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58300000032

第32章 在中央文史研究馆的日子

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运动中,能耐得住寂寞,把名利、荣辱放在一边,不伪饰,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操守,这是需要勇气的。文史馆的工作,父亲非常满意和喜欢,故而旧雨新交,谈天说地,好不惬意!

1957年以后,形势突变,由于“左”的思潮影响,报刊对父亲的约稿陡然减少了,而他的书也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了。他本来是一个靠写书为生的职业作家,一旦没有稿子可写,那就纯粹是“赋闲家中”了。父亲是一个终年忙碌的人,一旦清闲,反而手足无措,于是他只好看看书,听听戏,种种花来消磨岁月。

父亲的那场病,本来是场祸事,但是古贤哲说得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父亲反而因祸得“福”,惹去了不少麻烦。读者知道,父亲是一个不说假话的人,更不愿作违心的活。上世纪50年代,政治运动频繁,在有些场合,必须表态之时,父亲均以有病在身,说话困难为由,绕过去。1954年全国文艺界大规模地批判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文艺界许多人都表了态,参与了批判活动。二家兄正在外地实习,得知这一情况后,写信给父亲,请他也表个态。我看到这封信后,问他怎么还不写文章。当时我们很年轻,这样做,自然是保护父亲,说实话,那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而父亲听了我的话,则淡淡地说:“我不知道俞平伯错在什么地方,我写什么文章,凑什么热闹呢?”终究他是一字未写。

1955年,胡风事件爆发,全国掀起了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来势凶猛。我们还是为了保护父亲,劝他写文章表个态。父亲则对我们说:“我不喜欢胡风的文章,但是让我去批判他,我不知道该批他什么,还是少说为佳吧!”从此,父亲在历次运动和文艺整风中,他都以缄默对之,从不发言,也从不写文章,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张恨水在“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集团”、“反右派”、“拔白旗”等运动中,都是没有态度的,其实“沉默”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勇气,需要耐得寂寞,要把名利、荣辱放在一边,这正是父亲的老实处,也是他的聪明处,这可能就是他读书有得的“大智若愚”吧!

以前,我们只知道父亲不和别人打笔仗,但是通过这些缄默,却使我们看到了他不随声附和,不说违心的话,为了对得住自己的操守,情愿寂寞无闻。父亲当时在做这些的时候,非常自然而不伪饰。二家兄和我当时并没认识到这点,只是觉得他有些与众不同,不随大流。白云苍狗,斗转星移,经过50多年的岁月消磨,我们才认识到他高风亮节的风骨,正是一个饱读史书,几经沧桑,阅历过人才能有的大智慧。由于他人格魅力的感召,我们兄妹在“文化大革命”中,都没有做过落井下石的事。

父亲无书可写,就在院子里辟地松土,莳花种树,左一丛,右一棵的种起来。他从白塔寺买来许多花子儿,松土种下,成了一个花圃,如美人蕉、鸡冠花、西番莲等。大门的影壁前,种了一颗白丁香,东屋前种了一棵红色的榆叶梅,北屋左间窗前种了一棵柳树,右侧又种了黑枣树,在他书桌前窗种了一丛竹子,在小甬路上,扎了一个架子,爬满了葡萄藤,架子两旁各有一棵高可丈余的盆栽石榴树。在做这些“体力活儿”的时候,他都要亲力亲行,不许旁人插手,只有一个例外,他只让最偏怜疼爱的大舍妹明明帮忙,爷儿俩在院子里折腾得可欢了。春末夏初,小院美丽极了,白色的丁香和串串似珍珠的洋槐花,散发着浓浓的芬芳,粉红色的榆叶梅,开得如锦如霞,丹红的石榴,喷放着火一样的热情,阵阵的花香迎面扑来,站久了,连衣襟都染上了香气!到了盛夏,那小小的花圃,五颜六色竞相开放,惹得蜂蝶成群成群的来,虽然是炎炎酷暑,我家却是垂柳依依,翠竹摇曳,高大的槐树如伞盖,浓萌蔽日,好一派清凉!

每到冬初,父亲和大舍妹要用草帘把花木包起来,让我和家兄把两盒石榴搬进屋里,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是那样的认真,小心翼翼,生怕惊动和踫坏了这些花枝。在父亲的拾掇下,我家小院成了个绿阴花香的世界,谁进到我家,都会情不自禁地赞一声:“好美的小院!”

父亲的外稿不多,就自己写诗填词,他把这些诗词都用毛笔写在一个红竖线的宣纸本上,数年下来,也陆续写了数百首,在本子封面上,他用毛笔工整的题下《闲居吟》3个字。这些诗词和前些年写的《病中吟》,是他生前没有发表过的两本诗集,为我们留下了他晚年生活与心境的最宝贵的资料。在《闲居吟》中,有多首吟我家小院的:

消夏杂咏

野花小院净无泥,竹叶临窗万个低。

好是三更明月上,轻描淡影粉墙西。

七律·茉莉

素衣却说内人行,翡翠枝衔粉态妆;

夜到月明微有影,绝无人处但闻香。

开来团玉三分白,陪得清香一味凉;

红袖当前笑缓手,诗魂留下伴斜阳。

1959年春末,父亲被中央文史研究馆聘请为馆员,同时北京市文化局也给予了父亲一份生活补贴。有了这两份收入,我家的生活有了保证,使父亲能安度晚年。

中央文史馆设在北海公园的“养心斋”,这里原本是清朝皇帝修身养性的地方,环境好极了,有假山流泉,亭阁水榭,简直是洞天福地。馆里更是人才济济,荟萃了各路人才,有闻名于世的学者,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也有北洋时代及国民政府高官政客,还有曾经两榜及第,赴过琼林宴的进士、翰林、榜眼。馆长章士钊,副馆长沈尹默(兼上海文史馆馆长)、陈寅恪(兼广东省文史馆馆长);我所知或见过的馆员有:商衍瀛、陈云诰、邢端(均是翰林)、商衍鎏(榜眼)、谢无量、陈半丁、彭八百、孙诵诏(女)、康同璧(康有为女公子)、裕荣龄(德龄之妹,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慈禧的御前女官)等。进馆的老人必须在60岁以上,父亲以64岁的高龄进馆,还是最年轻的“小弟弟”,父亲非常满意和喜欢这新单位。文史馆每逢星期二、五上午上班,或是学习,或是座谈。父亲原本和一些馆员是老相识,如章士钊、陈半丁、刑端等先生。进馆以后,又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旧雨新交,倚廊清淡,论经评史,说起历史掌故,都是如数家珍,有的就是这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是目击者,大有“白头宫女,闲说天宝遗事”的感慨,使父亲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有时老人们也手谈一两局,枰上争锋,下得也相当激烈。父亲的心情十分愉快,他每逢上班日,准时必到。有一次父亲和陈半丁先生闲谈。陈先生告诉他一段非常有趣的轶闻。半丁先生是人所共知的中国画写意大师,但是为什么叫“半丁”就不为人知了。原来陈先生是湖南人,有个孪生哥哥,兄弟俩长得惟妙惟肖,感情极好。陈先生到北京后,哥哥仍定居湖南老家,半丁老人在画坛享名以后,非常想念哥哥,为了解慰这种手足之念,陈先生每月寄钱回家,数十年如一日,半丁老人认为自己和哥哥合在一起,才算是“一个人”,所以才给自己起名“半丁”,一个名字内涵着如此深厚的兄弟感情,实在让人感动。

老人们除了每周两次学习座谈外,便是将自己所研究的文史工作或是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撰写成文,发表在《文史资料》上。《文史资料》当时是不定期的内部刊物(现己公开发行),所载的文章都是当事人亲自参与或生活过的事,都是第一手材料,是研究近代史的珍贵资料,我从中得到了不少知识,而且知道了许多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内幕,真是获益匪浅。每次父亲带回新出的《文史资料》我们兄妹都是争抢读阅,先睹为快。父亲的几位老友,也是每期必借。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这一套《文史资料》,也差不多散失殆尽,只剩下10来册,我一直引为憾事,上世纪90年代,文史出版社出了全套合订本,我终于买到了几十册合订的《文史资料》,每次翻阅,有如对故友之感,非常的欣慰。

每到春节或是节日,都由国务院一位副总理出面,在人大会堂的餐厅,宴请全体馆员,向老人们嘘寒问暖,老人们都非常高兴。

196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给文史馆馆员拍摄纪录片,题为《老人的青春》。其中有3个人的特写镜头:章士钊先生研究古典书籍,康同璧先生工作,父亲伏案写书。本来定的是在我家拍摄,电影厂来人看了后,认为我家太窄小,不宜入画面,改在文史馆拍摄。我非常有幸的陪父亲去了,那是一个不冷不热的秋天,正是“一年好景君须记”之时。那一天的活动,不仅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使我终身难忘。老人们兴致勃勃地穿上了“盛装”,这些压在箱底几十年的服饰,得以重见天日,几疑身在19世纪,不用说别的,仅以这些只在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团花马褂长袍和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很难看到的珍贵历史画面,更何况其中有许多我慕名久矣的学者和艺术家,今日才得识荆,真是三生有幸!

我记得除掉老人们集体活动的镜头,还有对镜挥毫的镜头:写字的有陈云诰、谢无量等,绘画的有陈半丁、彭八百、孙诵诏等。彭八百先生画的是一幅寿桃,当场送给了摄制组。我至今仍后悔不迭的是,为什么不带个纪念册去,请老人们留个墨宝,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真是终身遗憾。而父亲在文史馆内伏案写作的镜头,是他留给世人惟一活动的画面!

同类推荐
  •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中国企业家中的教父级人物,作为“军人帮”造就的狼性企业家。任正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华为内部发表一篇务虚式的讲话或文章,很多都成商界名章了。在华为发展的每一个横、纵坐标点上,每一个关键的、迷茫的时间节点上,任正非总是及时地站出来,以其卓越的企业家智慧为华为指明方向。
  •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此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以其戏谑、夸张的笔法,风行于百度魔兽世界吧和天涯煮酒论史论坛,受到网友追捧,被冠之以“欢乐版红颜史诗”。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柳井正全传

    柳井正全传

    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手法还是商业思想,柳井正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一座高峰。《柳井正全传》落实于细节,用事实做基础,让你从每一个转折中领悟商业之道。柳井正,被称为日本战后继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的新一代“经营之神”。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2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2

    18岁登基,少年天子崇祯,谈笑间铲除祸患多年的太监魏忠贤,一时间朝野为之振奋;随即起用大将袁崇焕,一举扭转辽东战局;他大权在握,励精图治,财色酒气不沾,阿谀奉承不信,每日上朝,勤奋工作,在位17年,堪称劳模皇帝的典范;衰败多年的大明帝国似乎出现了中兴的转机。但皇太极的一招反间计,诱他错杀忠臣袁崇焕;重新起用阉党为官,导致内官和外廷相互勾结;性格多疑,频频调换前线将领,导致军心涣散;出尔反尔,对起义军反复安抚又反复剿杀……机智与愚蠢,胆略和刚愎,高招与昏招,在崇祯皇帝身上融合得浑然天成;他以帝王之尊,在与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等旷世枭雄的斗争中,将时局的必然与人性的弱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你在哪里,我在这里等你

    你在哪里,我在这里等你

    明明今天就在这里,可我却寻不见你。明明你看见了我,我却不能与你相认。八岁的慕湫和妈咪秦恬去乡间养病,邂逅了沉默寡言11岁的余殊,之后他们交换了信物-小木鸟和纸鸟并陪伴了两年。可是,有一天余殊突然失去了踪迹,只留慕湫一个人每天苦苦等待……恰逢她的爸爸慕湾被诬陷入狱,她从娇弱小公主一下子变成了落魄贵女,不幸的是,她的妈咪秦恬也得重病,不久于世。她接连经历这两个噩耗后,改名秦悠悠开始了她一人的流浪……他们又会再见吗?她又何去何从?
  • 青武玄天

    青武玄天

    一个帝国的废物,一个极受拥戴,以及逆反之人,他背着自己的信意,最终踏上了那不朽之路
  • 碎境破空

    碎境破空

    万千位面,种族横立,尔虞我诈,岁月悠悠,几多沉浮。上古一战,中天大陆支离破碎,而分诸多位面。且看天蛮大陆人族落魄弟子王寒一凡人被迫走向修仙之路。逆境成长,踏天修行。书写一段修人道而非天道之路。
  • 女尊国之凤白炽

    女尊国之凤白炽

    凤白炽是王女,因不喜文不好武而被皇城中的人笑称为凤白痴她本可以和好友笑傲狂疏,浮影众生,可是谁能料到命运颠倒痴情错付,公子情深,她才刚知情世就要辗转在芸芸众生,于诡变的惊涛骇浪中此沉彼浮文很慢,也许没有酷炫拽浪的情节可是若你停留,希望点点收藏
  • 未世罪域

    未世罪域

    末世已过百年,异能盛行,掌握异能者。为贵族,末世历20年,人族帝国崩溃,人皇死,天下大乱,法律已丧失权威,人族数千年的文明一朝尽失,异族蠢蠢欲动,在内忧外患之纪,看立志匡扶法律的林锋如何凭一系统成就大业
  • 沦陷者

    沦陷者

    “推开仓库的门,月光下,一个瘦小的身影走近,空荡荡房间的只有一张床,躺着一个漂亮的孩子,那是他的宝贝,她还在熟睡,脸上的泪痕依稀可见,目光望向主屋高大的身影上,是他弄坏了你的八音盒吗?我把昨晚借来的书放在她的枕边,看了很久,在眉间轻轻落了一吻。转身离开。”“不好了……不好了……着火了……”“小砚然,今天是个大晴天,把窗户打开吧,阳光,该照进来的,而我,就为你守在角落里吧。”
  • 古月奇秘之古堡探险

    古月奇秘之古堡探险

    四张神秘的镶金邀请函,将他们带入拥有魔法的世界……
  • 烽火王妃

    烽火王妃

    她是身患癌症,热爱生活的才情女记者,因为地震错落时空,一朝穿越,身份逆转,之后背负国仇家恨,乱世荣辱。看才情女记者情挑四国英豪,造势天下,成就帝王。她找水源、开会所、修运河、铸大炮等等!传奇一生谱写乱世悲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与狼共生

    与狼共生

    你一定听说过狼孩吧!但是你知道狼和人在一起是怎么生存的吗?如果你是狼迷,是生存迷,亦或是奇幻迷,不妨都来这里看看一个上班族是如何在荒野之中,与狼共生的!part1.郎桐坠入四面环山的山谷,面对生存危机!一方面是饥饿与疾病,一方面则是猎食者——狼与其他野兽!郎桐应该怎样生存?part2.郎桐终于得以回到都市,但是狼却被送到了动物园。习惯了自由与安和的野外生活的郎桐却开始对社会不满,他究竟如何拯救自己,拯救狼群?
  • 重生之2007

    重生之2007

    30岁创业失败的韩文,一无所有。执念重生2007,高考刚刚结束,这一世,梦开始的地方。以现实题材为主,真实写照大学生活和深圳的创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