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9500000004

第4章 立意(1)

学习指导和要点提示

本章第一节讲立意的重要性。写文章要意在笔先。立意是文章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导着一篇文章的全局,处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立意的考虑,实际上是对整篇文章的谋划。写文章,一定要重视提炼主题思想,意在笔先。

本章第二节讲立意的产生。亦即主题的形成。主题是作者对生活本质意义的提炼和对某一问题的深刻见解与概括。从认识论说,主题的形成就是对客观事物的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思想认识的飞跃和升华。主题的形成是个艰苦的认识过程,一方面要有丰富的生活和知识积累作基础,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辨析真伪善恶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自觉地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思想飞跃。高尔基说,主题的产生就是把大量印象泥土压缩成石头的过程。学习这一节,要明确从材料中提炼主题的过程和要求,掌握怎样把“泥土压缩成石头”的规律和技巧。

本章第三节讲立意的选择。提炼主题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是最重要的,同时还要考虑现实斗争的需要,使主题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初学写作者常常忽视这个问题。

本章第四节讲立意能力的培养。提炼主题是一种综合运用观察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思维过程。立意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培养思维能力入手。要达到立意明确、集中、深刻、新颖的要求,必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深刻性、独创性。

写文章要意在笔先

立意,就是文章主题思想的确立。

主题是个外来词。原出自希腊,后传到德国。主题最早是一个音乐术语,是指乐曲中最具有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旋律,亦即主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为乐曲的核心。后来被移植到文艺创作中,日本从德国翻译过来叫主题。我国使用的主题这个词,就是从日本引进的。一般写文章所用的主题,是指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简单地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意”是我国古文论中使用的术语,它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主题”、“主题思想”。在古文论中,和“意”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术语还有义、理、旨、主意、主旨、主脑等。

确立主题是文章构思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好比一个人的生命要有灵魂作主宰,灵魂的高尚低下决定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一样,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是一篇文章价值大小、得失成败的决定因素。所以古人认为“意”是“一本所系”,“一身之主”,“文以意为主”,“意高而文胜”,“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把主题比作统帅,是说它象军队里的指挥官那样,写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服从它的调遣。选材、布局、语言、修改,以及表现技巧的使用,都要以它为准绳,为尺子,即古人说的“字字句句受命于主脑”。不然的话,就会如李渔所说:“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逐节铺排,有如散金碎玉。”(《闲情偶寄》)

既然是文以意为主,写文章就应当意在笔先,没有意就不能轻易着笔,“意之所至,滔滔汩汩,意所不至,不复强为。”(周亮工《王于一遗稿序》)清人张惠言说:“夫意在笔先者,非作意而临也”,“熟之于中而会之于心”。这就是说,要意在笔先,不是“临笔作意”,动笔前就要“熟于中”、“会于心”。意在笔先,立意有高致,才会文思畅达,从容着笔,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欲多而理愈乱。”(杜牧《答庄充书》)达不到写作的目的。文学史上有这样的典型例子。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汉代司马相如见汉武帝好神仙,就作《大人赋》,意在劝武帝不要迷信求仙,但由于文章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只是堆砌了一些靡丽的词句,结果,汉武帝读后:“大悦,飘飘然有凌云之气,拟游天地之间意。”求仙思想更强烈了。《汉书·扬雄传》又记载汉成帝广造宫室,扬雄上《甘泉赋》,也由于主题不明,虽洋洋洒洒铺陈了许多丽词佳句,皇帝读后,适得其反,“皇帝不觉,为之不止”,兴造宫室的劲头更大了。“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晋·韦铄《笔阵图》)初学写作常出现立意方面的毛病,如漫无中心,主次不分,立意不深不新,往往是由于不重视立意,“意后笔前”造成的。

主题的产生

主题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材料的获取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主题的形成也有直接和间接两条不同的途径。

从直接经验中提炼。直接经验是指作者在生活中的观察、体验所得,也包括通过调查采访获取的生活经验。文学作品,一般记叙性文章,议论文中的政论、杂文,应用文中的总结、调查报告等,主题思想主要是从直接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作者在生活中,在调查采访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经过分析研究、集中概括,就要发生质的变化,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统摄这些材料的思想感情或主张见解,即文章的主题思想。这就是高尔基所指出的:“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论写作》)

从间接经验中提炼。这是指一般议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文一般叫中心思想或基本论点)形成的途径。作者对某个问题有所体会和认识,经过分析与综合,写成论文,这种议论文的主题思想,多不是靠从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是靠读书,查阅资料,从间接经验中提炼出来的。

主题的形成,不论来自哪条途径,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有丰富的材料作基础

主题来自材料,材料对主题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只有感性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于实际,才能提炼出一个正确深刻的主题。材料不丰富,就可能以偏概全;材料是错误的,可能导致错误的主题。所以写文章要材料在先,主题在后。决不能凭空确立一个主题,然后凑材料,或者硬拿某些材料去附会、解说那个臆造的主题,这都是违背写作规律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有了十个月的怀胎孕育,才能在一朝间生出一个小宝宝来;没有材料凭空造主题,就无异于不怀胎就要生孩子一样荒唐可笑。材料的占有还必须尽求丰富,多多益善。蜜蜂要从大约一千二百万个花朵上吮吸液汁,才能酿出一公斤蜜,居里夫人从数以吨计的矿渣中,才提炼出一克镭,从材料中提炼主题也是同样的道理。文章虽然只是写了一点,或者是一篇短文,也必须有丰富的材料作后盾,也必须调动作者全部的生活、思想、知识的储备去支援。因此,材料的准备必须锐意穷搜,广取博采。

由此看来,立意的第一步就是搜集可供提炼主题的丰富材料。材料主要靠平日积累,但并不是有了平日积累,立意时材料就会蜂拥而来;还必须从立意的要求出发,对平日积累的材料进行搜罗、梳理,分析和研究,这仍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细致的思维过程。

写议论文,要根据论题的要求,靠读书,查资料,广泛搜集材料。列宁说:“《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紧相联系的思想’。”列宁为了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就搜集和整理了六十余万字的材料。

写记叙文,因为是记人叙事,再现所反映的生活,材料的获取主要的不是依靠读书,而应该是回忆和联想。回忆,就是要打开头脑这个记忆仓库的大门,来一个翻箱倒柜,尽量把旧日的生活,和题目有关的人事景物历历如画地再现出来,这就可以从记忆中挖掘出许多财富。联想,就是以一个事物、一个问题为中心,天南地北地想开去,神与物游,联类不穷,这就可以开掘出无限丰富的材料宝藏。茅盾把这称为“拉拉扯扯”法。他以青年店员生活为题举例说明。首先要就这题目的范围内采集材料,如青年店员服务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店铺,他们的家庭情况,做店员以前的生活环境,还要从这一行的店员拉扯到另一行的店员,“由甲这一行拉扯到乙,由乙再拉扯到丙……如此以至囤积逾量,无奇不有。”其次,还要拉扯到题目范围以外去,如各种商业的情形,各种老板剥削店员的大同小异的法门,各种赚钱发财的新兴法门。“我们是写店员,但收采材料的时候,一定不能自划界限;店员生活是主,但从主这一边,我们要拉扯到老板,他是宾,还要拉扯到宾外之宾。”(《有意为之》)

初学写作常苦于找不到提炼主题的材料,即使写自己经历的生活也往往是“搜索枯肠无所得”。主要原因是平时不留心生活,材料的库存太少。有时也并非脑子里就没有可作一篇短文的材料库存,由于不善于联想,拿到一个题目,思路打不开,伸不长,拉不阔,不会扩展联类,结果就是思路枯涩,笔下无物了。所以,要大量占有材料,必须展开联想,开拓思路,要开拓思路就要掌握使思路开阔活跃的思维方法,要学会从多方面进行发想。发想的方法,主要有:

广泛发想。如纵横想,纵想是思考事物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横想是思考和某一事物有关的其它许多事物。远近想,从与某一问题直接有关的材料,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想到间接有关的其他材料。

变化发想。如反转想,从一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开合想,就某一问题既要放得开想,又能收得回想。

连锁发想。如连环想,就某一具体问题,一环扣一环,连续不断地向纵深发想。形理想,从具体、形象的思考到抽象、概括的思考。

以上就是常用的几种作文发想法。

二、必须开掘事物的本质

开掘事物的本质,就是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把握事物蕴蓄的深远的思想意义。事物蕴蓄的思想意义,并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因为事物有现象,有本质,有表面,有内里。现象的表面的东西,人人看得见;但内里的本质的东西,潜游于事物的深处,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开掘工夫才能把握到。这个“开掘”,也就是主题的提炼,从感性到理性,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上的飞跃。不开掘,不飞跃,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或一般思想意义的水平上,而达不到对事物本质意义的认识。常常是这样,同样一个材料,在不求深入、浅尝辄止者的笔下,就只能写出乎庸的文章,相反,在勤于思索、勇于开掘者的笔下,就能写出立意深新的好文章。

一九七八年,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讨论是从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发表的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的,这篇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认为是“放了一颗彻底摧毁‘四人帮’反动思想体系的重磅炮弹”。作者曾详细谈了他这篇文章主题提炼的过程。

粉碎“四人帮”以后发生的许多事情,引起了胡福明的深思。例如,他在一个会议上揭露“四人帮”对教育战线的严重破坏,有人就指责他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在另一次批判会上,他指出教育战线的所谓“黑线专政”、“两个估计”是错误的,应予推倒,有人就当面责问:“‘两个估计’的提法是中央文件上讲过的,你们这是批到谁头上来了?”他还听到了同事们一些发人深省的议论,比如工厂、农村认真落实按劳分配政策,有人却说这同过去的精神有抵触;广大群众强烈要求给天安门事件、南京事件平反,有人又宣称这是“铁案”,不能翻。怎样才能分清这些问题的是非?是非的标准是什么?拨乱反正为什么处处有禁区?胡福明越来越感觉到,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必须从人们认识路线的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回答什么是区分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是和非、正和乱的标准,回答什么是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这个念头时时咬啮着他的心……”后来他通过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有关哲学著作,理论和实践结合,“使他的思想开始升华,问题的关键终于明确了:鉴别任何思想、理论、法令的标准,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出发点——实践,这棵永不凋零的常青树,它既能开出色彩缤纷的真理之花,又是最严峻的历史裁判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就这样诞生了。

文章的题目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立意。很明显,如果胡福明不是在斗争实践中掌握了那么多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果他不是有马列主义的哲学思想作指导,又经过“时时咬啮着他的心”那样的苦苦探求,使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就不可能弄清问题的关键,也就不会提炼出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思想。正是胡福明所说的:“这篇文章不是玄想的产物。文章的主题是在拨乱反正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是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产生的。”(以上引自1979年3月21日《人民日报》载《实践之树常青——访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胡福明》)可见,要提炼出一个深刻的主题思想,决非唾手可得,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开掘劳动,“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粹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托尔斯泰《给戈洛娜》)

在主题提炼的过程中,还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作者虽然积累了众多的材料,却仍然形不成明确的观点,苦苦思索而不可得,一个偶然的契机,一人一事,一言一行,甚至是一阵长风,一声雁叫,一片落叶,触动了作者的情思,就像心头掠过一道闪光,突然照亮了他全部的生活积累,看清了事物的本质面貌,于是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便应运而生了。周恩来同志把这叫做“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契诃夫曾作过这样的生动描绘:“平时注意观察人,观察生活……那么后来在什么地方散步,例如在雅加达岸边,脑子里的发条就会忽然卡的一响,一篇小说就此准备好了。”(《契诃夫论文学》)这种情况也是符合写作规律的。“长期”是“偶然”的基础,“偶然”是“长期”的必然归宿。从长期到偶然正是一个完整的思想飞跃过程。偶然只不过是飞跃的导火索,这就如同浓云密布,需轻雷一击,才会有倾盆大雨;礼花千朵,只有点燃火线,才能喷红吐绿一样。鲁迅正是由于对旧中国知多识广,积累甚丰,所以才能“偶翻《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写出《狂人日记》。茅盾从报纸上看到一则蚕乡农民破产的新闻消息而创作《春蚕》,也是因为他“二十岁以前常在家乡住,天天接触农民”。

同类推荐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谈判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谈判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你如何谈判成功:谈判人员的交流技巧、通用的谈判技巧、谈判桌上的基本策略、标准谈判手段、反击对方的手段、遇到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等。
  • 人杰的抒情志

    人杰的抒情志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亦可以知兴衰,最真实的是历史,而最模糊的也是历史,历史的魅力与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历史中极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顾名思义,“人杰”简单地说就是人中之杰,是芸芸众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国安邦、成就霸业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怀壮志的豪侠之士,而那些忧国忧民、满怀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称之为人杰。人杰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 军事制度(下)

    军事制度(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走近古都

    走近古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古都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
热门推荐
  • 妻居一品:悍夫难驯

    妻居一品:悍夫难驯

    她是天之娇女,却穿越异世,身为女皇,却是一个草包无能,只知道贪图享乐的女皇,天下无一人不期待她早死,更是被一个个彪悍男妃压迫的暗无天日,不甘于平庸,她毅然崛起,征服天下,站上颠覆,成为世界主宰,只是……看着那一个个贴上来的男妃,她迟疑了,是睡了他们报仇呢还是杀了他们报仇?
  • 末世生还

    末世生还

    末世不是你想像中的末世,生还是否可能?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为什么活着?
  • 梦里有只狐狸精

    梦里有只狐狸精

    1V1甜宠文~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故事~林夕梦里有只软萌可欺的小狐狸,每晚都能梦到它,现实里有个高冷男神,每天都能见到他。某日,林夕眼睁睁看着梦里的小狐狸“嘭”的一声变成了自己的高冷男神,林夕整个人都不好了,还没来得及跑就被拎住了后衣领,正是她拎小狐狸的手法。大狐狸精化成人形追妻千年,小菜鸟捉妖师最终还是落到了他手里。怎么办?什么怎么办?只能宠着呗还能怎么办?有妖怪!伪玄幻真甜宠,欢迎入坑~
  • 沉溺于你眼睛

    沉溺于你眼睛

    对于孟落眠来说,三年前放弃沈景烨是迫不得已。在这三年里她拼了命的努力,只想要站在他身边。她能够忍受所有的误会,对抗的了病痛的磨难,却唯独接受不了沈景烨的一句:“我不爱你了。”再次见面,沈景烨颤抖的手指着面前的白大褂:“这小白脸没我长得好看呀,阿眠,还爱我好不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本书是一本告诉人们如何选择,如何放弃的励志书。人生中有许多时候,不管是面临事业、生活、爱情、为人处世、经商理财等都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放弃,这样才能抓住并创造机会,努力向目标前进。书中以一个个关于选择和放弃的案例,深入浅出分析讲述,举例生动,条理清楚,使人有所启发,有所获益。
  • 青衣幻觉天使PK青涩冥想

    青衣幻觉天使PK青涩冥想

    洞穿时间,空间。交织,穿插,挣脱与暧昧,悬疑和逡巡扣动生灵,寻觅,探索,超想象的空间,一幅幅画面链接的故事--------------
  • 无止境的黑暗,禁锢

    无止境的黑暗,禁锢

    好想……出去。好想……自由。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站了起来,却在迈出的第一步虚弱地倒下。“呵……”有人走了进来,发出意味不明的轻笑。“还想逃么?”
  • 纵横万里之志

    纵横万里之志

    架空的世界,总伴随不一样的经历,且看他们如何一同携手。一黑一白,荡世间不平,亦抒心中抱负与志向。爱情,亲情,友情。总有拨动你心弦的一刻...
  • 瑶婀郡主

    瑶婀郡主

    她是船王之女,养在深闺。一个回眸,一纸婚约,不惜沦为侍妾。深宅书房,勾心斗角,不料却是痴心错付。四年后,她是无父弃儿,游走山野。一面之缘,成为当朝郡主。一个神似她的少年,一位地位显赫似曾相识的侯爷。爱情,权利,地位,她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