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64900000024

第24章 低回与希望(1)

(第一节)英宗:有情有义

1435年,宣宗带着辉煌的政绩走了,其子朱祁镇在大臣的簇拥下登上了皇位,亦即英宗。明英宗身兼数个明朝第一: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第一个冲龄登基的幼年天子,第一个被俘又被释放的君主。这些大起大落的事件,给英宗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英宗即位时年仅九岁,还不能处理纷繁复杂的朝政。不过他大可不必操心,父亲留下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还留下了几位忠诚能干的老臣,杨士奇(时年七十岁)、杨荣(时年六十四岁)、杨溥(时年六十三岁)。还有一位太皇太后张氏。这位仁宗的皇后,一直在后台为明朝保驾护航。国事在“三杨”的运作下,前程一片光明。

但三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对于小皇帝的教育却相当的失败。他们根本不顾及九岁孩童的感受,剥夺了他所有童年应该享受的快乐,每天只是要求他学习儒家经典,学习如何处理朝政。从正统元年(1436)二月开始,他们便为英宗设立了专门的课堂——经筵,为英宗讲解儒家经典。首先从《尚书》、《大学》开始,讲官把书中深奥的含义翻译成白话文,告诉英宗书中所说的事情是什么样的,然后陈说大义,让英宗能够从中体会到治国的道理。十岁的英宗,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听到这些高深的道理,无异于天方夜谭,根本不知所云。他们的教育方式,完全不能引起小皇帝的兴趣。而宫中太监王振却一面教英宗识字,一面和他玩耍,扮演着集师、友、仆于一身的角色。他被英宗亲切地称作“王先生”,是小皇帝真正的知心人。他事实上弥补了英宗缺失的父爱。

与后世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专权太监不同,王振是儒者出身;他参加过科举考试,虽未能高中,但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他却充当了学官,负责教导其他儒生如何读书。永乐时期,王振不甘心如此平淡地过一辈子,于是净身入宫,碰碰运气。事实证明王振没有选错,虽然他的文化水平在众多读书人中无法脱颖而出,但到了宫中却变成了鹤立鸡群。正是这相对不错的才学,让他深得宣宗信任,命其为太子陪读,这成为王振梦想成真的起点。他作为英宗的启蒙老师,与太子朝夕相处。他使出浑身解数,以迎合少年太子的心意。太子对王振自然也是尊重、爱戴,乃至于言听计从。两人终日形影不离。

英宗刚即位,王振身上便出现了专权的苗头。太皇太后张氏为了不让王振对英宗产生恶劣影响,引导皇帝学坏,有一次险些处死王振。正统元年(1437)正月,张太后召集三杨,以及英国公张辅、尚书胡濙于便殿,郑重其事地对英宗说:“这五个人是国之重臣,你制定的任何一项政策,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才可以实施。”接着又把王振叫来,怒斥道:“你一直在皇帝身边胡作非为,今天要赐死你。”但这次小皇帝不惜帝王之躯,下跪为王振求情,苦苦哀求祖母不要杀王振。张太后不忍自己的爱孙伤心,便放了王振。由此可见,英宗对王振的感情非同一般。后来,小皇帝还曾给王振一道敕书:“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二十几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裨益实多。”向世人宣告了王振几十年如一日地侍奉皇帝,尽心尽力。这就是王振在英宗心目中的形象。

虽然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王振开创了明朝太监擅权的先例。利用英宗对他的信任,王振毁坏了朱元璋所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祖训铁牌,干预朝政,公开纳贿,并对“土木堡之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英宗曾也因此一度失去皇位。但英宗对王振却毫不记恨,反而在“夺门之变”后,在智化寺为王振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动,将其祠堂命为“精忠”。这一举措充分地表明,英宗根本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们固然可以说英宗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不过又有几个人没有被亲近的人欺骗过?自幼生长在充斥着谎言的皇宫中,英宗又怎能不上当?

英宗不仅对父亲一般的王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感情,对于自己心仪的女人,也是感情真挚。正统七年(1442),英宗和比他小一岁的钱氏结婚。并立其为皇后。英宗为人亲善,对妻子爱护有加,钱皇后也是对英宗情深意重。“土木堡之变”前,钱皇后百般劝说英宗不要亲征,但英宗没有听从妻子的建议。结果土木堡之役中明军大败,数十万战士惨死沙场,英宗本人遭俘。消息传来,钱皇后悲痛欲绝。她拿出自己全部的财物凑够巨额赎金,请求瓦剌放还英宗。

钱皇后的珠宝首饰送进了军营,但英宗却迟迟未归。软弱的钱皇后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只得为英宗哭泣、祈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眼泪哭干了,一只眼睛竟然瞎了;长期卧地,双腿受寒,一条腿也瘸了。昔日的白天鹅,成为了丑小鸭。也许是她的真心感动了上天!一年后,在大臣于谦等人的努力下英宗被瓦剌放还。此后,英宗和钱皇后被幽禁在南宫。高大雄厚的宫墙、冰冷坚硬的铁锁、凄凉幽暗的房屋,伴随英宗夫妇度过了七年岁月。其间,钱皇后坚贞不渝地守着英宗,百般劝解失意中的丈夫。钱皇后甚至用自己的针线手艺来为英宗改善生活。

景泰八年(1457),英宗通过“夺门之变”重新登上了皇位。钱皇后没有能给英宗生下一男半女,可是英宗并没有嫌弃她。皇帝没有子嗣,关乎国本;皇后因此被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朱祁镇的表现,令人看到了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温情。驾崩前,英宗怕钱皇后受委屈,还留下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土木堡之变”虽令英宗名声扫地,杀死功臣于谦的举措更为后世所唾弃,但英宗的所作所为,对得起恩师、妻子,可以说他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临死前,英宗还下达了一道让天下人叹服的诏令,禁止嫔妃殉葬。并且要求今后的历代子孙都要遵守。这一道谕旨,挽救了无数无辜女子的生命,简直是上苍赐给人间的福音。朱祁镇用这一“千古绝唱”,谱写了自己的生命中最后的乐章。

(第二节)景帝:短时的皇座之乐

明景帝(也叫明代宗)的坟冢,孤零零地立在北京西山。他是明英宗惟一的弟弟,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即位,“夺门之变”后失位。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人生,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剌也先率蒙古大军入寇,边关告急。不懂军事的王振,为了好大喜功,不顾群臣的反对,怂恿英宗亲率五十万大军北征。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之变”发生,英宗被俘;随军大臣,自太师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而下五十余人、二百余名高级将领,均死于乱军之中;几十万士卒也命丧黄泉。更为重要的是,王振把整个明朝拖到了灭亡的边缘。蒙古铁骑的兵锋日益进逼北京。皇帝被俘,国家将亡,所有人不禁联想起导致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明朝上下乱作一团。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稳定政局,选择谁来填补英宗被俘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成为首要问题。按理说,英宗的长子朱见深是最佳人选。可他只有二岁,即使登基即位,跟没有是一样的。于是,宣宗的二皇子、英宗的同父异母弟弟——朱祁钰,当仁不让地被众臣推举为监国(监国的作用通常是临时的,救急的)。

“土木堡之变”后的第八天,景帝以监国的身份登殿主持朝政,接受百官叩拜。紧接着,一场政治清算运动在朝堂上打响。群臣纷纷指责王振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要求对王振余党进行清除。王振的死党——锦衣卫都指挥马顺则为王振辩解。结果以王竑、曹凯为首的文臣蜂拥而上,当场把他活活地打死;还将王振的同党毛贵、王长随从内宫揪了出来,杀死在朝堂。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左顺门事件”。

朝臣虽然抄了王振的家,解了心头之恨,但眼下的局面却让他们一筹莫展。也先以被俘的英宗为奇货可居,不断向明朝索要财物。边关将士碍于英宗的皇帝身份,不敢组织抵抗。形势还在继续恶化。也先竟然挟持着英宗,向北京挺进。若要死守北京,必须有新君的出现对抗也先手中的王牌,从而促使军民一心。于是自八月二十九日开始,群臣上奏,请求朱祁钰继承皇位。

历史把朱祁钰推到了前台。朱祁钰只比英宗小一岁。但在“立嗣以长”的时代,他根本没有任何可能登上皇位。虽然在群臣的要求下以监国的名义管理国家,但这些都非出于他的初衷。尤其是刚为监国之时,朝廷上当场发生大臣群殴,并出了人命,这是亘古未有之事。面对这样的大臣,他怎能保证大臣不会对他有所冒犯?况且,城外有强大的敌兵,说不定哪天就会攻进紫禁城,自己做亡国之君,成为历史罪人。宋钦宗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这个皇帝位置,在这时可没有任何诱惑力。更何况英宗尚在人世,朝中自己又没有任何权势,不知哪天英宗回来,那时自己又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他认为这个皇帝不做也罢,于是坚决不肯继位。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在群臣的始终坚持下,朱祁钰被迫于九月初六日即皇帝位,是为景帝,遥尊远在蒙古的英宗为太上皇,英宗的幼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在景帝和于谦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斗争,瓦剌的蒙古大军被撵出了长安城。北京平安了,国家保住了。当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喜讯传来时,朱元璋的子孙度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没有重演北宋末年的国耻。景帝成为抵御外侮的皇帝,成为了勇担重任、临危受命的明君。朝野上下一片叫好声,使得景帝的声望达到了最高值。

群臣的颂扬、万民的景仰,让景帝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感。即位以来,周围人态度转变,那种卑躬屈膝是他当藩王时永远体会不到的。他深深地被眼前的荣耀所吸引。可是,活着的英宗却让他不能安心地当皇帝。也先在军事上无法取得胜利后,便不断宣称要把英宗送还北京。毕竟,留着这么一个不值钱的过期皇帝,既不能换回钱财,又捞不到好处,在手中的贬值速度比血汗宝马跑得还快,这个鸡肋不要也罢。景帝为了扞卫自己的地位,借口这是也先的阴谋,拒绝接纳。可是,大臣们却不理会景帝的感受,不断要求迎回他们的太上皇。在他们看来,英宗总在敌人手上,是国家的耻辱,有损国威。景帝急了,生气地说:“此大位非我所欲,盖天地、祖宗及宗室文武群臣之所为也。”也就是说,我本不想继位,当初是你们强迫我继位的。但气归气,大臣的呼声实在是太高了。景帝心里虽不痛快,但孤掌难鸣,也只得无奈接受于谦等人的建议,迎英宗回国。景泰元年(1450)八月初二日,英宗终于踏上了南归的行程。八月十九日,朱祁镇回到北京。景帝的心病还是回来了。

英宗、景帝这两位兄弟仅仅一年未见,却有隔世之感。一年中发生了太多的变故。“土木堡之变”,不可逾越的地位鸿沟,让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兄弟的温情。可是权力却改变了一切。同样的皇帝身份,让他们把对方都视为权力上的威胁,最后一抹柔情的面纱也被无情地撕掉了。景帝把他的哥哥当做一颗定时炸弹。为了保住权力,景帝把惊魂未定的英宗直接送入南宫软禁起来;并派王骥为南宫守备,率领一支卫队,严密地看守着哥哥。而政治上进行投机的大臣,更是在旁边煽风点火。御史高平上言:南宫树木繁多,恐生叵测,于是景帝尽伐之。这一切让软禁中的英宗时时刻刻地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

景帝登基之时年仅二十一岁,在他的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保住皇位,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景帝开始走上他的明君之路,希望通过自己的勤政,改变大臣对英宗的怀念,奠定自己正统君主的地位。针对英宗时期王振专权的现象,景帝限制太监的势力;同时广开言路,树立朝廷新风;对国计民生更是关注,社会上呈现出一派蓬勃的生机。

当景帝的政策成功之时,也意味着他获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本。为了彻底清除英宗的影响,他开始对皇太子的位置动上了脑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取代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景帝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为了得到大臣的支持,朱祁钰不惜向大臣行贿。一场皇帝行贿大臣的闹剧开始了。卷进皇帝贿金丑闻的有首辅陈循、次辅高毂,阁员商辂、江渊、王一宁、萧锑等六位朝中大员。他们每人接受了皇帝黄金五十两、白银一百两的贿赂。善于政治投机的大臣,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他们纷纷上书支持景帝。连远在广西的小吏都为皇帝分忧,上书“永固国本”的奏章,要求更换太子。

在投机大臣的怂恿下,景泰三年(1452)五月,景帝的儿子朱见济顺利地登上了皇太子的宝座。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朱见济只享了一年多太子的福气,便仙逝而去。朝中的一些大臣又出现了复立朱见深的呼声。御史钟同和礼部郎中章纶,先后提出了朱见深复出的奏章。正处于丧子之痛中的景帝一见这样的提议,自然十分愤怒。盛怒之下,他将钟同、章纶关进了锦衣卫的监狱。二人历尽磨难,最后,一个死在大棒之下;另一个虽幸免于难,直到英宗复辟后才被释放。

皇权的诱惑,使得温文尔雅的景帝从拒绝皇位到留恋宝座;从害怕左顺门的暴力事件变成了暴力的使用者。自古以来,无限的权力总是导致无限的悲剧,无一例外。

权力改变了景帝,命运却改变了英宗。在儿子去世后,景帝自己也在景泰七年(1456)身染重病,到了八年正月,病情加剧,甚至出现咳血的现象。又是一些投机大臣,在正月十六日,发动了“夺门之变”,打开了南宫的大门,把英宗抬上了金銮宝殿,英宗复辟了。病入膏肓的景帝面对这突来的变故,只是连说了几个好字,便不再说话。二月初一,他被废为郕王。十九日便撒手人寰,年仅三十岁。

不知道景帝在死前是否认命。他试图改变一切,结果,命运却让他和他的儿子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第三节)忠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景帝的登基,是形势所迫。正如于谦所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这句关键的话语,才打动了朱祁钰,同意继承大统的工作。而事实也证明,这位官员言行一致,他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了自己的诺言。他就是于谦(1398-1457),一位堪与岳飞、文天祥并列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于谦少年时,十分景仰岳飞、文天祥。他的书斋中挂有文天祥的画像,他还为文天祥写下赞词:“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他是浙江杭州人。西湖畔的岳庙,便是他最常去的地方。他的人生旅程开始于这个浪漫愉悦的城市,但清白做人、认真做事的理想,实现起来却是没有那么轻松。

同类推荐
  • 穿越三国捉迷藏

    穿越三国捉迷藏

    一次意外,同学七人来到三国,开启一场找寻与躲藏之旅。彼此相爱相杀,相互依靠,又相互利用。
  • 吕蒙不读书

    吕蒙不读书

    孙权:吕蒙,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我。吕蒙:不读,没兴趣。鲁肃:吕蒙,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我的都督之位传给你。吕蒙:都督?咱不稀罕。关羽:吕蒙,还我头来。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吕蒙:咱是现代人,不信鬼神,不怕幽灵。曹操:吕蒙,我一门三诗人、父子皆文豪,竟然输给你个文盲,苍天已死啊!吕蒙:文盲?咱只是懒得拿诗词砸人罢了。看在你们明天就要上刑场的份上,咱今晚吟诗三百首,让你们见识一下唐宋风流,黄泉路上慢慢品味吧。
  • 十辰石

    十辰石

    长生锁,谓之迷锁,亦作锁魂符,留魂续命之用。秦年间初现,初传乃是始皇帝命方士,以天降奇石打造而成。然大成之日,诡异消失,后下落不明。嬴政遂派方士徐福出海找寻,奈何徐福亦不知所踪,而后不了了之。沧海桑田,逾两千余年,迷锁重现人间。消息出,天下人趋之若鹜。不想此物竟牵连着无数个巨大的秘密……
  • 宦海生涯

    宦海生涯

    一次意外,掉进了屎坑,来到了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这里的人跟古装剧里边的人一样,但是这里的人又会修武,他们称为“道行者”。而姜云则是缥缈众星中的一颗闪亮的新星,因为失足摔落山崖,致使不能生育,被老爹赶进宫中,找到天下第一神医须在地,留在宫中的《轮阳决》。重新恢复生育功能,姜云意外发现皇帝并不像自己所想,自由自在,原来大周濒临灭亡的!于是姜云纷纷献策,帮助皇帝彻底掌控国家,使这个国家重新拉回轨道,后,发现三国人物也在这个世界,则姜云摔兵征讨,借助蜀汉之力,灭掉曹魏、东吴,使蜀汉成为九洲霸主。而姜云则发现,他服侍的皇帝“徐慌”已死,于是他乘机自立,率百万雄师,灭掉无数顶尖王朝,一统山河……
  • 藏兵阁之皇陵痴语

    藏兵阁之皇陵痴语

    无数各异前朝事,唯藏兵之阁而册之。——人间有百事,皆藏于兵。而藏兵中者,言万事也难终。
热门推荐
  • 死神绝宠

    死神绝宠

    似水流年,忽而两个春夏。那时年幼,晃晃年少。再见,幼心不变,再见,一起去看蓝海。(十二岁那年,亲母逝,十三那年,烟水那儿的小村庄,天是那么清澈那么蓝,转而看了两年,再见十五。回到那个家,然而一切仿佛已变,那个女人带着一个同龄的女孩走进了我们单纯清澈的生活。一年后搬到了舅舅家住,然后,他闯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红名王座

    网游之红名王座

    在《永恒》之中,但凡杀人多者,皆是红名。红名者会被各大帝国通缉,会被玩家所追杀。可谓是万夫所指……“红名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只有我知道。因为……《永恒》这款游戏,我才是最重要的研发人!”——红名王座:陈零简单地说,这是一位被诬陷而导致身败名裂的游戏研发师,在游戏中睥睨天下的故事……——————————————————————————————————————Ps:每日两更保底,偶尔会有爆发。
  • 学院异闻录

    学院异闻录

    故事背景是现代赴学院是坐落在郊区的“灵异学院”。据说里面的考题和知识都是和鬼魂有关的据说在考试中死亡,你就真的死了据说这个学院拥有着无数的秘宝,拥有扭曲人生死的力量……孩子,当你看见一张灰色的录取通知书时,请不要扔掉。赴学院欢迎你!在这里,你会有刺激的生死任务,还会结交到一些生死之交。来吧孩子!赴学院给予你财富和灵魂的“美丽”
  • 盛世暖婚:野蛮娇妻有点坏

    盛世暖婚:野蛮娇妻有点坏

    他是跆拳黑带八段,却被一个野丫头一脚撂倒,从此便拜在她石榴裙下,再也爬不起来了。“夜若麟,你能不能像个爷们一样跟姐单挑?!你不是帝都最厉害的男人吗?”“你所谓的单挑,是指把我灌醉,绑在床上,做不可描述的事情吗?”某男一脸凛然,“我是不会屈服的!”“嘿嘿,真的吗?”某女坏笑,撩了撩裙角,露出诱人的小腿。“噗……”某男捂住快喷血的鼻子,“宝贝,有事儿好商量!”野丫头很坏,他却很爱。他只想做个普通人,许她盛世暖婚,一生安好。【甜宠虐渣,放心入坑。官方Q群:434763528】
  • 明星学院之偶像养成日记

    明星学院之偶像养成日记

    【休闲写作,进坑慎重,更新不定时】天资聪颖?才貌双全?万里挑一?明星学院?抱歉呐,我不感兴趣,像我这种平庸的少女,怎么可能被星探看中,在家种种地就OK了,什么明星学院,骗人的吧。“姐,我们去看看吧,万一是真的呢。”某小受拉着我的胳膊使劲卖萌。踏进书院的第一天,我从来没有想到,会遇上他们,那群恶魔……更没有想到,我的人生,从此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征程。看家有巨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如何一步步养成的吧。
  • 天机斗

    天机斗

    一部手机我们现代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物品,要是它穿越了呢?在另一个世界,另一片空间那就是天外来物,给另一片古老文明的冲击无人预料………成就异世最精典的战例,最完善的军事,最新的搏杀技,最新的商业帝国,新兴的科技,最新奇的文学诗词。最赏心悦目的歌舞,古今的完美结合,造就一代奇人……一代王者……千秋霸业……建了个书友群:167841848求推求收,欢迎大家养肥了再杀……
  • 等待的蔷薇

    等待的蔷薇

    陈梦瑶,我不是你第一个喜欢的人,也不是第一个在你哭的时候安慰你的人,你第一次没有带伞我也没有出现你身边,但以后你人生每一个第一次我林凯都不想再错过,能不能抛开师生关系,你真是你,我只是我而已。你当警察我就当医生,我们是不是很般配!
  • 超极品富二代

    超极品富二代

    一个隐藏在都市中的青年,一个隐藏在黑暗恐怖中的组织,一个挥霍不尽的家庭,一个隐藏在世界的巨无霸,一个站在巅峰的享受孤独的王者。十五年后的回归,他的家族将所有的荣耀一切都给了他,他不会辜负他们。他必将二十年前属于他的再次重新拿回来,哪怕是血流成河,那怕是枯骨成山。我要天生就生,我要天灭就灭——徐天赐
  • 凌慕辰,想做你的唯一

    凌慕辰,想做你的唯一

    这是一个爱与青春的故事。20岁的艾唯一对22岁的凌慕辰一见钟情。她以为凌慕辰是她的真命天子,努力的接近他,鼓起勇气向他告白。却得到了残酷的拒绝,凌慕辰原来早已心有所属,他爱的人竟是她最好的朋友戴欢欢,艾唯一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的自作多情,当撞到凌慕辰吻戴欢欢的那一刻,艾唯一心死了。她狼狈的逃走了,逃离了他们的世界。几年后,一次意外,凌慕辰出了车祸,被艾唯一救了,却失去了记忆。因为这次意外,凌慕辰爱上了艾唯一,可是他们的幸福却那么的短暂,戴欢欢出现了,带走了凌慕辰……等艾唯一再次见到凌慕辰的时候,他已经恢复了记忆,却忘记了属于他们之间的回忆。灰姑娘的爱情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