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75800000008

第8章 企业区位选择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必然要选择区位,区位单位就是选择经济活动区位的主体。由于研究的视野不同以及经济活动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区位单位具有层次性。从宏观层次看,区位单位包括从业劳动者群体、城市、产业、地区等大而复杂的实体,他们的聚集形成一定的经济区;而构成这些较大实体的个别单位如个人、单个的住所、农场、工厂、商店及其他这一层次的经营单位则属于微观层面的区位单位,他们的区位选择是为了满足某些条件。

任何一个区位单位,如企业,在布局上都要求满足某些条件,如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足的原料供应,廉价的劳动力等等。某个地点,总有一些企业选择的有利条件,如距离销售市场近,供水供电条件好等等,我们把这些有利条件称为区位优势。拥有某种区位优势的地点会对企业选择区位产生一种吸引力,在多个吸引力中引力最大的方向就是企业区位选择的指向。这些指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输指向型区位选择

(一)运输指向判断

有一些工业部门,造成它们的生产成本地区差别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运输费用,如钢铁、水泥等。这类企业的最优区位通常都在运费最低点上,因此被称为运输指向。

根据工厂运输内容的不同,运输指向又可细分为原料地指向、燃料地指向和市场指向三种。影响运费高低的因素是货物重量、运输距离和运费率。为了判断一个工厂究竟属于以上哪一种指向,按照西方的区位理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原料指数方法。

判断运输指向的企业是否为原料地指向,可用原料指数概念:

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的地方性原料的重量

÷制成品的重量

当MI>1时,说明这一企业使用的原料重量大于制成品重量,即它使用的原料属地方失重原料,因此,在布局上是原料地指向的。例如甜菜制糖业的原料指数为8,因此,在布局上是强烈的原料地指向。

当MI<1时,说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用了遍布性原料,才使得耗用的地方性原料的重量小于制成品的重量,即需运输产品的重量大于需运输原料的重量,因此,在布局上是市场区指向的。例如啤酒厂,啤酒原料中占绝大比重的水是遍布性原料,不需运输,而成品啤酒的运量远远大于其地方性原料大麦的运量,因此,啤酒厂是强烈的市场区指向。

当MI1时,说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地方性原料几乎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了,运原料与运产品的运量相同,因此,可以灵活布局。例如纺织业的原料指数接近1,从运费的角度说,布局在原料地和市场区区别不大。但考虑到与服装业的协作及取得市场信息的方便,布局在市场区更合适些。

原料指数方法只考虑了运输物的重量。在重量起决定作用的情况下,应用原料指数简便易行。

2.投入产出物的比值换算方法。

影响运输费用的因素除了运输物的重量以外,还有运输距离和运费率。现实经济活动中,运输距离和运费率的差异也是很大的。例如,康佳电器在成都设厂以后,从深圳到四川,平均每台电视机的运输费用由20元降到5元;钢材每吨公里运费相当于铁矿石的4-5倍。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单用原料指数判断是远远不够的。投入产出物的比值换算方法就是同时考虑货物重量、运输距离和运费率三个因素,计算运费的方法。

现实中的区位选择是非常复杂的,即使按照既定类型的简单规则选择生产区位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生产活动使用几种可转移的投入要素,则容易发现最优生产区位可能在市场,也可能在投入要素源地,也可能在两者的某个中间点上。

(二)企业指向性的变化

企业布局的指向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原料地指向削弱,市场区指向增强。

以钢铁工业为例来说明企业布局指向性的变化。

1750年,在产业革命早期阶段,英国每炼一吨生铁要耗煤8-10吨,铁矿石2吨。这时的钢铁工业在布局上有强烈的燃料地指向。

20世纪初期,由于技术进步,美国每炼一吨钢的煤耗降到1.6吨,而铁矿石的用量则因富铁矿日益枯竭,矿石品位下降而增加到了3吨。这时钢铁工业在布局上的矿产地指向就增强了。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钢铁工业的布局日益转向市场区,这是因为:

第一,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技术进步,加上在炼钢过程中废钢用量增加,致使吨钢煤耗降到1.2吨左右。

第二,由于铁矿富选、造球或烧结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吨钢耗用球团矿的数量稳定在1.5吨左右。

第三,由于煤、铁等矿产品可以采用大型船舶、专用列车运输,运费率不断下降。而与此同时,钢材因品种增多,规格复杂,运输批量小,占用车辆空间大,导致运费率上升。美国按吨英里计算的煤的运费率每吨英里为1角,铁矿石为7分,而钢材则为3角。

按投入产出物的比值换算方法可以计算出钢铁业的燃料地、原料地与市场区的比较优势。

第四,在发达国家钢铁工业耗用的原料中,废钢用量所占比重上升很快。这就是说,把钢铁厂布局在市场区,即使附近不产铁矿石,也可以就近得到40%以上的原料供应。

第五,把钢铁厂布局在原料地或燃料产地,一旦资源枯竭,就毫无出路。而钢铁市场区则是那些大量耗用金属的工业聚集的地方。长期发展历史表明,大的钢铁市场区在一般情况下是能够保持稳定发展的,没有消失的危险。

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钢铁基地,在第二次大战前主要布局在燃料地、原料地,而在二次大战后则主要布局在市场区,或连接市场区、原料地、燃料地的运网结点上。

在我国,目前钢铁产业布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2008年一季度,国家批准了湛江和防城港这两个钢铁基地项目开始前期工作。这两个项目建设,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从资源型布局向市场型布局调整的进程又前进了一大步,中国钢铁的市场型布局雏形已经形成。沿海、沿江布局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这种布局下的钢铁企业依靠“吃”进口矿,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国家陆路运输的压力;另一方面,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先锋”,发展速度较快,对钢材的需求也更旺盛。比如东南各省,由于资源少,钢铁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而当地的经济发展较快,对钢材的需求旺盛。所以基于“吃”进口矿和紧靠市场的考虑,中国钢铁行业非常有必要调整布局。

二、劳动力指向型选择

有些工业部门,在其产品成本中,占最大比重的是劳动费用而不是运费或其他费用,如工艺品厂、精密仪器厂等。在选择这类工厂的区位时,主要考虑的是劳动力的质量和价格。这类工厂的区位选择就是劳动力指向型的。

现代产业中的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分,相应的劳动力指向部门也分为简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两类,它们在区位选择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指向。

简单劳动密集型部门的特点是: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占的比重较大,主要是由于占用劳动力多。由于生产技术易于掌握,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因而,工人的工资水平并不高,如钢铁业、纺织业等。这类工业在区位选择上指向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通常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技术密集型工业的特点是:单位产品成本中劳动费所占比重较大,是由于占用劳动力较多且技术人员和高级工人在职工中所占比重大,工资水平较高。如通讯设备、电子元配件等行业。这类工业在区位选择指向是有较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劳动力地区,通常是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劳动力指向部门易于判断。可以用增加值中工资所占比重来衡量是否是劳动力指向部门;用增加值中技术人员工资所占比重来衡量是否是技术密集型部门;用增加值中生产工人工资所占比重来衡量是否是简单劳动密集型部门。

运输费用和劳动力费用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两个主要成本因素。它们之间有时存在着一定的替换关系,例如靠近市场区可节约运费,但劳动力费用高;远离城市劳动力费用低,但运输费用加大了。另外,使用机器与利用劳动力之间也有替换关系。在城区设厂,使用机器多可节省劳动费用,但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费;反之,在乡村设厂,机器相对落后,可节省折旧费,但劳动费用增加。寻找这些成本组合的最低点,可采用成本分析法。

三、聚集指向型区位选择

聚集指向是指促使工业集中到一定地区的引力。包括单个企业规模增大给工厂带来的利益或节省的成本和若干个工厂集中于一地能给工厂带来的利益或节省的成本。我们把前者称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后者称为企业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原理是说在特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工厂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总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而按一定方式变化的。在通常情况下,当工厂生产规模很小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很高。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逐步下降,当达到成本最低点时,企业规模为最优状态。再扩大规模,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不但不会继续下降,反而会上升,形成大规模不经济。

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普遍因素,主要是一些技术经济因素。如钢铁厂的高炉、炼钢炉、大型轧钢机;汽车制造厂中的大型冲压设备、发动机生产线、汽车组装线;发电厂的发电机等等。这些关键设备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都有其最优经济规模,因此这类企业的最优规模是由其关键设备的技术经济特性决定的。另一类是区域因素。主要包括地区劳动力供应状况,地区市场规模,原料与燃料地分布状况,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以及地区对现代化大生产的接受能力等。一般说来,劳动力不足而工资水平较高的、市场规模较大的、资源分布集中的、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最优规模相对大些;反之,企业最优规模也较小。

在确定企业最优规模时,要把以上两类因素结合起来考虑。首先根据技术经济因素来确定各种类型工厂的规模经济曲线,以反映因规模变化而造成的成本变率,据此,可知随着工厂规模的每一变化,单位产品成本将因此上升或下降的幅度。然后考虑区域因素的制约,作适当调整。即如果实际规模小于最优技术经济规模可以节约,那么用节约与缩小规模产生的损失比较,从而找出布局在该地区工厂的最优规模。

企业的规模经济不是对所有的行业都适用的。对于那些竞争性强、产品替代性和差别性很大的产业和产品,中小企业更有优势。这些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中分布,就会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或者叫聚集经济效益。聚集同样存在规模问题,即不是越集中越好,集中不足或集中过度都不会达到规模经济。实现外部规模经济需要政府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本地区规模经济的和不经济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政策加以引导和调控。

四、市场导向型区位选择

任何产品的销售市场都是有限的,而同一产品的生产企业又不可能是唯一的,因此就存在厂商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厂商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范围,总是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区位,使得竞争对手的市场范围尽可能缩小。厂商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而形成的区位类型就是市场导向型区位模式。就生产活动而言,产品市场具有竞争性,因此厂商通常会与竞争对手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就为厂商圈定产品销售市场范围提供了依据。而厂商所圈定的市场范围又受到竞争产品之间可替代程度的影响。如果产品不是同质的标准化产品,那么消费者也就不会依赖于某一产品的生产者,因为消费者所需产品的替代品可能在较远距离的市场上更便宜地获得,故此时区位选择并不一定遵循接近市场原则。但产品是同质的标准化产品,并且是机械化或自动化生产出来的,而且组织和管理这种生产比较简单,那么人们就会在接近市场区的地方利用规模经济进行大规模生产。

这里的规模经济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单个生产设施或生产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规模效应,二是指公司或其他区位单元管理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规模效应。对前者来说,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市场范围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又必然增加运输成本,而市场范围和运输成本的扩大必然影响厂商的合理规模;对后者来说,公司规模与管理成本、并购成本、研发成本、广告成本以及融资成本有关,故能否节约这类成本关系到能否在多个区位设立多个子公司的问题,而这些直接关系到公司规模。

同类推荐
  • 国富论(全译本)

    国富论(全译本)

    该书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它主张自由市场,反对政府干预垄断,但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肯定的;在赞扬对物质追求的同时,又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它的理论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国富论》仍然可以看作是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写作的第一步著作,对经济学研究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今天,《国富论》中的许多学说虽然已经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突破,但斯密所确立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影响深远,他富有预见性的洞察和诸多明确、实用的见解也总能引起后人的重新思考。
  •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特点与投资重点、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金融制度安排,以及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贸易制度安排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等。
  • 赋税论

    赋税论

    对于想法幼稚不切实际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结婚主要想法或者唯一目的并不是为了繁衍后代,更不是为了生育适合某种特定职业的后代。可是,他们一旦有了孩子,还是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尽力培养他们。与此类似,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厘清自己脑海中烦躁不安的思绪,并没有想出版供人们学习参考,也不想解决什么现实中的问题。但是,既然这本书已经问世,而且适逢奥尔蒙德公爵即将出任爱尔兰总督之际,我还是认为它对于了解爱尔兰以及相关的其他地方的情况有些许借鉴意义,虽然可供借鉴的地方或许不多。
  • 疯狂的温州商人

    疯狂的温州商人

    本书主要从温州人“疯狂”的天性入手,分别在其创业、头脑、炒作、冒险、抱团、财技、营销、抓钱、攻伐、资本、速度、人脉这十二个环节上,对温州人的“疯狂”做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中不仅包含了对温州人经商技巧和经商智慧的总结,而且针对每一环节的特点,还加入了真实、生动的温商的成功案例,以对其所代表的方法特征加以运用和证明。
  •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共分为管理实务与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管理表格三部分内容。具体以管理实务、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餐饮企业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的要点。《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该书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与参考价值,是餐饮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
热门推荐
  • 重活17岁

    重活17岁

    不想英雄救美的李贺被迫成了“英雄”,重生为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
  • 《神月之曦》

    《神月之曦》

    异世重生,男儿有志在四方,我要让这天地风云为我变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天牛魔

    战天牛魔

    天使降临世间难道仅仅是为了虚无的信仰?投身教廷的怀抱难道真的就是怀抱光明?为求武功极致,他惨死古刹林下为追真的自由,他又怎甘做安静的牛头娃?震天的战鼓已经敲响!自由的种子又会怎样成长?一切尽在《战天牛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莫玄传奇

    莫玄传奇

    盛世风云,群雄争霸,安逸享乐的少年,被逼踏上逃亡之路,是认命还是反抗,执手天下,他不屈于命运,千古江山,美人多娇,他要碾压群雄与日月同在。
  • 语异记

    语异记

    很久很久以前,一群从长沙回来的人衣衫褴褛,带回了无尽的宝物。第二年里,依然一群人,这次却消失半年,浑身血迹斑斑,提回了两个人头。第三年了,他们并没有为此消停,回来的时候只有五个活着的,其中有一个已经脑死亡,至今还没有醒来。然后,领头的人物带领着活着的人,就此没有回来。二十多年后,一队牵扯其中的孩子误入谜团,一路追随着前辈的足迹,一个又一个……
  • 产品经理苏蔓

    产品经理苏蔓

    这些年,互联网像一个厮杀不断的江湖,经历了无数个热点的迭代,从老牌的PC门户到APP之战,每一年都异军突起了几个传奇人物,又大量的消亡一批跟风乱战的小门小派,最终总以大公司收购兼并而告终,资金成为市场擂台赛上的胜利硕果收割机。这个时代下,命运赋予创业者的一条特殊的出路,那就是把自己打扮得好看点争取权贵们的垂青,盼着有一天嫁入豪门做个小妻小妾,虽说不能独门独户的开拓府第,但总算富贵,这就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下的生存法则。所以在财大气粗的LinkData伸出橄榄枝那一刻,苏蔓和团队们一样早已消磨了初创时期的英雄气节,无法抵挡扑面而来金钱的味道,缴械低价被收购,进入了大财主的怀抱……
  • 诸天之黑铁时代

    诸天之黑铁时代

    黑铁之境,光明隐去,黑暗来临,新世界,元素黑铁是万物根基。在元素之力和机械的浪潮里,觉醒者,机械师,堕落者,暗夜族,黑铁兽,混沌生灵相继登台。究竟是在这混乱之地就此沉沦,亦或拨开云雾,一探世界的源头。林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