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900000037

第37章 醉乡(10)

?黄石公桥头试张良的励志故事李旭从小就听说过,所以第二天不到卯时他就爬了起来,早早地来到铜匠家的毡包群外等候。草原上夜风如刀,冻得他嘴唇发紫,鼻涕滚滚如浆。哆嗦着在寒风里足足苦候了一个多时辰,铜匠才打着哈欠走出了毡包外。

见到李旭鼻涕水直流的狼狈样子,铜匠瞪大了眼睛问道:“你不要命了,半夜三更在这里站着?难道你没听说过草原上的风能吹死人么?”

“前,前、前、辈——辈”李旭一边打着哆嗦一边解释,“前,前辈吩咐早,早来,不敢……”

“什么敢不敢的,你不睡觉,我还睡觉呢!”铜匠一把扯过李旭,将他推进自己的石头作坊里。一边手脚麻利地将火捅开,猛踩了几下风囊,一边数落道:“读书读傻了吧,糊弄孩子的话你也信。教徒弟这事儿你情我愿,既然肯教了又何必玩那么多虚玄。有那功夫儿,不如彼此都好好睡一觉,省得一个说话时没精打采,一个受教时肚子里还在骂师父的祖宗!”

闻此乖张之言,李旭只能讪讪而笑。在寒风中苦等的这一个时辰,他的确在肚子里腹诽了铜匠很多次。想想张良当年三次早早来到桥头,都被黄石公抱怨起得太晚赶了回去,想必当时张大贤肚子里的想法与自己方才的抱怨别无二致。

那铜匠待得李旭把冻僵的身体稍微烤暖和了,便不再向炉膛里鼓风。用铁钳子夹起一大块炭,将火头压住。拎起一个鼓鼓的酒囊,仰起脖子狂饮了数口,将皮囊信手扔给李旭。

“前,前辈!”李旭从启蒙到现在跟过四、五个师父,却没有一个如铜匠这般浑身上下没有半点师道尊严。自己行止不端也罢,还准许弟子当其面而饮酒。抱着酒囊,李旭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期期奈奈愣在了火炉旁。

“前,前什么前辈。我有那么老么?喝酒,喝暖和身体咱们开始授艺!”铜匠白眼一翻,大声喝斥道。

“弟子叩……旭闻听铜匠肯教导自己习武,赶紧上前行拜师之礼。按徐大眼的分析,既然晴姨画技已经入大师之境,被她推崇的武者手段自然也不俗。

身体刚一曲下,立刻被铜匠用火钳子硬生生拦了下来,后半句拜师的话也给憋进了肚子里。李旭不知道这又是哪门子古怪规矩,惊诧地抬头张望。只见铜匠摇着头说道:“别跟个磕头虫似的,我看着头晕。我不是你师父,只是指点你些杀人技巧而已。你想学,我正好也不愿意这份技艺埋没在草原上。咱们各取所需,至于将来你成就如何,那是你自己的造化,与我这授艺的无关。屁大个小事儿,谁还指望你拿个牌位天天把我供着!”

“师,是,前辈!”李旭只好站直了身体,然后揖了一揖,算是拜过了恩师。他只觉得眼前全是星星,仿佛自己在梦游,所谓铜匠,所谓火炉,都是梦中制造出来的幻境而已。

若是徐大眼在此,肯定立刻拎起酒袋来与铜匠称兄道弟。江南世家素有魏晋遗风,从王右军东床坦腹(注1),到祖狄击楫中流,追求的都是一种率性而为的洒脱境界。这种人物你若以世俗之礼对他,反而会招惹起他的不快。

铜匠见李旭始终拘泥于师徒名分,果然有些不开心。摇了摇头,叹道。“你这人倒是个厚道孩子,只可以太执著了些。将来吃亏,肯定也吃在执著二字上。封侯拜将的前途有,若想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是万万不能了!”

自己现在的性子将来会吃亏,这话杨老夫子在分别时也曾提醒过。但封侯拜将四个字,李旭却从来没胆子去想。没遇到步校尉之前,他的最高理想是作个管民政的一县户槽,让那些差役们纷纷赶上来拍自己马屁。见到步校尉的一槊之威后,他的人生目标就变成了做一个骑兵校尉,带着几百名弟兄纵横沙场。至于侯爵和校尉之间的巨大等级差,对李旭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美梦,就像街头乞丐眼中的一万斗米和一千万斗米一样,实在没什么分别。

“又发什么呆,难道我说错你了么?错了就直说,我又不会生你的气。即便我生了你的气,你转身走人,谁又怕着谁来!”铜匠伸出手,照李旭脑门上狠敲了一记,佯怒道。

“前辈的话,我师父也曾说过。只是晚辈学武,并非为了封侯拜将!”李旭揉了揉脑袋,大声道。

“虚伪,不为了封侯拜将,你学武干什么?想就是想,男子汉大丈夫想就去争,不想就放,何必心里想着,嘴巴里还故作清高!”铜匠伸手又敲,李旭却不再肯拿自己的脑袋当别人的木鱼儿,侧头闪了开去。

这一闪,反而闪得铜匠大乐,伸出手里,追着李旭的脑门狂敲不止。李旭左躲右闪,把铜匠的黑手指头尽数躲开,一边闪,一边气喘吁吁地分辩道:“我本不是为了封侯,却硬装作为了觅取功名,岂不是同样虚伪!”

“那你又是为了什么?”铜匠收手,一把从李旭怀里抢过酒囊,边喝边问。

这下,李旭也摸清楚了眼前怪人的脾气,向后退了两步,正色道:“我若学些武艺,至少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萼跌泰他们被人砍死。将来也不至于再让别人为了我送命。至于封不封侯,眼下我只是一个商贩,想了也是白想!”

“是为了萼跌泰他们?怪不得昨天你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小小年纪,想的也忒地多!”铜匠把酒囊放了下来,看怪物般上下打量着李旭。直到把李旭看得发了毛,才叹息着说道:“你这性子,倒像了一个人,难怪晚晴会让我教导你习武!”

“谁?”李旭好奇地问道。晴姨安排自己来向铜匠求教的事儿,昨日自己和陶阔脱丝根本没来得及说。不知今天铜匠怎么猜出来的,心中又把自己和哪位英雄联系到了一块。

“一个呆子!”铜匠摇头叹道,向李旭摆了摆手,示意他在火炉旁稍待。转身走了出去,片刻之后,捧了一卷画回来,借着火光轻轻展开于李旭面前。

画面上是一个身穿银甲、手持长槊的将军,大约十七、八岁的年纪,英姿飒爽,顾盼神飞。与其说和李旭相似,更不如说徐大眼身上有此人几分神韵。看画功,估计是晴姨亲手所绘,却不知道画中是谁家英雄人物。

“你一直奇怪晚晴的身世吧!”铜匠喝了口酒,叹息着问。

李旭与徐大眼私下里曾经多次推测过晴姨出身的可能,却从没敢让第三人知晓。此刻被人一下子说中了心事,脸色大窘,连说话的声音都带上了羞愧味道。“晚,晚辈,曾经,曾经好奇!”

“有什么惭愧的,她那般人物出现在这个部落里,不惹人注目才怪。任何汉人见了她,估计都会胡乱猜测一二!”铜匠却洒脱地耸了耸肩膀,笑着说道。

那又和画中的将军有什么关系?李旭只觉得心中乱乱的,如同一锅糨糊在煮。他没有打探别人隐私的习惯,但一个惊天大秘密摆在眼前,又不由得他不去关注。

“这个人是陈叔慎,南陈的岳阳王。当年大隋南征,江南的老臣、名将望风而降。他一个有名无实的王爷,却想着不能白吃百姓的供奉!嘿嘿,嘿嘿!”铜匠笑着喝了一口酒,把皮囊又推给了李旭。

听到“不能白吃百姓供奉”八个字,李旭心中肃然起敬。虎贲中郎将罗艺那句“人不是牲口,无需名种名血!”早就在李旭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于人的出身,他已经不再看得非常重。但对于敢于承担责任的男人,心中还存着深深的敬意。

不知不觉中,李旭举起了手中的酒袋,一边喝,一边听铜匠絮絮叨叨地讲了起来。

大隋南征,江南无数世家、豪门还有“名将”、“忠臣”纷纷看清形势,自缚于杨广马前。眼看着隋军就要兵不血刃地攻下整个江南,偏偏这个时候,年仅十八岁的岳阳王陈叔慎犯了倔,非但不肯投降,还设下了诈降宴,于酒席上斩杀了大隋先锋官庞晖。这是大隋南征之战损失的级别最高的一名武将,杨坚大怒,调遣中牟公薛胄、行军总管刘仁恩统兵二十万攻打湘州。陈叔慎一面派人护送与自己青梅竹马的表妹绕路去突厥和亲,以求突厥人从北方出兵骚扰杨坚后路,一面联络江南各地豪杰出兵迎战。(注2)

这是隋军在整个南征过程中唯一一场硬仗,二十万大隋兵马以车轮战方式拖垮了陈叔慎募集的一万五千义军,把擒获的反抗者全部斩于汉口。

“他,他……旭指着画像上那个英俊少年,没想到对方行事居然如此绝决。为了一句‘不白吃白喝百姓供奉’,非但抛弃了身家性命,把自己的未婚妻也肯牺牲掉。如此推算,晴姨当年在草原上遭遇的恐怕就不是什么马贼了。任何大隋将士听到消息,也不容一个担负着拯救南陈使命的女人平安地走到目的地。

“其实,这世间哪有什么不灭的朝廷。时运没了,一切自然要归于尘土。该负责的人都不去负责,没本事负责的人又何必搭上身家性命!”铜匠向火中倒了几滴酒,慨然总结。木炭的缝隙中被马奶激起了一层层火焰,幽蓝的火光下,他的眼神居然如十八岁的少年般明澈。

“不然!此乃大勇也。虽千万人,我往矣,无关成败!”李旭起身,正色反驳。

铜匠的喉咙里发出“咯喽”一声,差点没被李旭的话噎得背过气去。咳嗽了数声,又瞪了李旭半天,笑着骂道:“你倒真的是目无尊长,老子的话也敢反驳。这些话老子憋了二十多年,从来没人能说上几句。虽然被人噎了,倒也噎得痛快。罢了,罢了,万人敌的本领我自己也不济,没法教你。单打独斗的本事却还没忘了。你想学什么,先说给我听听?”

“我想……旭犹豫着,目光再度落于画像中少年手持的长槊上。既然王铜匠对隋灭南陈的战争过程如数家珍,想必他亦是当年奋起抵抗者中的一员。否则他也不会找遍整个草原,只为得保护晴姨平安。这个师父的武艺应该是不差的,只是十八般兵器里到底哪个更适合自己,李旭也不能肯定。

步校尉和徐大眼都善用槊,使槊自然是他心中首选。但想想徐兄所说的炼槊要十年之功,李旭又开始犯犹豫。

“小子,莫非你也想用槊么?”铜匠见李旭的目光恋恋不舍望着长槊,笑问。

“有何不可!”李旭梗着脖颈反问,“莫非你也不会么?”

他性子虽然有些木呐、执著,却不是个死板之人。见铜匠不摆师父架子,也顺着对方的性子不执弟子之礼。

铜匠见李旭突然开窍,窥得了真名士自风流的洒脱门径,心中愈发高兴,笑着骂道:“我怎的不会,只是这冰天雪地中,老子上哪里去给你弄马槊去。那东西入门也不难,若有百名铁甲重骑与你一道冲阵,不需要精通,也能把敌军阵列硬捅出一个窟窿来。若是单打独斗,学槊不精,恐怕人会死得更快些!”

这句话是战场常识。马槊长约一丈八尺,是重甲骑兵用来冲阵的理想装备。百余名全身铁衣,马盖铁甲的骑兵以锋矢阵型攻击敌方的大阵,对方即便有两三千人,也未必能经得起铁骑一冲。但若是双方交织在一起混战,用槊不精的话,反倒会因为其过于长大而缚手缚脚,几个小兵冲到身前来,一人一刀就把持槊者给解决了。

眼下整个苏啜部会善用槊的只有徐大眼一人。他在长槊上花费了十年苦练,自然不会让用弯刀的敌手欺到身前来。李旭现在从头学起,战阵之上执一杆长槊,等于赤手空拳上前送死。

“若不学槊?”李旭迟疑道,心中念念不忘当日步校尉那一槊之威。那游龙一般的长槊,那威风凛凛的喝骂,给少年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令他身不由己地想去模仿。

“我授你一些用槊的基本技巧,留待将来你慢慢去悟。如今之时,为了让你给朋友报仇,还是学一学弯刀更方便!”铜匠见李旭犹豫不决,低声建议。

李旭却轻轻皱了皱眉头,用弯刀的都不是正规路子出身,这是徐大眼向他灌输过的一句话。他倒不是觉得用刀者的身份卑微,只是怕炼熟了弯刀,战场上依然不经长槊一击。

“你怕弯刀斗不过长槊!”铜匠见李旭目光依然在画像上飘来飘去,低声问道。

“有点儿怕!”李旭据实而答。铜匠师父的好处就体现在这儿,于此人面前,自己不需要装腔作势。

“如果你用一根长槊,给徐大眼一根弯刀,双方交手,谁胜?”铜匠摇了摇头,问道。

“徐兄胜!”李旭对自己的斤两心知肚明。

“若两将相遇,一人执槊,一人执刀,谁胜?”铜匠继续追问。

李旭眼前立刻闪过了罗艺和步校尉二人气宇轩昂的英雄模样。若是此二人交手,胜负还真未必那么容易区分了。想了想,他终于明白了铜匠话中的深意,挠了挠脑袋,笑着回答:“自然是谁学的精,谁胜!”

“这就对了,儒子可教!”铜匠伸出手指又来砸李旭脑门,李旭侧身闪避,动作不慢,却被铜匠结结实实地敲中了一记。

“莫跑,我若真心想敲你,你哪里躲得过去!”铜匠一边撒手,一边大笑。

李旭却瞬间得了他几分“真传”,顺手拎起一个铜盆扣于脑袋之上,边走边答“如此,又何必逃!”

铜匠大乐,一边笑骂着李旭愚笨,一边从别人送来回炉的兵器中挑出两把弯刀,一把交给李旭,一把持于自己之手。传了他几句军中常见的用刀歌诀,便命令他与自己对炼。

李旭怕伤了铜匠,留下了三分力气。结果一招未完,已经被铜匠踢翻在地上。

“大劈如虎,难道像你这般病猫样子么?”铜匠用刀尖指着李旭咽喉,讥笑道。

这下李旭明白了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差距太大,使出全力也未必能沾到便宜。所以不敢怠慢,翻滚出去,跃起再战。这回一上来他就使出了全力,大开大阖,把歌诀第一句大劈如虎的意境发挥了个淋漓尽致。铜匠嘉许地点了点头,向前踏了半步,轻而易举地将李旭的刀锋带偏,顺手一刀拍在了他的腰间。

“掉手横挥,就是这个样子!不过记住要用刀锋!”铜匠不理睬被刀面砸得踉踉跄跄的李旭,大声说道。

那军中刀势在大隋民间早已有流传,不过是大劈、横挥、顺抽,横扫、挑撩、斜斩、格挡和直刺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配上一句相应的口诀。李旭当年跟着族中大枝请来的护院身后比划,也听闻过类似的歌诀。可同样的歌诀由不同人用出来却有着天壤之别。庄中护院使出来的刀,威势看起来甚大,却没有太多变化。而铜匠信手使出来的一刀,于轻灵飘逸之外带着狠辣刁钻。让人明明知道他要如何出招,就是招架不下。(注3)

整整一个早晨,李旭第一个大劈动作都没能学得半分铜匠的真髓,却被铜匠刀砸脚踢,打了无数个跟头。好在他小户人家出身,皮糙肉厚。挨了打也不喊疼,跌倒了立刻爬起来再战,也博得了铜匠几分嘉许。

天色大亮后,铜匠的妻子起来烧奶茶,师徒二人也就停止了训练。揍了人一早上,铜匠心情高兴,主动留李旭在家中吃茶点。用过早餐后,又针对性地纠正了他几个基本姿势,然后即开炉替牧民打刀,不再理会弟子死活。

李旭拖着酸痛的身体回帐,随即带了甘罗去各部勇士之间装神弄鬼。待每天的例行“表演”结束了,才又一步一捱地爬回了自己的毡包。最近天气较好,他不敢在毡包中偷懒,跌跌撞撞地爬上马背,开始炼刀。

说来也怪,平素他在马上抡刀疯舞,气势惊人,动作却生涩僵硬,没有半点章法。被铜匠敲打了一个早晨后,再次纵马抡刀,那弯刀就像有了几分生命般,灵活地随心意而动,无论是劈是抽,每个动作之间都能勉强衔接得起来,不像原来那般凌乱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大奸贼

    三国之大奸贼

    一个破系统一个只想着抱大腿的咸鱼“争霸?这辈子是不可能争霸的。”只是想做些小事情让自己在乱世中安生立命,却没想到这个小事情似乎...被搞大了?
  • 国家救赎

    国家救赎

    这是一本气象雄阔的人文主义大历史著作,作者文笔酣畅,见解卓越。本书回溯商鞅、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光绪和邓小平的求变史实,梳理出我国源远流长的改革传统。作者以史为鉴,联系郭宝成“神木模式”的改革成败、袁世凯的历史改革案、仇和事迹、地方改革第一人张楚和“无极之路”创造者刘日等当代大事件及其主导者,对当下中国的改革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总结出了中国式改革的启示录。本书从经济、社会以及反腐等多方面论证,中国必须改革,必须走法治之路。
  • 清帝之光绪

    清帝之光绪

    他,来自二十一世纪,却在无意之中穿越到了大清后期;他,本是一名登山运动员,却误打误撞的成了一代清帝;“我为清帝,大清必兴!”他,站在权利顶峰放声疾呼。立宪政,设议院,造火器,制轮船。他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引进中国,突破一层层的束缚,奋力扭转着中华百年的屈辱。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兰州历史文化(五):革命星火

    兰州历史文化(五):革命星火

    本书以“春雷激荡醒古城”、“披荆斩棘奋然行”、“众志成城抗顽敌”、“红旗招展天地新”为标题描写了从辛亥、五四革命时期直到1949年兰州解放的革命历史。
热门推荐
  • 一粒尘埃的使命

    一粒尘埃的使命

    我们犹如宇宙中的尘埃,漂泊着一生,去寻找本不存在的使命……
  • 异世之魔兽社区主任

    异世之魔兽社区主任

    来到异世,就要同强大的存在搞好关系。巨龙家闹离婚了?不行,得去劝劝。火凤凰的孩子丢了?靠,怎么老是这么粗心大意,又要麻烦我。冰雪魔猿得了忧郁症?算了,看在老交情的份上,去看看吧,顺便带点香蕉给它。。。。。。。………………PS: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务对号入座
  • 偷来的女朋友

    偷来的女朋友

    无意中邂逅了她,打听之下发现名花有主,怎么办?挖墙角,将之窃为己有!
  • 八零之穿成大佬的炮灰妻

    八零之穿成大佬的炮灰妻

    苏皖穿越了,穿成一本年代文中的炮灰女配。原身求而不得,为了膈应男女主,赌气嫁给男主的残疾二哥。同村的爱慕着都叹息不已:好好的一朵娇花就要守一辈子的活寡了。苏皖美滋滋地点头:守活寡好啊,便宜老公以后会是资产千亿的首富,她只要坐等离婚,就可以继承他的千亿资产了。只是后来,苏皖摸着自己渐渐鼓起来的肚子,傻眼了。怎么婚没离成,还多了个小崽子?某男微笑,从轮椅站了起来,将她圈在怀里,眸色暗沉:“媳妇,我钱是你的,人也是你的。”所以,一辈子也别想离开我!
  • 公主出逃中

    公主出逃中

    不愿意婚嫁西域的贤宁公主出逃皇宫外面花花世界自然让人心旷神怡却不想,还没享受到片刻宁静自由生活跑路的同时竟然碰见一个个俊朗男子有的冷血无情看似冷若冰霜却把深情暗藏有的天生就是美男子温柔无限有的日久生情....静初这是怎么了?原本以为清心寡欲的逃亡之路竟然成为一路品赏美男的旅途...而繁华尽头,情归何处?...新人新书,分外用心请您支持。
  • 故园往事

    故园往事

    红军、川军、袍哥、刀客、棒匪、日本武士。唐家十八枪,枪枪催人老。十八勇士十八汉,血洒故园为藤县。一段故园情,千古民族魂。全国首届网络小说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时隔9年再度出击,延续一贯的幽默、哲理、风趣的语言风格,融入深厚的国学基础,浑厚的历史沉淀,讲述那一段恩义情仇的岁月里平常人的不平常事。
  • 泣天灭世枪

    泣天灭世枪

    他,是精灵与人类的混血儿。一出生便出现了天地异像。遭九雷灌体之灾。长大后更是被人族和精灵族双重排斥成为了全民公敌。为了逃避八大家族的联手追杀,他被迫无奈逃进了天妖森林……
  • 都市圣医纵横

    都市圣医纵横

    疾如风,圣无影,实习男护士陈晓,意外继承圣医门传承,至此一代圣手崛起,携美逍遥于世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仙修

    极品仙修

    你知道魂魄到底是什么吗?你知道修仙和修真的区别吗?修仙只是自欺欺人之道,只有修真才能超凡脱俗。一个罗辰道袍手持法剑的老头说道:“我乃大罗金仙”一个清羽道袍手握拂尘发须洁白的老头说道“贫道乃太上仙君"李清不屑的看了它们一眼说道:“你们两个把脸凑过来,让我给你们印上本座的足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银河漂流

    银河漂流

    银河中漂流,可能有终点……宇宙中漂流,哪里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