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84300000013

第13章 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型体育消费者群体日趋壮大,单靠社会力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高校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提高体育资源的经营水平,改变被动等待的经营方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体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以达到盘活体育存量资源的目的。因此,高校体育部门可合理利用体育场馆设施较完善、体育师资专业水平较高、体育项目齐全等优越条件,积极兴办各类经营性健身娱乐俱乐部,承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各种体育竞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以赋有内在吸引力的服务产品为市场新的卖点,促进顾客市场的发展,努力使经费形成增量。

2.科学开发赛事产品,有效获取更多经费

在诸多可替代产品组成的领域,提供较高价值的产品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提高产品的精彩度,才能增强竞争优势和市场销售能力。因此,我们只要在努力提高大学生体育竞技水平的同时,能够根据市场消费特点,选择合适的竞赛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赛事组织管理,积极开发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的系列产品,本着对利益群体认真负责和满足他们需求的态度,提高赛事营销规划和实施能力,降低市场运作的风险,确保利益群体参与投融资活动的权益,打造出自己独特的体育赛事品牌,就能有效地引导他们参与大学生体育赛事的投融资活动并建立长期关系,逐步拓展市场自我补给的规模,获得更多的经费。

二、建立高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

(1)拓新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化高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是提高高校领导者的办学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

(2)保障高校体育经费,不仅应从宏观层面规定国家财政对高校教育的投入比例,从源头上保证高校办学经费的充足,而且应从微观层面规定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用于体育工作经费的比例,保证在进行经费分配时,切实保障经费的足额投入。以法律和制度化的形式规范经费预算支出比例,可使高校体育经费保障有法可依,并拥有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管理。

(3)改革传统的经费预算编制方式,按照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对体育经费的预算进行单独列项,给体育部门以独立的经费支配权。提高经费的预算等级,赋予经费预算的编制权,在平衡需求和供给的基础上编制经费预算。将经费的分配和管理权划归体育部门,由他们真正行使经费在工作中分配、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4)政府对高校经费拨款可采用定员定额核定方法,逐步提高生均教育经费拨款标准,使高校教育经费与学生同比例增长,从而促使高校保障生均体育经费的同比例增长。

(5)通过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和赛事营销等多种经营活动,不断获取富有创意的收益,并保持长远的观点,制定有远见、适宜的规划,与利益群体建立深厚的关系,走一条通向成功的长远战略路径。

(6)建立激励和监督制度。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激励教师重视教学。高校应在教师工资和福利分配方面正确处理好教学、课外活动、群体训练、竞赛与科研等工作的关系,引导教师将工作重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正确发挥经费的实质作用。

(7)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对高校体育的发展寄予了厚望,然而经费保障不足又严重制约着高校体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这种状况的形成,除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外,更多的是高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所致,沿用的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过度依赖财政保障,而没有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有效地进行自我补给保障。要真正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就必须深化高校体育经费保障工作的各项改革,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高校体育工作实际的经费保障机制。

(8)在完善高校体育经费财政保障增长机制的同时,构建高校体育经费的高校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自我补给保障机制应是今后解决我国高校体育经费保障不足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建立财政保障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并通过高校宏观政策调控引导高校体育部门自我补给活动的发展,积极引入投融资专业服务机构,提高高校市场自我补给的积极性,增强社会投资主体的信心,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长期良性发展的自我补给环境,以促进高校体育部门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广纳社会资金;另一方面高校体育部门要加强自我补给活动的研究,掌握其基本规律,完善现有的自我补给渠道,探索开辟自我补给的新路子,形成以体育为桥梁,需要为基础,爱好为导向,供需结合,合作开发,互惠互利的新形势下市场自我补给的运作模式。通过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大学生体育赛事营销等多种经营活动,不断获取有创意的收益,并保持长远的观点,制定有远见、适宜的规划和与利益群体建立深厚的关系,走一条通向长远成功的战略路径,从而逐步实现自我补给渠道的多元化,满足新时期高校体育发展的需求。

三、加大高校体育经费投入

(一)观念和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高校体育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相对滞后。

21世纪“素质教育”观念下的现代化高校管理者,必须具有从加强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积极探索、挖掘人才素质潜力和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整体素质的思维特征。转变领导体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大体育资金投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确保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相对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从激发高校办学活力的高度提高认识,从投入产出的观点出发,把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高校体育经费投入同完善高校教育功能、提高自身办学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办学目标。

(二)法规、制度与管理的保障功能

高校体育法规、制度是高校体育管理的依据和规范。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法规、制度指引方向、明确要求和提供保障。多年来,为了保证高校体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高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高校体育法规和重要文件,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工作保障机制,切实加强经费的投入力度,为高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但是,我国高校体育法规的横向覆盖面尚不完整,在实践中急需的关于经费保障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导致相关方面无法可依,从而影响依法治教的进程。

(三)经费预算编制方式

在编制高校体育经费支出预算时,以坚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综合平衡,不搞赤字预算”为总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经费的各项支出,安排预算支出时,首先要保证正常维持经费的支出,再安排基本建设经费的支出。在正常维持经费支出中,应首先满足体育教学、师资培训、课外群体活动、场地器材维修等经费项目的支出,在此前提下妥善安排与之相关的、次要的、非重点的项目支出。安排收支项目不合理,或者导致赤字预算,使高校陷入困境,或者导致经费配置“错位”现象的发生,失去良好的发展机会。

(四)财政拨款方式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实行的是上级财政拨款为主的方式,这对于保证体育经费的投入及其稳定增长、有计划地统一和集中使用资金是完全有必要的。保障体育经费的投入,应改革高校教育之间的资源分配方式,即改革财政拨款方式。具体而言,政府应改变对高校单纯投资、不问效率的态度,加强对经费投入状况及工作效率的监督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与高校资源的分配联系起来,在保证高校基本教育经费的同时,建立类似企业的激励机制,使经费投入充足、工作生产效率高的高校获得更多的教育拨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高校可通过吸引更多的生源而获得更多的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体育,也将受价格体系的影响,促使服务水平实行按质定价、按需定价出售,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将决定着高校体育的市场份额。

(五)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深化高校体育投融资工作改革,增资开源,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工作实际的投融资模式。一方面是坚持财政投融资主体职责,建立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通过高校宏观政策调控引导高校体育投融资活动的发展,积极引入投融资专业服务机构。提高市场融资的积极性,增强社会投资主体的信心,树立主动走向市场的新观念,形成以市场为导向、长期良性发展的投融资环境。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本积累,促进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广纳社会资金;另一方面,完善现有融资渠道,探索开辟融资新路子,形成以体育为桥梁、需要为基础、爱好为导向,供需结合,合作开发,互惠互利的市场投融资运作模式。探索学生体育赛事营销的科学道路,开辟一条具有高校特色的市场运作模式,以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各种途径广开财路,向社会和自身筹集经费,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六)弱势补偿原则

高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是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在知识教育中,这一点就更为突出。有研究者指出,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有三种倾向,一是一视同仁,达到形式上的公平;二是补偿原则,向弱势倾斜;三是向强势倾斜。在当前高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补偿原则”,即向弱势倾斜,特别是向高校体育工作倾斜。高校教育资源投入政策不仅应是一个分配型政策,更应成为一个再分配政策或调控政策,利用政策的强制性特征,使优势财富流向弱势,实现高校教育工作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其价值目标—社会正义。高校体育工作弱势补偿本质上追求的是分配的正义,也是矫正的正义,是对以往“重智轻体二元政策”的纠偏。

(七)激励和监督制度

经费投入情况关系着高校两大利益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利益。首先,学生是直接监督者,学生接受教育依赖于一定量的学费,民众对高校开支透明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要求学生的付费应与高校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相匹配,学生向教育付费,理应有权对教育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其次是教师,经费越充足,教学资料就越丰富、工作条件就越完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就越高,教师就可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创新,创造更多的工作业绩,也就更容易获得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教师作为受益主体对经费的投入是否充足,具有较强的监督能力。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发展高校体育事业,但这些获得财政拨款的高校能否有效地将经费用于高校体育工作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同类推荐
  •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校长卷)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校长卷)

    本书分别介绍了刘云燕、张娟英、刘菲菲等十一位校长的管理自传、管理故事、田野笔记、办学语录等。
  •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教育评价卷)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教育评价卷)

    本书分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基本理念、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个案叙事两个部分,内容包括: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现实意义、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等。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经典,书写了一个纯美的“湘西世界”,其中有以人物来命名的《一个戴皮帽子的朋友》《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有以地点来命名的《桃源与沅州》《箱子岩》;而《滕回生堂的今昔》是从“滕回生堂”的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来描述的,明朗淳朴的湘西风光在作者灵动自然的山水中再现一份难言的美好。同时也呈现了作家对生命、对社会的真诚态度,将会带给读者一份深沉的思索。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上册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上册

    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国家、地方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多数学校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方兴未艾。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有教育行政强力推进,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从教育实践角度看,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短缺,基础薄弱,“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存在。
  • 伴随小学生成长的感恩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伴随小学生成长的感恩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的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的人生感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愉悦和温暖。感恩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素质、一种品德,更是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正确理解。而这一切,正是孩子在成长中最需要的。感恩是对爱的自主表达,是一股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这样的力量足以为孩子涤荡心中的尘埃,照亮前方未知的路途。
热门推荐
  • 网球新山羊

    网球新山羊

    谁说亚洲人人拿不了大满贯!谁说黄种人成为不了史上最佳?一个职业选手重生之后,在男子网坛被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的统治之下,打出一片天的故事。
  • 初恋驾到

    初恋驾到

    面临初中即将毕业的我们,即将要分离,或许我喜欢他只能成为回忆吧?天真烂漫的我们,也许是因为懵懂的好感并不是男人对女人之间的那种喜欢,但……他却是我到现在来唯一动心过的人!我喜欢他,是纯纯的那种喜欢,我想过很多种再和他相见画面~我现在并不喜欢他,但我却想将以前过于腼腆而留下的遗憾划上一个句号。我只是将我希望的表达出来,谢谢!
  • 时间如水流去不回

    时间如水流去不回

    时光如水般轻轻流淌,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令你忘不了的那些人?你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你喜欢的女孩,你所难忘的,感叹的。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生活的缩影,是他所经历的一部分,是他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没有华丽的词藻,他只想把他的故事告诉你。
  • 狂少追妻108式

    狂少追妻108式

    男人妖娆的从地上爬起来,挂着鼻子上两条血迹,嘴角勾起笑意,勾魂摄魄的说道:“美人,有点意思,要不你就从了我呗?”宋千猛地回头,将莫繁吓了一跳,只听她上前伸出食指,勾住他的下巴,调戏道:“帅哥,伺候好老娘,老娘不介意收了你做小爷。”“讨厌~~~”男人眼波流转,配着鼻血,妖媚无比,他抚开宋千的手指,身子斜靠到宋千的身上,“凭我这姿色,怎么着也要当个正的吧?”妖孽!妖孽!这男人当真是个妖孽。遂挥舞着扫帚将莫繁撵了出去,她生怕再和这个不要脸的男人说下去,自己的节操也会掉落一地,无法捡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神证道

    阴神证道

    修炼阳神,可肉身飞升仙界;修炼阴神,可灵魂堕入冥界;修炼僵尸,可超脱三界之外!阴神修炼有出窍、夜游、吞月华、含日芒、斩三魂、鬼仙、神府、雷劫、显圣、阴神十重境界。僵尸修炼有行尸、黑僵、夜叉、绿魁首、斩七魄、尸仙、地劫、雷劫、旱魃、尸神十重境界。世间灵气断绝仙门关闭,妖也罢人也罢,欲求长生不能修仙,只能吸收人间香火修阴神或者吸收尸气病气转化僵尸。
  • 铅笔债

    铅笔债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爆炒江湖之陈二狗

    爆炒江湖之陈二狗

    18岁的我不得不来继承家里这座三层小楼,我好惨哦!
  • 幻想之人

    幻想之人

    一个平凡的她和她的平凡世界……“呐,小伭,你真的会一直陪着我吗?”她趴在写字桌上。「嗯,当然,别胡思乱想,我会陪你走到最后……」
  • 土著勇者

    土著勇者

    你是穿越者,他是穿越者,她也是穿越者,就连它也是穿越者,然而我是土著?一个生活在大陆总人口30%都是穿越者的原住民艰苦奋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