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53800000007

第7章 争夺大清帝位失败之谜(二)

画外音:

上一讲,纪连海老师说到,在第一次汗位争夺战中失利的多尔衮,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默默地积蓄力量,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带领八旗铁骑,东征朝鲜,西进蒙古,为清王朝政权在东北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东北局势的平静,一向雄心勃勃的多尔衮,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了大明王朝辽阔的疆土之上,但多尔衮首先必须攻克的眼中钉,就是已经在长城外坚守数十年的孤城宁远,而他的守将就是威名远震的袁崇焕。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都败在了宁远城下,那么这一次,多尔衮究竟能否战胜劲敌袁崇焕呢?还有,袁崇焕为明王朝建功无数,为何最终没有战死疆场,却死在了崇祯皇帝的手里,而且是极为残酷的凌迟处死,这其中究竟发生过什么?曾经发生在明王朝首都的那悲惨一幕,究竟又是怎样?

纪连海: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在争夺后金汗位失败以后的多尔衮,他在此后的17年里,采取了紧紧追随皇太极的战术,迅速地取得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地位,不但如此,在他展示杰出才华的过程当中,他还遇到了一个人,一个人对他的支持,这个人是一个汉人,是一个名臣之后,这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

诸位,可别小瞧了这位范文程,这位范文程他的本事可是太大了。在清初,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最有本事的文臣那就是范文程。我们前面讲过,在明朝的将军中,也有一个最有本事的人,这个人就是明末大将袁崇焕。袁崇焕这个人厉害,太厉害了,我们可以看到,后金和清,两位大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位大汗,几十年面对着一个袁崇焕,那就叫完全没有办法,有袁崇焕在,你不管是叫后金也好,不管叫清也好,不管你是皇太极还是你的父亲努尔哈赤,谁到我宁远城,就此打住,我告诉你,此路不通,有我袁崇焕在,大明朝就不会灭亡,我活着一天,大明朝就不会让你灭亡。袁崇焕厉害吧。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面对着袁崇焕,那是束手无策。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范文程手下却走不了三个回合,范文程三言两语,就能让袁崇焕死无葬身之地。我们可以说,得到了范文程的多尔衮啊,那如虎添翼,不但将来一旦发生皇太极去世的情况,那不但大清朝的江山是他的,而且灭掉大明朝,灭掉李自成,灭掉张献忠,那是易如反掌一般。

1629年,我们知道,皇太极继承大汗位置之后,迅速地改变了他父亲努尔哈赤时期的一系列的对汉人的歧视政策,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那些汉人的心悦诚服的支持,由此,范文程才能登上政治舞台,才能一显身手,当时的皇太极,认为他自己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东北,他下决心,这一回,我可再度该跟什么,该跟大明朝较量一番了。

画外音:

虽然努尔哈赤跟皇太极在宁远城下,屡战屡败,但是这一次,皇太极在多尔衮的极力推荐下,带上了范文程。此前,我们一直在听到这个文臣是如何的厉害,这一次,范文程不会让已经尝够了失败滋味的皇太极空手而归了吧?

纪连海:

果不其然,这个范文程刚一与皇太极见面,马上就对皇太极说,您这样打不行,您这个决策是错误的,不但您是错误的,您父亲历来的政策是错误的,您那么打,肯定打一仗败一仗,您必须得长记性,您每次都走锦州,出山海关,奔蓟州,掠三河,过顺义,您每次都这么走,谁不知道啊,是个明朝大将就知道,这沿路之上布上了多少人马在那儿等着您,等您钻口袋,这个是错误的,您再不能这么走了,这条路不通。皇太极说,我爹就这么打的,我也这么打的,我也知道不通,那你说怎么才能通?您不知道,这长城沿线,多少个关口,您非得认山海关啊,除了山海关,您就进不了北京城了?我给您推荐一个地儿,喜峰口。

喜峰口在哪儿?在今天河北的迁西,在迁西县以北40公里的地儿,古称“兰陉”,等到宋朝的时候,这个地儿叫“松亭关”,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曾经有诗啊,说:“三更抚急大叫,梦中夺取松亭关”。这个松亭关,指的就是喜峰口。元朝的时候,这个喜峰口改名叫“喜逢口”,明朝永乐年间,就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这个喜峰口,正式确定名称叫喜峰口,喜峰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还是回来说皇太极这次走喜峰口。

皇太极这次走喜峰口,果然不同寻常,迅速地从喜峰口,直奔蓟州,但是这条路上,并不是没人阻挡,如果你单兵独进的话,很有可能孤军冒进,丧命疆场,范文程这个时候,他自己在干什么,他居然得到了皇太极的信任,自己亲率一支精兵,从喜峰口旁边作为侧应,他直扑潘家口、马兰峪、三屯营、大安口,作为皇太极的侧应,两路直扑北京而来。范文程,一个文臣,他会打仗吗?出个主意应该还行,打仗会吗?那我们先稍事休息一下,一会儿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范文程和皇太极是如何进行这场战争?再来看他是如何与袁崇焕斗智斗勇的?

画外音:

皇太极此次南下进攻明朝,似乎出奇的顺利,范文程的计谋好像成功了。但是我们知道,皇太极这次的进攻是绕过了宁远,进攻北京,那么在大明王朝军师危急之时,皇太极大军身后的袁崇焕又在做什么呢?

纪连海:

我们还是继续来说皇太极和范文程此次的伐明之役,在这次战事中,范文程独挡一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率领的偏师,迅速占领了潘家口、马兰峪、三屯营,还有大安口等五城,当时明军集中全力,对付这个文臣,对付这个范文程。当时的明军,几万大军里里外外,将范文程的驻地大安口,包围了个水泄不通。范文程一想,三十六计,我这次使用哪个呢?我还是使用诸葛亮出山时候那个计吧,火攻之策,一下解了围,他这边一解围,明军迅速败退,在明军败退的过程中,就乱了。

当时我们再说皇太极那边,一下子就没有人阻挡皇太极,结果皇太极直扑蓟州而来,迅速地奔三河,掠顺义,过通州,沿北运河直扑北京城而来,先头部队到达离北京城两里地之外的南海子,这个时候的明军那可真是乱作一团,转眼之间,谁都没有防备啊。这个北京城就被清军给包围了个水泄不通。当时明军的总兵满桂亲自率领大军,出德胜门、安定门,沿着我们今天北京城的北城一带,与清军进行较量,当时城上的明军,发炮助威,一炮打去,只听得哎呀一声,满桂身负重伤,自己人打自己人,没有办法,满桂连忙命令所有军队撤入城中,就这样,我高悬免战牌,你爱怎么打怎么打,我明军不出山了。

就在北京城非常危险的时刻,袁崇焕率领的部队,从宁锦前线,宁远、锦州,从宁锦前线,杀回北京而来,又将皇太极的部队从外部包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里外都是明军,只有中间是皇太极的部队,皇太极亲自到了阵前察看,哎呀,不行,我得看看,这个仗我能不能打?当时,皇太极亲自到了阵前,到了袁崇焕所在的部队阵前,单人独骑走了一圈。当时的皇太极可是被吓怕了,我要用另外一句成语说皇太极,那可是太恰如其分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他当时就找到范文程,我说范老先生,您这回可得救救我,咱们跑不出去了,咱们完了,您说怎么办,我就听您的,您看,我就被包围了,范文程说,这容易啊,我最会的就是这个啊,三十六计,您忘了最后一计了啊,走为上,撤啊,跑还是比较快,那边还记着呢,三十六计总得有一计叫穷寇莫追啊,算了,枪口抬高一寸,让皇太极撤,皇太极就这样撤了,范文程当时想的是什么?范文程当时心中想,遇到袁崇焕这样的明军,强攻没有希望,看来,强攻不成,那就只能智取。智取,说得容易,您以为您是谁,您就在东北读了那几本书,也号称叫“饱读诗书”,您想,人家袁崇焕没读过书,人家好歹也是堂堂进士出身,人家读的书不比您范文程少,您会的人家袁崇焕啥不会?可以负责任地说,您会的他会,您不会的他也会,您想收拾他恐怕还差点。范文程这回想,我一定得智取袁崇焕,我一定要让你袁崇焕死无葬身之地。

画外音:

智谋与勇气,似乎都不如袁崇焕的范文程,面对袁崇焕的强大攻势,建议皇太极尽快撤军。这一次进攻明朝的战争,几乎又将失败。但范文程似乎另有所思,他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够让袁崇焕死无葬身之地呢?

纪连海:

(范文程)他当时想到了三十六计中最为歹毒的一个计策,反间计。我为什么说三十六计中最为歹毒的就是反间计?这个反间计,屡试屡成,没有一次不能成功的,实在不成的时候,您打仗,您就使用反间计,使用一次就成功一次。在封建社会,反间计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什么叫反间计?反间计最早它的原形出自《易经》的《比卦》,原文是这样的,“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什么意思呢?我在迷惑敌人的圈套中,再下一层迷雾,让敌人上当,把敌人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这就叫反间计,孙子兵法中也说到了这一点,说:“反间,因其敌间而用之”,这意思就更明确了,就是利用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反间计屡试屡成。

中国古代史上的战争,使用反间计的不计其数,比较早的一个反间计成功的例子,那是在战国时期,燕、齐结仇,当时前提是齐国打败了燕国,燕国“十年生蓄,十年教训”,我套用的卧薪尝胆的词,燕国十年生蓄,十年教训,20年之后,燕国率领五国联军,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由乐毅率领,杀奔齐国而来,当时的齐国只有72座城市,转眼不过月余的时间,70座城池就被乐毅率领的五国联军统统拿下,一个强大的齐国此时只有两座城池,其中一座是即墨,即墨守军田单,田单一想,这个乐毅太厉害了,我怎么样才能除去他呢?我打不过,就在这时候,乐毅他也怪,他不打了,就剩两座城池的时候,乐毅下令,停下兵来,谁都不允许再打,就这样一搁,三月过去,后面的燕王下令,打啊,打啊,乐毅就是不听,这里到底有什么变故呢?就在这个时候,田单想到了这儿,就是我使用反间计的最佳时间,于是,田单马上派出去很多很多老百姓,到处传播这样的谣言,那打下这两座城池还不容易吗?乐毅他不是打不下来,而是不打,为什么不打呢?他想当齐王,因为他想将来这个齐国就是他的了,所以他要让齐国的老百姓踏踏实实地听他的话,他要使用怀柔政策了,当所有齐国的老百姓都服从于他的时候,他就打了,将来他灭掉齐国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奔你燕国,再灭燕国,他要统一中国了,这个时候,燕王一想,不行,迅速把乐毅给我押回燕京,那个时候燕都就是咱们现在的北京,迅速地把他给我押到燕都蓟来,这个时候乐毅听说以后,三步并做两步,赶忙跑到赵国去了,五国联军没有统帅,新的统帅正在路上,就在这个时候,田单采用火牛阵,转眼之间,不过一个月时间,一下就拿回了齐国的70座城池,战争到此告一段落。

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反间计它是屡试屡成,什么原因?它就利用了中国封建社会它是家天下,皇帝和大臣他不和,文臣、武将不和,帝王、将相互相之间不和,利用的就是君王与武将之间的这种微妙的不和心理,我得提防着点你,你将来一强大起来,指不定什么时候你就灭掉我,我就利用了你这种怀疑心理,所以,我本来就怀疑你,我肯定要怀疑你,我作为君王,然后别人对方再说你好,那肯定就成功了。但是问题在于,你范文程懂这个,我袁崇焕就不懂?我袁崇焕不懂,那我们家皇上崇祯皇帝他不懂?崇祯皇帝何许人也,上台伊始,诛杀魏忠贤,一时间人人喊好,虽然说年轻,但是有为啊,你使用反间计在他那儿能够成功吗?他能够轻信你的反间计吗?你可别忘了,反间计是对方创造出来的,他们不会轻易地让你范文程的想法得逞的。范文程的想法能够得逞吗?我们稍事休息,一会儿再来讲解。

画外音:

刚才说到,范文程要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信任是超乎寻常的。袁崇焕全权掌管了辽东军事,还持有皇帝赐给的尚方宝剑。而且,袁崇焕也是在宁远屡立战功。范文程的反间计怎么可能轻易得逞呢?

纪连海:

别说,范文程这个计策,还真是就得逞了,范文程实施反间计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儿呢?我们还是话从皇太极撤退开始,皇太极为什么就那么容易就听从了范文程的意见,下令迅速撤退呢?原来,范文程告诉皇太极下令撤退之前,跟皇太极耳语了几番,对他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你听我的保证咱们就很快结束战斗,皇太极说,好吧,我就听你的试一试。

皇太极带着部队向东北撤退,要撤回关外,在撤退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个问题,双方打仗,肯定有俘虏,这个俘虏怎么办呢?依原来清朝的想法,最早的时候,悉数杀掉,后来从皇太极开始不杀了,全都掠到关外,在这千军万马的俘虏之中,有两个太监,他当了俘虏,有的人不明白,这打仗要太监干嘛?太监怎么跑前面了?这诸位有所不知,明朝的传统,将军打仗,太监监军。这个太监是皇帝最为亲信的人,负责监督军队的一举一动,所以太监当了俘虏不足奇怪,奇怪的是太监他一定是皇帝最为亲信的,比信大臣还要信,结果这俩太监当了俘虏。

咱们话说,皇太极的部队一边往前走,部队的人,这一路之上不能一路无话吧,闲聊天,就听着,这个人叫大将高鸿中,那个人叫大将鲍承先,两个人嘀咕,特小的声音嘀咕,他们俩是负责押运俘虏的,特别小声地嘀咕,你知道吗?知道这次为什么撤退吗?不知道啊,打败了啊,不是那么回事我告诉你,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为什么撤退?咱头两天你记得,咱们皇上,皇太极,咱们皇上单人独骑,上袁巡抚的军队前走了一遭,知道吗?知道啊。这咱谁都知道,对方也知道,那两个太监心说,这我也知道,我也瞧见了,他自己去了。你记得吗?再走到老西边拐了弯的时候,那儿有两个袁巡抚派来的亲兵,俩人说好了,将来裂土为界,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是咱们大清的,黄河以南是他袁崇焕的。明朝存在不了几天了,咱们一回去,那边就政变,然后咱们再一杀回来就完了,大明朝完蛋指日可待了。不知道吧,真不知道。可别跟人说去。说时迟,那时快,这两个太监中的转眼之间,一个太监,姓样的太监撒腿就跑,这边穷追猛打,抓太监啊,可是没抓着,话说这个太监三步并作两步,转眼之间,冲进了北京城,进了紫禁城,见到了崇祯皇帝,如此这般一说,崇祯皇帝大怒,崇祯皇帝这个人有千般优点,但是就一个缺点,刚愎自用,独断多疑,他本身对所有的大臣都产生怀疑,他谁都不相信,怀疑一切,打到一切,这么一个人,在这时候,他听到有人说袁崇焕不好,马上命令把袁崇焕给我押到北京城而来。袁崇焕到了北京,经过崇祯皇帝上下军臣一年多的审讯,毫无结果之后,崇祯皇帝非常生气,下令给我推出去,凌迟斩首。

什么是凌迟啊?凌迟的本意,是低缓的山丘,现在这个凌迟,它是中国古代五种酷刑当中,最残酷的那种刑法,就是凌迟处死,这里我们借用缓缓的山丘的凌迟作为五种刑法之中的一种,您就可想而知它是什么意思了,取其死得缓慢之意。怎么缓慢?那就是我们一句成语,千刀万剐。中国古代明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都使用过凌迟处死,但是这个凌迟处死,最多的没有一千刀,是元朝,它的《大元律》上规定,凌迟处死要剐120刀,这人才可以死,一刀一刀拉,第119刀这个人不能死,得要会说话,得要破口大骂,到120刀的时候,这个人死了。明太祖继位,觉得什么刑法,120刀这个人就结束了,不行,改。大明律有这么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叫轻其轻罪,重其重罪,什么意思?如果您犯的罪很轻,那就饶了,不处理了,这么点处理什么劲,如果您犯的罪很重,一定比大元朝那个律法还要重,当时明太祖规定,120刀,乘30,3600刀。明初,为这个3600刀杀一个人,给您一把刀,您要用3600刀杀掉一个人,3599刀这个人得会说话,谁弄得了啊,可难为坏了哪些刽子手了,谁都弄不了,一千刀没到,死了,最后,下面报告,皇上这个没法使,弄不了,那你们给我瞧瞧,谁杀得最多?有一个人说了,皇上,我,你用多少刀?3357刀,那好吧,大明朝凌迟处死的规定就是3357刀。

画外音:

看着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我们有些不寒而栗,难道忠勇的袁崇焕当年,真的也是如此这样的被活活杀死在刑场上的吗?在曾经的历史上,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一幕究竟是真的吗?

纪连海:

袁崇焕受到的就是如此刑法。3357刀。在明史中记载袁崇焕的死六个字,“碎礫”,就是凌迟处死的另外一种说法,“碎礫崇焕于市”,如此而已。千古的奇冤,六个字,掩盖了一切。所幸,后来有一个人叫计六奇,他写了一本书叫《明季北略》,记载得非常详细,他详细地记载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真实过程,前提,我们得首先清楚,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袁崇焕是全国头号汉奸,范文程的这个计策当时无人识破,所有人都认为它是真实的,他真的是汉奸,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想,全国的头号汉奸被皇帝下令凌迟处死,那人是什么样一种感情,就在袁崇焕死的那一天,1630年8月16,北京城万人空巷,齐聚西市而来,那时候的西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菜市口,那是杀人掉脑袋的地方,齐奔西市而来,万人空巷,围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你要想挤到前面,得先给刽子手送礼,刽子手开刀,你就跟在刽子手后面,你就鱼贯而入,就可以亲眼看到这个袁崇焕死的真实细节。

历史书上记载说:“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一刀一刀拉,“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什么意思?每割一块肉,京城百姓都哗哗地往前面扔钱,我把这钱给你,你把这肉给我,我得吃掉它,生吃,最后,“只剩一首,传视九边”,只剩下一个头颅,然后传令,长城沿线的九个关口,这叫“传视九边”,就是告诉你,这就是做头号汉奸的下场。袁崇焕冤枉啊。那是鼎鼎有名的大英雄,为保卫明朝最大的英雄却被明朝皇帝如此杀掉,惨啊,袁崇焕地下有知,您说,他该把这笔帐记在谁的身上?范文程?崇祯皇帝?还是自己?对于明朝人而言,范文程,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大奸臣,鼎鼎有名的汉奸,太可恨了,人家两代帝王,几十万将士,无可奈何的一个人,就被你三言两语落得个如此下场,您太可恨了。我们怎么能不恨呢?站在明朝的角度想,我们怎么能不恨范文程?

可是话说回来,我们怎么能恨范文程?你堂堂一代帝王,你连一个小小的反间计你都识不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懂不懂?衷心保卫你的人,如此下场,谁能够再保卫你啊?这就是一个堂堂皇帝的作为?您说,袁崇焕地下有知,该是怎么个思考?如此的范文程,如此的崇祯帝,你让夹在清朝的范文程和明朝的崇祯帝之间千军万马将来做何打算?说得远一点,十几年以后,1644年,当时清军正在关外,李自成的大军团团包围了北京,就在这个时候,袁崇焕手下的第一大将吴三桂,接到了崇祯皇帝的紧急报告,你迅速给我来京师勤王,此时,您要是吴三桂,您要是袁崇焕的手下第一大将,您会做何打算?我在这里丝毫没有为吴三桂辩护的意思,您会做何打算?当时的吴三桂,接到了命令之后,下令,起兵,慢慢启程。他没有走到北京城,崇祯皇帝就上吊自杀了。大明朝就这样灭亡了,怨谁啊?怨范文程?怨皇太极?怨多尔衮?怨李自成?不怨别人,要怨只能怨你自己,这个王朝不灭亡,还等待何时?

咱们再说此后的范文程,他凭借自己的才干,往明军阵前一站,千军万马,立时投降,你不投降我告诉你,袁崇焕就是你的下场,只要范文程在,那招降,孔有德、耿仲明,什么祖大寿,那是易如反掌,此后的范文程,那官位是一再升迁,范文程和多尔衮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密切,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公元1643年9月21日夜,皇太极突然之间暴毙身亡,多尔衮,有范文程支持的多尔衮,终于卷土重来了,他又一次参加了争夺大清朝最高统治权的斗争,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多尔衮,这一次可再不希望出现第二次失败。有着范文程支持的多尔衮,可以说,拿下清朝的皇位那是易如反掌的,这对于已经给皇太极生了儿子的庄妃来说,就形成了十分重大的威胁。庄妃如何才能够保住自己儿子的大清朝皇帝之位呢?对于多尔衮来说,在江山与美人之间,他又会做如何的选择呢?我们下次再讲。

同类推荐
  •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保罗·高尔文的一生》向我国企业界、经济界和广大读者逐一介绍这些世界著名企业和企业家们的创业历史、经营现状以及他们的管理体制与经验,希望对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与繁荣,能够有所裨益。对高尔文来说,他的商标名称的重要性及它代表的一切东西都是他的宝贵财产。不止一次的重要决定都与“摩托罗拉”有关,在公司的形成时期这一名称帮助它克服了困难。
  • 尼采传

    尼采传

    《尼采传》以时间为线围绕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传奇许家印

    传奇许家印

    本书介绍了中国地产大亨许家印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英雄多磨难,鲤鱼跃龙门”、“壮志当凌云,誓做弄潮儿”、“南下寻梦人,理想是导航”、“首富初成日,恒大上市时”等。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热门推荐
  • 黑客

    黑客

    现今任一企业内部,都存在由首席安全官领导的网络保安部,坚守企业商密,捍卫网络安全,保障日常办公。小说讲述了一家国内药业公司在面临网络安全威胁时,主人公如何带领网络保安团队抵御外侵、抓捕内鬼,拯救集团网络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故事……
  •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一个平凡现代人的穿越。一幕幕古今智慧的对决。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斗史。一本精彩的五代风云录。一部香艳的帝王奋斗史。本书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新五代。
  • 情迷巴黎夜

    情迷巴黎夜

    傲娇美女留学生遇上霸道公子富二代,明明一朵白莲花却被三番五次地误会成“悦”人无数的按摩小姐?!你如果缺钱,那我买你!
  • 无后援部队

    无后援部队

    王叶,快给老子滚回来,不然老子军法处置你。哎~~~王悦看着王叶嘿嘿只笑。
  • 美丽都

    美丽都

    张墩墩,河北人,生于1982年,在文学期刊发表小说作品若干,同时从事诗歌、影评等创作,现居石家庄。
  • 身后有鬼:阴夫别过来

    身后有鬼:阴夫别过来

    我天生阴女体质,干的又是跟尸体打交道的活,没成想冰棺里的男人睁开眼,说我是他的娘子,还说我的眼睛是他给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羽残魂

    黑羽残魂

    自身黑暗就注定邪恶?天生光明就是善良?神魔之身,一念之间。黑羽残魂,断念重铸,是非善恶,尽在吾身
  • 灵铠

    灵铠

    前世惊艳的武学高手;后世罕见的千古废人!运命的捉弄,灵魂的重生,是福是祸,孰能知晓!一个八系灵力并存的异世里,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有着自己的归属,能在这八系灵力中找到自己的灵魂属性,而他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灵魂属性……无意间的踏出的一小步,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门,在生与死的边缘游走,慢慢探求着属于自己的路途,最后成就一代传说,达到了众人都无法匹及的高度……………………………………实力等级:灵徒、灵生、灵者、灵士、灵师、灵宗、灵尊、灵王、灵帝、灵圣
  • 我被系统追杀的日子

    我被系统追杀的日子

    系统:击杀三只练气境六层灵兽。失败惩罚:灭杀!系统:征服冰山美人。失败惩罚:灭杀!系统:夺得大会第一名。失败惩罚:灭杀。云天:系统你这是帮我还是想杀我,我可是宿主啊!一个整天被系统追杀的宿主,这是你没有看过的船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