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40400000003

第3章 重会旧部

“王爷,走吧,我们该上路了。”艳阳高照,清风微拂,在一片绿意葱茏的茂盛林海之中,姚广孝那布满血丝的双眼正牢牢地凝望着伫立于一座孤坟之前的燕王朱棣,恭声提醒他应该上马赶路了。

今天已经是燕王离开应天城后的第十三天了,也是他们这一行人策马奔逃的第十三天了。在这十三天里,燕王一行近乎是不眠不休,日夜兼程,唯恐朱允炆派出的追兵赶至而使得他们功亏一篑。

十三天,它的效果的确是非常明显的,在长途滇马超强恒劲的作用之下,燕王一行这些天来就没有受到过任何阻碍,也没有看到任何追兵,一帆风顺,全无停滞。

但是,它的代价也是相当惨重的,就如同黄子澄所讲的一样,在日以继夜的持续飞奔之中,人人带伤的燕王一行就早已将他们各人的潜力挖掘到了极限,而从逃亡后的第七天以来,连日飞奔的滇马就开始出现了暴死的现象,到了今日,他们已经失去了八匹滇马和三名侍卫了。

他们都是累死的,都是在激烈奔跑之中突然暴毙的,他们死得安安静静,走得无声无息,所能留下来的,恐怕也只有对生命脆弱那无奈的感叹了。

不过无论是人是马,既然死了就应该要入土为安。朱棣惜人惜马,不忍心让这些为他尽忠而死的侍卫战马暴尸荒野,随即就下令将他们就地掩埋。而此时朱棣就伫立于这第三位暴死侍卫的荒坟之前,闭目不语。

“王爷,上路吧。”眼见朱棣长立不动,站在一旁的姚广孝就再度出言提醒道,“我们不能在这里停留下来的。”

“嗨。”朱棣长叹了一声,转过头来注视着伫立于身旁的,这十三天的路程真是害苦了自己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此时的他看起来面黄肌瘦,整个人都显得憔悴至极,这哪里还像是一个聪明睿智的谋士,简直就像是一个沿街乞讨的叫花子啊。

不过这有什么好意外的呢?难道此时的自己会比姚广孝好吗?朱棣舔了舔自己已经干枯开裂的嘴唇,心中黯然地苦笑了起来,无奈地开口道:“姚先生,北平那方面有消息传来了吗?”

姚广孝闻言轻轻地摇了摇头,心里也禁不住暗暗地叹息了起来。早在他们离开应天的第五天,姚广孝就将一只他们一直密藏用来以防万一的信鸽给放飞了出去,让它通知北平方面的人马前来接应,谁知在苦苦地等候了八天之后北平方面不但未见人影,甚至连一点音信也没有传来。

“好了,上马!”在很快地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之后,燕王朱棣就依然坚定地命令诸人上马,接着向着北平城的方向继续进发。

地狱般的旅程又继续了一天,燕王一行离自己的封地终于只剩下大约百里的路程了,眼见大功将成,早就是疲惫已极的诸人心中都泛起了一种莫名的兴奋之感,手下也都不由得加上力道,飞速疾奔。

可就在这眼看成功的时刻,一阵整齐响亮的马蹄之声就在他们所有人的耳边响起,眼看着远方突然扬起的漫天尘烟,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在伸手紧握住了各自的兵器之后,燕王一行就拉住缰绳放缓了马速,十分紧张地凝神戒备了起来。

远方的尘烟越来越近,那内里包含的无数军马身影已经隐约展现在众人的面前,随着这支大军不断地缓缓逼近,领头观望的朱棣竟在突然之间兴奋地微微颤抖了起来,更很快在下一刻激动地招呼着众人向着这支大军策马奔去。

因为朱棣看见了,他看见了这支大军正高竖着一只威武的帅旗,而这只帅旗之上所绣的,是一个大大的“燕”字。

“燕”字帅旗,这是北平的驻军,这是他朱棣的军队。

而事实也很快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就在燕王一行的身形相貌终于被这只大军的领军人物看清楚后,领军众人之中就有一骑飞速地向着朱棣迎了上来,一边跑还一边高呼道:“父王!父王!儿臣来了!”

真是久旱逢甘露啊!这一声“父王”终于使得朱棣再次感觉到了一种他已经很久未感觉到的“安全感”,当这股“安全感”最终将朱棣的身体填满之后,早已是伤疲交加的他就突然间感觉到一阵天旋地转,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迷迷糊糊之间,朱棣突然感觉到自己好像身处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汹涌澎湃的海浪此起彼伏,不断地冲击着他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那浑厚的力道竟会给他一种说不出的美妙快感。终于,在随着这些海浪的连续冲击之后,沉溺其中的朱棣就同样感觉到自己体内的一丝淤积也被这些浪花给冲散消融,在猛地吐出了一口淤血之后,朱棣悠悠地醒过来了。

当朱棣睁开双眼之后,看到自己正身处在一个大帐之内,身前身后正有两个人帮他运功疗伤,那两股浑厚的劲力在朱棣的奇经八脉之中四处游移,竟使得朱棣这些天来所积压下来的伤势大为好转,整个人都感觉到精神起来了。

“嗨,道衍师父,这次真是多谢你了,若不是多亏了你‘童子功’的神效惊人,只怕本王的内伤也不会这么快就可以好转啊。”疗伤完毕之后,几乎已经痊愈的朱棣就向方才运功助他的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和尚连声道谢,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呵呵,王爷言重了。”道衍和尚面目祥和,眉宇之间隐隐透出一股正道灵光,微微笑道,“其实还是多亏了有二公子的‘皇极至尊功’和老衲合力,否则其效果也不会如此显著;不过看来王爷事前就已经得到过高人的治疗了,否则老衲和公子也无法如此轻易地治愈王爷的内伤。”

朱棣闻言一笑,缓缓地转过头来注视着眼前另一个英武非凡的年轻人,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高煦,干得好。”

听到朱棣的赞许,这个燕王的二儿子朱高煦就显得十分高兴,眉开眼笑地道:“孩儿为父王疗伤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王不必言谢。”

“嗯。”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再问道,“他们怎么样了?”

道衍和尚知道朱棣口中的“他们”是谁,立刻恭声答道:“王爷放心,姚先生一行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他们所受的伤也不轻,尤其长途跋涉之后更是疲惫不堪,老衲等已经派人去照看他了。”

“好。”朱棣点了点头后又问道,“你们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启禀王爷。”道衍和尚道,“自从在五日前接到王爷的飞鸽传书之后,世子就派出了大量探子遍布于前往北平的大小道路打探王爷的行踪,直至前日我们才终于发现了王爷,这就立刻带人迎出来了。”

“原来如此。”朱棣微微沉吟了一声又问道,“那本王不在的时候,北平的境况如何啊?”

道衍和尚又答道:“回禀王爷,自从王爷入京被囚了以后,北平确实发生过一段不小的混乱,所幸在关键时刻世子拨乱反正,统筹大局,努力将人心稳定住了,所以现在的北平城还是一如既往,并未有什么大的变化。”

“好啊,好啊。”朱棣闻言不由地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十分欣慰地道,“本王这些天来一直担心我不在的时候北平有变,如今心里的这块大石总算是放下了,呵呵,高炽这孩子,总算没有让本王失望,了不起啊。”

看到朱棣连连赞许世子朱高炽,站在一旁的朱高煦心里可就不高兴了,一向看不起大哥的他此时满心的不服气,恨恨地说道:“父王你别太高兴了,我看大哥不是什么好心,实话告诉您吧,在您被皇爷爷囚禁的时候,我就曾经几次要带领心腹死士进京去营救您出来,可是大哥就是死拦着不让,哼,我看他是巴不得父王您回不来,他自己好做燕王呢。”

“嗯。”朱棣闻言双眉一皱,转头看向道衍和尚问道,“大师,是这样吗?”

“啊,是有这么一回事。”道衍和尚道,“不过世子此举决不是心怀叵测,他是为了王爷的安同全着想啊。”

“哼,什么为了父王的安全,我看他根本就是想趁机夺位。”朱高煦一直垂涎燕王世子这个宝座,所以十分希望他大哥失宠。

“大师你还是说说原因吧。”朱高煦的心思朱棣当然也明白,不过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他还是希望道衍能给他一个真实合理的解释。

“王爷,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道衍和尚道,“自从王爷被先皇软禁之后,二公子的确多次想要带人前去营救王爷,可是一来世子担心二公子的安危,二来世子认为先皇之所以会将王爷软禁而不杀,乃是因为先皇不忍亲手杀子的缘故,而如果我们贸然地轻举妄动,反而会激怒先皇,那时弄巧成拙,王爷的处境就会更加危险了。”

“有理。”朱棣点头道,“但是高炽难道就一直这样毫无行动了。”

“非也,非也。”道衍和尚道,“世子虽然不准二公子进京,但是他却多次派出了手下的说客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珍奇古玩前往京城去贿赂京中的那些高官要人,让他们在先皇的面前替王爷说好话,其中尤以送给前太监总管李德安的财物最多,原以为可以起到一些作用,可谁知竟然全无效果,而且随着先皇驾崩,李德安也随即被抓,那无数的贿赂也就跟着石沉大海了。”

“情况是这样的吗?”朱棣听完了其中的原委便转头看向神色尴尬的朱高煦,在听到他肯定地答复之后朱棣便十分不悦地斥道,“那你为什么胡说八道!不像话!”

看到朱高煦害怕地跪了下来,站在一旁的道衍和尚连忙走上来打圆场道:“王爷息怒,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二公子,二公子乃是军武出身,虽勇猛过人,但是对政治场上的那一套法门却不太清楚,所以才会对世子所为产生误会之心,更何况这也是因为二公子担心王爷过甚所致,请王爷看在二公子一片孝心的份上,原谅他这次的卤莽吧。”

“嗨。”朱棣闻言无奈地长叹了一声,伸手将跪伏在地上的朱高煦扶了起来,轻轻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语重心长地说道,“高煦啊,你是本王的儿子,可你也是高炽的弟弟,本王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处处针对你哥哥了,如今我们一家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强大的外敌正在虎视眈眈,如果在这个时候再添内乱,那我们这一家所有的人可就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你明白了吗?”

“是,儿臣明白了。”朱高煦碰了一鼻子灰,只能伏首受教,不敢再辩。

“啊,对了,王爷。”看到这父子危机暂时解除,道衍和尚就上前问道,“不知王爷是如何逃离京城的呀?前些日子天下盛传王爷已经因病疯癫了,世子听闻后着急得几乎也要进京去探望王爷,所幸被徐王妃给硬拦了下来,如今看来王爷非但未有疯癫,竟然还能逃离应天城这个龙潭虎穴,不知是何原因啊?”

“呵呵呵呵,这可真是一言难尽啊。”眼看着朱高煦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朱棣万分无奈地苦笑道,“此次本王忍辱负重,装疯逃逸,其中经历真可谓是九死一生啊!所幸本王有贵人相助,大难不死,这才得逃出生天啊。”

“不过这件事太过复杂,就先不说了,本王现在倒想问问,如今我们身在哪里啊?”

朱高煦道:“回禀父王,我们现在正在北平城外一百二十里处安营扎寨。”

“怎么你们没有回到北平城吗!”朱棣闻言一惊,厉声喝道,“本王究竟昏迷多久了?你们为什么不将本王送回北平城去?”

道衍和尚道:“启禀王爷,因为王爷内外皆伤,再加上连日来的长途奔波,体力和精力都已经消耗到了极限,实在无法再做任何的颠簸了,所以我们在无奈之下只能就地安营扎寨救治王爷,而经过了六个时辰的努力,王爷才刚刚转醒。”

“什么!六个时辰!”朱棣惊道,“我们竟然在此地逗留了六个时辰!万万不可!传本王的命令,全军立刻拔营起寨,向北平进发!”

“王爷,请稍等!”道衍和尚恭声道,“王爷内伤严重,此时伤情虽有好转,但是体力是万万无法恢复的,如果王爷现在不安心静养而要立刻赶路的话,老衲实在担心王爷会因为积劳成疾而留下严重的隐患啊。”

朱棣闻言眉头一紧,不放心地沉吟道:“可是此处仍然不算安全,如果朱允炆追兵赶至,我们恐怕仍然有危险啊。”

“父王你放心吧!”朱高煦闻言开心一笑,信心十足地道,“今次儿臣带出来一千铁甲精卫,全都是王府之中最精锐的健儿;不但如此,此行我们还有道衍师父、上官世家三大高手,以及华山双飞剑和鹿玄真人等七位高手相伴,再加上儿臣的‘皇极至尊功’,只要父王能休养一夜恢复精力,就算到时真的有追兵赶到,我们也能叫他有来无回!”

“是啊,王爷。”道衍和尚道,“如今这里已经是属于王爷的势力范围了,朱允炆的大军不可能追击到此,就算有些孤军追至,凭我们的实力相信也足以应付,王爷不必如此担心,还是先休养一夜吧;再说姚先生和冷家兄弟他们也需要休息啊。”

“哎,好吧,那就先休息一个晚上吧。”心疼手下,更是心疼自己,在思前想后之后,朱棣就接纳了道衍和尚和朱高煦休息一晚的建议,可惜仍然无法完全放心下来的他总是觉得有点不妥之处,随即沉声下令道:“不过休息可以,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北平在望而掉以轻心。高煦,你立刻给高炽发出飞鸽传书,告诉他本王已经回来了,要他随时做好接应的准备。”

“是,父王!”朱高煦接到命令,立刻正容答应。

“还有,今晚的戒备也不可以放松。”朱棣道,“高煦,一定要下令今晚全军严加戒备,不得有丝毫的松懈。大师,麻烦你去照看一下姚先生和冷家兄弟,给他们最好的治疗和休养,我们只休息一晚,明日一早我们就拔营出发,直达北平。”

“是,父王。”

“老衲遵命。”

“嗨,这样本王就稍微觉得有些安心了。”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后,朱棣面上显露出无奈的神色,喃喃地沉吟道,“只可惜赵兄弟不在这里,如果有他在本王身边的话,本王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哎,可惜,真是可惜啊。”

听到朱棣的这一番自言自语,道衍和尚和朱高煦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虽然心中怀有疑虑的他们都在好奇朱棣此时口中的这个“赵兄弟”究竟是何方神圣,但是心知朱棣不会解释的他们就没有开口,一齐退了下执行指令去了。

同类推荐
  •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

    本书是高尔基三部曲之三,讲述了青年阿廖沙奔赴喀山,上大学未果,进入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最终成长为一位坚定的战士的人生历程。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 公子无色

    公子无色

    一只腹黑的大尾巴狼栽在一只老实兔子手上的故事。对于这桩事,大尾巴狼的感想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腹黑太久了总会栽跟斗的。
  • 多来米骨牌

    多来米骨牌

    《杨少衡中篇小说选:多来米骨牌》旨在用小说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以文学的方式为时代留下一段记录《杨少衡中篇小说选:多来米骨牌》收入的均是杨少衡近年所创作、发表的中篇小说。作品中诸多基层官员在各自的故事里活灵活现,一起以小说的方式为当下立传,诠释现实,也注目于未来。杨少衡以写官场小说见长,这本小说集仍保持了这一特色,展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场百态,刻画了基层官员的众生相。作者简介杨少衡,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53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近年所作中篇小说多为各种选刊选本选载,并获多种刊物小说奖项。
  • 薛刚反唐

    薛刚反唐

    相传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愚忠愚孝,终于作了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薛刚与薛猛的性格,在这里恰好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书的前80回为曹雪芹著,后40回为高鹗整理。本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这部小说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套装共2册)》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热门推荐
  • 王爷本妃不稀罕

    王爷本妃不稀罕

    睡一觉就穿了?“念儿,我们就寝吧!”邪魅腹黑的王爷直接把她扑倒。“思念,我会永远陪在你身边的。”温柔体贴的冷月一直对她不离不弃。“思念,跟了我会有想不尽的荣华富贵”极品妖孽太子死抱着她不放。就连邻国太子也来凑热闹,“思念,当我的皇后吧!”她该选择谁呢?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后抱紧司少大腿

    重生后抱紧司少大腿

    第N次把叛逃少女抓回来后……司溟摸着她的小脑袋,低声耳语:什么时候,你才能听话一点?许笙笙:现在!立刻!马上!司少看着怀中少女,陷入深思。这是吃错药了?某人笑靥如花,呵,她才不会告诉他,她重生了!上一世,闺蜜作恶,渣男背叛。唯一真心爱她的人,却被她狠心伤害。再活一次,许笙笙势要手刃渣男贱女,再好好偿还欠下的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尘垢

    尘垢

    世人皆欲长生。道阳始祖著《太虚指玄经》赠于世人。却不曾想,一本经书引起众人兵戎相向。灭不尽的是欲望,看不透的是人性。一普通山间的酒肆少年,本该平凡一生。可惜还没来得及涉入红尘,命运便将他踩在脚下,“定数”二字让痛苦的他动弹不得。无助、恐惧、无力感。他真实地活在人间,又宛如困于地狱。难以道尽的是命运。不能做那趴在地上责难命运却受一辈子践踏的蝼蚁,在死之前,至少要做一次飞蛾,猛扑向那团熊熊烈火,用自己的一切来宣告对世界、对命运的抗争!总有些尘垢残余世间难拂尽,注定需些人挽剑以血来洗涤。
  • 风无天下

    风无天下

    一个曾经弱小的少年,靠着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最终搅动天下风云!
  • 不靠谱大陆

    不靠谱大陆

    一篇篇来自地球人脑洞的故事,或勇气,或感动,或中二,都……没有!有的,只是为了共同理想执着到二的一群不可理喻的家伙!
  • 彼岸花开那年谁曾为我许诺未来

    彼岸花开那年谁曾为我许诺未来

    一次巧合,一场误会,一段旷世奇缘。是情深缘浅、留一身遗憾,还是情浅缘深、一辈子怨偶。夜亦君遇上一个人要一分钟的时间,喜欢一个人要一个小时的时间,爱上一个人要一天的时间,可,让我忘记你一辈子都做不到。凰允缘前世明明已经被伤的体无完肤了,不是吗?可又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可,负我者,必入地狱。
  • 仙民世界

    仙民世界

    “两万年前,我们的仙祖被迫离开了仙古世界,来到了这片蛮荒世界,成为了仙古遗民。”“而今天,两万年后的今天,我们要回到仙古世界,夺回属于我们仙祖的仙古世界。”“出发!”站在一艘太虚宝船之上,张锋慷慨激昂地说道。在他身后有成千上万艘的宝船,漂浮在被称为界河的虚空之中,随着张锋的一声令下,所有宝船都动了起来,跟随着张锋的太虚宝船,向着传说中的仙古世界驶去。
  • 富家王子傍上腹黑校花

    富家王子傍上腹黑校花

    今年高一,在新生报到那天撞上了他,从此他们俩就成了冤家,好不容易在一起了,上一代的恩怨又迫使他们分手,后来他们有没有在一起呢。。。。。。
  • 天选帝后

    天选帝后

    木婉清做鬼界小公主做的好好的,没想到招惹了一个冷美人,“喂,冰木头,你的宝贝都是我的”冰木头一把揽过面前娇俏的人儿,笑着说,“好,都是你的”
  • 又见一缕春风

    又见一缕春风

    他用一生保护苏念,到头来只换来她厌恶,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保护苏念,直到死去,但是苏念后悔了苏念重生了重生一世,她再也不要像前世一样愚蠢脚踩渣男贱女,手抱美人老公“老公,人要这个啦”“好”“老公,人家好爱你啊”“嗯(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