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9000000012

第12章 我国的化学发展(6)

生铁的冶铸工艺,在原料、燃料上与块炼法基本一样。它们之间主要的差别在冶炼温度的不同。块炼法的炉温大约在1000℃左右,离纯铁的熔点(1534℃)相差很远,而生铁冶炼时,炉温达到了1100℃~1200℃。在冶炼中,被还原生成的固态铁会吸收碳,这种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速度就会加快。

另一方面吸收碳后,铁的熔点随之降低,当含碳量达到2.0%时,熔点降至1380℃;当含碳量达到4.3%时,熔点为最低,仅1146℃。在这种条件下,炉温就可使铁熔化,从而得到了液态的生铁。液态生铁就可以直接浇铸成器,冶铸过程简化了,就使铁器的生产有了大发展的可能。

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出土的铁丸,洛阳出土的公元前5世纪的铁锛、铁铲都是生铁器物,这证明在块炼法的同时,我国已出现生铁冶铸工艺。生铁与块炼铁同时发展,是我国古代钢铁冶金技术发展的独特途径。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从块炼铁发展到生铁,大约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就拿欧洲一些国家来说,虽很早已有块炼铁,但出现生铁则在公元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

生铁的生产效率高,铸造性能又较好,这为广泛使用铁器提供方便。在冶炼生铁的初期,由于温度还不够高,硅含量也较低,致使生铁中的碳在冷却凝固时不能成为石墨状态,而成为碳化三铁(Fe3C),与奥氏体状态的铁在1146℃共晶。因此,炼出的生铁性脆而硬,铸造性能虽好,但强度不够,这种生铁,人们称它为白口铁,它只能铸造某些农具。从河北兴隆燕国矿冶遗址出土的大批锄、范等,就是由白口铁铸成的。

为了克服白口铁的脆性,在战国早期,人们就创造了白口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所谓柔化处理就是将白口铸铁长时间加热,使碳化铁分解为铁和石墨,消除了大块的渗碳体,这对减少脆性、提高韧性可以起良好的作用。处理后的白口铁就变成了展性铸铁。长沙出土的战国铁铲,辉县出土的战国中期铁带钩,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晚期铁镢、锄等,都是属于这种展性铸铁。

(二)汉代的钢铁冶炼技术

汉代的钢铁冶炼技术,在战国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勤劳的中国人民在这方面又有了不少的创造和发明。

汉代铁金属在工业、农业和军事中的作用愈显重要,官府对冶铁业的管理越加严格,汉武帝时任用孔仅为大农丞,将盐、铁、税利的巨业,收归官府经营管理,实行一系列严格措施,使冶铁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孔氏家族原本是梁国的冶铁商贾,素有经营冶铁的管理才能,所以他能在汉武帝时一跃而成为大司农丞要职,在任职的短短十余年间,从组织管理到冶铁技术和农具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的扩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西汉时“百炼钢”的技术兴起,使钢的质量较前提高。这种初级阶段的百炼钢,是在战国晚期块炼渗碳钢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二者所用原料和渗碳方法都相同,因而钢中都有较多的大块氧化铁-硅酸铁共晶夹杂物存在;但不同的是增多了反复加热锻打的次数。锻打在这里不仅起着加工成型的作用,同时也起着使夹杂物减少、细化和均匀化,晶粒细化的作用,显著地提高了钢的质量。

从河北满城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刘胜佩剑、钢剑和错金宝刀,它们虽与易县燕下都钢剑所用的冶炼原料相同,但金相检查表明,钢的质量却有显著的提高,它正是“百炼刚”技术兴起的产物。

西汉中期以后,又出现炒钢。这是因为块炼铁虽然能制造渗碳钢,但产量不大,效率很低,不能适应当时封建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供不应求”即生产量与需要量的矛盾,促使出现了用生铁炒成为钢的新工艺。但是生铁的产量已相当大,用生铁作为制钢原料,是炼钢史上的一次飞跃发展,也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

炒钢的产生,即将生铁炒到成为半液体半固体状态,并进行搅拌,利用铁矿粉或空气中的氧,进行脱碳,借以达到需要的含碳量,再反复热锻,打成钢制品,利用这种新工艺炼钢,既省去了烦难的渗碳工序,又能使钢的组织更加均匀,消除了由块炼铁带来的严重影响性能的那种大共晶夹杂物,使质量大大提高。1974年7月,山东苍山县东汉墓出土的东汉永初六年的炼环首钢刀,经有关单位鉴定就是用炒钢为原料,反复锻打而成的。

与此同时,百炼刚的原料也由原来的块炼铁,发展到用生铁炒成的钢或熟铁作为原料,经过渗碳锻打而成。这样一来,原料的改变即铁基体有了变化,使钢的质量也随之大大提高,从而百炼钢也发展到成熟阶段。

百炼钢虽然是汉代风行一时的炼钢工艺,但固体渗碳工序费工费时;而在炒钢过程中控制钢的含碳量则是一个复杂的工艺,比较难以掌握控制。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进一步发展工艺简单、保证质量而成本较低的炼钢方法。为此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以灌钢为主的炼钢技术。

钢铁业在汉代的大发展,也从炼炉的形状及冶炼设备上反映出来。西汉时期炼铁的竖炉就已得到发展,炉型有了扩大。炼铁已用石灰石作为熔剂。为了适应竖炉加大的需要,对鼓风设备也进行了改革。早期开始用皮囊人力鼓风,既笨重又不适用,后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新,采用畜力代替人力鼓风,出现了马排,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高炉生产的需要。

公元31年,东汉后期南阳太守杜诗总结了南阳冶铁工人的实践经验,创造了水力鼓风的“水排”。利用“水排”鼓风生产钢铁,比用人力、畜力鼓风“用力少,见功多”。我国“水排”的出现比欧洲早1200多年。到魏晋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三)南北朝以后钢铁业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钢铁冶炼技术,在封建社会前期的这些重大创造发明,历经南北朝以后得到普遍推广,并且更趋成熟。

两晋南北朝时,新的灌钢技术兴起了。这种方法是先将生铁炒成熟铁,然后同生铁一起加热,由于生铁的熔点低,易于熔化,待生铁熔化后,它便“灌”入熟铁中,使熟铁增碳而得到钢。这样,只要配好生熟铁用量的比例,就能比较准确地控制钢中含碳水平,再经过反复锻打,就可以得到质地均匀的钢材。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工效提高较大,因此南北朝以后成为主要炼钢方法。

关于灌钢的技术,南北朝南齐、梁时期的医学家兼炼丹家陶弘景(约公元452—536年)就较早地记叙说:“钢铁是杂炼生作刀镰者,生指生铁,指熟铁,这就是灌钢。稍晚一些时候,北齐的道士纂母怀文也是较早的灌钢的实践者之一。据说他“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制成的刀还要用牲畜尿和油脂进行淬火。尿中含盐,用以淬火,冷却能力比水高;油脂作淬火剂,高温冷却快而低温冷却慢,可以减少钢件变形和脆性;适当地配合运用,能够获得性能优越的淬钢件。灌钢技术在南北朝时已相当流行,这种方法是在炒钢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关于钢铁的热处理,其实早在南北朝以前,就已应用了由冷却方法的差别来求得钢铁的不同硬度的淬火技术。在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钢剑、钢戟,就已用淬火处理。我国早期文献对此也有记载。这说明当时对淬火工艺已有一定的规律性认识。

南北朝发明的灌钢这一技术,宋、元以来不断发展,成为主要的炼钢方法之一。宋代的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载有:“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在炼钢炉中把熟铁条屈曲地盘绕着,把生铁块嵌在盘绕着的熟铁条之间,用泥把炉密封起来烧炼,待炼成后再加锻打,这样,“灌钢”就炼成了。利用生铁的含碳量高和熔点低可以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先熔化,让生铁的铁液灌入四周盘绕的熟铁中,和留存在熟铁内的氧化渣紧密地发生氧化还原作用,既使熟铁中的渣除去,又使所含的碳达到适当的分量,而转变成为品质较纯的钢铁。

到了明代,这种灌钢的冶炼方法基本上一样,但操作略有不同。明末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1637年)载:“凡钢铁炼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尖(夹)紧,生铁安置其上(原注:广南生铁名堕子钢者,妙甚),又用破草覆盖其上(原注:粘带泥土者故不速化),泥涂其底下。

明代锻制生产工具时,采用了“生铁淋口”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和灌钢相同的。在《天工开物》上对此有详细的描述。这种方法是利用熔化的生铁,作为熟铁的渗碳剂,使这种熟铁的刀口炼成钢铁。这一创造性的技术成就,现在应用于一些小农具的生产上面。

生铁淋口的方法再发展一步,就产生了苏钢的冶炼方法。这种方法相传是苏州炼钢工人首先发明的。它实际上是在灌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卓越成就。

在炼钢方面,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把炼铁炉流出的铁水,直接流进炒铁炉里炒成熟铁的做法,减少了一步再熔化的过程。这样就在钢铁冶炼史上出现了半连续性系统。这一创造在《天工开物》中,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还有图说明。

在鼓风方面,北宋有一种可以移动的炼炉叫做行炉。在北宋《武经总要》中有“行炉图”,其侧面出现了梯形木风箱,说明至迟在北宋时就已经发明了用盖板开闭来鼓风的简单木风箱。在燃料上,宋代炼铁已十分普遍使用煤了。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则记载说:“……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灭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由此可见,至迟在明代不但懂得炼焦,而且用焦炭进行冶炼了。

我国古代的钢铁冶炼史上每一项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四)中国古代炼铜业的发展

在我国商周奴隶社会,青铜的冶铸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经过春秋战国,青铜一度在制造兵器和生产工具方面进一步有所发展。到了秦汉,由于铁制工具的迅速进展,青铜工具逐步被取代了。但另一方面又因为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青铜大量地被用于铸造钱币,而无法用铁器、漆器取代的青铜镜,其制作技术也在提高。总之,在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炼铜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停顿,而在某些制造业中继续发展。

秦、汉以后,除青铜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铜合金。首先应指出的是铜锌合金,也就是“黄铜”。最初冶炼这种铜锌合金,是通过将铜与含锌的炉甘石防在还原炉中冶炼而制成的,后来在我国制造出单质锌以后,便直接将红铜与锌冶炼成黄铜合金。关于这方面的可靠记载,见于宋代人崔的《外丹本草》,其中说:“用铜一斤,炉甘石一斤,炼之即成黄铜一斤半”。元代著作《格物粗谈》也说:“赤铜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曾提到:“炉甘石大小不一,状如羊脑,松如石脂,赤铜得之,即化为黄。今之黄铜皆此物点化也”。以上记载清楚地表明,早期黄铜的冶炼是由碳酸锌矿石(古称炉甘石)与铜在还原炉中炼出的。尽管关于黄铜冶炼技术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宋、元人的著作中,但应该说在此以前我国已具备冶炼这种合金的技术条件了,不能由此说冶炼铜锌合金是从宋以后才开始的。

特别应指出的是,在《天工开物》中,更具体而详细地记载了炼制金属锌(当时叫“倭铅”)及黄铜的方法,谈到炼制黄铜时说:“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稍后,在《物理小识》中也有同样记载。

继黄铜之后,又出现了白铜即铜镍合金。在北宋末何芫的《春渚纪闻》中已有关于用铜与砒石冶炼白铜的记载。元代著作《格物粗谈》中有“砒石炼为白铜,杂锡炼为响铜”之语。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说:“白铜出云南,赤铜以砒石炼为白铜”。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亦说: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这些宋、元、明人著作中提到的用砒石及赤铜炼制的白铜,很可能是指含镍的砷镍矿与赤铜炼制者。白铜很可能在宋、元以前就已有了。

明、清以后我国制造的白铜器物远销于国外。到十七、十八世纪,东印度公司从我国购买白铜器物,再远销于欧洲各国,欧洲语中Packtong(白铜)就导源于中国词“白铜”。在这以前的唐代,波斯语、阿拉伯语中也把白铜称为“中国石”,可见也是来自我国。但其成分及制法,则记载得很少。

在我国古代的炼铜技术中,还应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取代,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的新途径。这一方法以我国为最早,是水法冶金技术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

早在西汉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易溶于苦酒(醋),又叫白青、空青。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也有:“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话,石胆或胆矾,成分是含水硫酸铜CuSO4·5H2O。南北朝时的陶弘景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而只要可溶性的铜盐类就能与铁置换反应。他说:“鸡屎矾……投苦酒中(醋),涂铁,皆作铜色。”鸡屎矾可能是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难溶于水,但却能溶于醋,而与铁起置换反应。从而扩大了以前的认识范围。

这种认识大约到唐末、五代间就应用到生产中去了。宋时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是水法炼铜的“胆铜法”。这种方法比火法炼铜有许多优点:它一则可以在产胆水(即硫酸铜溶液,俗称“胆水”)的地方就地取材;二则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不要冶炼、鼓风设备,在通常温度下就可提取铜,不需高温,节省了燃料。

同类推荐
  • 人类神秘现象

    人类神秘现象

    自诩为“世界之王”的人类,似乎无法完全认清自身的奥秘:人类对心灵能量是否存在?人体的潜能无限吗?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将永无穷尽。
  • 做个绿色小天使

    做个绿色小天使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亿万年来它不仅装点着我们的美丽星球,更为其他生命的出现及进化提供了叹为观止的能源财富,也正是因为绿色资源的存在,地球上的生物才最终进化出生命的最高主宰——人类,而绿色植物又继续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着最为丰实的物质基础!遗憾的是,上百万年来位于食物链最高端的人类对地球植物的掠夺性开发不仅使绿色能源日渐减少,更使那葱郁的景色逐渐淡出自己的视野,大量物种的消失、水土流失的严重以及沙尘暴的肆虐终使人类开始警醒:绿色,对于整个星球的重要意义所在!
  • 必知的外国将帅

    必知的外国将帅

    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
  • 求知文库-生命的秘密

    求知文库-生命的秘密

    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天上的浮云、尘土,地下的土壤、岩石,有形的砂粒、石块,无形的空气、氢气,各种各样的形体,多种不同的物理状态,还有七彩缤纷的颜色,各种特别的变化,这些便是物质在运动变化中显示出来的形式的多样性。
  • 新课程百科知识-妙笑丹青

    新课程百科知识-妙笑丹青

    此书从国内及国外两方面来介绍丹青,并分别介绍了中外的一些历史名人的名作。
热门推荐
  • 国王是怎样炼成的

    国王是怎样炼成的

    洛欢本以为能安心做个大地主,从此终老于乡间,但老天却不愿让他如愿,一场内乱让他走上了他从没想过的道路.....
  • 神转九重天

    神转九重天

    当初,伏羲等人战胜蚩尤,分为魔与天两界。古时,蚩尤影响着这个历史,魔与天便开始慢慢的分割。现在,消失在历史中的天帝再次出现,而我们的主角……却被扔进井里……
  • 异界乐仙

    异界乐仙

    学音乐的少年,无意中获得水龙一族遗留的仙乐曲残卷。因此获得水龙一族的眷顾。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世界,灵气稀薄杂乱,已经不适合修行,于是,在水龙的安排下,少年踏上了一条异界修行的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卡布奇诺之吻

    卡布奇诺之吻

    未毕业,她嫁给了他他却说,“婚姻,就是一座终结一切的坟墓,包括爱情。”四年后,再见之日,他却不再是她熟悉的他。
  • 武林群侠外传

    武林群侠外传

    传统武侠小说,自武林群侠传,延用改编,献给每一个有武侠梦的你,学生党也有大侠梦。
  • 宗门是怎样建成的

    宗门是怎样建成的

    灵魂穿越,附身邪派掌门。为了不被正道追杀,为了携美逍遥为了心中浩然正气,为了家国天下为了想要的一切,唯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带领邪派走上光明正道!且看夜阑如何扭转骂名,建成一个江湖敬仰的大宗门!
  • 太安记事

    太安记事

    双龙戏珠,双凤相斗。。。。。。。。。。。
  • 合连纵横

    合连纵横

    冰原以北,便是热海。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荒人少年捡起了那柄布满花纹的长剑。自此,他就是世间最后一个纵横家。
  • 在诸天万界中不断轮回

    在诸天万界中不断轮回

    某主宰闲的蛋疼将自己封印在一个肉身里,看他能否解除封印,重回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