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3100000021

第21章 读书人一声长叹(2)

朱温接到这封信后,乐得几乎要发羊颠风。他对魏州垂涎已久,能得到魏州,就等于得到了整个河北。现在居然有这样的好事,并且还送上门来,他怎能放过。

他告诉罗绍威,自己的士兵如今缺衣少食,牙军是一支骁勇的军队,如果硬碰硬,他很难把握取胜。除非是突然入城,杀他个措手不及。

罗绍威急忙回信,说,衣服和粮食我这里多得是,就是牛羊也有七十多万只。牙军的确能征善战,我自有办法。

906年,朱温派李思安带兵七万,以击伐卢龙刘仁恭氏父子为名,驻屯深州。天遂人愿,朱温正在深州驻扎时,嫁给罗绍威儿子的朱温女儿病亡。朱温就以会葬为名,暗遣部将马嗣勋带一千士兵装作送丧的挑夫,把甲胄兵刃藏于担中伪装进入魏州城。

此时的魏博牙军根本就没有任何警惕,所以,朱温派来的“挑夫”络绎入城。同时,罗绍威写完几首诗后,就派人在傍晚潜入武库把弓弦和所有武器都全部破坏,他害怕牙军抵抗,确切地说,他对朱温的军队的战斗力还不是很放心。

半夜十分,罗绍威率官兵数百人,与扮成挑夫入城的朱温军一哄而起,进袭睡梦之中的牙军。可怜建军史已有两百年的魏博牙军在睡梦中尽被残杀,有些士兵奋勇逃出营帐,去拿武器,拿到手的却是残弓断刀。八千多魏博牙兵和他们的家人全被杀掉,血流成河。第二天早上,朱温骑在高头大马上,领着大军开进魏州城。

让罗绍威想不到的是,自己虽然保住了做诗的时间与精力,却让魏博六州从此一蹶不振。朱温和他的军队简直就是一群蝗虫,在魏州盘桓半年吃掉了七十万只牛羊。并且对附近的地方势力,服从者升官,不服者讨平。朱温临走之前,还向罗绍威要了军饷一百万。罗绍威一面写诗一面痛哭。

罗绍威当时就叹息道:“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大错既已经铸成,那就一直错下去吧。总不能错到一半,又反悔。作为诗人,罗绍威对物质利益并没有太大兴趣,只要能给他一个场地,要他安心做诗就好。

但是,诸多节度使的混战依旧让他心有余悸。他不想再有人来找他麻烦,他讨厌麻烦,只喜欢做诗。于是,他向朱温建议,“您现在已经有称帝的资格,还等什么呢?”

朱温欢喜地去称帝了,对这位喜欢写诗的节度使的提醒,他终身难忘。称帝后,他加罗绍威官太傅,兼中书令,赐其扶天启云竭节功臣名号。

罗绍威安心地做了几年诗,临死前上表朱温,说自己要死了。朱温大怒,说,你不能死,你若死了,我就让你的子孙都享受荣华富贵。

罗绍威没有听朱温的,去死了。朱温为此而停朝三天,追赠他为尚书令。

这位喜欢写诗的节度使曾被人看不起,原因就是他太谄媚朱温了,简直就是一条活狗。可他容易吗,他所做的被人瞧不起的一起事情,不过是为了有时间有精力写点好诗出来而已。与其说他是乱世中一个失败的节度使,倒不如说他是乱世中一个不得不失败的文人和诗人。

琉璃瓶中的宰相

宰相卢文纪是李从珂从一个琉璃瓶里用筷子夹出来的。后唐李从珂称帝时,有人告诉他,中书省缺少一位宰相,李从珂就让群臣推荐。有大臣就把姚顗、卢文纪、崔居俭三个人推荐给了李从珂。这下可把李从珂难住了,因为他发现这三个人无论品德和能力都半斤八两。用了这个就觉得对不起另外两个,他苦恼之极。但凭着李家传下来的智慧,他想到了一个绝好的主意。他把三个人的名字写在三张纸上,折起来放进了一个做工考究的琉璃瓶里,在一个月圆之夜,他点起神香,向天祷告,希望老天能睁眼赏赐给他一个好宰相。第二天,他闭着眼用筷子从里面夹出一张纸来,打开来看,是卢文纪。

于是,卢文纪被任命为宰相。卢文纪可不相信是李从珂的那一套迷信办法,但他相信宰相的权力,所以,也就心安理得地去当他的宰相了。但不管怎么说,卢文纪的宰相来得很有戏剧性和偶然性。也许李从珂真的相信祷告祈福那一套,所以,当他把卢文纪从琉璃瓶中夹出来时,居然大喜过望,因为几年前,他就对卢文纪有所了解了。在他看来,这真是天意。

那么,他对卢文纪的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933年,卢文纪以后唐太常卿的名义出使四川,在他的领地歧下时,他见到了卢文纪。当时,首先吸引他的是卢文纪的英俊相貌和大嗓门。又因为卢文纪读过多年的书,所以把他聊得云遮雾罩。他当时就认定,这是一个难得的奇才。

经过老天的指引,这位难得的奇才真就当上了宰相,这怎么能不让他高兴呢。老天当然是公平的,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他现在高兴,也就注定了他以后的痛哭。

卢文纪的宰相生涯从开始就不舒畅,当时,后唐内忧外患,百官皆有感觉。可卢文纪身为百官之首,却对这种形势置之不理。他每天忙碌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几天评价一下朝中的大臣,明天讨论一下某个武将是否有必要再领兵。

他的这种做法肯定会引起正直官员的不满,太常丞史在德先把矛头对准了他,他给李从珂写信,说,现在应该是“选能进用”的时候了。如今某些官员的能力太差,很让人担忧啊。我倒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所有官员都考一次试,以分数来定优劣、去留。即使是宰相也要参加考试。

按照规定,大臣递给李从珂的信要先经过中书,于是,卢文纪就看到了这封信,他气得鼻孔冒烟、手脚哆嗦。一个人发现别人对自己的贬损本来就非常生气,尤其是别人对自己的贬损都是真的时候,他就更加生气了。但生气归生气,卢文纪有一个优点,他不会对别人对自己的触犯行为还击。

933年,石敬瑭仗着契丹给自己撑腰,开始造反。后唐朝廷人心惶惶,京师已危如累卵。李从珂找来卢文纪,说:“古人说,主子完蛋做下人的也会受到侮辱。你如今在这个位置就要替我分忧,现在,石敬瑭那厮想要谋夺我的江山,我想要亲征,以保护你的平安。你认为这个主意怎么样?”

卢文纪哭了,哭得特别伤心,但就是对李从珂的主意不做评价,只是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

李从珂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谢什么,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

后唐的局势越来越不利,李从珂跟大臣们说,自己要亲征。但卢文纪从李从珂的举止言行中看到,皇上根本就不想亲征。

为了让人感觉他要亲征,李从珂又招来卢文纪和当时掌管钱粮的张延朗谋议。张延朗极力鼓动李从珂亲征,因为他对后唐军粮的供应问题非常有把握。但卢文纪却说道:“石敬瑭所靠无非是契丹兵,契丹骑兵倏往忽来,得不到利益就会走,如今,我们有三处救兵,又有坚固的城池,很快就会不战而解。只要使人督促将领,责以成功,皇帝到河桥观望即可。如果情况真无法扭转,我们到时候再跑也不迟。”

李从珂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支持他认为有道理的基础就是,他不想亲征。既然不想亲征,他那只能等死。石敬瑭称帝后,对卢文纪的品德与能力了解了一番后,就把他降为吏部尚书。

卢文纪因为两件事而名上史册。第一件是他宰相之位的来历,第二件是他劝阻李从珂不要亲征而导致了后唐灭亡。

其实,第一件事是巧合,如果再讲得刻薄一点,完全是五代时期知识分子共同的命运。五代时期对知识分子的不重视是非常严重的,宰相之职本是维持百官状态和皇帝与百官沟通的特别大使。一方面,宰相要有卓越的才能,能为皇帝分忧,另一方面,他还要对百官的行为举止进行监察,以此希冀本朝内部的稳固。

但是这样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李从珂这位皇帝是如何任命的呢?

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是李从珂的愚蠢,但是,在任命武将上,李从珂为什么不选择去琉璃瓶里夹?归根结底,李从珂似乎就从来没有重视过宰相之职,不然,他也不会那么草率地让老天为他选宰相。

卢文纪的确不适合做宰相,因为他虽然是个知识分子,但能力却是非常有限。他后来不让李从珂亲征,一是看明白李从珂的本意,另一方面,他根本就没有预示到后唐的腐败,因为这种腐败,而让许多后唐武将在契丹军队到来时,或逃或降,加速了后唐的灭亡。

如果卢文纪生在太平年月,他不可能成为宰相,也就不可能被后人诟骂。一个人因为有大才而被小用,虽然悲哀但不悲惨。但一个人因为只有小才而被大用,那么,他的未来不仅仅就是悲哀了,其名声肯定要很悲惨。

卢文纪的辞做得非常不错,在五代的文人中他也算是一佼佼者。据说,卢文纪死后,郭威还罢朝一日。这也许是他这一生最大的安慰了,他当时的职位却是司空,而且不坐班。

由此可知,是李从珂害了他的名声,他投桃报李地害了李从珂的性命。所以说,希望选一个能帮助自己的人时,怎么可以不谨慎呢?

可爱的马胤孙

934年,后唐潞王李从珂准备造反。他叫来一直跟随他的马胤孙,问他:“朝廷调我去新的地方,此一去必要路过京师,该怎么走?”

马胤孙很认真、很真诚地回道:“这是皇帝的命令,所谓君王之命,不等备车就得上路。如今大王是国家的宗亲,而先帝刚弃天下而去,临丧赴任,是臣子的忠诚。”

李从珂的部下都偷偷大笑,因为大家都明白李从珂路过京师必要留下登皇帝位,马胤孙所言并没有拍马之嫌,只能证明他愚蠢。

李从珂登基称帝后,封他为户部郎中,翰林学士。仅过了一个月,就拜他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过了不久,李从珂升他为宰相。关于他的故事,这才刚刚开始。

李从珂在位仅三年,但就在这短短的三年里,马胤孙就用自己的“无为”思想给人留下了一个绰号:“三不开”宰相。所谓“三不开”,是指他“不开口以论议,不开印以行事,不开门以延士大夫”。

任何一朝的宰相,都担负着筹划一国政治的重大责任,想不说话怎么可能?作为宰相,自然要主持朝廷百事的实施与推行,又怎能不开印以行事呢?身为宰相,还意味着他责无旁贷地要成为沟通百官与帝王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他又怎能把文武百官拒绝在自己的门户之外呢?由此可知,作为宰相的马胤孙能得到“三不开”的绰号,真是盘古开天地第一人。也从侧面反映了后唐末期朝政的畸形。

表面来看,马胤孙之所以“不开口以论议,不开印以行事”是因为在五代那样的大环境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方式在起作用。但实质上,马胤孙并不懂得处世之道,他之所以得了“三不开”宰相的绰号,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做这个宰相。

年少时的马胤孙是个好学生,投悬梁锥刺骨的事情没少干。在经过儒家基础知识的铺垫后,他开始对韩愈的为文之道有了兴趣,并且一门心思地扎了进去。战乱的五代,人人保命还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考试?但马胤孙却能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学问顺利地考取进士,这在当时即使谈不上凤毛麟角,却也可称作难能可贵。

从他以上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知道两件事。第一,马胤孙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生。第二,他在学问上完全可以做出大的成就来。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去做学问,而是进入了官场。在那个时代,一个知识分子想要生存,就必须投靠一个军阀。马胤孙自然也不例外。他投靠的就是李从珂。

一个人一旦错误地将权力当成能力,那就是很可怕的事情了。马胤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他并没有做出许多可怕的事情,而是做出了许多可笑的事情。李从珂称帝的一年后,将“长乐老”冯道罢免为匡威军节度使,作为宰相的马胤孙却拜他为司空。按照唐王朝的惯例,司空属加官,从不单独拜除。当时,人们对司空一职职权的议论颇多,有的说应当参与大政,有的说仅供祭祀扫除而已。在争论中,马胤孙闭着眼睛,什么都不说。他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因为他也不知道到底这种惯例是真的还是假的,到底自己要不要遵从早就已经灭亡了的唐王朝的这种惯例。

另外一件事更能反映出马胤孙对朝廷百务的无知。当时,宰相刘昫罢相为仆射,常侍孔昭序建议说常侍应排在仆射的前面,马胤孙因此命令御史台官员去寻找从前的有关规则,御史台官员检无所得,就回他道:“故事无所见,据今南北班位,常侍在前。”马胤孙觉得这种方法很好,就判令:既有援据,足可遵行,各示本官。

刘昫大怒,据说是拂袖而去。马胤孙依旧闭着眼睛,什么也不说。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做得对,但却认为,即使错了,也不关自己的事情。也许,在他看来,这个时代的错与对根本就分不清了。

如果说,上面两件事是因为马胤孙不懂朝廷百务的话,那么,下面这件事就是马胤孙可爱的最好证明了。

当初,太原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反唐,末帝李从珂仓皇逃往怀州,形势已经非常紧迫,群臣都无计可施。李从珂急忙派人去洛阳找马胤孙宰相,希望他能想出一个完全之策。马胤孙果然不负所望,风尘仆仆地从洛阳赶到怀州,但是,他并没有拿出什么好主意来。而是向李从珂进献了三百匹绫。要知道,李从珂现在是江山难保、性命难保,要三百匹绫何用?马胤孙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有鬼知道。

当石敬瑭灭唐建晋后,“三不开”马胤孙被罢归故里。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见到了真实的马胤孙。原本,他和韩愈一样不喜欢佛,但等到废居里巷以后,因为常常怀念唐末帝平昔的恩遇,所以转而读佛书,尤其酷爱《华严》《楞严》两经。并且,经常在抄录两经后,还写点感想。除此以外,他又根据诸经要义写了一篇《佛国记》,长达数千言。

马胤孙染佛如此之深,所以有人嘲笑他说:“公生平以傅奕、韩愈为高识,何前据而后恭,是佛佞公耶?公佞佛耶?”他笑着回答说:“佛佞予则多矣。”

因为他有学问,文章又写得很好,所以,他虽然被罢相位,后晋、后汉的文武大臣都待他不薄。周太祖郭威即位后,也给他不断地加官。他晚年在洛阳“每闭关养素,唯事讴吟著述,嗜八分书,往来酬答,必亲札以衒其墨迹。”就是在去世前不久,他还写过一篇《槐虫赋》,借槐树上的白虫来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志向。953年,马胤孙死掉。死后,赠太子少傅,当时的皇帝郭威废视朝一日。

等他死后,他的家人经常能听到他的声音在他生前的房间里响起,有人嘲笑他说,“生前不说,死后却说,于人何益,于世何益!”

同类推荐
  • 嘉靖微信群

    嘉靖微信群

    一位本该历史上的皇帝,意外加入一个微信群,这个微信群里的成员恰好各具本事。历史老古董:“陛下,根据史料记载,汪俊会成为大礼议案的主力军,不得不防”。工科秦博士:“陛下,这水泥制作很简单了,只要你用心学,我会交给你的。不过你要多带些美女跟我视频啊,最好有些制服诱惑什么的”...军事死宅:“陛下,咱么一起征服全球吧”...朱厚熜:“诸位先生,朕知道你们都是能人,但朕现在真的只想静静”!
  • 我能召唤武将

    我能召唤武将

    「召唤流」「系统流」「架空文」「收集类」列国纵横,诸国并起。三千战将傍吾身,再次轮回又何妨?身具特殊命格的韦烈,要在这一片世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收服猛将于魂殿中,应对下一世的大战......
  • 在异界当特工的日子

    在异界当特工的日子

    有人穿越做王子,有人穿越做贵族,有人穿越做乞丐,也有人穿越一无所有……但悲催的徐准穿越成为一名特工,还是刚出场就被抓的特工,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急……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1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1

    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各种名人的介绍,有绘画艺术家齐白石,徐悲鸿,文学家鲁迅,朱自清,郭沫若,茅盾,音乐家刘天华等等。
  • 我家后院连着三国

    我家后院连着三国

    祖宅地下连通异界时空,落魄孤儿混迹三国,至此三国多了无数的热销产品。面包、火腿、方便面,成了军中三宝,行军打仗必不可少。你有精兵十万,能否敌哥三千特种兵。你有谋略将士无数,哥一平板电脑装着一个世界的智慧,虐你如狗没商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时空,看主角如何争霸三国……
热门推荐
  • 除仙计

    除仙计

    一个江湖骗子,骗着骗着,骗到修真门派里去了。。。
  • 抗日之铁血兵魂

    抗日之铁血兵魂

    特种兵赵卫国,意外穿越1939年东北抗日战场,正逢鬼子对我东北抗日根据地,大肆扫荡!史称‘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为了粉碎这一计划,赵卫国大造钢铁,对现有武器统统改良!将99式主战坦克,东风巡航式导弹,统统搬上了抗日战场!让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碾压!碾压!碾压!!!……【书亦出品,必属精品!《抗日之兵王突击》《我的抗日大队》《抗日大英雄》完本保证!】PS:群号:463386207!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少爷的女仆管家

    霸道少爷的女仆管家

    浅栎柠,一张清纯的脸庞下隐藏着一颗撒旦的心,白天她是家长眼中的那个乖乖女,晚上却是魅惑至极的暗夜皇后。因为好赌的父亲欠了人家的一百万,而把她卖给了霸道少爷做女仆,好吧!谁让她是他的女儿呢,父债子还天经地义呢!那天后,她就成了霸道少爷南宫泽允的专属女仆了,他百般折磨、羞辱她,她仍然沉默地面对一切,但不要以为她是一个听话的琉璃娃娃,原来她温顺的小绵羊其实一直都是一只吃人的大老虎――“少爷,你不乖,所以我要惩罚你哦,请把你的心交给我吧!”
  • 花有清香月有惊寒

    花有清香月有惊寒

    闻说古老神祇二公子美如冠玉,绝世无双,并且不好女色,只爱隐居山林,炼制丹药。可最近,二公子却频频外出,他是出去寻妻的,他那位才十九岁的娇妻又离家出走了,原因不详。看见二公子突然出现,几乎所有人都惊得不敢作声了,只有杜月白撇嘴问道:“你怎么来了?”二公子:“我不来,你走得出这里吗?”杜月白:“你管我走不走得出,你不是对我不屑一顾的吗?”二公子:“我何时对你不屑一顾了?”杜月白腹诽:还不承认?每天都当我透明,不存在!杜月白搁下狠话:“我们离婚吧。”二公子:“为何?”杜月白:“反正我们之间也没发生过什么,干脆离了算了。”二公子:“言下之意,发生过什么就不离了?”杜月白沉默不语。二公子二话不说,将她领回去了。请关注现言新作《为你穿越时光》,谢谢!
  • 哈利波特与黄金的勒梅

    哈利波特与黄金的勒梅

    当嘈杂的人群复归于静,黑发男生慢慢走上讲台,眼眸里泛着金海。“很高兴来到这里,女士们先生们。我是凯尔·勒梅,尼古拉斯和佩蕾内尔的孩子。”Whenthenoisycrowdreturnstosilence,theboywithgoldeneyesslowlytakesthepodium.“Greetings,ladiesandgentlemen.I'mKyleFlamel,thedescendantofNicolasandPerenelle.”
  • 白凛的吸血鬼男友

    白凛的吸血鬼男友

    白凛是圣洛斯学院耀眼的一道风景线圣洛斯学院分为日耀科和夜耀科。日耀科的都是普通的人类,而夜耀科的却都是非人之物,而就在有一天,白凛却不小心发现了这个秘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连串的麻烦……
  • 历史长篇小说戏说春秋战国史

    历史长篇小说戏说春秋战国史

    读小说,学历史,轻轻松松度人生。看春秋战国那些趣闻轶事,品现今民众之人间百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医生太懂我了

    这医生太懂我了

    记者:“元医生你好,作为业内最知名的心理医生,请问你的人生宣言是什么?”元嘉:“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做一个懂病人的好医生。”记者:“那元医生我考考你,我现在在想什么?”元嘉:“我猜你在想屁吃!”记者:“讨厌!”……(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获得学习空间之后,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帮助病人打开心结苦恼的故事,温馨日常向~)(关键词:成长、解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