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36300000018

第18章 怎样激发孩子的潜能(4)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特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很好地帮助家长明白:为什么孩子之间那么不同。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其中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又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结构不一样,生理功能不一样,成长环境不一样,以及所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所以自然会形成不同的智能结构。

这种不同的智能结构,不仅不会给人带来生活上的麻烦,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不一样,才使得每个人都过着与众不同、多姿多彩的生活;同时又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才使得人类社会中充满着可贵的多样化。在加德纳教授看来,孩子之间的不一样,不用家长过分地去担心,更不要想办法使他们变得一样,而应该去尊重、去挖掘、去发展他们的个性。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然而在这个“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第一,根据个人意愿、能力、天赋等特长,通过挖掘独特潜能,尽情地释放个性的教育理念;第二,依据国家所需要的标准塑造人才,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科书编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从现行教育体制来讲,主要应用的是第二种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很少有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天赋、想法去自由地发展。对此,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在《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续集)》中说:“50年来,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没有培养出特别出类拔萃的世界级大师,没有培养出顶尖人才与巨人,当然责任也不全在教育,但教育难辞其咎。这与标准化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策略有关,更同我们的教育观念有关。长期以来,我们只讲全面发展而不讲个性发展,把两者对立起来,而且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门门满分才是好学生;只强调培养普通者,而从不敢提英才教育,似乎一提英才教育,就违背了教育平等的原则……”

在教育工作者为教育是非问题争论不休时,出现了由“韩寒现象”引发的思考。韩寒在1999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从流畅的文笔中展示出了他突出的文学天赋。在此后,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零下一度》等作品,让他一举成为文学少年。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这样一个文学天才,居然出现七门功课不及格,就连最擅长的语文成绩也是刚刚及格。

一时间,各界人士对“韩寒现象”褒贬评论不一。但此时,韩寒对教育却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全面发展最可能导致全面平庸”,他甚至认为“就我而言,理科已经对我完全没有意义,尽管它对时代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最终,韩寒选择以休学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个性。

从某方面讲,教育的限制不可能让孩子取得更大的发展,唯有自由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而自由发展教育的核心是发掘孩子的潜能,注重性格和优点的培养与锻炼,尽量给孩子最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这样孩子的潜能才不会被限制,孩子才会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然而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总会出现一些限制孩子个性发展的窠臼。例如在孩子刚学习写作文时,老师会告诉孩子,先审题,明确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论述,最终要讲到论点上。事实上,很多名人写的文章也不见得都突出中心,所以,这样的要求对孩子而言,很容易使其产生厌烦情绪。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如果人为地要设定一个框,那么,孩子的思维就会走向僵化,不仅会对学习和写作失去兴趣,最终还会失去做文学天才的机会。而教育的自由则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从而为孩子的文学潜能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一个日本幼儿写了一首名为《小河骑过小平原》的诗:“小猫咪骑在,小妹妹的手上。小妹妹骑在,妈妈的背上。妈妈骑在,一座小桥上。小桥骑在,小河上。小河像一匹快活的马,一路唱着歌,骑过绿色的小平原。”在诗中表露出了孩子的文学天赋,也是其自由想象的结果。自由的思考空间能使孩子拥有广阔的想象力,能让孩子的潜能得以深层次的发掘,最终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动力。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走出学校应试教育的窠臼,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适当地引导和点拨,从而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发掘孩子的潜能,最终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

既然孩子的潜能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发展孩子独特的潜能呢?

第一,承认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孩子,喜欢热闹和喜欢独处的孩子,爱思考和不爱思考的孩子,从本质上讲没有根本的区别。你的孩子可能不会弹钢琴,但是游泳非常棒;你的孩子可能对计算机没兴趣,但是他可能擅长写作。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没有必要统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努力了解孩子的独特性

究竟自家孩子与他家孩子在哪些方面不一样呢?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相处过程去了解和观察。语言智能强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快;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孩子,尤其擅长推理分析,而且计算能力很强;空间智能好的孩子,喜欢画画、建房子以及玩堆积木游戏等;肢体运动智能强的孩子,其动作协调能力非常好,而且模仿能力超强;人际智能强的孩子,好像天生就有领导才能,因为他们很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音乐智能强的孩子,通常能歌善舞,喜欢敏感有节奏的音乐;内省智能好的孩子,做事有信心,而且条理非常清楚,很有计划性;自然观察智能强的孩子,喜欢观看动植物,其观察能力超强。

家长只有细心观察自家孩子的表现,才能够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了解其优势和特长,进而大力支持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

第三,尊重和珍惜孩子的独特性

孩子如果喜欢音乐,不喜欢美术,家长就不要强迫孩子画画;孩子如果喜欢独处,不喜欢说话,那么,家长也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避免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欣赏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独特而珍贵的。

第四,鼓励和发展孩子的独特性

当你得知孩子对恐龙感兴趣时,不妨带他去自然博物馆参观,买一些相关的书籍,和孩子一起谈论与恐龙有关的知识,鼓励孩子的兴趣,等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很有可能成为生物学家!如果孩子钟情于游泳、打球等体育活动,家长不妨为孩子提供有利条件,说不定你的孩子就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冠军!当然,孩子成不成名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将来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快乐和幸福的。

经研究发现,人的智力潜能是很大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此外,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也会塑造其大脑和智力,丰富的感官刺激能够塑造一个多元智能的大脑,反之,单调的刺激只能埋没本来具有的多元智能和潜能。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他们的大脑正处于发展塑造阶段,如果在此阶段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那么,孩子的智能发展空间就会增大,其智能结构也将变得更加丰富,将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无限制地扩大。总而言之,家长要挖掘孩子的独特潜质,为孩子美好的人生打下基础,这就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

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家长作为旁观者,可以从中适当地指导,然而却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在孩子刚学走路时,如果摔倒在路旁,中国家长通常会立刻跑过去将孩子扶起来;而美国家长只会说上几句鼓励的话,然后看着孩子自己爬起来;而非洲有的民族则是模仿孩子,与孩子一起摔倒,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会去扶孩子起来。

美国家长以鼓励的语言帮助孩子站起来;非洲家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从新站起来;而我们则是亲手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不可否认,我国家长的做法不利于孩子思维的独立发展,也不利于独立性的培养。因为孩子已经具备了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家长只要让孩子做好充分利用思考能力的准备就可以了,切忌为孩子做出“结论”。

19世纪的哲学家、教育家爱德华·谢根博士提出要顺应自然地引导孩子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即将物品的名称分三个阶段教给孩子。例如,将铅笔、圆珠笔、毛笔拿给孩子看。第一阶段,先拿铅笔指给孩子看,告诉孩子说:“这是铅笔。”第二阶段,同时拿出3支笔给孩子看,问他:“哪支是铅笔呢?”让孩子自己选择。第三阶段,拿着铅笔问孩子:“这是什么?”这种以“这个”“哪个”“什么”来询问孩子的方法称之为“谢根三阶段”,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美国,《孩子说的出人意料的东西》这一栏目较受观众的喜欢,它是由黑人笑星比尔·考斯彼主持的。在观看这一栏目时,既会让人捧腹大笑,又能让人深思。

有一次,比尔问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女孩自信满满地说:“总统!”全场观众一片哗然。此时,比尔做了一个滑稽吃惊的动作,然后继续问道:“那你说说看,为什么美国至今也没有出现一位女总统呢?”女孩没有思考直接回答道:“那是因为男人们不投她的票。”语毕,全场又是一片笑声。

比尔说道:“你能肯定是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吗?”女孩不屑一顾地说:“当然能够肯定了!”此时,比尔意味深长地环视了全场一周,然后对观众说:“请投她票的男人举手!”伴随着笑声,有不少男人举起了手。此时,比尔又说:“你看,有很多男士投了你的票!”

小女孩依旧不为所动,她淡淡地说:“以全场人数来看,举手的人还不到1/3!”此时,比尔不再轻视这个小女孩了,而是做出不相信又不高兴的样子,然后对观众说道:“请在场的所有男观众把手举起来!”言下之意为,是男人就应该将手举起来,否则哪个男人“敢”不举手,就是在忽视自己的性别。

在哄堂大笑之中,男士们的手一片片地林立起来。此时,比尔故作严肃状说道:“请投她票的男人仍然举手,不投的放下手。”比尔这一招确实非常厉害,在众目睽睽之下,要大男人将已经举起的手再放下去,确实不容易。这样一来,虽然会有人放下手,但是“投”她票的男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看到这个局面,比尔得意洋洋地说道:“怎么样?‘总统女士’,这回可是有2/3的男人投你的票啦。”刚刚沸腾的局面一下子静了下来,人们想知道这个小女孩这次会说什么?此刻,小女孩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相符的笑意,因为其中包含了轻蔑的意味,她说:“在这些举手的男士中,有部分人是不诚实的,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根本就不愿投我的票!”许多人先是目瞪口呆,继而响起一片掌声……

这就是典型的美式独立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孩子的智慧,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中人性的真正解放与自由,人权的平等与公正。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居然能够如此独立的思考,游刃有余地应对主持人的提问,这不得不令我们思考。

能独立思考的孩子,其独立性往往很强,而不会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应该给孩子制造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感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有一次,一位外国妈妈领着两个孩子去中国旅游,前去送机的是他们的中国朋友李丹。在机场,当李丹看到两个小家伙居然穿着短衣短裤,就好心提醒道:“你们乘坐的飞机要跨越太平洋,要在高空中飞行至少13个小时。再者,飞机上会冷,而中国现在是秋天,气温也在不断地降低,穿短袖和短裤一定会很冷的。”

外国妈妈无奈地耸耸肩说道:“我已经劝过他们了……”于是,李丹又建议道:“可以将长衣长裤拿出来,冷的时候也好方便穿上。”此时,两个小孩并没有“反抗”,只是说:“它们在箱子底,拿不出来。”

等到飞机升入高空之后,外国妈妈问孩子冷不冷,小女孩点点头,小男孩没有吭声,于是妈妈请空姐给他们多加了一条毯子。在他们回国时,李丹又去接机,此时,她发现两个孩子都穿上了长衣长裤,于是就问道:“怎么了,这回为什么不穿短衣短裤啦?”女孩眨眨那双美丽的蓝眼睛,不好意思地笑了。男孩则狡黠地笑着说:“要盖两条毯子,还不如穿条裤子呢。”

一个人的冷暖,必须由自己去感觉,如果一个人的冷暖都要由父母来“决定”,那么可以简单地判定:这个人的生存能力一定很弱。

孩子的生存能力弱、不独立,是因为整天被外在的力量所奴役,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长久下去,孩子会渐渐失去自我,成为一只迷途的羔羊。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庇护孩子越多,孩子的独立性就会越差,生存能力也就越脆弱。所以父母应该控制“爱”孩子的尺度,因为爱是独立的前提,独立是孩子被爱的结果。请记住:不学会放手的家长,孩子永远学不会独立。

同类推荐
  • 实用幼儿家教入门

    实用幼儿家教入门

    这本书的实用,是指它的易于掌握的可操作性。怎么教两岁的孩子识字,怎么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数和算术的概念,乃至要不要背唐诗,如何学英语、电脑等等,均娓娓道来。对普通家长而言,本书在幼儿家教方面所提供的行之有效的观念和方法,既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又能够应付残酷的应试教育。本书是作者本人早年教自己孩子的心得与经验。这孩子虽有种种弱处,但始终身心健康地成长着,眼下正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著名大学的一间实验室工作。
  • 培养最棒男孩全书

    培养最棒男孩全书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愿。身为男孩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最棒的:机智勇敢、乐观自信、品质很好、自立自强、有才学、有责任感、有爱心、有风度……并希望他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担当起社会、家庭的重任。但是,最棒的男孩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造就的,这与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不无关系。正如古人所说:“玉不琢,不成器。”男孩如同一块璞玉,只有在用心雕琢下才能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
  • 不吼不叫,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不吼不叫,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把一个浑身上下满是棱角的男孩养育成才不容易。由于性别差异,男孩与女孩之间有着太多不同:男孩精力旺盛、调皮捣蛋,所以身上总是麻烦不断;男孩自控能力较差,常常禁不住外界的诱惑;男孩具有强烈的金钱欲,很容易会被金钱所诱;男孩的自尊心极强,他们很容易做出莽撞的事情来……面对男孩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状况,家长往往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教育。谁能在施教中有效地利用鼓励的力量,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寻找出孩子值得肯定的亮点,去鼓励他、教育他,这样,孩子不但会愿意纠正错误,而且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去思考、去创新、去实践。”
  •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本书凝聚着教育者周倩十几年执教与心理辅导实践的经验与心血。作者横向对比传统教育习惯、学术理论及网络育儿心得,对中国式家长“专政统治”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身育儿心得归纳出一套全新教育知识体系。全书以“自由+爱”为立足点,以“积极应对+相互成长”为逻辑指导,倡导父母与孩子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热门推荐
  • 我的王妃是武林盟主

    我的王妃是武林盟主

    她是武林中名不经转的小喽啰,他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王爷。机缘巧合,他们在相遇,于是两人纠纠缠缠,决定赖着对方,还就不走了……他们很好,好了一辈子呢。
  • 逆流永恒

    逆流永恒

    新书开坑,欢迎试毒!有人说学习历史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学习哲学可以提高人生的维度。这些方文亮都没有学习过。不过,他曾经学习过人生!
  •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育篇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育篇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德彪西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德彪西

    德彪西的音乐,像月光一样,从他深邃的灵魂中漂洒向广袤的世界。没有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没有急风暴雨翻天复地,没有呐喊和喧嚣,只有真诚的低言细语,精美的幻想迷醉,无言的激情,含而不露的思想。创新的冲击力融化在拉丁化的柔和形式中。
  • 秋凉情暖

    秋凉情暖

    世上有多少秋阳,也暖不热一世的苍凉,愿翌日到来,光明灿烂,我还能握着你的手
  • 偿心

    偿心

    苏希将一颗真心给了夜阑,未曾想夜阑转身在心上种了一个残魂,一个属于情敌的残魂。那便剜了这颗心,舍了这份情……PS:小虐怡情,狗血配方
  • 莫言评传

    莫言评传

    莫言说自己小时候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就是想取石匠女儿当老婆。这种理想,现在看来比较“低级”,在当时那个连过年都吃不上饺子的年代,却无疑已经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想象力了。一个安分守己的、对自己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逆来顺受的普通青年农民,谁会像他这么狂妄呢?
  • 致曾深爱的你

    致曾深爱的你

    我希望写一个故事,尽管是虚构却充满很多真实的温情;我希望写一个故事,可以让你捧着哭泣,笑着合拢;我希望写的这个故事,献给每一个曾经深爱你的他,我希望在每一个善良的女孩背后,都有一个如同安如一般的男生;或者你曾经也是一个像安如一样的男生。什么?你要问我安如是谁?那么请你翻开这本书吧!
  • 纯青春

    纯青春

    关于过去的种种,现在想想不过云烟,感动过我的也许是那些小事,但却给我人生划下了一道美丽的颜色
  • 权志龙之我回来了

    权志龙之我回来了

    宝宝的处女座。本文主要讲关于我们龙哥和同公司的亚洲女神杨雪泫的你侬我侬的爱情故事。其中也会出现一些别的明星。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