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7500000009

第9章

正行第十三

如上所述依正二境乃至精进。虽皆圆妙。悉是求生之方。未为正行。此下所陈乃是正行之旨。何谓正行。行者既发此志。必使身心清净入于道场。先当观察。我及尽虚空界微尘刹海一切众生。常在生死大海。历劫不休。飘零沉溺。于六道中。无归无救。若不令其普得解脱。何名正行。于是等观冤亲之境。即此境上起大悲心。如虚空量广大普覆。又作是念。我今此身如彼疮疣冤业苦聚。若不以此布施众生。等修三昧令彼解脱。则违佛教诫。违我本愿。众生受苦甚可畏愍。我今发心。如师子王出窟。不求伴侣。不求护助。颦呻哮吼。摧伏一切。定不为彼弊魔恶党之所退转。如是大心既立。然后审彼古贤念佛正行。当择自然寂静之方。及非先曾秽染之地。所费先当尽己所有。乃可丐人。如法建立道场。下以香泥。上悬宝盖。中奉三身及九品像。极令严净。布诸幡华。供事毕备。皆令莹净微妙。次则著新净衣。烧香然灯。安设坐具。无始所有一切善根。普为众生回向净土。庄严行愿。若不如是回向。生因奚得。于是三心圆发。五体投诚。观佛相好。胡跪合掌。乃至运心普缘无边刹海一切众生及我此身。自昔至今流浪不返。深为可痛。涕泪悲泣求佛垂慈。不觉此身如大山崩。归命三宝。手擎香华。想遍法界。请佛叹德。敬礼投诚。剖腹洗肠发露过罪。修行五悔。旋绕归依。于是端坐面西。观佛相好。诵经念佛。出入经行。昼夜六时克期练行。如或障深未感。至死为期。于中不得刹那念世五欲。如是一心。若不往生。则我佛是大妄语者。故此三昧其神若是。此三昧者诸佛所赞。诸圣同遵。始则唱于庐山。终则流于天下。历代传弘皆以此为归趣。但三昧仪轨虽多。惟慈云所撰详略得中。宜熟味之。此是第一上行境界甚深。学者于中当竭其力。慎不可舍此而趋彼也。若或根机不等胜行难全。亦必处于净室。使内外肃清。随意立行。礼佛忏悔。日定几陈。精进一心誓不中悔。或专诵经。或专持咒。或但执持名号直求往生。或能深达法义观佛依正。若至得见好相。即知罪灭缘深亦生彼国。如经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佛与众圣现前接引即得往生。故知执持名号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因缘也。又有未能尽断世缘。亦修世善。于极乐国谛信不疑。念念恋慕不忘。于前行门随意修习。四威仪内以此为归。触境则达彼渊源。临事则力行方便。临命终时必生彼也。然此诸行详略虽有不同。而其法力本等。但存心或有缓速。故佛应亦有迟疾。学者不可不知。又有慈云十念法门。每于晨朝。盥漱已毕。静处面西。宜亦修行。此实往生极乐之初因。愿必不可失也。如上行相。义具委明。可谓义无余蕴矣。或曰。某于念佛之际。虽运身口。而心念纷飞不能自制。且如何用心得不散乱。答。能运身口之念。毋论其散。但不间不断。自能一心。亦可即名一心。惟行之不休为度。固不必忧散乱矣。譬如父母丧爱子龙失命珠。不期心一而心自一。岂制之令一也。此心本不可制。实在行人勤怠耳。

别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道场既备。供事已陈。一一无不如仪。岂可随时空过。则当依教运之以观慧。解之以妙境。承此胜心立无作行。则生死海必枯。净土必生矣。时有客在坐。雍容自如端庄雅重。内蕴不怯之貌。忽作礼而问曰。今观师诲。则知运心广大深浅咸该。然皆建立道场。使供事毕备。乃安心处静。方可起修之说也。若余生于晚辈。机钝寡闻。自昔至今。竛竮湖海。周旋境邑。或去或来。虽欲处静进功。量力未得。若能即于旅次不假道场。亦可六时行道。三业无亏。诵咒持经。称名礼忏。一一如仪期生安养。一同道场功行。庶我辈可以奉行。伏愿弘慈启迪未闻之旨。曲垂始终方便。答。大哉问也。世人欲修三昧。谓必所需百事具足然后发行。今子之志可谓拔乎其类矣。非此问。不发吾之所蕴。使悉被余机也。盖圣人垂教。如一味雨。三草二木各得敷荣。况念佛三昧普摄群机。子若求决生净土。当知四威仪中皆为道用。岂特妨于客途哉。子若欲就斯立行者。最初当先立不欺心。藏德露[土*此]。慎毋矜耀。始从脚根下。便要内外稳当。次则必放下诸缘。休息万事。预宜熟读净土经咒五悔忏法。极令通利。又应修习所行威仪。必使端庄雅重。乃如前说。起真正信心。运大悲智。普为众生。如理观察二土净秽苦乐两报。实可厌忻。于此发行。既在客途。居处不一。如云如水。故不必庄严道场。但一清净身心。服随分净胜之服。于六斋日。或客何处。即具蕞尔香华之供。供养三宝。表有所施。正当于三宝前。拜跪稽颡。立广大愿。誓不退转。在处生世以此为归。更不生中悔心。虽无道场庄严。即于是日为始。至形寿尽每日六时修行此法。香灯有无毋固必矣。问。三昧既须一心。人事则有万绪。且如何修行佛事世事不相妨碍。答。譬如捕鸟入笼。身虽在笼。心忆园林。两不妨碍。笼但系身。不能系彼求出之心。事但拘身。有能拘我愿往之志。所谓三界如笼。此身如鸟。求出即愿往。园林乃净土也。故知妄缘万绪不碍真心。何况客中他事少恼。自不涉他。身心坦如正好进修。问。法门次第愿更委曲。使进修之人临事不惑。答。日三夜三时分不差。是其次第。今在客中。或日初时至。若有像处。或自有像随身。则当口诵身礼。或默诵身礼。对像而修。如无佛像。或对经卷。或但面西遥礼。或但除东向随方修礼。当具如道场仪式。若有时在道登舟。及不得已一切治身动用之事不可拨置。则佛事世事同运也。又当念此世务本为养身。我身行道功亦不弃。即与三昧同体也。问。我闻心无二用。得一失一。如何二事同运。答。子岂不闻笼鸟之喻。已自委明。又如一心不妨眼见耳闻身作心忆。应用无尽。何止二事。用既无尽。则当就彼一切动用之中。一心持诵小阿弥陀经一卷。或上品。或楞严势至章。及诵净土咒。或三或七至百多遍。又称佛号。或三百五百至千及不计数。为入忏佛事。回向已方入忏。其礼忏仪式具出慈云忏仪。从一切恭敬。次礼三宝。运香叹佛。礼拜忏悔。至于旋绕归依。皆当随其文义节段。一一想我此身恭对净土佛前。或以道场形像佛前跪拜瞻绕。一一明了不使昏乱礼毕。观佛及白毫相等。量时而止。于是如前念诵经咒佛号回向毕。方为初日分佛事。以此想礼与道场行法一同。但加身礼为异耳。又其所诵之音虽随人境好恶而轻重之。当令声默相半。沈大雅重。俾两肩之人隐闻。切不可与人多语。又当于未作务前。或先于佛前烧香一炷。或更不能。但随手拈物为香。就先散之。至时但运想耳。于余时。惟宜独坐独行。远离喧杂及聚众间谈。戏谑侮弄哂笑歌叹吟咏笔砚。使人忘失正念等事。是为日初分佛事。其日中分后分与夜三分亦然。是为六时行法。念彼夜中人定境寂。用功正宜与日不同。行者既为生死事大。岂可随于懈怠而恣睡眠。纵历寒暑之极。慎勿脱衣。法服数珠宜置近处。手巾净水不离坐隅。或有所需。皆应预备。又应观彼信根厚薄不恼他人不使人厌。于此无碍。则当微出其声。如琴如瑟。细而沉重。大而不雌。使天神欢喜降护鬼畜闻声解脱。则其功弥深。或在船中及在他家卑隈之处。皆当察境察人一心精进。方便宛转以竭其行。切不可于中起人之过彰人之恶。又不可尽人之欢倾人之美。纵遇时间处便。或有他事异人为碍者。亦当择于僻处端坐面西。合掌至膺声默随宜。如前想礼。与作务不异。又若于作务之时。事讫身间。不拘其忏多少乃至一句一拜未圆。即当连音随诵。至彼佛前身礼圆满。若于佛前端礼之时。忽有他事急为。亦不拘忏多少。乃至一句一拜未圆。即当随所作处想礼圆满。切不可入忏未多而重起忏。又此客中想礼盖出乎不得已者。不可暇时亦以想礼而怠其身。又不可以此想礼加于作务之时。而于间时反虚掷也。于浅信人不可遽然劝修。于深信人又不可不密启之使其自肯。又不可使化功归己。如春育物。不见其功。彼依道场所修者。名顺中易行。从客中而修者。名逆中易行。若以逆中易行。比之于顺中易行。不啻若天地之悬远矣。逆中易行其功盖著。问。此想礼与身礼同否。答。同。子岂不闻。三业者意为身口之主。主既注想。焉得不及乎身口也。又如忏中运念香华及此身心遍至之旨。岂不亦但念想也。例此可知。问。若尔。但心想礼可不运身口耶。答。意业虽胜。若全身口。名三业圆修也。其默诵之义例此可知。又能以此想礼之数。于空时填礼。其行尤壮。问。六时行法之外如何用心。答。或观佛相好。持咒诵经。称名顶礼等行。念念不舍克期往生。如行路人。步紧到速。步缓到迟。当如是用心也。若人身心力弱。不能具修六时行法。但克定经忏之目。每日或三五时。虽不厌乎加多。亦不可一时增减而改其所立之行也。问。客中三昧之说圆融次第于世罕闻。若尔。则依道场所修者为不必耶。答。如人堕海。求船未得。忽遇横木。且执之得达岸也。岂可无船又弃其木而自丧哉。况又客中去住随主厌忻。得无挂碍。可不进功。如上是为客途所修三昧。此三昧者境界甚深功能广大。合佛妙心称扬莫尽。四三昧中名非行非坐三昧。亦名随顺四威仪三昧。正被大机。小智小根随分受益。以此三昧比于道场。或缺身礼。余仪亦同。子当以此三昧精进受持一志西驰。切不可因循而更滞于生死也。如上自为正行。余又观今世之人。或有志于斯道者。才闻其易。即作易想便妄谓得证。才闻其难。即生退屈。便尽失其志。纵有信心颇切者。又流入邪见丛裹。密相传授以误多人。其传授之法千形万状。至有不可闻者。皆能罗罩人心。使其自肯。非行渐张。师徒俱陷。岂能若尔正心下问之切也。客作礼曰。某崎岖于客中久矣。每想生死无常。欲修未得。但虑口体之养。于法行道场不得起修为恨。今宿生缘幸得闻此说。可谓如甘露灌顶彻骨清凉。敢谓决志受持。如从今日如冤为亲更无余恨。从是身心放下。如息重担自在坦然。愿世世生生顶戴受持。宁断命根誓不退失。普使一切法门皆悉了知。在处在客。于逆顺中。不碍道用。同成三昧。可谓群生之大幸。可谓学佛者之大幸也。此既可修。则知一切奔驰世务。流荡四方劳生贩卖。邸店市廛商贾负道。百工伎艺男女老幼奴婢黄门。受人驱役不自在者。于彼一切行住坐卧著衣吃饭语默动静及被牢狱者。于喜怒哀乐之间。未有不可修时。况出家四众在家四民。有居可处有暇可修。所欲皆具得自在者。宁不进其行也。客又曰。今有闻极乐过十万亿佛土之遥。而望途怯远。闻生者多是一生补处。而耻躬弗逮者云何。答曰。彼等岂知如上所说十方空界悉是我心。心净则十万非遥。心垢则目睫犹远。但期心净。何算程途。如少顷睡眠梦行千里。岂以常时为比较哉。理既有土可生。切不可谓但能心净即是更不须生于彼土也。乃复礼曰。唯敬受来教。又曰。某初闻是说。先所未闻。谓师但随自意以垂其言。今闻三昧之名。乃知来自圣典实应机宜。如青天白日。可谓后学之诫训也。岂是为我曲说哉。愿笔记之。永为将来之训。更求垂示道场所修始终微细正行法门。普利斯世。则其幸尤大。余曰。善哉。当尽子意而与彼说之。客乃谦恭而退。其客名行一。字志西。自言。曾读智觉禅师万善同归集甚熟。后游庐山见始祖远公遗迹因发愿念佛云。

三昧仪式第十五

念佛法门严建道场之事。并供养仪式。及预治衣服鞋履。更衣沐浴。门颊出入。方便正修。禅诵忏礼等清净法则。具如慈云尊者忏仪等文。此不再具。如所期日至。当于七日之前营理庶事俱毕。必先使身心静定。期于忏内障尽行圆。又起首必六斋日。又期日之前或三日或七日。佛前香华净水等供。不宜不谨。盖有佛天先降森严此处。辟除魔事秽恶等障。使行人于道场中三昧成就故。于此道场。当作净土想。作解脱处想。作宝所想。作定得往生想。无轻视之。又当返观世间无穷之苦。如得避冤。永不再入。又不可将平日难割舍事。蕴之于心。存其余念。与正忏时作障。使胜行不进虚丧其功。恐难再会。仪云。不得刹那念世五欲。

行者十人已还。多则不许。须预审择其人可不。观彼平日行止无大粗过。或信根淳厚。离诸卒暴。音声和雅。仪轨端庄。受人约束。为生死故。不生悔恼。肯存谦下。可作同修。若无是人。止四三人亦善。或一已尤妙。不可失察反使败坏轨则恼乱清修。又于众中。宜推尊一人德重行熟者。或别请久为师范者。作方等道场之主。主行忏事。使一众观其仪礼。听其举扬作大依止。于中或时示现逆顺之相。毋见过失。其人亦可审已谦辞或赴或止。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剑阵天下

    一剑阵天下

    江湖武林,惩恶扬善、捍卫正道,才是侠义之士所为;旁门左道、不学无术,皆乃不耻之徒所为;于正派为敌,无论好坏,都是魔教余党,人人得而诛之!
  • 从港片世界当警察开始

    从港片世界当警察开始

    现在是港岛90年代开始的第一年的第三个月,这个时间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港岛第一任华人处长李军年上任,从此一哥的车牌不再只属于洋人!第二件,尖沙咀变天,原本的大佬倪坤被杀,整个尖沙咀瞬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混乱不堪!第三件,一个靓仔重生在这个世界,成为一名警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食能力

    食能力

    穿越到异大陆,觉醒了食能力的他,将会踏上怎样的旅程?
  • 千世封神榜

    千世封神榜

    千秋过后,封神再起,人界,妖界,魔界演绎着奇幻三国争霸,谁最终能上得了封神榜。
  • 奥丁之茧生记

    奥丁之茧生记

    有茧东生颦西眉,萧萧北雨南风雪。故事都在书里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要嫁仙人相公

    要嫁仙人相公

    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如神域一般神秘的地方。他们,男主音,女主舞,这就是传说中的舞音宫。神秘而又平凡,他们也有他们故事。两段错中复杂的感情——什么?“你是我儿子啊!”一个突兀其来的男子,说是自己父亲的男子。从此,展开了这一场由父辈们留下来的爱恨情仇。姑姑不明不白的结局,侄女踏上了寻找真相的复仇情感路,迷途的恨又该怎样化解呢?
  • 快穿之男神认真点

    快穿之男神认真点

    苏夏二十岁大好的人身年华竟然嗝屁了,还莫名奇妙绑定了一个垃圾系统做任务,从此以后苏夏就穿梭在各个世界内完成那些带有遗憾的愿望,帮她们续写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