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90000000024

第24章 窗含西岭千秋雪——浅谈传播艺术中的空间意识

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说:“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类似的,人如果没有离开过地球,就不能讨论地球;如果没死过,就不能讨论生。从这一纯粹的逻辑观念来看,没有经历的时间其对立面就是无法讨论的时间,没有经历的空间就是无法认知的空间;人就永远生活在一个绝对语言意义上的哲学世界中。杜维明先生曾说,从人类第一次从太空俯视地球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真正懂得反思人类自身的处境,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寻求安身立命和自我生存的方式。然而,反过来讲,其实知识是可以通过“游走”的方式获得的,问题只是获得多与少的差别。比如盲人摸象,假设有足够多的人一起摸象,那么综合起来象的全貌也就清晰起来了。总结起来,即人的知识结构可以通过综合和“游走”的结合来建构。

如果说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仅仅是渺远的思想空间里微弱的一环,那么其余的部分将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我们所认识的自我。自我,在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张力中得以延展。人类就如同沧海一粟,将追寻本身变成了意义,而人自己则变为无数意义的附属。

福柯说过,19世纪是空间的时代,20世纪是时间的时代。当殖民主义的迷雾漫步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空间的争夺成了权力这架天平的砝码,天平的这端是人的道义,另一端是血腥而残酷的厮杀。20世纪的工业化让现实世界与传统几乎割裂,这才产生了艺术领域,包括文学、绘画、雕塑等形式中所表现的人的绝望。一件件地看或听,竟然都是繁华背后人的苦痛的呻吟。问题是,当“空间的世界”和“时间的世界”同时存在,那么整个地理意义上的世界其实是处于不同的阶段的,一部分是“时间的”,一部分是“空间的”。于是,想起那位被称做“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的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想起他颠沛流离的一生——柏林、法兰克福、巴黎、马赛、弗罗伦萨、那不勒斯、莫斯科……一路逃过来,慌乱之中仍然敏感于周遭的一切。他渐渐懂得,在一个城市中溜达闲逛就是在发现空间位置的意义,而不是时间进程的意义。超现实主义在这里得到了认可:它把时间进程转变成了空间,把不可避免的历史变迁为神秘的当下构成的世界。在时间中,人是被动的存在物,但在空间中,想象力能够移动他的肘,向各个方向伸展,把单个自我化成众多自我。

在这样的生存状态和思考模式下,记忆本身成了抵抗的姿态。我们欣赏《废墟中的天使》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到骇人的风暴来袭,人类生命寻求生存空间的执著的华丽?是不是觉得那天使其实是内心的魔鬼,在暴风雨来临之时找寻自我存在的处所和方式?因为没有安全感,因为现实世界的飞速发展形成的恐怖,使得人们反抗着。用记忆中的美与丑反抗,用艺术本身的拓展的空间,用想象中无限延展的时间抵抗。于是才有了普鲁斯特如此忧伤地追忆着似水的年华,追忆安宁和稳定。

因为对于现实空间的不信任,才有了艺术空间存在的意义。如果说现实的空间是指物质本身的广延性、伸张性,是指物质所占有的位置,那么艺术空间则是无数个隔断的、离散的片段所构成的领域,供人以反观生活、反观自身,思考生存的价值,发掘灵魂深处的自我认知。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你永远无法从一部电影中知道每一个角度的解读是不是制作者的想法,你也不能预期制作者的下一部作品将会怎样传达他们想表达的内涵。你永远无法自信地说你完全了解一件艺术作品,电影、电视、纪录片……很多时候,透过这些表达手段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将寻找变为生活的意义是这些传播手段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福音。

人永远不满足于个人生存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开拓和创造是人类的本能。艺术,恰好替人类完成了这一夙愿,因为不知道未来所以畅想才变得如此珍贵,因为怀念过去才对现实世界这样忧伤。具体说来,艺术空间相对于现实空间而言,是具有再创造性的特点的。看那些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凝思着艺术应当是怎样的,生活应当是怎样的,经过集中、概括和凝练就造就了时间和空间的一次又一次突破和延伸。我们,作为欣赏者,正在享受着艺术传播中的延伸意义。

艺术的另一个魅力在于它变动不居,不是以操控者的姿态来面对现实,而是将现实的一弯月映照在艺术的湖中,将现实的一颗石子投落在湖心而激起的层层的涟漪。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再到四维空间。艺术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趋向于人的思维的灵动性,而呈现出惊异的想象力和实践价值。把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结合,将时空的概念在更广博的领域里拓展,传播艺术本身就诠释着自身的变更原因。我们看“未来派”的画作,你会惊异于色彩和线条的生命力与动感表现力。就像一场精美的舞蹈,活跃在艺术史上,也激发观者的无限想象。马塞尔·迪尚的《下楼梯的裸体者》,把重叠的人影变成了动作的连续性,在空间的尺度里完成了时间优美的跨度,类似于电影中短暂时间内跳动的镜头。绘画的“蒙太奇”传达的是不同于电影的质感和效果。“第三类时空,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是客观实在与思维想象结合的产物,是电影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产物。”

看电影的时候,你不需要把握画面这一时间维度下的前后空间状况,你只需要认同影片某一时刻展现的视点位置就可以了。在这样的过程中,观众终于可以摆脱空间和身体位置的束缚,而向更自由更开阔的空间去寻找自己的梦了。电影艺术,就是四维空间的产物。

艺术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这就涉及到中西艺术的空间意识的差异了。西方绘画讲求的是空间的透视和空间维度的真实再现。比如西方崇尚的几何学透视法、光影的透视法和空气的透视法等等。宗白华指出:“西洋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凸凹的晕染。花境似可走进,似可平摹……它们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艺术追求的是俯仰自得的虚灵空间。正是这样的“俯仰自得”,将中国人对于宇宙的认识音乐化、诗化、节奏化。正如宗白华先生说的那样:“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

中国的艺术作品,不讲究精准的表达,比如是否与现实世界的物质相似,是否能够被客观表达,而更多的是主观思想领域的释放。每一幅画作,都是作者心灵的外化,它的气质已经在中国传统特有的文化意识的浸润中找到了独特的答案。于是,中国艺术表达和展现的空间观念就变得意识化、抽象化、灵动化。我依然记得小学的美术课上,老师讲到《和平少女像》的雕塑作品时说,作者利用飘舞的头发暗含着少女的风姿和气质,是丰腴的身形和衣着不能替代的。还说,中国绘画“画有尽而意无穷”,比如一副深山藏古寺的绘画作品就只有深山和一个提着水桶打水的小和尚,却找不到寺庙的影子。这都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啊。如果没有记错,当时我不到10岁,十几年过去了,却依旧对这两个例子印象深刻。当一些西方凌乱而颓废的表达主题充斥着现实生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依旧浮现出那一个活泼的少女形象,葱翠的山和皎洁的泉。

中国艺术中的灵动不是技巧性的,而是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所造就的。比如“舞”就是中国艺术中的一种境界的体现。书法游走的毛笔是舞、戏剧舞台上飘飞的衣袂是舞、古代建筑的飞檐是舞、国画中的几笔点缀一弯勾勒也是舞……中国的艺术品性,就在“舞”的动作里得以展现,也在“舞”的带动下升华至臻。宗白华说:“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独特风格。它和西洋从埃及以来所承受的几何学的空间感有不同之处。”

那么,舞的本质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周易》中所言的“周流不变”却循环往复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再现,应该是阴阳相糅思想的一个变种。或者可以说,是中国人思想意识深处的对于生命本质的理解和面对生活的态度。西方追求着目的和探索,冒险的、执著的;而中国就在宇宙大化的暗含意识中成就了“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时空合一体’”。我们看中国的园林建筑,镂空的窗就是将有限的空间向无限的自然拓展的最好例证。没有将封闭作为建筑的单一形态,而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认同也融合在建筑当中。在有限中窥见了无限,在无限的渺茫中回归到有限。这样的过程,也完成了中国哲学观的一个轮回。

其实,人类的生存空间是不断开拓着的。可其中的悖论是,越开拓越感觉自己个体生存空间的局促,越开拓越淡漠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结果就是在现实的空间里恐惧着未来,绝望至死。如果将这一心理状态加以归因的话,也许是启蒙运动以降的理性主义思想在作祟。斯特劳斯学派认为,正是启蒙运动以大众的觉醒为目标,消解了精英也颠覆了社会原有的秩序。也许,真的是启蒙运动太过“光明”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绝对黑暗和绝对光明是等价的。比如以前看过的一个法国话剧,具体名字记不清楚了。最后一幕是,一个罪犯在逃避警察追捕的时候爬上了街头的探照灯,他每往上爬一点,剧场的光就亮一点,结果最后他爬到顶端的时候,剧场里的灯光已经亮到人们根本无法看清楚了,白茫茫一片。我们了解一件事情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有明暗的存在。极端光明否认了这种存在,于是就造成了对人们认知的间接干扰和阻遏。理性主义让人们在极短的时间里感受到人与各种关系的异化和扭曲。他们开始恐惧自己生存的实在空间,而向艺术寻求更能安慰他们的空间。当我们感喟于超现实主义绘画中零乱的人和凌乱的机械部件、无逻辑形式的近乎疯狂的表达,苦恼于那些抽象的符号的时候,其实我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迷茫的影子。人类因为有空间的观念,所以学会了逃避。于是,人变成了卡夫卡笔下绝望的“甲壳虫”,“恐惧地面对宇宙的洪荒与空无”(萨特),“国度比极地还荒芜”(波德莱尔《恶之花》)。

当我们周围的建筑物更多地变得透明,我们在实践着主体兼性的沟通,也佐证了莱布尼茨的“单子”理论中灵魂个性的存在。但是同时,灰色的地域填充了都市的每一个角落,匆忙赶着路的行人无暇思考自己在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未来,有怎样的期待。如果在传播艺术的实践中,能够使得艺术本身就是人本身,生活成了艺术优美的侧影,而空间就是描画人类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那么是不是,我们可以重新考虑去理解艺术、理解传播、理解生活。

同类推荐
  • 中国之旅

    中国之旅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本书收集了余秋雨先生在中国各地旅行考察时撰写的散文,这些文章集中于对中国文化景观的反思,图文辉映、情景交融。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本书专题讲述季羡林先生如何对待读书、如何写作、如何做学问,他的坚持不懈和笔耕不辍足以为当下青少年的楷模。
  • 2016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6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新的青年与我们的时代》、《吃的背后》、《警惕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历史的扭曲》、《鹦鹉》、《心灯录》、《英雄之诗》等。
  • 体面的普通人

    体面的普通人

    这世界谁不是双手双脚一颗心的普通人。活出希望,就是体面。体面这两个字,从来都与物质无关,而是接受平凡的坦诚,以及面对波折的坚韧。【只要还有明天】因为穷,小小的美雪被父母卖掉。十几岁挺着大肚子,丈夫却死在战场。以为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却被骗去远方做慰安妇。九死一生逃了回来,在乱葬岗找到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怀中儿子的身体早已冰凉……这是一个让人觉得甚至连死都不能消除痛苦的漫长人生,可是这个她却以八十多的高龄站在我面前。【寻找佐伊】最具有人文情怀的故事。一个快要病逝的老太太,为什么从日本奔赴中国,只为寻找一个叫做“佐伊”的大象……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热门推荐
  • 终极较量:爱我,又怎样!

    终极较量:爱我,又怎样!

    五年前,她既然能夺走他,五年后,没理由不能再毁了他的新婚夜!一个是沉稳内敛的总裁,一个是深藏不露的黑道太子;一个与她有纠缠不清的爱恨,一个与她有理不清的牵绊。迥异的两人,对她却有着相同的执着。面对两人,她挑眉冷笑,爱她又怎样?
  • 凰御天下误逆邪魅小姐

    凰御天下误逆邪魅小姐

    她本是杀手组织的第一杀手,一次意外任务,魂穿异世,成为将军府的嫡三小姐,帝都有名的废材,花痴废材?携上古神兽啪啪打脸,花痴?帝都最有名的冽王为什么追着她跑,还有一群超级不可爱,超级有名的小伙伴一起走遍各个大陆,打击各个族群,这样还叫废材?这样还叫花痴?“大陆以后由我们‘战狱’管理”某位强悍的小女子霸气的说道,可是说的是真的
  • 三界分界线

    三界分界线

    我憎恨妖,确又成为妖!我杀过妖,确又护着妖!妖真的坏吗?
  • 第七个夜

    第七个夜

    《第7个夜》是一个故事集,收录了一百多个非常精短的离奇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有特色,在形式上,用尽量少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内容上,构思精巧匪夷所思。故事里面涉及我们普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么短,这么精,这么离奇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以前很少见的,是区别于以前所有出版过的悬疑小说的独有特色。
  • 论怎样和傲娇相处

    论怎样和傲娇相处

    池晓晓有点看不懂这个打小就欺负她的徐沐辰,明明说好了不喜欢她不愿意联姻对象是她,却还三番四次过来她这里刷存在感。待她喜欢上他之后内心百感交集,有开心也有烦恼哀愁,因为徐沐辰对她来说不明朗的态度,更因为她发现的那件事,最后因为实在太过煎熬,她干脆直接说了出来。彼时徐沐辰一脸闲适地坐在教室里,指尖还把玩着一支笔,闻言掩住眼底的狂喜尽量用最平淡的声音回复她:“哦,巧了,我也是。”而且喜欢你好多年了,也就等你这句话了。从他喜欢上她的那天起,他就没想过其他人。——徐沐辰
  • 无端联想勇者篇

    无端联想勇者篇

    作为一个修真者,请对于异世界本身保持淡定。
  • 末世之渣男滚开

    末世之渣男滚开

    林蕊蕊本来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一张照片打破了这个平静,老公林睿出轨被逮住,同时老公家人也是翻脸无情,妄图让其净身出户,一场闹剧之后,末世来了,渣男也要回来,给姐滚开。
  • 书中人:人中事

    书中人:人中事

    书中人,人中事.老身,不过是一个讲故事的书中人……
  • 快穿无限世界

    快穿无限世界

    安黎在某水蓝星定居时,意外被本土系统锁定开始了无限快穿的旅途。“喂,这个任务没有尽头吗?”安黎表示已经不耐烦了,穿梭了十几个时空却还在最辣鸡的F级玩家之列,安黎表示强烈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于是她干翻了系统。【世界公告:玩家黎境无人违法玩家守则,任何击杀此人成功的玩家将直达S级!诸位玩家敬请杀戮吧!】安黎:.....
  • 袖舞流年:腹黑王爷别爱我

    袖舞流年:腹黑王爷别爱我

    她倾国倾城,一曲堕魂仙舞,引得众生青睐。他是一朝之王,是君主。因她一舞纳为王妃。却不想,他对她的爱全是虚假。他纳她为妻只是因为她的特殊体质。利用过她后,他弃她如敝履。且看坚强小王妃如何战胜腹黑大王爷,赢得千秋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