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75800000012

第12章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我国第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50.5:20.9:28.6,演变到1978年的28.1:48.2:23.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1984: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典型特点是: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第一产业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28%左右,到1984年,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了32.2%左右,上升了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则由1978年的48.2%下降到1984年的43%,下降了5.2个百分点,1978年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23.7%,到1984年上升到24.8%,仅仅上升了1.1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得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第二阶段 1985-1992: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总体特征是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1985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31%、44%、25%,到1992年其比重分别约为23%、48%、29%。在这一阶段,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特别是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3-2005: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讯设施迅速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1993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分别为22.4%、48.3%、29.3%,到2005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2.5%、47.3%、40.2%。在第三阶段的1997年,中国第一产业的比重跌破20%以下,这个时期,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第四阶段 2005年至今:2005年11月9日,中国******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根据这次中央会议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中国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工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明显,也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上的东西部差距。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西藏、贵州等地,产业结构层次低。2000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国为15.9%,东部为11.9%,西部在20%以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国为50.9%,东部为51.4%,西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国为33.6%,东部为40.2%,西部为31.1%。

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化发展的动态过程。衡量一个区域当前产业结构是否合理,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产业协调发展性。产业协调标准是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首要标准,它表现为三次产业比例、发展速度及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的协调。

(2)供给与需求平衡性。供给与需求平衡是区域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供给结构是指各产业的产出结构,通常用价值量表示;需求结构是指对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构成,通常也用价值量表示。当各产业的产出与需求相等时,供给与需求结构平衡,这时,产业间产值比例向量与需求结构向量相等。需求结构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参照结构有着许多优越性,但由于需求结构在统计上的困难,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编制需求结构表。因此,在分析产业结构时,难以对产业结构合理性作出较为精确的评价。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价格信号考察供求关系。

(3)产业结构的自适应能力性。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合并、综合系统外部的外来因素,并有效地将外来因素转移为输出,形成强大扩张、输出能力。

(4)产业的技术进步性。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高效化的基础,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必须利用技术创新使产业结构向更高一级的结构演进。

(5)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是开放型的结构,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区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禀赋和国内国际分工,通过对外经济交往,克服区域内需求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同时,从宏观经济层次上协调区际关系,追求国民经济整体的最大利益。

(6)可持续发展性。合理的产业结构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产业结构,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不应以耗竭环境、损害后代经济发展为代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也不应以损害其他地区的发展为代价。

三、当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升级步伐加快,无论是三次产业结构还是制造业内部结构都有了较大幅度的转换。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结构升级缓慢等问题。

(一)区域差异性决定了目标的多元化

我国疆域辽阔,地区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能按照同一结构模式来发展经济,都市区和地域广大的省区,沿海省份和内陆省份,资源省区和加工省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竞争确立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必然是多元化的。

产业梯度转移是产业结构在空间上变动的规律。当前的产业转移发生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其中国际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沿着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从低端向上游延伸;而在国内产业转移则沿着东部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实施二次梯度转移。

1.东部及城市带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1)发展新产业,利用升值加大采购进口。应对资源危机,发展新能源、石油替代等行业。同时,利用升值带来的好处,加大采购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加速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

(2)推动“走出去”战略,进行产能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自2005年以来,中国已建立了19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选址多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以国内产能过剩的制造业为主。这对于国内产能过剩又频频遭遇贸易壁垒的中国产业来说,无疑成为一个更好的选择,同时也为中国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置换了时间和空间。

(3)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中国制造业总体现状是技术水准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多为劳动密集型或来料加工型,处于国际产业链底端。当前,国际服务外包在全球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业全球化蓬勃兴起,这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无疑会使中国站上国际产业转移的更高一端,实现国家竞争力从“体力”向“智力”的转化。

2.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1)发展同东部地区的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当前,中国东西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经济互补性,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发育比较快,产业升级速度也正在加快,西部地区则相对较慢。现在东部地区在从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撤退出来的同时,正寻找西部有比较优势和合作前景的企业伙伴,以壮大自己的企业集团。西部地区要把握这一机遇,主动出击,很好地选择合作对象,利用与东部地区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加快本地区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产业转移不仅会使转移方自身的结构优化和内部联系有机化,促进产业集中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会优化被转移方的产业结构,从而强化转移方与被转移方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产业转移是一种“双赢”。

(2)发展特色产业。虽然在现实的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但作为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来说,比较优势仍是基础,应该在此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正如迈克·波特所言,比较优势是最大的竞争优势。特色产业是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所在。例如陕西的果业、能源,新疆的棉花,内蒙的乳业,云南的烟草、花卉,西藏的旅游等等。这些特色产业得益于当地的资源优势,而这些资源是不可转移的生产因素,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由此形成的产业,容易形成竞争优势。

(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阶段。丰裕的劳动资源、既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和尚可通过技术改进和制度改革拓展的产业发展空间等条件,使得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处于劳动要素具有比较禀赋优势阶段时推动经济增长的理想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吸收我国城乡中存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和城乡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能推动产出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将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积累必要的资本。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成为产业政策扶植的重点。当然,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龙头,才能扩大和深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在这方面,一要淘汰那些污染环境、资源消耗较多、缺乏竞争力的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二要对具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技术改造,加快开发新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三要大力发展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产业、围绕高科技外围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机械不能代替人工作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主导产业是在市场经济中经过较长时间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导产品是主导产业的起点,主导企业是主导产业的微观基础。只有创新程度高、扩散效应大的产品才能成为主导产品;只有依靠创新不断赢得生存空间、赢得市场,获得较高增长率和利润率的企业,才能成为主导企业。这就是说,主导产业的出现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计划设计出来的。当然不是说主导产业的形成就不需要政府的支持,而是说,政府的支持不能无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我国的现状出发,政府对主导产业的支持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主导企业的发展靠创新而不是优惠,靠政策优惠的企业决不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政府的责任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具体地,就是要形成一整套共同遵守的规则,并维持规则、监督规则的实施,以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第二,主导企业要有独立的产权,自主经营,而不是政府过多的干预。企业是创新主体。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就没有创新的动力。企业一旦失去创新能力,迟早会被市场淘汰,到时候,政府想管也管不了。转换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拥有真正独立的产权,是主导企业形成的重要条件。第三,主导产业要发展,要扩大规模,要求市场开通,而不是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分割。行政性垄断抑制了创新的出现,也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取消地方保护,建设统一市场,有利于主导产业扩展。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政府有意扶持的企业总也长不大,无意扶持的企业反而成了气候,就是因为政府仍按计划体制模式处理它与企业的关系,职能错位所造成的。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还有许多障碍,所以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加以引导显得更加重要。这方面的产业政策包括确定重点产业区,并帮助欠发达地区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主导产业,再给予必要支持,促进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城市以及某些单一资源型产业城市,建立有发展前途的主导产业面临的困难较多,国家应在技术改造、优化资本结构、利用外资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引导和促进各地区主导产业群的形成。

(四)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加快人力资本积累

在资本存量增加时,低素质的劳动力数量是阻碍比较优势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也表明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罗默提出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技术变革被内生化,知识积累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取代物的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原动力。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不仅自身收益是递增的,而且能通过其外部效应使物质资本及其他因素也产生递增效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按照迈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国长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高级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入世之后,外商投资领域对我国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高素质的劳动者会获益,而低素质的劳动者的利益将受损。我国入世后的事实也表明,低端劳动力市场就业质量有所下降。提高劳动者素质,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既可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使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劳动力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可增强劳动者创业和创新的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如果没有相应素质人力资本和具有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的演进速度必将受到约束。同时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负的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造成投资不足。因此,要加快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就必须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并带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这样就可以弥补投资不足,消除市场调节造成的种种缺陷,从而保证人力资本形成中的“机会均等”。

复习思考题:

1.试述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2.说明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论的主要论点。

3.我国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应考虑哪些因素?

4.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是什么?

5.试述我国当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同类推荐
  •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解读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解读

    包头市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一方面是为了谋生存,另一方面是为了求发展。包头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参与全球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经营素质,才能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虽然中小银行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与发展国际化经验的不足,国际化发展步伐较慢,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断的发展同样可以发展壮大以至完善。只要包头市商业银行人积极适应金融业国际化大环境,按照国际化战略步骤去发展,那么,包头市商业银行全面实现国际化的未来将让人乐观。
  •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本书全面系统研究国际企业联盟的社会背景、经济诱因、功能绩效、形态安排、治理结构等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选择。
  • 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评论(第三辑)

    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评论(第三辑)

    本辑《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评论》在前两辑的基础上继续构建区域经济学术之塔,涉猎更加广泛,在这丹桂飘香的金秋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浓浓喜意结出了累累硕果。本辑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主题:产业转型升级、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开放模式和区域金融创新。
  • 蜜蜂的寓言

    蜜蜂的寓言

    《蜜蜂的寓言》开创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先河,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经久不衰,并成为了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理论先导,对于整个西方伦理学及人性论假设也有极大冲击。作者曼德维尔是一位少有的思想深刻的经济学家,他打破了人类“善良意志论”和“理性设计论”的迷梦,为人类大规模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考路径。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就不难理解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对人类思想史的开创性贡献。《蜜蜂的寓言》在西方曾赢得大量社会读者并广泛流传,更先后对休谟、亚当·斯密和哈耶克这些思想大师的学说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也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提出了“节俭的悖论”。
  • 经理人财务读本

    经理人财务读本

    财务管理是经理人日常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必须知道钱从哪里来,又流往哪里去;为此,你必须能够读懂会计报表,通晓最基本的会计专业术语,并了解各种财务制度;同时,你还应该掌握各种最基本的理财技巧和资金运作方式以及税收常识;只有这样,你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经理人!
热门推荐
  • 旧夜灵吟

    旧夜灵吟

    暮夜之下,难闻灵语。绝对神权的圣都之下,危机四伏,暗潮涌动,雪与泪孕育着复仇之火。包容万象的机械之城,人心叵测,大夜弥天,血与酒浇灌出终极的灵。而这一切,都在神的计划之中。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作者看过的书已超过百万均订,质量过硬,值得信赖。书友交流群:458131938
  • 嗜宠狂妃:逆天玄术师

    嗜宠狂妃:逆天玄术师

    穿越成废材小姐?那就将狂拽腹黑进行到底!嘲笑她是玄力尽失的废柴?修炼逆天玄术,成为绝世炼器师,冠绝天下,风华尽显,还有谁敢欺辱她?虐小人,收美男,明明她的桃花开遍,却被他尽数掐灭!然而风云翻涌,暗藏杀机,他一路相随,为她遇神杀神,倾覆天下,血染江山,只宠她一人。他说:娘子想的,夫君来做。
  • 星芒魅影

    星芒魅影

    笑笑是一个警校学生,和同学野外训练时误入迷雾森林,救助了一位老人,得到黑石子,星芒。大战外星怪物。他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个最美丽的女孩爱上了他。
  • 故星

    故星

    从得到到失去,曾拥有过的只不过是回忆里耀眼的尘土,而曾生存过的那片土地也只能是故别的星球了......
  • 也曾澄澈过

    也曾澄澈过

    一场相遇,一场相离,人与人就此有了一段长长旅程,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亦不知所踪,一笑而泯,既得,已是她幸,暗恋是一个人的执念。然一别之后,终究是有始无终惨淡结束。
  • 相亲有罪

    相亲有罪

    作者学生党,不定期更新~~~第一次在创世发表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 傅先生请多多善待

    傅先生请多多善待

    她是顾家的替嫁千金,本以为自己的命运和前程都会是被人安排的知道遇见了他。他原是天之骄子,却被人陷害集团没落,他一心复仇,却误打误撞遇见了走进他内心的她。顾繁星就算傅北辰欺负她辱骂她,但他还是相信他。傅北辰本以为娶的是仇人的女人,却没想到成为了自己的挚爱。(甜宠,有虐,1v1,后强虐渣)
  • 我与你同在一起吃饭

    我与你同在一起吃饭

    谁不想有一场甜甜的恋爱也许在不经意间因为一句你好就真的信了一见钟情??…………自己打破尴尬撒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