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4800000012

第12章 第624研究所(1)

624所的由来

1965年1月12日,为适应航空工业的发展,第三机械工业部“651会议”决定组建航空喷气发动机研究所,代号为第11研究所,隶属于三机部第六研究院,以高空模拟试车台为重点开展建设,还要建近50台(套)大型零部件试验设备。1965年10月,三机部批准研究所设计任务书,明确所的性质、任务,主要是进行航空喷气发动机应用技术研究,是全国喷气发动机科研、设计、生产和使用单位的主要技术后方和试验研究基地。

六院11所地处祖国的大西南四川西北部江油县(后改县建市)境内。当时被定为三线地区。“三线”这一概念出自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在这个构想中,他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叫嚣反攻大陆,蠢蠢欲动,美国在我东南沿海地区发动攻势,不断制造事端,中苏关系也日趋恶化,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国际形势比较紧张。1965年8月,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内地建设不好,我就一天也睡不好觉。”为了建立一个“打不烂、拖不垮”的战略大后方,1965年底中央决定在内陆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不久即因“**********”爆发而处于停滞状态;到1969年初在中苏边境发生了“珍宝岛事件”,“三线”建设才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一个高潮。当时中央提出的建设方针是:靠山、分散、隐蔽。口号是:好人好马上“三线”。

624所的所址几经周折,最终选定在四川省江油县松花岭地区,位于观雾山脚下的一条山沟中的平坝上。1965年2月将原606所负责基建的苗逢润(注)副所长调去当所长。在624所创业的最艰难时期,苗逢润同志与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所职工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初建中的许多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难,精心谋划和组织,几十年如一日在山沟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苗所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事业心强,作风扎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直厚道,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为624所的创建和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调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刘子英同志任政委,他是1965年4月第一批入川的“十八勇士”之一。他身先士卒,不畏艰辛,工作从精,生活从简,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得群众拥护。调董绍庸同志担任技术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他参与了香港“两航”起义,是从国外回来的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曾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著有很多书。当时我们学习发动机原理,主要有两本书:一本是苏联的斯切金院士写的;另一本就是董绍庸教授写的。606所有很多来自哈军工的优秀毕业生,都是他的学生。调康毅同志担任副总工程师,他原在606所就当过副总师,为人正直,治学严谨,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英语很好,是一位有很高学术造诣的航空发动机专家,后来担任过624所所长,为624所和高空台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领导机构的不断调整,六院11所的归属和名称也在不断地变化。1965年1月—1968年3月一直叫六院11所,1968年3月所随六院划归国防科委领导,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4研究所,此后六院11所的名称不再使用。624所的名字一直沿用下来。1979年1月,经上级批准624所对外开放,对外名称又叫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以下统称为624所)。

全室迁往四川

1970年10月,经空军司令部批准,上级决定将我所在的606所第七研究室(815甲发动机型号设计室)按建制分迁到624所,815甲发动机型号和“遭遇起动系统”等研究工作均移交410厂负责。

在此前的1969年,六院决定从606所抽调一部分人到湖南去组建一个新所,主要从事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的设计研究工作,就是现在位于湖南株洲市的608所。当时我主动报名申请,我们两口子都是湖南人,家里上有父母,下有弟弟妹妹都需要照顾,我爱人也非常希望去,因为我们在沈阳的工作单位一东一西,相距太远,六年多来她早起晚归,两头都见不到太阳,实在太辛苦了,两个孩子也难以抚养。我原以为自己要求去湖南的条件和理由是很充分的,但没想到所领导不同意,说工作需要,就是不能放你走。

后来由沈阳606所调去了二十几位同志到608所,带队的是董秉虔同志,当时他是606所三位副总师之一,后任608所所长。

那时正值“**********”期间,我虽然没有去成湖南,感到有点儿遗憾,但还是恪守自己常说的一句老话,那就是“一切听从党安排”,仍一如既往地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是606所七室专业组长,又当过党支部副书记,按照领导指示要协助党组织动员大家去“三线”。我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去的。南方人去四川工作,生活习惯不成问题。

按照上级要求,接到通知后一个月之内就得出发,当时群众思想有些混乱,一些家在东北的同志就不大想去,说我到四川去干什么?但领导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之后,大家都能服从组织决定,基本上都去了。那次共分迁去308人,七室按建制全部都去了,其余从各个科室和附属工厂中抽调,科技人员约占三分之二。

走进大山深处

1970年11月,我们举家搬迁,随同606所308人包乘一辆专列,千里迢迢,从沈阳出发了。我们是从繁华的大都市走向深山老林,尽管服从工作需要,但对沈阳毕竟充满了眷恋之情,对即将到达的川西北崇山峻岭,也有着许多未知的迷茫。

火车到北京停留两天,让大家在北京自由自在地玩一玩儿。我们带着3个小孩加上妹妹刘湘华,一家6口首先去了天安门广场,大家照相留作纪念。然后带他们去了我的母校北航,又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和北海。这些给一家大小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记忆。两天后我们又登上火车继续启程直奔四川。

火车开到一个叫中坝(后改名江油)的车站,下了火车上汽车,汽车行进在曲折蜿蜒高低不平的山路上,由于是第一次走这种山路,车子开得又快,大家的心都揪着,有些孩子吓得哭了,有些孩子却激动得直尖叫。

到了松花岭,一出公路隧道,感到豁然开朗,看到了马路两旁的楼房,楼前插满彩旗,站着一排排化了妆的中小学生,手中拿着鲜花,敲锣打鼓,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场面虽不算十分壮观,却显得非常热烈和真诚。

当年毛主席的指示是“靠山、分散、隐蔽”和“靠山、近水、扎大营”,后来****发挥了—下,演绎成“山、散、洞”,进山越深越好,分得越散越好,能进山洞更好。按照****的这些话,624所就形成了一线五点23千米“羊拉屎”的分散局面。我们被安排在最里面的那个点———即北川县甘溪小镇,孤零零的一个设计室,孤零零的一栋三层楼,我们就在那儿办公了。

职工住房非常紧张,单身职工安排在稍加改造的澡堂子里居住。我们带家属的,就挤在办公楼里,上面两层办公,下面第一层住家,各家做饭都在走廊里面。当时没有煤供应,开始我们就带着小孩和大家一起上山砍柴、拣枯树枝。烧柴禾谁都不习惯,有些人虽然带了蜂窝煤,也不会烧,底层各家一做饭,烟就直往上面冒,熏得我们在办公室里眼泪鼻涕一起流,弄得大家都哭笑不得。有的同志趁机说俏皮话:“你老兄何必天天流下激动的泪水啊?”逗大伙儿开开心。

刚到624所时,大家还有点儿新鲜感,有说有笑的。但没过多久这种新鲜感就消失了,只剩下了郁闷和寂寞。由于四周都是高山,感到这里的天黑得比沈阳要早。到了晚上,仰望星空,就像一个带孔的锅盖,把自己扣在了大山里面,中间只露出那么一点点天,觉得自己真像是“井底之蛙”了。

孩子们永远是天真可爱的,他们高兴地数星星,比赛看谁数得多,而大人们则感慨万千,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暗自伤心,心情十分复杂。

大约7个月后,我们住办公楼的人都搬到甘溪的梅家园去了。梅家园山坡上有一座古庙,据说1935年红四方面军路过时,徐向前司令员曾在那里开过会。从甘溪办公楼到梅家园有三四里路程,要过一条河,当年是铁索木板桥,我们去时已建成了能过汽车的钢筋水泥桥了。我家被分配住到半山腰上一栋三层简易楼顶层的一间半房子里,在那里住了大约3年时间。那时候要求隐蔽,房子的外表看起来要跟老百姓的房子一样。建房子用的是“干打垒”的方法,就是用河沙、石子再加一点水泥搅拌在一起,做成长方形的块料,一块块堆砌起来,屋内墙面连石灰都没有抹,谁要想打钉子进去挂点东西是很难的,屋顶有些是用瓦片,有些采用石板。

在沈阳时就听人说过这里山上有“熊瞎子”,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把门窗关好。但我们住了那么多年,却没有一个人看见过“熊瞎子”。

成为624所一部分

后来听说,在我们分迁到624所之前,还有过一段小插曲。

1970年5月份,为加快“三线”建设步伐(另一说是为执行****1969年9月的001号令),空军司令部决定在成都建立飞机和发动机的第二设计研究所,由601和606所分迁部分科技人员去组建,地址初步选定在成都军区空军指挥部所在地,两所各占一半,606所的一半要略大一点,由601、606所军管会和革委会各派出一个小组前去考察调研。601所的考察组回去后,写了一个报告,认为这个地方很好,同意将第二飞机设计研究所建在该处,以后发展成了现在的611所;而606所考察组回去后,写的报告却不同意建在那里,据说有三条理由:第一,这个地方靠近武侯祠旅游风景区,不利于保密;第二,房子太破旧,一脚就可以踹倒,改建需要花很多的钱;第三,周围全是农田,没有发展余地。当然还可能有一条理由是因为发动机试车时噪声较大,容易扰民。就这么几条理由,606所就将这个地方放弃了。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上级领导提出希望624所暂时代管。但苗逢润所长明确表示不同意,他说,这些同志要是给624所,我们非常欢迎,可以单独成立发动机设计室,如果是代管,我们不好管,也管不好。

1970年6月六院正式批准,明确624所将要承担型号设计任务,于是将第二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就建在624所,先建一个设计室,待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这样我们就名正言顺地成为624所的一部分了。606所分迁去的设计人员,绝大多数分配到了建在北川县甘溪小镇的设计室工作。

从甘溪到所本部松花岭有20多千米路程。交通只有一条弯弯曲曲、铺了一点小石子的泥巴公路,个别地方勉强能够双向通车。道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山上“嵌入”的大小石块好像就要掉下来的一样,令人望而生畏;另一边是大山沟,底下就是平通河,地势十分险峻,车子一旦掉下去肯定会粉身碎骨。我们刚去的时候,因为只有一部大轿车,要让给女同胞和孩子们坐,我们只好坐敞篷的解放牌卡车。汽车开在这种山路上,开始大家挺害怕的,真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来到这个偏僻的大山沟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搞新型发动机设计。这个发动机的技术指标很高,是为“双三”飞机配套的发动机———飞行高度30千米,马赫数3.6,代号“911”。在624所的编制中,成立了第一设计室,规模很大,大概有160人,由袁美芳担任室主任,杜仲泽、王靖寰、陈大筏为副主任,周振德为党支部书记,相当于一个中小规模的设计所了。

我在设计室担任总体性能组副组长。组长是李介玉同志,他是留苏回来的。我们两人各负责一个总体性能方案,因李介玉原来是搞910发动机的,他搞的方案是在910基础上改进设计;我负责的是以斯贝发动机为参考样机,重新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两个方案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刚开始接受任务时,我们就感到指标太高,很难实现。我们查了很多资料,采用涡喷发动机耗油率太高,而涡扇发动机虽可以明显降低耗油率,但当时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涡扇发动机也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一台涡扇发动机能够飞到马赫数3.6的。再加上我国国产发动机还处于仿制阶段,自行研制才刚刚开始,技术基础太差,材料、工艺也很落后,要搞出这种高指标的发动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当时****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又是党中央唯一的副主席,他提出来要搞“双三”,要造航空动力的“长江大桥”,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1971年9月13日,****外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成为千古罪人。后来通过中央文件的传达和学习,才知道****反革命集团秘密策划“571”工程计划,妄图谋害毛主席,篡党夺权。

同类推荐
  •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邓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高校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在南京参与领导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54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1977年至1986年,邓旭初在担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期间,率先试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岗、定编,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些举措,推动了全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 宫闱旧梦:当红墙黛瓦邂逅国色天香

    宫闱旧梦:当红墙黛瓦邂逅国色天香

    本书精选长孙皇后、王昭君、武曌、陈阿娇等历史上九位知名的后宫红颜,通过讲述她们的故事,了解走向权力顶端的她们,如何承受着各自或风光显赫或凄凉孤苦的命运。
  • 使徒保罗传

    使徒保罗传

    这本《使徒保罗传》由吴涤申编著,为“认识圣经丛书”之一,讲述了使徒保罗的生平事迹。全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传奇人物保罗、保罗入道历程、保罗第一次传道、保罗第二次传道、保罗第三次传道、传道罗马、最后的日子、保罗书信、保罗的影响、保罗秘事。
  •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青年时成就诗名,壮志凌云,心怀匡扶社稷的政治热忱,却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落魄终老。他的一生既饱含着悲愁,也闪耀着不朽,确切地说,正是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的忧愁成就了他的不朽。该书讲述了李白从富商子弟成为一代诗仙的淬炼历程,有助于青少年读者认识这位并不完美,但却有血有肉的伟大诗人。
  •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本书包括少年才俊出身世家、努尔哈赤起兵扩张、一统白山黑水、筑实力满蒙大联盟、用汉官增强民族大融合、铲除异己权谋内外、大漠北斗星陨落等内容共10章。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悠然仙路

    重生之悠然仙路

    夏筱然重生了,回想她的一生过得简直是失败,重生后又差点被人夺舍,还好有了金手指,从此以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边致富边修仙,没事谈谈恋爱,小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好!然而总是有些渣渣蹦蹦跳,上赶着来找虐,没关系,正好手痒了,既然来的话,就做好被虐的准备吧!某男眯了眯眼“这么点小事怎么能劳烦夫人呢?”本文不虐,甜宠,1v1,欢迎跳坑!
  • 再见樱花烂漫时

    再见樱花烂漫时

    两个差别悬殊的人,一场爱恋,距离不断显现,心也越来越累。对不起,我爱你,但,我又不得不离开你。
  • 道途者

    道途者

    因一次穿越,成为废物莫寒,家族因他被灭,未婚妻退婚…………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天道的监护人

    我是天道的监护人

    莫名其妙的,她成了一个团子的监护人。作为一个生在阳光下长在新时代的三好青年,推卸责任的事情是万万干不来滴,(为了自己和团子不一起狗带),自己的锅还是要自己背。于是,三好青年云柒柒就这么走向了为了团子和自己(的狗命)更加美好的生活,奔波在一个又一个世界赚奶粉钱的不归路。
  • 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清代文学家朱彝尊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复仇者之歌

    复仇者之歌

    元帅的儿子赛特,在一场偶然的战斗中一战成名。不幸的是,他面临了爱情,友情和亲情的背叛。这场背叛使他背井离乡,一无所有。他必须要突破难关回到家乡,寻找事情的真相。但是当他找寻到真相之后又会怎么做呢?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这是一场历经了一千五百年的故事。这是一个讲述对背叛者复仇的故事。这里有手持长剑的勇士,这里有低声吟唱的法师。这里有坚贞的情谊,也有卑劣的阴谋。请你融入这个虚拟的大陆,享受这场灵魂盛宴。
  • 劣火灼心

    劣火灼心

    几个别样的青春男女在盛夏的尾巴相遇,喝酒泡妞打群架,插科打诨白日梦,泥泞烂账恶形恶状的日子里,相识相知惺惺相惜。可曾想萧索的秋风终究吹起离别的哀伤,友情,亲情,爱情交织成一场离奇命案:芦苇湖旁惊现一具烧焦的尸体......是什么让年轻的生命误入歧途,坠入犯罪深渊?糊涂老侦探周振国与警界小鲜肉奉命查案,一路跌跌撞撞,爆笑连连,相互嫌弃却又相互扶持相互欣赏。可曾想案子的谜底竟牵出一段成人世界的地下阴谋与鲜为人知的真挚感情......借刀杀人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慢性自杀?
  • 尘怒

    尘怒

    炼气与锻体不能兼顾?不好意思,我是“体气双绝”。特殊气韵非常罕见?我似乎有两个特殊气韵,“风炎双脉”。星辰子世间寥寥?我当然不会告诉你,我有能钩玄猎秘、洞察秘宝的“大盗”天赋星。纵如此,也可与这天下相安无事。是你们,先来毁我师门!————(读者群:43328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