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3000000021

第21章 本德宗道章 操控好权变之术这把双刃剑(5)

其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看不到危机的存在,这种现象也可以叫“苟得”,即为“苟且偷生”之意。

【活学活用】

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充满生活的乐趣。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的这句名言,影响甚巨,不仅内化成了有道君子的人格精神,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这在西汉名臣疏广的治家方略中可见一斑。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他博览多通,尤精《春秋》,先在家乡开馆授课。由于学问渊深,四方学者不远千里而至。朝廷得知后,征调他去都城长安,任以博士太中大夫。公元前71年,宣帝拜请他充当东宫皇太子的老师,为太子少傅,不久转迁为太子太傅。他的侄儿疏受,也以才华过人被征为太子家令,旋又升为太子少傅。从此,叔侄二人名显当朝,极受荣宠。

疏广是一位识大体、知进退的人。他对太子的辅导极其认真,教之以《论语》、《孝经》,晓之以礼义廉耻,希望太子日后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当太子十二岁时,他以年老体衰为由,奏请朝廷辞官回家。临行前,宣帝赏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黄金五十斤。其他公卿大臣,也分别馈送财物,并特意在京城的东郭门外设宴为他饯行。站在大道两旁观看的人们,见送行的车子便有数百辆,都感叹地称他为“贤大夫”。疏广真可谓是家私丰足、荣归故里。

但是,说也奇怪,疏广回到家乡以后,竟绝口不提购置良田美宅。而是将所得财物赈济乡党宗族,宴请过去的故旧亲朋。不仅如此,他还几次询问余剩钱财的数目,意思是要把这些财物都花得一文不剩。疏广的儿孙们很着急,可又不敢言语,只好私下请了几个平时与疏广要好的老人,希望他们能劝说疏广,及时建造房舍和购买田地,使子孙后代也有个依靠。几位老人觉得这些意见是对的,便在相聚时从中规劝疏广,要他多为儿孙们着想,置办家产。

疏广笑着说:“你们以为我是个老糊涂,不把子孙后代的事情惦挂在心吗?我的想法是:家里本来还有房舍和土地,只要子孙们勤劳节俭,努力经营,精打细算,维持普通人家的穿衣吃饭是不成问题的。”老人们还疑惑不解,疏广接着说:“如果现在忙于为子孙后代买地盖房。子孙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愁吃,不愁穿,反而会使儿孙们懒惰懈怠,不求上进。一个人要是腰缠万贯,家中富足,贤能的容易丧失志向,愚笨的则变得更加蠢陋。再说,钱多了还容易招人怨恨,我过去忙于国事,对子孙的教育不够,如今不为儿孙们置办产业,正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克勤克俭,这也是爱护和教育儿孙的一个办法啊!”老人们终于被说服,再也不为他的子孙们去说情了。

疏广对待子孙后代,务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以免使他们成为好逸恶劳的纨绔子弟,同时也使他们自觉地远离“不义”的富贵,表面看来似乎不近情理,但其用心是何其良苦,又何其明智!

【智慧金言】

人生在世,难免沉沉浮浮,时起时落,关键的是,倘若能够领悟生活的真谛,享受一点一滴的生活所给予的快乐,就可以了解人生的意义所在。虽然,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或满足于吃粗粮、喝白水,但相对于用不义的卑劣手段去攫取所谓的“富贵”,君子则宁愿安贫乐道,以此来换取良心上的轻松和精神上的舒畅。

最让人鄙视的人性是贪婪

【原典】

幽莫幽于贪鄙。

注曰:“以身殉物,过莫甚焉。”

王氏曰:“美玉、黄金,人之所重;世间万物,各有其主,倚力、恃势,心生贫爱,利己损人,巧计狂图,是为幽暗。”

【解读】

最让人鄙视的人性,莫过于贪婪。所以佛教力戒人们克服三大苦因,而“贪”则是首因。因为一有贪婪之心,整个人就会变得品德鄙陋,目光短浅。原本应该是明亮的心灵,也会变得幽暗起来;原本很有希望的事业,也会被断送。

【活学活用】悖逆得悖逆失

明朝首辅大臣严嵩,在嘉靖四十四年(1564)被削籍为民,家产尽抄。如果追究严嵩之败,关键就在一个贪字。史书记载,严嵩父子均是“贪鄙”之人,那么严嵩究竟有多少钱呢?据《世宗实录》记载:“金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有奇,银二百二万七千九十两有奇,玉杯盘等项八百五十七件,玉带二百余条,金厢玳瑁等带一百二十余条,金厢珠玉带绦环等项三十三条、件,金厢壶盘杯箸等项二千八十余件,龙卵壶五把,珍珠冠等项六十三顶、件,府第房屋六千六百余间,又五十七所,田地山塘二万七千三百余亩。……”那是相当的有钱。

也许是应了那句老话:以悖逆的方式得到的,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失去。严嵩被削职后只得在祖坟旁搭一茅屋,寄食其中,晚景非常凄凉。8年后严嵩在孤独和贫病交加中去世。他死时穷得买不起棺木,也没有吊唁者。是“贪鄙”毁了他一生。

【智慧金言】

其实“贪鄙”不知道曾经毁灭了多少人,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时时与“贪鄙”做斗争。

自满者败,自恃者孤

【原典】

孤莫孤于目恃。

注曰:“桀纣自恃其才,智伯自恃其疆,项羽自恃其勇,高莽自恃其智,元载、卢杞,自恃其狡。自恃,则气骄于外而善不入耳;不闻善则孤而无助,及其败,天下争从而亡之。”

王氏曰:“自逞已能,不为善政,良言傍若无知,所行恣情纵意,倚著些小聪明,终无德行,必是傲慢于人。人说好言,执蔽不肯听从;好言语不听,好事不为,虽有千金、万众,不能信用,则如独行一般,智寡身孤,德残自恃。”

【解读】

如果世界上只有你和你和影子,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恃才自傲的人,最后的下场往往就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凡有才华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傲,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见别人的长处,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结果是将周围其他有才干的人都赶跑,自己成了孤家寡人,孤陋寡闻、孤芳自赏,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暴君商纣王就是一个特别有才的人,他力大无比,几乎无人能及,能够轻易托梁换柱,倒拽九牛,徒手与野兽搏斗。不仅如此,纣王还天赋聪颖,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能言善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聪明才智却没能用到正地方,结果落个自焚而亡的下场。

隋炀帝杨广也是这样一个人,他年少好学,尤善诗文,著有文集55卷。开皇元年(公元585年),只有13岁的杨广就被封为晋王,并做了并州的总管,拱卫京城。随后,杨广亲自率军统一国家,并组织修建畅通国脉的京杭大运河,还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修订法律等等。

与商纣王一样,炀帝也不免犯有恃才自傲、我行我素的毛病,在缺少道德监控和自我约束的前提下,他做出了大逆不道、弑父篡位之举。成为皇帝后,他又过度沉迷于享乐之中,无心治国,走上了荒淫无道、自取灭亡的不归路。

所以古人总结说:自满者败,自恃者孤。因为自恃者的心里,只有他们自己,再也装不下任何人。想想,这种人又有谁愿意搭理他?

【活学活用】

自负的人注定孤立无助

智伯自负力量强大,薛道衡自负才华横溢,结果不都是以身首异处而告终吗?

进入春秋中期以后,晋国的大权逐渐落到了一些士大夫手中,出现了士大夫专权的局面,即所谓的“政在豪门”,而晋国国君根本左右不了臣下。在这些极有势力的卿族中,数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四家最为突出。在这四家当中,智氏的势力最强,但也最骄横;赵氏的力量较弱,但能够勉力勤政,爱惜人民。

后来,智伯(即智瑶)掌管了晋国的政权。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想给他。段规说:“智伯贪婪而刚愎自负,如果不给他土地,就要攻打我们;不如给他地,他得到地,必然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如果不给他,他一定会极力对付人家,这样,我们便可以免于祸患,等待事态的变化,再趁机而动。”韩康子说:“很好。”派使者送给智伯一座拥有万家人口的城。智伯十分高兴,就又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不想给他,家相任章说:“为什么不给他土地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地索取土地,所以不给他。”任章说:“无缘无故地索取土地,一定引起其他大夫警惧。我们给他土地,智伯必然骄傲。智伯骄傲而轻敌,我们这里却由于警惧而彼此亲近;用相亲之兵去对付轻敌之人,智伯的命运必定不长了。《周书》上说:‘打算战胜他,一定先暂时辅助他;打算从他那获得,一定先暂时给与他。’您不如给他土地,使他骄傲,然后便可以选择能够联合的人去图谋消灭智伯,为什么单把我们做为智伯的斧质、箭靶呢?”魏桓子说:“很好。”也给智伯一座拥有万户人口的城镇。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一带的土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十分生气,率领韩、魏两家的军队去攻打赵氏。赵襄子逃到晋阳。晋阳人民与赵襄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誓死不屈,共同抗击智伯的联军。而先前“忍痛割爱”的韩、魏两家,趁机向智伯发难,与赵襄子三家联手打败了智伯,灭掉了智氏。后来,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而中国的历史也进入了战国时期。

隋代薛道衡,六岁就成了孤儿,特别好学。十三岁时,能讲《左氏春秋传》。隋文帝时,作内史侍郎。隋炀帝时任潘州刺史。大业五年,被召还京,上《高祖颂》。隋炀帝看了不高兴地说:“这只是文辞漂亮。”拜司隶大夫。隋炀帝自认文才高而傲视天下之士,不想让他们超过自己。御史大夫于是说道衡自负才气,不听训示,有无君之心。于是炀帝便下令把道衡绞死了。天下人都认为道衡死得冤枉。但他不也是太锋芒毕露而遭祸的吗?

自负的人孤独无助,因为他们大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非要让他们接受意见,那就必须选择触动他们心灵的办法。

明成化十五年,权阉汪直受命巡边,防边官吏畏之如虎,甚至坐在路边等候迎接。镇守辽东的兵部侍郎马文升对汪直不满。于是,汪直与陈钺合谋,把陈钺扰边的罪责一古脑儿转嫁到马文升身上。原来,陈钺滥杀边民冒功激起民愤,马文升前往剿抚,才得平定。由于汪直的奸诈,马文升被贬。陈钺细心揣摩汪直的心意,觉得应当为他创造一个立战功的机会,于是,就假报边警。宪宗让朱永统兵,汪做监军,到边境转了一圈,便凯旋了。这次出征的结果有两条:一是杀了许多无辜边民,抢了不少财物;二是朱永被封为保国公,陈钺升为右都御使,汪直加了俸禄。

王越见陈钺升官发财,也依样画葫芦,假称边关有警。宪宗也不问明原委,只管稀里糊涂地下命令,再次让朱永领兵,王越辅助,汪直监军,“凯旋”之后各有升赏,王越如愿以偿,被封为威宁伯。

王越和陈钺成了汪直的心腹爪牙,时人把他俩比做两把“钺”(古代的一种斧子),莫不畏惧。

偏偏有一个善于戏谑的小宦官阿丑看不过去,就设法在宪宗面前揭发他们。一天,阿丑在宪宗面前扮戏,装作街头醉汉的样子,胡说乱骂;宪宗听了不解。另一小宦官扮做一个行路人,大声喊:“官长到了?”阿丑不理,漫骂如故。一会儿又上了一太监,大呼:“御驾来了!”阿丑仍然不理。最后,小太监上来急呼:“汪太监来了!”阿丑立即显出惊慌之状,小太监故意喊住他问道:“皇上来了,你都不怕,怎么单怕汪太监?”阿丑答道:“我只知有汪太监,不知有皇上,汪太监不是难惹吗?”宪宗听了这些话,若有所思。

阿丑见皇上已被打动,便进一步仿效汪直的衣冠,持两把大斧而行,旁边的伶人问:“你拿这斧子干什么?”阿丑道:“是钺,不是斧!”又问他为什么要持钺而行,阿丑答道:“此钺非同小可,自点兵遣将,全靠此二钺!”伶人又问道:“什么钺有如此威力?”阿丑答道:“怪不得你是一只呆鸟,竟连王越、陈钺都不知道?”宪宗听了微微一哂。

自此,宪宗对汪直开始有所忌惮。恰在此时,御史徐镛上表弹劾汪直。汪直集团内部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倾轧,把汪直的不法隐情全部报告了宪宗,宪宗终于决定处置西厂。宪宗先撤了西厂,驱逐汪直的心腹死党王越、戴缙等人,因陈钺此前已犯罪被杀,没有追究。

汪直等原来都是宪宗最信赖的人,如果谁直接去说这些人已经危害到皇权的统治,皇帝肯定不会相信,而且敢于直谏的人还会有生命危险。很显然,劝诫自负的人,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除非是因为有极其重大的利害关系、很强的责任心或者很深的感情,一般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一般人会怎么做呢?让自负的人继续自负,直到自食其果,也就是国破家亡、身败名裂。

自负的人当以此为戒。

【智慧金言】

一个有才华的人最难战胜的,是他自己。恃才自傲的人,自认为无所不能,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能看见,结果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最后的下场注定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任疑与疑人都是大忌

【原典】

危莫危于任疑。

注曰:“汉疑韩信而任之,而信几叛;唐疑李怀光而任之,而怀光遂逆。”

王氏曰:“上疑于下,必无重用之心:下惧于上,事不能行其政;心既疑人,勾当休委。若是委用,心不相托;上下相疑,事业难成,犹有危亡之患。”

【解读】

“任疑”是管理的大忌,一方面被用者因为“任疑”,时时处于危险之中;另一方面,任用者因为“任疑”,事事不得利。所以“任疑”者,百害无一利,损人不利己,祸国而殃民。

同类推荐
  •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成功的智慧

    成功的智慧

    许多人怀着羡慕、嫉妒的心情看待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总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有外力相助,于是感叹自己的运气不好。孰不知成功者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便会有奋斗的方向。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具体到某一个人头上,并非就是那么回事。曾有人巧妙地把人生比喻为一条船。在人生的海洋中,大约有95%的船是无舵船。他们总是漫无目的地漂泊,面对风浪海潮的起伏变化,他们束手无策,只有听其摆布,任其漂流。结果他们要么触岩,要么撞礁,以沉没而告终。
  • 观念决定前途

    观念决定前途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不能预见未来,但可以把握观念。本书对人们在思维模式、人生方向、心态、人际关系、潜能、心理、职场艺术、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地剖析,并列出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供读者参考,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观念突破”,并以实用性极强的“成功方法”作为对读者的指导。经过阅读现实的案例,领悟独到的分析、再落实实用的方法,相信每一位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一定会通过本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迎来成功的人生!
  • 从伤痛中开出最美的花

    从伤痛中开出最美的花

    漂在北京,没车没房没男友没存款的大龄未婚文艺女青年语含非,实在觉得自己有理由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愤怒和悲伤,无可言说的消极席卷着她的心。然而,一个特殊的夜晚,一位'神'找上了语含非,他引导语含非踏上了追溯自己前世今生的奇妙之旅……
  • 幸福女人要懂心理学

    幸福女人要懂心理学

    最全面、最麻辣、最实用的女人心理书。这里有精于包装自己的换装术,善于说服、引诱的言辞策略,谙熟驾驭人心的手段……智慧女人不容错过的心理修炼教程。
热门推荐
  • 圣魔一念

    圣魔一念

    貌似穿越到了自己构思的小说里杨旭后悔莫及,当初怎么不在新手村多设定些机缘,多放几只萝莉恩,还是先去诱拐主角最重要
  • 幻光大陆

    幻光大陆

    前世的武学弟子,在一次大战中被捉拿,正当他绝望的时候一个神秘的黑衣人就救走了他找回希望的他,刚想到谢又被黑衣人用一把短剑将它刺死,他又失去了希望,他死了吗?
  • 唇上春天

    唇上春天

    等待是一场冬天,漫天风雪,我早就忘记等待的是一个人,还是坚持一种等待的姿势---许莲安许莲安以前是最讨厌等待的人,吃饭不要等,坐公交车都不想等,爱一个人更不可以等,所以她一直奋起直追,从高中到国外,却因为一场车祸,得到了一段连再见都来不及说的爱情;从那之后她不得不学会等待,可是等待姿势很孤独,结果很渺茫;另一个他不是她等待的人,却想带给她一场生机明媚的春天,季节的变换不由人控制,他的到来也不由她掌握;原地踏步便是初衷,往前一步就是春日,她该怎么选择?
  • 当异世界魔王被传送到异世界

    当异世界魔王被传送到异世界

    当一位魔王被传送到异世界的时候,他会有什么样的操作来在这个世界称霸。
  • 都市三年之痛

    都市三年之痛

    我的老婆是一个超级大美女,温柔贤惠,我们结婚三年生活温馨而幸福,直到一天晚上,一个奇怪的人加我微信,向我传了一张视频截图……
  • 崛起之神逆天大小姐

    崛起之神逆天大小姐

    她,是逍遥城的千金大小姐。拥有绝世的天赋,倾世的容貌。他,是东大陆一个小小的佣兵之子。修炼的天赋与她不相上下。伟岸的身姿,温润的面孔,成谜的身世。一次追杀,她与他相遇。半年的生活,她对他敞开心扉。临行前,两人许下永恒的誓言:“哥哥,在你十八岁成人礼之际,我将以绝姿归来,站在你的身边。”“悦儿,在我十八岁成人礼之时,我将用我单薄的身躯为你遮风挡雨。若有人要伤害你,必先踏过我的尸体!”
  • 天籁灬转瞬间

    天籁灬转瞬间

    “我是要你嫁给我,而不是请求,你只有选择答应。”男人拽着暗恋10年的女人进了民政局,“都闪开,我要办证。”女人还没缓过神来就领了证“姑姑,你为什么没有小孩子呢?”小萌娃嘟囔着“因为我恐婚。”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他晚年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小说写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了农奴少女卡秋莎?玛丝洛娃后将她抛弃,10年后,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因被诬告犯了杀人罪而投入监狱。在法庭上,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发现被审判的罪犯就是玛丝洛娃,于是良心发现,决心要赎罪,为她上诉。上诉失败后,他随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并决定和她结婚。玛丝洛娃拒绝了他,但内心为他的行为所感动。最后,他们的精神都走向了“复活”。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人的精神复活看作社会根本转变的起点,这种思想集中地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的描写表现出来。
  • 姓氏血时代

    姓氏血时代

    每个姓氏都源自太古的传承,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有着一个祖宗传承下来的姓名!每个姓名代表一个族系的力量!末世将之,恒古封印解开,地球迎来末日浩劫,大混乱时代!沉睡在每一个人体内的血脉都被激发出无穷力量。姓雷的拥有操控雷霆之力,姓刘的掌握刀锋文明,每个姓氏,都拥有前所未知的巨大能力!【新书上传,辛苦大家先行收藏】
  • 伊少又造孽了吗

    伊少又造孽了吗

    伊微暮看着桌上的令牌,再看看身边睡得像猪的江白翼。不禁感叹:“下次出任务,再分配到猪队友。老子就撒手不管了!”和一转头,就看见了那个曾扬言要娶她的弱男人。不禁再次感叹:“臻都派的什么队友,就这么弱,怎能保护学生,树立威严?”“算了,辞职吧!”可是弱男人,坐在一张椅子上,在后面说:“我在你面前弱,是为了讨老婆。可在学生面前,我是可以保护他们的好老师。”伊微暮看着眼前信誓坦坦的弱男人,一愣,再回神发现他单腿跪在地上。“这些兔崽子,已经有人护着他们。而我这只大灰狼发现一只落单的小白兔。以为很厉害,结果只是个逞强的小兔子。我打算护她,永远。所以,你愿意嫁给我吗?”伊微暮看着眼前的弱男人,不怀好意的笑笑“不行,得我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