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0300000044

第44章 横水大捷:胜利曙光的降临

至此,一切障碍,主观的,客观的,人的,事的,环境的,终于都被彻底扫除了。大决战的时机终于艰难地成熟了……

移地健这支潜力股居然当上了回纥可汗。宁国公主因为并没有给可汗生过儿子,就被送回了唐廷。原先的小母鸡——仆固怀恩的闺女反倒一跃而成为了可敦。

牟羽可汗与雍王李适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喝到兴头上的时候,得意忘形的牟羽可汗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对雍王李适说,小子,起来给大爷跳个舞。

仆固怀恩一听,行啊,小子,有点儿史思明的样子,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闯进来,就让我这个爆米花教训一下你这个烂菜叶叶。

横水一仗,史朝义十万精兵,阵亡六万,被俘两万,只剩下不到两万的残兵败将,败得实在是惨得不能再惨了。三镇叛军的精锐消耗一空。至此,史朝义已经是回天无力、覆灭有期了。

(一)

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延续了七年零两个月(粗算为八年)。但这并不代表说,在这七年零两个月的每一天每一日双方都在对磕。举个例子来说,从上元二年后半年到宝应元年前半年的近一年的时间里,唐廷和伪燕之间就没有大规模的军事交锋。这倒不是因为双方的思想认识都上水平了,都认识到和为贵的重要性了,而是因为大家都很忙,忙到了没工夫搭理对方的程度。

伪燕那边的事儿参见上文,咱就不细说了。单说唐廷这边儿,其实,肃宗一直都想着大举东征、重整山河。只是,他的计划总是被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打乱。

就在李光弼与史思明隔着黄河对峙的时候,也就是上元二年的仲冬时分,唐廷淮西节度副使刘展居然拥兵造起反来。刘展这厮也是一员悍将,谋略过人,战力超强。在他的指挥下,叛军接连攻陷润州、苏州、湖州和楚州各地。一时间,江淮两岸几乎化为一片焦土。

派谁去镇压叛乱呢?肃宗一直在苦苦思考。郭子仪,肃宗已经不想再用了,一来,他的功劳已经很大了,再用怕有尾大不掉的隐忧;二来,他的年龄也不小了,万一在战场上糊涂一把,再出个潼关或者邺城什么的,肃宗的小心肝儿可受不了。除了郭子仪之外,合适的人选还有两个,一个是李光弼,另一个就是仆固怀恩。但是,这两人现在都在河东前线,分身乏术啊。所以,肃宗很犯愁。

思来想去,肃宗就把郭子仪找来了。虽然不用你,但是问问你的想法还是可以的嘛!肃宗考虑到的问题,郭子仪自然也考虑到了。所以,他既没有我选我,也没有保荐李光弼或仆固怀恩,而是向肃宗举荐了驻守彭城的鸿胪卿田神功。

肃宗倒是很相信郭子仪的眼光,当即拜田神功为江南都招讨,责令他率兵讨伐刘展。郭子仪果然没有看错人,田神功在其他几路唐军的配合之下,很快就干掉了刘展,彻底平息了叛乱。只是,让肃宗和郭子仪始料未及的是,来自安史叛军的田神功贼性不改,在攻陷江淮地区之后,居然放纵部下大肆劫掠。

原先富庶繁华的江淮地区经过刘展的扫荡和田神功的劫掠,终于到了十室九空、残败不堪的地步。安禄山和史思明一直想办而没有办到的事情,刘展和田神功帮他们办到了。

郭子仪很尴尬,肃宗更尴尬,谁也没有想到,田神功这小子居然如此不厚道,君臣俩索性装聋作哑,绝口不提此事。

搞定刘展之后,肃宗又把目光投向了史朝义。他想得挺好,打算抢先出击,打史朝义一个措手不及,岂料却被史朝义给抢在了前头。

其实,史朝义之所以敢找肃宗的晦气,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干掉老爹之后,何去何从就成了小史面临的首要问题。北上?不行,北面有个李光弼,老爹那么厉害,也只能和李光弼斗个半斤八两,我要是去找他,恐怕就是自讨苦吃了;西进?也不行,陕州有个卫伯玉,虽然名气不怎么大,但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好对付。左思右想,史朝义觉得,为今之计,只有东撤范阳,从长计议了。

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部下的拥护。只有一个人反对。但正是这个人的反对,使史朝义东撤范阳的计划流了产。这个反对者便是唐廷降将许叔冀。许叔冀反对东撤范阳,主张南下江淮,理由是:江淮是唐廷的生命线,只要我们占领了江淮,唐廷的财路就被我们切断了。

史朝义听了许叔冀的话,顿生拨云见日之感。好,就这么办,咱们就南下江淮。于是,史朝义以许叔冀为河南、淮南、汴州节度使,节制南线各路军马,起兵五万,进击申、光、许、宋诸州。很快地,江淮各州县的告急文书便如雪片般飞到了肃宗的案头。

当时,肃宗已经病入膏肓了,接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他的病情更是雪上加霜。江淮已经被刘展和田神功糟蹋了一个来回了,如果再落入许叔冀之手,那大唐的生命线就真得要被切断了,戡平战乱恐怕就遥遥无期了。

国难当头之际,肃宗又一次想到了郭子仪。这一回,君臣出奇得默契,两人谁都没有提起田神功。

这件事情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坏了行情啊。

这一次,郭子仪保荐了李光弼。肃宗当即任命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淮南、山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营节度,率兵东讨,出镇临淮;而以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坚守河东。

李光弼就是李光弼,没用多久功夫,就将许叔冀赶出了江淮地区。捷报传来,肃宗当即降旨,封李光弼为临淮王,驻节宋州,率江淮各路人马伺机北上讨贼。

今日看来,肃宗的这个安排或许是有深刻内涵的。地球人都知道,在未来的大决战中,唱主角的一定是河东的朔方军。谁当了河东唐军的一把手,谁就有机会立下平叛的首功。本来呢,这个荣耀非李光弼莫属,但是在肃宗把他就地留在江淮之后,荣誉的光环便悄悄地转到了仆固怀恩的头上。论经验,论资历,论能力,李光弼都比仆固怀恩强。肃宗舍李光弼而用仆固怀恩,是不是也是担心李光弼功高震主呢?李辅国、鱼朝恩等人是不是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这些个问题就交给大家来探讨吧!

(二)

击退了南侵的叛军之后,肃宗又把东征提上了议事日程。

或许是好事多磨吧,偏偏在这个时候,唐廷内部又出事儿了:河东驻军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内讧。先是河东节度的部分将领发动兵变,乱兵杀死节度使邓景山,未经朝廷认可,擅自推选兵马使辛云京为节度使;紧接着,绛州(今山西新绛)行营的前锋大将王元振擅自击杀都统李国贞,自己当起了都统大人;随后,镇西北庭行营也发生了兵变,节度使荔非元礼被杀,士兵公推裨将白孝德为统帅。

这事儿闹得就比较大了。未经朝廷许可,擅自击杀长官,完全可以定个犯上作乱的死罪。在大决战即将展开之际,却发生这样的事情,由不得肃宗不重视。

李光弼前脚刚走,河东后脚就乱了。这一连串的事情充分地揭示了法治的固有弊端:单纯依靠法律,受众只能是口服心不服。

肃宗曾经想调李光弼回河东平乱,但是遭到了太子李豫和宰相元载的反对。他们认为,目前的这种局面非郭子仪亲自出马不可。首先,河东各部基本上都是朔方军的人马,也就是说,他们差不多都是郭子仪的老班底儿,郭子仪在他们那里说一句话,那是相当得好使;其次,郭子仪性格儒雅,处事十分温和,而且喜欢打太极,擅长以柔克刚。所以,派他去最合适。而李光弼就不行了,他的性格比较刚烈,素来崇尚暴力,派他去,闹不好反而会激化矛盾。

肃宗想想也是,便放弃了让李光弼回河东的念头,转而拜郭子仪为朔方、河中节度使,知诸道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晋封汾阳王,即日出镇绛州。

当时,肃宗已经病得一塌糊涂了,他在病榻之前召见了郭子仪,拉着郭子仪的手真诚地说,河东的事儿就交给爱卿你了,你不要辜负了我的厚望啊。

郭子仪感动得热泪盈眶,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天,郭子仪回家简单地收拾了收拾,便带着儿子郭晞和三千铁骑,星夜赶赴绛州。绛州的将士们听说郭子仪来了,开心得不得了。郭子仪这次也不客气,一改往日的柔和作风,将王元振与一干从犯统统斩首,绛州驻军上下一震,动荡就此平息。郭子仪命人将王元振的首级传示河东及镇西北庭行营。辛云京、白孝德见了王元振的人头,都吓坏了,各自追查当初首乱之人,就地正法,而后带着脑袋亲自到绛州,向郭子仪谢罪。

辛云京、白孝德都是郭子仪的老部下了,老郭见首恶已除,也不愿再做过深的追究。辛云京、白孝德唯唯而退。

至此,河东的动乱得到了彻底的平息。

河东的内乱刚刚平定,肃宗再一次执着地把东征提上了议事日程。偏偏在这个时候,唐廷内部接连发生了几桩大的变故。先是玄宗太上皇在极度的闹心和寂寞中去世了。仅仅过了十三天,李辅国这个死太监便发动了宫廷政变,干掉了肃宗的老婆和两个儿子。肃宗又气又怒之下,一命呜呼。太子李豫登上了皇帝宝座。代宗刚上台,只能以稳固政权为第一要务,当然也没有时间谈论东征的事情。又过了小半年,李辅国这个阉人也嗝屁了。至此,一切障碍,主观的,客观的,人的,事的,环境的,终于都被彻底扫除了。

大决战的时机终于艰难地成熟了……

(三)

李辅国死后,郭子仪就给代宗上了一道奏章,请朝廷速速发兵东征,他要和李光弼南北夹击史朝义,一举荡平敌寇。

代宗刚即位,正想着大干一番事业呢,当即准奏。

宝应元年,代宗以儿子雍王李适(kuò)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军出关东讨;以郭子仪为兵马副元帅,南渡黄河,直捣洛阳;同时命李光弼率江淮人马北上,三路大军共同进击史朝义。另一方面,代宗还派遣中使刘清潭、殿中监药子昂出使回纥,请回纥可汗出兵相助。

雍王李适的大军刚刚走到陕州,代宗就接到了刘清潭的密报。这封密报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回纥大军不请自来,而且离陕州已经不远了;坏消息是,回纥人可不是来帮忙的,而是来落井下石的。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史朝义趁着唐廷动荡不安的时候,派人带着大量的金银来到回纥,献给回纥可汗。此时,回纥的可汗已经换人了,原先的葛勒可汗死了,太子叶护也死了,现在当家的是葛勒可汗的儿子、叶护的弟弟移地健,自称牟(móu)羽可汗。

且说回纥太子叶护回国经过一番整顿,打算再来帮唐廷对付安史叛军。可是,他的老爹葛勒可汗就是不同意,不仅不肯动一兵一卒,反而趁机勒索唐廷,要求肃宗下嫁公主。

万般无奈之下,肃宗于至德三载(公元758年)将自己的小女儿册封为宁国公主,出嫁葛勒可汗。根据记载,这是我国历史上,中原皇帝第一次将亲生闺女嫁给边疆少数民族的首领。从这个封号就可以看出,肃宗对他的女儿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她能以一己之躯实现“宁国”的大计。李亨一路把女儿护送至咸阳,千叮咛,万嘱咐。宁国公主哭着对肃宗表态,“国家多难,以女和蕃,死且不恨”。想不到,肃宗竟然有这样一个识大体明事理的好女儿。

宁国公主到了回纥以后,就做了葛勒可汗的可敦(也就是皇后)。可是,娶了大唐公主的葛勒可汗,还是不肯发兵相助。叶护当初曾经信誓旦旦地对肃宗说要派兵帮助大唐,现在见老爹没有这个意思,心中十分着急,多次请求无果之后,便不由得口出不逊,激怒了葛勒可汗,结果被葛勒给逼死了。

葛勒可汗气消了之后,十分后悔,便于当年八月派王子骨啜特勒率骑兵三千,会同九大节度使,一同进攻邺城。后来的事儿大家就都知道了,失败,然后便是回老家。葛勒可汗估计是太喜欢中原女人了,又一次上奏章为自己的小儿子移地健求婚。这一次,肃宗就舍不得自己的闺女了,转而把仆固怀恩的闺女嫁给了移地健。

龙配龙,鸡配鸡,肃宗的女儿嫁可汗,仆固怀恩的闺女就只能嫁给可汗的儿子了。岂料,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葛勒可汗病死了,移地健这支潜力股居然当上了回纥可汗。宁国公主因为并没有给可汗生过儿子,就被送回了唐廷。原先的小母鸡——仆固怀恩的闺女反倒一跃而成为了可敦。换言之,仆固怀恩现在也是一国之君的老丈人了。

这牟羽可汗和他爹、他哥哥可不一样。这厮为人十分残暴,而且素来轻视唐廷。史朝义的使者忽悠他说,玄宗皇帝和肃宗皇帝相继去世,中原已经无主,关中十分空虚,你们为什么不趁此良机长驱南下、直入长安呢?上次你们只是抢掠了洛阳,孰不知,长安比洛阳还要富庶。你们就放心地南下吧,我家陛下也会从洛阳起兵西进,掩护你们南下。

牟羽可汗一听,高兴坏了,赶紧引兵南下,打算去长安好好抢一把。

唐廷哪里想到回纥友邦会从背后捅刀子,压根儿就没有防备,要不是刘清潭等人半路上正好碰到了回纥大军,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儿还真说不准。

刘清潭探知回纥的阴谋,当即将计就计,去拜见牟羽可汗,献上了唐廷的国书和珠宝。牟羽可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就问刘清潭,唐室不是已经灭亡了吗,怎么冒出来一帮唐朝使者啊?

刘清潭义正词严地说,太上皇与先帝虽然龙驭归天了,但是太子殿下已经继承了大统,怎么能说唐室灭亡了呢?而且,当今天子已经派雍王殿下率军东征叛贼,让我来,一是为了修好,二是为了向你们借兵。

牟羽可汗这才了解到了真实的情况,赶紧见风使舵,答应出兵讨伐史朝义。

刘清潭走出牟羽可汗的大帐,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他立刻将这边的情况密报朝廷,叮嘱代宗务必要妥善安置回纥人马。

(四)

代宗接到刘清潭的密报之后,当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将他心照回纥,奈何回纥照沟渠,热屁股贴了人家的冷脸蛋儿,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代宗先给牟羽可汗送去了一个人。不要误会,不是PLMM,而是一个老男人——牟羽可汗的老丈人仆固怀恩。快去劝劝你女婿吧,不要再为难俺了,他要是为难俺,俺就为难你。

同时,代宗又命令陕州的雍王李适做好犒劳回纥大军的准备。

不久之后,回纥大军就开到了陕州。为了表示对友军的重视,雍王李适亲自登门造访牟羽可汗。

牟羽可汗与雍王李适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雍王李适首先对牟羽可汗访唐表示热烈欢迎。雍王说,唐纥友谊已有100多年的历程,尽管近几年来国际形势和我朝的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的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对此我们十分珍惜。我朝是最早支持回纥人民独立事业,最早承认回纥汗国的国家。我朝人民对友好的回纥人民一直怀有深厚诚挚的情谊。

雍王还说了,我们很高兴看到,回纥汗国在可汗阁下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偶相信,随着回纥汗国的不断发展,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人员的往来会不断增多,唐纥友谊和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牟羽可汗转达了回纥人民对代宗皇帝的亲切问候。他说,唐朝政府和人民的“慷慨大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回纥汗国和人民解决了很多实际上的问题。对此,他本人和回纥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还表示,很高兴看到唐纥关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加强。回纥对此非常重视,并感到自豪。他还祝贺唐朝在平叛过程中取得成就。

出席欢迎仪式的双方代表还有大唐殿中监药子昂、兵马使魏琚、元帅府判官韦少华、行军司马李进和回纥大将车鼻。

当天,牟羽可汗在回纥军营设宴款待雍王李适一行,双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气氛很融洽。

喝到兴头上的时候,得意忘形的牟羽可汗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对雍王李适说,小子,起来给大爷跳个舞。

“哗”,原本喧闹非常的PARTY顿时寂静无声,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

气鼓鼓的药子昂“嗖”的一下就窜了出来,朗声说道,雍王殿下是我们大唐的太子,怎么能为你跳舞呢?

“嗖”的一下,回纥大将车鼻也窜了出来,针锋相对,你们皇帝和我们先太子叶护约为兄弟,那大唐和回纥就是兄弟之邦了,论辈分,雍王是我们可汗的侄子,做侄子的难道就不能为叔叔跳支舞吗?

药子昂毫不退让,bullshit,雍王是我们大唐的储君,将来就是一国之君,他怎么能向一个番王拜舞呢?

玩不起的车鼻勃然大怒,居然命令军士将药子昂等四人拉出去各自鞭打一百下。鞭子,一百下,除了兰博,正常人哪能受得了啊!果然,药子昂四人被打得口吐鲜血,体无完肤。

雍王李适的脸都青了。回营之后,魏踞和韦少华因为伤势太过严重,不久就死去了。药子昂和李进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也是卧床不起。

没过多久,唐廷的各路人马陆续赶到陕州。各路将领听说了这件事儿,气得嗷嗷直叫。奶奶的,见过欺负人的,没见过这么欺负的人,咱大唐和他们回纥没完。一些胆儿大的,甚至策划要袭击回纥,为国家和雍王讨个面子。

眼见着两国就要化友为敌了,关键时刻,郭子仪来了,他对众人说,现在安史逆贼还没有消灭,怎么能再与回纥另起战端呢?如果回纥和史朝义结盟,那大唐就危险了。

雍王李适也识大体地说,我个人受辱是小事儿,国家的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你们要忍耐。

众人这才打消了动粗的念头。

此时,牟羽可汗见唐朝各路人马齐集陕州,行事也有所收敛。这样,差点濒于破裂的唐纥关系方才又回到了正轨之上。

危机解除之后,雍王就张罗着东征了。他以仆固怀恩引回纥兵为前驱,郭子仪殿后,自己则在陕州遥控声援。同时,李适还下令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河东节度使辛云京、镇西节度使马璘等各率本部兵马会师洛阳。

唐廷的战略大反攻终于拉开了帷幕。

就在这个时候,代宗的圣旨到了,上面说了很多,但中心意思只有一个:郭子仪回京听用。众人都深感意外。郭子仪领了圣旨,二话没说,当即拜别雍王等人,一人一骑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没错,郭子仪又被人摆了刀子,而且还不是一刀,鱼朝恩摆了他一刀,程元振也摆了他一刀。两刀下去,郭子仪彻底荡平安史逆贼的豪情壮志便烟消云散了。安史之乱开始的时候,他就在战场上;安史之乱进行当中,他也在战场上;可如今,当胜利的曙光已经闪现的时候,他却缺席了。

甘心吗?甘心才怪。郭子仪给肃宗上了一道奏折,请求辞掉一切职务。这就是郭子仪,即便抗争,也是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抗争。

抗争的结果是,代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将郭子仪的职务全部解除,另授了他一个职务——建陵(肃宗的陵墓)山陵使。说白了,就是管理肃宗的陵墓,看看哪里的瓦片碎了,就让人换一块新的,哪儿的树死了,就让人重栽一颗。一代名将,戎马倥偬了大半辈子,最后居然当起了守墓人,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极度伤心的郭子仪终于做出了一生最大胆的举动,他又给代宗上了一道奏章表明心迹。同时,他将肃宗褒奖过他的一千多道诏书都呈了上去。一千多道,这是个什么概念?

面对满满一桌子的先皇诏书,代宗终于醒悟了,这是一个真正的忠臣。觉醒了的代宗召见了郭子仪,君臣之间的嫌隙与疑忌一扫而光。

郭子仪趁机奏请代宗增兵东征。

代宗就把戍卫京城的南北军将领都召来了,问问大家有什么好方案。

开府仪同三司管崇嗣比较迷信回纥,居然说了一句“我得回纥,无不胜”。代宗心里暗骂,但嘴上只是说未必。(未也)

左金吾大将军薛景仙没什么好建议,但是很有勇气。他说了,如果我方不能取胜,请陛下给我两万勇士,我愿与敌人死战到底。(我若不胜,请以勇士二万椎锋死贼)

代宗十分感动,牛掰。(壮矣)

最有思想的是右金吾大将军长孙全绪,他分析得头头是道:敌人如果出城作战,那他们必败无疑;如果他们坚守不出,我们就不好办了。此外,回纥善于冲锋,却短于攻城,一旦战事限于(删除)持久,他们的士气就下去了。我们不如大张声势,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和兵力,以李光弼攻取陈留,令李抱玉攻打河北,切断史朝义的手足,而后再向敌军派遣间谍,大打心理战。这样,敌人就会败亡了。

代宗听了十分高兴,连声说好。(善)

几天之后,代宗命令鱼朝恩和郭英乂统精兵五万,增援仆固怀恩。

长安城郊,满头白发的郭子仪望着东方的天际,喃喃说道,我老了,陛下不用我了,仆固怀恩,看你的了……

(五)

出乎仆固怀恩的意料,史朝义表现得相当硬气,十余万唐军接踵而来,他居然没有跑。他不仅没有跑,反而还摆出了决战的架势。史朝义命令骆悦率一部人马屯驻在横水,自己率另一部人马屯驻在昭觉寺,两路叛军共十万精兵安营固守,首尾遥相呼应。

作为行家里手,仆固怀恩当然能看出叛军的阵势十分严谨,硬碰硬,唐军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

不过,这也难不倒仆固怀恩。经过审慎的思考,仆固怀恩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他派李抱玉和白孝德分别率军攻打河阳和怀州,请(只能用这个字儿)李光弼自陈留西向进军,自率大军镇于横水之滨,与史朝义主力隔河对峙。

依着史朝义本来的想法,就在横水这个地方直接与唐军展开决战,不做任何的前戏,不酝酿任何的感情,直接开磕,一战定输赢。他以为仆固怀恩会和他决战,岂料仆固怀恩一点儿也不着急,就在河对岸干耗着,而且在此期间,仆固怀恩还派出三路人马袭扰史朝义。史朝义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顾得了脑瓜子,就顾不得屁腚子,疲于奔命,累得跟头驴似的。

史朝义觉得驴一样的日子过得很没意思,便主动派人来与仆固怀恩接触,希望与唐军一决雌雄。

仆固怀恩一听,行啊,小子,有点儿史思明的样子,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闯进来,就让我这个爆米花教训一下你这个烂菜叶叶。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十月某日,双方尽起大军,在横水之滨摆下阵势。数十万大军的旌旗遮蔽了太阳的光辉。

这一天,史朝义已经等得太久了。他以骆悦为前锋,率先向唐军发动了冲锋,自己则亲率主力,随后跟进。十万精锐叛军似黑云滚滚而来。

其实,为了这一天,仆固怀恩也等了很久,而且要比史朝义久得多。仆固怀恩令旗一挥,唐军主力倾巢而出,迎着叛军的潮头冲了上去。

二十多万大军混战在一处,直杀得是天地无光,日月无辉。双方将士都知道,这一仗至关重要,胜则一战定乾坤,败则永无翻身之日,所以都拼尽了全力,不肯退让一步。敌我双方厮杀了半天,依然是半斤对八两,不分伯仲。

镇西节度使马璘乃是汉代名将马援的后裔。紧要关头,祖先勇猛无畏的鲜血在他的体内沸腾了。马璘身披重甲,挥舞长槊,率五百精骑,直冲敌阵。叛军的阵形虽然严谨,但仍然被马璘杀了个三进三出。

唐军为马璘豪迈的气概所激励,奋勇向前冲杀。叛军的阵脚渐渐地乱了。但骆悦牢牢稳住中军,叛军依然在顽强地抵抗着。

正在此时,只见叛军后军突然大乱了起来,一彪人马纵横驰骋,往来如飞。原来,仆固怀恩早在开战之前,便派遣自己的儿子仆固瑒与回纥大将左杀绕道南山,攻击后军的史朝义。当此紧要关头,仆固瑒与左杀及时赶到。仆固瑒勇猛不亚于乃父,唐军士兵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斗将”。回纥大兵的勇猛就更不用提了。这拨人马加入了战阵,胜利的天平立马就倾向了唐军。

史朝义和骆悦见后军大乱,赶紧回师救援,岂料不仅没有拦住仆固瑒等人,反而牵动前军回撤。混战当中,骆悦死于乱军。叛军全线崩溃。

仆固怀恩紧追不舍。史朝义一路狂奔。夜半时分,败退的叛军路经尚书谷时,慌不择路,如雨点般坠入了悬崖。根据史书记载,叛军的死尸几乎填满了山谷,足见其败相之惨。此时的史朝义已经顾不上步兵了,带着骑兵向东逃去。

洛阳守将周万志听说史朝义横水大败,也忙不迭地撤出了洛阳。

横水一仗,史朝义十万精兵,阵亡六万,被俘两万,只剩下不到两万的残兵败将,败得实在是惨得不能再惨了。三镇叛军的精锐消耗一空。

至此,史朝义已经是回天无力、覆灭有期了。

(六)

史朝义东逃,周万志弃守,东都洛阳再一次回到了大唐的手中。

大军进城之后,仆固怀恩做了两个部署:一是调回纥大军赶往河阳,帮助李抱玉攻城;二是派其子怀固瑒与朔方右厢兵马使高辅成率步骑万人追击史朝义。

在回纥人马的帮助之下,数日之后,河阳传来捷报,李抱玉大军攻入城中。但怀州方面,白孝德仍在与叛军苦战。仆固怀恩令回纥大军留屯河阳,调李抱玉援助白孝德。

又过了几天,仆固瑒那边也有好消息传来,在郑州又大破叛军,史朝义转而又向汴州奔去。听了这个消息之后,仆固怀恩坐不住了,他把洛阳城交给了后来的鱼朝恩和郭英乂,自己带着大军也加入了追击史朝义的行列的当中。

在进军的半路当中,仆固怀恩又接到了李抱玉和白孝德发来的捷报,怀州也被攻克。仆固怀恩留白孝德驻守怀州,同时令李抱玉再接再厉,进攻北部的邺州,以切断史朝义北归范阳之路。为了保险起见,仆固怀恩又调辛云京东出井陉关,攻打常山,以防止范阳的叛军南下接应史朝义部。一手抓追捕,一手抓打援,仆固怀恩明摆着下定了决心,要彻底消灭史朝义。

就在老鹰抓小鸡的这段时间里,又发生了一段故事。话说友军回纥在河阳城里面才呆了三天,就呆不住了。原因好简单好简单,因为河阳城实在是太小了,人口也少,就那么一点点儿油水,还没捞呢,就没了。

牟羽可汗坐不住了,回纥入唐作战,说是国际援助,其实就是趁势打秋风来了,现在,秋风没打着,千里迢迢,岂不是白来了!利益面前,父子兄弟都不能相容,更何况是岳丈与女婿呢。牟羽可汗置岳丈仆固怀恩的命令于不顾,擅自纵兵进入洛阳,肆意地烧杀抢掠。

可怜的洛阳百姓又遭受了一次劫难。我们可以掰着指头仔细地算上一算,封常清守洛阳失利,安史叛军第一次攻入洛阳,也是洛阳第一次遭受洗劫;郭子仪收复两京,叛军弃城而走之前,顺手又抢了老百姓一把,这是洛阳第二次遭劫;肃宗和广平王李俶答应回纥“破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大唐,金帛子女归回纥”,回纥抢先入城,这是洛阳第三次遭劫;横水大战之后,周万志弃城而走之前,又洗劫了一次老百姓,这是洛阳第四次遭劫;加上这次,回纥擅自入洛阳,这已经是洛阳第五次遭劫了。经过这五次洗劫,洛阳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资格便被永远地剥夺了。

可怜的洛阳!可怜的洛阳人民啊!

洗劫了洛阳,回纥仍不肯罢休,打着追击叛军的招牌,一路向东抢掠,直至郑州和汝州的地界,致使洛阳以东“闾井至无烟”。当时正值寒冬,可怜的老百姓无衣无裳,只能用书纸做“衣服”御寒(方冽寒,人皆连纸褫书为裳俞)。

这就是友邦,这就是友军,莫怪乎鲁迅先生会写下《友邦惊诧论》的文章。友邦是不是真的友善,还应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只因为,这个世界上固然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好处,人家凭什么帮你?

回过头来再说丧家犬史朝义,一路向东狂奔。仆固瑒紧追不舍。史朝义好不容易跑到了汴州,对着城门大喊芝麻开门。城还是那个城,门还是那个门,人还是那些人,但待遇却不是从前的那种待遇了。汴州守将张献诚说他要投降朝廷,看在以前交情的份上,就不为难史朝义了。史朝义无奈,继续东逃,被仆固瑒撵着一路跑,从汴州跑到了濮州,又从濮州跑到了滑州,又从滑州跑到了卫州。

到了卫州,史朝义才缓过劲儿来。因为,伪燕睢阳节度使田承嗣带着四万人马赶来与史朝义会合,同仆固瑒展开了决战。结果是,史朝义、田承嗣大败而逃,蔡文景中箭落马,被乱兵踏成了肉泥。

史朝义、田承嗣领残军后撤至贝州。仆固瑒与叛军激战于下博县东南。当时,回纥人马也赶来增援,叛军又一次遭到了惨重失败,“积尸拥流而下”。

万般无奈之下,史朝义只得后撤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坚守不出。

各地叛军陆续赶来莫州相会,史朝义终于在莫州站住了脚跟。仆固瑒见敌人重振声势,也不敢小觑,便一面收拢人马,在黄河南岸安营扎寨,虎视莫州;一面送信给老爹仆固怀恩,让他速速带兵赶来增援。

应该说,仆固瑒看得还是比较准的,敌人确实积蓄了一定的实力,硬拼未必能占得上便宜。但是,他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唐军声势的压迫之下,叛军会不会……呢?你们说是不是?

同类推荐
  • 雕弓录

    雕弓录

    千年边角声,为心中腾腾热血,为女子眼中一抹温柔,还是那天地万物为刍狗的不平之气?尽弃之,只为一弯新月伴我长眠!
  • 斯道绵绵

    斯道绵绵

    荒漠草原,几不逢人,风餐露宿,饱经艰辛的旅蒙商与愚忠朝廷却刚直不阿、勤勉为民的戴彰勋,加上抗垦造反、转战千里的陶克陶胡竟然和这古城搅在了一起。最终,谁是胜者?旅蒙商?戴彰勋?陶克陶胡?——著者
  • 玉汉帝国

    玉汉帝国

    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昂治。吾玉之汉帝国,是为文明之光,照耀四方,当以传播文明为己任,一手持文明生死剑,一手持真理教化书,教化宇内蛮夷,开宙间愚昧。让天下共沐吾汉室文明之光。
  • 重生明朝做帝王

    重生明朝做帝王

    穿越成为正德皇帝,从此开启大明帝国新的崛起之路。一言不合就抄家。一有精力就开疆。
  • 傲生装与你

    傲生装与你

    在这世界,没有什么是你不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改变的,...如果有,嗯...对。我,相信你可以的
热门推荐
  • 穿书女配之我很佛系

    穿书女配之我很佛系

    没有被雷劈,没有掉井里。在家好好睡个觉,就穿成书里拖着男主做了十年备胎。又婚内出轨至男配大佬丈夫的深情于不顾的作死女配。想想书里女配的悲惨结局,莫默想静静!我他喵是得罪哪路神仙了!这么整我?
  • 梦想之门

    梦想之门

    这是一本重生的书。本书主角绝对强大,本书剧情绝不郁闷,本书构思绝对YD!请不要被书名迷惑!*************一场失恋,让林风意外地重生。回到了1997年的他,会怎样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为商之路,他叱咤风云只手遮天;黑道白道,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情场斡旋,他潇洒写意游刃有余。在这里,你会看到你的重生之梦,这就是梦想之门。本书故事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第一次写书,可能会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够多提意见,坚持看下去,本人也会慢慢学习,逐步改进。新人艰难,本人不会拉票,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赏点推荐票,如果不喜欢,请您高抬贵手,收藏一下也行。
  • 青锋纪

    青锋纪

    那些年,祝福都给了稻草人,麦田里沧桑得没有模样的面孔清晰的倒影着深秋中,厚厚的希望
  • 江山我为王

    江山我为王

    邓达良穿越到五色大陆,发现手腕多了只三级文明的手环,分外神奇。本以为到达人生巅峰,做逍遥咸鱼,顺便当“解难大师”,为大家排忧解难。可万恶的手环居然让他从村长做起,然后是乡长、县令、刺史……皇帝!邓达良很不情愿呀,只能将大臣、巫师、国师、王子、公主、皇上通通踩在脚下……
  • 天衍行纪

    天衍行纪

    远古诸神灭绝之战,死伤无数,仙界五行至尊神秘陨落。亿万年之后,他身负远古五行至尊血脉强势归来,死气缭绕的仙界,冥魔如何而来。五行至尊神秘陨落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惊天之谜?
  • 月乾星坤之幽梦浮沉

    月乾星坤之幽梦浮沉

    她是叱咤风云的11老大,她柔媚机警、冷酷无情、心机深重,围在她身边的男人无一不对她唯命是从。她也是被困在黑暗城堡里的悲惨的公主,美丽、脆弱,善良,牢牢地吸引了他们的心。如果她是月亮,那么他们就是衬托着她的星星,因为她的世界里永远都不会有太阳。
  • 复仇四公主的复仇蜜恋

    复仇四公主的复仇蜜恋

    她,被亲生妹妹诬陷后赶出家门,她,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逐出家门,她,被亲生姐姐推下悬崖,她,被自己的继母赶出族们,那一年,她们还五岁,却走上了血腥的复仇之路。三年后,她们从恶魔岛毕业成为世界前三杀手,创建了世界第一大宫——血樱宫,两年后,创立世界第一公司,拥有多重的身份,五年后,她们开始了她们的复仇,经历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后,她们,还能复仇成功吗?
  • 飘渺奇仙路

    飘渺奇仙路

    刘轩,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穿越到了古代,在一定的条件下踏上了修真之路,远古的文明另加奇幻的旅途,当他发现夜幕中那些无比遥远而庞大的天体离自己是如此之近时,毅然地踏上了追星逐月的征程......
  • 恋生无非

    恋生无非

    她被称作“琦王”,却因为一次偶遇沦陷于他。他永远温和近人,连杀人也笑的温柔似水,被称作“毒品”。两个人,两薄情。当两个人碰撞在一起,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 废土2222

    废土2222

    由于种种原因,刚刚事业有成的世启被关入看守所协助调查。在看守所期间依靠自己的善良和渊博的知识,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富豪告诉他一个秘密。出了看守所后,世启事业遭受巨大打击,走投无路下,他决定实践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