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54600000008

第8章 文艺掌故(7)

花树自开自落,这是实在的。王阳明及其友人即使没有看见,没有感到,花树也绝不会因此就不存在,这其实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是王阳明却一定要戴上有色眼镜看问题,把事情颠倒过来,说花树本来就不存在,倒是人们的感觉产生的,这是非常荒谬的。

“格”竹子

有一天,王阳明在家里和一个朋友热烈讨论如何悟彻天下万物的道理,做成圣贤。王阳明指着屋前亭子旁边的竹子,叫他的朋友去面对着竹子思索。

他的朋友就早晚坐在竹子前面,想悟彻其中的道理。由于精力虚耗过多,到了第三天,就病倒了。王阳明还不死心,自己也去静坐在竹子前面,但是始终悟不出什么道理来。到了第七天,他也病倒了。

于是,他们两人都感叹圣贤确实是难以做到,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悟彻天下万物的道理。

天下万物,确实都有它一定的道理、一定的规律,人们也是完全可以认识这些道理的。但是,必须通过社会的实践。要懂得竹子生长的道理,必须通过种植竹子的实践才行。坐在竹子面前呆看呆想,不算是实践,因此一辈子也不会懂得竹子生长的道理。

自嘲以解围

清代有位书生叫詹义。在73岁考中秀才后,来了一位媒人给他提亲,尴尬的他自嘲道:“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媒人听了,不觉会心一笑。

自嘲就是嘲笑自我,调侃自我,自揭短处。因此,自嘲需要勇气,需要自信,更需要智慧。前人的自嘲诗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掌故范例。

自嘲以宽慰。社会贫富不均,差别悬殊,心理难免失衡,唐人王梵志就通过自嘲解决了心理矛盾:“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语言通俗,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

“恐压八闽十二州”

纪晓岚来到汀州,这里的南方人瞧不起北方人。一天他微服出访,走到一座茶楼,忽听到二楼人声嘈杂,吟诗声、喝彩声不断,猜想是文友集会,便想登楼看个究竟,也好借此了解一下当地文人学子的真实情况。茶役引导他坐在一个角落里,他边喝茶边听这些文人吟诗作赋。他觉得他们诗作平平,并无高雅之论,只是每个人自觉了不起而已。

这时有人发现他偷听,又看他是一副斯文打扮,便走过来询问。纪晓岚推说自己省亲路过此地,借此宝地歇歇脚。谁知他一张口,暴露了他的北方口音。那些人顿生捉弄之心,有人说:“敝会有个规矩,与会者必须做诗,今仁兄光临此地,亦须吟诗以助兴。”

纪晓岚见他们玩到自己头上,故意装出不会做诗的样子,很抱歉地说:“请诸位见谅,鄙人实在是不会做诗。”

这些人哪里肯放过,连请带拉把纪晓岚弄到了他们跟前。于是纪晓岚装作不得已的样子,拿起笔写了一句:“一爬爬上最高楼。”

众人一看,这哪里像诗,分明是胡诌的主,于是都大笑起来,催他再写以资取乐。纪晓岚又做不得已的样子写了一句:“十二栏杆撞斗牛。”

看到这句,大家不敢笑了,因为它颇有诗意。但又有人怀疑是抄来的,还是叫他再写下去。纪晓岚这时不再写了,说是大家看着他写,写不出来,请众人回避。那些人看他这副怪样子,为寻开心,便很自觉地躲到了一旁。

待他们一转身,纪晓岚立即写完后两句,把笔一掷使迅速离开了茶馆。后两句是:“纪昀不愿留姓名,恐压八闽十二州。”

那些想在这北方佬身上寻开心的人转回身来,见桌上写下的这两句诗,惊呆了。没有料到被捉弄的人竟是他们颇为仰慕的宗师大人,而诗又写得那样开阔有气派,既佩服又惊慌,赶忙追上去赔罪,可这时纪晓岚早已走远了。

这些人佩服的是,诗的起句平平,结句有惊人之势,这就是所谓“逆挽法”,没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是写不出来的。

经过这样几个回合,纪晓岚在福建的声名大振。再加上他按临各州府考试所表现的文才和见识,大家从心底里佩服,那些士子与纪晓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纪晓岚离任后还曾写诗表示对他们的怀念。避其锋芒,以守为攻,这位北方才子终于折服了南方书生。

在权力场上,见识浅陋的人往往鲁莽行事、先发制人,而胜券在握者往往以守为攻、后发制人。纪晓岚正是这样一位以谦虚礼貌,大度从容尽展己之才华的政治家。

鲁迅与郁达夫

鲁迅与郁达夫相识于1923年2月,历经10年而友谊日增。鲁迅在《伪自由书》的“前记”中说:自己“一向很回避创造社里的人物”,而郁达夫“脸上也看不出那么一种创造气,所以相遇之际,就随便谈谈”,两人就此相识了。

鲁迅到上海后,两人交往较密切。1928年6月创刊的《奔流》,是他们合编的月刊。郁达夫虽为编者,实为挂名;鲁迅则终日奔忙,但各得其所,相处很好。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郁达夫经鲁迅介绍,参加了“左联”。

当时斗争复杂,郁达夫思想矛盾,一方面有正义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他又有感伤、颓废情绪。在鲁迅面前,郁达夫从不掩饰,鲁迅则坦诚相待。

1932年12月31日,鲁迅为友人题诗写字5幅,其中两幅致郁达夫,其中《无题》写道: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沆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这诗郁达夫最喜爱,称它是鲁迅七绝中的压卷之作。它高度概括了他们共处的时代,抒写了鲁迅的生活遭遇和悲愤心情。对郁达夫来说,似有慰问和勉励之意,希望他认清形势,多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

郁达夫收到这首诗后,便写了一首专门献给鲁迅的旧体诗:

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诗对鲁迅的业绩作出了热情的评价,衷心赞扬他在“群盲”围攻中的斗争精神。这里的“群盲”,也包括1928年革命文学争论中创造社的某些成员。可见郁达夫是坚定地站在鲁迅一边,反对某些同人的过火言行的。

郁达夫支持鲁迅,鲁迅也关怀郁达夫。1937年,鲁迅又借为王映霞写字之机,题诗一首赠郁达夫:

钱王登遐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鲁迅和郁达夫之间,不论思想认识、生活态度和文艺见解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但他们求同存异,赤诚相待。郁达夫对鲁迅十分尊重,郭沫若称为“有点近于崇拜”。

郁达夫离开斗争漩涡上海回杭州养息,与当地官员、士绅应酬往来,写些点缀太平的文章。鲁迅对友人不直言相劝,唯恐有伤和气,因此借用典故,对郁达夫进行规劝,希望郁达夫认清形势,“举家游旷远”,及早迁离杭州,在“风波浩荡”中抒写情怀,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田汉与周信芳成知己

田汉早在1916年就知道周信芳,当时他随舅父去东京读书,途经上海时曾看过周信芳的戏。实际相识是在7年后。

1923年秋,田汉从日本回国,住上海哈同路,与妻子合作创办《南国半月刊》。一天,有人前来拜访,那人递上名片,原来是周信芳。田汉感到奇怪:“你怎么知道我的住处?”周信芳拿出随身带来的《南国半月刊》说:“我是它介绍来的。”原来刊物后面印有田汉的住址。

两人都慕名已久。田汉虽从事新剧,但对传统戏曲一向神往;周信芳虽是京剧舞台上的红角,却对新文艺很感兴趣,并注意从中吸收新的东西。因此,三言两语后两人便一见如故。周信芳问田汉年龄,说:“我比你大三岁,那么我是兄你是弟了。”田汉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今天我们一见如故,明天就以兄弟相称吧。”

从此,周信芳常去田汉家玩,田汉也常去看周信芳的演出。演出前,他们总聚在后台谈天说地。

1927年,田汉出任上海艺术大学校长,主持成立南国社。南国社宗旨是“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的革命运动”。周信芳欣然参加。南国社在校举办文艺讨论会,田汉、周信芳、欧阳予倩、洪深、徐志摩、徐悲鸿、郁达夫等也都纷纷参加。南国社举办的演出,周信芳也积极参与。

1930年,田汉改编的话剧《卡门》在上海演出。因为该剧抒发了反抗旧社会的感情,只演了三场就遭禁演。尔后南国社又被查禁,当局到处搜捕田汉。田汉到天蟾舞台找周信芳,周正准备上场演出,且剧场后台无法藏人。急中生智,他们给田汉换了装,然后设法把他送到日租界,田汉这才免遭拘捕。

抗战爆发后,田汉、周信芳又回到上海,组织成立文化界救亡协会歌剧部,周信芳任主任,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奔赴前沿阵地作慰问宣传。后由于上海沦陷,田汉不得不离开上海,两人依依惜别。

两人一别就是9年,直到1946年田汉由重庆回到上海,两人才再次重逢。田汉一到上海,就和欧阳予倩一起去看周信芳。周正在后台换装。三人谈了一阵,田汉便下台看戏,戏散了再接着谈,一直到戏院关门,才匆匆作别。

田汉回到寓所,怎么也睡不着,挥毫作诗一首:

九年湖海未相忘,重遇龟年喜欲狂。

烈帝杀宫尝慷慨,徽宗去国信苍凉。

留须却敌尊梅叟,洗黛归农美玉霜。

更有江南伶杰在,舞台深处筑心防。

这则掌故,反映了中国剧坛一代宗师的交往密切,友情深厚。田汉的诗,表达了田汉重逢老友时的欣喜心情,也赞颂了抗战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程砚秋洗黛归农以及周信芳以戏剧宣传救亡的爱国行动。

胡适和章士钊

章士钊虽热衷于政治,但治学终是他的资本,古文是他的衣钵,所以抽空他还是著文猛批白话文和新文学。

甚至在酒后饭余闲聊谈天的当儿,都不放过攻击白话文。话锋自然触及当头人物:胡适。后又撰文《评新文化运动》发表在《新闻报》上,指名单挑小梁王,直指胡适。

隔日,又传其友人,拿着那贴亲往胡适的住所,要胡适看看并作答。

强硬顽梗之态与5年前真心推举呵护有加已断然不同。

胡适对来人说:章公此文,不值一驳。也是凛然于色,绝不妥协的模样。

章士钊闻后,嗤嗤一笑,坦然了之。从此两人王不见王。

冤家路窄。数年之后,在北京,一次宴会上章士钊与胡适相遇。宴后二人合影,并各题诗一首。

章诗如下:你姓胡来我姓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做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总算是俺老章投了降。

胡适的题诗如下: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

白话诗句出于文言大师章士钊之手,而七言古诗出于白话领袖胡适之手:一个言:不攻即不驳,一个说:相亲不相鄙,章胡二人既写出了文坛佳句,更谱就文品人品的佳话,让后人品味做人的格调。

胡适、胡健中打油诗应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汪精卫联名邀请全国各界名流学者到庐山开会,征询大家对国是的意见。

庐山谈论会的出席者位次排列,是把同姓的人排在一起。当时胡适已是名满全国,在浙江办《民国日报》(《东南日报》的前身)的胡健中在报界也小有名气,他们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另外姓胡的还有胡安定、胡次威。

会上,胡适慷慨激昂地讲了一通。坐在胡适身边的胡健中便即席写了一首打油诗送他:

溽暑匡庐胜会开,八方名士溯江来。

吾家博士真豪健,慷慨陈辞又一回。

胡适也当仁不让,马上回敬一首:

那有猫儿不叫春?那有蝉儿不鸣夏?

那有蛤蟆不夜鸣?那有先生不说话?

当时《中央日报》专为庐山谈论会特别发行一份庐山版,把两首诗都登了出来。大家看了两诗,都不禁捧腹大笑。开会时,4个姓胡的坐在一起。一次,蒋百里走过来对胡适说:“还好,若再加一个胡,中国就要大乱了。”说完一阵大笑。

历中上有过“五胡闹中华”的说法。蒋百里此言,自然妙趣横生。

陈布雷与郭沫若

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郭沫若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做抗战文化宣传工作。陈布雷当时是蒋介石的幕僚长,任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几乎重要党政事务、文告,均由他主持。他是蒋介石的“文胆”,被蒋尊称为“布雷先生”。陈布雷直至1948年自杀前,对蒋介石一直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郭沫若和陈布雷可以算作当时文坛中左翼和右翼文化人的代表。

尽管他们两人的政治立场不同,信仰有差,然而作为同时代文坛上的两颗闪亮的大星,却有着“相惜文心脉脉通”的一面。1941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50诞辰,这一年又正好是他创作生活25周年纪念,国共两党的一些要人便发起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陈布雷即是其中的发起人之一。他还给郭沫若写去一封贺信:

沫若先生大鉴:《三叶集》出版时之先生,创造社时代之先生,在弟之心中永远活泼而新鲜。至今先生在学术文化上已卓尔有成。政治生活实渺乎不足道。先生之高洁,先生之热烈与精诚,弟时时赞叹仰佩。弟虽一事无成,然自信文士生涯、书生心境,无不息息相通。国家日趋光明。学人必然长寿。此非寻常祝颂之词也。唯鉴不尽。

弟陈布雷谨上过了几天,陈布雷又写了四首七绝以祝,原诗如下:

郭沫若君五十初度,朋辈为举行二十五周年创作纪念,诗以贺之:

滟灏奔流一派开,少年挥笔动风雷;

低徊海滏高吟日,犹似秋潮万马来。

搜奇甲滏著高文,籀史重征张一军;

伤别伤春成绝业,论才已过杜司勋。

刻骨辛酸藕断丝,国门归棹恰当时;

九州无限抛雏恨,唱彻千秋堕泪词。

长空雁阵振秋风,相惜文心脉脉通;

巫岫云开新国运,祝君彩笔老犹龙。

郭沫若得了陈布雷的信,读了陈布雷的贺诗,十分激动,当即写了答诗七绝四首回赠陈布雷,诗曰:

茅塞深深未易开,何从渊默听惊雷;

知非知命浑无似,幸有春风天际来。

欲求无愧怕临文,学卫难能过右军;

樗栎散材绳墨外,只堪酒战策功勋。

自幸黔头尚未丝,期能寡过趁良时;

饭蔬饮水遗规在,三绝苇编爻象词。

高山长水仰清风,翊赞精诚天地通;

湖海当年豪气壮,如椽大笔走蛇龙。

同时,郭沫若还给陈布雷写了封感谢信,说:

五十之年,毫无建树,猥承发起纪念,并叠赐手书勖勉,寿以瑶章,感慰之情,铭刻肝肺。

这个掌故充分表明了郭、陈二人对对方才华的倾慕之情及相互间的慰勉,真可说是寄寓良深。虽然两人一生道路迥异,但他们之间的上述交往

及友情,却是现代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同类推荐
  • 命运对你另有安排

    命运对你另有安排

    本书每节都独立阐述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阻碍我们成功的诸多因素,教授读者一系列战胜自我、摆脱困境、成就大业的妙法良方。
  • 世界变了,你再不变就晚了

    世界变了,你再不变就晚了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一个想拥有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人面对困境时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和生活理念以及如何磨炼自己,从改变心态、改变思路、改变习惯、改变工作方法等八大方面对读者进行引导,详细透彻地讲述了提升自身实力的方法,从而给那些渴望改变自我、重新塑造全新自我的读者以积极的启示。书里还搭配了很多真实有趣的案例,从中读者既可以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从那些经历相似的人的故事中,得到改变自己的方法。由此,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不仅获得财富,更获得幸福。
  • 36计交际

    36计交际

    本书从三十六个方面告诉读者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交际技巧,以及如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精明的社交高手。
  •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成功精神与基本技能训练

    成功精神与基本技能训练

    本书是我国高校第一部研究成功教育的著作。内容涉及成功教育基础理论,致力于自信、快乐、热忱、行动、惜时、执著、韧力、胆识、人际交往、表达和自我美化、创新、创业等成功精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汇集古今中外成功智慧和技巧。
热门推荐
  • 幻影王传奇

    幻影王传奇

    当陨石降临地球,病毒蔓延,人类进入了觉醒者、武者,以及怪物横行的时代,因此开启了新的篇章。文浩是一个正义感十足的少年,他为选择自己的理想,毅然走向自我强大的道路,可当他登临巅峰的时候,才发现地球的现状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强大的武者,竟然只是外星种随意圈养的食粮与奴隶。为了拯救地球,宣布独立,文浩不得不走向异域星空的道路........
  • 神奇宝贝冰与火

    神奇宝贝冰与火

    地球少年小唯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重生藤咲唯。获得常磐之力。二次元神:“少年,我可不能答应你过分的要求。”大吾:“小唯,你很有潜力,不打算挑战芳缘联盟吗?”赤日:“你没有看清这个世界,我们银河团就是要创造新的世界,你不加入吗?”小智小茂:“小唯哥!我一定会超越你的!”小唯在神奇宝贝世界究竟会有怎样的生活呢?
  • 论修仙的一百种方法

    论修仙的一百种方法

    一个个小小修仙人,在一个灵气复苏的时代,开启咸鱼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遗失的渊源:高挑女神落谁家

    遗失的渊源:高挑女神落谁家

    当被家人抛弃,当男票与她分手,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同一天,她的日子何去何从?3年后,大学毕业变成一个打工妹?纳尼?遇到了一个腹黑又太呆板的Boss?但,她却与爱情划清界限,在以后的日子里,又出现了当年的男票?不不不!不要让我承受这么多!臣妾做不到啊!
  • 雷战风云

    雷战风云

    魔法资质:弱!骑士体格:差!炼药天赋:无!这样的属性却肩负着血海深仇。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王子复仇记!魔法与骑士的碰撞,天使与魔鬼的抉择,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日更!正品保证!交流群486538757,欢迎来讨论剧情!《我姐姐叫嫦娥》
  • at王爷

    at王爷

    来自现代的苏瑄娅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历史上不存在地方,慕城。她在原来的世界是一名记者。在她去采访的过程中,不小心发生了一起车祸事件,她穿越了她穿越过来竟是丞相的嫡女一穿越过来就有一场婚礼等着她,她稀里糊涂的就嫁给了慕城皇帝的兄弟三王爷慕辰溪。苏瑄娅嫁到王府与王爷发生了许许多多,感情升温。但是……但中途还是有一个她,当心机婊,白莲花,绿茶婊自然,咋女主也是一个聪明的人,经过一连串事情终于~苏瑄娅和慕辰溪完美的在一起了结局依旧是完美的吖
  • 戏精世子太无敌

    戏精世子太无敌

    千万不要给陈阳一个舞台,飙戏起来,连他自己都怕,先废宰相儿子,再骂皇子,去做人生导师却转变成洗脑大会,身边美女不断,却不敢有过分动作,就怕一不小心爆发能量毁天灭地秒空气啊。
  • 梦三国之乱世争雄

    梦三国之乱世争雄

    时值东汉末年,人族所统治的东汉刘氏王朝腐朽混乱,南华仙人对此痛心疾首,为倡导普救世人、天下太平,他收弟子张角发动黄巾起义。黄巾一反,天下大乱,魔界的黑暗魔君董卓,黑暗霸主曹操,人界的黄金霸主袁绍,白马义从公孙瓒,武林盟主刘璋,龙族的银龙伪帝袁术,海龙天王刘表,神族的江东猛虎孙坚,蛮族的南蛮王孟获,西凉狂鹰马腾及冥界的死皇司马懿为各自利益先后起兵,在梦之大陆掀起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而在各路诸侯杀的你死我活的时候,早已被封印的上古大神炎帝却悄悄的破除封印,从天界重返人间,欲展开灭世大战。梦之大陆的各路英雄又该如何阻止这场浩劫呢?
  • 最美不过遇见你!

    最美不过遇见你!

    根据古典名著《三侠五义》改编的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