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162

第162章

次第四门。约十一智而为分别十一智义。如上具辨。苦智等十及如实智。是十一也。小乘法中。说佛十力。十智所收。大乘法中。说佛十力。如实知摄。相状如何。先论小乘。如毗昙说。初力宽通具十智性。知一切法是非义故。第二业力具八智性。除灭道智。灭谛非业。故除灭智。无漏圣道。破坏生死不集后果。非业所收。故除道智。问曰。业力知其业果分段粗事不能及理。何缘得具苦集智乎。苦集两智义既难备。何缘得具法智比智尽无生智。释有三义。其一义者。如来业力。非直知业。亦知业果。所知业果。通事通理。所知六道差别因果。是事门收。能知之解。是等智摄。于彼因上。知其因集有缘之义。是通相理即是理集。于彼果上知苦无常空无我等。是通相理。即是理苦。知此通相因之与果。亦业力收。故得具于苦集智等。第二义者。如来业力非直知于世别因果。亦知念念相生因果。于彼六道因果之上。知其念念相生因果。是苦集理。故能观智得说以为苦集智等。第三义者。十力辨义。知法穷极。达事穷理。本末俱知方名为力。若不穷本。虽知非力。故业力中知其业相。亦知业性。知其业相。即是等智知其业性苦集之理。即苦集智法比智等。故具八智。定根欲性。此之四力。各九智性。除其灭智。所知有漏。即是等智及苦集智。所知无漏即是道智法比智等。此等通说为他心智。灭非心法。故除灭智。问曰。此等知其心事。何缘得具苦集智等。此如前释。达事穷理方名为力。故得具之。至处道中具十智性。所知宽故。宿命天眼一等智性。所知世别非通理故。问曰。前说知事及理方名为力。此既是力。何不知理。释言。圣力实能知理。但以此二世别局法。乖于道理。理必宽通。别则非理。是故不具苦集智等。漏尽力中摄智不定。若知漏尽名漏尽力。则六智性。除苦集道及他心智。彼非尽故。若证漏尽名漏尽力。则八智性。除其等智及他心智。等智有漏不能尽结。所以除之。无学息求无推他心故除他心。若漏尽人得名漏尽力。则十智性。以漏尽人具十智故。小乘如是。大乘法中。如实智摄。其义云何。如地持释。离增上慢智名如实智。非是不知妄称知。故名为如实。何者是乎。彼文自辨。谓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是清净智者。是其证理第一义智。一切无碍是世谛智。知法宽广名一切智。知法自在名无碍智。如前三智章中具释。彼十力中初力。是其三智所摄。业定根欲及与性力。是一切智无碍智收。至处道力。亦三智摄。宿命天眼。亦一切智无碍智收。漏尽智力亦三智摄。自证漏尽是清净智。知他漏尽是一切智无碍智收(此四门竟)。

次第五门。约四念处分别十力。四念处观体性是慧故约辨之。身受心法。是四念也。义如上解。依毗婆沙。欲力及与宿命智力唯法念处。余通四念其言有余。更须分别。初力宽通具四念处。义在可知。第二业力亦具四念。知善不善二种五阴能为业因。是因四念。知苦乐阴是其业果。是果四念。第三定力。即名以求唯一法念。定是行阴法念摄故。随义通论。具四念处。知定共戒。亦定力收。即身念处。又知依定起变化等。亦定力收。当知。亦是身念处摄。知诸禅中喜乐等受。亦定力收。即受念处。知于定心是心念处。知定数等是法念处。根力之中。知信等根名为根力。唯法念处。若论通知二十二根名为根力。则具四念。知眼等根是身念处。知五受根是受念处。所知意根是心念处。知信等根是法念处。第五欲力。即名以求唯法念处。欲是行阴法念摄故。毗婆沙说。据此意耳。若依大乘。通知所欲。则具四念。知欲色等。即身念处。知欲诸受即受念处知彼乐欲相应之心。即心念处。知欲及知所欲之法即法念处。性力之中。知欲不改名为性力。唯法念处。泛知一切诸法性别名为性力。则具四念。至处道中所知法广。亦具四念。知不净等是身念处。知所至处苦乐等报是受念处。著我多者。教分别界。界中有心即心念处。知慈悲等是法念处。宿命智力。即名以求唯一法念。命是法故。毗婆沙说。据此为言。理实于中亦具四念。具相云何。是宿命力。知过去世八种之事六种同行。彼八事中。知如是色如是饮食。即身念处。如是苦乐是受念处。知其名字及寿命等。是法念处。知彼过去受报心别。即心念处。又宿命力。知其过去一生二生至无数生。知生阴身即具四念。天眼亦尔。见生未来所受阴身具四念处。漏尽力中。知于漏尽名漏尽力。唯法念处。若证漏尽名漏尽力。则具四念。观一切法断烦恼故。体性如是。

次第三门。分别其相。于中曲有三门分别。一总别分别。二宽狭分别。三长短分别。言总别者。初之一力亦总亦别。余之九力一而是别。统摄九皆是非收故初是总。于中别分。余之九力。余九不摄。复初力在故初是别。如十二部经中修多罗部亦总亦别余者唯别。与此相似。彼摄诸部莫不皆成一修多罗。故初是总。随义别分。余十一部。余部不收。还复在于修多罗中。说之为别。又亦如彼三聚之戒。初律仪戒亦总亦别余二唯别。统摄三聚皆律仪收。故初是总。别分余二。余所不摄。复在律仪。故初是别。此亦如是(此一门竟)。

次第二门宽狭分别。于中初约因果分别。次约有为无为分别。后约理事二门分别。初约因果而分别者。知因及果名之为宽。因果别知说以为狭。就十力中。处非处力至处道力。名体俱宽。名中通彰因之与果。故名是宽。理实此力因果俱知。故体是宽。业力宿命生死智力及漏尽力。此之四种。名狭体宽。业力之中。唯举业因故名是狭。理实此力知业烦恼及四法受。故体是宽。其宿命力生死智力及漏尽力。名唯彰果。故名是狭。理实此力通知因果。故体是宽。宿命力中。知过去世如是名等。是其果也。六同行中知善知恶。是其因也。天眼力中。见生造作身口等行。是知因也。身坏命终生地狱等。是知果也。漏尽力中。自知漏尽。知他漏尽。是知果也。知漏尽方便已起未起。是知因也。是故此曰名狭体宽。定根欲性。名体俱狭。名唯举因。故名是狭。力亦知因。故体是狭。理实此四亦通知果。经多说因从多判耳(此一门竟)。

次第二门。约就有为无为之法。以辨宽狭通知为宽。别知为狭。色心及与非色非心。是有为也。虚空数灭及非数灭。是无为也。就十力中。处非处力至处道力。名体俱宽。初力通约生死涅槃一切因果。以知是非。第七通约生死涅槃二种至处。以论其道。名中具此。故名是宽。力实知此。故体是宽。漏尽一力。名狭体宽。名中唯彰知于漏尽无为之法。故名是狭。理实此力非直知尽。亦知漏尽方便之道已起未起。及知漏尽增上慢心有起未起。通知有为及知无为。故体是宽。余之七力。名体俱狭。名彰有为故名是狭。力知有为故体是狭(此二门竟)。

次第三门。约就理事。而事辨宽狭。真谛名理。世谛名事。通知名宽。别知名狭。就十力中。初处非处及至处道。名体俱宽。初力之中。通就一切说是说非。故名是宽。力实通知理事是非。故体是宽。至处道中五度门等为至处道。是其事也。如地持说。空无我理为至处道。是其理也。名中彰此。故名是宽。力实知此。故体是宽。漏尽一力。名狭体宽。名彰知尽。故名是狭。理实此力知尽是事。证尽知理。若不知理。漏终不尽。体具斯义。故体是宽。余之七力。名体俱狭。名唯彰事。故名是狭。体唯知事。故体是狭。宽狭如是(此二门竟)。

次第三门长短分别。约时辨之。时谓三世。十力之中宿命一力。前长后短。前知无穷。名为前长。不知后世。故名后短。天眼一力。前短后长。不知过去。名为前短。能知现在及未来世。说为后长。余八所知统通三世。前后俱长。辨相如是。

次第四门。彰其十力分齐差别。如地持说。知善得乐。知恶得苦。非颠倒受。名处非处力。知善恶业得果不失不作不受。是其业力。乃至知彼禅解脱等此业非彼。亦是业力。知禅解脱三昧正受。三种示现。教授众生。是其定力。身业现通。口言说法。意地与念。名三示现。乃至知彼诸根相应禅定之心。亦名定力。故地持云。乃至知彼净等俱生相应之心。名禅解脱三昧智力净是信也。等取精进念定慧根。故云净等。与此相应俱生定心名为净等俱生心矣。知如是义。属前定力。正知众生软中上根是名根力。乃至知彼诸根方便生于悕望。寻前知后。亦名根力。正知众生种种悕望名为欲力。乃至知欲成种种性知世种子各别不同。寻前知后。亦名欲力。正知众生心性各异。知世种子各别不同。名为性力。乃至知性起道至果各别不同。寻前知后。亦名性力。故地持云。乃至知涅槃法及顺界道迹。亦名种种界智力。知涅槃法是依前性所至之处。顺界道迹亦是依前性所起之道。界犹性也。随顺小性起于小道。随顺大性起于大道。名顺界道迹。知如是义名为界力。亦名性力。知一切道种种烦恼种种清净各有所至。名至处力。乃至知其过去宿命一切趣因。亦名至处道智力。正知过去八种事六种同行名宿命力。八种事者。前六通中。已列其名。今更辨之。论说不同。依如地持。一如是名知其过去名字不同。二如是性知其过去氏族有异。谓张王等。三如是生知其过去生处有别。谓贵贱等。四如是饮食所食不等。五如是苦乐受报有殊。六如是长寿命极天算。七如是久住命至长年。八如是寿限中年夭丧。若依地论。加如是色。谓好丑等。命中为二。命极天算名为久住。余之二种合为寿命。当分别知。说为此八。彼此共同名为同行。何者是乎。一如是名。二如是姓。三如是生。四如是饮食。五如是善恶。六如是寿命。正知此等名宿命力。乃至知其过去生死。亦名生死智力。知未来生死是生死智力。乃至知其未来世中未得究竟漏尽自我所有生死。亦名生死智力。知其究竟漏尽自我得涅槃法名漏尽力。分齐如是。

次第五门。彰其十力作业不同。如地持说。处非处力真实因果。如实了知。伏因果诤论沙门婆罗门。沙门婆罗门。是求理人。故偏举之。彼人或说行善得苦行恶得乐。翻违正说名为诤论。初力正知因果是非。故能伏之。自业智力自所作业。此业受报。如实了知。伏施福诤论沙门婆罗门。有人宣说。布施有福。有言无福。名施福诤论。第二业力。知施有福。故能伏之。理伏一切。布施行初且约言耳。第三定力有二种业。一依禅定三种示现。教授众生。正化之业。二能伏对治相违诤论沙门婆罗门。伏邪之业。有人宣说。圣道能治。有人宣说。苦行能治。名为对治相违诤论。依于定力。如法正教。故能伏之。第四根力。知诸众生上中下根。而为说法。第五欲力。知诸众生软中上根教修净解。离不净解。第六性力。知诸众生心性各异。为说对治。教授利益。第七至处道力。以五度门教授众生。如声闻地。又授菩萨空无我义。如地持说。宿命智力。观察宿命。知现由彼。伏断常论沙门婆罗门。生死智力。说诸众生所往生处。伏断灭论沙门婆罗门。漏尽智力。善知漏尽。伏疑惑解脱沙门婆罗门。作业如是。

次第六门明其次第。如地持说。佛得阿耨三菩提时。顿得十力。后随化用次第现前。于中有三。一依世谛智起化。次第先以是处非处智力。观察世谛因果部分。次以业力观欲界业。而为说法。令离恶业修行善业。次以定力观上二界禅定之业。教诸众生。依世俗道。断离诸欲。后以根力至漏尽力。教诸众生。依出世道。永断诸欲。于此分中。先以根力观察众生诸根利钝。次以欲力观其悕望。次以性力观其使性。次以至处道力。随患不同。以五度门而为教授。摄令住心。次用宿命生死智力教诸众生。令离断常安住中道。有诸众生。为止所缚。不断烦恼。起增上慢。故后用其漏尽智力教授众生。令断烦恼究竟漏尽(此一门竟)。

次依第一义智起化。次第于此门中。先以是处非处智力观第一义。次以业力观在家人造种种业。令修净业。次以定力观出家人。令修定行。后以根力至漏尽力。令诸众生于苦解脱以道度之。其中次第与初门同(此二门竟)。

三依缘起法界之智起化。次第何者。是缘起法界法相之有。是其世谛。法相之空是第一义。有无俱离。如来藏中过恒沙法。缘起相成名缘起法界。于中先以处非处力。观缘起法界。次以业力。观世众生作如是业受如是果。次以定力。为苦众生三种示现。而教授之。令生信解。后以根力至漏尽力。以道度脱。令出众苦。于中次第与初门同。次第次如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欢迎来到伊甸园

    欢迎来到伊甸园

    另类穿越,组队穿越,团队竞技,火花擦出,错综复杂。
  • 我的老公是王子

    我的老公是王子

    她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善良灰姑娘;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大少爷,风靡全校的冰山王子。两条完全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一场偶然的变故紧紧的缠绕在一起。“只要你嫁给我孙子,我就替你们家还债,供你上大学,让你衣食无忧。两年的时间,如果他不能爱上你,我就放你走,但你得保密。”“这。。。”她为难了。“只要你娶她,我这辈子就什么遗憾都没有了。”“这。。。”为了‘孝’字,他妥协了。说好不理她的,可为什么在学校里看见她和其他男生在一起,心里会不舒服?为什么误会她心里会这么痛?为什么偏偏忍不住要帮助她?为什么。。。。。。没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可以培养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卷云舒的日子

    云卷云舒的日子

    有些爱情终究会随风逝去,有些人终究会消失不见。
  • 我真不想再重生了

    我真不想再重生了

    百万年前,余乐就开始陷入无限的重生,每天早上醒来都是九月七号。要吃的都吃过了,该喝的都喝过了,能玩的都玩过了,想睡的都睡过了。真的,太无聊了,我真的真的真的不想再重生了啊!
  • 张无忌之铁血大明

    张无忌之铁血大明

    请支持本书的读者把票投《奇兵》,拜托了!请支持本书的读者把票投《奇兵》,拜托了!请支持本书的读者把票投《奇兵》,拜托了!请支持本书的读者把票投《奇兵》,拜托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凰劫:倾城绝恋

    凤凰劫:倾城绝恋

    曾经有一个人和我说过这么一句话,无论天涯与海角,我都会伴随着你,无论你在哪儿,茫茫人海中,我都会找到你.。前世情缘,今世再续,是爱是恨,执此一恋。
  • 西游之悟空是我师弟

    西游之悟空是我师弟

    现代人穿越西游世界,竟然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山脚渔村,与悟空一起拜入菩提老祖门下,成为师兄弟,修道法,战满天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