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64900000039

第39章 余辉下的倾颓(4)

崇祯二年(1629),张溥和他的同乡张采,在吴江县令熊开元的支持下,于吴江召开尹山大会,宣布合南北各地文社为一社,成立“复社”。即希望与四方之士兴复古学,故因名之为复社。复社继承东林遗志,以振兴经术、恢复古学、培养人才、维护封建统治为宗旨,当时的人们都把他们亦视为东林党。张溥为复社订立章程、制度、规范。复社成员遍及全国各地,党羽遍天下。仅有姓名可考者,就有三千零二十五人。一些复社成员后来还考中举人、进士,迈入仕途。

崇祯六年(1633)三月,张溥在苏州虎丘召开复社第三次大会,各地到会者千余人,座无虚席,会场内外人山人海,被围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其场面之大,非常罕见。这是复社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盛会,它标志着复社和二张(张溥、张采)的名望达到了顶峰。然而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由于复社对科举的重要影响,各地士大夫、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复社,造成复社会员成份复杂,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势利钻营的小人。这样,复社由文人读书会友之地转变成追名逐利之所,绝非张溥初衷。张溥本人企图通过广收门徒,把持科场来左右政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如今该理想便只有落空。由于复社成员大多以文学着称,只有一部分人进入仕途,而且职位较低,所以对朝政难以形成较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形下,张溥不惜使用非常手段,以操纵政治。崇祯十四年(1641),张溥利用自己的声望到处活动,帮助前首辅周延儒重新进入内阁。周延儒再次入阁后,一反温体仁执政时的弊政,多用复社之人,朝政为之一新。但是,周延儒等人过于贪婪,在对清军的作战中又贪生怕死,谎报军情。崇祯十六年,周延儒等人被赐死。复社也因此受牵连而被攻击,复社运动从此走入低谷。张溥已经于崇祯十四年(1641)去世。复社成员后来有许多在明清战争中殉难。顺治九年(1652),复社为清政府所取缔,与东林党遇到了同样的遭遇。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但是政治腐败,百姓负担沉重,生活艰难,社会风气败坏、矛盾尖锐、内忧外患加剧等诸多问题,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为了恢复传统文化,拯救黎民,振兴国家,抵御外辱,一些对现实不满、卓有远见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失意被贬的官员联合起来,组成各种团体,修身讲学、评议时政。东林党和复社是当时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士人团体,他们怀着满腔政治热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兴学复古、崇尚实学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国家、社会、民生,并实际地参加政治斗争。他们的行为,得到了知识分子的积极响应,他们也因此被奉为知识分子的楷模而备受尊敬。然而他们毕竟是封建士大夫,脑中充满顽固的忠君思想,这种思想与他们的爱国观相互交织,使他们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而不能自拔。他们利用明末内阁的频繁更换之机踏入了仕途,也曾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但难免受权势金钱的迷惑,摆脱不了争权夺利、趋炎附势之流弊。

(第五节)崇祯:有心无力,徒呼奈何

明思宗朱由检,明朝末代皇帝,大约1627-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所以也称崇祯皇帝。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天启七年(1627)八月,其兄熹宗朱由校病死,熹宗无子,朱由检以信王入即大统,成为明代的第十六位皇帝。

一、剖析思宗

思宗继位之初,朝政把持在魏忠贤的手中。魏忠贤根本没把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照样专横跋扈,肆无忌惮。为了不打草惊蛇,他继续任用魏忠贤,却暗中陆续将他的党羽罢免,从而将魏忠贤孤立起来。最后,思宗果断下令将他贬谪到凤阳,随即又下令逮捕魏忠贤。魏忠贤畏罪自缢,思宗下令磔魏尸于河间(魏的家乡)。接着,对阉党进行严惩,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曾经不可一世的阉党,受到了致命打击。在惩治阉党的同时,思宗又下令平反冤狱,起用天启年间被阉党罢黜的官员。另外,他全面考核官员,禁止朋党,严禁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防,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剑,托付以收复全辽的重任。思宗继位之初的几项政策,显示了他勤于政事、雷厉风行的性格,赢得了大臣们的拥护和赞誉。思宗一反神宗怠政、熹宗昏庸的做法,使人们看到了一线王朝振兴的希望。但是,随后他却又犯了一系列致命的错误,使得本已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陷入了更深的渊潭,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现将明思宗的性格缺陷及其表现列举如下:

性情急躁。

明思宗的这一性格,在行动中的表现一方面是勤于政事。思宗继位之初,面对的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国家,他急于兴利除弊,平息内忧外患。崇祯元年(1628)思宗就下诏说:“非盛夏祁暑,日御文华殿与辅臣议政。”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很少懈怠。他总是事无巨细,事必亲躬,亲自处理各项政务,批答奏章。有一次,因为不舒服而临时传免早朝,他遭到了内阁辅臣的批评。崇祯既感激又羞愧,亲笔写了手敕,对辅臣进行褒奖。史书称赞思宗说:“他在位十七年,勤于政事,鸡鸣就起床,很晚才睡觉。”这一点,思宗和他的先祖朱元璋很相似,但是他的能力却与之相差甚远。

性情急躁的另一方面表现就是急于求成。平心而论,思宗的急于求成是可以理解的,他想做一位明君,却生不逢时,他不愿看到祖宗栉风沐雨换来的天下毁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他要尽快挽回亡国的命运。但是他却缺乏治国的本领,他没有认识到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太重,使他们无法生存,才揭竿而起。他仍然不断加派“三饷”(辽饷、练饷、剿饷),加重人民的负担,这无异于火上浇油,越烧越旺,终将成为燎原之势。顺天知府刘宗周上疏认为:“求治太急,不免于见小利而窥近功。”劝思宗免除薪饷,以笼络人心。而思宗却认为:“慢则纠之以猛。”不听劝谏。面对清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他一味主张进攻,他不懂军事,又不会用人,使得前方统帅动辄掣肘,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当时明清双方的态势是:清强明弱,清军处于攻势,而明军处于守势。但是明朝后方地域辽阔,农业发达,易于筹集粮饷,应该采用持久战术,避免与清军决战以保存实力;而清朝方面虽然军队战斗力很强,但是地域狭小,又多以牧业为主,物资粮饷筹集困难,希望速战速决。针对双方的这种力量对比情况,宁锦副总兵祖大寿建议说:“清兵太强,难以与之硬拼,可用车营法,步步进兵,使清兵无机可乘,在慢慢逼迫清兵出塞。”蓟辽总督洪承畴采纳了这个建议,而思宗以师久无功,命兵部职方司郎中方若麒去催促进兵,结果全军覆没,洪承畴与祖大寿被俘。思宗一味进攻的主张正合了清朝的本意。

虚伪的节俭和真正的吝啬。

思宗是个很虚伪的人。据史载:思宗曾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在集市上卖掉,换回数万两银子填补国用;一天在听讲官给他讲学时,他的内衣袖子已破损,留在外面很不雅观,他不时地把袖子塞进去。其实,思宗的节俭并不是出于真心,他只是为了给朝臣们装装样子,从而赢得他们的同情,让大臣们把自己的财产捐献出来,以作国用。

思宗在位之时国库银两所剩无几,而他自己的内库却存有大量金银,但是他却不愿拿出来。他知道皇亲国戚拥有大量财产,便下令让他们捐献银两。他让外戚武清侯李国瑞贡献四十万银两,李国瑞见数目巨大,死活不肯出,还索性耍起了无赖,将自家的房屋标价出售,家用器皿什物则拉到外面变卖,以示一无所有。这令思宗怒不可遏,遂将李国瑞下狱,并剥夺了他的爵位。李国瑞不久便惊惧而死。大臣们纷纷抱怨崇祯不顾恩义亲情,更联合起来抵制募捐。思宗自己也感到后悔,便下令发还李家的财产。捐献之事不了了之。

捐献未能奏效,思宗又求助于户部。大臣们都知道思宗内库丰盈,反复上疏劝思宗拿出以充军饷。这对于嗜财如命的思宗来说,无疑是要他的命,他向大臣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单刀直入,他说:“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这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然而思宗却始终不权衡出这其中的利弊。后来李自成攻占北京,从他的宫内搜出的白银多达三千七百多万两。这么多钱,足够支付明军三四年军饷,若真是拿出来赈灾助饷,恐怕明朝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灭亡了。

思宗假装节俭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为群臣做个“表率”,让大臣们也节俭、清廉。他似乎很天真,认为大臣们都是傻子,就他自己聪明。他不知道官员贪污腐败的真正原因是政治制度使然,而决非简单的道德问题。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历朝罕见的,正二品的尚书,一个月也只不过六十一石,还不到一百两银子。官员们除了要想维持正常的开支外还要打点上司。大清官海瑞为其母做寿时,只能买两斤猪肉。后来海瑞被任命为正二品的南京右都御史时,为了置办一身官服,竟然不得不变卖家产。可见在明代做个清官是多么难。在这种超级低薪的条件下,官员们为了生存就不得不贪污受贿。思宗不弄清官员贪污受贿的深层原因,却简单地企图用儒家道德来约束和要求大臣,而他自己却拥有大量的私人财产,还接受四方官员的进贡。这令人感到非常不公平,人们也不会响应他的号召。

性格多疑。

思宗性格多疑,表现在行动中就是对各级官员都不信任,经常更换官员职位。在崇祯朝的十七年里,思宗一共任用过五十多位内阁大学士,而整个明代内阁大学士也不过一百六十余人。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更换也同样频繁,像走马灯一样令人眼花缭乱。他共任用过吏部尚书十二人,户部尚书八人,兵部尚书十七人,刑部尚书十六人,工部尚书十三人,都察院左都御史一百三十二人。结果换来换去,仍然没有换出任何一个让他满意的人选来。

思宗对于前线领兵作战的高级将领,同样是怀疑和猜忌,不能不说是兵家之大忌。他先后用过袁崇焕、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熊文灿、陈新甲等人率兵分别同后金以及农民起义军作战,但这些人却几乎没有一个得到了善终,不是被思宗处死就是战死或被俘。

是非不分。

明思宗是非不分的表现之一就是不会用人。他继位之初改革用人制度,非进士也可以入阁参政,尽管做到不拘一格,但是所用之人却少有贤能之士。他锐意求才,却不知孰为贤人,所用皆貌似忠诚实则是奸邪之人,既不能团结百官,也不能在危难之时有所作为,补益时局。以内阁大臣(宰相)为例,思宗在位十七年,共有五十多人出任阁臣,而真正有才能又为人正直的人却寥寥无几,如刘鸿训、钱龙锡、孙承宗、文震孟等人,但却不为思宗所重用。阁臣中大多是一些碌碌无为之辈,而受到思宗重用的是那些为正直之士所耻而与之为伍的人,如周延儒、温体仁、薛国观、王应雄、陈演等,他们胆小怕事,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崇祯也任用了一些人才,但是他因为急躁,偏狭,多疑,或用之不专,或刻薄寡恩,或严刑随其后,使得所用之人难以施展才能。内阁与督抚动辄得咎,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

另一个表现就是滥行诛杀。崇祯在十七年,死于他手下的高级官员不计其数,仅辅臣(宰相)就有一人、尚书四人、总督七人、巡抚十一人,侍郎以下的官员更是无数。蓟辽总督袁崇焕之死成为千古奇冤。到了崇祯后期,一向渴望登科入仕的士大夫们甚至认为拜相入阁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得罪这位喜怒无常的皇帝,转瞬之间就会一命呜呼。

反复无常。

这一点在行动中的表现就是,他三番五次地罢免宦官,又重新起用宦官。崇祯元年(1628),也就是他清除阉党的同年,他重新起用宦官监军、镇守、掌管部务。崇祯八年(1635)八月,他又下令撤各道监视太监。崇祯九年(1636)清军南下,思宗再派宦官镇守、督师,武将也要听从宦官调遣。崇祯十三年(1640)三月撤各镇内臣,次年停止内操,不准内臣(宦官)干预外政。十五年(1642)正月,罢提督京营内臣。十七年(1644)二、三月,思宗最后一次起用宦官督师。

思宗之所以对宦官罢了再用,用了再罢,如此反复无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对文官集团的不信任;而宦官能否专权,则完全取决于皇帝。他认为文臣误国,这一想法直到他最后自杀都没有改变。从最初的“外廷(朝臣)皆不足恃”,“士大夫负国家”,到后来的“诸臣误朕”,“内外诸臣误我”,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但是他在慨叹“文臣误国”的同时,还寄希望于大臣们能“悔过自新”。崇祯八年,他再次罢免各道监视太监后,下诏说:“朕不得已永成祖监理之例,分遣各镇监视,添设两部总理。虽一时权宜,也欲诸臣自引罪,近经制初立,兵饷稍清,诸臣应自省,其将总理、监视等官尽行撤回,以信朕之初心。”

思宗所谓的文臣误国,是确有其事的,一些官员的确办事不力,贪赃枉法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如此;如认为袁崇焕叛变降清,更是大错特错。思宗这种反复无常的举动,反映了他对文臣的态度变化,他对文臣的偏见日益加深,甚至认为文臣个个可杀。而他任用的宦官不仅能力有限,贪赃枉法较之文臣有过之而无不及。他重用宦官的结果,非但没能让诸臣自省,反而加深了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矛盾,让士大夫感到失望,增加了他们的离心倾向。

综上可见,思宗的性格缺陷太多了,几乎人性的弱点他都占全了。而且,任何一个弱点都足以导致他的失败。如果说他初政时的勤于政事,给人带来的是希望的话,那么,当他的一系列性格缺陷暴露无遗的时候,人们看到的就是失望了。

二、清军入关

同类推荐
  • 宅男玩转战国

    宅男玩转战国

    一个叫陈冲的年轻人,默默无闻,整天耕耘与电脑桌前,为的只是那微薄的工资,可是上天就是这么捉弄人,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就是他的故事。
  • 召唤猛将之君临天下

    召唤猛将之君临天下

    大梦初醒,姬铭穿越成为秦国八皇子。原本以为能够逍遥的度过一生,却发现自己正在敌国做质子。而且两国开战在即,能不能保住性命还得两说。幸好有系统在手,姬铭表示先定个小目标,全身而退回到秦国。看华夏猛将驰骋异界,历朝谋士冠绝今世。锋芒所起之处,吾当君临天下!
  • 无双心士

    无双心士

    南楚,苍梧郡,一叶学府,书生陆子白,巨商徐鹏程,雌雄难辨的鬼医传人李小琪,神秘红衣女子“垚”,武痴任承允······他们的命运因为一场血案而卷入了韩、李、季、风、司马五大家族的权力之争。心士者,察言,观色,知行,辨心。带你走近一个特别的历史文书友群571835664刚建的哦
  • 穿越之长生剑

    穿越之长生剑

    本文主角因为一把名为长生剑的神奇宝物,穿越到了大秦帝国,见证了中国战国末期诸侯分裂到大秦帝国的变迁,见证了诸子百家的兴盛直至衰败。忠心义胆的古代军人至死不渝的古代女子血流成河的古代战场寒光凛冽的古代名剑。
  • 谋兵之士

    谋兵之士

    鹤翼阵,鱼鳞阵,锋矢阵,一字长蛇阵。围魏救赵,借刀杀人,声东击西,借尸还魂,特洛伊木马计。这里,有谋士的抗衡;这里,有策士的较量。这里——是军师的天下。注意:重生文,无修炼,没有以一抗千。节选————“天下无人治理民生凋零,都城群雄争锋暗流涌动,诸地盗匪四起烧杀劫掠,叛军流寇祸乱八方。”抬起头来,王青盯着父亲的眼睛:“这样的天下,还称不上乱吗?”选段一“祖训如此。”松开右拳,露出手中那未脱离掌握,沾染着茶水与鲜血的茶杯碎片:“哪怕国内民心如这茶杯般破碎,内部的舆论足以令我片体鳞伤。”“我也会谨遵祖训,握紧拳头,守护住我们的国家,绝不放弃。”讲到这里,王霖坚定的眼中,出现了一抹温柔。“不过我可以保证,无论天下局势如何,我都将守护你们母子,不让你们受到半点委屈,誓与你们共存亡。”他看着王青,面露慈爱:“因为你们是专属于我,仅被我守护的小国。”选段二他们清楚,唯美的黄昏之后,深邃的黑夜就会降临。黑夜之中,多得是人深埋其中,挺不过黎明,撑不到白天。选段三盛世不与官连,乱世不与贼染。人间潇洒朝夕,林间自由夙夜。梅妻鹤子,与影垂帘。安然一世,乐醉人间。选段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心安处便是你

    我心安处便是你

    “既然你喜欢我,为什么当时不说,非要把战线拉得那么长?”我抬起头很不解。他无奈地笑了笑,声音灌入我的耳朵里:“因为你那时候还是个小姑娘,要以学业为主我不能误人子弟。”“那现在呢?”“现在你是我的小姑娘。”那一年我遇见你,往后心里便藏了最好的你。
  • 跟着巫师闯荡异世界

    跟着巫师闯荡异世界

    穿越后成了老巫师的学徒;在几个帝国间闹腾是为了世界和平;带领精灵屠龙是为了拯救世界;有巫师撑腰的日子就是不一样!
  • 则阳子区

    则阳子区

    我希望你死,可如果你死了,我想我会很难过。
  • 降世为尊

    降世为尊

    天下间有三道门,一个少年背着黑色木匣,静坐于前,笑着说道。管你世间什么门,砍来烧柴一般沉。长安城里,一个少年手握棋子,看着天下地图,笑着说道。天下只是一盘棋,你若为下棋人,我便甘愿做棋子。
  • 这辈子你能活得更好

    这辈子你能活得更好

    创造奇迹,改变自己的命运,需要这些简单方法!《这辈子你能活得更好》是一本与心理和精神层面关系密切的励志学著作。
  • 大梦惊风云

    大梦惊风云

    每一次轮回都是一次新生,每一次轮回也都是一个故事,恩怨情仇,纠缠不休,纵使修成圣人,又怎样逃离红尘的枷锁!历经一次次战斗,揭穿一个个阴谋,且看平凡的少年,如何走向巅峰,即使,如同一场幻梦……
  • 一千零一夜情书

    一千零一夜情书

    互相喜欢的人却不能见面,不能说话,留的欢喜,只有思念在心里肆虐,于是提笔写起此书,关于思念一个人的日记,看便看看,不看走远也罢,反正只是写给她的,汤四季,给我寒冬带来温暖,生活带来色彩的奇女子,思记,四季,两年,我等着你
  • 天骄雄途者

    天骄雄途者

    当我年少的时候,我只是个野心家,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充满了征服感;当我知道修仙时,而后,我追求永生,欲做这宇宙的主宰,天地任我逍遥,各色各样的美女皆纳入后宫。睥睨天下,俯视天下芸芸众生。天之骄子冉帝杰,踏上征服霸途,揽尽三界美女。让我们一起共同见证一代传说,绝世霸主的崛起。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令读者朋友们有所感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让我们亲自见证一代霸主,人杰的崛起。天骄雄途者超级书友群①:458129477,欢迎广大书友加入讨论情节。天骄美男子冉神最新巨著《天骄雄途者》,震撼发布,本书绝对热血!绝对爽文!绝对精品!
  • 宇智波抱摔

    宇智波抱摔

    举高高吗?死很惨的那种。————宇智波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