我们一家人知道,这一天的到来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感恩生活,吸引来的好日子

婆婆和我说:“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看到了儿子的儿子,并且看到孙子健康活泼,聪明伶俐。原以为自己得了那么久的病,很可能等不到这一天了,可是没想到我不仅看到了孙子出世,还看到孩子在慢慢长大。是你们给了我生的勇气,活得再难也要勇敢地活下去,不是苟活着,而是有追求地活着。”

现在,儿子已经十岁了,玩滑板、骑自行车、溜冰、打乒乓球,他的大运动量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都相当不错,头脑也非常灵活。曾经的“脑瘫”患儿的阴影,早已远远地离开了他。

而对于这一切,我无比地感谢婆婆,是她坚持给儿子做检查,给了儿子一个春天,让我没有陷入需要陪伴残疾孩子度过此生的命运。我们的家里始终充满欢笑,因为孩子的到来,因为孩子健康。我仍然记得,儿子两岁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过年,在外地的外婆也来到我们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放起了音乐,围坐在一起。果儿在听到音乐之后,开始对着音箱扭起了屁股,把双手叉在腰上,将小屁股一扭一扭地左摇右摆,还转着圈圈地随着音乐有模有样地舞起来,一家人都因为他可爱的动作哈哈大笑。可是果儿却是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有那么多人看着他笑,他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继续沉醉在他的舞蹈里。儿子一边跳还一边要找人陪他,一会儿拉着我外婆叫:“祖祖,来跳舞嘛。”我八十二岁的老外婆在他的带动下,也起来和果儿一起扭起了腰杆,一老一小随着音乐左右摇摆着身子,再次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一会儿,果儿看着爷爷走到门口,以为爷爷要走,又急急忙忙地去把爷爷叫住:“爷爷,不走,来跳舞。”我用手中的镜头录制着眼前的一切,这来之不易的一家人的欢笑,以及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让我觉得幸福。在镜头之内,婆婆的笑最为灿烂,她一直用带笑的目光关注着孩子,用她的方式在默默地爱着他的儿子,爱着我和我的儿子。

婆婆和我说:“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看到了儿子的儿子,并且看到孙子健康活泼,聪明伶俐。原以为自己得了那么久的病,很可能等不到这一天了,可是没想到我不仅看到了孙子出世,还看到了孩子在慢慢长大。是你们给了我生的勇气,活得再难也要勇敢地活下去,不是苟活着,而是有追求地活着。”

每每听到婆婆说这些话,我都无比感慨地想:那些要轻生的人,有什么权利就这样放弃生命,命运再怎么不济,没有病痛折磨,也就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好人生。

也许这个世界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温暖和明亮,没有完美的世界,也从来没有完美的人生,人之一生,有可能经历病痛、伤害、背叛、陷阱、不公,生命时常七弯八拐,似乎总也转不到好运的年轮。我们经常跌落在自制的黑洞里,怎么努力都爬不出来,于是悲观地想天外的那片天,也一定是黑暗无比。可有时仅仅是一束光,亦给予我们无穷的动力,试着去融化内心的坚冰。

善待自己,感恩生活,是我从婆婆身上学到的。我想我是永远不会主动放弃生命的,因为婆婆。

余娟在身患乳腺癌晚期时写下《此生未完成》一书,她在书中写道:“就是被万人唾骂,衣衫不整,也要在淮海路上看着孩子每天上学的背影,也知足了。”看到这一段时,让我想起了婆婆。也许在年轻时,患病的她,对于生之渴望,不过就是陪伴一双儿女成长这样简单,不过就是祈祷与家人相伴一场的时间长些,更长些。

这就是她的生之理由,生命可以如秋之静美,可以如春之艳丽,可以如冬之优雅,也可如夏之浓烈,无论选择哪一种,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我,活出独特,活出爱和尊严。

而很多人放弃唾手可得的幸福,很多人总以为幸福在彼岸,谁知晓,幸福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幸福是个比较级,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于生病的人来说,幸福就是拥有健康;对于失业的人来说,幸福就是找到工作;对于失恋的人来说,幸福就是能得到爱人的垂青;对于流浪汉来说,幸福就是有个避雨的屋顶;对于失去亲人的人来说,幸福就是与亲人共享一顿晚饭……其实任何一点小小的拥有,都可以刺激你的幸福欲望,都使你拥有幸福的砝码,当你把自己觉得幸福的理由一个个地累加上去时,你会发现,那沉沉的天平一端,足以对抗另一头的失落、伤怀、埋怨、愤怒等悲情的元素。

作家龙应台说:“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年少的仍旧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仍旧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幸福就是,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回头叫你起床。幸福就是,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幸福就是,在一个寻寻常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一个城市里的人来电话平淡问道:‘我们正要去买菜,要不要帮你带鸡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吗?’”

幸福就是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碎片组成,你把它们收集起来就是一个万花筒,有过跌落,也有高潮,你不过就是一个载体,经由你的身体去体验、去感受,然后感激、感恩,周而复始,良性循环,生的美好,也许就会变成每个人对生命解读的不同方式。

婆婆正是用幸福的碎片将自己的一生包裹起来,然后将自己幸福的汁液分享给周围的其他人,用她最温柔、最体己的方式,将孩子们拥在她周围,抱成一团。

婆婆对孙子的爱,不仅仅表达在对他衣食上的照顾,还尽她所能地带孩子去见识,关心他的成长,陪着他一起成长。

重庆的轻轨通车了,婆婆会带儿子去坐一坐,体会一下在“天上”飞的感觉;重庆的洋人街开街了,那个颇有特色的地方,婆婆带上儿子和我妈妈去体验洋人街的独特。善于尝试,对一切新鲜事物抱着未知好奇的态度,正是婆婆能日活日新的关键。

儿子读大班那年,学校开家长会,婆婆正好到我家来,于是她和我一起去了儿子的学校,然后一起坐在学校大大的教室里听学校领导作报告,还拿了一袋学校的资料回来细细地看,看到儿子的学校对阅读非常重视,婆婆非常高兴,连连对我说:“重视阅读是非常好的事情,可以让孩子视野更加开阔。”

儿子也非常喜欢婆婆,每每遇到生病什么的,就会主动打电话给婆婆,撒娇地要婆婆来医院看他,而婆婆总是大包小包地急急地跑到医院来。儿子总是一边用手搂着婆婆,一边吃着婆婆带来的棒棒糖,傻傻地笑。也许他就

是想让更多的人在他生病的时候来爱他吧,小家伙用他的小聪明,充分享受着婆婆对他的爱。

我始终相信感恩生活给我们的一切,用信念去吸引好日子的到来,这是生活教会我们的真理。婆婆并不知道“灵性成长”一词儿,可是她用她的仁爱与恩慈,带给我们一家人好运。

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望,让婆婆活过来

儿子说:“我想许个愿,让婆婆活过来,让我们像从前一样,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儿子简短的话,小小的心愿击中了我内心不愿提及的深深的伤痕,泪直涌上来,我忍了又忍,还是奔泻而出,在丽江街头人来人往的人流中,我抱着儿子,不管不顾地狠狠地哭了一场。

其实,果儿有没有这样的人生波折,他一样会感受到一家人对他的浓浓的爱,在我们的心中,他就是我们唯一的宝贝。

只不过更可喜的是,孩子不仅接受爱,他也适时地向我们回馈他的爱。一次,儿子在深夜发烧,两腿酸痛不已,一夜都在叫着腿疼请我给他按摩,我就在半睡半醒之间,不停地给儿子揉捏他的双腿。果儿那一夜也是半梦半醒。清晨,儿子醒来,嘴里迸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谢谢妈妈!这句话让那个夜晚突然明亮起来,这小子不仅感知到妈妈的爱,他也懂得说谢谢,懂得感激了,这让我无比欣慰,他不是一味地在索取我们的爱,在获得的同时,他知道心存感激。我深以为慰。

婆婆去世时,儿子只有五岁,儿子并不是很懂去世是什么意思,我们没有让儿子去参加婆婆的告别仪式,我也不想让儿子看到我如何在告别仪式上号啕大哭,我不想让他觉得人生的生死离别是如此悲惨,是如此的痛。从小敏感的他,肯定能感受到那样的难过。

以前儿子看动画片《聪明的一休》,片中的一休在寺庙里,想起妈妈当初将他送到寺庙里时的伤心往事,再联想到自此后再也无法见到妈妈,一休觉得妈妈不要他了,便坐在寺庙的阶梯上哭了起来。我刚刚走到儿子的身旁,并没有注意到儿子情绪的变化,突然,儿子趴在沙发上伤心地哭起来。我急忙过去抱着儿子问他为什么哭啊,儿子扑进我怀里,断断续续地一边哭一边说:“一休的妈妈不要他了。”说完又是一阵痛哭。我抱着这个善感的孩子,也许他遗传了我的敏感,他虽然幼小,可是他在用他全部的感官感知这个世界。

不让儿子参加婆婆的葬礼,也是因为我不想让五岁的儿子在他的脑子里记住这样悲痛的一幕,不愿意让他看到他的妈妈在婆婆的遗体前失声痛哭,悲痛欲绝,尽管人生必定要经历这样的场面,可是我不想让他幼小的心灵记住这一幕,小小的年纪便去直面人生的无奈。

儿子虽然在我们为婆婆守灵的两天里来了,但当时他还小,也搞不清楚是什么状况。只知道一次次地去为婆婆烧香,然后在坝子外面疯玩。而后来在婆婆办完丧事,我告诉儿子,婆婆去了天堂,我们再也见不着她了时,儿子紧紧地抱着我说:“妈妈,你别说了,我都要哭了。”说完就伤心地趴在我身上大哭起来。善良的儿子过早地知道了亲人离世的悲哀,尽管这样的离别对他幼小的心灵来说还没有多少阴影存在,可是,当他慢慢长大,他始终都记得婆婆和我们一样,是深爱着他的家人。

后来我们一起去给婆婆扫墓,儿子总是非常积极地参与。在去扫墓之前,果儿会仔细地叮嘱我要给婆婆买菊花哟;叮嘱我,是不是还要给婆婆买火炮呢?每次去为婆婆扫墓,儿子都很认真地给婆婆把墓地前的杂草扯掉,我教他用毛巾将婆婆的墓碑打扫干净。儿子总是一边擦,一边望着婆婆墓碑上的照片,静静地表达着他的思念。

其实婆婆一直从未远离,我经常会在梦中梦到婆婆,有时儿子也会说他在梦中也见到了婆婆。有一次,我问他梦到什么了。他说梦到婆婆来看他了:“她穿着平时经常穿的那件粉红色带圆点的衣服(那是婆婆以前冬天在家里常穿的一件衣服),头发和平时差不多,精神很好,她问我在玩什么,还让我好好学习,其他记不太清了。”我想婆婆会想方设法地去看她的孙子,她最心疼的孙子,时间、阴阳都不能阻隔这种亲情的相系牵连,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时间已过去五年,我们依然会在某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回忆婆婆以前在我们家的事儿,她从来没有走远。

也许在我们家,大家都相互关爱的情绪总是影响着儿子,果儿从小就知道心疼别人,心思细腻。每当我生病时,他会给我画祝福卡,会在自制的小贺卡上写下:妈妈,快点好起来。婆婆生病时,他也为她祈福,可是,不知老天有没有听到一个五岁小孩的祈祷?

婆婆去世后第二年的国庆节,我们带儿子去泸沽湖、丽江玩,当时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他未满七岁。在丽江四方街的广场中间,有个挂着许多许愿牌的小屋顶长廊,长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心愿牌,或是为家人祈福的,或是祈求自己爱情转运的,或是祈求一生平安的,各种各样的心愿就这样在丽江这一方古老的净土上悬挂着。许愿牌下的风铃被微风吹响,叮当,叮当,这让我想起那藏地的经幡,每当风儿吹过,经幡飞扬,经幡上的经文就被吟诵一遍,经文中的祝福就被吹向世界各地喜欢和平与美好的人们心中。而当微风四起,伴随着叮当的铃声,那些写满祝福、祈祷的许愿牌是否也可以将我们的祝福与祈祷传递出去,让我们心想事成呢?

儿子让我也买个许愿牌,我问他想许什么愿望,儿子说:“我想许个愿,让婆婆活过来,让我们像从前一样,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儿子简短的话,小小的心愿击中了我内心不愿提及的深深的伤痕,泪直涌上来,我忍了又忍,还是奔泻而出,在丽江街头人来人往的人流中,我抱着儿子,不管不顾地狠狠地哭了一场。“亲爱的婆婆,不管我们走到哪里,一样会想起你。果儿对你的思念一点也不亚于我,那血脉相连的骨血亲情,你为果儿带来的健康与一生的幸福,让果儿心中时刻有你。”

我想这所有的许愿牌中,也许每一块上面书写的愿望都是有可能实现的,唯独我们写下的这块,没有时间,没有期限,没有可能实现。可是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在异乡给婆婆写下了只言片语,我们用我们的方式在异乡思念着长眠的婆婆,我想她是会看到的,会听到的,每当风铃响起时,她都会感知到孙子对她的深深的思念,也许她在天上会静静地看着这一块许愿牌微笑,直至泪流满面。

那天我们郑重地写下了儿子小小的心愿,将它挂在了丽江的许愿廊下,儿子站在长廊下的一块石头上与头顶的那块写给天堂婆婆的许愿牌合影留念。镜头中的果儿,穿着白色的毛衣,蓝色的带帽翻领T恤,小手扶着一根木柱,长途的疲惫让小子的眼睛有了黑眼圈,可是他依然露出羞涩的笑容。准备给儿子拍照的我,再次看着起雾的镜头,按下了快门,儿子今天在这里许下的心愿,也许永远都不会实现,不过儿子对婆婆的牵挂,对婆婆的思念,会让在天堂里的婆婆知晓一切。在这个人世,有那么多人在想念她,因为她的爱心,因为她的无私,因为她对家人的照顾,让我们一家人时时都在怀想着那些有妈的日子,真好!

镜头前的儿子有一天终会长大,他会有他的生活,真希望他善良的真性情会陪伴他的一生,懂得爱人以及自爱。

儿子一年年地长大,有时我会问他是否还想得起婆婆的模样,我不知道小小的脑瓜里是否还可以回忆起点滴记忆。儿子告诉我,他都记得。他记得在他过五岁生日那天,姨婆他们都来为他过生日,然后大家一起去看在医院里躺着的婆婆。在婆婆的病床前,婆婆还摸着他的头让他好好读书。我惊讶于一个当时只有五岁的孩子记忆能够如此清晰,也许有些记忆并不会在时间的洪流中被冲刷不见,孩子洁白的心灵记住了婆婆对他的殷殷希望,也许会成为他日后前进途中的一剂强心针。

儿子慢慢长大,对婆婆的思念似乎更甚。儿子在2012 年写了一篇有关家人、亲情的作文,提到了去世的婆婆,他说:“可惜婆婆在我五岁的时候她就去世了。当时我还小,不懂事,还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才知道,少了一个人有多重要,我已经很后悔了。”儿子在结尾处写道:“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知道我的家人非常爱我,我也知道了一个人度过了自己所有的时间,也就不会回来了,我也知道了要珍惜时间,也要珍惜我们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更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

和家人相亲相爱!”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在抒发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深情时,能认识到这些的确非常难得,而言语之间,儿子对婆婆的深深眷念,对小时候的自己不谙世事的后悔之意也早已溢于文字之中,我被儿子的文字打动了。

婆婆与儿子之间的血脉渊源在冥冥中得以继续,比如婆婆的一些动作,我竟然在儿子那里惊讶地发现,那个在婆婆去世时还不记事的孩子,怎么可能记得婆婆的一些动作,可是他现在不经意的一些动作,的确如婆婆在生时一模一样,我只能将这些看成是无法解释的现象。

冬日里儿子临睡前脱毛衣时,我总是站在旁边看他,却又默不作声。儿子脱毛衣时,总是将手伸向脑后,将毛衣的领子顺势从后面往前拉,整个头从毛衣里脱了出来,然后是身体从毛衣里冒出来,最后才将两只手臂从毛衣袖里挣脱出来。儿子说,这样脱毛衣,不用清理毛衣的正反面,自然就是正面朝上,第二天就可以顺顺当当地快速地将毛衣穿上。他这样脱毛衣,与别人都不一样,而在我们家,还有一个人像这样脱毛衣,那就是婆婆。我想小时候的儿子,是记不得婆婆曾用这样的姿势,坐在同一张床上,这样脱过毛衣的,而仿佛有种神秘的力量,将婆婆的习惯传于她的孙子,让我默默地看着儿子脱毛衣,仿佛看见婆婆依然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

那日小子在旁边读“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铿锵有力的声音,让我惊醒,少年近在身旁,而我的韶华,已化成白发冉冉初升,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生活里的艺术循环往复,看似重复,却自有其不一样。

同类推荐
  • 荷塘月色:朱自清精选文集

    荷塘月色:朱自清精选文集

    本书在收录朱自清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同时,还纳入了其经典的游记散文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反映出了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且多数散文作品生动而鲜明地表露出了其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的内在律动,便是他创作的整体美学风格,也是他散文艺术风格的精义所在。其散文至情至美,善于把写景与抒情融会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能为读者创造一种极为动人、极为和谐的氛围和情调,使读者深受感染,并引发共鸣。
  • 寂寞如花落无声

    寂寞如花落无声

    本套书是一套给青少年的散文读物,内容丰富多彩,从文学与思想的尖峰话题到青春时代的镜像风景,从瞬间速朽的绿菌传奇到绚烂舞台后的寂寥烟花渗透着激情与锐思的文字,无不沉淀着青春年华中令人感念的情愫。
  • 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本书精选了徐先生古代戏曲小说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33篇。这些学术论文对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和重要环节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体现了徐先生的治学特色和学术贡献。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
  • 我爱天下一切狗(樊登推荐)

    我爱天下一切狗(樊登推荐)

    本书精选季羡林散文中最深情的42篇文章,“我爱天下一切狗”实际上传达他爱天下一切有情众生。一篇篇触动人心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多情且深情的季羡林。行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无力和哀凉的时刻,我们能做的,唯有用满满的爱来对待生命里所有的遇见。
热门推荐
  • 群星下行

    群星下行

    黑洞来袭,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陌生的外星文明的帮助下,人类建造了40艘巨型飞船,浩劫来临之日,仅有4000万同胞逃离太阳系,通过未知的穿梭,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系。在38号行星上,人类联盟建立了临时基地,由于权力的斗争,人类社会硕果仅存的13位75岁以上的老人被间接流放,只有一位东方少年跟随着他们。故事便从这14人的流放生涯开始,讲述着他们一路的生存经历以及难以想象的旅行体验。
  • 诛神者之歌

    诛神者之歌

    一个遇事以怂为主的高中生凌梓路,一天,一个莫名其妙的包裹,一个莫名其妙的网友,引出一连串神秘与凶险。超能力、神秘人,这一切打乱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甚至让他成为了一个全城通缉的怪物。一个古怪老头的出现,又将他带入了一个隐秘在太平洋上的神秘组织“诺亚”。在这里,他知道了神魔原来真的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只是他们的历史竟和神话故事里的大相径庭。他被强迫拿起武器,成为诛神者,踏上了阻止神重临这个世界的征途。
  • 网游之江湖心

    网游之江湖心

    从扫雷,到最火爆的LOL,都玩过。每个人都有一个江湖梦,也许我们成为一具枯骨,也无法完成一个自己所期待的江湖。既然无法到现实中实现,那么也什么不用笔代替。我的江湖,从这里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尊邪天

    至尊邪天

    一代邪佛,浮屠转世……拥有《欢喜禅诀》的吴天发现,他是多么的幸福……清纯小萝莉,妩媚俏熟女,火辣娇女王,不一而足……前世过往已成云烟,今生种种热血沸腾……请看一代邪佛穿越之后,如何身揽众美,踏破苍穹,成就亘古独尊之名!另实力阶别划分:武者,武士,武师,大武师,武王,武皇,武宗,武尊,武圣,武神,而每一级又分为一到九阶!
  • 归人寂

    归人寂

    景元帝姜怀温立国号姜都,司一帝姜箜挥剑斩断这近百年群雄逐鹿的乱世,铸金鼎于皇城,引四方英豪匍匐为臣,驱姬氏一族于寒原北境立郡以定左右荒莽。太平,往往只是乱世的开端……
  • 结缘岛上结缘宫

    结缘岛上结缘宫

    仙界湟天仙城上方飘着四座小岛,正南方的结缘岛上结缘宫宫主立于主殿,看着门前有些踌躇不前的少年满面笑容道:欢迎加入结缘宫哟~师父我会好好教你哟~此刻少年内心:我,有点后悔了……
  • 重生快穿:男神,别乱来

    重生快穿:男神,别乱来

    顾梨落重生了。但是……穿越系统是个什么鬼?系统就系统吧,但是……大佬,你能不能先放开我的衣服?某皇帝:“不可能。”不可能就不可能吧,但是将军,这里是军营,你这样,影响是不是不太好?某将军:“他们看不见。”得,看不见就看不见,不过师父,你这样真的有辱你三界的威名。某神君:“不要了。”终于日日笙歌的某人暴走了,老娘不干了!某BOSS,“媳妇儿,你说什么?”“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先放下你手里的武器!”
  • 活人禁忌

    活人禁忌

    生活之中流传着很多的禁忌,譬如吃饭的时候筷子不能插在碗里,走夜路的时候不能回头……可是,偏偏有人不相信。那么后果就是死,或者是,生不如死!我们的村子里口口相传的一个禁忌,就是不能动井边的那块石碑,一直到村里的八爷动了之后,恐怖的事情,就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生了……
  • 守护甜心之续集

    守护甜心之续集

    “亚梦,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我是唯世啊”唯世看着眼前的樱发女生,恨自己,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相信她,他多么希望能回到当初,义无反顾的相信她,这样她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亚梦的眼睛,已不再有当初的活力,当初虽然冷,但是并不像现在这样,现在只有一潭死水,“我只知道我要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