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4600000023

第23章 竺可桢

年少时期的竺可桢

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今上虞县)的一个普通人家,父亲竺嘉祥以做小生意为生养活全家6个儿女。虽然竺可桢是最小的,但他十分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两岁时,有一次跟随父亲上街,走进一家布店,父亲问道:“认识这些字吗?”

小可桢摇摇头。

父亲又问道:“那你知道这是什么店吗?”

“知道,恒生布店。”

“对,牌匾上的字就这么念。”

这下,小可桢来了兴趣。每次跟随父亲上街的时候,他总是连问带猜,没过多长时间,就把街上的牌匾认遍了。

在竺可桢4岁的时候,有一次下雨,站在屋檐下,极有兴趣地数着屋檐上滴下的雨滴:“一,二,三……”他突然发现,在每一个水滴的落地处,石板上都有一个小坑坑。他马上去问妈妈为什么会有坑?妈妈说:“看起来一个小水滴没有什么力量,但长年滴下去,连石头也能砸出坑!这就是‘水滴石穿’。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做成!”妈妈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竺可桢的内心,同时,它竟影响了竺可桢的一辈子。

1905年,竺可桢在东关镇小学毕业。他的学习从来都名列前茅。同年,他考入上海澄衷学堂,学习照样数一数二。只是他个子矮小,身体瘦弱,引得不少同学笑话他,甚至说他“学习虽好,却身单力薄,恐怕活不过20岁。”可桢也深为自己的身体发愁,决心从锻炼入手来改变这种状况,并在自己床头贴上“言必行,行必果”的条幅以示决心。从此,人们天天见到他锻炼的身影:跑步,舞剑,做操……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身体果然越来越好,几乎什么病都没有了。从那时起,他的体育锻炼一直坚持了一辈子,他能活过80高龄,与此不无关系。

气象事业的拓荒者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与气象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但是那时中国的现代气象事业,却几乎等于零。竺可桢成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真正拓荒者。他知道,为了推进这一事业,有两件事最为重要:第一,建立全国范围的气象观测站。只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大面积的区域进行长期定点的连续观测记录,从而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才能把气象学建立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第二,必须着手培养气象人才,中国只要有了一支数量众多的气象人才队伍,这个事业就一定能干下去,并会越干越好。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0年以优异成绩赴美留学。在美8年,他先后在伊利诺农学院、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学习和研究。在国外学习,他有着明确的目的,那就是为了振兴贫弱的中国。因此,他的第一篇气象学论文,就是《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而他的博士论文,则是《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真是身在异国,心系祖国。1918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即抱着“科学救国”的美好憧憬返回了祖国。

1921年,竺可桢在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建起了第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气象站,并正式开始了观测记录。从那时起,他以自己特有的韧劲,开始了建立全国气象观测站的艰苦工作。要知道,在那内忧外患的年代,要办成一件正经事是多么难啊!但是,经过八九年的不懈努力,他东奔西跑,苦心经营,终于在全国范围建起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先后开展了高空探测、无线电气象广播和天气预报。这个数量很有限的气象观测网,就是我国整个现代气象事业的最初基础。气象观测是件极其琐碎艰苦的工作。每天要对各种数据一个不漏地忠实记录,不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气象观测除在地上的定点观测外,还要通过放气球进行高空观测。20年代,竺可桢在南京,通过释放160多次高空气球以及其他各种方法的观测实验,终于掌握了南京地区天气的某些规律。他在《南京三千米高空之风向与天气预测》的文章中写道:南京3000米上空若刮西北风,并且是从地面向上逆转,天气则晴,若3000米高空刮西南风,则24小时内将有雨。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相当准确地预报南京地区天气。

竺可桢还在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气流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的关系。他指出,夏季季风的水汽,是中国大陆雨水的主要来源,每年气候变暖,我国降雨带便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该季风强,则往往长江流域主旱,华北主涝,季风弱,则相反。竺可桢自回国之日起,就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气象学教育工作。他先后担任中央大学地学系的教授和主任,浙江大学校长,气象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会长。解放后历任中科院副院长,地学学部主任。他知识渊博,热爱学生。他循循善诱,热心科普事业。有一次,他在东南大学广场做演讲,从天上的28星宿,讲到无数的中国古代天气谚语,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讲到地球、航海、灯塔,从测量讲到野外实习……学生们听得如醉如痴,从傍晚直到深夜都不肯散去。在竺可桢的培育下,一大批气象人才成长起来。这些人,后来多数成为新中国早期气象工作的中坚力量。

有趣的物候学

从解放初开始,人们总能看见一个老人每天早晚步行纵穿北京的北海公园,这看看,那摸摸,并不时在本子上记点什么。他在搞什么呢?几个好奇年轻人的一次询问,揭开了秘密。

“老同志,您这是在搞什么研究啊?”

见是几个年轻人问,老人高兴地笑了:“你们知道九九歌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就是说,在冬春之季,随着时间推移,结冰、化冰,柳树发芽,大雁飞来,都是随天气变化而必然依次发生的现象,这就是物候学。古时老百姓家中没有日历,许多人就是从某些标志明显的动植物变化来确定种庄稼的农时……”

年轻人听出了兴趣,而四周听讲的人也越来越多。老人继续讲解:“进行物候观察,对象要有选择。比如,桃、杏、丁香、洋槐,就是几种预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植物,而春季它们的花变化又最明显;再比如动物,燕子和布谷鸟是预示天气变化的最明显标志,因为它们是候鸟,每年飞来和飞走的时间都相当准时而固定……”老人的侃侃而谈,使四周听讲的人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科普教育。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就是著名科学家竺可桢。

早在20年代,竺可桢就从古籍和民谚得到启发,开始了对物候的观察研究。他发现古人写文写诗在描写初春初夏时,总是提及燕子和布谷鸟,于是便开始了对它们长达几十年的观察记录。在南京,在杭州,在北京,从未间断。他记燕子每年第一次出现的时间,记布谷鸟第一次鸣叫声,记燕子、布谷鸟最后消失时间……

有一年,竺可桢在北京,直到5月下旬,燕子出现一个月了,还没听见布谷鸟叫声。他有点沉不住气了:“不对呀,它该来了。”他问家人,也都说没有听见。于是他嘱咐道:“注意点,它该来了,谁先听到赶快告诉我!”终于在两天后的5月25日,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他和家人同时听到了“布谷、布谷”的悦耳叫声。

在长期的观察中,竺可桢发现了几个有趣的规律,比如:相同动植物表现的物候现象,会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推迟,但不同月份速率不一样。在南京,桃李开花约在3月31日前后,而北京到4月19日才露花瓣;前后相差近20天,但5月下旬以后,许多物候现象就仅相差几天了。其中的原因是中国受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冬末春初,南北温差大,而进入初夏后,北方迅速升温,南北温度便相差无几了。像南京、北京,3月相差4℃,5月就几乎相等了。

再如,相同植物随地势升高,物候现象推迟。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诗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庐山上桃花比山下开得晚多了。这又是为什么?原来,地球上随地势升高,气温会以平均每100米0.6℃的速率下降。这现象在竺可桢的多次考察中被一再证实。1961年初夏,他的一次考察记录清楚说明了这一点:6月3日清晨,自阿坝出发,海拔3200米,树枝上见霜;行至某地,观察路边小河有冰,海拔3600米;至米亚罗,小麦半腰深,海拔2700米;傍晚至茂汶,小麦金黄,正在收割,海拔760米。他们一行人在一天之内就能从冬天走到夏天。

还有,在同一地区各种物候现象发生的顺序是一定的,绝不会前后颠倒,如北京北海公园,一定是湖先解冰,然后草木先后出叶开花,开花顺序必是桃、杏、丁香,最后洋槐;燕群出现均在阳历4月21日前后,布谷鸟则在5月下旬……

竺可桢这位敏锐的观测者,从万千人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中得出了极不寻常的科学结论,不愧是中国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同类推荐
  • 军事枭雄故事会

    军事枭雄故事会

    本书用轻松的笔法,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军事史上的枭雄们的一些鲜为人知、发人深省的故事。全书透过数千个新颖独特的故事,多侧面横看战场百态,众领域纵览军史风云,鸟瞰战史上奇人奇事,细玩军史上奇情奇趣。可谓备正史之信,具稗史之奇,存野史之趣。
  • 学校怎样组织学生探索科学奥秘(下)

    学校怎样组织学生探索科学奥秘(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三剑客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三剑客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通过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叙述了恩肖和林敦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以及一个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恩肖先生带回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为其取名希思克利夫。恩肖先生很宠爱这个孩子,于是引起儿子亨德利的嫉妒。在恩肖先生去世后,希思克利夫遭到亨德利的残酷迫害。希思克利夫与恩肖先生的女儿凯瑟琳相爱,但凯瑟琳却嫁给了别人。于是,在多重迫害和打击下,希思克利夫展开了一系列的疯狂报复行为……本书也告诉读者,我们不管遭遇什么挫折和打击,都应该保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遭遇不公时,也要有敢于抗争的勇气。就算人生的旅途中,偶尔做错事,也不要那么偏执固执,而是要学会反思,救赎内心,保持人性的本真。
  • 礼仪教材:中学生礼仪(高中版)

    礼仪教材:中学生礼仪(高中版)

    本套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对具体礼仪知识的学习做出了明确划分。在阐述礼仪要点的同时,还详细说明了具体行为动作的细节和禁忌。语言通俗,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体内容主要分个人礼仪和公共礼仪两大部分。个人礼仪方面要求理解礼仪的深层意义和实用价值,重点在于仪容仪表礼仪和谈吐礼仪等的学习。公共礼仪的学习重点是面向社会、与人沟通时的一些礼仪规范,如介绍、自我介绍,握手等。还有一些特殊场合、公共场合的礼仪要求,如演讲、辩论,参观、旅游,迎接外宾等。
热门推荐
  • 婚婚独宠总裁快走开

    婚婚独宠总裁快走开

    乔北辰的心很软,只要自己表现得非常爱他的话,他一定不会放弃他们之前所许下的诺言的。刚在一起的时候,乔北辰就跟她承诺过了,他一定会娶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歪风

    异世歪风

    本来以为自己是孤儿院的一名普通孤儿,谁承想竟然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异世。修行,科技。。。看秦风如何在异世掀起各种风风雨雨。在封顶的同时一步一步解开自己身上的迷
  • 重生之神豪

    重生之神豪

    音乐界称欧阳老师为神影视界称欧阳老师为神教育界称欧阳老师为神书法界称欧阳老师为神主持界称欧阳老师为神教育界称欧阳老师为神百姓称欧阳老师为众神之王
  • 关于思维的格言

    关于思维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本书的名人名言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可以启迪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在写作演讲中引用,更可以用来与朋友共勉。
  • 瞧这可笑的人生

    瞧这可笑的人生

    可能这座城市并没有那么好,你所背负的一切像是诅咒一般缠绕着你。它占据了你所有的欢愉、痛苦、绝望、新生,你的所有回忆像是锋利的矛刺痛你心。但别让自己腐烂在家里,是时候出去走走了。
  • 庶女无毒:冷夫乖乖就范

    庶女无毒:冷夫乖乖就范

    当医女遇上了残废王爷,他为报仇而设下的漫天的网,却没有设计到她的存在,他覆灭了整个天下,却带着她归隐,任由千军万马踏乱整个天下,他说:“江山美人,我要的从来不是江山。”
  • 星际之炼金帝国

    星际之炼金帝国

    普通学生任萧从哥哥赠送的礼物中意外得到外次元宇宙一名大炼金术士的记忆!于是任萧开启了他在本宇宙点燃神火的道路!在神的国度中,无数信徒在任萧的统帅下,建立起一个超神文明,一个超级炼金帝国!神国VS超级文明?科技与魔法的碰撞,这是一条艰难的星海纵横之路!(本书偏老白,力求合理,欢迎试读!)
  • 白头上上签

    白头上上签

    不祈求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求安安稳稳平平凡凡相濡以沫到白头,今世已是这般历尽险阻,只求来世无忧相携到老。我本是宰相府中千金,奈何过惯了这种舒适的日子,想出去找找虐了。看本姑娘是如何在江湖掀起新风大浪吧。“帅师父,你为啥也随我一起出来了捏。”歪着头那样无邪。“笨蛋!我要保护你呀。”
  • 皇魂耀世

    皇魂耀世

    千万年以来,曾经百族争霸,血染山河,生灵涂炭。终于,上古王神横空出世,将各个种族分别驱赶到不同位面,并从下至上硬生生开辟出一百层互不连通的浩瀚世界。从此战争终于停止。但一万年以前,结界松动,所有生灵皆在寻找穿越世界之法,争霸天下!他,耀阳,只是第一层世界一个最普通的少年,但有一天一个自称是第95层世界终极界王的灵魂却穿越到了他的身上。从此,化身为“关卡BOSS”的耀阳,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1V数10亿的战斗!我若不成魔,就将被宰割!与其和解,不如流血!