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86600000017

第17章 润物细无声(1)

泪眼问花花不语

明代贤人洪应明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位老先生可能是对仕途者的忠告:对于一时的荣耀屈辱要心无所动,像悠闲自在地观看庭院中的花开花落;对于在位或离职亦应无动于衷,似漫不经心地浏览天边浮云随风聚散。

宦海沉浮有时是由不得个人心愿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革命忠诚,有坚贞的信仰,德才兼备,可是他一生几起几落,这说明一个坚持真理的人,其仕途上是否一帆风顺,并不完全决定于自己的思想行为正确与否,努力与否,在特定的时空里,有时环境与气候则是决定性的因素。

仕途上的潮起潮落与大自然中的花开花谢,旁观者不一定看得出其中的奥秘,大多情况下,人们只能听任其“起落”与“开谢”。北宋的晏殊似乎从中看出了一点点门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而欧阳修却与晏殊用了完全不同的笔调:“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他看出的门道似与晏殊的不同,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恐没有几人真正说得清楚。

总设计师无愧于人们对他的崇敬,他是一位真正宠辱已经无足惊喜的人,潮起也罢,潮落也罢,他都不曾大惊大喜,都像是看庭花流云,任其翻卷舒展或吐艳坠英,听其自然。所以如此,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不可撼动的信念,那信念就像花儿坚信春天一定会到来,并一定在春光中怒放。

世间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也不容易。有时自以为心静如一湖春水,无所谓走运与背运。其实不然。自己看重自己,在人群中在别人的心目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佳的自我,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潜在意识。智者可能很看重群众和朋友,有时觉得别人比自己更有作为,但是在心的最深处,人们十有八九会不自觉地以为“我比别人强”。这也是上进的一种动力,它会使你为了事业,为达到一个目标,超常地发挥,显得突出与优秀。

但是出头的椽子先烂,这话你不信也不行。凭邓小平的资历、能力、魄力,他若是像某些人那样,做一个“委曲求全”的小媳妇,或是“文革”重新出山后不再大刀阔斧地搞什么“整顿”,而是唯命是听,宁可“不作为”,也不再做“出头的椽子”;一个古稀老人了,举举手,鼓鼓掌,本可以“安度晚岁”的。不行,小平是个革命人,社会批判的立场是革命人的基本立场。他再度出山时,伟人本是抱着极大希望的,并以“三七开”、“政治强”、“绵里藏针”等美言高度赞誉他,回答了某些反对派的声音,支持了周总理的鼎力推荐。可是邓小平的骨子里有一种天生的革命人的“不安分”,他说他像维吾尔族姑娘,有许多辫子被人抓,但是他不会因此就不革命了。他最后一次复出后,同胡耀邦等中央领导人一起否定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变“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消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支持农村推行“包产到户”、平反冤假错案、批判“两个凡是”、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实行“一国两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性的突破。这一系列的伟大创举与改革对改变我国面貌所起的作用,国人瞩目,世人瞩目。

最令我钦佩的是邓小平的胆识。我多次想过,假如伟人是针对别的什么人说过:“说是不翻案,我看靠不住。翻案不得人心。”那么这个人可能要时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迈一步都要警告自己:老人家生前就说我会翻案,并说翻案不得人心。恐怕每遇到涉嫌“翻案”这个幽灵时,都要退避三舍。小平是革命人,敢于实事求是,翻了许多大案要案,非不得人心,而是大得人心。

这主要与一个革命人的使命感有关,但与那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淡定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

“花开花落”,造物主的初衷是什么意思,人们无从知晓。不过人类对这种自然现象总要产生诸多象征性意义。一般的欣赏者可以惊叹其绚烂,回味其韵致而不及其他。诗人可以从中开掘新的意境。而哲人呢,可以悟出点什么?古人有见桃花悟道的,他从中悟出了什么?连黑格尔这样的精神殿堂建筑师,居然也这样说过:一朵瞬间开放的小花,也胜过亘古不坏的长城。可见世人对于花,有多少偏爱之情!

(原载《人民日报》2012年2月4日)没有金牌的胜利者

第29届奥运会的圣火照耀着北京鸟巢。在享受平生最高贵的一次体育盛宴的日子,但见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各体育场馆,我兴奋不已。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我看见那些夺得奖牌的运动员的笑脸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纳吉宾的短篇小说《胜利者》。

小说还是年轻时读的,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书中人物的姓名已经模糊不清,但是主人公的心灵、品格及故事情节却鲜活在记忆里,尤其在这盛况空前的体育大赛的日子里,更觉得心情激荡。

一位滑冰运动员,创造了一万米的新纪录,且保持了六年无人打破。由于年龄的关系,甚至连他自己也很难再达到当年的水平。有一位年轻的滑冰小将,曾经是老将忠实的粉丝,他的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好,是最具潜能的新秀,整个国家都期待他打破保持了六年的万米纪录。

这孩子有个毛病,每当他冲在最前面,把其他运动员拉得很远,没有人紧紧逼近他时,他就兴奋不起来,自觉不自觉地松了劲。有一次比赛,那位创造纪录的老将也在看台上观看。他看破了小将的弱点。心想:若是他也参赛,一定能逼近小将,激发他的潜能,就有希望打破保持六年的纪录。

老运动员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如果再次参赛,注定要输给自己的粉丝,成为年轻人的手下败将,不仅仅创下的纪录可能被打破,连六年多的“冠军形象”也将受到损害,新纪录的荣誉再也不属于自己。于是他找了许多条不再上赛场的理由,要在全国人民心中永远保持胜利者的形象。

无论找出多少名正言顺的理由,都不能让滑冰老将心安理得。那个万米纪录不是他自己的,是集体的,是祖国的。他没有权利独自霸占。他有责任激发后来者冲刺纪录,刷新纪录,让这项运动攀登更高的巅峰……

他终于战胜了自己,在一次大赛中披挂上阵,成了小将最有实力的对手。老将一直在前面领滑,小将顿时爆发了夺冠的兴奋点,紧逼在老将身后。热情的观众们为老将捏着一把汗。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老将求之不得的场面。当滑到最后一段赛程时,老将拼命挣扎着加速,小将岂肯落后,迸发出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热情,潜能终于全部激发出来。

结局是小将夺冠,并创造了新的万米纪录。当奖杯和鲜花一齐捧在小将胸前时,老将心头成了打碎的“五味瓶”,苦辣酸甜俱全。只是在一位教练道破比赛中的秘密之后,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对失败者的欢呼,超过了对胜利者的欢呼,那欢呼声中蕴含着崇高的敬意与感动。

不论是世锦赛,或是奥运会,中国这个体育大国、强国,已被世界公认;中国体坛的一代代名将,也早被世人熟知。但是在金牌与冠军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物与故事,是圈外的人不得而知的。

我认识一位体操教练,他说运动员没上场时,心情紧张、焦虑、担忧,上场比赛之后,一般就一心做好每个动作,不再多思多虑。教练员却不然,没上场时心情与运动员差不多,还要给运动员鼓气;自己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还要面带笑容地给运动员释放压力。运动员上了场,教练员的心就悬在嗓子眼儿上了,比在场上的运动员紧张得多,平日训练时,要担当多种角色,既是父亲,又是母亲,更是老师。有些小运动员撒娇,他得哄;有些大运动员耍脾气,他得训;有些老运动员不该退役时想退,他得劝。

还有那些陪练的运动员,他们的竞技水平,有的并不亚于上场的运动员,只是为了让上场的运动员能应对各种各样的对手,他们或是模仿某位运动员的打法,或是演绎某运动队的攻势,或是扮演挨摔挨拳的“失败者”。他们只在幕后奉献,从没站在前台接受过任何荣誉。有的人在体育界干了半辈子,只是做运动员登上领奖台的阶石。

大凡无名英雄,多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以体坛而言,他们心中虽也想过掌声、鲜花、金牌,可是还想过比这些更崇高的东西,那就是祖国的荣耀,民族的尊严,奥林匹克的神圣。还说那位滑冰老将,他为了让一项运动达到新的高峰,也为了年轻选手更快成长成熟,毅然地选择了“失败”。但是当他在观众忘情的欢呼声中,与胜利的小将一起绕场一周时,他又一次享受了胜利者的幸福。只是这一次胜利得来得更加痛苦与艰辛,是一次灵魂的胜利。

(原载《文汇报》2008年9月10日)泥泞中有脚印

汪曾祺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1957年“戴帽”时的心情,难过虽然也很难过,可又说略有庆幸之感,否则这一辈子就太平淡了,没有一点波澜。这话虽有些苦涩,却也真的讲出几分生活的哲理。

人,来世间一场,总该留下几个脚印。成大师、当大人物、干大事业,自然算是给人世间留下了脚印。但那毕竟是少数精英的人生。一个普通人呢?我看走一段坎坷的道路,受一点人间的苦难,可能就给人生积累了财富,留下了脚印。逆境总会有的,人生就是进击。莎士比亚借用他剧中的人物说:“逆运也有它的好处,就像丑陋而有毒的蟾蜍,它的头上却顶着一颗珍贵的宝石。”

据说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表现得对他不甚重视,让他做了谁也不愿做的行脚僧。鉴真心里不大痛快,住持也看出了几分。

有一天突然下起雨来,住持便请鉴真陪他在寺院周围走一走,边走边拍着鉴真的肩头说:“你是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还是想做一个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瞅着脚面沉默无言。

住持笑了,然后问他:“你昨天是不是在这条路上散过步?”

鉴真点头说:“常在这条路上散步。”

住持低头看看地面:“你能找到昨天留下的脚印吗?”

鉴真肯定地回答:“不能。昨天道路干燥,平坦坚实,踩不出脚印来。”

住持很满意鉴真的回答,接着问道:“今天下雨,路湿泥泞,能留下脚印不?”

鉴真的脚走在泥泞中,恰好一步一个脚印,便微笑着说:“已经留下了。”

住持非常满意,也非常高兴地告诉鉴真一个道理:“泥泞的路才可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没经历过任何风雨,就如同走在干燥坚硬的路面上,什么东西也留不下啊!”

鉴真意识到了住持让他做行脚僧的用心,对这次“雨中行”也恍然大悟。

道理说穿了都很简单,可是真正按照这个道理去做人做事,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曾经抱怨过自己的命运,八岁就在日本人的株式会社里当童工,十一岁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虽没有到前沿阵地打过仗,但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围困长春”、“辽沈战役”……都算是参战者。

转业到地方以后,识字不多,却偏偏爱上了文学,并于1956年出席了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梦想成为一个歌唱新中国的诗人。可是,我不曾想过,文场也是战场,文学也同战争一样,有中弹倒下的时候。1957年,就是因为写了几首批评官僚主义的诗,我被打成了右派分子。往日的荣耀统统离我而去,“红小鬼”于一夜之间变成了“黑小鬼”,被打入“另册”。后来“发配”西北,一去二十八年,直到1978年底才获得改正。

回想这一生也很有意思,十一岁参军时,首长们都喊我“小鬼”。我不高兴,明明是个活人,为啥要喊我“鬼”呢?后来见凡是年岁小的,首长们一概叫他们“小鬼”。有人对我说:“叫小鬼是省略了一个字,应该叫‘红小鬼’。”后来叫长了,听惯了,慢慢也就习惯了,还觉得挺亲切。

1957年夏天,有人开始背地里称我“右派分子”了。我一百个想不通。我十一岁参加革命,家庭出身好,父亲是革命干部,本人历史清白,没犯过错误,没受过处分,原本是“一张白纸”,怎么经过党的十一年教育,倒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那几首讽刺诗,讽刺的都是坏人坏事呀!再说,国民党的战犯、中国的末代皇帝,本来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可是经过改造、教育、感化,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了,有的还当上了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政协常委,这说明党很伟大,把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改造成拥护自己的人了。可是出身好、吃革命“奶”长大的红小鬼,怎么经过党的十一年教育,倒成了右派分子?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是没读过书的穷孩子,革命部队把我培养成作家,国家还给了我许多荣耀,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缘故是什么呢?

不过我读了鉴真大师“雨中行”的故事,特别是我的逆境人生,使我在社会最底层生活了几年,饱尝了坎坷与辛酸,加深了对社会、对历史的感性认识,熟悉了各种人群、特别是底层大众的宽容与善良。这些都拓宽了我晚年的写作空间,开阔了审视大千世界的眼光。我觉得我比同年龄但阅历比我简单、经历比我顺利的人,写作的时间、内容、深度,都可能长些、广些、深些。有一位散文写得非常精彩的副刊编辑对我说:“你写那些有历史感的散文随笔,有沉重的时代的重量,真实可信,读了你的这些文章,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听来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赞扬,可是我特别满足,我觉得这就是“命运的泥泞”给我的恩惠,它让一个平常的人也能留下几个脚印,也能给人们一些思索。

我这样说,并不等于人生需要冤假错案,冤假错案是一百个要不得的,它可能对人有一定的磨炼作用,但是代价太高,不是一个让人有尊严的“学校”。制造过冤假错案的人要反省,要接受教训,尤其是不能赖账。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我希望再没有人去重复我的命运,也希望比我年轻的人,留下比我更美丽、更有价值的脚印。

(原载《今晚报》2009年12月6日)水本无形

上行下效的典故,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一些记载,如皇帝喜爱细腰,喜欢女人着男装,偏爱紫色的服饰等等,于是朝中便成为时尚,乃至整个社会都受到广泛影响,风靡一时。但是这些典故都不及明太祖时的一桩事,它更让人感到深刻,更具教益。

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打算在郊外狮子山造一座“阅江楼”,以记载他统一天下的功绩,昭示后人。当时正处于洪武政权建立之初,天下还不稳定,四野荒芜,老百姓的日子大多过得凄苦。若在此时大兴土木,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朱元璋想到此处,反问自己:我能这样想,那么满朝文武会不会也这样想?他想以此事考核一下,看百官中有多少关心国家和百姓的忠臣,以备日后重用。

没有想到,朱元璋把兴建“阅江楼”的圣旨发下后,送上来的奏章,清一色全是称赞造楼的颂歌,没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朱元璋对群臣大失所望,气急败坏地大呼:“我朝没人才呀!没人才呀!”

马娘娘听丈夫大发牢骚,急忙走近劝解:“大明朝已平定天下,忠臣如云,勇将如星,怎么能说没有人才!”

同类推荐
  • 国学杂谈

    国学杂谈

    《国学杂谈》一书主要包括鲁迅先生在白话文、小品文,以及一些访谈中对文学领域和文艺界现状的思考。从行文来看,鲁迅先生在国学方面的研究,似乎更偏重于在独自咀嚼中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求证。书中从中国语文的新生谈起,到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为止,鲁迅先生谈到了小品文的危机、所谓“国学”、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以及汉文学史纲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论述,读者可以跟随鲁迅先生的视角,更立体地感受国学发展的变化,以及所呈现出来的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的创作态度和在徘徊中的反思历程。此外,以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做纵向阐述,旨在更清晰地论述中国文学的发展。
  •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讲述辩论艺术的传世原著,简体中文版全球首次出版。叔本华认为,无论主张是对还是错,所谓辩论,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战中,大力维护自己的主张。因之,必须让争论成为一种艺术。诚如击剑者在决斗时关心的并非谁是谁非,而是如何出招与接招,辩证法也一样,它是一种思想的剑术,在针锋相对之际磨亮智慧,让论点听来言之有理,早一步看穿对手策略,识破并化解言语的诡诈。为此,叔本华以西方先哲的辩证与逻辑为出发点,归纳出38种辩论招式,涵盖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修辞学等学科领域,以绝妙的方式引领读者理解辩论的艺术。全书妙语如珠、睿见迭出,读来饶富兴味。本书位列德国、法国排行榜哲学长销书,高中指定阅读参考书。从每一种辩论技巧的解析,到具体的应用分析,全书结构清晰、篇幅精当、睿见迭出。无论你想学习逻辑严密的滔滔辩才,抑或想在思想的砥砺中找寻真理,本书都极为适用。
  • 军事忠诚

    军事忠诚

    在军区作战部当参谋时的陟辉,无论才华、品德、形象,都堪称一流。他是我军首批国防大学联合战役硕士,在作战部跟随首长下部队,无论走到战区哪个位置,该处的兵要地志,无不能从这位年轻参谋那里得到精准回答。首长们评价,这样的硕士名副其实。那时,没有人怀疑陟辉将来会当不上将军。陟辉由参谋、处长,到作战部副部长,在领率机构工作和重大军事任务中显示了突出才能。但因为年龄、位置等原因,他没有当上作战部部长,也错失到作战部队当师、长的机会,而被任命为一个位置较偏僻的军分区的司令员。
  • 地道战

    地道战

    本书由1965年同名电影改编而来,沿用了电影的画面插图和台词,还增加讲述了电影背后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 渭风

    渭风

    闫长红的作品为我们歌颂、描绘了一大批开拓者的感人事迹和诸多场景。他长期生活在乡村,工作在一线,作品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了来自基层的声音。这声音出现在舞台上,无疑是一种震撼!他的作品集无疑为一段别开生面的历史缩了影、定了格、确了位。它留给当代的,是一方矢志强国的功德榜,他传给历史的,是一本惠泽民生的礼赞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能巅峰的主宰

    超能巅峰的主宰

    校花保镖,护花高手纵横花都,超能激战狩猎全球,主宰巅峰青春,热血,桃运,奇遇,激情的故事从这里上演。
  • 斗纹师

    斗纹师

    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少年洛尘因家族纷争身陷奴隶场,父亲生死不明,仇人却如日中天。命运之轮就此转动,是逆来顺受,苟延残喘。还是以眼还眼,问鼎天下。四域之中我为主,万物之上我即天。
  • 生命如此美好

    生命如此美好

    生命中有奇迹,热爱生活的人一定都有好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五人团

    五人团

    为利益断送朋友的金,策划着鹬蚌相争而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五个人办起公司后的现状。没有刚开始那么的如出一辙,那么的并肩作战,而是事成落定后宴席尽散,各收各的悲欢。
  • 月夜斩灵传

    月夜斩灵传

    三千年前封神之战,六道重塑,万灵蛰伏,伺机再起风云争霸。三千年后,热血少年左小川误入争途,一步一步被拉入万灵之战谜一样的身份背景,跨越远古的纷争,恶灵之战,仙佛之战,凡人出身的左小川,如何才能诛仙斩灵,完成自我拯救。月夜斩灵传,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激情,希望大家会喜欢。(新人新书,拜请大家多多支持,如果觉得好就给个收藏,谢谢!)
  • 都市最强王者重生归来

    都市最强王者重生归来

    万年前的最强王者重生归来,竟附身到一个大学生身上。剑仙拜师?-你不够资格。女神求婚?-你太丑了!最强王者重生归来,灭世群雄,手握天下。
  • 正义杀神

    正义杀神

    魏特功,长相丑陋,看上去就十分猥琐,但是却总爱出风头,并且深受很多人的钦佩,一直向伟大的特工而付出努力,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请关注猥琐特工!
  • 猩色黎明

    猩色黎明

    一个普普通通地活了二十多年的普通人,突然卷入不普通的事件,踏入奇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